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1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训练;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高达81%[1,2]。有研究显示, 吞咽困难可能是危及脑卒中患者生命的最主要因素[3]。吞咽困难可增加患者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的风险,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4], 增加医疗负担。据国外报道, 同等条件下, 发生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要比未发生者多花费4 510美元[5]。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可以极大地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6,7,8],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对吞咽困难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存在训练方式单一、样本量小等问题, 且尚无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开展现状的研究。因此, 笔者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 了解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7年10—12月, 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 最大程度获取相关信息。医生纳入标准: (1)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5年, 副高及以上职称; (2) 语言表达清晰;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护士纳入标准: (1)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5年; (2) 语言表达清晰;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康复治疗师纳入标准: (1) 从事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工作≥10年, 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 (2) 语言表达清晰;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患者纳入标准: (1) 有脑卒中吞咽困难症状, 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2) 意识清楚, 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3)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 (1) 既往有精神病史或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2) 大脑自主支配受限, 语言表达障碍。样本量以资料信息“饱和”为止。本研究共访谈24人, 其中医生2人, 护士8人, 康复治疗师1人, 患者13人, 具体信息见表1、2。

1.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以深入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现象学研究方法是通过对某一特定现象的各种分析, 提炼重要因素, 分析各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9]。

1.2.1、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3名在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担任访谈人员, 根据研究目的与课题组讨论后拟定访谈提纲, 按照访谈提纲收集资料。医护人员访谈提纲: (1) 您所在科室目前是否对患者实施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2)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开展情况怎么样? (3) 您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有什么改进建议吗? (4) 如果有一套系统且有循证依据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您接受吗?为什么?患者访谈提纲: (1) 您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了解吗? (2) 您住院期间做过哪些有关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吗?您会坚持下去吗? (3) 您对目前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有什么建议吗? (4) 您所期待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什么样子的?在交谈过程中研究者运用引导法, 确保受访者能深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及体验等。

访谈前, 研究人员与访谈对象取得联系, 确定访谈时间与地点, 一般为访谈对象所在科室或住院科室的会议室、休息室。访谈人员两人一组, 根据访谈提纲与其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开始前研究人员进行自我介绍, 向访谈对象详细解释研究的目的、方法, 受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征得其同意后开始录音并记录, 访谈时间为40~60 min。访谈中认真聆听, 结合情境对部分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确定访谈资料无新信息出现, 即达到资料饱和时结束访谈。访谈结束后, 与访谈对象确认资料的真实性,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1.2.2、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10,11], 提炼主题。具体步骤: (1) 仔细阅读所有记录; (2) 选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 (3) 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 (4) 将编码后的观点汇总; (5) 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 (6) 辨别相似观点; (7) 对存在疑问的地方, 向访谈对象求证。

1.2.3、 质量控制

研究者访谈前接受系统的访谈技巧及质性研究培训, 邀请有质性研究背景的专家进行指导。访谈没有无关人员在场 (除第一次预访谈外) ;将访谈时间控制在40~60 min内, 避免访谈对象出现疲惫感;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访谈结束前后与访谈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接触;3名研究者同时进行资料分析;撰写反思日志。

2、 结果

将访谈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归纳、提炼后, 得出与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的3个主题: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认知、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现状、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期望。

2.1、 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认知

医务人员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识不充分, 掌握的康复训练方法有限且临床运用较少, 这些方法大多是临床经验的积累, 缺乏理论依据。患者通过医务人员了解到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法及知识更加匮乏。医2:“作为医生来讲, 也只是教给患者一些鼓腮、咳嗽的方法, 目前医院所能做的其他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还比较少。”护4:“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还比较少, 现在做的最多的是功能仪器的治疗,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也只是一些空吞咽、鼓腮之类的动作, 目的是锻炼肌肉, 因为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也没有想太多。”患2:“关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我不是很清楚, 现在只是用仪器治疗, 没有进行其他训练, 我们从农村来, 没文化, 什么也不懂。”患5:“我是因为出现吞咽困难来住院的, 做了两次仪器治疗, 感觉好像好点了, 但是没有其他康复治疗了, 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也不是很清楚, 并且一旦出院回家, 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做训练了。”

