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生产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生产计划

农业生产计划范文1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机标准化;研究与分析

前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尤其是对于以农业发展为主的我国。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其生产水平、质量、效率也正逐步提高。要想迎合蓬勃发展的实体产业,管理模式和体系也必须在不断改革中谋求创新发展。

一、农机标准化管理

1.1理论概述

农机标准化管理是指将农业生产工序演变成有序、有组织、有安排、有操作规范的工作任务,利用管理手段,将工作任务平均分配给多个工作小组,让多个团队共同协理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维修与养护、生产技术研发和创新、生产投资成本核算、工作团队建设、安全监理等多项管理内容。通过合理安排、组织得到的生产任务既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能规范、恰当的发挥农艺要求的作用。

1.2农机标准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因为田间工作任务重、不利生产环境多,所以农作物在生长时的变化形态复杂,必须依靠管理、技术、监督等手段,促进有利因素的深层次影响,屏蔽不良因素的干扰内容。先进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农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双向影响环境中,农业生产者不仅能够有效的将农机生产内容分配到各工作团队中去,还能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创建利益销售链条。由此可见,农机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效益、收益特点鲜明。

二、基于农机标准化特点分析优化策略

2.1农机标准化特点

2.1.1规范能力

在标准化管理中,任何机械设备、农用工具都要进行严格审查,如根据使用寿命测评工具的性能、质量检验、性能测试等。新研发的生产技术亦是如此,必须要选择示范样田,小面积、小规模使用该项技术,待确定效果影响后,再大量引入该项技术。因此,无论是设备管理,还是技术管理,农机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规范标准非常明确,其约束能力很强。

2.1.2可行性强

面对农业生产,农机标准化管理系统的管理任务复杂、对象多元,单一、传统的管理内容根本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为此,在若干要素(设备、人力资源、生产原料、技术)组成的管理内容中,每个项目既保持独立,又相互关联。

2.1.3法制保护

《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机标准化管理规范》是国家政府颁布的有关农业生产管理的政策文献,从内容上看,二部文献都注重强调了农业机械、农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并设立了相关约束条例。从管理的强制性上看,农业标准化内容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组织、个人都不能侵犯,擅自扰乱管理体系中的任何工作。

2.2优化农机标准化管理措施

2.2.1农机设施使用标准化

农用机械设备性能不断革新、融合,在综合发展环境下,高效、多元功能性的农机设施已全面引入现代农业生产工作。因此,农机标准化管理系统应充分发挥农机设施优势,合理分配生产任务,将设备的工作内容制成工作日志,每天的生产任务、每个生产周期的生产任务都应明确规定,并设置约束条件,如工期收缩量、工作规范、工作质量检测内容等。这样一来,从事农业生产的管理者、工作者便都可以找到工作方向,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落实工作。

2.2.2责任到个人

“赏罚分明”是任何产业、企业管理系统都要遵循的不二法则,有纪律、有组织、定责任、有赏罚的管理模式,会弱化工作人员、管理者的随意性心态,让他们摒弃错误的工作管理观念,认真、到位的完成每项分配任务。在事事有准则,人人有约束的环境下,农机建设的发展空间会被进一步发达,人力资源的发展潜能也会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2.2.3技术质量标准化

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生锈、磨损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设备直接影响生产,所以为维护农业生产质量,保障生产水平,不仅要定期、准时的进行机械设备维修,还必须将技术审核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方面,设定设备维修、技术检验工作计划,对每个作业周期的工作内容、检修方法、验收制度进行规范,每个工作都要有专人负责进行结果验收;另一方面,要按照具体的技术要求,设置生产技术,适当调节生产计划成本,以满足特定生产内容、管理项目的工作需要。

2.2.4做好农机服务

统一作业不断能够为指挥系统创建一个规范的作业规程,还能使调配工作变得更加合理、科学。为此,农机标准化管理系统还应创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网络,将收费标准、结算规程、管理内容、作业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放在体系中,以方面各管理部门协调管理,适当调节工作任务。

结论:通过上文对农机标准化管理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农机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能动性很强,现实效益收益高,具有非常显著的发展价值。从表面上看,农业标准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规范的工作体系,将所有工作项目融合在统一的体制当中,进行集约管理。其实不然,从细化内容上分析,农机标准化管理体系成功的将农业生产内容转变为生产作业,利用工艺、技术、管理等生产优势,实现“物尽其值,人尽其用”的生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滕红英.农机标准化管理在东北农场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农业机械,2009,13(122):163-175.

