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文1

一、“经济人”假设是科学管理的前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企业的效率低下。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缓和工人和雇主的对立情绪,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人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解决劳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亚当・斯密将利己主义看成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人们正是怀着这种自利的动机去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而与他人发生交易行为。他在另一本著作《国富论》中说:“对劳动力的慷慨报酬……或普通人的勤劳程度提高了。劳动工资是鼓励勤勉的因素……在工资高的地方,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那里的工人比低工资的地方更积极,更勤劳,也更迅捷。”亚当・斯密认为,金钱可以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是刺激人们工作的最大诱因。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人性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在于经济诱因。多数人天生是自私、懒惰、好逸恶劳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工作;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是被动的,喜欢听命于他人,而心甘情愿受他人的指导;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需要漠不关心,只有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地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而要成功地实施科学管理,劳资双方必须进行一次伟大的“精神革命”,就是树立一种劳资双方互惠互益、利益一致的态度和观念,以友好合作代替对立斗争,这种劳资双方理念的转变是泰罗提出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前提。

泰罗提出“双赢思想”,他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确保每一个雇员和雇主最大限度的富裕。这种最大限度的富裕不仅意味着公司和企业主获得最大的利润,还意味着对每一个雇员而言,他所获得的工资超出本阶层的一般收入水平。这让雇主和雇员都认识到,他们的基本利益不是必然的彼此对立,而是统一的、一致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一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效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这种劳资双方思想上的转变将改变整个企业和工人的面貌,而长期困扰企业的工人“磨洋工”现象也将得到解决。科学管理理论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雇主应当以满足雇员物质和经济方面的需求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给消极怠工者以严厉惩罚。

三、泰罗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门科学、一个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会受到所处时空环境的影响,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丰富它。泰罗在克利夫兰广告俱乐部的一次讲话中说:“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一种理论。在各种情况下,实践都在理论之先……在科学管理中不存在着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当我们回头重新审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时,发现它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仍具有启示作用。

(一)强调科学用人

泰罗不是一味依赖制度来实施管理,“经济人”假设蕴含着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泰罗意识到提高生产率不光要依靠技术,更应该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雇主应该学会科学地用人,做到人尽其才。管理者就是要“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体力,给以最适合的工作”。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个员工的潜能,帮助和指导他们,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机会;要掌握、依据每个员工的性格和特点,为每个人制订职业规划,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

(二)强调劳资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泰罗认为良好的劳资关系比任何制度都重要得多,“一种管理制度不论怎样好,都不应硬性采用。雇主与工人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他呼吁工人和雇主要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此,他要求管理者应多找工人谈心,鼓励他们说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营造和谐的氛围是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和谐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尤为必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使双方真诚合作,共同创造更多的利润。没有足够的交流,不仅不利于企业人员之间的合作,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运转和效率。因此,现代企业必须为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注重员工需要的满足

泰罗对于那些忽视工人存在的做法深恶痛绝:“作为雇主,手上戴着一件小山羊皮的柔软手套,穿过车间时,从不弄脏自己的手和衣服。有时也同工人谈谈话,可是摆出一副假仁假义或赏面子的态度,否则就干脆一言不发。这样,他永远不可能弄清工人的思想或感情。”要想真正了解员工的思想,真正赢得员工的心,管理者应当从员工的需要出发,这种需要不仅是物质的需要,还包括满足员工成长的需要(要给员工制订系统的、定期的培训计划,要为每个员工的发展创造条件)。泰罗的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仍然是适用的。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4:13.

[2]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6.

[3] 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63.

[4] 孙耀君.西方管理思想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88.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文2

一、“经济人”假设是科学管理的前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企业的效率低下。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缓和工人和雇主的对立情绪,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人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解决劳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亚当·斯密将利己主义看成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人们正是怀着这种自利的动机去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而与他人发生交易行为。他在另一本著作《国富论》中说:“对劳动力的慷慨报酬……或普通人的勤劳程度提高了。劳动工资是鼓励勤勉的因素……在工资高的地方,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那里的工人比低工资的地方更积极,更勤劳,也更迅捷。”亚当·斯密认为,金钱可以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是刺激人们工作的最大诱因。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人性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在于经济诱因。多数人天生是自私、懒惰、好逸恶劳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工作;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是被动的,喜欢听命于他人,而心甘情愿受他人的指导;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需要漠不关心,只有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地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而要成功地实施科学管理,劳资双方必须进行一次伟大的“精神革命”,就是树立一种劳资双方互惠互益、利益一致的态度和观念,以友好合作代替对立斗争,这种劳资双方理念的转变是泰罗提出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前提。

泰罗提出“双赢思想”,他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确保每一个雇员和雇主最大限度的富裕。这种最大限度的富裕不仅意味着公司和企业主获得最大的利润,还意味着对每一个雇员而言,他所获得的工资超出本阶层的一般收入水平。这让雇主和雇员都认识到,他们的基本利益不是必然的彼此对立,而是统一的、一致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一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效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这种劳资双方思想上的转变将改变整个企业和工人的面貌,而长期困扰企业的工人“磨洋工”现象也将得到解决。科学管理理论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雇主应当以满足雇员物质和经济方面的需求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给消极怠工者以严厉惩罚。