2.2 、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现状

2.2.1 、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相关知识

受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影响, 患者及其家属不能很好地理解医务人员教授的康复护理知识。医1:“住院患者多为老人, 他们听力下降, 而且许多人来自农村, 当我们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时, 他们往往不能理解。”护2:“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相对于其他护理工作而言, 有一些困难。比如, 有的患者文化水平较低, 对我们说的内容不理解。”

2.2.2、 患者依从性差

繁忙的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督导患者康复训练, 患者依从性较差。护7:“护士每天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 因此用在健康教育上的时间很有限, 如果患者不配合的话, 我们是没有太多时间去引导和教育他们的。”康1:“我从事的是康复治疗师的工作, 目前我们科室主要还是依靠仪器治疗, 几乎每天都有十几个吞咽困难患者做仪器治疗, 工作量很大。比如, 今天上午的这位患者就不是很配合, 给我的工作造成很多麻烦”。患9:“我老是坚持不下来, 康复训练内容也没有完全学会,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退缩, 不想学了。”

2.2.3 、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脑卒中吞咽困难, 不仅要利用仪器治疗, 还要利用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法与技巧, 但目前缺乏这种专门人才。康1:“科室缺乏专门的吞咽困难康复治疗师, 而护士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目前护士仅仅只是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方法。”护3:“对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我们也只是简单的了解, 知道一些训练动作, 但是了解的并不全面, 并且对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的知识还未掌握, 希望能够培养一些专门负责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人员。”

2.3、 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期望

对于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应研发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康复训练操, 以方便患者在家中或医院辅助治疗。护6:“医护人员期待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 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护5:“目前的治疗方法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患8:“希望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康复手法视频, 我可以照着学, 时间不要太长, 十几分钟吧。”患11:“希望有一个康复训练视频, 这样自己在家里也能练习。”

3 、讨论

3.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识

脑卒中吞咽困难主要影响患者咀嚼和口腔移动食物的能力, 导致吞咽反射延迟。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通过各种练习和操作来改善吞咽功能的一种补救策略, 包括舌强化训练、发音训练、呼吸咳嗽训练和强力吞咽等吞咽相关肌肉训练[12,13,14]。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治疗手段, 其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 且越来越受研究者青睐。本研究显示, 医务人员与患者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识不深入, 仅知道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 且训练方法不规范, 这可能与医院没有重视教育宣传有关。应加强宣传教育, 使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其正确理解, 主动地、有目标地进行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3.2 、制定科学规范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3.2.1、 以疗效为导向, 提高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规范性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是根据神经可塑性原理, 通过吞咽相关肌肉的运动, 促进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侧支循环, 改善吞咽肌肉的协调性, 防止相关肌群萎缩, 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 从而恢复吞咽功能[15]。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应促进每一块相关肌肉运动, 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研究显示,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应该包括口、舌、唇、下颌、颜面肌肌力强化训练, 发音训练, 空吞咽训练, 呼吸咳嗽训练, 屏气发声训练等相关训练[16,17]。本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内容单调, 方法不规范, 因此, 应完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内容, 规范动作要领, 促使理论向实践转化,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2.2、 以循证为基础, 提高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科学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医院为患者提供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时并不注重是否具有循证基础及理论依据, 护理服务具有一定随意性。在已发表的研究中,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内容各有不同。因此, 建议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根据患者需求, 制定科学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以保证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治疗效果。

3.2.3、 以患者为中心, 推进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性化

由于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其他生理功能障碍, 如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认知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 因此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 结合患者需求与期望, 制定个性化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产生疲劳感及逆反心理。训练尽量选择9:00-11:00, 16:00-17:00, 19:00-21:00几个时间段, 因为, 患者在这些时间段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18]。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训练, 首先是面部相关肌肉训练, 之后是舌部训练、下颌运动训练, 最后是咽部训练, 以便患者记忆, 提高治疗依从性, 保证治疗效果。

3.3、 加强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管理

3.3.1、 确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模式

研究发现, 临床护士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内容、形式及理论基础不熟悉, 只是对患者进行口头指导, 临床训练较少且不规范。因此, 应确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模式, 成立管理小组, 安排相关课程, 建立培训监督体系, 设置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培训考评机制和反馈机制, 建立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微信交流平台, 培养康复专科人才。

3.3.2、 设立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岗位, 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床护理工作会占用责任护士较多精力, 若再进行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会使其精力不足, 从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 建议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同时, 设立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岗位, 培养健康管理师, 专职负责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此外, 多学科团队在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不仅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压力, 还可以满足患者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多学科团队可以有效利用和组合医疗资源, 在技术、治疗方法、治疗理念上达成共识, 提高治疗效果[19]。因此, 建议设置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岗位时注意服务团队的多学科性, 要求医生、康复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

