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入门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入门知识范文1
1 引导学生认识初中几何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大纲还特别指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初中几何的教学目的:掌握初中几何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几何计算和有关几何作图的基本技能;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由实践到理论、由具体到抽象以及进行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与表达几何形象的空间想象能力。由此可见,发展思维能力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呢?就是根据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所有基本能力的核心。几何知识必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即利用前面所学的图形知识(概念、公理、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新的图形及性质(概念、公理、定理),这种逻辑关系本身就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好教材,只有认清并高度重视几何的这种独特作用,搞清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才能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落实在几何教学中。
2 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几何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学者之所以走向科学的殿堂,正是由于他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几何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高度重视几何导言课的教学,精心设计并以极大的热情备好、讲好导言课,使学生产生一种要学好几何的良好愿望,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奠基作用。②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实质,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使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配合教材内容介绍中外数学家在几何方面的成就,使学生了解有关的数学史知识,使他们把几何学习与祟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化为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3 引导学生注意初中几何入门的学习
几何的入门教学,就内容而言,一般指几何的基本概念、相交线、平行线和三角形这三章,现行初中几何教材的这三章的内容已涉及概念、命题、推理论证、作图等几何作图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既是入门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形成初中几何入门难的主要原因是:①学科内容从代数到几何发生了由数到形、由计算到推理的转变,学生一时难以适应。②几何的入门概念多,而学生开始又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几何语言。③教学方法不适应,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差。为了解决初中几何入门难的问题,人们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重视几何入门的教学,根椐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定出几何入门教学的整体计划及具体措施,是解决入门难的前题;选用符合几何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适当放慢进度,分散难点,逐步提高要求是入门教学阶段的原则;加强几何概念教学,注重几何语言训练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搞好几何入门教学的有效途径。
4 把现代教学手段引入几何教学
4.1 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4.2 老师要精心制作课件。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入门知识范文2
一、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师教授的方式来获得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离不开课堂教学活动。国家推行素质教学价值观以来,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从不同方面着手也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是应试教育观念仍没有完全消失,不少学校的教学活动仍然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进行的。同样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有所反映,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陈旧,奉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初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为解释说明数学概念、公式等抽象性的真理而设立的,习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概念、公式和公理而准备。然而,不少教师只是一味的讲授例题或者习题的解题步骤,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具体例题或习题的解题方法,忽视例题和习题的真正价值。此外,教师不能够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由于升学的压力,多数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更多的是学生的分数如何,班级的及格率怎样,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于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就更谈不上了。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应用数学这一独立的专业,可见,数学实际应用性之大。然而,现在大多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仍然是把数学学习简单地看作是一种解题的学习,对数学的应用性了解甚少。至于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学习,他们不能够有机联系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练习,解决这些困难,导致数学学习效益不高。
总之,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有不少学生能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考出高分数,但是,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仍然令人堪忧。
二、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迟迟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首先,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制约着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积极性。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一个简单的数学等式“1+1=2”可以表示一个苹果加另一个苹果是两个苹果,但是在数学中我们也可以研究“1+1=2”的数学规律。数学的抽象性不仅表现在数学概念和定理上面,还表现在数学方法上面;数学还是一门计算精确的学科,在研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其推理的严密性、结果的准确性、定理的真实性都是不容有任何差错的。
其次,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初中学生正是处于思想性格的形成时期,也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处在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因此,初中课堂上面,学生好动说话,上课思想不集中;但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其模仿能力很强,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完成自己的成长。
最后,对于初中数学中的例题及习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初中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例题和习题知识的理解训练和掌握应用上面。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范例的作用,初中数学例题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例题可以形象地反映数学概念,具体化数学公式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课后练习题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融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
三、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的现实课堂教学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原有认知结构和经验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和获取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情感性因素,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益。下面我们从初中数学的例题及习题教学中,具体阐释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对几何体系知识的入门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入手,通过地球仪、高楼大厦、操场等实物,来让学生对点、线、面、球、柱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他们感觉几何就在他们身边,刺激他们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内容。
第二,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运用已知知识点,解决未知的内容;注意在不同情景下,同一知识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
初中数学入门知识范文3
一、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操作简单
