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教学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教学培训总结范文1
校本研修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农村学校也不例外。但农村教师工作量大,且往往身兼数职,信息相对闭塞,校本培训“无优质资源、无专业引领”,所以农村教师很难真正自觉、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校本研修中来。而各种教师集中培训,受时间、场地、资金诸多限制,覆盖面不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影响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国培、省培计划的不断推进,高端、自主、丰富的网络远程培训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推开了一扇门,迎来了一片天。就目前来看,“分段指导、全程监控”的网络远程培训方式,有力保证了教师网上学习的时间与质量,避免了教师培训中的走过场现象。不过,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看专家视频课程时有触动、网上交流时很激动、回到教学教研实践中时却一动不动。
为什么会出现断层现象呢?原因就在于,学校没有把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有效衔接起来。如果能依托网络优质课程和专家资源,为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提供专业支持,创新培训载体,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领域,就能提高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层次,增加其实效性。
二、怎样衔接
1.在网络培训的“准备阶段”
首先,学校制定校本研修相关制度,明确网络培训学习要求,了解老师能否在学校、在自己家、在朋友家用上电脑,没有电脑的应确保其每周有时间上网吧学习;再按学科报名,组成网络培训学习小组(有的学校一个学科只有一至两名专任教师,可以与片区其他学校的本学科教师组成共同研修体);然后,网络培训小组组长确定好时间、地点,网络培训学员每周在校集中研讨一次。
2.在网络培训的“学思阶段”
网络学习开班后,网络学习小组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作为学员,要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将自己或同伴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自己的教案、听课笔记、教研活动记录、反思札记等及时上传到个人空间,分享课程专家、网络辅导教师推荐的优秀作业、教学资源,并在专题论坛中参与讨论“如何表述教学目标,如何观课议课,如何发现教学中的关键事件”等热点问题,在网络班级学员中的你争我论中汲取营养,提炼思想。二是作为学校教师,在每周一次的校本研修交流日中,将网络培训中展开专题讨论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以及课程专家、辅导教师、其他学员在此问题上的意见或建议,邀请未参加网络培训的老师分享、交流,一起读书再修炼。当然,如果未参培老师有不同的想法或其他的难处,网络学习小组的教师则将其再次与专家、导师沟通。这样,在提升网络学员的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学科组全体老师前行。特别是,某些网络培训项目中安排了专家视频答疑环节,学校可组织本学科全体老师一起参与互动。这样,一来二往,既提高了网络培训的实效,实现了资源共享,又解决了校本研修主题随意、研究肤浅的难题。
3.在网络培训的“知行阶段”
一般来说,网络培训对接了理论与实践,安排了实践研修时间,实现知行合一。而校本研修也正是行动研究、行动学习。这个时间段内,学校可组织以下几种研修活动:①课例移植。网络培训中往往以学科课例为载体,学校组织本学科老师亲历课堂教学改进的全过程:观摩典型课例(集中或分散)―了解专家报告及课例分析―选择相同或相关课例―网络培训学员独立备课―查阅相关文献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评议反思连环改进―归纳小结。如此移植,避免了农村校本课例研修的形式化、低效化。②课题研究。以网络培训学员为主建立研究共同体,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选择网络论坛中与本校实际紧密相关的典型问题为研究课题,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有困惑的时候向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求助,提高农村教师的研究能力。③校际联合。校际联合研修是新形势下校本研修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学校要求网络培训小组联系自己网络班级中的邻近学员,每期进行一次网下集中研讨,取长补短,以强带弱。这样,通过互教互学、成果展示,彼此赞赏,学员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加速成为学科合格或骨干教师。有条件的话还可联系课程专家、网络培训辅导老师参与,网上网下大联动,构成“大校本”研修环境。
4.总结评优阶段
学校根据校本研修评价制度,结合网络课程专家、辅导老师的评价,总结经验,明白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上传至网络平台,为网络培训的改进提供参考。另外,校长、学科教研组、网络培训小组、网络培训学员和未参加培训老师,一起召开座谈会、沙龙,交流各自的真实体验,消除培训倦怠心理,增加研究成就感。评优时,既要注重网络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的表现,又要关注学科组老师、网络学员在校本研修中体现的价值。如:学校以网络培训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设立“学习型团队”“共享快乐奖”;以本学科老师为单位,设立“研究型学科组”“精诚合作奖”;以学员、老师在学习和研修过程中生成的优秀资源,设立“单项成果奖”“学习型教师”等。
三、衔接要注意什么
(1)校本研修与网络培训的衔接,并不是简单相加。校本研修不可能包罗网络培训中的所有信息,网络培训也不可能解决校本研修中的一切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使网络培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使校本研修实践研究深化网络培训。
(2)校本研修要选择有针对性、现实性的网络论坛典型专题进行攻坚,做“力行”的培训,不一味谈论理念。
(3)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校本研修常态化,与网络培训衔接长期化,适时跟踪、记录、监测教师研修进程,逐步使零碎的研修活动变成一个系统的工作体系,确保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研修中得到提高。
网络教学培训总结范文2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其包含了一系列完整的工作,主要有规划人力资源、选拔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工作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给煤矿企业提供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员。由于煤矿生产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因此,就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参与到煤矿生产中,通过专业操作避免诱发安全隐患。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拔招聘环节,可以实现优质人才的输送。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煤矿企业运转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对整体人员配置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贴合工作实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绩效管理方面的工作,优化绩效考核模式,以此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加强煤矿生产安全。通过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可以设置一些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升生产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进而,可以使员工在井下生产中能够通过更加专业的技能进行采煤作业,确保井下安全。