3.3.3、 加强健康教育

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知识是落实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及其家属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且多为老年人, 文化水平不高, 理解能力较差。因此, 医院不仅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还要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以患者为中心, 运用直白的语言宣教, 检查其掌握程度, 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为康复训练的落实奠定基础。

3.4、 加强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才培养

《“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加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康复治疗师规范化管理制度, 开展在岗康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培训工作。韦艳燕[20]在综述国内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 这种技能性训练需要优秀且专业水平较高的主导者进行引导。主导者应接受过培训, 亲自参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掌握并正确运用训练方法和技巧, 具备吞咽困难患者护理能力。医院应重视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才培养, 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使其向专科化方向发展, 培养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人才, 扩大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覆盖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虽已广泛开展,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医务人员对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认识不充分, 患者缺乏相关知识, 依从性差, 医患双方均期望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康复训练方案。因此, 医院应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患者对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认知度, 制定科学、规范的吞咽困难康复训练方案, 加强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管理, 培养吞咽困难康复训练专科型人才, 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Hamdy S.Role of Neurostimulation and Neuroplasticity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J].Perspectives on Swallowing&Swallowing Disorders, 2010, 19 (1) :3-9.

[2]Meng N H, Wang T G, Lien I N.Dysphagia in patients with brainstem stroke:incidence and outcome[J].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0, 79 (2) :170-175.

[3]Rogus Pulia N, Robbins J.Approaches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dysphagia in acute poststroke patients[J].Seminars in Speech&Language, 2013, 34 (3) :154-169.

[4]Holas M A, Depippo K L, Reding M J.Aspiration and relative risk of medic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stroke[J].Archives of Neurology, 1994, 51 (10) :1051-1053.

[5]Bonilha H S, Simpson A N, Ellis C, et al.The One-Year Attributable Cost of Post-stroke Dysphagia[J].Dysphagia, 2014, 29 (5) :545.

[6]Kang J H, Park R Y, Lee S J, et al.The Effect of Bedside Exercise Program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J].Annal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2, 36 (4) :512.

[7]尹伟华.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09, 24 (1) :36.

[8]范伟娣.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1) :131-133.

[9]李芳, 周云仙.我国现象学研究的护理文献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6) :765-768.

[10]王斌, 熊晓美.质性研究的方法及其在护理专业的应用与展望[J].护理学报, 2008, 15 (3) :25-27.

[11]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2] Kim H D, Choi J B, Yoo S J, et al.Tongue to palate resistance training improves tongue strength and oropharyngeal swallowing function in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with dysphagia[J].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6 (1) :53-60.

[13]Park J S, Hwang N K, Oh D H, et al.Effect of head lift exercise on kinematic motion of the hyolaryngeal complex and aspiration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c stroke[J].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7 (44) :127-129.

[14]Clark H M, Shelton N.Training effects of the effortful swallow under three exercise conditions[J].Dysphagia, 2014, 29 (5) :553-563.

[15]杨颐, 王雪飞, 王麟鹏.神经可塑性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J].中国医刊, 2016, 51 (6) :15-19.

[16]戴兴珍, 吴桂梅, 陶连珊.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在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8) :725-726.

[17]刘诗丹, 陈启波, 李荣祝, 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 (6) :569-573.

[18]高丽, 刘均娥, 崔允文, 等.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1) :36-37.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2

摘 要 目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基础训练,同时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同步训练。结果:训练后的吞咽功能优于训练前。结论: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吞咽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资料与方法

2007年4月~2008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所有患者经头颅CT/MRI检查,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吞咽障碍诊断明确,无明显听力及理解力障碍。

