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危机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危机管理范文1
关键词:美国次级债次级债危害中国企业管理问题
1994~2006年,美国居民的房屋拥有率上升到很高的比例接近70%,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如果这时你问美国人得益于什么?他会告诉你:这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看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并且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由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信贷或流动性危机的影响外溢造成的。相比起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级债危机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危机源自全球最发达的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而且危机中美元依然保持坚挺,汇率不再是主要问题。美国次级债危机主要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信贷危机,其中既有美联储加息给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带来的冲击,又有金融机构本身盲目扩张为危机埋下的种子,还有金融衍生产品在危机蔓延过程中的助推效应,是多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的。
二、次级债危机的引发
过去两年,随着美联储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产生埋下了导火索。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会出现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案例一旦大幅增加,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恶性循环,引发了次级市场危机的爆发。
三、次级债带来的危害
全美第二大次级房贷放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ewCenturyFinancial)的破产。
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借款者不断增加的违约,资金提供者的退出,以及贷款前锋线估计和控制工作的不完备使新世纪及其他次级贷款放款机构由巨额盈利陷入严重危机。当新世纪于2007年3月初公布要修改其2006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时,高盛等投资机构立即要求缩短对新世纪的借款期,随后,新世纪的股票价格一泻千里。2007年4月2日,该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金融股率先大跌,拖累美国股市全面下挫。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大跌242.66点,跌幅1.97%;标准普尔500股指下挫28.65点,跌幅2.04%。
美国股市的恐慌很快波及亚洲股市。3月15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65%,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3.08%,印度孟买股票交易所指数下跌3.01%。
从此引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
四、美国次级债引发的中国企业管理问题思考
2008年1月21号的全世界股灾让我们越来越对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进行思考。因为次级债不单是美国经济衰退中国出口受冲击的问题了,它带来的是思维的革命或者风暴。
第一、避免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首先,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美国次级债券的次级贷款人有信用等级划分,即“次级信用”,但对于中国的按揭贷款者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言。近几年,凡是个人要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没有谁是不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如果这样,很大一部分信用欠佳的贷款人必然会进入到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中。
按照银监会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指引,个人按揭贷款的贷款额是个人每月按揭贷款的还款额不得超过个人家庭月可支配收入50%的比重。但实际上,目前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其实一部分人是很难满足这一基本标准。此时,他们想方设法从单位开出假的工资收入证明,就出现了用假收入证明等虚假文件到银行进行按揭贷款的市场现象。
如果以美国的个人信用评级标准,中国这部分住房按揭贷款者不仅没有信用,甚至是负信用。这就必然造成了部分人利用这种假信用从银行大量套取贷款,进行房地产炒作。比如,2004年在上海曾经出现有人贷款7800万购买128套房屋的大肆炒房现象。
虽然目前国内不少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信用不好,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上涨时,过高的房价会把这类缺乏信用的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掩盖起来。可是,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就必然会暴露出来,如果一旦暴露,国内企业将面临比美国次级债券出现的危机与风险更加严重。
第二、避免“模型”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灾难。
大家知道花旗银行和麦肯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很多人会异口同声说是“模型”,大家都顶礼膜拜于他们的模板,其结果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偷偷地学他们用他们的模板,全世界的咨询公司都在抄袭麦肯锡的战略咨询模板带来了企业对咨询公司的不信任。
全世界的人都用花旗的模板让各大机构付出了次级债的传统代价。你抄我,我抄你,大家都是在抄麦肯锡。这想起银行的信用评估,他们也是用一套所谓的评估体系,大堆的财务指标,连制造企业生产什么用什么机器生产都不知道的人做贷款调查员的,这难道跟花旗银行的闭门造车做“模型”一样吗,聪明人在玩傻游戏,可惜是皇帝的新装,谁也不去说。
当企业正陶醉在用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模型”搭建起来的先进的管理体制的企业的时候,殊不知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向他袭来:曾经给其他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宝贵“模型”,正是麻痹企业管理者神经的药品。套用“模型”也就套用了风险,这一点值得企业认真检查一下。
第三、避免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金融风险。
次级债危机虽未给中资银行带来大的财务问题,但中资金融机构要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教训,提高其境外投资的风险管理能力。近年来,境内企业在从事海外投资虽然也有获利的时候,但总归是“赔得多,赚得少”。而眼下我国正鼓励境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在这种环境下,国内企业更应提高其境外投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能因为短期利润损失小就掉以轻心。
国内在进行境外投资前,应对其投资的对象做一个充分的市场调查,不能盲目追风投资。此外,投资管理团队也应深谙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具体到投资对象的选择上,包括来钱快的金融行业和资源类(铁矿、石油、铜矿)的大型企业都是理想投资对象。
第四、企业必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危机管理范文2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公共政策;制度
春节前,一场近半个世纪以来罕见的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中南部地区,不仅给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暴露出政府部门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考验了中国政府处理危机的执政能力。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已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威望和效率,也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一、政府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概述
(一)政府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针对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1]危机管理不仅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还包括对事前预防和事后恢复的管理。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针对潜在的或当前的危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
(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它是为解决某一具体政策问题而制定的,必须付诸实施。
(三)政府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决策者以一定的理论原理和价值观念为指导,对已确认的政策问题进行科学策划、统筹安排、做出对策,使其转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政府危机管理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及其良好绩效,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有效处理危机。