三、泰罗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门科学、一个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会受到所处时空环境的影响,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丰富它。泰罗在克利夫兰广告俱乐部的一次讲话中说:“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一种理论。在各种情况下,实践都在理论之先……在科学管理中不存在着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当我们回头重新审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时,发现它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仍具有启示作用。

(一)强调科学用人

泰罗不是一味依赖制度来实施管理,“经济人”假设蕴含着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泰罗意识到提高生产率不光要依靠技术,更应该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雇主应该学会科学地用人,做到人尽其才。管理者就是要“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体力,给以最适合的工作”。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个员工的潜能,帮助和指导他们,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机会;要掌握、依据每个员工的性格和特点,为每个人制订职业规划,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

(二)强调劳资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泰罗认为良好的劳资关系比任何制度都重要得多,“一种管理制度不论怎样好,都不应硬性采用。雇主与工人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他呼吁工人和雇主要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此,他要求管理者应多找工人谈心,鼓励他们说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营造和谐的氛围是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和谐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尤为必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使双方真诚合作,共同创造更多的利润。没有足够的交流,不仅不利于企业人员之间的合作,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运转和效率。因此,现代企业必须为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文3

X-Y理论

西方的工业革命在产生大批量生产、大规模企业的同时,迫切需要科学管理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效率、效益。1911年泰勒(F. Taylor)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在运行机制上进行“工作专业化、方法标准化、操作程序化”的管理。当时的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人动作和行为的规范,研究科学的手段、科学的工具、科学的方法,通过定额管理、物质刺激等一系列制度管理,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这一时期管理理论的建立,使企业管理行为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定性走向定量、从经验走向科学,从而使企业管理活动有章可循。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是以制度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被后来的学者麦戈里格(D. McGregor)称之为“X理论”。

1932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G. E. Mayo)通过霍桑实验证实,虽然科学管理可以找到标准的工作程序、标准的工作方法、标准的工作指标,通过奖勤罚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去保证工人具有一定的生产率,但只有满足工人的社会需求时,其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创造出更高的工作效率。社会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工人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即社会、心理的满足。由此,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心开始由制度管理转向人本管理,即企业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社会需要、心理情感等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在上世纪30~60年代,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为此做出了许多理论建树,提出了以“需求层次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激励理论。这些理论被麦戈里格称之为“Y理论”。

显然,X理论和Y理论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进而提高生产率。不同之处正如麦戈里格所认为的那样,X理论完全依赖于对人行为的外部控制,而Y理论则侧重于依靠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引导。所以,Y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对X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当时的管理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企业管理的方法、手段由直线式的制度管理扩展为平面式的制度管理加人本管理。如图1所示。领导行为四分图和管理方格理论都是以此X-Y平面为基础的。

70年代,莫尔斯(J.J.Morse)和洛希(J. W. Lorscn)根据权变的思想,以系统的概念研究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在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了一种既结合又不同于X理论和Y理论,主张权宜应变的新的管理理论――超Y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论是X理论或者Y理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就是说,不论制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都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两者如何运用要视企业和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

Z理论

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一跃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鉴于美国企业面临日本企业的严重挑战,一批美国学者在70年代把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转向总结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不同的管理特点,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之后,美国学者得出结论:日本企业管理的优势和核心在于其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日本企业管理实践出现的这一新的事实,被美国的管理学家们率先提到理论层面加以认识,在198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的理论著作。这些著作都谈到了氛围、使命、价值观念、信念等“软”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照X理论和Y理论,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提出了所谓的Z理论。Z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强调的是管理中的文化特性,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自此,文化管理的理念开始被管理学家广泛认同,并日益渗透到传统的管理理论之中,成为企业管理理论一座新的里程碑。

由此可见,文化管理也是在已有的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手段,它并不否认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作用,而是对这些管理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是将文化因素揉进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这样一来,企业管理的方法、手段由制度管理、人本管理构成的平面式管理进一步扩展为由制度管理、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构成的立体式管理,如图2所示。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 成本控制方法; 历史演进; 差异分析; 价值链分析

成本控制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并根据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烙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关注和解决的成本控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成本控制方法的发展也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以企业内外部环境特征的变化和企业管理理论的演进为主线,以成本控制方法各阶段特征的对比研究为基本方法,评述成本控制发展过程中的兴衰起落与重点转移,力求揭示各种主要成本控制方法的本质,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通过对成本控制发展过程的认识,旨在为企业认清其成本控制所处的阶段,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和管理状况,整合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实现差异分析到价值链分析的转换升级,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成本控制方法的历史演进路径

