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1
一、课程内容改革思路
活动指导类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主要途径。社会领域相较于其他领域,牵涉内容广,实施途径多,且对学生的心理学相关知识要求高。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至关重要。以往的课程内容体量大,与先修课程重复性高,理论与实践比率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固定的学时内解决如上问题,研究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提取关键经验,链接先修课程
原有课程内容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内容占据了^大篇幅,而这些内容,在先修课程《学前儿童发展》中已有涉及。研究者曾尝试删除该部分内容,但学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设计。如何处理与先修课程的关系,成为内容改革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美国学者舒尔曼在1986年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近年来,国内关于PCK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与幼儿社会教育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经验的论述为本门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基于PCK的原理,研究者将原有课程内容中与先修课程重复的部分,调整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经验”。以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为知识基础,提取关键经验,结合一线案例,让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和教育学相关知识,真正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原理和方法。
(二)搭建学习支架,实现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
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形象化比喻,提出可通过脚手架的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在该门课程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但对于如何将其转化为年龄适宜性的活动方案,以及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困惑。这些困惑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可以为学生搭建如下支架:
一是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教育的各项内容中,增加对《指南》的学习和分析,链接关键经验,重点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关键经验的发展差异。辅助学生充分认识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中做到年龄的适宜性。二是辅以优秀案例。甄选出一线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案例,通过观摩、分析、模拟和评价,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架。
二、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活动指导类课程面对的共同难点是理论内容多,实践操作少,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课程内容中实践比例逐渐增多,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践泾渭分明,融合不够;实践形式单调;实施途径单一等问题。基于《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学中的不断尝试与总结,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改进实训(实践)教学。
(一)理论实践相融合
在内容安排上,实践课程要实现全覆盖,理论与实践要相互融合,不宜分模块,分先后。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领悟。以“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章节内容为例,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本章节的内容主要为理论讲授,虽辅以案例讨论,情境体验等实践操作,也大多安排在理论讲授之后。学生在设计活动时仍然会存在不知用、不会用等问题。改革后,本章节内容主要为实践操作,教师不再解释各种方法,而是采用学生自学理论,查阅资料,演示方法,教师总结评价,并将其渗透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贯穿整个课程。
(二)由易到难多形式
在实践形式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以模拟教学为主,形式上较为单一,且未顾及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问题,改变模拟教学的单一形式,采用绘本分享、情境表演、模拟教学等多种实训(实践)形式。以本课程的三部分内容为例,在“自我意识”模块,采用“案例观摩――分析评价――模仿展示――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模仿优秀案例。这样降低了难度,为学生独立设计提供了支架。在“人际交往”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小组说课――评价反思”的思路,重点让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而不对实施做重点要求。在“社会适应”模块,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模拟教学――评价反思”的思路,在前面两个模块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实施教学。不同模块相互递进,由易到难。
(三)实训实习一体化
在实施途径上,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采用“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以课堂练习和微格教室模拟教学为主。随着实践理念的深入,学生见实习逐渐渗透到每学期的课程中来,改变“校内实训”的单一途径,将见实习模块纳入课程内容中来成为可能。在《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中,部分内容在校内实施效果不佳,结合见实习开展却能迎刃而解。比如在“幼儿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这一章节中,我们强调集体教学只是社会教育的多种途径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关注点基本都放在了集体教学部分,而忽视其他途径。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和限制学生的思维,但限于课时和现实条件,又不得已而为之。但将该部分内容纳入到见实习模块,要求学生结合见实习对多种途径的社会教育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而分析和展示,学习效果则大有不同。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活动指导类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本身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教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为例,建议做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贯穿案例教学
案例是克服学校教学与一线脱节的重要桥梁,也是学生掌握关键经验的学习支架。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内容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如“幼儿社会和情景案例库”“活动方案案例库”“活动视频案例库”以及“绘本案例库”等。在使用方法上,可将案例作为观摩分析的材料,也可作为模拟参考的对象;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安排课下学习。
(二)渗透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在社会教育中非常适用。如可利用见实习,要求学生收集幼儿的社会行为案例,感悟生活情境;也可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要求,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在活动设计与实施部分,更需要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创设模拟教学的情境。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学校;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2-02
本文以阿拉善地区民族学校为例,针对我国民族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力争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缺。本文主要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出现衰微的迹象,有些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导致很多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该如何应对,有待考证。对此本文将以教育人类学视角和方法提供一个更加充实的答案。本研究以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论证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对其方式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当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所以文化人类学家要研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