二、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早在2003年SARS之后,中国就在加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但这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在面对复合性突发事件时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包括预警预防、应急反应、评估恢复三个阶段的机制,其中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两项最基本的制度。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专门的预警机制和预测机制,不能将危机的前期控制过程纳入各级政府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与日常管理中,危机的信息预警能力不足,以致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时比较被动。另外,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也不能完全适应危机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应急反应迟缓,跨部门协调动员机制不顺畅。在各级政府之间应急管理职责的划分、应急响应过程中条块部门的衔接配合等方面,还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尚未完全形成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的分级响应体制。
(二)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危机爆发时,一般是针对特定危机,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这种临时性机构不能对危机准确预测和预警,加之缺乏政府危机管理专业人员以及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危机的处理效率。此次发生在南方各省的自然灾害表明,我国现行的以部门为龙头的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机制存在很大问题,各级政府下属的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应急预案缺乏情报学支撑
应急预案应该是情报学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可以视为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和情报分析系统,缺乏情报学基础就会导致信息不畅,难以作出科学的决策。此次雪灾也暴露出在处理公共危机时信息不畅,部门和地方应急机制不够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1月25日京珠高速公路之所以出现严重大堵车,与各方通车信息混乱有关,致使许多不知情的车辆进入湖南后无法出去。
(四)政府和公众危机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的安全观一直固守传统的国防和外交安全,而忽略了经济、生态、信息、文化和公众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对全社会防范风险和应急管理处置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社会危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程度都十分薄弱。早在全国降雪的初期,1月份时,有些地方还在赞叹瑞雪兆丰年,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更没有将雪灾与全国春运结合在一起全盘考虑,加之五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并不包括雪灾,所以导致了这一复杂性的全国性灾难。
(五)政府危机管理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对危机的来临做好科研、组织、人力、物力、信息等各方面的准备,在公共管理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应对危机事件的公共财政支出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在危机出现时,各级政府不得不临时集中各类资源,临时研究。
三、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却可以管理控制,以减少危机的发生数量,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危机多发期,政府要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对其全过程实施控制管理,在危机预警预防阶段、应急反应阶段、评估恢复阶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危机管理系统。
(一)预警预防阶段
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看,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加强危机的预警和预防,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危机的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治机制。各级政府必须将危机管理寓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建立完善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危机预警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快捷、通畅、及时、准确的沟通渠道,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建立统一的危机处理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大部委制改革”的思路,很适合改革现行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的要求。可考虑设立集中统一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具有大部委性质的“应急管理委员会”(或者“应急部”),设立常设性、专门性的危机预警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制定长期危机管理计划,加强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3.建立危机管理教育、培训系统。政府、学者、科研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为危机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要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危机教育和危机处理培训以演练,增强干部危机管理的能力。此外,政府还应通过社区、学校等机构加强对公众的反危机宣传和训练,普及有关危机知识,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能力。
4.加大政府危机管理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公共风险来决定财政支出,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专款专用,确保应对复杂危机事件的正常运转。
(二)应急反应阶段
危机出现后,政府运用所有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
1.迅速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政府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积极查找危机产生的根源,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及时化解危机。“在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由政府出面的有效组织、协调和调控是迅速控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最重要保证。”
2.及时公正地信息。正确引导媒体进行公正的报道,将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公众披露,避免社会的恐慌,稳定公众的信心。要建立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召开例行的新闻会,公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告知公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注意事项。
3.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作用。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参与、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充当志愿者参与,将对危机事件应急救助起到重要作用。
(三)评估恢复阶段
危机消除后,各级政府应认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科学地评估各种应对危机的预案和危机处理措施,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重塑政府形象。当人们度过危机后,政府应做好危机后的沟通工作,向公众承诺今后的措施,表达政府的诚意,安抚公众的恐慌心理,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2.强化责任追究。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官员承担与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制度。当政府公务人员不能履行或背弃责任时,必须受到相应的行政惩处。
3.建立评估机制。政府应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危机评估小组,进行有关方面的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产损失等方面的评估工作。对危机处理全过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以后危机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面对错综复杂、难以避免的各种突发危机事件,作为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者和公共安全责任者角色的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公共政策,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保障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维平.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4.
