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1
关于医保打包付费总额超预算的情况说明
运城市医疗保障局:
根据医改要求,夏县医疗集团已全面落实医保打包付费政策,采取“总额预算、按月拨付、年终结算”的方式,签订了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协议。随着医疗集团的快速发展,县人民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正稳步提升,医保资金使用额度出现大幅超支情况,现将医疗集团医保资金使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医疗集团签订的医保打包付费协议总额度为4606万元,2018年医疗集团医保使用资金超出协议额度1078万元,其中县人民医院超额704万元,各乡镇卫生院超额374万元。
二、医保资金总额追加情况
由于医保资金紧张,为使集团医保工作顺利运行,切实保障医保住院患者报销需求,2018年医疗集团领导与医保部门多次进行交涉,决定为医疗集团追加医保总额度的15%,追加后集团医保打包付费总额为5295万元。
三、超额原因分析
(二)贫困人口住院基数大
夏县属于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达34155人,占全县医保参保总人数比重接近10%。为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政策,导致贫困人口住院产生的政策性亏损占用了本就紧张的医保资金。经统计,2018年医疗集团县人民医院及12个乡镇卫生院医保打包付费总额为4606万元,贫困户住院医保补偿共计1274万元,占比达27.66%。
(三)县域内病人流失严重
由于夏县距离运城近,且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患者前往市区或外出就医比较方便,加上县医院床位数、硬件条件等因素局限,导致县域内病人流失严重,2018年全县医保资金总额为1.61亿元,而我县县域内医保资金使用率仅占40%,全年县域内就诊率为61%,与医改提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的要求差距较大。2019年医保资金收紧后,预计县域内住院病人会出现明显回流,随着住院病人数量增加,2019年医保资金将会更加紧张。
(四)医疗机构业务发展加快
1.通过建立医联体模式,山西大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等上级医院专家通过在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定点帮扶、开设专家门诊,对县医院各项新技术、新项目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核磁技术开展后,每年增加业务收入约240万元,检验项目增加10余种,增加收入约120万元,膝关节镜、椎间孔镜、髋关节镜等腔镜技术相继开展,年增加收入约100余万元,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业务收入稳步增加的同时,已经十分紧张的医保资金就会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2.医疗集团成立后,县人民医院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力度加大,每年选派10名中级职称以上医护骨干到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和业务收入均有提升,同时对医保资金的使用额度也在不断增加。
3.近年来,上级领导对基层中医创建工作也比较重视,各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创建工作成效明显,中医疗法被越来越多民众所认可,中医馆住院病人明显增多,2018年各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收入将近600万元,已成为乡镇卫生院医保资金使用总额增加的重要因素。
(五)药品价格上涨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2
关键词: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引言:医保
资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资金,医保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的医疗资金支出和均衡社会资源,帮助更有需要的人民群众享受国家医保福利待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在我国医改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医保资金的管理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中去,发挥医保资金资源的有效性,使得医保资金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人民群众的普遍福利待遇,是医保资金管理的主要目标。会计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医保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抓手,是能够全周期提升医保资金管理水平的主要工具。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是医保资金管理提升的基础,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保资金对于人民群众的使用效率提升。
一、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会计管理体系建设是医保资金全周期管理的必然选择。医保资金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民群众享受医疗保障待遇起着关键的重要作用。医保资金也是均衡我国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支撑。对于医保资金的管理,在我国的管理体系建设中往往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与不确定因素,如资金的征缴问题、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等等。医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需要从全周期加强管理,并不断提升医保资金的管理质量。会计管理体系建设是医保资金全周期管理的主要抓手,通过发挥会计在经济活动反应与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医保资金缴纳、使用、监督等流程为管理对象,实现对医保资金的全周期管理,进而优化医保资金的使用与配置,提高医保资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会计管理体系建设是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然选择。医保资金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医保资金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征缴规定与要求,将资金集中起来,并通过制度体系建设,将资金用于人民群众,提升社会整体医疗保障水平。这其中医保资金资源的配置是医保资金管理的最终目标。在医保资金的管理过程中,会计管理体系建设是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会计管理已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并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管理会计已成为我国会计人员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特别是在会计信息系统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建立会计管理体系,将会计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够对医保资金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起到促进与支撑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三)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医保资金在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与人民群众福利待遇的普遍提升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是我国国家治理水平能力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撑。医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是人民群众对国家信任与依赖的重要基础。