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着中高端水平迈进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不论是在指导思想、教育理念上,还是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体系。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水平与欧美等地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明显,过于注重实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我国高职教育亟需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原则、教育理念等方面“转型升级”,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即从全人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探讨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

现代的“全人教育”由美国的教育学家隆・米勒(RonMiller)首先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智力、情感、心理、人格、审美、技能等等的全面、协调发展,主张教育要注重人的创造性的培养和内在潜力的挖掘,同时高度关注人的社会价值,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生活在相互联系的有机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教育要在培养人自觉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良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实现人的独立个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

从全人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出发,专家学者们总结出了全人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强调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养;鼓励受教育者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知识整合;注重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平衡;主张教育的全球性,要求培育出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全人教育”内涵非常丰富,就本项目的研究而言,将其界定为:只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的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把一个人在智力、体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因此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片面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教授学生相关的技术知识,训练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忽视人文素养教育

艺术设计是集艺术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的特征,而艺术创作则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兼具艺术性和专业性。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过于注重学生对各类艺术设计工具的熟练运用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则近乎空白。如宁波大学工业设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关于各个工业门类的设计知识的课程有几十门之多,且均为必修课,而与艺术直接相关的人文类学科只有艺术欣赏、美学基础两门课,且均为选修课。这正是因为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对初级艺术设计类人才的考核侧重于技术能力,对艺术修养层面的隐性能力要求不高,导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忽视学生内在动力的开发

任何技能技术的精通,都需要人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钻研,在这个过程中,人主观能动性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古人早已指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培养出真正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启发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掘其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重职业性轻教育性、重技能训练而轻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这导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功利性和工具性,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停留在好就业、工资高的较低层次上,在专业发展方面更多地依靠外部激励而缺乏内在动力。

全人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回归教育本质

全人教育思想并非现代人的独创,早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就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道德、审美、智慧全面发展的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在东方,孔子的“君子不器”思想可谓全人教育思想的最早表现形态,朱子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东西方圣哲在教育思想上的一致性表明了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启发人的思想,唤醒人的心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艺术设计兼具艺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更需要从业者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兼备,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首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自我成就内在动力的开发,帮助学生树立起未来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认知到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才是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训练技术技能。

2.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入学的文化课考试分数要求不高,在实际教学中人文类科目也比较少,且多数为选修课。这固然有高职教育本身偏实用性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其源于部分高职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综合素质逐渐成为人才竞争力强弱的关键,作为我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首先增加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科目,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整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一要针对艺术设计的不同专业方向选择一门或几门相关程度较高人文课程作为必须课,二要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课时数,彰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在教师的教学评估以及学生的考试中,应加大人文社科类科目的权重。总之,通过各种方式系统性地改变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边缘化的现状。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2

关键词:当代教育;教育心理学;途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31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独立是以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4年)出版为标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遵从教育心理学规律,促进学生自身基本技能的发展,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此体现出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一、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

当代科技迅猛发展,青少年信息量增加,价值观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渴望独立,但是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在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1],容易出现叛逆、孤僻、厌学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 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出现利益至上的价值观,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社会教育中掺杂的利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

(二) 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现代青少年思想较为开放和灵活,独立思考,对未知的东西探索欲望强烈,但是他们不能从实际出发,难以辨别是非,容易出现自私和极端情形。

(三) 叛逆厌学行为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促进自我意识增强,同时也会产生叛逆心理,考虑问题片面化,主观臆断行事,追求和沉迷于刺激性的东西,如,智能手机和网络游戏导致一些青少年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抗家庭和学校。

二、新时代下制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因素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缺乏针对性

有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在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时的内心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协助教育工作按照正常模式进行,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对青少年学习状态和内心活动进行研究[2]。各种研究和讨论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只是停留在教育表面和理论中,缺少针对性。

(二)教育心理学内容尚未形成体系化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大多借鉴国外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是从西方移植来的,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

此外,学术界对教育心理学存在认知偏差,如,有学者认为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有的无法将教育心理学的分化和整合实现有机统一,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全人化还不适应,对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新理论难以接受等。

