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数字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合同数字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合同数字化

电子合同数字化范文1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改造

中图分类号: TM4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改造的优势

智能开关设备、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高速可靠的数据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电气设备在线检测与集成智能保护技术、变电站IEC61850标准等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广泛推广使用,使变电站调度运行模式由常规继电器保护进入了数字化集成智能保护时代。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改造相比常规变电站在系统自动化水平、调度运行可靠性、管理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

(1)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具有测量精确度高、测量范围大、响应快、数据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有效解决了常规变电站CT容易出现磁饱和等问题对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保护系统带来影响的弊端。

(2)系统二次回路接线变得简单清晰,用光纤电缆取代了常规二次控制信号电缆,减少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量。

(3)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具备自检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使整个系统几乎没有安全问题。

(4)基于统一通信规约标准的网络信息通信平台,实现了各设备间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操作,同时集成化功能系统,有效避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时功能单元的重复配置,在保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调度运行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变电站投资,提高了变电站建设技术经济性能水平。

2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支持

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集成网络化、调度运行管理经济自动化是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的重要特征。利用高效精确的电子式互感器,结合IEC61850变电站统一通信标准,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实现变电站内部各种数据信息高度实时共享,同时智能集成化电子设备(IED)具备的即插即用集成运算分析功能,构筑了集保护、实时测控、在线运行监视、以及状态检修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与基于IEC60870标准的常规变电站间逻辑拓扑架构对比如图1所示。

2.1智能化电气一次设备

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化电气一次设备是变电站高效经济调度运行的重要信息载体,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提供系统运行的实时可靠数据信息,主要包括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智能集成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智能型动态调压装置、以及其他辅助单元智能电气设备等。从图1可知,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电气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接口媒介由原来的继电器、电缆等模数转换数字通信接口模式转化为光纤光缆的光电数字直接通信接口模式,且数字接口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相关通信规约标准,能够被变电站通用的保护、测控、以及其他IED智能电子设备访问。此外,数字化变电站中智能化电气一次设备还能对设备自身运行工况特性进行实时自检,拥有实时数据信息记录和运行状态检测等功能,并把其运行的健康状态、运行工况模式等数据信息直接以数字信号形式传输给相关数据运算分析单元,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一般遵循IEC60044-8通信规约标准,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则遵循IEC60044-7通信规约标准,经过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智能设备合并单元(MU)进行通信规约转换后,就能满足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系统IEC61850-9-2实时运行数据信息采样值的发送,经GOOSE变电站通信过程总线与变电站层中的工作站、远动站等功能单元进行实时数据信息通信。

2.2网络化电气二次装置

以变电站IEC61850标准形成的变电站各种二次装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各装置间的集成自动化水平,同时有效增强其相互间的互操作性。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各类电气二次设备,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闭锁功能设备、电压无功实时调节等设备装置不再像常规变电站那样相互间通过独立静态耦合方式进行简单数据信息互联,而是通过具有数据信息传输速率大、传输精度高等特性的以太网形式进行平行互联,且各二次设备间接口通信规约具有统一IEC61850标准,不仅优化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减少了设备间电缆连线复杂性,使整个系统变得简洁明了,提高了系统调试维护、生产运行的综合效率;同时实现了数据信息资源间的高度实时共享互操作,避免了常规变电站二次设备间功能重复设置、采集数据传输转换延时性等弊端。

2.3变电站调度经济运行自动化管理

常规变电站在进行调度运行时,需要运行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管理,不仅会造成日常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同时还会由于运行维护措施不及时、不合理等影响系统精密仪器设备的综合使用性能,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设备内部一些隐性故障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处理,使故障演变为事故,给变电站经济运行带来巨大损失。数字化变电站中的所有电气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均具备完善可靠的自检和互检功能,不仅能够快速、可靠、准确的识别出各类设备系统中的轻微异常信息,同时还能根据设备实时自检数据信息,构筑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策略,利用设备“状态检修”自检功能达到对整个数字化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调度管理。