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是对我国医保资金的系统化管理,特别是会计在对经济活动的全方位呈现和全过程监督的作用发挥,将进一步帮助我国医保体系建设者与管理者充分掌握医保资金的征缴与使用情况,并在会计分析判断中发现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国家不断提升医保资金在人民群众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更大的效能,指导我国医保资金管理制度,乃至国家治理层面提升,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二、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基础建设仍需提升。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是对医保资金全周期管理的体系,覆盖资金的征缴、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划拨等流程。在医保资金的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中,不同的区域发展并不均衡。有的区域在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的认识方面较为初级,会计管理仍然停留于会计核算,没有在会计数据整理与分析上下功夫,使得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也有的区域在国家政策执行方面没有应用会计管理体系这一有力抓手,没有通过会计反应与监督,发现政策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以对国家政策制定提出有改进意义的建议,使得医保资金使用政策的改进与提升缺乏抓手。还有的区域没有建立会计管理体系系列制度,在医保资金的核算与管理方面,特别是程序流程方面缺乏制度规定,造成无规可依的尴尬局面。(二)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有效实施仍需提升。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实施,通过实施会计管理,促进医保资金用到最有需要的地方,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我国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实施中,有的区域医保资金会计人员安于现状,对于资金的管理停留于最基本的会计核算,没有发挥会计对政策制定乃至实施的促进与决策依据作用。也有的区域在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实施中,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与平台,在医保资金使用方面的数据集成与分析作用发挥较弱,难以对实践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会计管理的效率相对较低,难以达到预期。(三)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评价改进仍需提升。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是一个不断提升与改进的体系,需要依据国家发展政策导向不断完善,以发挥医保资金的最大效用。在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与发展中,有的区域对于会计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评价改进机制,使得会计管理体系常年保持一个状态发展,没有与时俱进,难以发挥预期效果。也有的区域在会计管理体系评价中,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没有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没有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实施改进意见,使得评价效果甚微。还有的区域在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改进提升中,缺乏决策机制建设,对于发现的问题,停留于纸面,没有通过集体决策,采取正确的措施,将会计管理体系改进完善意见落实到位,使得评价机制有始无终,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加强医保资金会计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3
一、畅通绿色通道财政后勤保障有“力度”
按照省、市财政部门的安排部署和《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要求,财政局预算科第一时间顺利开通了春节期间新型肺炎防治资金规划“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及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安排落实拨款人员,坚决确保疫情防控保障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使疫情防控保障有力。截至2月16日,共筹措疫情防控保障经费64万元,全部拨付到区卫健局、区应急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灯塔镇及十二个社区,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同时,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局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全力以赴、靠前指挥,积极配合卫健、医保等部门和医疗机构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确保财政服务不间断。
二、落实监管责任提升资金流向“透明度”
加强内部管控,印发《市区财政局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明确各科室的职责分工,并利用微信群、党建群和LED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制定印发《关于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的通知》,以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首要目标,及时为相关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财政预算与采购服务,简化流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确保采购时效的同时,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采购质量。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及时汇总掌握全区疫情防控工作经费投入、资金使用情况,每天定时向市财政报送《疫情经费保障情况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发挥财政资金对疫情防控的使用效益。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4
但是,目前*市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然存在。为进一步增强农民抵御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的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差距,根据20*年全国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提高*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提出以下意见:
一、调整合作医疗筹资政策
(一)目标
继续巩固和完善现行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个人缴费水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到20*年,郊区各区县(下称“各区县”)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都不低于20*年全市人均筹资水平,并建立逐年递增的长效筹资机制,不断提高*市农民医疗保障水平,逐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二)原则
