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发展历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1

商业地产与城市发展演化路径的关系

商业地产是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商业地产的开发,远远大于工业和住宅业。因为商业地产带动的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较大的区域,住宅和工业建筑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居住的需要和生产的需求,商业地产带动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城市化进程。商业地产是城市商业重要的商务环境,比如北京CBD建设、中关村商务环境的营造均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酒店、写字楼、商场等商业地产项目的建设。其质量、数量、分布、使用效率影响城市的商业功能的充分发挥。

按照西方商业业态的发展规律与人均GDP的关系,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GDP在1100美金以下,城市化水平在25%以下时,商业处于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原始状态;当人均GDP从1100美金到2000美金,城市化在45%以下时,商业形态出现第一次升级,百货商场、商业街、批发市场等传统商业取代了农业时代的庙会、地摊、集贸市场,商品为工业化下的城市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当人均GDP从2000美金到4400美金时,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商业形态开始出现质的飞跃,多样化、规模化的现代商业应运而生,如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精品店等;当人均GDP在4400美金以上,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时,超越商业范畴的广义商业如SHOPPINGMALL、旅游地产、商务地产、物流等综合商业开始涌现,这一代商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进步的新动力。通过对传统商业地产的改造, 提升了商业业态等级,城市的配套功能得到了完善,通过对旧城商业的改造和商业业态的重组,商业网点的布局也得以优化。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创造出更多的城市消费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综合商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更使其配套的农副产业、加工业、运输业、包装业、广告业等得以产业化发展,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反向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商业地产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城市的商业规划实际上是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规划城市商业发展的总量和布局,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发展和布局问题。必须要有好的商业网点规划,并且加强执行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38个重点城市已全部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241个地级城市中已有161个城市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完成率达71.3%,政府营造的商业投资环境的逐步规范,商业网点布局更加趋于合理,从而也在很大程度对城市布局产生影响。

过去我国的商业地产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建设管理相对混乱,由此引发很多问题,比如交通主干道旁边出现不合理的商业设施,造成主干道拥堵,给城市总体经济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商业物业所能带来的收益。本文认为,商业网点规划对城市发展布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商业形态对城市市政的支持和要求不一样。比如,大城市近年来在布局上呈现多中心化的趋势,商业地产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形成,如在北京,2006年随着新项目的完工,未来望京、中关村、亚运村等区域板块将形成多个总面积超过西单的新商业中心,北京原有商业相对集中的态势将得到改变,商业“多中心”的格局将正式形成。

商业的多中心和城市多中心过程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城市居住区域的变迁,城市传统的商业中心已经无法满足新兴居住区的消费和购物需求。新建小区规模的扩大、交通的大幅改善、服务人群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及商业竞争环境相对平缓,均为一定规模的商业物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使服务于城市副中心区域的商业中心逐步形成。2005年至2007年初两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培育出近700个国家级和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在政府推进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力量下,社区商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多中心布局。

另一方面,只有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大前提之下,才能制定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的商业网点规划,才能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商业地产建设。有专家认为,大型购物中心的规划不能仅仅列入商业网点规划,而必须纳入城市中心规划。有些规划没有起作用,主要是因为政府工作不到位,商业和规划部门的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商业部门懂规划,但是没有调动资源的权力,而政府规划部门则相反,有权力调动资源,却没有认识到商业地产的重要性。综合城市总体规划资源,进行商业网点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并要有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要与城市规划衔接起来,提供周围交通和人口的支持,另外要考虑到竞争的合理性,如果不加限制的发展,会产生扰民、影响环境等诸多问题。例如北京后海的无限发展,导致了经营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形象和经营。

商业地产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城市商业竞争力是考量城市商业的新视角。城市的竞争力,包括生产力、流动力、活力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商业的整体规模、整体素质有直接关系。城市的流通率是构成城市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流通的规模、结构和营销理念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目前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在城市定位,高科技产业、高级人才、金融中心、国际会展等许多领域都展开了激烈争锋,所以城市竞争力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

商业及商业地产是发挥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主要载体。商业地产是城市商业的一个关键环节,所有的商业的房地产环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产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产业,商业地产能直接给城市带来利润和财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商业地产相对价格高低决定城市的商业成本,直接影响商业企业的收益,影响城市创富能力和竞争力。无论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是什么,如何布局,商业流通业都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都承担着人流、商流、物质流、资金流交换的重要职能。中心商业、商务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枢,是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和城市经济实力的象征,他们影响和改变现代城市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聚集效应,并对城市空间结构要素,起主导或核心作用,为提升吸引力而形成的现代化商业建筑群,往往能够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景观。