3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

某城市拟对一座220kV变电站进行数字化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以作为该区域变电站后期建设改造的典型示范变电站。在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设计过程中,选用电子互感器和智能控制单元作为变电站过程层主要数据信息采集、现地操作功能设备;采用数字化电能表进行电能数据计量统计分析;采用符合变电站IEC61850标准的二次智能电子设备IED和具备在线智能分析运算的集成监控系统,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在拟实施改造的220kV数字化变电站中,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将完整采用变电站统一IEC61850标准通信规约。过程层合并单元MU将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通过光纤通信媒介,直接与间隔层的保护、测控装置进行互联,同时采用光纤以太网点对点通信模式,完成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交流数据信号的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采用现地安装的智能控制保护单元和操作执行控制机构实现对智能开关、刀闸运行状态的采集和“分合闸”操作的动态控制。过程层中的智能控制单元和间隔层中的测控、保护等装置间的数据信息交换通过间隔层中的内组网方式(GOOSE网),并按照双网冗余设计原则构筑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间隔层中的保护、测控、以及其他智能电子设备IED通过系统总线式100M双以太网与变电站站控层中的工作站、服务器、工程师工作站进行互联。对于变电站中少数不支持IEC61850通信规约的智能设备单元而言,可以通过相应规约转化器转换后接入到变电站站控层各功能单元中。

4结语

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变电站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运行。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改造是变电站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平台,同时也是真正实现智能电网远程调度运行的基本保障基础,必将是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以适应智能电网建设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建设改造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电子合同数字化范文2

【关键词】数字化系统;人机界面;画面;人因

1 数字化人机界面介绍

1.1 数字化人机界面概述

安全是核电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旦发生事故,不但造成重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也会产生超出自身范围的巨大社会负面影响。而主控制室是核电厂信息显示、信息处理和控制中心,对保证核电厂可靠与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为止,所发生的重大核电事故,例如:三哩岛、切尔诺贝尔核电站事故,经论证都是人因失误造成的[1]。两次重大事故之后,世界各国在主控室设计方面都开始考虑人机工程学因素。大量的核电工程实践表明有效的控制室人因工程设计与友好的人机界面对减少人因失误、提高核电厂的可利用率有积极的作用。因而,核电厂主控制室设计者在充分考虑电站功能的同时,更注重主控室人机界面的设计。

1.2 数字化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满足反应堆的安全目标和运行目标,一般采用以下的数字化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

简洁:显示画面应尽可能简单、清楚、易于理解,画面涵盖操纵员所关注的主要信息;

灵活和高效:运行参数应可以多种显示方式,如模拟图、参数表、趋势曲线等,以适应不同的监测目的;

一致性:整个人机界面设计要保持画面设计风格一致性,包括图形元素、标志符号、颜色、闪光的使用应保持一致,符号和标注文字的大小应保持一致;

美观:注意颜色的选用和色彩搭配,保证显示画面清晰,避免视觉疲劳。

2 数字化人机界面的设计

2.1 总体描述

在主控室内,每个操纵员站由以下设备组成:

带操作系统的服务器;

多个多功能屏幕;

鼠标、跟踪球;

标准键盘;

当操纵员登陆后,人机界面显示默认的画面,屏幕的功能并未从技术上进行限制,操纵员可根据需要对于各屏幕的功能进行设置和选择。

大屏幕位于主控室前方,显示核电站状态的重要参数。

2.2 操作功能描述

操纵员站的主要功能如下:

画面功能

日志功能

报表

历史趋势显示

在线记事本

计算

挂牌功能

计算机化规程显示和操作

报警处理和显示

I&C故障列表

维护功能

打印功能

权限管理等

2.3 人机接口

2.3.1 屏幕布置

操纵员站屏幕分成几个子区域:

1)主面板区

对操纵员可用的系统信息

连接到相关人机界面功能的按钮

连接到和操纵员相关的服务功能的按钮

2)功能标题区

功能标题区可以显示功能描述等信息。

3)功能对话区

每个功能都有各自的功能对话区。

4)画面显示区

显示区用来显示过程数据。

2.4 字体

中/英文字体符合标准要求,字体的大小基于人因以及操纵员和显示器的距离等基于人因分析的结果得出。

2.5 数据时间格式

时间显示格式:HH:MM:SS.mmm

日期显示格式:YYYY-MM-DD

日期时间显示格式:YYYY-MM-DD HH:MM:SS.mmm

2.6 颜色定义

1)报警级颜色定义

报警指示用颜色和闪烁来代表报警的不同级别和状态,用不同颜色标识不同报警级别。

2)趋势曲线颜色

在同一副趋势图中最多可定义多条趋势曲线,曲线色差满足标准对于色差的要求。

3)介质颜色

不同介质采用不同的颜色定义,介质主要有:

气、油、浓缩物;水、蒸馏液;废液,冷凝液;蒸汽;冷却水等。

4)电路母线颜色

不同电路母线采用不同的颜色定义,母线电压主要有:

500kV/220kV/24kV/220V(AC);6.6kV(AC);380V(AC);230V(DC);48-125V(DC)

3 显示画面设计

3.1 画面布置设计原则

3.1.1 画面布置原则

在画面设计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原则:

1)在所有画面上,图形对象的相对位置要保持一致;

2)当几个不同的画面中包含同样的设备时,这些设备在不同画面的相对位置要保持一致;

3)将画面中的趋势曲线对象优先放在屏幕中于相关参数接近的位置;

4)尽量减少管道拐角和管道交叉。在必须交叉的情况下,没有连接的管道需要跨越表示;主要管道和设备优于次要管道和设备,水平方向管道优于竖直方向管道;

5)根据运行经验和习惯,对象位置的选择应该符合流体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流动方向,在可能引起混淆的地方应添加箭头来标明流向;

6)为了保证显示画面的可读性,对象之间应该有充足的空间。

3.1.2 画面连续性

当同一个流程的功能被划分在不同显示画面中时,应该保证视觉效果的连续性。设计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画面之间保持部分重叠;同时采用合适的动态导航链接。在画面设计过程中应保证采用合适的动态导航连接,对于较重要系统的重要设备可以保持部分重叠。

3.2 数字化系统画面的分类

数字化系统画面分成:工艺过程系统画面和综合画面等类型。

3.3 数字化系统画面元素

显示区域显示的元素主要有可操作的动态数字化元素、不可操作的动态元素、无操作的动态显示元素以及静态显示元素几类。

3.4 管线尺寸

工艺流程图中按不同的特点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线宽的管线类型:

主工艺管线

次工艺管线

辅助工艺管线

4 人机界面设计中贯彻的人因工程原则[2]

近几年来仪表和控制采用系统数字化技术使得显示内容和显示方法与以往采用的模拟式仪器仪表相比发生极大变大,操纵员通过人机界面获得有关反应堆辅助系统运行工况的监测信息,执行非安全级设备的操作控制,人机界面变成了控制室人机接口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在人机界面的设计中适度运用人因工程学原则,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减少人为失误对实现反应堆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有重大意义。

人机界面的设计从以下几点着重考虑人因工程原则和运动的实施。

4.1 提供最佳数量的信息

总结以往核电站运行经验,不是控制室给出的信息越多越好。数字化人机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恰当组织画面,既要保证整个工艺系统显示的完整性,又要注意在每一幅画面中信息的多少。每一幅画面中信息量过少,势必导致画面设计过多,信息过于分散;每一幅画面单调,操纵员关注程度降低,不利于掌握系统状态。每一幅画面信息量过多,则加重了操纵员脑力和心理负担。

4.2 人机功能分配最佳化

对相应电站的全部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进行分析后,进行任务分配,根据人、机的不同特点,确定最优的人与机器的功能分配。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提供了自动化控制水平,减轻了操纵员负担和体力消耗。

4.3 人-机-环境整体设计

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在人因工程学研究指导下进行系统化设计,在数字化控制室中,操纵员通过视觉器官接收信息,因此人机界面中符号、颜色等信息的显示应具有可理解性、一致性惯例。

4.3.1 色彩搭配

颜色环境会对人产生心理与生理的影响。操纵员长时间在控制室里监视反应堆运行,完成工艺系统的操作,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因此为操纵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选用适宜的色彩对减轻操纵员心理负担、减轻视觉疲劳及舒缓工作压力有一定作用,因此人机界面的设计遵循核反应堆中的法规和设计准则,而且要合理地运动色彩。