在几何画板的教学中,几何画板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已经普遍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几何画板不仅可以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有趣、新颖、形象,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几何画板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图形的性质,从而突出该知识点的本质。如:“三角形”这门课程,对于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问题,学生经常出现错误,使得三条线不在同一点相交。如果相交,也会出现不确定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掌握该知识的本质。通过“几何画板”的三角形图形,以中角的平分线画三条角平分线,这样就可以使三条直线相交,之后拉动任何一个顶点都会改变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但是不会改变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根据试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辅助教学,易学易用
数学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物质形态等进行的总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通过实物方式、物质的形态等进行表达。例如“事物的中点”如果离开了图形的操作,就无法揭示出该事物的本质,在“几何”中就很难形成抽象化,从而使得数学更难学。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通过一些简单的图形教会学生识别,通过活学活用的方式,突破数学的难点。在入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识图、作图等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图、识图等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
二、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几何画板”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以下通过几个例子充分表明几何在数学领域的实用性,通过生动形象地用几何抽象化进行表达,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与观察,从而有效地进行归纳[1]。
(一)案例1:对有理数的认识与探索
通过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有理数的讲解,例如:在初一年级中,根据“几何画板”内容中的度量横坐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轴,通过数轴上的点,从数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有理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讲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2]。
(二)案例2:对三角形中位线的认识
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在讨论问题前通常会提出相关概念或者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在对数学含义的感性认识不足,学生在接受与认同方面容易产生困惑。但是,通过“几何画板”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在“三角形中位线”这节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图1所述,当D在BC上移动时,就可以看出AD上的点M在直线EF上进行移动。通过图形就可以更直观地认识这些中点形成的三角形及变化。事实证明,在感性认识后,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更好地灵活运用。
(三)案例3:动态几何中的探究
例如: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请举例说明。
分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中点四边形?中点四边形就是指把两边相邻的两条直线进行连接所形成的四边形。
解:如图2所述,画出任意一个ABCD四边形通过两条相邻直线得出EFGH,任意改变四边形的形状,而EFGH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最终得出EFGH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入门知识范文4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教法 学法 分析 衔接 策略
高一新生都是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追求,兴高采烈地跨入高中大门;都有十足的信心,都有着学好高中课程的美好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而是枯燥、泛味、抽象和晦涩,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不少学生都感到听得懂课但做不来题,渐渐地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学生数学入门难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的原因。
1、初中教材“浅、少、易”。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初中教材主要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
2、高中教材“深、难、多”。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符号多,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且概念密集。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了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法的原因。
进入高中以来,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另一方面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刚人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1、心理原因。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时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多数高中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也不爱讨论,甚至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心理上的封闭自锁,与老师和家长都很难交心。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加上在家长的高期望下,学生产生的高度判逆,从而不断产生厌学情绪。
2、学法原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反复练习多。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内化的过程,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影响数学的学习。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初高中教材衔接,温故才能知新。
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在高一第一章节内就大量涉及初中的“因式分解、方程、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高一数学入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周的时间,针对上述知识做一次检测,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自然过度。
(二)加强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不高估学生。
学生适应高中教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作为老师千万不能心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科学的认识,让学生自然转变学习方法;有的老师由于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材,不研究教法,总认为内容简单,于是课上得过快、拓展过深、练习过难,一下子就把学生搞“死”了。具体教学可由浅入深地安排,精心安排每节中的练习,层次可以为:“了解性练习一理解性练习一巩固性练习一变式性练习。这样抚平了高初中数学的“台阶”,发展和深化了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也为今后的三角、立几、解几的衔接教学树立了模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三)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1、搞好入学教育。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反复和学生讨论“我来学校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走出学校后怎么办?”,让学生逐步树立“为自己学习”的理念;要帮助学生消除中考后的松懈情绪,增强紧迫感;还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分析初高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感受学习的压力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舻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初中数学入门知识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学;衔接;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往往有不少学生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特点、自身学习方法不佳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特点,谈一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低、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既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它的完善,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尤其是高一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集合、函数等,使一些学生难以适应。
2.思维习惯差异
初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形象和合情,而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抽象和理性,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在创新能力、应用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
3.学习方法差异