[2]马俊贵,刘宏涛.以农机标准化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J].新疆农机化,2013,10(03):150-152.

农业生产计划范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作用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农业还处在极其落后阶段。广大农民一直没有真正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且劳动生产率极低。在这一阶段,人力、畜力还是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由于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劳力众多,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因此,建国以来,农业机械化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国情、特点和条件的限制,一直未给农业生产带来质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持续关注,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期间,农业机械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从而也带来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革命。机械化、半机械化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生根、开花、结果。就我们辽河垦区来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阔步提升,大垄双行技术、精少量播种技术、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深松技术等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得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一直是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瓶颈,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三民”问题的根本所在。2004年起,我国连续出台7个“中央1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为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大农业生产,以及农工商结合的经济体系。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又为农业生产提供 了更多、更先进的机械装备,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特别是近年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化服务组整理织的蓬勃兴起,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也为部分农户发家致富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现代农业的定义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从这个定义来看,农业机械化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装备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要想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

农业生产计划范文3

关键词:生产的对象;生产资料;特点;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11—1

1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不同的生物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如农作物的生产要配备耕地整地机械,施肥播种机械,中耕除草机械,收获脱粒机械,贮藏运输机械。农作物的生产要配备适合农作物生产的农机设备。如深翻整地机械、施肥播种机械、中耕除草机械收获脱粒机械、贮藏运输机械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等等。另外,不同的农作物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如高秆和矮秆作物、大粒小粒作物,它们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农机具也各有所别。所以,我们在农机具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

养殖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农业生产的第二个车间。以前我们对养殖业重视不够,多以小规模散养为主,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效益低。现在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养殖大户逐年增多,为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对养殖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自动饮水设备、自动取食设备、自动清便设备等,这些设备有些是养殖户自己做的,也有的是小作坊生产的,虽然可用,但无法保证质量,也给养殖户带来不便,或者造成损失。作为农机研发生产者,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养殖户着想的信念,深入养殖生产第一线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生产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养殖户需要的养殖生产的机械设备。

微生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第三个车间。农业微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食用菌,现在又有人在研究微生物肥料,用以改良土壤。土壤微生物是一个动态种群,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肥以及不科学的耕作方法,使土壤微生物种群遭到极大破坏,土壤肥力连年下降,只能靠化肥来维持产量,这为以后的农业生产带来隐患。为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状况,必须大力施用农家肥,并进行桔秆还田,这就需要研究生产桔秆还田机械,如粉碎机械,运输机械,翻耙机械等。食用菌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但食用菌专用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却相对落后,大多数食用菌生产者还用最简单、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大,成功率低,经济效益低。多数农民不愿从事这个行业。我国是食用菌大国,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尽快研发和生产食用菌专用机械设备迫在眉睫。微生物肥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扩繁土壤有益微生物,把它做为肥料用于农田,对于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向良性发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农机的研发与生产,在这方面也要高度重视。

2 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自然资源,包括光、热、水、土、大气、气候等。这些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但它们又可以通过人工进行调解,调解的主要措施就是设施农业,当然也包括如防雹用的高炮,人工降雨用的飞机等。设施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荷兰,80%的农业生产在设施内进行。我国的设施农业相对落后,主要的生产手段还是镐刨、锹挖、人背粪,收获季节全家忙,不但人受累,也延误农时,卖不上好价。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适合设施农业的小型农机具,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