美国文化人类学专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文化的解释》中指出,人类是为自己编织的网所悬挂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些网。既然人类是悬挂在文化的网上,那么,传承人类社会文化的教育就不会脱离这个文化网的约束,也可以说传承民族社会文化的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约束的。根据历代人类学家的研究思路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1)少数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2)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3)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4)少数民族教育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的约束。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对蒙古族民族教育做出如下解释:蒙古族民族教育是蒙古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蒙古民族学校教育是蒙古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蒙古家庭教育、蒙古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蒙古民族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蒙古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蒙古民族文化网约束的。由此可见,用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解释蒙古民族学校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揭示出我国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动态,这也是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迫切需求之一。所以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资料探讨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族民族教育现状,并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传承方式和内容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做出贡献。
第一,我国关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兴贵(2005)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金志远(2008),主张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丁宇(2009)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马兰兰(2011)在考察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尚不成熟,存在重视宏观政策层面的研究、忽视微观研究,重视教育学研究、忽视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尚不明晰等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缺乏能够反映民族学校现状的系统性实证研究,我们应以田野工作为基础讨论理论,而不是从理论讨论理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九章明确指出,国家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要协调发展。本文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当今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的相关问题,深入挖掘制约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因,以便为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本文以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民族学校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资料。调查目标为A小学。A小学成立于1987年,是以蒙古语为授课为主的全日制蒙古族民族学校,也是阿拉善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民族学校。调查对象是该学校的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士、包括教师、教科书编辑者和其他教育者)、被教育者(学生)和家长。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法,同时采用采访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的内容是在A小学实施的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情况。其中,主要调查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课程的教科书,以及教科书的编辑、教学大纲、教课方式等教学科目构成因素和本小学的日常教学和学习状况。本文把这些叫做A小学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指本校的教学气氛、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
本文主要关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内容,关注民族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继承的文化手段或脉络。民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是离不开民族教育的。可以说,民族教育者的脑海里有一种理想的“蒙古人像”,他们期望学生成为理想的蒙古人,并以此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民族教育者期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蒙古人?这个“蒙古人像”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首先,我们从蒙古语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该校的蒙古语言教育主要采用全国统一的蒙古语教材。蒙古语教材的内容侧重蒙语语言,尤其是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蒙古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蒙古语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在小学6年的时间内让蒙古族学生掌握蒙古常用语4000字的正确读写能力。其次,我们来看本校的蒙古文化教育。蒙古文化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两方面:(1)本校编制的“蒙古民俗习惯”内容主要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2)第二课堂教授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内容以蒙古摔跤、蒙古象棋、蒙古舞蹈等为主。再次就是该校相关规则和条列。该校规定每周星期一学生必须穿蒙古袍上学,每天在体操时间跳蒙古传统舞蹈。最后是该校的外观和教学设施。我们跨进该校校门就发现,在本校校园里有很多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设施。校园广场上有两座蒙古包,内有蒙古族独特的装饰和牧民专用的小道具,以增强学生对蒙古民俗习惯的了解。据该校教师介绍,学校每周让学生参观蒙古包,让生长在城市的蒙古族学生熟悉蒙古族传统。该学校的校园内还设有蒙古摔跤场,蒙古摔跤场以蒙古族为吉祥物的哈达来装饰。教学楼和办公楼张贴蒙古格言和蒙古风景图。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蒙古人像”。
蒙古语言教育的内容侧重于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蒙古语言能力。蒙古文化教育侧重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和掌握蒙古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可见,学校的建筑物、校内的设施等的视觉的表象,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等身体表象,以教科书为主的文字文化,这三种表象对“蒙古人像”的形成作用巨大。民族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个小小的蒙古社会。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以视觉的表象的建筑物、身体表象的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和文字文化组成。教育者创造的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对蒙古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80年代的校园里没有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蒙古包,也没有蒙古文化教育的课程,只有蒙古语言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当今的蒙古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本研究今后主要方向之一。本文涉及的A小学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缩影。笔者希望本文能给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以助益,希望能够弥补蒙古族民族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阿拉塔.关于中国内蒙古民族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广岛大学大学院综合科学研究科,2011.