初中生以模仿做题为主,而高中模仿做题也有,但随着知识难度加大和知识面增广,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同时仅仅模仿也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成绩只能一般。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思维定势,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4.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生自学能力低,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深刻理解的问题,都耐心讲解和大量训练,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知识面广,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典型的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一类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读理解,学生解题将会很困难。另外,高考数学题型的开发不断多样化,像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学生只有靠自学去深刻理解才能适应高考。
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大不相同。在初中,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习惯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强,,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简易逻辑、不等式、函数、立几、算法语音、三角、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点出现了。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使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学高中数学应: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善归纳、重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是要引导学生确立六项学习规范:预习、听讲、思考、作业、问疑、反思,简称为“看、听、想、做、问、思”。其中看、听(接受信息)是基础;想(加工信息)是核心;做、问(落实深化)是关键;思(反思评价)是保证。
2.加强40分钟课堂效益
要提高数学能力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堂阵地。
(1)抓教材处理。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清楚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来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2)抓知识形成。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
(3)抓学习节奏。数学学习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敏捷性的,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注重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少不了提问,有时还伴随着讨论,因此可以掌握许多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开销的,对于那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现开销的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要注重实效。
(5)抓解题指导。要指导学生注重方法总结。要指导学生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
(6)抓思维方法训练。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担负着培养四大能力的重任,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3.重视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总之,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裘秋鹏.浅述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J].数学教学研究,2002.9
[2]李平,赵学j.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高中数理化,2006.5
初中数学入门知识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入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89-01
从小学进入初中,有的学生发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差别较大,如果不让学生及时体会到初中数学的乐趣,就会造成学生学习动力的丧失,因此,如何搞好初中数学入门教学,应该是每位初一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1.做好教法衔接,提高思维能力
因为小学与初中知识的深广度不同,教师教学的方法也不一样,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适应初中学习的转变,教法的衔接与过渡都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以精讲巧练为主,辅之以直观教学,注意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教法,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和发展。注意基本概念、性质和法则的教学。把着眼点放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在小学阶段,学生习惯于依运算法则和性质列式计算,而对紧扣概念、法则和性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尚未形成。在初一讲新概念、性质和法则时,注意实例、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三者有机结合,逐步引导他们以实例归纳概括,从文字叙述向字母表示转化,并指导他们紧扣概念思考问题。如讲绝对值的意义时,可通过实例发现规律,并从文字叙述向字母表达转化,使学生比较顺利地通过初一这一难点和重点。 经常复习旧知识,做到前后连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小,遗忘快的特点,注意瞻前顾后,让学生温故知新,这样逐步深入,不断反复,不但加深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而且逐步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只有有效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学生引入初中数学的大门。学生一拿到七年级数学课本,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奇。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数学世界将向自己展开。就编者意图来讲,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该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科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气氛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3.就教师来讲,我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对数学的认识。如何实现这一点呢?下面就我教华师版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期抛砖引玉。导图通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向我们展示了"大干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这一句话就让我费尽心思。因为你的动画片制作中既要体现出宇宙之大,它的浩繁无际;要体现出粒子之微,它的细微精巧;火箭之速,它的运动之快;化工之巧,它的巧夺天工;地球之变,它的建设变迁;生物之谜,它的奥妙无穷;日用之繁,它的繁杂多样。还要让学生能浅显地找出其中隐藏着数学的贡献,真让人煞费心机。经过自己的精心备课,静止的图片动了起来,枯燥的东西活了起来,在学生的一片欢呼,一阵新奇之中,数学世界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接下来是"1.1与数学交朋友"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它也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例如,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方块和圆,再让学生用剪刀剪出或用七巧板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或者用纸折出小鸟、小船等各种形状的玩具……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果说这些主要是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迎合了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突出了新课程的实践性,那么阅读材料的教学则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人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1 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如前面教学阅读材料数学家的事故时,提出:华罗庚当时的读书环境与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比较谁优谁劣?我们从华罗庚身上学到了什么?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克服了哪些困难.在数学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少年高斯是怎样思考的?阅读中应注意哪些?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4.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练习中用刀去切正方体的一个角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让学生借助操作来解决,并开展小组讨论。在教学比较哪家旅行社合算时,也可以就人数的多少进行讨论。
4.3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人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前面导图以及"与数学交朋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圆锥、长方体、球体等。
4.4 培养小结习惯。要求学生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对该堂课的内容小结,在学完一节以及一章时对该节及该章的内容小结,既防止遗忘,又学会了归纳整理,使知识由点形成线,再由线形成片,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立体的知识网络结构。实际操作中或让学生登台进行口头小结,或让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进行书面小结,或让学生以黑板报的形式进行小结评比等等,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学有所获,保持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5.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