4.3.2 管线设计

详细见本文3.4节。

4.3.3 符号设计

1)符号的形式

采用工程标准标识符号的计量单位,基本与系统流程图保持一致,减少操纵员对显示信息意义解释的认知要求。

2)符号大小

按照人因工程原则,显示字符的大小应考虑在规定的视距内,人眼对字符的观察张角,制定了适合操纵员的最佳大小的图符。

5 结论

数字化控制室的设计涉及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技术,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人机界面设计的验证和确认工作正逐步展开,通过验证和确认及其后的实际使用和评价可以检验人机界面对人因工程的复合程度,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程度,以及各个显示画面的设计是否具有充分性、综合性和易理解行,这些将为数字化人机接口设计积累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电子合同数字化范文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如此,还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本文以智能电网为例子,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通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拓扑等方面来分析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结合情况。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技术 智能电网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电技术越来越重视。近些年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两者的结合是电力系统朝着自动化发展的必经道路。

1 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情况

1.1 自动化电网调度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我国的电网自动化一共分为五个等级,从大往小的顺序是:国家、大区、省级、地区、县城电网调度。每一级电网的自动化调度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它是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重要部分。除此以外还有大屏蔽显示器、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工作站以及打印设备等设备。

1.2 变电站自动化

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间的主要环节。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程度,并且扩大监控功能,取代传统的人工监控、操作。变电站通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自动化,继而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再将常规的电磁式设备换成全危机的装备;系统集成化和数字化要靠计算机光纤来实现。对设备进行二次重组和优化,然后建立测量、协调和监视的综合性系统。

1.3 配电网系统的自动化

在配电网系统中,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来改造电网。近些年电网技术的发展也促使着配电系统网络化得到快速发展,配电站的主站和子站以及光纤终端组成了三层结构,这样可以使得配电网系统的通信更快速,性能更好。

2 智能电网的特点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2.1 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包含有许多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比如: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等等一些高度集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就是对输电、变电、配电、发电以及调度等各方面进行全局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提高效率,并且让系统的稳定性变得稳定,变电站和调度系统也能实现自动化管理。智能电网会根据电能质量、市场条件、电能安全以及周围环境等众多因素来制定合理的重点和目标,发挥其优质、集成、高效、协调、自愈、兼容等众多优点。智能电网的兼容意识是其能适应微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站的计入,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环保资源接入,完善管理功能和多样化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协调,说的是智能电网能够让零售市场和电力批发进行无缝的衔接,以此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自愈,指的是智能电网有自动处理问题的功能。如果电网内部或外部遭到损坏时,不需要人为的修理维护,其自己会保证电网信息和运行的安全。

另外还因为智能电网有先进的信息监控技术,能够提升使用效率,优化网络运行和扩容,电网的成本也能有效的节省下来。统一平台的运用,让电网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成为可能,并且还能加强电网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力度。

2.2 职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有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只能调度、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拓扑、测量技术以及新型传感器等等。当然,凡是智能系统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智能电网也一样,通信技术尤其重要,必须要是具备双向性、时效性和可靠性的网络通信技术。除了通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

2.2.1 网络拓扑

未来智能电网基础是以灵活和坚强为结构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能源部分和生产力的布局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开展了点对点工程、特高压联网工程、直流联网等工程来解决这种情况。现在电网的规模较之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所以以后电网结构的突发问题也会增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结合才能灵活应对。

2.2.2 通讯系统

智能电网需要有集成、实时、高速、双向的通信系统来支撑,这些都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必然要素,缺少一个智能电网就无法实现。智能电网有了技术的保障才能获得、保护以及控制数据。所以说,建设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就是要建设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要和电网一样深入到用户中,建立起通讯网络,从而实现智能电网通信网络。

在高科技通信系统的支持下,成为大型、动态的电力交换模式。通讯系统一旦建立,会促进智能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以及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防御各种攻击。客户可以靠智能电网的客户服务系统进行交流,满足客户的建议和要求,提升服务能力。

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最好用实时监控设备对其经行监控,最好带有系统分析能力。对可能造成故障做好预测,对于已经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要做出引人注目的响应。监控系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技术支撑。

2.2.3 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信息管理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集成,以及保证其安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包含有智能电子设备、精确的数据、资源的共享、数据实时采集系统以及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等;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是分析电网业务的重要工具,信息的集成主要作用是让智能电网以及各级电网的内部信息形成集成。信息显示系统,顾名思义,主要显示智能电网的各种个性化界面;信息安全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这是一切运行和效益的保障。这一切系统的实现,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参与。

3 结语

计算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技术能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相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会更加快,电力系统也会随着发展,更好的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龙邦琼.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 (03):75.