[3]林爽.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4]鄢龙珠.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5,(6).
危机管理范文3
关键词:旅游危机;恢复管理;会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43-02
1 关于旅游业危机管理
由于旅游危机事件的不确定性,经常在危机已经发生以后,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我国旅游危机管理的发展起步晚,实际应对危机能力不强,在危机发生时,尚存在一些管理上的不足,更不用说是当危机紧急事态得到遏制后,危机的恢复工作更得不到重视。殊不知危机虽然过去,但危机带来的损害仍然会在潜在旅游者的心中保持一段时间。危机事件的平息,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的终结――作为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恢复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同危机预警、计划、实施一样,恢复管理也决定着整个危机管理的成败。
2 会泽旅游现状及近年出现的旅游危机简介
会泽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主峰地段,率属于曲靖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历史是一部3000年采矿、冶炼,造币、京运的历史。因铜商文化而兴,人文底蕴深厚,县内文物古迹众多,现存会馆、宗祠、寺庙108余座,会馆文化别具一格。同时,会泽自然风光优美,诸如滇东北规模最大的高山草甸――大海草山,雨碌大地缝,大桥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均以其特色景观已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知名度。
2005年8月5日,位于云南省滇东北的会泽发生了5.3级地震。因为地震,已准备就绪定于8月20日到9月20日举办的第四届会泽“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取消。直至2008年9月才继续进行第四届“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会泽县旅游接待游客70.33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31亿元。2010年会泽遭遇特大干旱,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
3 旅游危机恢复管理对策
危机后的恢复管理,对旅游业的重振起到关键性作用。笔者认为加倍努力,采取以下措施来消除旅游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3.1 进行旅游危机管理效果评估
全面调查和检讨危机管理中的得失成败,为恢复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第一,评估危机源。事实上就是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危机源是如何产生的?当初对它的分析是否正确?今后如何归避危机源的再度出现?第二,危机预警。前期的预警工作是充分、及时的吗?基于预警的危机评估是科学的吗?如何改进和完善危机预警体系?第三,计划的实施与调整。计划确定的原则是否得到有力贯彻?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克服的?还有哪些缺撼?
会泽的2005年的地震已经在发生前就预测到了,只是事后从地震工作预报的准确性角度进行了说明。同样遭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和2010年干旱时,没有作出相关的旅游警告,提醒游客近期内进入会泽旅游可能会面临的潜在问题,以及在这期间旅行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应自救方法等。这些不足之处便是我们应该总结反思的,以便在今后类似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3.2 进行“超积极”沟通,塑造形象
以2005年会泽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电视、报刊都从灾情、救助等方面报道了这一事件。但几乎没有从旅游的角度提及旅游目的地情况,比如地震对旅游景区的破坏程度如何,人们能否安全进入及相关注意事项。地震后,政府取消了第四届“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旅游危机过后,加倍努力,积极沟通尤其关键。第一方面,在诚实透明的基础上,准备充足的信息通过宣传片的形式向媒体展示旅游目的地震后情况。同时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危机让我们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们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和亲人朋友走进大自然,走进会泽生态旅游景点。第二方面,邀请一些知名人士重返会泽考察旅行,并对此进行连续报道。可以策划邀请省市级政府官员进行红色旅游,向他们展示危机过后的恢复情况。首先因为媒体十分关注政界名流的行径,曝光率肯定很高,那么会泽的上镜率也就随之上升;其次政府官员亲临当地旅游,无形中增强了旅游者对会泽的信心;最后乘机可以争取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用于景区的修复,增加沟通方面的预算等;第三方面完全可以继续第四届会泽“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只不过将举办时间进行调整。比如震后一个月,或是100天,用纪念日的形式吸引媒体重返会泽,提升会泽旅游地的形象。