第四,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煤企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丰富,不论哪一个方面的工作得以落实达成目标,都可以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可以减少人员方面的开支;通过员工培训,可以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是在网络不断深化普及的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其是以网络为依托,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展开培训教育。网络培训最初主要是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络营销方面的课程培训,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都对网络培训有着切实需求。网络培训的功能丰富,主要包括了远程教育、网络会议、学术交流、教育管理、资源共享以及信息化等。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教学活动;网络会议通过网络培训系统进行会议;学术交流和网络会议的形式一样,在内容上存在不同;教育管理就是通过网络培训系统对各个接受培训的学员进行管理;资源共享就是在学员与平台之间、平台与平台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信息化是实现教育体系的信息化构建。网络培训的优点十分显著。首先,网络培训可以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覆盖性,通过网络可以将相关资源辐射到更广的层面,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次,网络培训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网络培训的各类学习资源都储存在网络中,学员只要具有读取权限,就能对全部的学习资源进行利用,实现自主学习。再次,网络培训可以实现交互性学习。网络是一个十分便捷的传输体系,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院之间都可以实现便利的信息传输,实现交互性学习。与此同时,网络培训可以实现管理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培训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分配学习资源、自动收缴费用、自动评阅作业以及录入成绩、进行统计等工作。虽然网络培训的优势显著,但是其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忽视,互动性不足和教师资质难以认证就是两个最大的弊端。因此,在煤矿企业中应用网络培训,应当认清网络培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合理的利用。
三、网络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一)构建培训体系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构建适用于煤矿企业的培训体系,展开员工培训。首先,构建人力资源网络培训基本结构。根据煤矿企业实际情况而言,进行员工网络培训,需要设定对应的权限级别。对于不同的员工,需设置不同的学习级别,在网络培训中给予其对应的课程权限。其次,构建网络培训教学体系。以教学资源作为核心,构建讲师、学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对应权限,确保网络培训能够顺利展开。最后,细化网络培训的基本功能。对于网络培训而言,监督工作是最难落实的。因此,需要在培训平台中设计签到、计时、打分、用户验证等多种细小的功能,以此确保网络培训能够落到实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水平。
(二)展开员工培训
在构建完善的网络培训体系之后,就可以展开员工培训。一般来说,员工培训一般可以分为两块:一是新入职员工培训,二是老员工培训。新入职员工由于刚刚进入企业,对企业业务、工作等认识还不全面,所以培训内容主要以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为主,以便新员工能够快速对企业形成认识了解,尽快融入工作当中;老员工在企业认识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只是在业务技能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培训应该以专业知识技能作为重点。不论是新入职员工培训,还是老员工培训,网络培训都可以发挥出切实的效果。网络培训平台的教学资源丰富,具有高度自由性和共享性。尤其是在智能化网络终端不断普及的情况下,网络培训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所以,利用网络培训展开员工培训,可以获得显著的培训成果。
(三)进行员工考核
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对各级员工展开培训之后,还需对其培训成果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台进行。不论是哪一级别的员工,考核都应该以培训内容为主,可以适当向实际工作进行延伸。比如,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考核时,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台随机分配测试题目,测试员工对企业的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企业生产的一些技术、设备等进行深入考查,检验新员工的培训深度;对老员工而言,考核就应该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实际问题检验老员工处置问题的能力。通过网络培训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在线考核,还可以对所有员工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员工在培训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可以根据相关培训规定,对其进行重新培训或是补充培训,达成培训目的。
(四)培训总结
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还需对培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培训结果,可以对员工培训考核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横向分析就是对同级别员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部门或个人;纵向分析就是对同一职位的各级员工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对网络培训的成效进行总结,明确网络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网络培训的应用进行优化升级,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四、结语
网络教学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课堂教学;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56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95- 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在企业管理、生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与之对应的计算机网络教育却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效率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全面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多年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思考,仅供参考。