吞咽基础训练:①舌肌训练:嘱患者主动做伸缩舌、舌左右摆动、舌尖抬高运动,并用勺子或压舌板给予阻力。舌运动不灵活的患者,护士协助或患者被动做舌不同方向的运动。②颊肌训练:示意患者做吸吮动作,可吸吮筷子、冰棒,继而做鼓腮、吐气等动作。③吞咽训练:用冰冻后的棉棒刺激软腭、舌根以及咽后壁,反复多次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刺激咽反射,以上训练每项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吞咽障碍治疗仪配合治疗:采用美国Chattanooga集团公司制造的VitaIstim治疗仪,将吞咽障碍治疗仪电极片放置在舌骨上方、舌骨与甲状上切迹之间,可根据病情调整位置,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进食训练:根据吞咽障碍程度选择流质、半流糊状食物。方法:①根据病情嘱患者坐起或抬高床头45°,实际操作中因人而异。②一口量。每次喂食量取适合于患者的吞咽量。过多,食物从口中漏出或在咽部滞留,增加误吸危险;过少,难以触发吞咽反射。一般从2~4ml开始逐步增加,亦可每次进食后饮少量碳酸盐饮料1~2ml,既可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祛除咽部残留食物,以免引起误吸。

心理护理:因患者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并尽可能讲清病情治疗过程及转归,积极疏导,多给予鼓励,取得患者积极配合。

评价方法:于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评价[2]。评定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护士中指按喉结,示指按在喉结上方,无名指、小指按在喉结下方。嘱患者吞咽口水,同时记录时间,5秒内吞咽1次为正常;5秒内吞咽1次力量减弱为功能减弱;5~10秒以上发动1次或无吞咽动作,饮水呛咳严重为功能消失。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结 果

患者康复训练5~15次能进水及流食,呛咳减少,住院10~15天出院。康复训练前后患者吞咽功能比较,见表1。

讨 论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而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它是由于双侧大脑皮质或脑干损伤产生的假性球麻痹所致,发生率45%。吞咽障碍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食物误吸、饮水呛咳,易发生肺部感染,影响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

通常以鼻饲来维持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营养,时间久了会造成营养失调,吞咽功能丧失,不利于重建。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舌肌训练、颊肌训练、吞咽训练、吞咽障碍治疗仪配合训练,进食训练方法,使患者口、腭、舌、喉肌群得到锻炼,提高相应肌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3

关键词: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39-01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脑卒中患者中,接近半数出现吞咽障碍,常发生误吸、肺炎甚至猝死。对于该并发症的治疗,国外主要采用康复训练方法,而我国则主要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由于吞咽障碍患者往往无法经口服用中药,因此主要采用针刺疗法。从既往临床资料上看,针刺疗法及康复训练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次研究以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不同医疗干预的疗效,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收到了理想的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45~87岁(平均73.5岁),病程3-8周,均具有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并经影像学确诊,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能配合完成治疗。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吞咽训练与针刺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吞咽训练。采用手法刺激、温度刺激等方法,训练软腭等吞咽器官的运动,同时进行呼吸训练、吞咽技巧训练及进食训练。具体操作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进食训练中,令患者取正坐位,颈转向患侧,头稍前倾,遵循由流食到固体、由少到多的训练原则。

1.2.2 针刺方法。按经验取穴。风池(双)、百劳(双)、夹廉泉(双)、廉泉、玉液、金津。得气后以重手法提插捻转4—5 次后出针,不留针。每日1次,每周6 次。

1.3 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14天后或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1.3.1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患者取坐位饮30ml 温水,记录饮水状况及时间。

1.3.2 临床疗效。①治愈: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症状消失,饮水试验正常;②好转:偶有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饮水试验降低2 分;③无效:经治疗14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明显改善,饮水试验降低不足2 分。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全部数据统一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法,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评定。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

2.2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26/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19/27),经统计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

3 讨论

国外广泛应用的吞咽训练是根据神经发育原理设计的。由于国内开展吞咽训练较晚,覆盖率尚不够广泛,因此文献报道较少。但既往资料显示[1-2],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有效率达到70%以上,本次研究结果与此基本一致。

吞咽训练中各分项具有不同的意义,其中温度刺激可易化吞咽反射,从而减少误吞误吸的发生;手法刺激可加强咽下肌群的灵活性,引起吞咽反射的快速应答;呼吸训练可清除咽部异物,有助于排痰,从而减少吸入性肺炎的风险。由于吞咽困难患者,其吞咽反射不易诱发,因此每次进食一口量不可过少,而过多的一口量又可能引起误吞、溢出等问题,因此我们控制每口进食量在4-5ml左右。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肝肾不足,血气虚弱,标为痰淤郁结,阻滞经络。但汤剂受限于病人的受损吞咽功能,往往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因此中医治疗以针刺为主。