3.3 加强灵活多样的宣传促销
危机之后,另一个重点便是策划宣传促销。每一次碰到相应危机事项,会泽并没有把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旅游形式、内容改革创新作为复苏旅游的重点。这也是其2009年至2010年旅游收入只是持平,没有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善这种状况:
(1)进行市场细分。旅游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应该借助于会泽的特色旅游资源,开辟具有抵御冲击能力的市场。比如针对有专门兴趣的特定旅游者,开展特色旅游。这类旅游者更有经验,不容易被危机吓倒。会泽就有这样的优势开展科考旅游(探究水城汉墓群与“夜郎王国”之谜和黑颈鹤的保护)和“会泽映像”摄影大赛(古城、会馆、大海草山和雨碌大地缝等)。
(2)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价格不变的情况,可以考虑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比如提高服务质量,赠送景点等。或者将单一的服务方式提升到全程关爱服务。如提供接待专车、卫生健康专家,专用餐厅,经过严格卫生检查系统的设立等,提供更多的产品附加值来保障游客的安全。
(3)将目标转向最有希望的市场。到2010年“把会泽建成省级优秀旅游县”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周边地区的旅游者更加熟悉会泽,对会泽旅游恢复情况获知更快,更愿意进入目的地。如何策划有效的目标市场,让当地旅游复苏,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比如说商务旅游,就能更容易走出危机的恐慌,比较快速地进入目的地。怎样争取省内各种类型的商业活动承办权,让商务旅游带动其他旅游活动的重振。
3.4 审视安全保障程序
在危机结束后,首先需要重新审视安全保障系统。以保证其依然到位,但是不要以明显的方式进行,不要导致目的地的负面形象。不要让安全问题处理的“口舌之争”吓到旅游者或妨碍旅游的复苏。然后,通过奖励先进和建立旅游者投诉服务等方式,鼓励提高服务质量。
会泽只靠检查景区景点、接待服务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接待和娱乐设施责令进行整改,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审查整个旅游产业链安全措施的安全性,并将检查结果与以前所做的旅游安全保障基本情况记录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地方还做得不够,哪些应加强安全管理。第二,要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安全保障培训,以备危机时能从容应对。另外,建立在旅游行业的公共安全和私人安全机构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地方警察和饭店保安之间要有经常化的沟通和交流。第三,利用各种渠道对公众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旅游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3.5 调研客源市场对你目的地的感知
要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周详设计对客源市场的调研内容,采用多种形式与潜在游客进行沟通,通过研究潜在的旅游者和调查你的贸易伙伴,确定他们是否作好旅行的准备,并了解他们对你目的地的感知和理解。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宣传促销部门,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印象。为了扭转这些感知,知己知彼是至关重要的。调研的内容,方式和准确把握主要客源市场的态度,便是调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会泽来说,周边地区是其主要的客源市场。我们应该深入研究,通过调查表和访谈等形式来了解他们对震后会泽的印象,并了解他们在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下准备进入会泽旅行。针对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营销计划,及时进入市场宣传。
旅游业是个非常朝阳而又敏感的行业,任何一种情况(强烈地震、森林大火、政治动乱、战争……)都会严重危及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特别在危机结束以后,很多旅游企业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放松了警惕,不重视危机的恢复管理,导致旅游目的地在潜在游客心中的负面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直接影响到该地旅游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重视旅游危机的恢复管理会使旅游业迅速反弹,在很短的时间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邓冰,吴必虎.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4,(1).
