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化经济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化经济体制范文1
P键词:畜牧养殖;现代化;标准化;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2-0021-01
畜牧养殖业是中国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着畜牧养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畜牧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同时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投入充足的资金是开展畜牧养殖现代化的有力保障[1]。
1 畜牧养殖现代化的重要性
1.1 提高经济效益
畜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畜牧养殖所需要的饲草,畜牧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对饲草原料的利用,促进了饲草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业产品的生产,并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部分地区还可以响应国家政策,合理地进行退耕还林,并经过畜牧业的转化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并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2 满足市场需求
畜牧养殖的现代化发展能扩大畜牧养殖品种,推动畜牧养殖的规模化,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养殖适合该地区的品种,以先进设备进行机械化管理,完善废物排放管理措施,使畜牧养殖更规范化。
1.3 提高畜牧产品质量
较传统养殖,现代化畜牧养殖更注重绿色、安全。现代化养殖使用优质绿色饲料,保证肉质。同时合理控制兽药的使用,应用科学的兽医技术并建立疾病预防治疗网络体系,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预防监督,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保证畜牧产品的安全,不危机人类的健康。
2 现代化畜牧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低
大多数养殖人员没有学过全面的有关养殖方面的知识,没有接触过高科技产品。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会导致对养殖技术理解不透彻,为现代化畜牧养殖带来许多困扰。在推广养殖技术时会出现纰漏,而且许多养殖技术需要使用高科技并要当面示范。知识水平的有限,会导致科学的养殖技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阻碍现代化畜牧养殖的发展。
2.2 资金不充足
许多地区对现代化畜牧养殖的不重视,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畜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机械设备和网络设施,资金不足会使设备置办不齐全或安全质量差,使现代化养殖受到阻碍。资金不足使得很多技术管理及养殖人员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相关知识有限。同时,雇佣的员工素质低,阻碍了畜牧业向前发展的步伐。
2.3 畜牧养殖管理系统不完善
畜牧业正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但管理方面并不完善,因此要构建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应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畜牧养殖信息资源系统,将信息储存在系统中并以准确、真实的状态显示,让消费者时时可以看到准确有效的信息[3]。同时,还可以用这些数据进行预测,避免盲目养殖,确保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3 促进现代化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途径
3.1 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与指导
以现代化养殖技术为基础,加强畜牧养殖建设、管理体系及技术的推广与指导,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性,确保他们能为畜牧养殖提供更专业的现代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在推广技术时,推广人员要以身作则,以实际操作来帮助养殖户记忆理解。
3.2 推进养殖标准化
现代化畜牧养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标准化。标准化的畜牧养殖可以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与产品的品质,促进畜牧业的改造,使之紧跟社会现代化的步伐。以标准化的方式养殖,在提高养殖技术推广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及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兽药的使用与管理
要严格建立兽药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兽药的监管,严禁使用非法的生物药品及非法倒卖兽用制品,在购买时要查清药物的生产来源及日期,提高兽药的质量水平,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在给动物注射时要严格遵医嘱,合理使用兽药。
4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畜牧养殖理念越来越重要。畜牧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同时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投入资金的充足是进行畜牧养殖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最终实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建刚,成 荣.试述畜牧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J].饲料广角,2009(3):23-25.
