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范文1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让我校历史学科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具体工作安排
1、总体时间:**年*月—**年**月。
2、增强复习的计划性。
第一,要通盘考虑高三的复习进度、复习任务和考试任务。
第二,计划的类型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和一轮复习计划三类。
第三,计划须经充分讨论后制定,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四,各类计划可考虑进班上墙,做到师生共享。
3、复习形式探讨
第一步为“复习旧课”。主要通过学生看书提问进行。
第二步为“重点知识点拨”。教师确定点拨内容,通过提问深化知识理解。
第三步为“知能拓展提高”。通过优化处理资料试题完成。
复习时,要分块落实“知识概括梳理”内容的检查督促。
4、从历史学科层面对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
第一,要加强对尖子生、边缘生的课内帮扶。
第二,要对尖子生、边缘生做好数字化和文本化的跟踪记录。
第三,要加强对“三生”的人文关怀。
5、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一,加强对选择题类型、特点的分析和解题技巧的指导。
第二,加强对主观题解题程序、书写规范、技巧的指导。
(二)备课组活动情况
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要有计划性。
第二,优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第三,优化备课内容。要认真关注三情(考情、学情、材情)、三态(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动态知识)、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2、公开课的开展
第一,本学期教研组公开课定于9月的第二周举行,人员的确定。
第二,组内公开课的开展,9——12期间完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范文2
一、一轮复习经验
1.制定合理精细的复习计划
详细的计划使我们有了明确的复习思路和方向,避免了盲目性。我们利用九月份系统完整地学习了选修九、十两册,主要是梳理了语法,进一步扩充词汇量,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分析文章中长难句的能力;十月至今年的二月份是真正的一轮复习时间,主要进行了语言知识的梳理、词汇尤其是话题词汇的积累、语法项目的归类与训练等等。“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相信这一点。
2.品尝高考,研究高考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在紧张而又期盼中迎来了高三这一年,尤其是高三学生,对高考充满了神秘感,都迫不及待的想对高考题“小试牛刀”。我们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先是选取了部分难度不大的高考题让他们去“品尝”,让他们感觉高考题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但接下来我们又选取了部分中等难度甚至个别难度较大的高考试题,也让他们多少有点“挫败感”,让他们深知离高考还有不小的距离,必需踏踏实实地进行复习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当然,让学生品尝高考的前提是老师先认真地研究高考。我们每一位老师首先做到了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做两遍,熟记于心,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探索命题原则,分析试卷结构、内容和特点,多渠道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关于这一点,我想举例说明。当2011年最新的《考试说明》拿到手中时,我们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当时也曾注意到阅读表达的题目说明文字由原来的“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s”改为“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满分15分)”,当时也没多想,但后来到了五月份我们做了省实验中学的一套高考模拟题,在看它的评分标准时偶然发现竟然阅读表达五个题的分值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题2分,一个题4分,另外三个题都是三分,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或许这就是对《考试说明》中文字发生的变化的最好的诠释吧!我们在第一时间把这一信息传递给了学生,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高考题说明了一切。
故想要“胜”高考请先“吃透”高考!