最新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丛书》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能密切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与指导。系列丛书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剖析了大教育生态系统,揭示出当前国际范围内教育危机实质,重视个别差异和个别化教育研究,对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学生与学习情境间的相互作用认知研究进一步加强。

三、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深入思考

(一)重新审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新的方向总结为“三化”,即,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3]。

1.研究目的教育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根本目的是要将研究的理论成果用来指导教育实践,要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教师、改善教师的教学和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三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为教学改革服务。

2.研究对象全人化。教育心理学首先是以人的全人格成长为研究取向,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读书求知,还应包含学生的为人处世,其次,教育研究既要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人也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人,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熏陶,第三是研究人的毕业学习与发展。

3.研究方法多样化。教育心理学自身学科特点决定了研究方法既要向范式科学靠近,又要注意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4]。教育心理学研究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开展研究,采用更能突出人的内在心理特性的方法,如,调查追踪、访谈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

(二)丰富教育心理学新的理论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范式多样性。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中国教育心理学的“成长”,其发展范式是多元的,既有基于职业教育科学的范式,也有基于科学的范式,还有基于教育心理科学的范式,心理学的发展流派较多,这也决定了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针对性更强。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发展理论、动机理论、教育社会心理理论,除认知观外还要吸收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流派理论学说的精华;二是学习心理;三是教学心理;四是教与学的制约因素。内容较为全面、丰富且针对性较强[5]。

3.学科的拓展范围应不断扩大。从学科角度来看,根据社会实际,教育心理学研究除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学科外应拓展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外国语言教育等学科领域,有利于保持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持续性。

(三)关注热点和难点的前沿研究

通过当今的教育心理学关键词突现性的统计,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有两大类[6],一是宏观的思想政策类,如,教育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理论,国家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性,第二是具体的教学实施类,如,学习方式、课程建设、课堂效果和学习策略等,重视教学互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策略。

(四)多元化的现论增强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

1.个别差异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当代学生可以不受学校教育时间、教育水平、教育空间等严格限制,能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因此,教育心理学要深入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过程特点、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策略以及学生与学习情境间的相互作用的认知研究。

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心智的结构》中提出了关于智力的多元因素理论,认为基本的智力因素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运动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教育心理学应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全面发展。

2.文化心理学的影响。文化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有学者认为,文化心理学包括双重内涵,一是“文化心理学”,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第二是文化“心理学”,关注其“文化负载”,以心理文化为研究内容。文化心理学强调本土文化资源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了解本土文化、立足本土文化、服务本土文化。

3.积极心理学的介入。美国心理协会(APA)前主席赛里格曼在1998年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教育心理学不能停留在教与学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层面上,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毕业心理发展理念。毕生心理发展观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出现新的发展心理学观点。传统意义上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局限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重点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而毕生心理发展强调的是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要拓展到研究社会生活与工作的人。

5.进化心理学对人性和心理思考。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新的研究取向,以进化论观点对人的心理起源和现象进行研究。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都应该受进化规律的制约,人的心理发展既受生理因素制约,又受社会因素影响,而传统教学心理学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对人的生物性重视不够。

另外,应高度重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环境。一批高质量的核心期刊如《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等为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搭建交流平台,但是没有教育心理学的专属核心期刊,而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力量也比较薄弱,这制约了本学科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蕾蕾.当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选择[D].湘潭大学,2012.

[2] 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

[3] 董刚,等.百年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7).