[2]杨曰利,王传才.浅析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J].神州旬刊,2013(12):41-41.

[3]杨会宇.浅议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160-160.

作者简介

魏剑啸(1968-)。现供职于许继变压器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子合同数字化范文4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探讨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以它特有的性能,对电力调度、变电站、配电网自动化以及自动化进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健康稳定并安全地运行,大力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基本工作流程是,在相对中心地带的调控中心装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以此向四周辐射网络系统,围绕这一中心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则设置信息服务和反馈的远方监视控制装置,并时时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网络覆盖面,形成全面的畅通的信息传达和指令传输,按所管辖功能范围分担和综合协调控制功能,以达到系统合理经济可靠运行目的的控制系统。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优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优势是:(1)能迅速而正确地收集、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的运行参数; (2)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为运行人员提供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或者直接对各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3)实现全系统各层次、各局部系统和各元件间的综合协调,寻求电力系统优质供电、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多目标的最优运行方式; (4)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不仅能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减少电力系统事故,延长设备寿命,全面改善和提高运行性能,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情况下,能避免连锁性的事故发展和大面积停电。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方面

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结晶,电力自动化系统规模较大,包含很多零部件和设备,一般来说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电力调度自动化方面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方面,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要实现对电力运行系统中各项数据的有效采集、实时采集,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和稳定,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并充分保证电力系统市场的稳定和可靠,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市场起到参考作用,也是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所在,对整个系统的稳定十分重要。

2.2 变电站自动化方面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十分繁杂,涉及到现代电子、通信、信号处理以及计算机等诸多方面,主要实现对变电站远动装置控制、故障录入控制、信号检测控制、继电保护控制等几个方面,并对变电站进行适当的组合和优化,实时监控变电站内部所有运行指标进行监控。变电站是当前电力运行系统中耗能较大的一个部分,做好变电站自动控制,能够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从而提高运行效益,并且也保证了所供电能的质量。

2.3 配电网自动化方面

配电网的工作对人工的依赖度很高,在当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孤岛自动化控制,当前高度发展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配电网自动化的网络化提供了可能。配电网自动化设计到馈线自动化方面、自动制图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方面、设备管理方面以及配电参数指标分析方面,配电网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内容。网络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要在孤岛化自动化配电网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智能终端的开发、通信技术的实现和完善以及后台应用软件的完善三方面主要工作。在当前,我国电力建设飞速发展,但是从地域角度来看,发展还较不平衡,要按照国家建设的大方针以及各地区实际情况逐步推广和发展。

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技术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电力系统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力系统中不断地引进一些先进的控制手段。目前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有五种典型智能控制技术。

3.1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

模糊逻辑控制法使电力控制变得易于掌握而且十分简单,且在家用电器中也显示出其优越性。通过建立模型来实现控制是如今较为先进的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它的优越性巨大。模糊控制理论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我们日常所用的电热炉、电风扇等电器。电热炉一般用恒温器来保持几档温度,以供烹饪者选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很简单,输入量为温度及温度变化两个语言变量,每个语言的论域用5 组语言变量互相跨接来描述。

3.2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由于神经网络具有本质的强鲁棒性、并行处理能力、非线性特性以及自学习自组织的能力,因而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神经网络根据一定的数学算法调节权值,把大量的信息隐藏在其连接权值上,实现将神经网络从n维空间到m维空间非线性的复杂的映射。目前神经网络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网络模型及结构的研究、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问题等。

3.3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最优控制是将最优化理论用于控制技术的一种表现,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性最优控制技术是目前的现代控制理论中最成熟且应用最多的一个技术。有学者提出了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手段提高远距离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和改善动态品质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了在大型机组方面应直接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代替古典励磁方式。另外,最优控制理论在水轮发电机制动电阻的最优时间控制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3.4 专家控制技术

专家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警告控制、特殊状态的识别、紧急状况下的应变处理、系统数据的回复以及适当的模态分析,此外在切负荷方面、系统规划方面、电压无功控制方面以及故障点的隔离方面均有很大效果。在当前专家控制还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要在动态安全分析以及通信接口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3.5 综合智能控制技术

综合智能控制技术就是讲现代控制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并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应用专家控制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并杂糅进模糊控制技术。这种技术往往解决大型电力系统,但是多种控制技术的共同应用对控制模型的建立工作以及控制的实施工作带来了很高的难度。