3.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我们回归教材,以本为本,以高考题为导向,以学案或优质复习材料为辅助,对高考内容进行全面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训练问题化。认真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突出重点,注重落实,为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词汇复习主要以课本为基础,以话题为导线,做到词不离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篇章中理解词汇,收集、背诵与话题有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一些长句或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清句法结构。每个单元离不开老师精心挑选的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对语言知识加以巩固并可以发现存在的知识漏洞,借助于补漏练习,最后师生共同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另外在语法复习方面,我们将其穿插于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全面训练,但突出了重点。比如动词的时态与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以及各种从句等都是重点讲与练。
4.常抓听力不松懈,方法指导不可缺
关于听力,首先是要选好听力材料,一轮复习期间我们选用了难度和速度相当于或略高于高考程度的听力材料。其次,每天要有至少20分钟的固定训练,要求学生听后朗读语言材料;收集下载部分英语视频和英文歌曲,播放给学生听,以增强英语的氛围和听英语的兴趣;还有每周拿出20分钟的时间进行精听,老师要做听力技巧和方法指导。
5.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每一个复习学案
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牢固树立协作意识。按照教研室和学校级部的安排,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精心排查、梳理知识点,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及学情进行综合分析,以主备人主讲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大家共同商定每一个学案,每一堂课的授课方式,然后精心选择配套的练习题,大家统一复习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查补。“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没错。
二、问题与反思
成绩不能与完美划等号。今年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现在回头再看高三复觉得还有不少的缺憾,写下来,我们共勉吧。
1.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复习巩固的时间少
高三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总感觉每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生怕落下一个知识点,老怕他们这个知识点忘了,那几个知识点混了,于是在不觉中便讲多了,留给学生巩固与消化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是我们的通病,一定要改。
2.一轮复习中对II卷重视不够
一轮复习时总感觉还有后面的专项训练,从而忽视了对II卷的练习,也就出现了在一轮验收考试时阅读表达题答题不规范、审题不清,书面表达书写不够工整、诸多汉式英语、缺少高级词汇、句型等一系列的问题。
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在迎来送往每一批学子的过程中沉淀着教学经验和更多的思考,以下是我对2012年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三、2012复习备考建议
1.研究高考,关注高考动向,始终站在高考的最前沿
这就如同海上航行必需有方向标一样。
2.始终坚持“阅读”第一的方针
高考试题中,语篇考查所占比重极大,因此高三复习中要增强语篇意识,守住“阅读”,促进综合能力提升。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始终把“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有目的地筛选阅读材料,每周进行1~2次阅读或完形的限时训练,并融入阅读技巧与解题策略的指导,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3.精选习题,资料不可滥用
高三阶段,往往是各种资料滚滚而来,这时需要的是各位老师的“慧眼”,把真正适合学生的典型习题挑选出来,其它的该舍就舍,切忌一股脑地把资料都发给学生,今天做这一套题,明天那一套,这样教学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三政治;复习效率;政治考试特色;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考试特色分析。
2004年,新课程改革分别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进行试点,其试题不断呈现出较强的时代性、灵活性、多样性、梯度性、思维性和综合性,具体说就是:试题命制注重基础和主干知识,常考常新,突出能力、素质考查;重视情境性、突出体验性,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突出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突显“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试题命制具有广阔的视野,关注乡土内容,突显地域色彩;具有较强的科学、人文色彩,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试题命制强调新突破,突出试题的创新性,鼓励考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概括起来说就是:“题”在生活中,“案”在课本中,“能”在实践中,“胜”在特色中。以上特点决定了我们要想在高考中制胜就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复习方法,仅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应付当前的高考的。必须变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考出理想的成绩。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三政治复习效率的途径
(一)坚持目标激励法,增强有效复习的内驱力,唤起学生主动投入的热情
考大学是学生自身的追求,也是学生家长和和老师的愿望,在高三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应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对一些学生来说,进入高三却还没有完成从高二到高三的角色转换,是在懵懂的状态下被动进入高三的,所以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内驱力不足,当然复习效果就不会很好。;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机制不够民主,特别是高三阶段出现重备考轻管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管制轻引导、重重压轻调节等现象,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思想得不到解放,每天只是机械式学习,学习上处于被动,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感越来越重。所以,搞好高三政治复习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明确目标,这对激发学生的复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既是学生的动力又是指引学生行为的方向。在目标控制下,使学生的行为不偏离目标方向,通过自我调节和努力最终达到目标。老师在组织复习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其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增强其学习的动力。但目标要求一定要恰当,学生通过努力要能够达到,即所谓“跳跳能摘到桃子”。我们可以要求同学把自己的目标写出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或者贴在桌子上、书本上,这样既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也可以让别人有效监督自己,以便更好地实现目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并适时调整复习计划。