企业管理的思想总是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反映和体现,而成本控制方法亦随着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成本控制方法的发展既是社会需求变化带动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也是企业管理思想演进的具体体现。笔者沿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脉络和企业管理思想演进的路径将成本控制划分为四个阶段: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目标管理阶段——动因管理阶段,其具体的发展变迁过程如图1所示。

(一)经验管理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

在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作坊式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的产品品种也很单一。在整个交换过程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消费者只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这一阶段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和管理实践,但是人类从未对管理活动本身进行理论总结和系统梳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当时的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处于卖方市场,企业只需增加产量便可提高利润,于是企业便将经营活动的重心转移到扩大规模和增加产量上,成本核算只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附带职能。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强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复杂的机器生产和相对的产品竞争使经营者对成本信息产生了迫切需求,他们需要对资产进行计价、对原材料和存货进行控制等,由此,产品销售之后“倒挤”生产成本的做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会计产生了。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的会计人员对成本计算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进行汇集和计算,分批成本法和分步成本法应运而生,同时也形成了以生产成本为核心的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概念。1887年,加克和会计师费尔斯所著《工厂会计》一书,在会计发展史上被看成是19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成本会计专著。1889年,英国会计师诺顿在《纺织工业簿记》一书中提出将成本分为主要成本和间接费用两大部分,设计出了制造成本法的计算模式。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重型机器设备的使用和产品品种的增多,导致间接费用分配问题凸显,于是便出现了多种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在这个阶段,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其中一些方法在今天还广泛应用。

由此可见,在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诞生了最早一批的成本控制技术,在规模化大生产和古典经济理论的引导下企业通过增加产量来扩大利润。该阶段的成本控制着重在于进行成本记录与成本核算,提供事后的成本信息,主要重视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计算与控制,但是随着“管理运动”的兴起以及会计师和工程师的推动,成本方法的重心逐渐由单纯的成本计算转向科学的成本控制。

(二)科学管理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

19世纪末,美国南北战争结束,黑奴制的废除和西部大开发,为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工业革命的丰硕成果由欧洲移民传到美洲大陆,使得美国的商品经济、工厂制度得到极大发展,美国逐渐取代英国登上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然而,当时的企业管理水平相当落后,规模扩大、精细分工和机械化生产过程与那种建立在个人直觉判断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方法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管理运动”。在这次声势浩大的“管理运动”中,美国的工程师、管理学家泰罗的“科学管理”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提高工厂的管理水平,泰罗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对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并于1911年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以计件工资制和标准化工作原理控制工人生产效率”的思想,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等与标准化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和方法引入到成本管理中来。在泰罗科学管理模式的影响下,1919年,由工程师和会计师两大成本方法创新力量组成的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并于1920年召开首届年会,充分肯定了标准成本在成本控制中的突出作用,然而,会计师和工程师在是否将标准成本控制纳入复式簿记体系方面产生了异议。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双方普遍认为只有将标准成本与复式簿记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至此,标准成本会计正式形成,在成本控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预算控制”作为《科学管理原理》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在19世纪20年代也被引入成本控制方法体系。1921年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案》,被看作是预算成本控制的起点。次年,美国著名会计学者麦金西依据上述法案所著《预算控制》一书问世,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实行科学预算控制方面的问题,促进了预算控制在企业界的开展。1923—1929年,预算控制问题的研究受到全美会计师与工程师的普遍关注,根据美国全国工业会议委员会的统计,在1930年前后,美国有162家公司运用了预算成本控制,预算成本控制得到实务界广泛认可并在实践中向前发展。此后,沿着科学管理理论的路径,管理界提出了多种管理思想,成本控制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也开始产生并得到广泛运用。

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向前发展,经济重心开始转移,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在浩浩荡荡的“管理运动”过程中,催生了一整套传统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体系。成本会计的着重点由成本核算转向成本控制,形成了以事中控制为主的事前制定成本标准、事中控制实际成本、事后差异反馈调整的成本控制闭环,成本控制进入了制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时期。

(三)目标管理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进入了战后发展的新时期,新的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大量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广泛采用,集团公司、跨国公司大批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这一切都使得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管理学界也在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进入了孔茨所谓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出现了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了应对社会经济环境出现的新形势,经营者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于是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被称之为“管理中的管理”的目标管理理论为管理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德鲁克在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化为目标;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它使员工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尽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好;目标管理还力求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在工作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目标管理理论虽然产生在美国,但却由日本企业将目标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去。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产品对日本的围攻下,丰田公司借鉴目标管理基本思想,于60年代首创了目标成本法,并被众多日本企业所运用,大大增强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标成本法的核心是制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由成本项目构成的企业目标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及长期目标利润所确定,同时又与企业产品的定价、工艺、质量等目标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目标成本将“产品价格=产品成本+计划利润”的传统思维转向“目标成本=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目标利润”的市场化导向的现代管理思维,目标成本就是市场驱动的成本。194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提出“价值工程”理念,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匹配。目标成本法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借鉴价值工程的思想,将价值工程手段应用到成本控制中去,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延伸至研发阶段,实行成本“筑入”,进行源流管理。在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控制产生并逐渐走向成熟。