当前在商业地产开发领域中,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连锁零售企业联手,打造 “强强联合”的模式进行共同开拓市场的深度合作,在近几年中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如万达集团采用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订单地产”模式,通过和沃尔玛、时代华纳等12家跨国商业连锁企业签订了联合发展协议,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投资建设万达商业广场项目;2006年百联集团与绿地房地产在南京、合肥展开合作;世茂房地产相继与法国欧尚、英国百安居、韩国CJCGV株式会社、法国迪卡侬体育用品公司、美国麦当劳、马来西亚百盛商业集团、台湾星巴克咖啡等结成战略同盟等。而随着商业地产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今后继续向深度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城市的投资规模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商业地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投资规模,从而带动城市建设。数据显示,1999-2006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占整个房地产投资额的11%以上,并且投资增速在现代化城市中的速度远大于房地产整体。如北京2006年完成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为225.96亿元,增长100.1%,远高于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12.5%的平均增幅;上海2005年完成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5.07亿元,增长51.1%,也远高于上海2.3%的房地产市场平均增幅。

商业地产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除了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外,商业地产的建设还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是提高城市形象、品位以及表现城市文化底蕴的载体,是城市的名片和品牌。很多城市的商业形态,比如香港的太古广场、铜锣湾,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都是这个城市的重要象征元素。城市的商业地产虽然也有传统与历史之分,如北京的王府井、秀水街,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太原的柳巷、海子边是历史悠久的商业地产;而北京的金源、东莞的华南、太原的国贸、铜锣湾广场则是新的商业地产典范。但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旧有的还是新建的,这些商业地产无不成为一个城市文化与文明的窗口。

商业地产对城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城市对商业地产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某些方面,城市对商业地产的发展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商业地产。应该看到,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城市化始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和资金不断向中心城市集聚,由此而带来的城市产业升级和功能拓展,城市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中心城市辐射半径的不断扩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所有这一切,都注定了新型的商业地产形态及开发模式将越来越适应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形势。

参考文献: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2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确立背景 特点影响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适用于上市公司。这是中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新准则体系的公布标志着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行了实质性趋同,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渡,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起步于1988年,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相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我国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又进行了深刻而重大的改革,初步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从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之后,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1月1日陆续了17个《企业会计准则》(16个具体准则和1个基本准则)。2001年我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世贸组织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要考虑国际通行做法,会计改革尤其如此。这一时期,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各行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时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实施,在总体上打破了所有制、行业的界限,对于各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将陆续以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形式,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会计改革的到来。至此,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到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

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这些都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要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3年,财政部完成了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大换届改组,正式启动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2003年、2004年,会计准则委员会主持了20余项会计准则研究课题。2005年,新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提速阶段。2006年,经过各方多年努力,我国终于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完善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会计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全面加强,有关的会计制度将被逐步弱化,乃至最终取消。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新准则体系虽然是用中文表述的,但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的精神,在框架结构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考虑到中国经济目前的特点,我国新会计准则保留了一些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因此可以把新会计准则体系归纳为“国际趋同”和“中国特色”两大显著特点。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在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走向趋同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这次会计准则的改革,本质上是一次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内容体系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2个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及相关应用指南构成。可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第三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予以做出示范性指导。

2、在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做了大胆的借鉴。

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和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会计要素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是英、美等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计量模式,也是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的计量模式。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此次新准则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并没有运用在所有方面。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

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新存货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主要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而“先进先出法”更有利于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的相互匹配,更侧重于反映公司的长期经营状况。

另外,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说明了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定义。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中国特色”

趋同不等同于相同。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以及监管水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一些国际准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新准则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个是关联交易问题。新国际准则要求对国有企业之间的关联方交易进行披露。而我国规定只有在存在投资关系而且一方对另一方有一定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之间才视为关联方。否则,国有企业不视为关联方。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把国有企业都作为关联方,它们之间的交易都作为关联交易披露,既不现实也没有意义。这样处理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工作量,重要的是,掩盖了真正关联交易的事实。

第二个是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国际准则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而在我国很多企业将转回减值损失作为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