电子合同数字化范文5

与会专家分析了同方的整体实力,认为清华同方的成长性很好,今年液晶电视的零售量保持在100%以上增长。同方沈阳数字电视产业园投产后,产能已经达到国内主流厂商水平并将有所赶超;渠道建设上更是顺利实现了“千店销售”卖场铺设,覆盖了全国。如今,同方不仅形成了从“技术、渠道、内容”多点同时出击的全线产业链态势,而且其国际,国内双迈进的步调已初见成效。

同方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王良海表示,作为自主创新的民族领军企业,同方数字电视始终以全球化的战略眼光看待产业的发展。目前。同方在澳大利亚、欧洲、美洲、东南亚及港澳市场上都有良好的表现。明年1月,同方数字电视将参与美国a强大展,并将以同方十年的IT领先应用技术与传统电视生产技术相结合,随着颠覆传统电视概念的新品亮相,届时,电视的应用将被全新解析。

参与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制定的清华同方,承担了从模拟转数字的重任,无论是在产能还是销售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形成了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全面突破。业内分析人士称,同方连获大奖和不断中标国内外大单,证明了市场对同方进入消费电子产业的认可,有传统IT产业背景的同方有望成长为未来3C融合时代的领航者。

IPS硬屏液晶电视领跑元旦市场 小 文

元旦期间,来自全国各大卖场的销售数据显示,各彩电品牌的液晶电视的畅销。迎来了08彩电市场开门红。其中装备了IPS硬屏技术的液晶电视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硬屏风”,凭借其优异画质表现和优人一等的性能,销售呈现出强劲势头,领跑元旦市场。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有能力切割40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厂商不超过5家,包括专业的LG-飞利浦合资的IPS硬屏,夏普屏,三星屏以及友达、奇美等台湾液晶屏等,后四种一般通称为VA软屏。

IPS硬屏液晶电视何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要从软硬屏的根本区别说起。据专家介绍,传统的VA软屏液晶分子采用垂直配向结构,受到挤压容易变形;IPS硬屏采用平面转换技术,分子转换稳定,画质表现优于VA软屏。

商场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区分硬屏软屏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用手指轻轻一碰,VA软屏就会出现模糊及水纹扩散现象。而采用IPS硬屏技术的液晶面板则没有影响,可以减少来自外界的压力干扰,有效地保护屏幕。

据了解,IPS硬屏除了能抗压外,其画质处理比VA软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为硬屏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不同于软屏,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透光性能和散热性能,同时还保证了画质显示的稳定性。

在液晶电视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等均已达到国家高清标准的今天,可视角度的高低成为了影响面板显示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IPS面板和VA面板目前已采用广视角技术,IPS硬屏的可视角达到178度,VA软屏也达到170度,大幅提高了可视角度。从上也可以看出,IPS硬屏的可视角比VA软屏要大,从侧面看电视画面不变色。

电子合同数字化范文6

关键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19-0185-02

前言

自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各类行业均得到快速发展。在核电厂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仪控系统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数字化仪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对于核电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发展情况分析,能够了解到仍有不少工作人员,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了解不足,限制了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中的发展。本文对数字化仪控系统展开研究,主要从该系统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未来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进一步分析,能够为日后促进核电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显著的现实研究价值和意义。

1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相关内容阐述

1.1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是核电厂在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核心部分,其在核电厂运行中,主要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1]。数字化仪控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不断创新而来的,在应用时主要以计算机和通讯为主,属于分布式控制系统。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中的应用,依据的是四种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显示技术等。在利用上述四种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实现对新型技术的引入和使用。新型技术包括以智能为主的自动报警技术、能实现远程操控的人机界面等。将上述技术放置到数字化仪控系统中,实现系统化的控制功能,对相应的技术实施控制,使其能够在核电厂运行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特点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和扩展期。数字化仪控系统在不同的发展期间,具有不同的特点[2]。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初创期特点主要体现为数据的采集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单元的方式为主,能够实现对数据通道的高速运转,运行中所应用的硬件和软件质量较高,但是缺乏一定标准性和开放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成长期特点主要体现为系统主要以局域网络为主,功能较多,能够实现对现场控制、系统管理和网络连接等操作,通过对相应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网络顺序和逻辑的控制,最终实现对该系统的综合管理。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扩展期特点体现为系统运行主要以通讯网络为主,运行相对稳定,能够根据网络都需要及时开放标准网络,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3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作用