总而言之,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与迅猛发展,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论,创新了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的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规划上来,由过去的生产导向型转向市场导向型,同时将成本控制的空间范围延伸到研发阶段,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现代经营型成本控制。

(四)动因管理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顾客的个性化、绿色化消费更加明显,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企业所需考虑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却在不断延伸。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大,使得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企业进行整体谋划和全局安排。1975年美国管理学家安索夫在《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而战略管理理念与方法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体现即“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运用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手段,全面质量管理、适时制以及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等管理方法,结合成本动因分析法、作业成本法和产品生命周期法等成本控制技术,形成了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为核心的内容体系,其中成本动因分析是现代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着力点和关键所在。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组织因素,且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使企业的成本控制面临着种种抉择。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来看,成本控制是通过控制引起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成本动因来进行的。美国学者夏克和哥维达列杰将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针对规模、经验、范围、技术和复杂性,使用结构性成本动因的战略分析有助于企业改进其竞争定位,进而选择其成本定位,避免因竞争定位不清而导致成本浪费;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针对与企业作业程序相关的动因,是在已有选择的前提下的一种成本控制“强化”,避免或降低作业过程中的成本浪费。成本动因的引进和应用不仅能在制造费用大幅度提高的现代制造环境中更相关地计算产品成本,真正实现“不同动因、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而且通过把供应商、客户等其他潜在因素和企业的规模、地理位置、管理制度等无形的成本动因考虑在内,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动因分析,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提高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顾客的个性化、绿色化需求,成本控制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形成了谋划全局的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控制的范围扩展到全生命周期,通过控制成本发生的原因来真正达到源流管理、避免和节约成本的目的,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纵观成本控制方法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到现代的目标管理和动因管理阶段,成本控制方法随着管理思想的演变而发展,同时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心会催生出当时最为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与方法,成本控制从最初的成本核算和过程型控制转向市场导向和战略导向的管理型控制。20世纪60年代以前,产品处于卖方市场,人们普遍认为成本=f(产量),产量的多少决定着成本的发生数额;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产品逐渐进入买方市场,成本不仅仅是产量的函数,更是市场的函数,即成本=f(市场),成本既是市场化运作情形下的耗费,又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要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审视成本,成本不仅是产量、市场的函数,更是企业战略的函数,即成本=f(战略),根据成本动因理论,成本虽然发生于生产经营过程,但其根源并不在此,任何成本的发生都是为了实施企业战略,这就是成本的战略动因思维。成本控制方法具体演进如表1所示。

二、成本控制方法的转换升级——由差异分析到价值链分析

通过对成本控制方法历史演进脉络的梳理和各成本控制阶段特征的总结和比较可以看出,由标准成本控制、预算成本控制等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向作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等现代成本控制方法发展的过程中,成本控制的范围已经从生产阶段大大延伸到企业内外部的完整价值链,大大加强了对客户和供应商管理的重视;成本控制的重点也从事先严密的计划与事后对差异的分析,转向对成本动因的管理,从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视角,找出成本发生的真正原因,进而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向现代成本控制方法蜕变的过程,实质上是成本控制方法已经进行了由差异分析向价值链分析的转换升级,如图2所示。

以标准成本、预算成本、变动成本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其立足点是基于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着力解决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的问题;其基本方法是运用差异分析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发生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方法消除差异,以期以较少的材、工、费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其控制重点在于产品生产阶段,企业的成本控制范围只限于生产耗费的活动,很少关注企业外部,根本不了解也不关心供应商、竞争对手和用户的情况;其控制的目标在于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费用,为降低成本而控制成本,容易引发成本控制过程中的短期行为。总之,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是以生产过程为重点,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日常管理的经营型成本控制。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认为,面对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应该由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将“成本引导的价格计算”转为“由价格引导的成本计算”,成本管理模式也应该由生产推动型转向需求拉动型;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就必须站在整体的、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作业链、价值链进行分析,利用成本动因真正避免和降低成本,同时做到“不同对象,不同成本”对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特定分析。以目标成本、作业成本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成本控制方法,其立足点是着眼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通过系统设计和管理各价值链环节,注重培育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其基本方法是进行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分析,进行成本动因管理,消除非增值环节,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同时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全球采购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等技术支撑体系,改善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降低系统成本;其控制重点由产品生产阶段转移到企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特别是加强了对于供应商和用户满意度的重视程度;其控制目标在于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动因分析进行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注重企业长期利益的实现。总的来说,现代成本控制方法将控制范围扩展到全生命周期成本,是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价值创造的战略型成本控制。因此,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理念应由差异分析向价值链分析转变,从系统的、现代的企业观进行成本控制方法的整合,力求发挥各成本控制方法的协同效用。