1、政府引导、民办公助。郊区合作医疗以缓解农民大病经济风险为重点,兼顾门急诊基本医疗需求,由政府组织,通过支持和引导,鼓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合作医疗覆盖率,通过提高农民个人缴费水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集体经济和社会团体积极支持,逐步提高郊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2、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根据区县不同经济状况和20*年合作医疗筹资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筹资水平已达标和未达标的区县,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缩小区县之间的差异,逐年提高合作医疗筹资水平。
3、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市、区县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管理,在保证参加者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各区县要根据合作医疗资金的承担能力,“以收定支”,合理确定资金使用比例及补偿标准。
4、循序推进,逐年提高。各区县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要求和合作医疗运行的情况,每年解决1-2个难题,通过“循序推进走小步”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郊区合作医疗制度。
(三)筹资要求
1、逐年提高合作医疗筹资总水平
目前未达到20*年全市人均筹资水平的4个区县,金山和南汇在20*年、奉贤在20*年、崇明在20*年底前要达到20*年全市人均筹资水平。已达到20*年全市人均筹资水平线的区县,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筹资水平。
2、稳步提高个人缴费水平
到20*年,各区县合作医疗资金个人缴纳部分占人均合作医疗经费的比例不低于40%,并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达到不低于20*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在20*年农民人均个人缴纳占人均纯收入1.3%的基础上,各区县可根据农民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逐年提高该比例,有条件的区县可提前达到或超过该比例。
3、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
根据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化*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若干意见》(沪府〔20*〕46号)精神,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在充分发挥合作医疗良好的筹资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对合作医疗资金的投入。从20*年起,各区县及乡镇政府扶持合作医疗的资金与个人缴纳资金全市平均之比不低于1∶1。对未达到20*年全市人均筹资水平的区县,20*年区县及乡镇政府扶持合作医疗的资金,应按20*年全市人均筹资水平匹配的部分先行到位。20*年后及目前已达到比例要求的区县,个人缴费缴纳的增量部分,政府匹配应达到1∶1。政府扶持资金主要由区县、乡镇两级政府分担。从20*年起,市政府将根据20*年参加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按人均20元标准筹资,重点对困难区县的合作医疗资金予以补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镇村企业职工参加镇保后,因镇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减少所产生的合作医疗筹资缺口,原则上由各区县自求平衡,以确保农民享有合作医疗的实际保障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同时,按照差别政策的要求,市级财政对经济较为困难的区县进行补贴。
按照沪府〔20*〕46号文件精神,对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的65周岁以上老年农民,按人均100元的标准,由各区县纳入合作医疗大病风险基金专项账户。
4、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在合作医疗筹资中的作用
企业、村集体应继续执行市政府批转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沪府〔1997〕13号)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资金。区县政府要根据“民办公助”的原则,加大对合作医疗资金的统筹力度,保证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到位。
5、有关部门继续给予合作医疗经费支持
按照市政府批转的市体改办等四部门《关于巩固和完善*市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充意见》(沪府〔2002〕94号)要求,民政部门及慈善基金会、残联等社会团体继续对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参加合作医疗给予补助,并按实际参加人数将补助经费划转合作医疗管理部门。
二、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一)规范资金使用比例
区县、乡镇筹集的合作医疗资金的70%~80%,用于门急诊及5000元以下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其中,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医疗费用报销的总额,应不低于70%。合作医疗资金的20%~30%,纳入5000元及以上住院医疗费用区县级大病统筹资金。
(二)保证合作医疗的补偿水平
在保证合作医疗资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各区县合作医疗对门急诊与5000元以下住院医疗费用可报销部分补偿比例,应不低于40%。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补偿水平的最高限额不低于3万元;人均筹资水平高于20*年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县,补偿水平的最高限额可以提高到5万元。
(三)加大对离土老年农民大病风险的救助力度
对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的65周岁以上老年农民,在享受大病统筹最高限额后,个人自负超过农村年人均收入50%以上的部分,再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充性救助补偿(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现阶段已参加镇保的人员如要求参加合作医疗门诊,按市医保局等四部门制定的《关于*市小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文件执行,区县和乡镇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支持。
三、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的监督与管理
(一)加强合作医疗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市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加强合作医疗的政策研究、信息汇总、人员培训、调研和协调等工作。各区县要完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传达合作医疗有关情况和信息,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各区县要按照《关于巩固和完善*市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充意见》的规定,落实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并由同级财政按规定核定、拨付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同时,在市卫生部门统一布置下,开展全市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二)加强合作医疗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以收定支、自求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作医疗资金要在区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用账户,资金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建立和健全合作医疗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管理制度。合作医疗资金要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全部用于农民的医疗保障,不得挤占、挪用。