为提高复习效率,我们必须立足学科,研究考纲, 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进人复习阶段,老师都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十分渴望成功。因此,复习前,师生之间不妨沟通一下思想,了解一下学生对复习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又有利于老师根据实际调整复习计划,师生达成共识,以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我个人觉得没必要盲目地追求复习三轮、四轮,一切要看学生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素质高,时间宽裕可以进行三轮、四轮复习,反之一两轮就行。那种不扎扎实实搞好章节、单元复习,而是拼命赶进度,准备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总复习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存在“夹生饭”,也必然会发现学生在总复习时知识的掌握到处都是“漏洞”,无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目的。所以,第一轮基础一定要打牢,而临近高考则要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做题,因为学生考试的能力主要还是从做大量的高考题中训练出来的。还有就是,各模块复习的顺序也会影响复习的效果,我个人觉得在复习计划的制定上要坚持先复习哲学,后复习经济、政治和文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原理指导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复习。在复习哲学时,可以用经济、政治和文化丰富哲学内容,在复习经济和政治时,又必须把它的观点、原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认识。这样互相印证、互相渗透也是学科内综合所要求的。
(三)正确处理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始终坚持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即应使复习成为学生学习上升的起点和深化的起点,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既要有知识的提高,也要有观点、方法的提高以及能力的提高。复习更应该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在组织总复习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1、师生之间的关系
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其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何其重要。高三,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师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都变得比较敏感,师生之间的冲突也会有所升温,有时候可能仅仅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引发冲突,要是再加上闷热的夏天那就更糟了。所以在这一时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重要。情感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更是师生能否融洽相处的重要因素。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高三,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不断给予关怀和帮助,彼此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情感桥梁,学生便会对教师提出的任务,及各项教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以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水平。
2、讲、练、评的关系
在复习中,如果不加选择,面面俱到,教师的“讲”则挤掉了学生的“练”,何况学生还有一大堆题目忙着应付,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复习的主动权。因而必须注意复习内容的选择性,采取“精讲”的办法,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精力主动参与复习。精讲什么?选择学生的薄弱环节精讲,针对学生的提问精讲。有了“精讲”还要有“精练”。而且要重点练,练扎实,练到足够的深度、广度。但练不是越多越好,须选择必要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这就要求所有让学生练的题目老师都亲自选编并亲自做一遍,对每份练习要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练过要讲评,讲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触类旁通。
3、课本知识与热点知识之间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特点是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不回避热点。热点问题学习,也是我们文科生很头疼的事,集中反映在:背了很多都不考;考的东西似曾相识,但又都拿不准。为什么呢?就是没有做到精炼落实。而精炼材料,则是处理热点材料的原则。首先要分清主次材料。每年的时政热点很多,但要重点掌握主要的。然后整合落实,就是将热点转化为能力,做到切实掌握:整合,就是把热点的总结内容,与课本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换言之,就是针对当年的热点,对课本进行一次“修订”。落实,就是把整合完毕的内容,一起背记掌握。注意,热点问题的学习,关键是要把知识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 其次,正确处理长期热点与当年热点。第一,注意长期热点。环境、、科技,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在任何时候都是热点。这种长期热点,是高考的主要内容。我们学习热点,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长期问题上。第二,怎样处理当年的热点。不要去背,也不要管细节。近年的高考,当年热点基本都是作为背景材料出现,只要“脸熟”就可以;还有就是要把当年热点放在长期热点的大背景下分析。建议大家做5月份以来最新的试题,做最新的试题大家就很容易抓住最重要的热点和重点。
4、单科与综合的关系
文综考试是高考所有学科当中单位时间内分值最高、考试内容最多的一项考试, 150分钟300分,一分钟2分。因此在高考中有“成也综合,败也综合”之说,可见文综考试在高考当中的重要位置。然而要考出一个理想的文综成绩老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处理好单科与综合的关系,特别是考试的时候。首先,要有正确的答题顺序。文综试卷有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试题,从哪科开始呢?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但无论从哪科开始都要坚持先易后难。我们可以选题,但绝对不要选科,哪科都有基础题,也有难题,我们不提倡一定要顺着一题不漏的做这种做法。其次,要合理分配时间。如果答题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合理,极易导致发生失误。有人开始过于紧张,盲目抢速度,思维展不开,能力和水平发挥不出来;有人开始缺乏时间观念,慢条斯理地答题,期望做得尽善尽美,等到觉醒时,时间已过大半,慌忙中只好加快速度,慌中添乱,忙中出错,结果降低了正确率。所以,文综要具有严谨的时间意识,有计划地安排答题时间,然后快速书写。
(三)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说一千道一万,如不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那一切皆为空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在高三政治复习阶段,学生所遇到的知识都曾经学过,缺少新鲜感,并且一轮复习,教师力求所述知识的准确性,以使学生能夯实基础,就更凸显了基础知识的枯燥、无味。但如果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同样也能激发他们的政治复习兴趣。这就必须变革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上课方式的改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积极性 。正如讲授新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复习课的复习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型,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模式,但并不是说复习课就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应付,而是“教而有法”。这是什么呢?只要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复习效率高起来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比如:通过学生上讲台讲概念、理论、解题思路、方法,让学生相互提问等等,使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而更多的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这样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更认真的对待一轮复习,更清醒的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那么,不同的复习课要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呢?