[4] 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3

关键词:人文教育;成人教育;体育发展改革

一、人文教育概念的界定

从人文主义的传统来认识“人文主义”一词是西方传来的,其英文是Humanism,它是从德语Hu-manismus转译的。1808年,德国一位教育家在一次关于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与中等教育关系的辩论中,根据拉丁文词根humanus杜撰了德语Humanis-mus,成为“人文主义”一词的始创者。如果作进一步追溯,Humanism还可以溯源至15世纪末,文艺复兴的初期,那时意大利把古典语言和文学课程,以及法律课程统称为studiahumani-tatis,英译为thehumanities。humanitatis在拉丁文上又源出于humanitas,意为“人性的修养”可见,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就是“德性的教化”。“人文”在汉语中,其原意也是“礼教文化”“,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对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人文教育观是人文精神渗透到成人体育的理念创制和具体实践中的一种教育观念。其意义在于:探索人性、人生、人权、人的本质以及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提倡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遵循人的本性生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以人为中心”是它的核心理念,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是它的基本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全人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重视人主体性的发展,培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加强人的人文素质修养,使人充分实现自身的主体价值。

教育学角度的理解,以“德性的教化”为中心内涵的人文主义“,教化”的功能可从教育学来认识。追溯到人文主义的源头希腊古典主义时期其“教化”的本质是依据共同体的形象塑造个体的自由,根据共同体的标准培养人的本性,把人性与宇宙的和谐自然地关联在共同体生活中。这样在“教化”中,本体性的向度就被让渡到人的本质中,人存在于与宇宙的有机联系中,这也是中国古传统文化中讲“天地人参”通融圆和的中庸精神。因此,古典精神的德性教化中,人不是对象化的结果,不是自然的对立面,而是要将“标准”或“理想”通过个体展示为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也就是古奥林匹克运动这种身体运动文化的精神内含,也即是体育与“人文教育”关联性的切入点。

二、成人体育与人文教育关联的历史渊源

作为“德性的教化”的人文主义其历史渊源便是古典时期的古希腊精神,代表着古希腊精神的古奥林匹克运动,既是一种宗教仪式,又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方式,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已经制度化了。从纪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每4年称为一个奥林匹亚特,成为一种纪年的方法。古希腊人在运动场上捕捉到社会文化的价值,体育运动是希腊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它创造的氛围笼罩着一切、浸润着一切,所以研究体育与希腊学术思想,特别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关系,既有搞清楚人文主义渊源的价值,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一种竞技形式具体表现的,这种竞技形式,不仅仅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同时奥林匹克教育也是直接的目的之一。这一精神亦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基础―――奥林匹克主义中得以继承。《奥林匹克》开宗明义地说:“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所要建立的人生的道路是以奋斗的乐趣,以优秀榜样进行教育的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它的目标是将竞技运动置于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位置,以期建成一个和平的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研究古希腊的教育,提出这样一个结论:重建希腊文化中最受重视的特性,那便是“发展肌肉以为道德教育之基础。”顾拜旦先生把体育看成是“培养人类的沃土”,这是深得“人文教育”理念之精髓的。因为希腊文明以教育(教化)为本是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公元前5世纪,智者运动的教育理念已经指出德性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教育计划,从心灵和身体上全面训练。“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康的身体”,最能代表“人文教育”的思想精髓。因此,把体育、德性和人文精神联系起来,是希腊人文主义的创举和重要内涵。在古希腊,体育运动是全社会最重要的教育、娱乐活动,古奥运会更是全希腊最神圣的文化集会。人体的健美成为一切教育追求的目标,人体的健美成为一切政治追求的象征。古奥林匹克运动既是一个竞技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

三、成人体育与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人文教育”可以通过体育教育的具体形式来体现和执行。体育是学习人生的最好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形式“对象性属性”的多元手段性决定了的。体育作为人的身体运动方式,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首先运动主体人的活动在社会中存在,是社会化的;其次,人的身体运动一旦被纳入社会关系体系中,便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并为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所利用。体育运动就是这样牵涉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体现其作为“对象性属性”的多元手段功能。对象性属性是区别于本质属性而言的,有如一块卵石,在海滩边,它要占有一定的空间,其广延性就是本质属性,因为如若除此,则卵石不能存在。而当一个人看到这块卵石,捡起来欣赏其斑驳的彩色纹路和精致的天工造型,这种卵石的审美属性是因为有人的存在,在人与卵石的主客体关系中才显现的,这便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对象性属性。没有人的存在,卵石的审美属性是不可思议的。体育运动体现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审美的等功能,正是因为其具有对象性属性。体育运动的对象性属性体现于手段性,也就是外在的需求和利用,这是客观的社会现实。体育运动也正因其手段性,成为“洞悉世事”的最好手段。