(三)合理使用合作医疗资金
各区县要根据筹资水平,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合作医疗资金支付的范围、标准和额度。合作医疗资金既要提高抗大病风险能力,又要兼顾农民受益面。对参加合作医疗、年内没有动用合作医疗资金的农民,可根据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安排一次常规体检。要公示常规体检的方式和具体检查项目,防止资金超支或过多结余。
(四)强化监督机制
区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要会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监督、检查本区县合作医疗的运行和资金使用情况。区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要定期向区县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并定期公布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知情和监督权利。建立合作医疗资金的定期审计制度,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审计部门定期对合作医疗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5
一、财务分析比较、趋势、比率法
医院财务的分析一般通过各项指标对比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比较常见。新医院会计制度执行后,财务分析不仅利用简单的比较、比率法,比较历史数据增减变化及同一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地区同类综合、专科医院所处地位,还应全面分析掌握医院新的预算执行情况、现金流量情况、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新财务指标,以适应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的各种要求,以新制度为基础,建立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财务评价体系,更专业系统地全面分析医院财务状况,发挥应有作用。
在一般日常工作中常用比较分析法,把数据加以横向与纵向比较,通过与同行业相关指标比较,发现自身优势、劣势,促进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经营管理。通过不同时期相关指标变动纵向比较发现自身动态变化,以反映财务活动在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衡量医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比较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与预算数的偏差,用以发现问题,分析其原因,为管理者的决策提出建议。此方法不仅仅是基于各项数据、指标的对比,了解自身情况,更要对同行业医院比较,明确在行业中地位,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力财务依据。
趋势分析法则更注重重要的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中,增减金额及幅度,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财政补助收支表、现金流量表、业务支出明细表,来计算科目变动金额。把几个的报表并列,对相同指标增减变动金额进行比较,以此说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例如:分析会计报表会计科目构成,把会计报表中某个项目列为100%,再将表中各项目占该项目的百分比计算,对各个项目增减变动进行比较,这样可纵向比较同一医院不同时期,各项费用的财务状况,还可消除同一医院不同时期,不同医院业务规模影响,更利于准确分析财务支出情况和趋势。
比率分析法,用若干相关数据利用公式计算比率,通过分析之间比率关系反映财务状况,研究其合理性,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可从指标分析医院财务整体状况水平:预算管理指标、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
资产运营指标、成本管理指标、床位管理指标、收支结构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效率指标。医院的预算是否合理,各项收入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关系到财政部门下年预算的下达,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转。但是当前医院的预算管理水平不够高,对于预算的认识不足,认为预算仅仅是对以往财务数据简单推算,这样导致预算成为一种形式。这急需财务者端正态度,改变预算管理理念,应当月末、季末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利用预算收入执行率、预算支出执行率、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等指标分析预算作的是否科学合理,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预算,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证医院预算收支完成任务。
二、财务分析报表分析法
新医院财务制度对报表提出新要求,财务人员也应转变观念对于财务报表重新审视分析。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渐深入,现金流量格局变动,财政拨款幅度降低,因医保病人的增多,随之应收医疗款增加,现金流量管理迫在眉捷,现金流量分析对管理者决策起到极大作用,因此要重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后对财务报表方面最大变化为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为医院资金管理提供了充足依据,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医院现金流量使用情况。财务人员通过对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帮助医院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评价医院偿债能力的水平,并且可预测未来现金流量趋势,给管理者使用资金提供好的建议。新制度对于医院资金来源有了明确划分规定,财务工作人员在日常制单记帐工作中按制度规定将资金流出分为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无现金流出。其中常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还分为:发生人员经费支付的现金、购买药品支付的现金、购买卫生材料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入分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月末剧此编制现金流量表,财务人员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其不同情况的现金流入、流出量。例如可以分析其现金流量流入主要来源于哪,如果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说明资源来源比较稳定持久。如果现金流入大量来源借款,则要分析医院是否陷入财务危机,及时采取措施。分析现金流出,如果发生大笔投资活动,如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可分析其购买可行性,防止不讲成本效益,盲目追求高精尖。
新会计制度将财政补助资金、科研资金纳入医院资金管理,丰富医院筹措资金来源,使医院合理利用、控制安排资金运用。因此要加大对财政补助收入、科教补助收入、专项资金分析。新制度在折旧计提上按购买资产的来源分为医院自筹资金和财政、科教补助资金。折旧科目相对应为医院自筹资金购置资产是“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 科目。财政、科教资金购置的资产是“待冲基金”科目,这样使财政、科教资金在使用情况下严格遵循收入配比原则,准确核算医院在财政补助、科教资金的收支结余,对于专项资金分析,可挖掘医院资金潜在力量。