1、基础知识复习课
在复习中,必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虽然综合考试强调了综合能力的考察,但是能力来源于基础知识,没有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有的同学觉得很简单,但多数同学又不熟。怎样才能让大家积极认真地投入基础知识的复习呢?我认为靠传统的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已经不行了,那样的结果只会是“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背得鳏寡烂熟,学生记得半生不熟。 为了改变这一结果,我把以前的模式颠倒过来,让学生讲,老师听。每节课之前我会指定两位同学负责,把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告诉他们,让他们下去准备,到时就由这两位同学带领大家复习。我是用两个课时复习一课的内容,第一节课前二十分钟由指定的同学带领大家把知识点过一遍,留十分钟给大家自由提问两位同学,然后用五分钟点两位同学起来背本课重点内容,最后五分钟完成课堂练习。第二节课前五分钟进行提问复习,后十五分钟由教师补充拓展,最后二十分钟进行限时训练。这样一来,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把老师自己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课堂纪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状况。还可以解决同学天天政治课看同一张面孔的审美疲劳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一开始可能许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顾虑,觉得自己的学生可能讲不来,不放心不放手,可慢慢你会发现,是我们低估了自己的学生,他们可以做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2、练习课
合理设计并讲授好习题课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的题中之义。思想政治课,就其教育目标而言应包括:情意目标、品德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单靠一味地知识讲解和理论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习题,许多时候就是一个设置情境、预设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模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习题,也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因此,重视思想政治习题课,就是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高中政治复习阶段的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让学生做较多的高考题和模拟题来达到复习基础知识、提高做题能力的目的。尤其是文科综合科目,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大量的考题,绝多数同学都觉得时间紧,做题速度慢,所以平时的训练就十分必要。为了提高学生做题的质量和速度,我是这样安排一节练习课的:前十五或二十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通常按一分钟一个选择题的原则。后十分钟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之后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最后十分钟师生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这样做有这几方面的好处: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审题,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相应的题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和速度。让学生交流讨论有利于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教学生以增强其参与感和成就感,激发其兴趣和热情。既克服了练习课的枯燥无味,又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4.试卷评析课
学生每次考试之后,教师一般都会安排试卷讲评课。平时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往往会听到老师们这么说:“真不巧,这堂课讲试卷。没什么可听的。” 难道试卷讲评课就真的没有什么可听的吗?说到试卷讲评课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枯燥单调。学生的反应是什么呢?无精打采。好像很没有意思,而且只是讲讲题目,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试卷讲评课决不简单,甚至我觉得有时比上课还难!要上好就更难了。试卷讲评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试题的讲评决不是报个答案,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应该也同样是有趣味的,吸引人的,学生也应该是听得津津有味的。而要上好试卷分析课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认真批改试卷,这是上好政治试题讲评可的前提。通过批改试卷,把学生的错误逐一记录下来并加以统计;其次,试卷讲评应及时,切忌拖拉。有些教师做事拖拉现象严重,测试一次之后往往要过好几天,甚至学生把试题内容都快忘光了才讲评。这样会扼杀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及原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及知识的弥补;最后,课堂评讲,切忌不能简单的与学生校对答案。老师可以就自己在批改试卷和对试卷统计分析中掌握的情况,结合试卷上的题目帮助学生分析如何解答。最好是在评讲时打破老师一言堂的习惯,发动学生参与评讲分析试卷,有的时候,比较典型的题目,可以请解答的比较出色的同学讲一讲,为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示范,还有的时候,可以就学生做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请出现这种错误的同学谈谈他当时是怎么思考的;了解同学出现错误的原因,其他同学听了有利于纠正自己思维上的误差,老师听了有利于增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针对性。每次讲试卷之前我都会留一点时间让同学交流讨论,搞清楚每一个考题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的地方就翻书、问同学。然后再请同学起来把每一个考题的题目、选项分析给其他同学听,不清楚、不完整的再由我来补充说明。当然,试卷讲评后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最好要求学生改错,把本次考试的错题分析在错题集上,教师最好再收上来看一遍。