四、成人体育和素质教育的联系

素质教育虽然也必须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但不同于单纯追求掌握知识技术的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它更强调的是人的发展。体育在高校中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身体素质是人的基本生命条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育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素质教育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的确立,这是基于对成人体育本质功能的认识。在意识层面上“,健康第一”的思想是人文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是人权思想、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在高校中的体育教育,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多么高难度的技术技能,而是在学习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体育和人生的关系,如同数学和科学的关系一样。因为体育能够把人生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抽象为几个最简单的规则,不管你干什么专业,你总得和人相处、竞争,总会有成有败,有领先或落后的时刻,总有如何对待对手和裁判的问题。在这些境遇中,如何自处,体育都会教给你。可见,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社会的运行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但是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并不是我们生来就能理解和认同的。体育可以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社会的规则。现在学者经常讲的“游戏规则”便是从体育里来的。社会是契约性的,遵守规则就是遵守社会性契约。《游戏的人》一书的作者,文化思想家赫伊津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这一游戏将永远根据某些规则来玩耍,而真正的文明永远要求公平游戏,公平游戏只不过是用游戏术语所表达的忠诚信仰。”

参考文献:

[1]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3,(1).

[2]谭奇军.论罗杰斯的教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3,(1).

[3]曲宗湖,杨文轩.成人体育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4.

[4]李金龙.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体育学院学报, 2001,(6).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4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大学生 缺失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逐渐全球化,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又要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以努力把人培养成为“现代人”。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担负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这是克服腐朽、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法宝。对此要务,优秀的人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因此,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与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价值的理性精神不同的是,人文精神强调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保障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其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3.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这将是我国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文明的可靠保证。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后果

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是指大学生应有的文学修养过低,历史文化知识贫乏,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的悲天悯人情怀。缺乏人文素养的大学生由于没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做铺垫,往往缺乏创造性、开拓性、战略性和预见性的能力。在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人文素养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现代社会发展迫切呼唤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修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交融,都不可避免的对人们作为社会的人文精神产生巨大的震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辐射源、思想库的大学校园,也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直接的表现就是普遍地存在着当代大学生漠视和冷落人文素养的现象。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有以下不良后果:

1.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较量。所谓人才素质的较量,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较量,而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较量。社会中的人,其力量的形成和目标的选择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决定的。任何能够开拓事业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是有内在力量的人。而目前,由于外界过多的物质诱惑,许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尚不具备,便去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使他们太多地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纯朴、浪漫、激情与执著,失去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素养,心态过早地按社会时尚定型,后果是其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欠缺。由于没有深厚的人文知识作铺垫,没有独立深刻的人生体验,仅靠训练培养出来的能力往往只能是技巧,难成有创造性、开拓性、战略性、预见性的能力。

2.不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潮流。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都处于迅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之中,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增长,各类学科在高度分化深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许多重大社会问题、经济课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甚至涉及到环境、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文化领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交流、渗透、碰撞和融合等特点。当代大学生若把自己的专业目标限制得过细过窄,很难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3.降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人生不仅仅是物质的、生理的,同时也是社会的、理性的。人的这种特性要求人并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和具体知识,人的理性驱使其追求更高理想和精神生活,这种理想和精神生活就是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展示。大学生如果专注于追求某些谋生手段和技能,把自己沦为考试的机器、证书的奴隶,人生必然变得单调乏味,成为没有精神绿洲的戈壁荒漠。

三、重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我们的教育理想应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其消极成分,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有智有能、乐观进取、求实创造,能在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关心他人幸福的人。

1.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向大学生系统介绍人文精神和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两课”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关系,经常性地举办相关系列讲座,介绍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在学生中建立相关社团组织,并加强对研究会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同时向大学生推荐一批好的书籍,指导他们读一些有关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方面的优秀著作和历史名人的传记,以提高人文素养。