〔2〕滕星.20世o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1.
〔3〕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2.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5,(5).
〔5〕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民族出版社,2008.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3
2001年5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综合活动课程的序幕。2001年至2004年,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实验形成阶段。《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课程设计原则是"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1],除去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目,其他科目占49%~60%,这就保证了学生多方面学习、实践的机会。
在新课改的基础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校活动为基础,以学生自身体验为中心完成教育过程。课程的结果表现为思维中的记忆和身体的记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思维与身体记忆进行教学,使直接与间接经验达到统一。经验的获得与建构需要学生以原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同化、重构的方式完成经验的建构。综合活动课程的中心在于建构,而建构的关键在于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参加活动课程带来的教育成果。
一、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与家庭教育的冲突
1.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思想的落后与家长的自身经验相关较大。家长都是站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评价孩子的学习和综合活动课程,没有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教育成长,这种思想限制是家长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形成的惯有思维模式。在没有专业教育人员帮助下,家长很难走出落后的教育思想界限,综合活动课程在家长眼中也成为学校工作的简单变化。
2.教育角色混乱现代家庭结构导致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比例严重不协调,一个孩子往往要面对两到四个教育者,家庭无法形成教育核心,孩子的教育时常出现矛盾。通过对家庭的访谈调查,研究者发现祖辈与孩子父母会产生教育分歧,孩子父母由于孩子祖辈的干扰,没能在孩子心中形成教育权威,孩子的教育往往摇摆不定,不知道哪种教育是对的,以致孩子的教育认知、教育行为会产生前后不一致。
3.综合活动课程进行不彻底在深入到学校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综合活动课程在学校中还处于进行状态,学校教育难以冲破旧的教育思维、习惯。教师教育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校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所以每个学校教师往往具有这一学校的特征。学校教育的传承一方面继承了学校的教育风格,一方面也由于旧有教育的特点阻碍了综合活动课程的进行。学校教育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逐渐改变学校的教育传承,在这一过程中综合活动课程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综合活动课程的进行会不彻底。
4.缺少家庭教育支持总结中外课程改革,家庭一定会被当作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也被广泛采纳。我们的综合活动课程在取得家庭支持上却很失败。专业的学校教育是综合活动课程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非专业"的家庭教育较少进入综合活动课程研究者的眼目,在家庭教育与综合活动课程结合的研究上极为缺少。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上,家庭教育与综合活动课程的结合都被忽视。所以,综合活动课程要想再深入,必须将以前未重视的家庭教育当作一个改革重点,获得家庭教育的支持。
二、活动课程与家庭教育契合的途径
1.转变家庭的个体教育观念家长的个体教育观念和基础教育的社会教育观念的冲突造成孩子的教育责任划分不明确,家长逃避教育责任,而学校教育责任过重。转变这种状况的最好做法就是转变家庭教育的个体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建立社会教育观念,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完成孩子的个体发展,还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组织家长参与综合活动课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综合活动课程绝对无法逃避家庭教育的影响。如若综合活动课程要进行下去,必须在实践上解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一致作用。综合活动课程下一步需要进入到家庭,允许家长参与到课程中来,帮助家长建立家庭教育结构,让家长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4
一、社区教育课程的内涵
社区教育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全员、全程、全方位是其显著特点,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前教育、职前教育、职后教育、老年教育、妇女教育、残疾人教育、家长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继续教育、补偿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在现实中,为了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人们对其概念做了两个方面的限定:其一,传统学校外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其二,社区教育是具有区域性限定的大教育,强调对人的成长、生活、发展能够产生最为直接影响作用的特定区域――社区。社区教育课程的定义也受此限制。
笔者认为,社区教育课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社区教育课程指受教育者在社区教育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的,整个促进自身发展所经历的所有活动。狭义而言,社区教育课程指社区教育机构为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计划编制的教育内容。通常,社区教育课程是指狭义课程。
二、社区教育的课程结构
课程系统是由培训课程计划开始的,课程结构是制订教育培训计划的首要问题,也是该计划的基本部分。课程结构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规范性和职业性社区教育课程
规范性社区教育又称为资格性社区教育,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规定式教育,如社区工作者资格岗位性培训。它具有资格的标准性、培训计划及实施的统一性、课程设计的集约性等特征。职业性社区教育,通常也属于规范性社区教育。一般来说,自上到下每一职业都具有职业道德要求和职业技术标准。如社区再就业培训。它的课程内容,强调职业的规定性及要求的规范性,围绕拟上岗的职业需要设计课程,以提高受训者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其课程类型,一般也是问题中心课程及经验课程、核心课程。