5、课后辅导课。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师生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课后辅导。许多学校为了出高分,设立了所谓的“尖子生辅导”,固定了辅导的地点、时间、人数。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不是很科学。我认为辅导课首先要坚持自愿原则,学生需要并想要了我们就辅导,反之则不勉强,尤其是尖子生,我们应该做到,他们不要求我们就不干涉,因为他们既然能成为尖子生就说明他们自己会学习。还有就是我们说的后进生,如果他不想学,你就是花再多时间也是白搭。其次就是辅导的地点、时间和人数,我觉得没必要固定地点,可以在教室、可以在走道、也可以在办公室;时间可以是自习课上、可以是课间休息、也可以是放学后,还可以是考试结束后;人数可以是个别辅导,也可以是几个、十几个。总之,一切得看学生的需要,要灵活多变,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万晓芬:《高中政治复习课课型研究》
[4] 唐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导课的策略分析》
[5] 薛明鹏:《复习课的类型》
[6] 毛彩芳:《高三政治复习实效性的探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 专题复习 通史模式 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
2006年我省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古今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共编成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三个必修本和改革、人物等几个选修本。这种编写方式,打破了中小学教材僵化的模式,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但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专题式模块体例,是对经过初中历史学习,已经构建起通史知识的学生而言的。由于所谓“副科”的地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加上初中历史科考试多个地方采用开卷考的方式,许多学生对历史时间、阶段、史实、概念模糊不清。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体例,从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就给他们的历史学习与应试带来了极大困难。尤其是对高三年级文科班的学生,往往会使他们迷失复习的方向与动力,最终失去学习信心。
2009年,笔者在带第一届参加新课程高考的学生时,就曾进行大胆尝试,采用专题复习、通史复习和实事热点三轮基础法。09年高考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一方面,备课组认为,这一复习方法是实之有效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把第一轮专题史复习作为重点,复习的周期过长;按部就班,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复习时没有解决学生新课时历史时间模糊、阶段特征不明的问题等。针对这一情况,2010到2011届的高考复习中,同组老师采用了适当缩短一轮专题复习时间,加大二轮通史复习力度的做法,仍遵循最初三轮复习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同组老师在对本校艺术类考生的文考辅导中,因为时间紧迫等原因,直接采用了一轮通史复习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践结果使我们认识到,既然第一轮专题复习已经成为鸡肋,为什么我们不能大胆地放弃它,而直接构建通史模式的复习体例?在同组教师齐心协力的教研攻关下,一个大胆创新复习方案浮出水平,并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那就是,在一轮复习中就采用通史复习体例,提高复习效率。
以下,笔者谈谈这一复习体例的具体做法与注意事项。
一、通史复习的具体做法
1.构建阶段通史,进行阶段特征的整合与归纳。
构建阶段通史是这一复习体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要求教师有宏观把握教材的能力,具体做法是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的考点按时间顺序对应到阶段中。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划分好历史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新课程和每年的《考试说明》都是按通史顺序编写的。我们把通史一共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一些大的板块,时间跨度大,史实多,可再分割成小阶段。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史就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及明清等六个时期;而中国近代史以为界,分为和两个时期。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应把选修本部分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通史板块中。如梭伦改革、人物史《柏拉图》整合到世界古代史,《王安石变法》整合到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必修和选修的知识形成互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板块框架,接下来就要充实血肉了。第二步,把史实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顺序充实到板块中。第三步,就是课堂复习。这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切实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复习计划和线索,提前熟悉相应部分的教材内容(包括正文、楷体字、图片、注释等等)。2.上课时,务必要带好当节课要使用的教材(有时可能是二到三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史实与史实之间的有机联系。3.课后要做一定量的相关练习进行复习巩固。
当复习完一个阶段后,阶段特征的归纳是对基础知识的提升与升华。中国古代史的六个时期的阶段特征中,春秋战国与明清时期因处于转型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古代世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时期,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创造出了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高度的奴隶制文明。中世纪欧洲的史实,教材很少涉及,造成学生知识的断层,导致其对近代欧洲一些历史现象理解困难。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借用改革史中《欧洲的宗教改革》的内容归纳为: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天主教会控制一切,人民长期处在蒙昧状态和对宗教的迷信中。
2.进行同一历史阶段的中西横向对比。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在世界的总环境中发展,既要把中国放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来考察,又要把中国史放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来考察。”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人才。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考查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在通史复习中贯穿中西横向对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和综合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例如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西都出现了彪炳千秋的大思想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则有柏拉图、苏格拉底。比较二者在背景、主张、影响上的异同,相信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3.构建小专题通史。