现代化经济体制范文2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处理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工业排污、畜牧养殖粪便、城市雾霾、废气污染等日益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在逐渐深入,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出来。因此,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但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目前我国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已经颁布了相应的环境检测技术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但在环境检测的管理过程中会依然会出现很多的管理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及时的找出相应的问题根源,并对应进行迅速处理。我国的环保部门应该严格的遵守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来进行环境检测的管理工作。
一、环境检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环境质量相关文件同实际管理工作中文件不相符
在我国的环境检测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一种文件与实际不符的状况,很多的监测质量管理文件都是照搬照抄,严重与实际的质量管理情况不符,对于实际的环境管理的监测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有关文件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是一个非常高的书面描述和监督,同时也是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文件的推进速度受阻。现阶段很多的基层环境监测机构都存在两种文件,一种是实际工作中的文件,另一种是上报有关部门的文件。实际和文件严重的脱轨,导致了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步伐减速,失去了监控的实际意义。
1.2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国基层的环境监测单位,工作环境落后,同r经济欠发达,就导致了这些基层环境监测单位没有能力去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加入。同时机构中的现有工作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专业素质较差,分析和处理管理质量问题能力较低的问题,现在基层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已经很难跟上正在不断发展的监控技术和监控要求。最主要的是我国基层的环境监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缺少,导致了一人兼多职。很多的人既是技术负责同时还是行政管理人员,这样很难对监测质量给予保障,同时也严重的不符合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要求。
1.3相应的硬件发展跟不上我国的环境保护的管理需要
由于我国的基层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经费不足,导致了很多的质量管理人员办公环境和办公面积没有达到我国的相关标准,很多的基层环境监控机构使用的监测设备长时间没有更新,甚至使用上级部门淘汰的落后的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这些仪器由于年代久远,同时维修力度不够,就会对监测设备的精度造成影响,在管理质量上面很难保障,对于环境监控工作的贡献不大。
1.4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识不足,管理措施相对单一
我国基层的环境监测机构由于工作环境的因素,导致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没有主动的管理和监督意识,对于辖区环境监测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够实际的发现给予处理。长期的忽视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就会导致我国个别区域的环境监测系统不够完善,对我国有效的控制环境提供了障碍。很多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理形式较为单一,同时没有针对个体进行专门的处理。工作过程中的采样及检测工作更是常常出现漏洞,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需要强化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质量管理的相关观念,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业务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再次,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编制和规划符合工作实际的规章及文件,对相关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管理;同时,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打破常规的用人渠道,从多方面进行优秀人才的引进,提升整体质量管理队伍的素质。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2.1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的相关观念
我国最新出台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通用要求,要求我们的相关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要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同时要全面的提升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实验室试验能力。因此在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中要首先更新和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新观念,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参与本单位的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2.2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编制、文件和工作规范
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编制和规划符合工作实际的规章及文件各级环境监测站在20多年的管理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所有与环境监测数据有关的事项都必须纳入质量管理环节,并制订各项工作的运行程序文件,使环境监测站所有工作的运行都有章可循。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对相关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管理环境监测机构应该按照统一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规范的管理。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可以明确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资质认定,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合法有效。
2.3注重人才引进,定期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打破常规的用人渠道,从多方面进行优秀人才的引进,提升整体质量管理队伍的素质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机构改革中积极协调增加监测人员编制,公开招聘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并对现有和新进入的环境监测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业务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质量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具体的分析监测技术,熟悉各种标准和规范,掌握一些管理学、心理学知识,还要及时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动态,不断探索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束语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环境监测得出的数据信息,对于环保工作和污染防治、治理等工作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基本方法和实质[J]. 钟劲硅,奚旦立.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S1)
[2]如何有效落实现场监测及采样中的质量管理[J]. 沈荣蓉.北方环境. 2012(03)
现代化经济体制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科技进步,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举世瞩目。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运行,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目的。任何一种社会生产与经济增长,都是在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与运行之下实现的,这种组合与运行,可以是优化的、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与效益的增长,也可以是不良的、仅有数量扩张、没有水平与质量提高的增长。我们一般把第一种增长方式叫做集约型、内涵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意味着真正的经济发展,即经济数量的增长伴随着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它将不断增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把第二种增长方式叫粗放型、外延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主要是数量的扩大,质量与水平的较少提高,经济效益甚差,严格说来,不能叫做经济发展,也难以增强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当前我们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努力推进过去那种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为主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内涵型、效益型为主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做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各种经济单位改进管理与有效运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1.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重要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紧密相关的两件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粗放型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不计成本,企业不讲盈利,既无激励,又缺约束,效益不高是传统体制的必然结果。因此,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改革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2.改善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市场机制可以促进单个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效益提高了,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取得高效发展的基础,但企业效益的提高,并不完全等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着眼点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如调节与控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使之既积极而又不超越农业与基础产业的客观可能性,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宏观调控对资源优化组合与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对社会总供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分配格局、地区协调等方面的调节,都将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协调发展和效率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把转变政府职能、改善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