(二)非规范性和非职业性社区教育课程
非规范性社区教育又分为民主性社区教育和自我指导性社区教育。前者一般是学习者中心课程及经验课程、活动课程。这一点在社区休闲教育中体现得相当充分。非职业性社区教育,也称为普通社区教育,通常分为两种:社区学历教育、社区非学历教育。
三、社区教育课程设计的要求
我国社区教育学(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各类教育中均存在)在课程的设计上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假设受教育者是被动的,乐意接受教育者安排的任何活动,并与教育者配合默契。实际上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受教育者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国外的社区教育经验只可以供我们参考,我们绝不可以照搬。
(一)选择性
由于信息的无限性和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只能是在广泛的知识与价值中选择适合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特定部分。社区教育中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要考虑社区成员自身的特点和其已有的知识水平,使之可以接受、乐于接受。
一般而言,社区重点在兴趣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等方面。兴趣课程是为了满足社区成员个人或群体在身心或技术上的需要而采用的课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以社区成员的兴趣爱好为转移,来设计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教学进度。这类课程能够激发学习的兴奋点、满足个人喜好,并能与社区生活紧密相连。比如社区生活方面的文化娱乐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等都属于这一类。
活动课程,如各种演讲、参观和军事训练等,在社区教育内容中是非常普遍的。通过活动课程培养社区成员的独立思考能力、竞争参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经受挫折能力,是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隐性课程是指一切发挥教育功能的非正式课程内容。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更多地是属于非实体形式的精神文化。社区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指社区环境产生的影响,例如,社区绿化美化、社区卫生环境、社区建筑装饰环境、社区文化活动氛围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敬业精神等等都需要而且容易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条说教和外来灌输倒容易引起逆反心理。隐形课程是既教会社区成员学会生存,又教会做人的深层次的教育课程,它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区文化教育、社区整合教育等方面。
(二)目的性
作为大教育体系和社区发展、建设中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力量,社区教育自身的特殊功能决定了社区教育内容明显的目的性。社区教育的课程设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本社区的发展。社区教育要融入并且服务于社区的实际需要,与正规学校教育重学术课程、知识性课程,忽视职业技术课程、实践性课程,或者普通学校只是将职业技术作为补充课,是完全不同的。社区教育所设置的各种职业技术课程及培训活动,应以实用性为原则,直接地满足本社区对专业人才,特别是中初级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使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中起到实实在在的支撑作用。因此,在城市社区教育内容上应侧重技术性应用课程以及经济管理课程,如电器维修、机械、商业管理等内容都应是社区教育的首选。将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城市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职业技术的再培训和社会适应教育,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员、机械师、销售员、秘书等,才会体现出社区教育的特色及优势,才会将社区与教育有机融合。
(三)差异性
社区教育必须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不同对象按照不同的要求来编排课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一特点也是由社区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更是社区教育的吸引力所在。社区教育以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的不同需要为原则,“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开设灵活多样的课程及多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社区自身就是一所学校,社区生产、生活本身就是隐性课程,可用这些“真的书”、“动的书”、“用的书”来教育社区成员,实现教育社会化。在社区这一区域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群体的成员,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都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生活节律、学习方式来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最能在短期内补足所缺,最为社会所急需的内容来进行主动学习。社区教育的差异性应该说是教育领域中对人本的真正认同,对人的受教育权的最大尊重。社区成员对所学的课业不会有学校教学的压力感和负担感,更多的是在社区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趣味的受益。差异性、灵活性、开放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无疑对增强社区成员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消除其在学习中的孤独感、隔离感、无助感,促进学习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切磋,挖掘深层次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适应性
适应性是社区教育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课程设置能主动满足社区发展和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能力要求。社区教育的课程设置引入了综合课程形式,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变能力。综合课程是针对分科课程的缺陷提出的,是对分科课程的矫正和补充。它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孤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社区成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来造就社区成员的宽厚知识基础和随机应变能力。实践证明,开设综合课程,以多学科知识和活动为依托,强调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加适合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理解能力的社区成员,符合其认知习惯和保持思维的整体性,是社区教育中应用较多、前景较广的课程类型,也是社区教育内容适应性的有效表现形式。与其他领域的课程相比,社区教育更加注重按照社区自身需要以及教育的收益来进行课程的开发。社区教育课程不仅重视教育过程,而且更加关注对所在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直接教育成效。