三、成本控制方法演进进程中的规律与启示

1.成本控制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管理思想演进联系紧密。成本控制方法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成本控制方法经由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目标管理阶段和动因管理阶段,是市场竞争与管理思想共同推动的结果,体现了各阶段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成本控制本质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过程。把握成本控制发展演进的规律和各阶段特征,可以为企业选择与自身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成本控制方法提供借鉴,为将来企业成本控制系统的发展与整合提供规律性的指引。

2.环境要素与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准确分析成本环境是衡量成本控制方法先进性的重要依据。企业可选择的成本控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特征,但是究竟选用何种成本控制方法,则必须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组织环境进行抉择,因此,环境要素与成本控制方法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进而当外部环境或内部组织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也应该体现出相应的动态性特征。企业只有把握成本环境变化中的主导方面,把握成本环境变化的历史规律,才能成为成本控制发展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飞跃。

3.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必然推动中国经济由资源经济向生态经济、知识经济的转变,在新的经济形态下诸如环境成本、文化成本等新的成本范畴将会不断出现,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范围、程序和方法等相应都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在成本关系处理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认真研究新时代经济和管理形势的变化,探索与其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思想以及创新定性或定量的成本控制方法,将成为成本会计理论研究及企业成本管理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总而言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对成本控制方法历史演进的回顾、思考、论证与分析,把握成本控制运行过程中的规律,以指导现实的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并适时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变革其成本控制方法,对于持续提升企业成本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控制方法事关企业经济之盛衰,经营发展之成败,企业主体之存续,只有溯成本之“源”,才能寻成本之“法”,止成本之“殇”。

【主要参考文献】

[1] 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454-460.

[2]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314-316.

[3] 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中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及其效果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1(7):46-55.

[4] 毛洪涛,刘恒.西方经济学成本基本范畴研究[J].会计研究,2000(10):19-28.

[5] 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成本管理系统解析:实务发展、制度变迁和学术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90-99.

[6] H·Hess. Manufacturing:Capital, Costs, Profits and Dividends [J].The Engineering Magazine,1903:12-20.

[7] Horngren,Datar, Foster. Cost Accouting:A Managerail Emphasis[M].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1:3-14.

[8] Hilton.Cost Management[M].McGraw Hill,2002:20-50.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 高校财务; 精细化管理; 内涵; 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依附于政府的事业单位过渡到现在独立自主的法人、由单纯“业务型”转向“综合管理型”;由经济活动目标的“收支平衡型”转向 “收支与效益并重型”。这种角色的转换迫切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从手段、方法到理念、目标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改革,以符合社会对高校改革的期待。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科学分工和专业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基于细分服务单元、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战略指令目标等细化管理,通过实施精确决策、精确计划、精确控制、精确考核,以促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效益。

而精细化财务管理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财务管理角度,通过规范内部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等一整套精细化管理体系,促进管理高效、准确和到位。其核心是“精”在事前,“细”在过程中,以价值管理为中心,强调财务的战略管理目标;工作职能由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工作领域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是高校绩效管理的必然要求

当前,高校面临着通过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破解快速发展中资源“瓶颈”的要求。然而实施绩效管理所需的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评、绩效结果反馈、绩效结果应用等环节无不是建立在精细化管理之上,依赖着各种细化指标体系和细微的定量数据,以可操作、可量化、可评价的形式反映绩效水平。因此,强化高校绩效管理,其实质就是要求财务部门能够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业务内容的细化、分解和整合,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质量,为绩效管理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以信息化为载体,通过细化财务管理领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化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化的事情信息化,引导绩效管理的实现过程由审批向管理、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控制、由单一会计控制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控制的转变,从而在内部形成以财务预算为指导的“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工作程序,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融合,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统一,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目标协同的管理模式,提高绩效水平。

三、高校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精细化是融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细化控制为一体的管理机制,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的承载者和贯彻者。在高校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树立财务管理增值效能的理念

财务职能的专业价值就在于运用专业能力,协调并同时满足来自投资人、监管部门、管理层、业务单元等多方面的需求。但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以记账和控制为主的财务职能,依赖的是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各种规章制度,虽然没有人否定财务职能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但并不认为财务管理能够给单位带来价值的增值效能。

然而,随着社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已成为社会普遍的共识。而财务管理精细化正是以价值管理为中心,超越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突破财务狭小视野,从业务活动的每个细微环节入手,着重从长期发展中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业务活动的细分、优化、整合和改进,力求以最低的单位成本(费用)作为战略的评价标准,寻求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和自由现金流量的均衡化。