危机管理范文4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级贷款自由主义
2008年9月集中爆发了被称为“华尔街风暴”的金融危机,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使得人们将之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
9月7日,曾占据美国房贷市场半壁江山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今年3月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至此,美国前五大投行已“全军覆没”。其它的金融巨头也未能幸免:9月16日,世界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告急;9月25日,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9月29日,美联银行被花旗银行收购……金融机构纷纷倒闭不仅意味着“华尔街模式”的覆灭,而且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市场的深刻反思。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10月23日表示,信贷危机“与我所能想象的任何情形相比,涉及面都要大得多”。在回答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HenryWaxman)的问题时,美联储前主席表示,他从自己的思路中“发现了一个缺陷”。格林斯潘说:“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假定各机构(具体来讲就是银行和其它企业)的自我利益决定了,它们是保护自己股东利益的最佳方面。”[1]
格林斯潘曾经是神话般的人物,他1987年8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并且史无前例的四次连任,历经四位总统。他导引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最长的增长期,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了“零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奇迹。美国媒体曾经毫不掩饰的宣称:“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联储主席就行。”
由于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力,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清算”到他头上也不奇怪,那么格林斯潘错在何处?他的错误对今天的危机应当负多大的责任?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投机与扩张--华尔街模式的本质
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独立投行,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他们以少量资金投入,通过杠杆作用,对各种衍生证券进行炒作,以小博大,极短时间内实现牟取暴利。在这样的模式下,风险也随着一次次交易进行而累计、扩大,最终爆发出来。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的积极作用是“对冲”投资损失,或者说规避风险,但并不是消除风险,只不过把一部分人的风险转移到另一部分人头上。比如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住房贷款,就面临着居民违约的风险;为了转移风险,商业银行将这些贷款合同卖给房地美、房利美和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银行当然不能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担者,它一方面将贷款处理成债务抵押债券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卖给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在内的全球投资者,让债券持有者来分担房贷的风险;另一方面,投行创造出“信用违约保险”CDS(CreditDefaultSwap),让保险公司如AIG等为这种次债提供担保。
金融衍生产品的另一个作用是投机和套利,炒家除了会投机升跌,还会投机波幅。在1995年时,衍生金融工具投机得到臭名远播。尼克·李森,巴林银行的一名交易员,造成13亿美元的损失,导致这家有数百年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金融机构破产。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无法还贷的风险很高。随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次贷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同时美国房价下跌,使次贷购房者难以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来获得融资,这样,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还贷。于是,房贷机构(商业银行)形成了大量的次贷坏账;“两房”、投资银行、全球各类投资者手中的大批次债由于失去偿付来源而大幅贬值,金融危机从此汹涌袭来。
“把钱借给能还钱的人。”是人类第一间银行大门柱上刻的唯一一句话。可是今天这些世界顶尖的银行家们竟集体把钱借给低收入者,投资银行给把贷款做成债券并且给予很高的等级,保险公司甚至为这种债券担保,为什么?
追逐利益固然是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则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规律解释:群体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个体容易丧失自我。于是人们相信:只要美国地位不变,全世界的人就都想去美国定居,美国的土地有限,那么房子价格总是要上升的,只要住房还在,我的贷款就不会收不回来。
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高杠杆性。衍生产品的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margin),即交易所需的最低资金只需满足基础资产价值的某个百分比。以雷曼兄弟为例,从2004年到2007年,雷曼炒作的资产负债表高达3000亿美元,主要是通过购买住宅和商业房地产贷款证券作支撑的后盾。而同一期间,雷曼只增加了60亿美元的股本--相对3000亿,可说微乎其微。所以,雷曼的资产从极高位的24倍资本,增加到了更高位的31倍。反过来,如果投资总价值下降3%,那股东的权益便完全被销除一空。[2]
二、新自由主义--格林斯潘拒绝监管衍生金融市场
既然认识到了衍生金融市场本身的高风险,以及银行家及投资精英可能利用专业知识和影响对其他投资者作出不当引导,那么首先想到遏制危机的重要办法就是加强市场监管。然而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从而埋下了危机的祸根。
20世纪90年代,有些人声称,衍生品市场已变得如此庞大,并且难以理解。为了金融系统的整体安全,他们要求联邦政府介入,加强衍生品监管。无论是会见政府官员、出席国会听证会,还是在听众云集的场合发表演讲,格林斯潘一直坚决反对限制衍生品交易。他希望这一问题由华尔街自行解决。[3]格林斯潘一方面信奉市场的力量,相信华尔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行为是可靠的,因为他们都应该是自己机构利益的最佳代表;另一方面,他认为与个人私利相比,政府的干预会是“邪恶的”。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因衍生品投资而陷入破产境地,引起一场金融风暴。但在格林斯潘施压下,美国国会仍然宣布冻结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6个月监管权力。