在核电厂发展过程中,数字化仪控系统是其运行的重要手段,能够使操作人员有效观看和聆听[3]。数字化仪控系统中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核电厂各项工作中,可以通过电子件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为核电厂工作人员提供更为精准的电路信息,包括核电厂断路运行路径和情况等,使核电厂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明确核电厂电路在异常运行现象,从而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使核电厂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数字化系统中的异常分析,实现对电路运行的检查,促使核电厂的正常运行。

2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类型

2.1 集散控制系统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在发展进程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集散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集散控制系统在发展中,是以计算机和模拟量仪控技术为支撑,将二者优势有效结合的控制系统[4]。将该系统应用到核电厂数字化仪控中,不仅能够使其充分实现对计算机的利用,对各种电厂的相关信息进行区分、归类;同时也能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控制。集散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但其在使用中对模拟量仪控该技术有所保留,因此应解决该系统使用下的对接技术问题。

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为了解决数字化仪控系统使用时存在的缺陷,改变以往单一的控制现象,而研究出来的控制系统[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有效结合了全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是先进技术的集合,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先进技术的优势。通过对诸多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核电厂各项工作的分散和、智能化通信管理,改变以往一对一的控制现象。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支持下,能够降低电缆使用数量,从数字智能现场的角度出发,实现对多种信息的传递,同时提高核电厂故障的诊断水平。

2.3 模拟量仪表控制系统

模拟量仪表控制系统是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又一重要控制系统,此类控制系统是核电厂在发展过程中,使用的早期控制系统。根据对模拟量仪表控制系统的分析,能够发现其主要是有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加以控制[6]。对于核电厂而言,核电厂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的器件相较多,同时缺乏一定的智能性,需要电厂工作人员手动完成控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核电厂的运行能力。尤其在电厂常年的运行中,各种设备在应用时普遍存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状态,由此容易导致模拟量仪表控制系统容易在高温的影响下,出现老化问题,阻碍了核电厂的健康可持续运行。

3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3.1核电厂未来的运行管理分析

在核电厂未来发展进程中,应通过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把握,实现对核电厂未来运行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对数字化仪控系统加以优化,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电厂运行参数的记录,从而为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日后核电厂运行管理时,核电厂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相应数据信息的归类和探讨,明确仪控系统下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促进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2 核电厂未来发展经济的分析

核电厂的运行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7]。因此,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在应用时,也应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实现对仪控系统的发展研究。在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中,现场智能性设备的应用,能够从多功能的角度,实现对核电厂各种设备的数字智能化控制,从而减少核电厂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器件,极大程度上简化了核电厂发展中,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数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基础建设的成本。由此可见,通过对核电厂设备成本的控制,能够有效节约资金,最终为核电厂未来发展经济的提升奠定基础。

3.3 仪控系统对设备老化问题的解决分析

根据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分析,能够发现以往核电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影响核电厂的运行效率。因此,在日后核电厂发展进程中,用充分加强对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优化,充分减少仪控系统下所使用的控制器数量,实现对核电工作的远程智能控制,避免核电器件的长时间高热,从而减少设备老化的现象。此外,核电厂在发展中也要通过各种仪控技术,加强对各种设备的在线诊断,明确设备的故障和损坏情况,并对故障进行及时的维修,提高设备的应用水平。

4 结束语

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以能源发展为主的企业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核电厂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一定的电能资源,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在核电厂发展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数字化仪控系统是核电厂发展中重要的核心部分,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发展现状,本文主要对数字化仪控系统相关内容和类型等加以阐述,对其仪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期望通过本文关于数字化仪控系统相关内容的研究,能够为日后提升该系统的应用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江润,杨歆.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改造中的控制系统综合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4(13):206.

[2]阳小华,刘朝晖,陈智,等.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全状态监测机制[J].核动力工程,2014,02(03):138-141.

[3]刘静,陈晓,刘勇.浅析核电厂数字化安全系统仪控设备鉴定的措施和方法[J].发电与空调,2013,01(03):24-27.

[4]齐媛,张浩,孙树海,等.我国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相关运行事件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6,04(10):1075-1080.

[5]刘中明,陆荆,李红英.核电厂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小企I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