小专题通史,是一种纵向式的专题通史。在阶段通史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灵活地进行小专题通史的整合。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近代史中的的发展;现代史中党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世界史中的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小专题。在归纳小专题时,可以通过表格、流线图等方式进行。当然,这种归纳不能只是史实的罗列,还应注意挖掘史实背后深层次的背景及影响。如在进行“人文精神”这一小专题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却在中世纪湮灭,在文艺复兴时复苏?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它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只有通过这样的复习,才能真正做到能力的提升。
二、通史复习过程的注意事项
1.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
从专题史到通史,对教师来说也许并不是难事,但对缺乏通史框架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有时难免对学生不放心,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这样做,一方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到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在复习之初,教师可以适当示范,当学生熟悉这一模式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和复习资料自主整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只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常常令教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受。
2.史实与能力并重。
通史复习中,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绝不是史实简单罗列和排序。更需要打通脉络,从脉络中明晰变迁,多角度、多层次地从变迁中感受精神、规律。这才是通史复习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的高考,既要求学生有宏观把握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能力,又要求在考试中把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渗透到每一个具体史实中。因此,没有史实不行,只有史实没有能力更是寸步难行。
3.讲、学、练并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范文5
一、记忆联想化、知识网络化——有效复习的根基
历史知识的完整准确掌握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历史复习之中,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然而,记什么?怎样记?会记吗?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才是有效复习的根基所有。历史知识繁多纷杂,必须理出一定的头绪,教给学生理解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感觉历史知识的记忆有一个重要的思维规律,那就是联想。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在第一轮的夯实基础复习中,我们运用了“体系提示建构法”,即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创造性地开设了几个专栏。“我的联想”,即相关小专题总结,将几本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以联想总结,有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的纵向联系法,还有把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横向联想法,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构建知识体系”的阶段性纵横联想尝试。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建构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有机整体。因此,我们的学生在一轮复习完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二轮通史专题复习的任务。相应地,我们把二轮复习和三轮的热点复习综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深化提高复习阶段。通过交给学生更多的复习自,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学会巧记、学会对比和运用。贯穿此过程之中的还有我们的特色项目——“超级无敌大默写”。不要只听此名称,它可有着丰富的内容,每一个题目就是一个关键词。如“改革”“创新”“民生”“争鸣”“理论成果”,等等。学生们可以就每个关键词自行组织,以知识联想与回忆、组织与表述、理解与生成等思维形式展开。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再是采点得分,而是按照“SOLO”评价体系,分层、分级给予学生评分。这样的评价方法学生们很欢迎,因为既有知识的重现与反馈,还可以评价思维与创新的能力。此法一直坚持,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制定评价的标准,学生也会努力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这样,将教学、评价、目标三位一体,必然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二、练习情境化、答题哲学化——有效复习的关键