1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教学专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广泛的应用。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仅培养了一批具有计算机网络专业素质的人才还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的拓展。因此,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在关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学校将大部分的教学资金用在购置教学设备上而忽视了对计算机教师本身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是得不偿失的,俗话说“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使自己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国家已经开始举办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就给我们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应该重视这个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服务。
2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听客”,知识点的记录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是要转变思想,转换观念,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其实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可以以演示+操作+讲解+练习+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与教师一起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结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在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在讨论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自我完善。学生也在这种参与教学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乐趣,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时,就引导学生和笔者一起参与了课堂的教学。我们知道对于《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它包含了很多计算机概念,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伊始,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以短片的形式播放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营造了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接着趁同学们兴致高昂,笔者又结合短片与教学的内容提出来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思考:①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想象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网络的世界什么?②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④你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有多少?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播放的短片,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了问题的答案,他们一定会对这些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这种教学模式下,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的局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有用之才。
3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积极与同行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对我们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之间互相交换教学心得与经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出现。我们知道,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了,我们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但是这个问题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与其他的同行进行交流,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
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形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以小组间学生的相互学习为其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总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师生间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合作小组的分配与组合。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各个学生的特点,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别,不同能力,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编排到一起,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组内优势互补,合作小组间达到公平竞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内,要明确各自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任务,不搞个人主义,不搞一言堂,合作学习小组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大家在小组内平等交流,各自发挥聪明才智,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这节课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学习小组。让同学在课下结合网络与相关的书籍,总结出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在下次上课时,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总结情况,最后由我进行综合讲述,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小组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大家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下面是表现较好的学习小组总结的情况。
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目前遍及全世界的国际互联网,最初的来源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军事网络。当初设计它时,并没有想到要把网络拉到全世界,只是单纯地希望如果有一天核战争爆发,能有一种网络在受到毁灭性攻击之后,仍然可以通行全世界,具有迅速恢复畅通的能力。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的一些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60年代,特点是一个主机,多个终端。
(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70年代,特点是分散管理,多个主机互连成系统。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特点是标准化、开放化。
(4)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至今,特点是高速、综合、移动。