四、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充分整合社区教育的课程资源
要使课程开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及其成员发展的需要,其前提是必须充分开发社区教育的课程资源,因为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原料。为此,首先要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既要重视有形课程资源的整合,又要重视无形课程资源的整合;既要重视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又要重视潜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其次,要通过对本地课程资源的调查,掌握它们的数量、种类、质量、结构、功能等情况,进行充分的整合,挖掘和盘活社区的课程资源,使其为社区的课程开发所用。
(二)强化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意识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必须首先树立紧迫意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社区教育的效果。其次,要树立课程开发的系统观念,既要改造旧课程,更要开发新课程。课程的开发必须先贴近社区的需要,重点开发一些职业技术培训,满足诸如下岗、转岗、小企业主培训的教育需求。美国的社区学院的DACUM课程开发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
(三)建立和充实动态的教学队伍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要充分开发社区教育的课程资源,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专职教师将是其中的骨干,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兼职教师是数量的主体,是本行的专家。这支队伍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较少保守精神,能适应并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为进一步促进课程开发,必要时,还可以在社区内建立课程开发员制度,以保证有专门人员研究和开发课程,专司教材建设。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以电化媒体作为教学活动手段的简称。它主要有电视、录像、程序数字机、计算机等。20世纪末期,在课程开发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术已经成熟。在课程开发中利用现代化手段,不仅可以解决高水平教师缺乏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使课程开发突破了原有的时空局限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为全天候、全区域性进行“空中教育”、“全天候教育”创造了条件,为“因人施教”、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方便。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5
自学考试开放教育主要内容就是在自学考试基础上进行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沟通和衔接,这种试验目前只有在普通高等院校才有条件进行。这是因为:
(一)高等院校具有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正迅速到来。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中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日益靠近。教育部十五发展规划要求:高等教育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拓宽办学渠道,增加新的教育资源,以各种形式扩大办学规模。进行多种模式、多种机制的高等教育办学实验。尽快在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按照一定条件下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立交桥”。构建终生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普通高校应责无旁贷承担起社会教育服务的职能,以实际行动占领开放教育市场,实行多样型人才培养。
(二)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
从事自学考试助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教育学院,实现开放教育课程和校内教育课程的学分互通,使普通高校的多样化人才培养行为内化为自身的重要社会职能,成为高等学校的有机构成部分。普通高校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教育学院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形成遍及社区的开放教育网络,为公民学习提供最大便利,提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教育质量,对社会进行辐射。
(三)高等院校的办学优势
普通高校举办开放教育,会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严格把握住不同教育形式的定位和相互联系,正确处理好社会服务与校内服务的关系,实现多种教育形式的相互支持与优势互补,形成社会教育服务与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二、天津商学院开放教育的实践
天津商学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在十几年高等学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经过总结经验和认真的研讨,向天津市自考委员会提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教育体系改革方案的请示》的报告。天津市教委和自考委对我们的报告非常重视,给予了批复,批准我院为天津市第一家开设开放专业的试验基地,鼓励我们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按照“批复”的精神,我们经过认真的论证,确定商务英语(本、专科)、国际经济法(本科)、计算机网络应用(专科)、会计电算化(专科)、物业经营(专科)作为开放教育的实验专业。
在对每个专业的论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专业设置要有新意:更能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更体现行业特征,更能适应开放教育要求;更能体现终身教育思想。
2、考虑企业未来需要,突出行业特征:如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现状和今后将逐步过渡到对存量房地产进行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我们设置了房地产经营专业,随着进入世界市场,随着我国法制不断健全,国际经济法将成为热点。商务英语、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是在考虑了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而设置的。