所以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不得转回。这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不得已而为之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差异之一,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第三个是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问题。国际会计准则中,企业收到的所有政府补助均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中规定,除了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做权益处理的,均做收入处理。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分析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后,已成功实现了新旧准则的平稳过渡、顺利衔接。其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业务处理的规定严密而规范,同时加强了与国际规定的趋同,增强了信息的可比性,这不仅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法规体系,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而且采用国际间统一的商业语言,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吸引外商投资。同时,也有利于不同投资机构、企业和个人的价值评估国际化,降低投资者了解国内外企业基本信息的成本,从而有效推动投融资理念的国际化。

(二)有利于降低利润操纵空间

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如资产减值不能转回,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等,都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垒实经营业绩,提高盈利质量。

(三)有利于促使企业立足战略关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研发力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由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更强调对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简单关注企业的损益情况;更强调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负债的运营效率,而不仅仅是结果;更关注企业今后的增长潜能,而不是一时的报表繁荣;更注重于资产的质量以及揭示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权利义务,这一变化决定了企业经营者必须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制定可操作的长期战略并稳步推行,追求公司价值的真实增长,而不是靠投机或粉饰获取一时的“繁荣”。而研究开发费用可予以资本化也将大大提高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提高科技企业乃至所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夯实技术基础,使企业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升公司价值。

(四)有利于树立引导与示范榜样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3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城市商业银行 转型发展

金融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的能力和效率决定了整个经济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潜在增长能力,而资金利率则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所在。因此,利率市场化既是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先后完成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2012年6月以来,存贷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短期来看全面的利率市场化虽然还有一定的过程,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经营区域一般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因而在全面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呈现出有别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征。

(一)市场定位不清晰,战略风险突出

2008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受较宽松的外部管理环境以及改制后灵活管理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5.3%,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9%。但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过分追求规模增长,严重依赖于大客户、财政类机构客户取得规模与业务增长,而不重视风险管理与发展自身优势特色业务。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但在实际经营中却没有专注于自身所在的细分市场,信贷投放普遍存在行业集中度高、单一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差异化、特色化程度偏低,战略优势不明显。

(二)管理基础薄弱,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弱

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银行在资金价格上的垄断地位,利率的波动频率及波动区间更大。作为后起之秀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晚、精细化程度低,在资产负债管理、定价管理等方面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一是“贷长借短”的经营特性及信贷投放过度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少数领域,存贷款期限错配严重,期限管理的难度要高于其他银行;二是受制于物理网点布局、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的局限,难以有效组织低成本且稳定的存款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及人力资源储备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定价管理、信用评级管理、风险评估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足

利率管制放松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必将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收入来源和渠道较窄,严重依赖于传统信贷业务获取利润,利息收入占到全部业务收入的90%以上。利率市场化以后,单纯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

(四)科技支撑能力弱,信息风险突出

面对利率市场化对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的科技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制于资本实力限制,信息科技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支持业务创新、业务发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较弱;二是没有明确的科技规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归口管理职能较弱;三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涉及利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历史经验数据积累较少,即使建设了相应科技系统,也难以快速发挥积极作用。

二、利率市场条件下的经营策略分析

(一)强化战略定位,积极推动转型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正确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首先,要明确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在推动转型发展的同时要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道路;其次,要改变“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模式,向注重资产质量、综合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最后,要结合自身的区位、细分市场、客户、产品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形成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二)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全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核心能力。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把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即,从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制定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起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重点推进以信息科技系统为支撑的风险管理模型的建设工作,形成独立可靠的具备IT和数据管理系统支撑的风险计量、评估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金融产品定价、经济资本的计量。

(三)建立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产品定价机制是科学评价机构和员工绩效、优化资金运营效率的基础。全面的利率市场化后,每一笔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每一款产品的成本控制都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因此,城市商业应重点建立起科学的定价机制,以合理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为依据,科学衡量产品、客户的效益和价值贡献。同时,以资金成本的准确计量为基础,建立起可量化的和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银行的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改变传统盈利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自身业务发展转型,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变单纯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是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通过大力拓展零售业务,依靠零售业务风险分散、资本消耗少、综合效益好、成长性高的优势维持利润;二是积极拓展金融市场业务。通过提高债券市场、同业市场、票据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三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发展托管、、咨询等业务,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四是积极调优客户结构。通过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紧密抓住园区、商圈、产业链等开展贸易金融创新,达到稳定资金流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

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保护下,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存贷利差将进一步缩小,贷款质量的把控、利率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提高。引进和培养金融工程类、风险工具管理类等具有行业专长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尤为重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发展,全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方法。一是积极推进机制创新。通过营造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金融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发展轻资本占用业务,探索银证、银保、银信、银企等多种业务合作模式,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现代银行同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服务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应从服务的功能、质量、范围上下工夫,形成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四是要适时推进金融工具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创新,形成较强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其可能遭受的市场冲击将更大。城市商业银行应主动抓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调整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特色。从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向小而专、小而精的经营模式转变,努力打造管理精细、风控灵活、盈利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吕学敏,田天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9(12).