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高考历史中往往出现大量新材料、新情境。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特别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各种教研活动的机会,通过大量搜集相关的情境材料,将历史知识隐含在新材料中,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或是静心分析,使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升认识,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复的“炒冷饭”,又可以锻炼学生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一般把考试称之为“头脑风暴”,即通过新情境、新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和调动一切有效的信息、记忆等,充分加以归纳和整合,解答问题。这样,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我们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给学生考试的试卷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且大多数内容是自己命题的,使学生们在典型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中获得解题方法的训练与提升。在校本教研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哲学观点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发展的、辩证的思维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等,以练习带巩固,以巩固促思维,以思维提能力,以能力抬成绩。
三、热点敏感化、时政历史化——有效复习的点睛
以古鉴今,辨今思古,本来就是历史学科独特的人文意义,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时政热点问题的历史思考,也是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历史不等于是呆板、陈旧的东西,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有效结合起来,赋予历史学科以独特的时代性和灵动性。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有比较强的时政热点历史化的敏感性,经常会不自觉地把一些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或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如的前世今生、民生问题的发展沿革、和谐世界的梦想追求等。关注热点、以史为鉴,关注社会、以史为证,关注人文、提升素养,关注世界、融炼价值。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范文6
一、注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素质。
俗话说“青年兴教育兴”,近几年,随着我校规模的扩大和教育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我校调进或招聘的青年教师较多,而绝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热情高、干劲足、有拼劲,观念新,但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经验和驾驭学生的方法。而老教师观念相对陈旧,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较低,教学手段落后,但教学经验较丰富。如何使新老教师之间互补,取其长为我用,共同提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教有特色,教育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为此,教务处围绕培养青年教师组织了上岗课、过关课,并及时召集听课小组成员进行评课,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效果良好。
二、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务部门则是学校的主管部门,为此,本学年我们主要做了:
1、落实“六认真”检查。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全体教师的认真工作。我们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六认真”的考核工作。开学初,全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考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好本学年的教学进度,教务处坚持每月一次教学“六认真”检查,定期、定时、定点检查教师的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使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
2、开展校内教学比武。教学比武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本学年我校举办了教师辩论赛、青年教师集体备课展示课等。全面比较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教学基本功,广大青年教师均能积极参加,成绩显著。
3、严格规范考试。考试是教学常规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此,我们严格考试过程,严格考试纪律,发挥考试功能,了解真实情况,营造公平竞争氛围,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精心制定考试方案及相关材料,做到方案落实、责任落实,加强监考过程管理,整顿考纪、考风。每次考试试卷都是密封装订后批改,流水作业,以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可靠和公正。考后认真组织阅卷,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召开年级质量分析会,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 应的改进措施,使教学更具实效性。本学期除了组织好常规性考试之外,还组织了高三语、数、外会考工作,做好高一、高二会考报考工作。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关键性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抓紧抓好,努力造就一支业务过硬、勤于育人、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学期配合高中三个年级组,分别进行全面的听课检查和督导,通过听课,了解各任课教师上课状况,规范上课常规,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本学期也加强对教师相互听课的突击检查,促进教师相互听课。
四、突出重点、加强毕业班工作。
1、加强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高三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积极深入班级、 深入课堂、了解真实情况,定期、不定期地研究解决高三的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协调各班各学科的平衡,使各项工作开展得更细、更实、更好。
2、认真学习和研究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高三各备课组能较好地把握高考复习方向,突出强化了训练工作,提高了复习工作的实效和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复习课,做好专题复习的计划,复习计划落实到每天每堂课,精心备好复习课。复习课不走过场,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抓好基础知识的过关率,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上,积极提倡精练细析,讲练结合。做到:有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并及时做好情况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3、加强毕业班教学的分析研究。本学年教务处充分发挥了高三年级组的作用及各学科备课组职能,及时调整好复习计划,研讨新的《考试说明》,比较新的《考试说明》与往年的差异,把握高考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五、组织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本学期教务处主办第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内容包括师生文艺表演、师生书画作品展、教师辩论赛、教师排球赛、田径运动会、学生篮排球赛等。师生同台表演,增进了师生感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十月份组织了全校教师参加全旗大合唱比赛,并获二等奖。十二月份组织学生参加全旗一二.九公路越野赛,并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同期组织了校内一二.九运动。