2.规范舆论传播。舆论宣传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常用手段,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但舆论宣传所起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可以传播积极的、健康的观念,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又可以传播一些消极的庸俗的信息,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规范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舆论传播途径和内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

3.强化实践体验。教师要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必须建筑在大量的、有充分说服力的例子或事实上。近几年来,高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其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到农村,到厂矿、到革命老区去体验社会中的人文需求。

4.重视教师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把人文素养的培育同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且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及身心素质教育等同等重要,因此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应高度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推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国星.现代高等教育人文素质缺失探[J].当代青年研究,2005,(4).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5

关键词:国学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有效融入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07

“国学”博大精深,源于我们国家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积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时间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能让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价值理念。它体现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方式,还有企业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人们的浮躁情绪和心理困惑,追其根源,是精神层面上的缺失。将“国学”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去引导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创建,让二者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可使企业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在以往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企业文化管理》或者是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或者只是作为专业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去讲授。它给学生传授的知识仅限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策划,基本的教学都是根据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特点展开的,没有切实地让“国学”与“企业文化”二者结合起来。

一、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特点

由于“企业文化”理论在日本起源,理论体系的研究在美国,所以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文化基础的影响。因此,形成了现代企业文化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由于互联网的家喻户晓,企业开始在时间和速度上追求短快,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2)为了应对当今激烈竞争,培训成了首要追求的目标,在营销策略、技能知识的培训上不惜代价。(3)以竞争超越为目标,从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任务实施的每个环节都要有创新。(4)追求虚拟的东西, 让各种无形的东西超越有形的东西,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5)随着激烈竞争的结果,企业感到不能只靠恶性竞争,还需要融合其他企业先进的文化,实现优势互补,做到“双赢”以至“多赢”。

由此可见,现在的企业文化尽管意识到了“竞合”,融合文化,但“竞争”的影子很大一部分笼罩着企业发展。这种“企业文化”管理在引入中国企业的过程中随着企业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很多企业只管崇尚和效仿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忘记于江湖,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容。许多企业文化建设流于模式和口号,而不能深入人心。

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文化管理》课程特点

由于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社会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的发展高于一切,所以形成了以西方文化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管理特点。

鉴于“企业文化”这个管理特点,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教学,通常没有深层次研究中国国情和企业发展情况,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企业设计的LOGO、拟定出的核心理念,设计出的企业文化口号,大多都是围绕“服从”“规制”“效用”,动辄“国际一流,国内顶尖、最优、最大、最强”。这种教学思想和特点,留给学生的是一种僵硬的、强制性的影响,让学生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重视经济、强调竞争,人性化管理无非就是如何喊口号,如何收买人心。从思想观念上没有思考企业发展是否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中国国情。

事实上,企业发展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铺垫,在遇到新出现的和深层次的问题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遇到各种庞杂问题,总是领导和权力决定一切,没有智明、和谐的文化去指导和定位企业,企业的发展最终会越走越窄陷入瓶颈。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文化的积淀,丢掉了它,国家就没有支撑力,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传统的优秀传统文化作支撑,等于舍近求远。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企业特点,去建立能够让我们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文化”。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把我国传统文化“国学”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必将弥补原有的“企业文化”管理领域研究空缺。创建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产生具体的借鉴作用,进而对构建我们和谐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当前人力资源课程“企业文化”管理授课过程中需要做到的理念。

三、如何把“国学”思想融入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教学中

“国学”的兴起是经济社会发展后的必然寻求,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如何融合的思考和研究是适应当前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国学”,是对西方管理进行校正,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适应中国国情,懂得中国人的礼节、思维,为在企业发展和创办企业拥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式管理智慧。