借鉴企业分析法,以上是一些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近年来医院的管理逐渐趋于企业化管理,从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来看,医院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有逐渐接轨趋势,如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折旧、摊销,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科目的变化,财务报表体系变化,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医院的财务分析,补充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的认识,从而对医院财务工作作出更全面、详细、准确的评价,提出建议和对策。
杜邦财务分析是一种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指标的分解比率方法。权益净利率指标与其他经济绩效指标相比更具综合性和代表性。公式:净资产结余率=总资产结余率*权益乘数=业务收支结余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可见医院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要从以上三要素着手,除了提高收入,降低成本,还要加快资产周转速度。
净资产结余率(净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平均净资产*100%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总资产周转率=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业务收支结余率=业务收支结余/业务收入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杜邦财务公式将一定时期业务结余情况同资产营运状况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公式中指标的变动预测获利趋势,为采取改进措施指明方向,此法综合了有效指标,重视经营活动整体性,层层剥开,层层分析。假定在资产负债稳定情况下,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要一方面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支出。要提高资产周转率,不仅要加快现有资产周转速度,还要利用闲置资产,提高业务收支结余,再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剥离不良资产,达到优势互补,提高资产质量。由此可见,利用杜邦分析法可透彻分析净资产收益情况,但是由于它没对现金流量有所反映,忽视了财务风险,因而还需结合前文进行现金流量近一步分析。
建立财务分析风险预警机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经营也面临着风险,因而医院应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及时做好医院财务分析与评价,通过观察敏感性指标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医院财务弊端,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医院在筹资、投资中尽可能规避风险,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敏感性指标包括:收支节余、固定资产折旧率、医疗业务成本、坏账账龄等。这些指标可以直接、间接不同程度地反映潜在危机。应当大量收集敏感性指标信息,预先分析测定重要决策活动,因为每项决策都有可能带来财务状况变化。医院应通过可行的策略进行风险转移,例如:年末根据医疗收入按一定比例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应对突发性的医疗纠纷等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分析提取医疗风险比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是否符合保证医院需要。加强预收金管理,根据情况分次预收押金,出院时多退少补,分析其预交金比例防止医疗收入的意外损失。分析流动资产对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由于资产的流动性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直接影响着,医院就要加强对应收医疗款的管理,将应收医疗款与绩效考评挂钩。分析应收医疗款回款情况、比例,分析因药占比超标、平均费用超支等问题的扣款金额比例,找出原因据此责罚至相关科室。
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6
今天,市政府召开这次大会,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迅速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早日让这项制度惠及全市城镇居民。会前,王书记、郭市长多次听取了汇报,并就做好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市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省劳动保障厅韩厅长也在百忙中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的指导性讲话。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省劳动保障厅多年来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确保高度重视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近年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我市的社会保障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从贯彻*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一)启动这项工作是消除"盲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市在城镇有覆盖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在农村有覆盖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城镇居民这样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既不属于城镇职工医保的对象,又不属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对象,成为医保政策中的"盲点"。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又一次跨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建立,将与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新农合形成"三足鼎立"的良好格局,标志着我市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将成为我市社会保障事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是改善民生、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需要。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截止2007年底,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47.8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达583万人,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38万余人次,广大职工和农民群众从中享受到了社会保障政策带来的实惠。但目前仍有186万城镇居民尚未享受到医保,主要包括城镇居民中的非从业人员、中小学生、老年人、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如果这些弱势群体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就可能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就是把这个群体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中来,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最大限度地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他们的健康权利。