(二)拓展财务管理职能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管理侧重于会计核算,局限于相关的内部控制和管理。面对这种局面,越来越多财务专业人士也逐渐认识到:财务部门越来越封闭,业务单元对财务部门的抱怨与日俱增,而财务部门在抱怨业务单元“不理解”的同时,不得不更多地向最高管理者索取“支持”;使用以财务会计报表和总账为中心的财务信息系统,每天输出海量的数据,而这些财务信息却不能对业务决策提供支持;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但不能把发展战略、业务运营、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单位内部的每一领域,职能绝不仅限于基于对外的财务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以及基于制度和预算的日常控制活动,而是把关注的重点转向管理会计和战略财务两个更高的层次,以精细化财务管理为核心带动总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实现财务控制和管理流程标准化、精准化、高效化。

(三)充实财务能力

财务能力是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关系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基础设施能力、财务创新能力等各分项能力的综合反映。财务活动能力(即:筹资能力、投资能力和分配能力)是财务能力的基础,在整个财务能力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能力是围绕“共同利益”的两个方面,以维护各利益相关者作为处理关系的出发点;财务管理能力是对有限财务资源高效配置的能力;财务设施能力则是对其他各分项能力的支撑,而财务创新能力是财务能力得以提升的灵魂和生命,它渗透在其他各分项能力提升的过程中。

在目前的环境中,充实高校财务能力就在于能够及时和准确地获得其整体财务核算数据和预算执行情况,并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财务模拟,从而保证管理层在复杂的环境中仍拥有及时和准确的决策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价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并赢得管理者和业务单元对财务能力的信赖和尊重。

四、高校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细化财务预算,治理预算软约束

预算是实现目标的路径,按照“总量控制、分解到项,重点突出”的预算控制思路,在学校内部实施全面预算,将各项成本、费用特别是可控部分分门别类地细化到工作的最末端。当然,这种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传统业务计划和财务预算的简单文字转换,而是在目标管理思想指导下,对单位既定战略和年度计划的具体落实,包括预算的组织和体系、原则和程序、作用和报告等内容。通过全面预算将单位战略目标及关键资源的配置以预算计划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在单位内部管理过程中得以实现。它与绩效考评相结合,通过建立标杆、规范程序、全面全员、过程控制、实时预警等环节对经营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强化全面预算的约束力。

(二)细化资金管理,降低使用成本

资金管理是高校财务稳健的关键,资金使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后劲。目前,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是高校资金来源的普遍形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模式的差异,不少高校形成了资金使用的分散性和无计划性,导致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综合资金成本高、支付能力低、财务风险大。细化资金管理就是借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模式,依托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学校各部门的资金集中到学校财务部门,由学校统一调度、管理、运用和监督,通过盘活存量资金,调剂资金余缺,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实现校内的资金资源整合与宏观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风险,促进经济效益和管理效应的同步提高。

(三)细化成本核算,控制费用支出

现代成本管理的精髓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其实质不是不花钱,而是不在不该花钱的地方花钱。细化成本管理正是此种精髓的体现,它以精细化操作过程为基本特征,通过ERP的运用,以精确化、细微化、定量化的成本细分,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以加强物质采购的比质比价和招投标工作,优选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全员、全过程成本费用的预算,强化各种定额管理,从成本构成的角度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实现成本费用管理目标责任制,使每个员工都承担起成本费用的责任,形成人人有指标,个个抓落实,切实可行地推行全面成本管理方法,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四)细化财务手段,用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流程再造

1993年,哈默教授等著的《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中认为,企业再造是“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变业务流程”。而在企业再造中,财务流程再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对财务管理过程和财务决策体制的重塑,提高财务运作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为信息的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检索、运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会计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增值和再利用,以及流程再造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可以重组业务流程的基本要素、耗费资源的现实载体,解析引发成本和驱动价值的根本动因,构建将不同类型、不同主题和不同需求的数据自动集成到一起的综合性控制平台,实现对内部的业务流、数据流和财务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立体的直接控制、精细控制和集成控制,突出财务管理层级扁平化、业务模块化、信息网络化、数据一体化,使学校基础信息、业务处理信息、财务信息实现充分共享,让财务人员真正贴近经济运行实际,消除信息“孤岛”,通过会计核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决策的集中,整合财务信息和财务资源,实现业务、财务信息的自动流转、协同处理以及远程传输。

(五)细化财务岗位,创建高绩效财务团队

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按事设岗,按岗做事,按岗定责,优化财务岗位结构,才能充分发挥财务资源的聚集效应,实现人治向法制过渡。而财务团队的执行力直接影响着精细化财务管理实施水平,为此必须建设具有良好素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财务团队,着力培育财务人员的敬业爱岗精神和为财务精细化工作服务的全局意识。通过统一财务人员思想,把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之中,使财务人员在思想作风、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和落实岗位职责等方面实现超越。

(六)细化监控环节,导入质量管理体系

借鉴ISO9000族标准过程管理的核心思想,对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工作流程等管理现状进行摸底诊断,重点识别和评价制约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工作流程的设置、工作环节接口安排、内部管理的缺陷,建立切实可行的决策督察、过程督察、社会督察、问责督察和激励督察的联动机制,使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有人检查、有人监督,并依据考核标准建立考核体系和关键点控制的修正体系。通过强化过程控制,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控制质量的提高;通过有效监督,保障责任主体工作质量,激发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提升企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会计信息化条件改变了什么? [J].会计研究,2010(6).