3 农业生产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

农业生产的主要能源虽然是太阳能,但农机、化肥等辅助能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能,降低辅助能源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是摆在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农机研发要尽量先进、合理;农机生产应尽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农机使用要尽量降低油耗,节约开支。

4 农业生产有严格的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决定了农作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例如我国华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在这一区域,农机要以水稻机械为主;在黄、淮、海以及华北地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占主导地位,所在农机的配备上要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在东北,农作物以玉米为主,所以在农机的研发和生产上以玉米机械为主。另外,在我国北方,设施农业发展较快,为适应这一新形势,适合在温室、大棚中使用的小型农机具也是研发和生产的重点。

5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农业机械使用的季节性,农业机械在不用的时候,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农业机械的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农业生产计划范文4

1金华市农业产业现状

1.1农业产业不断发展

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51.9亿元,5年平均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 201元,年均增长13.1%。目前已形成以优质粮油、生猪和肉制品、奶牛乳品、优质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群,制定了130多项地方农业标准,共建设绿色(有机)食品130个,建成水果标准化基地1.2万hm2、无公害茶园2.53万hm2(有机茶基地3 500 hm2)。

1.2产业化经营得到提升

通过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实力、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33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30.1亿元,带动基地农户75.4万户增收43.7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 324家,合作社成员12.1万名,带动非成员农户35.5万户。

1.3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

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金华市粮食批发市场、仙桥花木城、义乌农贸城、浙中木材市场、磐安特产城、浙江中药材市场等重点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华东农交会、南方奶牛乳品展示会、金华精品水果展示会、中国花卉苗木交易会等会展经济得到发展,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1.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标准农田、农田地力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88万hm2,旱涝保收面积11.88万hm2。2010年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8 000 hm2,其中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 100 hm2,在建10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3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 700 hm2。

1.5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大良种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扶持农业民营科研机构发展。全市现有农业民营科技企业近300家,建成了150多个种子种苗基地和1批示范园区。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左右。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农业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一是经营制度和基础设施的约束。目前,全市人均耕地仅为360 m2,远低于全国1 000 m2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限制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专业化约束。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生产,强壮劳动力向二、三产业不断转移,留下来的农民多数只有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经验,对现代科技的接受与应用能力较差,农业产业副业化现象突出。三是农业科技约束。农业科研与推广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量农业科技成果滞留在科研与推广部门,不能及时推广运用形成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3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3.1农业基础设施工程

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标准堤防建设、千库保安、节水灌溉等工程。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测土配方工程、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以及“森林金华”创建工程,逐步形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土肥沃”的农业基础设施格局[1]。

3.2主导产业培育工程

按照生猪和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优质粮油、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

3.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成一批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较高,运作规范的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种养殖大户,积极培育农业经纪人等营销主体。努力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2]。

3.4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工程

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平台等建设;加快推进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技推广的实效。

3.5农村信息网络工程

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普及水平,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推广应用[3]。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强化市、县级信息中心,新建一批市、县级信息化示范村,确保农民信箱实际应用户稳步增长。消除农村信息化的“最后1 km”障碍,实现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有效破解农产品销路不畅问题。

4对策

4.1制定农业转型升级规划

建立由发改、农办、农业、林业、水务、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完备的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科学制定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

4.2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基金

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向发展现代农业倾斜。将农业发展资金的年增量部分主要用于现代农业的扶持,设立专项资金,制定补助办法[4-5],把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新建、扩建的现代农业基地作为重点支持项目,确保扶持资金发挥最大效率。

4.3建设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率先启动,形成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探索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认真总结示范典型,以典型经验引导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4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研发。大力推广良种以及标准化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新设施的集成示范。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4.5健全现代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开展农技人员结对种养大户帮扶活动,建立首席农技专家和责任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制度[6]。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疫病诊疗、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

5参考文献

[1] 尹昌斌,周颖,邱建军.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与战略重点[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642.