格林斯潘对华尔街的信任并非毫无理由--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就是“理性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知道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并且总是趋利避害。所以华尔街精英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声誉,把握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然而,他低估了市场扩张的力量,一个人冒险固然不是明智之举,拉上其他人一起“摊薄”风险之后,人们的行为就要大胆得多。正是有投行的分析、金融创新作为支撑,商业银行才一再扩大次贷业务;而投行有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其他投资者作为客户,金融创新之举也越来越多。当经济不再增长,资金链断裂,自然是一损俱损。
在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政策下,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高度自由最终导致金融风险爆发,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三、政策导向的变化--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危及实体经济,还将改变经济政策导向。从格林斯潘“认错”来看,金融危机将促使人们重视金融监管,背离自由导向的市场原则。
自现代经济学产生的三百年间,西方国家一直强调自由市场的力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曾频频指责其他国家比如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市场的优点非常明显,能够促进效率,而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扩张容易导致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例,这次金融危机也是。
理论在现实面前总是虚弱的,尽管美国一再推销“让金融体系自己寻找平衡点”的自由主义金融政策,但是自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蓄和贷款危机;斯堪的纳维亚银行业危机;美国房地产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和随后的金融危机;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破产;“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金融自由化的好处明显:让很多人变得格外富有,但坏处也是明显的:危机频繁并且代价高昂。
于是在金融危机面前,白宫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干预大旗:10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向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同时为银行新债提供担保;10月21日,美联储表示,将动用多至5400亿美元,用于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购买短期债务,以扶持美国金融体系的一大关键支柱;推行从陷于困境的金融企业买入问题资产的7000亿美元计划;[4]等等。
美国政府这次市场干预的政策力度堪称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之最,对我们也有重要启示。首先,市场自由是相对的,比信奉自由主义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国家在经济中的职责,那就是维持经济稳定,尤其注重行业监管的力度,预防危机的发生--多数人相信,如果美国政府重视金融市场的风险,对金融衍生品加以管制,那么次贷危机不会扩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第二,金融危机的关键是如何恢复信用,政府注资私人银行最主要的作用不在于提供资金,而在于给出一个信号:政府将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元本位制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困扰乃至灾难的风险急剧增加,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传递效应,这已是关系到我国金融战略和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时期,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制订政策、如何对待衍生金融市场,都需要更加谨慎的考虑。
参考文献
[1]引自《格林斯潘“认错”》,FT中文网,2008-10-24
[2]引自《希望,华尔街模式的消失》,扬子正如
危机管理范文5
【关键词】心理危机 ; 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76-01
2010年7月6日晚8时30分,湖北籍38岁男子谢某在广州市越秀区站南路抢劫伤人并挟持人质,最终被便衣警察击毙,引起众人关注[1]。作者就与心理危机应急管理有关的话题谈谈自己看法。
1 讨论
1.1 该嫌犯是否有精神病
从媒体报道来看,作者认为该嫌犯可能有精神病,一是他说有人追杀他从湖北到广州;二是在大街上挥舞剪刀,而他周围并没有真正正在伤害他的人,说明他可能有幻觉和被害妄想;三是家人说他之前情绪稳定,并无精神异常,说明他被人追杀很可能是幻觉,而不是现实;四是他的判断辨别能力明显下降,他抢劫伤人是不犯死罪的,而劫持和伤害人质是可能立即被击毙的,这是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能意识到的;五是报道中多数群众反映他可能有精神问题。所以应高度怀疑他有精神病。
1.2 心理危机应急管理
1.2.1 对嫌犯的干预
该男子声称不想伤害人质,想与记者说话,说有情况要反映,就说明他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应该问清他的目的和想要什么样的条件。嫌犯之所以劫持人质,可能是他觉得周围很危险,他希望得到保护,警察应尽可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或者让他告诉我们,我们要怎样做他才觉得是安全的,让他感觉到我们在帮助他,没有把他视为敌人,我们在解决他的困难,只要条件允许(在保证人质安全的情况下),都应该满足他提出的条件。报道没有提及危机干预专家参与,说明可能缺乏专业性的危机干预处置程序。
1.2.2 对开枪警察的干预
报道中说女警察击毙嫌犯后立即回去继续值班,没有让她休息,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再出现紧急事件,能保证她情绪思绪不受影响?眼前不会闪现刚才枪击的画面?能保证她继续工作的质量?所以这也是值得探讨的,作者认为此时女警察应当休息,不再执行任务,应当接受心理咨询,让她讲述对事件的感受和想法,让她理一理思绪,让她的情绪得到舒缓,让她的压力得到释放,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做,有没有自责和内疚感,有内疚感怎么办,没有内疚感又怎么办,等等。从这次事件看,警察在处理应急事件中还应增加以下预案或程序,比如专业性危机干预程序、枪击手休息制度、枪击手咨询制度等等。事件发生后1天记者再次采访女警察,女警察说“一般情况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我没事,挺正常的”。这说明她没接受心理咨询,我们不清楚她是否意识到她需要做什么,这不是正常异常的问题,而应该需要这种程序,需要探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心理反应,探讨更为深刻的人性化的理解,总结学习更好的应对方式和经验,从而保障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1.2.3 对受害人的干预