首先,我们应当开设《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课程,并把这门课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能力拓展培养课程。在学习本课程时,教师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结合管理学,培养学生把“国学”精髓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念。同时,教师应将“国学”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管理中去,提升他们知人、识人、用人、留人的技能,最终实现能以中国式管理思维统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在课程的学习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国学”人性管理,融合道、易学、兵家、法家、儒家、佛家的管理智慧,分析企业管理现象,阐发国学管理智慧。比如《弟子规》教给我们为人处世,诚信友爱;懂得《孙子兵法》让我们懂得竞争之道,经营之道;《道德经》讲到了制度建设,让我们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等。HR(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用人,学习了“国学”就会明白用人的原则。我们应当遵循古人教导,用人要“以德为先”。《易经》云:“地势坤,厚德载物。”重视人才,善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企业内推行国学文化,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和从自身做起,领会“国学”精髓,在企业中建设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好沟通管理,让员工有“大家庭”的感觉,幸福快乐的工作。现代企业管理既要有厚爱还要有严管,这也正是“礼”“乐”之真体现。“礼”相当于制度约束,让员工懂得行为规范和准则,引导职工思想道德行为;“乐”相当于厚爱,让员工有管理企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关心爱护职工,让他们身心愉悦的工作。

用“和合”文化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使东西方文化结合,起到促进企业内部关系和谐,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将传统“和合”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够使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内部团结,使企业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外,还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引入“国学”文化管理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学”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人文情怀以及健全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国学”教育有效融入“企业文化”教学中,让“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经世致用,发挥“国学”核心作用。

中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将“国学”思想融入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会使我们的现代企业文化内涵更加深邃、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邵艳梅.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9).

[2]胡刚.浅谈国学与企业文化[OL].中国工业新闻网,2011-12-12.

[3]江金骐.挺国学 企业文化建设应有作为[N].中国企业报,2014-9-29.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有效性融入研究”(课题编号:SZ151104)成果。

作者简介: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6

论文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只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而忽视全面素质提高,只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未把学生当作学习的真正主人。而现代启发式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教学的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智能型人才为目标。经济学教学是经济学思维的教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特别是如何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关注的要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一切优秀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启发式教学虽源远流长却成熟迟缓,理论上的厚积却在实践中难以薄发,实践上难以找到规范性的操作。尽管启发式教学的真理性和魅力,人们无不称颂、提倡和憧憬,然而和其相悖的注入式教育仍然存在,甚至仍大量地占据教坛,阻碍着教育教学过程的人本化和优化。

一、启发式教学的界定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将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根据教学目的、学科特点、教学摘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才是启发式教学之根本所在。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我们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也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内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扶”着学生走,在中间阶段教学方法,教师要“引”着学生走,在最后阶段,教师只需“跟”着学生走即可。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从积极努力跟着教师学,慢慢过渡到自己主动钻研,独立探索,甚至达到有所创新的层面。“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师生思想情感碰撞与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和培养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从而发挥潜能,培养能力。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内涵如下:

一、学生兴趣的启发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不仅在一开始接触经济学理论时要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变好奇为兴趣,就是在学习中途,在学生遇到不断产生的各种程度的不同障碍、因难,甚至挫折时,更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兴趣。当然还要培养一定的意志,使意志作用于克服矛盾之中。引起兴趣不是盲目地为引起兴趣而引发的,主要是为了发掘学习中的新问题。

二、学生想象力的启发

西方经济学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想象,想象力的培养与开拓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从经济假设到抽象化的数学模型,需要思维加工过程,为此要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理解那些抽象的经济学模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想、勤思、独创,并采取措施保护想象的火花。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启发

创新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精神,学术贵在创新。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养成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细心地点拨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积极鼓励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创新能力;采用不同方式启发、引导求异,逆向思维,因势利导,启发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

四、学生实践能力的启发

启发式教学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它突出思维过程,展现思维策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控能力。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数量分析方法,把握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训练学生关注现实经济运行、研判宏观经济大势、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大四之前的三个暑假到社会中进行调研和实践,并撰写出与实习单位相结合的、能够帮助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论文。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主要工具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提问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问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对话,使学生巩固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经常表现为课堂提问方式。教学中要善于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课堂讲授时间有限,但课外时间无穷。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经济理论,理解经济现象,有效建立起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冲动。