[2]丁蕊,焦志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市场营销,2004(3):23-24.

[3]刘刚.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6,(10):150-152..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4

2、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3、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5、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6、希腊的政治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5

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闭幕晚宴上,社会企业研究中心首份《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发展报告》对社会企业这一日益受到关注的组织给出了这样的解读。

报告回顾了自上世纪70年代萌发以来社会企业在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列举香港政府、意大利政府、欧洲委员会、社会企业联盟对社会企业的定义,归纳认为:一个严格的“社会企业”定义应该具有三个要素:“目标设定”、“运营模式”、“利润分享方式”。报告指出,社会企业的中国本土化定义的设计首先基于三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监督的实现;有利于与本地文化认知的连贯。此外,还要考虑到不同的行动主体有不同的动机和侧重点,从文化推动的角度、从政策制定的角度、从国情结合的角度。报告提出社会企业的三级概念框架,并且认为:社会企业是一种可以认证的标准,而非注册的某种新形式。

报告指出,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肇始自2006年,其发展历史还非常短暂,而且目前在国内也没有对社会企业的统一的定义和概念,真正具有规模和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企业屈指可数。通过访谈,报告发现社会企业有如下特征:相当一部分是由原来的NGO转型而来;有些社会企业在成立之初,并没有把自己归到“社会企业”这个标签下,但是其企业宗旨中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l利润分配模式不清;绝大多数的被访企业都规模较小,很少有年营业额超过一百万的企业。报告分析了国内一些社会企业创新实践,并提出,在中国还没有对社会企业的影响力有成体系的或来自第三方的独立评估。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6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 者:(美)海(Peter A.High)

书评人:林志国

资深IT人,目前是一家IT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吃了30年的“软饭”,长期从事应用软件的设计工作,对中国IT行业的发展与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与独特的感受。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信息化的大潮里,不懂得IT就等着挨踢!我们需要回归IT的本质,对IT价值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科技无处不在。它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甚至察觉不到在和它打交道。尽管如此,很多公司仍没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战略性的武器利用起来。那么,IT主管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突显出他的部门呢?在《IT真的很重要:世界级公司的成功战略》中,作为IT战略资深专家的Peter High将为我们揭示IT主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应该遵循的顺序,无论你的部门表现出众还是继续改进,都能从中获益的。

说心里话,我还真有点失望,原以为作者会通过严密的推导,洋洋洒洒地证明:IT真的很重要!其实,根据书中内容,还不如改名为:《如何成为CIO:优秀CIO的成功策略》更为贴切的。该书作者只是将自己多年在企业IT建设的工作经验,总结成五大原则,涵盖了人、IT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资产管理、内外部伙伴关系等五个方面,并且认为对CIO们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原则一:雇佣,培训,以及留住世界级的IT人才。

原则二:打造并维护一套健壮的IT基础设施。

原则三:有效管理项目和资产。

原则四:确保IT部门内部,以及和商业的合作关系。

原则五:和外部伙伴发展出一套协作关系。

书中所介绍的这些原则及其相关的小项和制度据说已经被全球1000多家公司的IT和商业主管们用来监督和改进IT的表现。很多IT的领导者们都极力地在工作中效法这些众所周知的方法,而IT的概念,包含了方方面面,有的部分已经成熟,如网络技术,而有的正在发展,如管理应用方面,包括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等等,这些都是IT的组成部分,由于这些IT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历程的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所以我对“Why IT still matters”和“IT doesn't matter”这类一概而论的观点不敢苟同。

关于IT是否重要的争论,如果从IT与商业结合的历史角度来看,其实质是商业前景之争。商业环境正经历剧烈的转变,业务与技术进一步高度融合,从信息化的阶段性规律所体现出来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发展成为BT(Business Technology)……

① 功能系统阶段

② 跨功能系统阶段

③ 业务重组阶段

④ 业务构想阶段

⑤ 创造和开发业务机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