3、与高等教育其它形式能够相互沟通:在实验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以自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考试计划为基础,结合我院现有普通本科、成人脱产、夜大、函授、高职等教育形式相近专业的相同课程,其课程设置既具有自学考试的特点,又便于与其他教育形式的相同课程互认学分。
4、体现主考校所管课程的特色:充分利用校本部的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开设30%左右具有我院特色的课程。为保证教学内容跟上科技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学校所管理的课程应有部分课程不断更新优化。
5、逐步实现远程教育:我院的多媒体教学已初具规模,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众多门类的课程都已有成型的电子课件,我们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
在实验专业与多种教育形式的融通方面我们力争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入成人脱产、夜大、函授学习,在通过成人高考获得学籍后,自学考试所学的相同课程全部承认。
2、普通本科和新高职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入实验专业学习,转入以前所学相同课程全部承认。
3、普通本科承认实验专业(本科)的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主要基础课的学分。
4、实验专业(专科)的学生可以申请进入普通本科的辅修专业学习,承认公共基础课和主要专业基础课的学分,按教学计划再选修若干专业主干课程,获得规定的总学分后,发放天津商学院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5、实验专业参照普通本科拟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学生在规定的2―6年中可以灵活安排工学计划,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在两年一个周期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专业建设对于高等学校和自学考试的发展同等重要,实验专业在自学考试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体现了主考学校的专业特色,既使自学考试专业发展具有了个性化的差异,又使主考学校专业特色在不同领域得到延伸,这些专业具有新意,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行业的特征,体现出终身教育的思想。通过专业建设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体现出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途径的变化。
2、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考
高等教育体系内几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在以往是一种相互对立互不兼容的模式,由此产生条块分割、等级分明、互不来往的格局。开放教育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原有格局的变化,由原来独立发展、重复建设变为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使教育对象的受教育渠道多元化,促进了人才加速成长,同时也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资源优势。
3、师资队伍得到发展
以前,一名教师讲授一门课程,只面对同一类学生群体。开放教育的实施,使教学对象变得多样化,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随之提高,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促使教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学习掌握。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这种被动促进中也会有所提高。
4、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一些沟通设想难以实现
我国虽然进行市场经济已经多年,但计划的影子还远远没有消散,学生入学时的途径以及由此而获得的身份,短时期内是无法打破的。一些沟通的设想,随着国家或地方的政策出台而破灭,例如成教学生、自考学生都没有参加高职专升本考试的资格。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86-02
大学生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是国家各项工作的后备人才,也要即将面对结婚生子成立家庭的大问题,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家庭,如何准备面对家庭,这就要求他们在面对成立自身家庭之前,对于家庭有正确的认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针对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这一新课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1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现状
如今,社会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很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而这些价值观念在家庭教育中也不断面临着新挑战。但是我国目前没有较为完善的家庭教育学说,特别是高校的家庭教育课程和活动都还只是一些不成系统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课程也没有在全国各高校中普遍推行开来,所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还普遍存在着缺失的现象。
1.1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个体所需
受当前社会市场经济化的影响,现代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经济化了。教育仅仅被看作是升学谋职的一种手段,学校往往也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教育的精神享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具体实现。受这种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也就建立在了学会如何功利的生活,如何满足生活之需,学校教育的目的也变成了去塑造工具的人。学校在编排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时候,不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生活被单一化、统一化了,学生也因此变得功利,变得更适合学习适应社会的经济化课程,而从意识上忽视了家庭化的观念。
1.2师资力量薄弱,咨询人员外行
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目前仍没有专门的家庭教育课程,大多数家庭教育教学内容都是被包含在教育课程或者道德品质教育课程中,所以专业的家庭教育师资严重欠缺,而系统接受过家庭教育学培训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而从父母角度来说,当前社会上没有较为专业的家长学校以向所需父母提供帮助,这实属教育发展的弊端。近一、二十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中国家庭子女的培养教育也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必将日趋强烈,也迫切希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1.3科学指导不足,发展规划片面