六、认真做好图书室、阅览室管理工作。本学期学校阅览室又增添了二十多种报刊杂志,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思维,提高修养的读书环境,有利于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学习氛围。
七、认真做好档案整理工作,并接受教体局督导评估检查。
八、不足之处
1、原计划召开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经验交流会未能如期进行。
2、对于查课中存在的问题,只是采取了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罚力度不够。
总之,教务处工作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将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为实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这是上级及学校对我们工作的要求,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鞭策。
2017高中教务主任述职报告二:
本年度教务处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争创省四星级高中)和学校工作具体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做好“八项工作”),在教学管理上,继续在“严”、“细”、“实”上狠下功夫,带领全体教师扎实苦练教学内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本年度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学全过程的监管力度
1.针对学校教学现状,多方听取意见,起草并制定了教学常规“五认真”的细则及考核办法,组织学科组、备课组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对教师的评价不单纯以成绩来论成败,而更注重过程。学校又一次蝉联了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2.对认真上课这一环节,实行了“推门听课制”。配合校长室及时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评议工作和信息反馈工作,促进了每一位一线教师充分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对认真批改作业和认真辅导学生两个环节,采取了三条监控措施。一是凡有学生、家长举报,教务处必一查到底,本年度三位学生家长有反映的老师,都得到及时的提醒和警告;二是不定时向学生问卷调查及开座谈会调查,本年度共调查了三次;三是由教务处直接抽查,做好评估记录。
4.根据不同年度,提出了不同教学目标达成度,加强了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监管,责任到备课组,责任到个人。
二、切实抓好提升教学质量的工程
1.本年度,我们开设了44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完成了82本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
2.各科教学做到“低起点,小坡度,生基础,多辅导,勤反馈”,控制难度,讲究效度,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高一高二市统考成绩均列同类学校的前茅。
3.打好了高考攻坚战,确保了XX年高考本科一次性进线率和各科总均分名列城区第四。录取本科学生338人,专科144人,升学率为92.2%。
4.打好了中招争夺战,确保了XX级生源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今年的招生我校位于城区第四。
5.抓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中,学生获省化学奥赛三等奖2人,省生物奥赛二等奖3人、三等奖27人;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14人;全国中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获二、三等奖7个;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名;在江苏省第xx届“海中杯”机器人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获高中组团体奖一个,单项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
6.完成了高二信息技术省会考的工作,通过率达95.1%,完成了高二理化生实验会考和高一、高二省劳技会考,通过率都为100%。
三、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1.本年度是我省全面介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年头。一年中,我们在教育观念、教师培训、课程管理、物质保障、实际操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组织近200人次的老师参加了全国、省、市新课程培训。
2.在新课程教学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多思考、善交流、勤总结。制定了《市北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年级研讨活动2次,组织教师论坛活动1次。
3.成功地组织了带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27节大型对外公开课,扩大了教师、学校的影响。
4.连续7次组织每批12人以上的老师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
5.由于我校对于新课程思考的较多、较早,各项工作相对在兄弟学校的前列,教研中心14次学科的研讨活动选在我校进行。
6.近半年来,我校共有生物、历史、政治等8门学科10位教师对外开设新课程研讨课与观摩课,其中历史教师沈璐逸代表无锡市历史学科面向全省开设了新课程示范课。
7.历史、地理人教版新教材无锡地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过健、徐晶两位老师开设了大市新课程研讨课,受到好评。
四、认真细致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及四星级高中申报的有关材料
1.图书馆、实验室、现代信息技术室、文印室积极主动做好各和仪器设备的清理、盘存、捆扎等工作,思考了迁入新校后自身的管理方案。
2.一丝不苟的完成了四星级高中申报的有关材料工作,核对各种数据,收集了有效信息,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不足与需要改进的方面:
1.学生课业负担还比较重,极少数老师投入和产出之比失衡现象还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