关于人质的信息很少,受伤,到医院做简单处理后被警察带走,人质需要心理咨询吗?人质会不会经常陷于恶梦?会不会回避公共场合不敢出门?会不会感到内疚?会不会失眠?头脑中会不会反复出现嫌犯被击毙的情景?她的生活受到影响了吗?她能坚持工作吗?她的情绪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变得冷淡和疏远?这都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并适时干预的。
1.3 精神卫生仍被严重忽视
这次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作者认为,反映了精神卫生仍被严重忽视。如果嫌犯有精神病的判断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那么这次事件就是场悲剧。有精神卫生专家指出: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20%,而我国财政在精神卫生中的投入只占总卫生投入的2.35%[2],在我国只有15~3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得到了治疗[3](发达国家是60%)。中国精神卫生法20多年前就开始筹备立法了,至今仍未立法。中国精神卫生规划版本不断在修改,而精神卫生的现状却变化不大。专家早就呼吁进行重性精神病监管,呼吁建立精神卫生防治网络[4],这个网络覆盖率仍然是相当低的。
2 结论
只有重视重性精神疾病的监管,重视精神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才能有效减少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才能保护所有人的生命权。各地应成立危机干预中心,为上述嫌犯、警察、受害人等提供心理服务。遇紧急事件时应有危机干预专家参与,事件发生后应对当事人进行危机干预或心理辅导,这两点应纳入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当中。
参考文献
危机管理范文6
关键词:公共关系危机;问题;管理策略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表现形式
公共关系危机有的是一般性危机,也可以称作公共关系纠纷,常见的像员工行为与组织管理制度的冲突、组织服务态度不好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等;但是,如果是产品或组织的信誉危机、重大生产失误、突发性的商业危机等,则是组织所面临的必须及时妥善处理的真正公共关系危机。
有些公共关系危机是发生在组织内部,波及的范围不太广,直接破坏组织的凝聚力;相对而言,有些公共关系危机则发生在组织外部,涉及公众广泛。不可控因素较多,处理起来也相对比较困难。
也有一些公共关系危机是由于组织主体的某种行为引起的危机称为人为公共关系危机,具有可预见和可控两方面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平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损失也是可以避免的或者可以降低的;而那些不是由组织的行为直接引起的危机则属于非人为公关危机,最典型的诱因当属自然灾难,这种危机容易得到组织内外部公众的同情、理解与支持。
此外,公共关系危机还有显在危机和内隐危机之分。如果矛盾冲突已经十分明显,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或组织公共关系状态已经异常,声誉已经遭到破坏,甚至这种状态还有进一步蔓延恶化的趋势,则为显在危机;内隐危机指潜伏性危机,这种危机与显在危机相比,不仅不太容易被觉察,而且对组织形象的损伤也更加严重。
(二)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的发生总是让人感觉始料未及,危机什么时候发生,会带来多少损失,影响程度有多大以及具体态势往往都是组织意想不到的。
2.聚焦性。公共关系危机往往会成为社会舆论P注的焦点和热点,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有关危机信息的传播速度飞快,辐射面相当广,使组织危机情境迅速公开化,导致发生危机事件的组织瞬间就会裸地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家喻户晓的评论对象,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3.破坏性。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所以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对组织产生极大冲击力,不仅会造成组织经济上的损失,更主要的是对组织形象和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候甚至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使组织公共关系状态陷入十分困难的局面。
4.必然性。表面上看公关危机具有偶然性,但是客观地说,任何看似偶然发生的危机,其实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如果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危机往往都有其必然性。“组织发生危机如同死亡和税收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任何组织都有可能陷入公关危机。
5.紧迫性。危机是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对组织来说,危机一旦爆发,犹如星星之火,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迅速释放,没有缓冲的余地,转眼成燎原之势,所以说公共关系危机具有紧迫性。
因此,面对危机如果组织能够准确识别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共关系危机事件采取得当的措施,使组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形成新的发展机遇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公关危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公关危机管理意识淡薄,缺乏预警管理机制
越来越多的组织在日益成长壮大的同时,也在关注组织形象建设和维护,但在危机管理方面仍然没有正确的公共关系理念,对社会利益、社会责任的认识仍停留在口头上,在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组织自身利益,居安思危的管理意识薄弱,这成为组织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制约组织的管理水平,一旦出现危机,这块短板就有可能成为组织发展的致命因素,甚至导致更大的危机蔓延。
同时存在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即便有些组织内部设立了应对公关危机的专门机构,但是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和规范管理,导致公关危机爆发以后,只能临时抱佛脚,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来化解危机的不利影响;只有健全预警管理机制,果断采取既有序又有效的处理措施,才是有效化解公关危机的关键,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加剧公关危机的危害。
(二)渠道不畅,媒体关系处理不到位