对于慢性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单纯吞咽训练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目前关于吞咽训练与针刺治疗联合干预的疗效报道尚属稀少。本次研究显示,联合应用两者的患者无论病程长短,均显示较快生效,其中5例患者吞咽障碍已经超过6个月,但经过14天的治疗后均显示好转。而联合干预组的整体有效率达到了92.59%,且见效较单一疗法更快。对于脑卒中病情严重,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不易配合完成吞咽训练,而部分合并严重冠心病、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禁忌进行吞咽训练,因此针刺治疗可弥补上述缺陷。

总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康复训练单一疗法,且见效更快,应用范围更广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Govan L,Weir CJ,Langhorne P,et anized Inpatient (Stroke Unit) Care for Stroke[J].Stroke,2008,39(5):2402-2403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4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9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诊。分为两组,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组(试验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4~83岁,年龄中位数68.3岁;常规护理治疗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5岁,年龄中位数65.7岁。住院时间:试验组25~72天,平均(57.34±3.98)天;对照组32~81天,平均(59.83±4.62)天。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吞咽障碍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无系统的训练方法,试验组于入院2~3天开始,训练由治疗师负责,根据病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督促患者分别进行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

1.2.1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多数都有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感到康复无望,出现焦虑、抑郁、自暴自弃等情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沟通,消除心理障碍很有必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功能康复的方法及意义,增强患者进食的欲望和康复的信心。

1.2.2 基础训练

对吞咽障碍的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可明显增加协调功能。①发音训练:先利用单音字进行,坚持每天训练2~3次,每次5~10分钟。通过张闭口协作促进口唇肌肉运动,训练患者随意闭合声带,有效防止误吸。②颊肌、喉部内收运动:每日晨、晚间护理各做一次, 10~20分钟/次。③舌肌、咀嚼肌运动:每日3次,每次约5~10分钟。④咽部冷刺激和吞咽运动:将冰冻的棉签蘸少许水或用冰冷的喉镜轻轻刺激患者的软腭、腭弓、咽后壁及扁桃体,刺激同时做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力度,每日三餐前30分钟各做一次。⑤咳嗽训练:深吸气-憋气-咳出,目的是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发射,防止误吸。

1.2.3 摄食训练

首先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食物的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进食前后须认真清洁口腔。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和训练为主;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经过基础训练产生一定的吞咽能力后方可进行摄食训练,每日2或3次,每次20~30分钟。①摄食环境:在患者清醒、不疲劳、无痛苦、放松的情况下进行,病室保持清洁、安静,温度适宜,进餐时精力集中,以免引起误吸。②摄食:以端坐位为最佳,能坐起的患者取端坐位,使头略前倾,面部平视,全身放松;不能坐起者可采用半卧位,床头抬高60°,头下垫软枕,使头颈部略前倾,颈部放松,进食结束后抬高床头30~40°,保持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③食物选择:根据患者饮食特点及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易被患者接受的有适当黏性且不易松散食物,并且易于咀嚼,通过咽部及食管容易变形,不易在黏膜上滞留的食物,一般从少量和易于吞咽的食物开始逐步过渡。④摄食入口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应从小量开始,随着病情的好转酌情增加。每次咽食后嘱患者尽量反复吞咽几次,直到食物全部咽下为止,减少误吸。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且不能经口进食为1分;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食为2分;可有摄食动作,但仍不能经口食为3分;在安慰中可少量进食,但仍需静脉营养为4分;能进食1~2种食物,需部分静脉营养为6分; 3种食物经口进食,不需要静脉营养为7分;除特别难吞咽的食物,均可经口进食为8分;可经口进食,但需要临床观察指导为9分;正常摄食吞咽能力为10分。疗效评估:①吞咽能力≥9分为基本痊愈;②吞咽能力提高至6~8分为明显好转;③吞咽能力提高至3~5分为好转;④吞咽能力1~2分为无效。所有患者康复训练前及训练第4周末,用上述方法各评分1次。有效率=(基本痊愈数+明显好转数+好转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吞咽能力评分比较

康复训练4周后试验组吞咽能力评分(6.81±0.25)分,对照组(4.62±0.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P

2.2 两组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20.397,P

3 讨论

通过统计明显看出,经平均2个月吞咽障碍训练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按分级及评分进行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5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应用综合康复训练临床效果,分析58例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变化差异及综合康复训练有效率。结果 脑出血术后恢复期经综合康复训练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70.85±20.16)分,肢体运动功能为(75.49±17.83)分,较治疗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33.57±19.43)分、肢体运动功能为(38.21±11.32)分均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58例患者,其中54例患者脑出血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应用综合康复训练,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总有效率达93.1%,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脑出血;术后;综合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b)-0073-02