[2] 韦云凤,盘明英.构建新型号农民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169.

[3] 高万森,李桢,于丽娜,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258.

[4] 潘时常,朱菊萍,焦金芝.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1(12):72-75.

农业生产计划范文5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46-02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地域上临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中不仅包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以及其他互补机构,例如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利用相关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获得竞争优势,使产业集群的发展得以良性循环。要想推动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利用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全省范围内鼓励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一、安徽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

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近年来农业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业发展中的根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作为安徽省发展农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的产业集群,促进传统农业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安徽省各地出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并且在一些地区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以具有地理标志的区域品牌为主,大大促进了安徽现代农业建设。

二、安徽农业产业集群的四种主要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功不可没。龙头企业可以是生产加工农产品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或流通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起到了连接农户和市场的作用。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雄厚,科研开发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高,可以带动较多农户,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龙头企业逐渐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带动者和主导者,以几个大型龙头企业为中心,带动大量中小企业和农户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或原材料供应而组成农业产业集群。

例如:亳州市的古井集团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亳州白酒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发展, 促进了当地农业关联产业、运输业和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亳州现有大小白酒企业上百家,年产量近8万吨,占安徽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年销售收入千万元左右的企业20余家。古井集团不仅带动了原材料――高粱等粮谷的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还促进了旅游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二)农民合作组织协调型

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专业大户联合众多农户共同从事某项专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合作组织与科研机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及批发市场等组织以各种方式联合,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成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安徽省农产品集群发展过程中,活跃的农民合作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安徽砀山县,共有4.67万公顷(70万亩)果田,其中砀山酥梨3万公顷,年产酥梨7.5亿公斤。为了发展酥梨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广大果农自愿联合,把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形成了砀山县绿色食品工程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谈判能力。为了推广优良品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水果质量,各个水果协会对果农统一技术推广,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目前,该县共注册水果专业合作组织354家,入户社员10.1万人,共有16.3万农户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果产业。砀山县以合作组织为核心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提高了果农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水果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依托型

以市场为依托而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首先形成专业化的市场,由于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的吸引,使得生产加工过程逐渐聚集在市场附近,形成了“生产+市场+产业+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这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降低成本、方便流通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农业产业集群形式。

亳州的中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药都”之称,目前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3万公顷,品种达209个,为全国之首,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占地200公顷,日上市中药达6000吨左右,品种多达2500个,日客流量为5―8万,年成交额50亿元,药材经济发展迅速。交易中心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药材的生产和加工,以市场带动基地,基地再连接农户,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

(四)依靠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集群模式

以宿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该园坐落在宿州东南郊外环南路南侧,始建于1995年,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5月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园区自办企业有宿州种苗研究所、宿州市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园区核心区面积150公顷,示范区面积2400公顷,已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主要建有生物工程实验室、种苗繁育基地、果树展示园、园艺园、农作物品种园、仓储加工中心、种畜场等7个部分,以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为技术依托,聘请国内外专家28人为技术顾问。园区采取“园区+协会+基地+公司”的模式就脱毒甘薯、马铃薯、水果、瓜菜进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在全市五县区建立了脱毒甘薯、马铃薯、西甜瓜、蔬菜、水果、果苗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面积8000多公顷,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多公顷,带动农户6万余户。园区还承担国家、黄淮海和省玉米、小麦、油菜、旱稻等品种区试,参试品种300多个,已筛选出一大批优新品种,在省内外推广。

综上所述,不管哪一种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对于提高区域农业的竞争优势、促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要素投入集约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经营形式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化

农业产业集群使得经营某一产品的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该农产品的各个企业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谈判费用和运输费用,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集群外的同类企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农业产业集群导致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和产业间的密切联系性,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这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弥补了传统农业规模不经济的缺陷。