看着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结果,我感到很是欣慰,同学们总结的知识点很完备,这也说明了同学们积极地配合了我的教学工作。在这次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了相关的知识点。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辉.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网络教学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焊接冶金学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焊接冶金学》课程建设项目(k201305005),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弧焊基础》课程建设项目(k20130500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阻焊接》课程建设项目(k20130500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52-01
焊接冶金学是焊接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涉及到焊接热过程、焊接化学冶金过程以及金属凝固结晶和固态相变过程。焊接热过程是指焊接金属在热源的作用下局部受热和熔化,整个焊接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焊接热过程中发生和发展,从而与冶金反应、凝固结晶和固态相变、焊接温度场及应力变形有关。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是指金属与熔渣、气相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金属氧化、还原、脱硫、脱磷、渗合金等。金属凝固结晶和固态相变过程与凝固组织和由此导致的偏析、夹杂、气孔、热裂纹、冷裂纹及脆花等有关,因此,焊接冶金学的学习为正确选择焊接材料、工艺方法和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探索提高焊接质量的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个高校在对焊接冶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网络教学平台在原来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吸取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网络技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灵活的,可缩放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可以有效的辅助课程教学。
一、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由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教学内容和资源主要由老师决定。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实验的方法比较固定。而在网络综合教育平台下,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网络综合教学平台是一个交互性较强的一种平台。它可以通过在线和离线的教学支持服务,教学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虚拟教室系统、聊天工具、讨论系统、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改进方法
1.提供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培训
虽然网络教学平台已经逐渐在高校教学中建立起来,然而,其作用和价值还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普通高校教学体系中尚处于边缘状态。因此,学校应安排相应培训人员对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培训。对学生培训时不但需要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进行培训,还需对具体课程教学平台的使用进行培训,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网路教学平台带来的优势及效果,激发学生网络教学的积极性。对老师培训不但要求掌握如何使用数字资源、如何操作教学平台。同时,还应重点培训老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如何构建一门课程、如何建设成精品课程,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申报精品课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对信息量进行丰富并适用于课堂,如何体现网路教学互动功能。最好是有实际案例来介绍教师应如何从最基本的教学平台建设开始,各个环节的各个功能如何操作,最后如何利用普通的课程资源建设成为精品课程。
2.创建并丰富网路综合教学资源
针对焊接冶金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案、课程介绍、各章的教学课件、教学方案、各章有针对性的习题、实验指导书等上传到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上。同时,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上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最新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等内容到平台上,使学生不但能自主的获取焊接冶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实时、精确的掌握现代科技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到熔滴过渡时,上传一些采用高速摄影拍摄到的熔滴过渡的动画,通过动画可观察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特征,认识各种电弧和熔滴过渡过程,了解特点,同时可以熟悉常见焊接方法的电弧形态及熔滴过渡条件。另外,对于一些新型高效化的电弧焊接技术的熔滴过渡也有所了解,如磁致旋转射流过渡,双丝过渡等,通过动画制作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网路教学平台上应给出的章节重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引导,能快速的把握章节中的核心内容,利于其理解、消化课堂知识。
同时,教师不但要把自己的手头资料上传到网路教学平台上,也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总结以及收集整理出有用的学习资料上传到网路教学平台,一方面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开展网络互动教学
实现网上交流互动、答疑测试以及任务等教学互动是网路教学综合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核心及关键,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互动的不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路互动教学。一是设立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甚至加工和运用信息。如设定专题为LNG储罐的焊接技术及发展。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LNG储罐的母材特点、焊接结构的使用条件。焊接材料的选择,接头如何设计,焊接方法以及焊后检测方式等。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目前焊接LNG储罐的焊接技术以及发展动态。从而加深课堂知识的学习。二是“任务”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最后完成这个任务。三是网上留言、收发邮件等方式进行互动。让学生把自己想问的问题或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发表到讨论区或者设定的老师邮箱,老师积极的回应学生的留言以及回复邮件,促进学生学习。
因此,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还有较多需要改革和提高的地方。而焊接冶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随着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的发展更上一个水平。