脑出血主要是由脑血管病变引发的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发病原因与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升高、血管老化及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1]。脑出血患者由于脑内出血易造成神经受压,出现运动、语言功能障碍、呕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若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差,可出现失语、吐字不清及偏瘫等后遗症,为患者生活带来很多困扰,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2]。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及工作节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及过度疲劳等原因诱发的脑出血比例逐年上升,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有效康复措施,本次研究选取5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恢复期应用综合康复训练,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8例,患者选取标准:①患者经CT等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②患者意识清晰,各项生命体征较平稳;③排除意识不清、伴有心脏病、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患者;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52~81岁,平均年龄为(63.2±2.6)岁。

1.2 方法

对58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具体内如下:①日常生活功能:加强脑出血患者术后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根据患者语言功能障碍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运动性语言障碍者,指导患者从简单汉字开始练习,逐渐加大练习难度;语言障碍为感觉性患者,可通过动作、表情等帮助患者理解词句含义;对物品命名语言功能障碍者,可采用反复教说练习帮助患者掌握物品名称;训练患者吞咽功能,指导患者进行吞咽模拟训练,也可通过外物刺激患者咽喉壁等部位,协助患者进行空吞咽训练,对吞咽功能较差者,可取头部前伸的仰卧位,便于患者进食;对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独立完成的洗漱、穿戴等基本生活内容,鼓励其自行完成,对不能独立完成者,进行协助指导和基础训练[3];②肢体运动功能:术后指导患者选取正确的,保障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纠正患者上肢弯曲、下肢伸展等不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错误,上肢训练主要包括握手、对抗肢体屈曲痉挛,躯干训练主要采取反复收缩腹部及桥式运动等方法进行训练;下肢训练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利用功能锻炼器进行训练[4];③其他训练:帮助患者掌握术后翻身等简单动作的完成技巧,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锻炼,告知患者或家属有效的按摩方法,为患者进行关节等部位活动按摩,对可下床患者,指导其进行步行训练,开始可借助外物支撑在室内进行站立、床边行走等练习,患者熟练后,鼓励患者独立进行步行训练,为避免患者发生摔倒等意外,医护人员或家属要做好监护工作;④心理素质: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解答内心的担忧和疑问,保持亲和的工作态度,理解患者内心的无助和自卑,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1.3研究指标

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法[5]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6]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对比

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综实施合康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脑出血术后恢复期综合康复训练应用效果

所选58例脑出血患者,经术后恢复期进行综合康复训练,39例患者恢复良好,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等功能基本恢复,无后遗症发生;15例患者语言、肢体运动等功能障碍表现逐渐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恢复;4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差,语言及运动等功能障碍表现未见明显改变,患者生活能力较差;脑出血术后恢复期综合康复训练实施总有效率达93.1%。

3 讨论

脑出血是我国脑血管病变中常见疾病,起病急,出血早期患者即有死亡危险。治疗后,患者也可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偏瘫等后遗症,严重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脑出血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问题之一[7]。目前,对于脑出血患者治疗方案,不仅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挽救患者生命,术后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降低脑出血致残率[8]。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对58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显著缓解,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由此我们认为,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实施综合康复训练,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充分锻炼,改善患者错误肢体或不运动对术后肢体恢复的不利影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所选58例患者,其中39例患者术后运动等功能显著恢复,患者无语言功能障碍、偏瘫等后遗症发生;15例患者脑出血术后恢复效果良好,4例患者恢复较差,总有效率达93.1%。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得出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通过有效训练法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能力,通过综合康复训练,还可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增加患者语言使用频率,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运动及语言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通过心理训练,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增加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对患者病情康复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应用效果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偏瘫、失语等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9]。

[

参考文献]

[1]毛永强,戴一平,惠东伟,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9):1309-1310.

[2]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569-573.

[3]何逸康,夏扬,张新颜.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41-1642.

[4]李和平,李惠勉,张嵩.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63-64.

[5]孙锐.脑出血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31-1434.

[6]黄春敏.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1):109-110.

[7]于尧,吴文群.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7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0):53-54.