(三)是维护稳定、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积淀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当前,全市上下正处在"争当中原崛起生力军,建设魅力*"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基本医保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激发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创业热情,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二、把握政策,抓住关键,确保顺利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一件实事和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生事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印发了《*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大家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这两个文件的总体精神和政策规定,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要点:
(一)准确把握政策内涵,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转机制。今天会上印发的《暂行办法》已对参保范围、筹资办法、医疗服务、基金管理等问题作了明确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特别要注意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越广,参保群众越多,其互助共济功能就越强,制度的有效性就越能充分发挥。我市确定的筹资标准正是充分考虑了市、县区财政状况和个人承受能力,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参保门槛,扩大覆盖面。各县区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二是群众自愿的原则。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一个新事物,群众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要通过政府的资助、广泛的动员、优质的服务和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扩大参保人群。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鼓励群众连续参保,防止有病参保、无病退保。新农合工作中就曾出现过这种现象。三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涉及面广,必须统筹兼顾各种保障制度的衔接,包括政策、措施和部门工作的衔接。特别要兼顾医保体制与药品流通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的配套改革,兼顾各县区之间的平衡,兼顾新制度的出台对其他人群的影响,使这项工作更具全局性和前瞻性。有关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时,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防止顾此失彼,引发新的矛盾。
(二)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和社区平台建设。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和城市社区是登记参保、政策咨询、就医管理的基本平台,其工作人员对居民情况最了解,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医保制度的健康运行十分必要。在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网络,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具体承办医保的材料初审、信息录入和医疗保险IC卡发放等管理服务工作,承担的任务很重。各县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阶段性重要任务,抓紧完善基层平台功能,配齐人员,完善设施,全力推进。
(三)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新制度、新业务,政策内容新、业务流程新、管理措施新,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经办机构要切实抓好人员培训,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要把对参保人员的服务摆在首位,制定简便易行的管理服务办法,方便居民参保、缴费、报销。特别是报销环节要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报销环节,压缩报销时限。要抓好医保计算机网络建设,各级经办机构要抓紧完成硬件更新、软件升级和资料录入等工作,争取在明年1月1日前与定点医院联网,实现医疗费正常结算报销。要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建设,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与新的制度相配套、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管理服务体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范围,为广大参保居民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要充分借鉴其他社保基金监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综合采取措施,使基金成立之初就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市委、市政府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配套资金一分也不会少,将全部拨付到位。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将基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切实做到管理规范、支出合理,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要加强对各县区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和市级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管好用好基金。各县区要建立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结余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千方百计地扩大参保人数,膨胀基金总额,化解基金不足的风险。
三、强化措施,统筹推进,确保健康运行
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一个普遍群众的切身利益,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以今天会议为标志,我市的此项工作已正式启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总揽全局、统筹考虑,拿出足够力量,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我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顺利启动、健康运行。
(一)既要加强组织领导,又要注重搞好部门配合。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工作时常想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具体抓,要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需求,亲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问题。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全力以赴抓好制度的实施和相关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和监管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宣传动员,协助组织做好参保登记缴费工作;民政部门和残联要做好城镇低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的身份确认和参保工作;卫生、公安、物价、宣传等部门都要结合自身职责,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启动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