家庭教育学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也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经验,严重缺少本土特色,这就致使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当前,很多高校的家庭教育仍停留在表面工作上,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全面的发展规划,相关教师的经验和做法,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一不小心就会滑向片面性,无法实现实效性。如果各高校在开展家庭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能得到及时、科学、适当的指导,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纲要做指导,那么就可以避免很多误区,也可以大大增强家庭教育课程的效果,增加家庭教育学的经验,充实家庭教育学的知识系统。
2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基础,它也被视为终身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教育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趋向于半成熟状态,对于家庭的观点在较大层面上还存在于自身家庭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如果存在潜在问题的话,会影响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如果不加以导向,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2.1家庭教育助于大学生总结前人经验
当谈到家庭教育观念还有方法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会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这也正是每个人都接受家庭教育的自我生活经历。当自己做父母的时候,潜意识中以旧有观点去教育孩子,或按照自己父母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妄图让孩子按照自己意念中的趋向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家庭教育学课程,可以让他们从书本上学习到各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而结合自己家庭的状况,作出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家家庭的方式。
2.2家庭教育助于大学生认清社会现实
大学生处于走向成熟的最后一步,在最后青春期的发展中,很多已经倾向于去组建家庭,培养自己的后代。家庭教育的课程,可以教会他们正确的看待家庭,认识家庭,不只是自己未来所要组建的家庭,更多的是现在自身和父母所拥有的家庭。这种家庭教育现状,也可促进本身家庭的发展,对于父母处理不好的家庭问题,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调理二者剂的作用,以自己的方式唤回父母曾经的温情。这样,教会大学生用理性的方式去处理父母问题,也有利于他们用宽容的人生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社会。
2.3家庭教育助于大学生展望美好未来
古人云:三十而立。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倾向于在三十岁之前成家,以完成修身齐家的目的,这也就面临着一个从孩子到父母角色的转变。做父母后的人会面临到很多改变,有了孩子,家庭就出现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情况,面对那种情况,父母亲纵然会有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更多的是要面对生活中的琐碎,还要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不能手忙脚乱。家庭教育学课程中会有对初为父母亲的指导,这样也就在潜意识中对年轻人坐了思想准备,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去面对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
3高校开展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具体措施
3.1课程内容要明确
理论方面,有良好的家庭情感与家庭品质教育,基本社会伦理与行为规范教育,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教育,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方面,通过案例列举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重点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行以父母为教育对象的家庭教育指导,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方法。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青年大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观念上去接受家庭,融入家庭,努力构建新型、和谐的家庭观念,增强对人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3.2课时设置要合理
(1)增加必修课的内容,实行课程改革,在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增加“家庭教育学”内容,让大学生通过必修课接受家庭教育知识的正面教育;(2)开设家庭教育公选课,既是对必修课的一个补充,也助于让更多有兴趣并且有研究探索精神的同学丰富知识;(3)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理论联系实际、形式多样,可以定期请社会专家、知名学者到校进行专题报告进行指导;(4)学校要提供可供学生咨询的渠道,例如设置高校心理咨询室或设立专门的家庭教育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更为重要,助于学生在出现问题时可主动与教育者沟通。
3.3师资水平要保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2)学校应增加对家庭教育的经费投入,从经济上保障家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有序进行;(3)学校应与政府、社会和家长合作,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把教育对象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从实践角度获取第一手资料,充实理论知识。总而言之,学校要从全面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家庭教育培训,有效整合现有教师资源,充分体现高校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妇运,2011(01).
[2] 熊明霞.我国古代家庭思想中值得借鉴的教子与爱子之道[J].学前教育研究,2001(05).
[3] 董群.重视家庭对幼儿性格的教育与培养[J].家庭教育,1996(11).
[4] 骆风.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研究,2005(06).
[5] 赵忠心.教育独生子女的关键是家长[J].华夏教师,2012(01).
[6] 杜召荣.家庭教育与儿童性格的培养[J].家庭教育,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