参考文献:
网络教学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开展传统的面授培训的同时,网络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培训而形成网络培训。虽然它具有很多传统教育培训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整合传统的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的优点,开展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集成式的培训模式将成为教育培训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从国内外的研究看,国外关于混合学习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卡耶·桑(Kaye Thorne)认为混合学习将在线学习与更多的传统学习和开发方法混合起来,混合学习为构建个别化需求的学习和开发提供了极好的解决方案。德瑞斯科尔(Driscoll)则认为混合学习是“基于Web的技术(如虚拟课堂实况、协作学习、流媒体和文本)的结合(或者混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和教学技术(或者非教学技术)的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如视频、CD-ROM,基于Web的培训和电影)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
国内的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 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在实践方面,这种混合学习模式只是单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设计,而不是推行的一种教育培训模式。因此,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加以提升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二、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定义及特点
面授培训是我们通常采用的且在培训领域是一种主流的培训方式,但存在教学资源不能高效利用和共享、教学过程较为封闭、学员训后的延伸学习困难等问题。而远程培训虽然改善了这些问题,但其自身的问题也在培训过程中自然产生,如学员与教师互动不足,深度学习不够,不能体验学校所具有的知识与学术氛围等。而“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通过培训方式和教育资源的整合,能有效克服这些问题,与此同时也为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选择。在此讨论的“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适应范围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企业经济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端培训领域。所谓“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就是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理论应用于高端培训实践,整合面对面培训模式与现代的网络培训模式优势,集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它是将网络面授的多种教学要素优化组合的培训模式。它将关注教师与学习者的双重核心,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放教学系统,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资源增值,充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观点的提出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认识:
一是将网络培训方式引入高端培训领域,是为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实现教育培训目标,而不是取代面对面的课堂式培训;
二是利用网络培训可以更好地整合多元培训优质资源,实现培训要素和过程的优化组合,将培训效益最大化;
三是网络与面授的集成,不是单纯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一种新的培训模式。
与单纯的面授或者远程培训模式相比,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与特点:
面授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构建集学员、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培训体系。在这种培训结构中,教师是所有培训结合元素的主导。它是一种教师主导式的培训模式。而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则将同时关注教师和学员,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聚焦于学习的主体学员。
在面对面的培训中,教育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对象与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在确定的时间和确定地点,对已选定的对象进行培训,其培训内容、培训过程等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与网络培训的整合,增加了开放性的培训过程,形成半开放性培训架构。由于它整合了众多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模式的结构化和程式化的特征要求网络与面授集成培训形成一定的规则和结构。网络与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规则和结构就突出表现在教学过程模块化和教学组织服务的流程化。图1所示为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构成。
图1 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构成
一是培训元素的优化组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优质培训资源的整合重复利用,提高了培训效率;三是资源的重复使用节约培训成本,体现出培训经济的高效性;四是培训管理服务的流程化、信息化,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的有效性。
这种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出现和应用,是受培训需求不断递增、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和教育培训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等多种因素的驱动。
三、网络面授集成式培训模式的构建原则与实施方案
结合现实发展需要和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我们认为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在实施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构建的目标就是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为此有效性原则必须贯穿于培训需求、培训对象、课程结构、教学支持、学习支持服务、考核评价、管理服务等各个培训环节,以期进一步提高培训绩效。
培训作为一种针对特定人群,在某一时间、地点进行的教学活动,为保证其培训效果,需要按适度结构化原则将网络面授集成培训固定化,形成一定的可以重复遵循的规则。适度的结构化在保证培训模式化运行的同时,也可充分调动培训的灵活性。
教育培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化,其存在于培训需求单位、培训者个人和提供教育的培训机构,这些差异化或者差别性就形成多元化的培训需求,因此在构建集成培训模式时要坚持需求优先原则,进行培训策划与运作管理。
无论是面授培训、远程培训、混合培训,还是集成培训,都需要强调培训的适应性,即培训是否适应要培训的群体,是否切合培训需求,是否能充分提高培训效果等,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在选择培训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其适应性。集成培训模式是为培训增加了一种全新选择。