[8]王翠香.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出血术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1):32-33.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6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的常见临床症状和并发症,25%~50%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困难[1]。急性期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2]。脑干卒中发生率为51%[3]。其中少部分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吸入食物或液体,即沉默性误吸[4],易引起吸人性肺炎,甚至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影响卒中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因此,强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早期诊断、早期评定、早期护理。经过积极早期康复治疗,85%以上的患者吞咽功能可以得到恢复或减轻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丧失最佳康复时机,将有可能导致终身鼻饲进食[5]。2006~2009年,我科对住院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63例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3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6],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按入院顺序将43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54~78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及既往史、吞咽障碍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具有可比性。

1.2康复训练方法 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48 h后行改善吞咽功能的基础训练、吞咽训练和摄食训练。

1.2.1基础训练 先予以心理护理,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吞咽训练护理方法包括:①基础训练。每日进行鼓腮、伸舌训练和双侧面部按摩,目的是改善口、面、舌、下颌的运动功能,促进主动收缩功能恢复,1~4次/d;舌的运动,包括舌向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的主动训练,以及护士用纱布包住患者舌头,用力向各个方向的被动运动,3次/d,直到能主动运动;坐位训练,以预防直立性低血压,每日逐渐抬高床头直到能独立坐位,每日1~2 h,为进食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②吞咽训练。咽部冷刺激,用棉棒蘸少许冰水,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冰块刺激,采用头部30°~60°前屈仰卧,先用较小的冰块刺激口腔两侧黏膜、舌根咽部,然后咽下,1次/d,逐渐增加至2~3次/d,如采用以上方法后患者出现吞咽功能,即可开始进食训练。③进食训练。包括进食的、食物的选择及食具等。吸吮训练前先清洁口腔,再用蜂蜜按摩口腔黏膜和舌头。将患者手指洗净,用1块无菌纱布包裹示指放入口中,让患者吸吮其示指,体验吸吮的感觉,5~10 min/次;喉抬高训练让患者将手指置于训练者甲状软骨的上缘,让训练者做吞咽动作,使患者感觉训练者甲状软骨向上运动;然后让患者对照镜子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做吞咽动作,每次模仿20下,2次/d。当患者吸吮和喉抬高这两个动作协调一致时,即可产生吞咽动作。

1.2.2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是吞咽功能训练成功的保证[7]。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反映在护理过程的每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护理行为,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都是与患者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更是如此。患者因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治疗时间较长,经济负担重,易产生抑郁、焦虑、绝望、厌食甚至拒食心理,自感给家庭带来负担和不幸,对疾病的转归失去信心,不愿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以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用和蔼的语言鼓励和安慰患者。帮助患者进入角色,既让其承认现实,勇敢面对,又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过程。

1.2.3 正确处理呛咳 呛咳是吞咽障碍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立即扶托患者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迫使食物残渣咳出;或者站在患者背后,将手臂绕过胸廓下,双手指交叉,对横膈施加一个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产生一股气流经过会厌,使阻塞物呛出。

1. 3疗效评定标准 ①吞咽障碍程度评判标准:参照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让患者端坐,口服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正常5 s之内完成,能顺利的1次将水咽下为1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的咽下为2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为3级;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为4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为5级。②疗效评定:痊愈:吞咽困难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困难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经过系统康复训练后,康复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嘲。康复护理越早越好,系统的训练可明显提高吞咽功能。吴祖舜等[8]报道,脑卒中后的抑郁发生率为25%~60%,焦虑发生率为18.4%,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而康复护理工作量大、持续性强,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因此,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心理护理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临床观察显示,患者愿与医护人员共享进食体验,患者对进食困难的恐惧感消除或有所减轻,显示出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需同步进行的重要性。卒中单元的建立使得康复训练愈加细化,护理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服务于患者,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加强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康复组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参考文献:

[1]O'NEILL P A. Swallowing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J].Br Med Bull。2000,56(2):457-465.

[2]Loge Mann J Dysphagia: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Folia Phonatr Logop,1995,47(5):140-164.

[3]Finestone H M, Greene. Finestone L B, Wilsone S, et al. Malnutrition in stroke patients on the re-habilitation service and at followup: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5,76(4):310-316.

[4]Daniels S K, Brailey K, Priestly D H, et al. Aspi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J].Arch PhysMed Rehabil,1998.79(1):14一19.

[5]朱镰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 1-553.

[6]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