3.改革企业体制,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在企业。我国国有企业多数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不能不带有传统经济体制的烙印,这是我国国有企业长期活力不足、后劲不大、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对企业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优化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有了较大变化,在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指引下,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要求突破了十多年企业改革只是在放权让利上做文章的框框,提出了带有制度创新意义的改革方案,按此要求落实,将可能理顺企业体制,创造一个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与经营者的良性经营机制的基本条件。
4.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的根本途径,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论文参考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很大,科技进步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与应用,就其水平来说可以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先进技术,反映各个技术学科领域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技术,即学科前沿,这类先进技术我们当然要努力学习、引进,也要组织力量做出创造性的突破,这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必须投入足够的力量,投入必要的资金,务求有所突破。论文参考网。但是现代先进技术需要很强的投入,而且有一定的风险,目前还不能要求一切领域齐头并进,遍地开花,因为我们发展现代先进技术的力量尚感不足,经费投入也受到一定限制。而另一种叫做适用技术的技术,其含义为,在各种技术方案中,必然有一种从科技水平来看不属于现代高科技,但对于解决普通工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来说,却是既廉价又有效。我们要在努力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地大力发展适用技术,以廉价的方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颇大,适用技术一般都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大力发展适用技术符合我国发展中大国的国情。
5.要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我国科学与教育长期落后,文化基础薄弱,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不高,干部素质也不理想。论文参考网。而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先进设备要由人来操纵,新的生产资料、先进的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创新也要由人来完成。因此,生产力水平包含着生产者的素质,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经营者,高素质的各类专业人员,是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培养高水平的劳动者、经营者与各类专业人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涵。
6.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交流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迅速,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均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开放与交流,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有益的积极影响,促进各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科技水平提高较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闭关锁国,得不到国际经济交流与互相促进的利益,对国际现代科技发展状况、现代化生产组织与管理经验均不甚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技术,一是资金。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弱点,这一因素是不可低估的。为了转变增长方式,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先进生产组织形式,促进我国经济向着集约型、效益型方向健康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制范文4
一、提出实行“全面深化改革”。
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当时主要是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体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和推进农村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这是对35年改革历程的全面总结和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动员。
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往若干次中央全会多侧重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则提出治国理政的方略,强调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三、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决定性”的高度,充分显示出今后主要由市场或市场主体充当“运动员”,政府则主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
四、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了部署。
主要有六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进一步重申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二者“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比以往历次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得都高。
六、充分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十四大以后的提法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全面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一是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三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竞争。
七、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主要强调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并将其明确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的提法更加宽泛,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八、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主要强调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源。鉴于我国财政正处于“政府过紧日子”以保证“人民过好日子”的过渡阶段,此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恰逢其时。为此,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九、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在具体路径方面,“加快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基本条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十、对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现代化经济体制范文5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1978-1984):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被首次提出,代表了农村经济制度的正式形成。第二阶段(1985-1992):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实现了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同时将土地承包实践延长为15年。在这个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机制被引入到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更多机遇。第三阶段(1993-1998):这个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不仅将土地承包时间延长到30年,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改革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条件。第四阶段(1998-至今):这一阶段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阶段,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在农村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日益丰富,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劲射方面都距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越来越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如今,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代表农村经济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2.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形成了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村市场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市场分散化经营的转变,农民逐渐成为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2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市场
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资源配置,农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技术不强,使得农产品的流通率较低,这对于农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
2.3缺乏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生产和农民提供足够的组织机构与金融服务,但是从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来看,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法为农村提供专业的、规范的服务。同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科学金融服务体系,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2.4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无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更多利益,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协同生产的实现,无形中拖慢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协调农村与农民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关键问题,通过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平台。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集体统一组织的关系逐渐弱化,逐渐演变为单一的农民直接面对市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经营的生产成本,小农户要直接进入市场造成了资源和产品的浪费;其次,农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分散式经营方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无法通过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效率的提升,而且不利于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另外,农村地区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顺畅,这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民对于市场的多变性不能很好的掌握,容易造成生产决策的失误,导致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资源的科学配置,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自由和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态下,可以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平台,而这与农村市场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市场的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徐丽华 单位: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委党校