现代社会追求效益、讲究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教育培训同样适用于这一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追求教育培训效益的最大化,要求通过整合、完善、优化并有效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培训任务。
网络面授集成培训需要打造一个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它包含两大系统,一是支持学习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信息交流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二是教学资源建设系统。如果没有这两个系统,集成培训模式就无法实现。
其模式架构主要是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见图1)
培训过程的结构化和程式化构成见图2所示。
图2 培训流程构成
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实施,首先是要利用浙江大学已有的网络技术和设施,建立教育培训的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课件网上直播、点播和录播功能、在线会议功能、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功能、个性化学习环境、网上作业、个性化学习资源定制、体验式学习、虚拟学习环境和虚拟角色(如虚拟导师、虚拟学伴、虚拟管理员等)、在线测试评估、远程学习过程提醒和监控功能、学习资源共享共建、学习资源的挖掘和定制、已学内容智能记忆功能、移动学习网络平台支撑等诸多新功能。教学过程见图3。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协作学习和教学互动方式,见图4。
通过卫星网、互联网、数字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天地合一、多网集成的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实现。
四、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在浙江大学的实践
浙江大学构建并推动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应用,是基于自身发展的两个优势,一是该校远程学历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可以支持网络面授集成培训;二是拥有较强的面授培训能力和培训规模。2011年浙江大学的培训已超过10万人次。浙江大学于2008年设立远程培训中心,发展网络—面授集成培训,目前已初具规模。技术实现依靠卫星网、互联网、数字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天地合一、多网集成的分布式远程教育综合运行平台,建设并形成了一整套基于网络、以学员为本的集培训与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浙江大学把握现代教育培训的新动向,整合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在远程培训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形成了适用于自身发展和具有推广意义的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将这一模式引入高端培训是培训需求和教育培训能力提升的自然结合过程。经过短期的面授培训后,学员需要深度研修,而在短期内不可能再到学校来面授学习,因此利用远程方式成为最佳选择。反之亦然,接受远程培训的学员也产生了面授的需求。
案例一:广西省厅级干部经济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
网址:gov1.省略/gxgbpx/
广西省厅级干部经济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由于本期培训班的学员均为厅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一方面他们面授学习时间较短,另一方面该专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连续深入探讨。根据此培训项目的要求和特殊性,设计了面授培训和在线学习集成的培训模式。
案例二:浙江大学基层村官培训(国家发改委项目)。
网址:cgpx.省略/
鉴于村官工作地点分散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网络技术的集成培训模式。构建了基层村官培训子平台,将个体在线学习、答疑和集中面授教学、研讨交流及实地参观考察等教学形式相结合。在远程学习同时,由当地政府选拔部分优秀学员赴浙江大学,安排面授讲座和实地考察。
案例三:常宝股份有限公司中高层管理素质提升混合培训。
网址:corp1.省略/cbgg/
根据常宝股份有限公司中高层管理培训班需求,设计每月集中安排2天的面授课程和现场教学,同时建设远程学习平台,开通帐号,由公司负责组织学员参加在线学习的集成培训模式。
案例四:浙江省领导干部培训。
网址:zjce.省略
与浙江省政府合作项目,通过集成培训模式为浙江省省管干部提供培训。
五、结语
网络教学培训总结范文6
我中心学校共计6个班,公办教师21名,学生73名。拥有计算机室1个,办公电脑21台,全部接入光纤网络。因此,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势在必行。在我校电教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在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电教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现做如下总结。
一、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1、注重职责管理工作,定岗定责,明确个人的工作职责,工作中能各施其职,保证电教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不断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的各项相关制度。完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各种网络平台。
3、注重校园网络的维护,确保网络的畅通、正常运行。保证学校有关活动信息及时上报,并上传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平台。及时做好学校网上信息的更新。
4、加紧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我校网络学习平台,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形成规范、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库。
5、注重培训,努力提高运用水平。我校在推进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信息技术认识及运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依托平台,强化拓展
1、依托网络教研平台,强化教科研建设。通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不仅使学校的资源得到了充实,及时了解教学前沿性问题,同时多数教师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从中受益匪浅。
2、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途经,一种策略。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运用”。我们教育信息化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组经过多次学习与探讨,确立了今后我校的教育信息化的中心和重心:将不断完善校园平台的多项管理建设、学校教学平台建设、学校资源库建设、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建设等。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由于专业人员的短缺,致使好多网络故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校园内网建设不能开展,导致学校一些教学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力度,力争人人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会制作常用课件的一些软件,能制作简单的课件。
2、积极争取资金,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