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 管理学 管理理论 企业理论 管理学家 任务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12)01-0013-09

斯图尔特?克雷纳(2003)在《管理百年》一书中写到:“工业化属于19世纪,而管理属于20世纪。在1900年,管理尚未为人所识;现在,它已然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活动。”他称这一百年是“有趣、创新和进步的100年”,并且以“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来预言管理学的美好未来。对管理学的发展进行评论是一件麻烦事,我们是管理学者,难免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的专业,但是因为我们了解我们的专业,我们也可以更客观地对其进行评论。“无知者无畏”,这是一种心理;“有知者无畏”,这才是做学问的正道。

笔者主要从比较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评论。因为这是两个最亲近的学科,要截然分开它们是不可能的。但是相对于经济学的风光无限,管理学可谓是忍辱负重,这在后面会详细地论述。

一、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论述管理理论的主要脉络,由于这方面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异议,所以论述从简。

1、管理理论的主要脉络

一个共识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西方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1)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代表人物有泰罗、法约尔、韦伯等;(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也就是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理论。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斯金纳等;(3)二战以后的当代管理理论,主要以巴纳德的系统学派、卡斯特的权变学派和德鲁克。的经验学派为代表,并且出现了学派林立的现象,如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就总结出了十一个学派。这种现象既代表了管理学的繁荣,也代表了管理学的混乱。

总的来说,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宏观分析,新古典管理理论则多从事微观分析,而当代管理理论则是对宏观、微观再宏观的组织分析方法的尝试。

图1是笔者对管理理论主要脉络的总结。

2、企业理论的主要脉络

按照西蒙(2007)的观点,管理学分为管理社会学与实践管理学两种形式,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两种形式。尽管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企业理论与管理学关系极大,所以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按照钱颖一(1994)的观点,企业理论主要分为企业的本质和界限、企业内部的等级制、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又分为许多不同的观点。

图2是笔者对企业理论主要脉络的总结。

3、管理的作用

(1)形成了“经理式资本主义”

钱德勒(1987)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写到:“它(即本书)描述了一种新的经济功能――即经管理而进行流量的协调和资源的分配――的出现,以及执行这一经济功能的、经济人的一个新亚种――支薪经理――的诞生”,“在那些现代多单位企业已经取得支配地位的部门中,经理式的资本主义已经压倒了家族式的资本主义和金融的资本主义”。“如果一个社会要生存,如果它还是一个社会的话,就一定得有企业家。只有企业家能兴国,因为有了企业家,就有了制度创新的组织者,而有了比较进步的制度,知识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教才可能兴国”(汪丁丁,2001)。也就是说,作为社会生产部门的企业已经逐渐被对于提升生产力具有极大作用的企业家所控制,无论是政治家还是金融家都不是控制企业的对象。这将从整体上大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整体福利的改善。

(2)成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爱德华?布鲁齐(Edward Brech)如此高度评价管理的作用:“管理是组织设定和实现目标的方式,没有它,现代文明和创造财富的程都将不存在。”钱德勒(1987)指出:“管理的协调也有助于说明一个被经济学家解释为‘残差’的重要问题,那就是产出的增长额往往大于投入的增长额。”丹尼尔?雷恩(1997)则直接认为“管理成了生产的第四要素。它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郭重庆院士(2008,2011)也指出“生产力要素(知识、劳力、资本)都只是一种资源,只有通企业家与公共管理者的管理,才能转化为财富和社会进步”。这些都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

4、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有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学习国外的管理学主要就是学习它的科学性一面。同时,管理又是一门艺术,是具体的,“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丹尼尔‘雷恩,1997)。所以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具体情境,教条主义地搬来运用是会出大错的。

5、管理学的关键词与经济学的关键词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关键术语,也就是“关键词”。汪丁丁(1995)认为经济学的关键词是“欲望、手段、要素、稀缺、信息、交换、分工、规模经济、分配、帕累托改善、知识、权利、正义、道德和宗教”以及“成本、财富、效率”,说了这么多,有点混乱。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管理学的关键词有哪些?组织、决策、计划、战略、信息、创新、领导、激励、控制、绩效、人性……应该差不多了,这些词语反映了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可以看出,管理学和经济学既有共同点,但主要还是差别。清楚地认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使命。

二、尴尬的管理学风光的管理学家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尴尬的,经济学是风光的。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学理论流派于繁杂,又于大众化、通俗化,这导致众多学者质疑管理学的科学性,甚至一些管理学者也提出要把管理学数学化,提高管理学的进入门槛。相比之下,经济学却要风光的多,不仅理论流派划分明确,而且很多经济学理论只有象牙塔顶端的大师们才能理解个大概,这使得经济学看起来更象一门标准科学,而人们的一个普遍心理就是崇拜那些不甚明白的事物。