现代化经济体制范文6
一、江苏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以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都对江苏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
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之间的竞争,将倒逼江苏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江苏经济开放度大、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后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世界经济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风险因素增多,经济增长处于低速徘徊状态;二是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积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三是在国际市场相对疲软的局势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磨擦和争端明显增多。江苏作为对外贸易大省,会受到更多的影响。这一方面与我们产业发展水平相关,另一方面也跟我们的经济体制尚不完全适应国际经济的竞争有很大关系,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新的突破,在与国际经济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上迈出更大步伐。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一定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与一定的经济体制相联系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大的瓶颈制约在体制机制障碍,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转方式、调结构就会落空。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处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前沿,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往往先波及到江苏;另一方面,多年在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往往也会在江苏提前显露。这既对江苏深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挑战。江苏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必须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作制度保障
小康与现代化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核心的和内在东西是人的素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此相联系,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就包括制度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制度变革,理顺经济社会关系,为实现小康和现代化扫清制度障碍。
二、对江苏改革实践的历史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早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改革
江苏多年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改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江苏以发展乡镇工业为特征,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就是改革的产物。乡镇企业公有化程度低、面向市场调节、行政婆婆少,在当时情况下,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之前,江苏就在全国较早地形成了“三个为主”(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工业以加工制造为主)经济模式,经济总量全国第一,并且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
缺少系统配套和整体联动,江苏改革也有教训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配套。从实践来看,江苏改革也有值得总结与反思的地方。一是在缺少上下联动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改革单兵独进,结果陷于被动。典型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常州的综合体制改革,由于在机构和职能改革方面缺少顶层设计,下动上不动,常州撤并了许多机构部门,但上面的婆婆并未减少,结果下面与上面脱节,地方改革成了“孤岛”和“断线的风筝”,最后不得不重新恢复已经撤并的部门。二是随着改革涉及的既得利益越来越多,加之常州的改革教训,在一些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发展可以超前、改革不能超前”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改革的步伐。三是开放带来的经济高增长,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弱化了改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近些年来,我们主要实行的是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即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大规模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因此,一方面回避了有攻坚难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避开改革也能发展的表象。
三、江苏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策略选择
改革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很多,对江苏而言,在省级层面上,重要的是选择有江苏特色和优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江苏改革和发展的新优势。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1)对进一步发展构成严重制约的领域,特别是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障碍的因素,应该作为改革的重点领域;(2)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改革与民生有很大关系,影响民生利益的重点,理所当然是改革的重点。(3)相对而言,磨擦系数较低,阻力较小,易于取得成效的领域。在重点确定以后,再找出其中的关键环节加以突破,提高深化改革的有效性。
遵循这样的原则思路,江苏深化改革拟选择这样几个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理顺省市县关系;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建立平等的城乡关系。
在确定的重点领域如何深化改革?就是找准关键环节,选准突破口。
在深化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民营权利与责任的界定上。民营经济是天然的市场经济,必须在市场经济中赋予重要的地位。否则,市场对资源要素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就难以充分体现。首先,要放开那些不必要实行垄断的领域,赋予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的权利,包括融资的权利、就业的权利、分配的权利等;其次,划定民营经济的责任边界,减轻民营经济的税费负担;再次,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督促民营经济守法经营,诚实竞争。
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和行使职能的监督约束上。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决定,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处在重点领域、居于关键环节的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改革是否彻底和到位。首先,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政府越位、错位和失位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政府缺少非常明确的职能定位,存在着较多的主观随意性。只有职能明确了,才能赋予政府的权力,进一步确定机构编制、人员以及政府运转的经费保障。这并非一般的大部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约束政府的行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不可能无为而治。问题是政府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规范。“有形之手”要将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要克服惯性,进一步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让“无形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要进行清理、减少和规范;对政府行政的过程实行必要的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抓住了政府的职能定位和监督约束,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就有了基本保证,其他方面的具体完善也比较容易。
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理顺省市县关系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省与县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上。认真总结已经实行的省财政直管县的经验,进一步推行全面的省直管县,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最重要的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以县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在改革关键点的选择上,首先是准确划定省与县之间的事权,再依据事权划分财权。总的是扩大县级的权力,减少对县级发展的管理层次,应该由县里干的事让县里来干,并匹配必要的经济、行政权力,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其次,充分考虑江苏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情形,实行有区别的政策。对贫困地区的县,省里仍然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再次,对省辖市,按照中心城市的特点,有独立性地发展城市经济,增强聚集和辐射能力。
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定价机制上。关键是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变长期以来资源价格偏低,甚至无偿使用、浪费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调整不合理价格,完善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升级转型。要完善计征方式,将重要资源产品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矿业权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将关键环节放在建立公平收入分配秩序上。收入分配是从结果来看的生产关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利益关系,是改革最难攻坚的战役之一。目前,人们对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太高意见较多,从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收入过于悬殊。更严重的是,这种悬殊非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结果,相反是严重的分配不公。解决这一矛盾,核心是更加关注公平,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重视市场对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收入的初次分配,同时通过再分配建立最低收入保障机制和高收入者调节机制,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