在课堂上,要经常性地布置探索性问题,如最近的经济运行的情况是怎样,目前的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控制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等等。通过这些思索性的问题建立起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利用更多课外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相关问题,进一步促进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最关键的也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采用案例教学法。经济学案例种类繁多,其组织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选择编写相应的案例类型,然后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既可以选择现实经济学案例,也可以选择实验经济学案例。当然,在应用现实经济学案例时可尽量采用本土化案例,例如在学习“供给和需求理论的应用——价格干预机制”时,可引入我国曾实行的粮食保护价制度进行分析和验证;在介绍“机会成本”概念时,可让学生计算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实验经济学案例来验证某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抽象的理论术语和动态的逻辑推导等知识。

三是采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来认识规律,总结规律。这里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章节教学为例,比如在讲博弈论的合作与竞争时.就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完成“海盗抓黄豆”实验。对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五人一组,由这5个学生分别担任5个海盗的角色,教师担任法官。故事讲述5个海盗即将被处死刑。法官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从100个黄豆中随意抓取,最多可以全抓教学方法,最少可以不抓,可以和别人抓的一样多。最终,抓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要被处死。由学生运用理智思考进行判断得失,从而做出选择。思考思路是这样的:第一个人选20个,首先他不用担心他会是最少的(不包含所有人都拿20个的情况),因为除非所有人都拿20个,这样就一样多,只要有人拿的多于20个,就必定有人拿的少于20个,因为总共只有100个。接下来他要担心有没有可能会是最多的,因为题目的条件是可以不必把所有黄豆分光,可能会存在剩下4人拿的都小于20。接着要讨论:第一个人选了20,第二人会选小于20的数字吗?首先可以排除第二个人不能选择18及18以下的数字,因为这样的话,后面的人只要选择19第二个人就必死,第二个人有可能选19吗?也不大可能,因为第二个人选19的话,后面的人不可能选大于20或小于19的数字,因为这样的话会成为最大或最小而被处死(比如第3个人如果选21,第四第五只要选20第3个人就成最大而被处死),因此如果第二个人选19,后面的人要么选19,要么选20,可是这样一来就分出最大最小了,最小19最大20,全部处死,因此第二个人也不能选19。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第二个人也只能选20。同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五个人也都只能选20 。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人都选择20。实验结束,请学生自己来分析实验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过程,大多数同学在行为过程的实施中便理解了博弈论中体现的人的理性的重要性。

四、运用发现法。发现法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应该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每天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教学当中就不能太多依赖数学公式,而是要贴近生活。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经济现象: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老虎和鲸鱼而不是母鸡?是因为稀缺原理。为什么超市里各个收银台前排的队都差不多长?人们的这种自发行为源于理性经济人原理。学习经济学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出决定,提高决策质量。比如说如何运用成本收益原理去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呢?一个理性的人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时才会去做某件事。对于玩电脑游戏,收益和成本又如何?人们每天面对的可能不是去决定是否该从事某项活动,而是如何把握它的度的问题。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如果最后一分钟玩游戏获得收益小于这一分钟付出的成本,游戏就应该马上终止。学生们都面临着大学毕业后选择方向的问题,如何在出国、国内读研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呢?先计算一下出国留学的显性成本是多少,隐性成本又包括哪些?如何确定出国留学的机会成本?出国留学的收益又是多少?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原理却可以解决这么重大的问题。如何解读货币政策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改变实际利率就在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储蓄,但在中国却效果甚微?因为中国人储蓄不仅仅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上的因素。如果政府想降低高储蓄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从经济因素人手,根据激励原理降低储蓄的回报,并采取措施鼓励消费。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解除储蓄的心理因素。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央行,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总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就是要鼓励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间题。

参考文献:

[1]张学龙.大学专业课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39.

[2]王英姿,耿香玲.经济学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初探[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6):99-101.

[3]黄秀猛.刍议商务经济学教学与培养经济学自然主义者[J]. 经济师,2007(12):140.

[4]高良.启发式教学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