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成立半个世纪了,获奖的经济学家也有半百,但是获得这个奖项的管理学家只有赫伯特?西蒙一个,这也说明了管理学的尴尬。不我们也可以通一些对比来使得管理学、管理学家不必那么尴尬。

1、管理学与经济学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我们一般认为:管理学寻求满意解,经济学寻求最优解。“有利弊权衡的地方就有经济,经济学主要是解释问题;有困难要解决的地方就有管理,管理学

主要是解决问题”(王建国语)。管理学研究只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个比较满意的手段就可以了,而经济学研究却往往在苦苦寻找最优解,而在信息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下,最优解往往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也很难具体实施,这也是经济学家痛苦的一个根源。有句广告词说得好:“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经济学要是能领会这句话的真谛就好了。

话说回来,经济学毕竟只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只要能解释清楚问题就行了,具体的问题解决还要靠管理学,我们不应该对其求全责备。

2、管理学家与经济学家

管理学家认为市场上到处存在机会,而经济学家认为完善的市场没有机会。所以管理学家可以到处做咨询挣大钱,而经济学家却只能呆在家里演算公式(“书斋里的革命”)挣不了多少钱。举目观看,经济学家的书籍很难成为畅销书,但是管理学家的书籍却能卖得很火爆。这说明管理学家的理论对于指导大众的实践还是很有用的。尽管“存在即合理,有用即真理”是一句不符合哲学原理的话,但是这个世界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不懂得哲学的。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自己的同伴“经济学是科学,不应成为显学……经济学不是经邦济世之学”、“经济学家不能治国”,还有“经济学家出了课堂就不要再说一句话”之类的话语,这多少都可以让我们有一些安慰。

总的来说,经济学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感觉,而管理学却要现实得多。如果经济学能够具有更多的现实指导意义,而管理学也多一些理论内涵、不至于出现太短的“理论生命周期”(即管理时尚),情况就好多了。

三、管理学的未来

中国人经常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表示对天才少年的偏见。如果以公元前355年色诺芬的《经济论》作为经济学的开始时间的话,经济学已经发展了两千三百多年;以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作为管理学的开始时间的话,管理学仅仅发展了一百年,连经济学发展时间的零头都没有。经济学可谓是一位年长的睿者,而管理学只能说是一位天才少年。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位少年会不会成为一个平庸的“方中永”呢?我们的回答是乐观的,他会继续天才下去!

总的来看,西方管理理论是处于发展提高和综合渗透的程之中的。“这是一个追求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东西的时代,是探求某一管理‘学派’或‘几个学派’,结合掌握了的可靠的管理知识的时代”(丹尼尔?雷恩语)。我们的目标是探求“管理科学的条理性、度量和可预见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管理学流派纷争、繁杂的情况一定会得以改变,某种理论为主导、其它多种理论繁荣发展的情形一定会出现!例如,程学派现在已经获得公认,所有管理理论和技巧都可以归纳为管理的某一程。

科特勒说“营销学的父亲是经济学,母亲是管理学,其祖父是数学,外祖母是哲学”,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信心:原来我们管理学的最初根源就是哲学呀!这就好比我们拥有了贵族血统,夺取社会科学的王位是迟早的事。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意象,灵魂就不会思考。”让我们以大胆乐观的思想、小心谨慎的行动来实现繁荣管理学的使命!

四、中国管理学者的主要任务

早在1982年,蒋一苇就撰文鼓吹创建中国的管理学,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983年,袁宝华也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学的十六字方针,即“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被管理界普遍接受。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关于中国式MBA教育的建议。90年代中期以来,创建中国管理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成为管理界的热门话题。但严格来讲,我国目前尚且没有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或管理学派,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比较有效的微观管理模式(许康,劳汉生,2001)。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建中国管理学,是21世纪我国管理界的头等大事。中国管理学的战略目标为: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提高水平是中国管理学走向世界必须的发展程,而走向世界则是中国管理学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成思危,2004;郭重庆,2008,2011)。

总体来看,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要实现“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提高水平,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未来我国管理学者的主要任务有:

第一,对我国管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探索“中国式的管理理论”。一方面,我们要抽象出我国管理学发展历程中广大管理学家、企业管理人员众多的智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民族特性中,寻找中国式的、独特的管理思想(黄速建,黄群慧,2005)。毕竟,中国管理学界的历史传承较少,近20年几乎埋头引入消化西方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略显稚嫩(郭重庆,2008,2011)。

第二,作为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我国的管理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性的特点,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加以研究。不同环境下管理理论研究的条件显然是不同的,进行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应当以我国特殊的环境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我国的问题。“应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突破管理学研究的承袭思维,多做些中国管理实践的实证研究”(郭重庆,2008,2011)。

第三,加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人才培养与企业管理研究。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懂得国际工商管理、熟悉海外直接投资操作、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东道国法律制度、文化商业习俗、国际惯例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也仍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