(二)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的丰富,传统的初级农产品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细化和多样化注定了农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农产品从研发、生产、深加工、包装、运输、流通的系列过程很难由单独一个企业来完成,需要相关企业的合作,这是农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内在原因。而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要具备必须的竞争优势。农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涉农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和违约成本,就要扩大规模,把一部分市场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在农业集群区域内,各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通过经济的自发调节,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

在农业中运用高新技术,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业资源范围,节约农业能源,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污染,因此,运用高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是各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传统的小农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少,如果采用高新技术,初始成本巨大,且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在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形式中,龙头企业比一般农户资金实力雄厚,为了获得优质稳定的货源和原料,必须将科学技术以各种形式传授给农户,这种集中式的技术推广效果好,成本低。龙头企业也会自动提高产品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一系列过程的科技含量,形成经济规模。而农户利用专业技术,增加了收入,扩大了生产能力,也获得了继续学习科技技术的闲散资金,激发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

(三)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农户由生产初级农产品向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一体化转变,农户开始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的各个领域。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产业链条不断扩大和延伸,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种养加、产供销集中在某个区域,节约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格局。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渗透、联合,打破了传统农业在生产、加工与流通各个领域相对分割的局面,形成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强化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产业集群既能激发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又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小、分散化的传统农业条件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集群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要构建现代的农业产业结构,就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安徽各地在市场环境、农业基础等方面存有差异,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主导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化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深入考察区域的比较优势、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当的集群发展模式和路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农业生产计划范文6

欣荣公司在县、镇政府、村支两委及万宝新区扶贫队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目前已流转荒芜土地470余亩,租用时间为30年。公司产业园于2019年8月19日正式开工动土。股东会明确了发展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种植养殖为主体,科学管理,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

2019年度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基础设施

1、8月19日公路路基开挖,需修道路2800余米,需要资金8万余元。

2、公路圆管涵十二处,直径0.5m的涵管需6处,0.4m的涵管需6处,需资12000万余元(包括人工费、材料费)。

3、需砌公路挡土墙17处,大约300立方,需资1.0000万余元。

4、公路需铺碎石30车,每车1200元,需资3.6000万元。

5、公路碾压需压路机工作1/个台班,需资0.3000万元。

6、综上公路需资要14.1万余元。

二、建设办公房及其它用房

1、办公楼面积120m2(含正负零、主体、装修)一层水泥砖砌筑大约需资14.4万元。

2、办公设施及生活用品大约需资5万余元:空调4台、电脑3台、办公桌椅、会议室桌子等。

3、猪栏50m2。约需1.5万元。

4、仓库100 m2,约需4.2万元。

5、牛栏70m2,约需1.8万元。

6、育雏棚180 m2,约需4.2万元;鸡舍10个,每个0.8000万元,需资8万元。

7、基地围栏:全长约3200m,需材料13.76万元,人工费1.6万元。

8、水、电(材料、人工费)约需8.8万元(水0.8万元、电8万元)用电线路1300m。

9、基地保卫棚2个,约需资1.2万元。

10、综上共计65.49万元。

三、油茶林翻垦

1、翻垦总面积470亩×每亩480元,计22.6万元。

2、茶树树苗:470亩×75株=35250株×每株3.8元=13.395万元。

3、人工栽培:450个工日,计8.1万元。

4、土地租金:田310亩×200/亩=6.2万元

土160亩×100/亩=1.6万元

5、综上合计:52.41万元

四、修建水塘

1、修建水塘6口,共面积9亩,每亩需资2.5万元(人工、材料、马转等费用)共需资22.5万元。

2、综上共计22.5万元。

五、以上项目在2019年实施到位,总共所需金额154.5万元,目前股东已集资60万元,短缺金额94.5万元。

2020年度工作计划

根据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2020年需要完成以下工作,才能稳定加快产业园的发展。

一、急需修建水渠4000m。

二、灌溉油茶林需修建水库1口。

三、2020年正月中旬需购进鸡苗1万只。

四、2020年3月养殖田鱼、牛、猪、鸭、羊,经果林栽培,蔬菜种植等。

五、油茶林哺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