公共关系主客体信息的双向交流沟通是由通畅的传播渠道实现的,而组织在利用媒体传播方面恰恰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普遍存在缺少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的意识,缺乏深层次的沟通合作。公关危机一旦爆发,组织会成为社会舆论和公众议论的焦点,有时组织还比较消极地应对媒体的报道,更有甚者封锁消息,这样一来,公众就没有办法及时得知自己所关心的信息,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就等于失去了联系,在信息传播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公众就会通过想像和猜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和关切,媒体也会被迫从其他非正式渠道来获得有关的信息,所以,切断或阻塞传播渠道的后果往往就是为公关危机的成功处理设置更加巨大的阻碍,大大降低了有效化解公关危机的比率。
(三)漠视公众的反应,缺乏责任心
公关危机发生以后,组织在处理公关危机的时候,往往是先考虑自身利益,把自身利益放在危机处理的第一位,而漠视公众的利益,不愿主动向公众进行解释说明、也不能真诚求得公众谅解,来缓和对立情绪,这必然会使公众产生受到岐视的感觉,这种极度缺乏责任心,采取逃避缄默不愿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的做法,是公众所不愿意看到的,从而激化了矛盾,使组织成为公众的对立目标,陷入更大的公关危机中,不仅遭受到主要公众的谴责,还受到媒体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抵制和抨击。
因此,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公共关系预警,疏通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真诚对待公众,勇于承担责任,才是应对公关危机的根本所在。
三、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和对策
(一)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原则
1.预见性原则
预见性原则是指组织在危机没有发生之前就对各个领域和环节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提早发现危机可能发生的苗头,并制定全面、可行的危机预案和计划,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遵循危机预测原则还体现为危机事件发展前期管理者准确判断危机发展态势、影响程度和社会公众的反应,很好地把握潜在危机的态势,能够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
2.及时性原则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过程中首要原则就应该是及时性原则。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所以组织面对任何危机都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快速反应,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危机反应非常淡漠,不能诚恳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只会错过危机公关处理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机,拖延时间的后果只会让公众对组织失去信任,所以说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工作中赢得了时间就等于赢得了形象。
3.真诚性原则
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如果做到了这“三诚”,则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公共关系危机的聚焦性特点决定了危机事件发生时组织的一言一行备受公众关注,回避隐瞒封锁危机的鸵鸟政策是公共关系管理的大忌。只有如实说明情况,深刻认识组织的不足,真诚向公众道歉,愿意接收舆论的监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真诚打动公众,才能缓解矛盾,赢得公众理解,才能成功矫正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不良形象。
(二)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策略
1.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管理预警系统
组织不仅应当树立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的意识,还应该建立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第一,信息预警。信息预警是危机防范的前提。在环境变化、危机酝酿过程中,往往会有征兆,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反馈到信息,才能提前进行预防,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二,组织预警,即设立一个应付危机的专门的常设机构,以便及时处理危机或是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只有专门的拥有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部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最有效的方案来解决危机。第三,制度预警,即制定一系列防范危机的规章制度,做到有备无患。
2.尊重公众,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危机的后果必然是会殃及公众利益,公众有不满情绪也是正常的,组织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和理解。组织一方面要正视面对公众指责和媒体质疑同时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真诚地向公众致以歉意,尊重顾客的意愿,平息公众的怨怒情绪,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以示组织的诚意,从而取得公众的谅解,从根本上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其次,可以开展喜闻乐见的、亲和力强的、沟通直接有效的联谊会、座谈会、参观展览等社会型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了解内外公众的需求和愿望,尽力解决,也让公众更加深入了解组织,从而认同组织;此外,还可以通过为社区服务、环保、赞助等公益活动,展现组织的社会责任感,转变公众对组织的不良看法,在公众心目中重塑形象,赢得舆论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提升组织的美誉度。
3.畅通传播渠道,确保实现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良性传播
公共关系传播的突出特点是双向对称沟通,充分运用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反馈沟通的方式,赢取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过程中相互间需要交换的信息量非常巨大;此时只有把组织的真实情况、组织“以公众利益为第一”的诚意输出给公众,同时搜集反馈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才能获取公众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才能理顺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才能降低危机对组织的形象损失。因此,公关危机管理应该畅通各种传播渠道,尤其应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公众的有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