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机推广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59-01
农机推广,是指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改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率、经济效益,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机推广,就是运用农机推广手段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过程普及应应用的过程,农机推广包括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农业推广势在必行,结合实际,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开展农机推广,早日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机推广的重要性
农机推广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机的推广,是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及技术的应用重要手段,是使机械化更快更好的发展,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不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农业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农业中,有许多方面是靠机械化才能实现的,如,节水灌溉、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深度施肥、高效收益、设施农业等,如果单单靠传统农业的方法来做,是无法达到效果的,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机推广大大地减轻的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业发展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缩短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
农机推广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使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我国其他产业的生产当中去,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农机推广代表了农村先进的生产力,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是农民生活更加富足的重要条件。农机推广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农民收入增加,缩小了城乡距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农机推广创造了绿色、节约、规模的农业发展模式,资源消耗少,效率高,污染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虽然有了一些进展,具有初步规模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还是落后的,仍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转变和使用。一些基层的宣传不够,农民不能充分的了解机械化的作用。而经费不足、缺乏示范基地、办公条件简陋、设备老化、推广手段落后、知识水低等也是一些地区农机推广不能实施的原因。
有的地区由于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推行不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机械化作业,土地分散不集中,各家各户实行小农生产,不能集中进行耕种,不能适应当地的需求,导致农机推广不能实行。部分地区经济落后,没有能力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农业机械使用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但由于他们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致使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时间较慢,而且小农心理根深蒂固,对新事物、新技术存在怀疑,甚至抵触心理,这极大的妨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妨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另外,由于从事农机推广的人数有限,许多农业机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技术需求得不到解决,农业推广部门的工资较低,待遇较差,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推广人员的年龄逐渐老化,知识水平逐渐降低,推广工作越来越难,推广的观念和技术也相对滞后,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农机工作难以开展。
三、农机推广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解决农机推广中的问题,首先,政府要要对农机推广做出支持,积极改善基层工作站的工作条件,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增加推广经费,培养专业农机推广人才,组织农机人员定期学习进修,提高专业素质,制定相关制度和奖励机制,激发推广人员的活力与积极性。培养技术精,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出台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只有农民有购买欲,农机推广才能进行,农机宣传才能确定方向;其次,要改变推广方向,提高推广效率,推广规模要扩大,下基层,使每家每户都能了解农机推广,扩大服务领域,保证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把农民需要的技术、机械送到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争取政府的重视,保证经费充足,另一方面,通过现场示范等让农民了解新技术的效果、作用,吸引农民关注。
建立推广的信息网络,使农民了解到最新的农机动态,技术方面的更新,政策法规,以及适用的农产品,如,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渠道使农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也可通过各种渠道将农民的意见和需求及时反馈会农机部门,让农机部门与农民互通信息,提高推广效率。
四、结语
农机推广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的发展,农机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科技推广,农机的推广是将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综合效益提高的重要措施。在农机的推广中,要推广先进的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机械技,要及时更新观念和技术。农机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推广人员需要做出长期宣传和技术服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线全忠,王振成,刘洪祥.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03).
[2]宋守江.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机推广与电气化.2010(02).
[3]黄和祥,刘守祥.我国农机推广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03).
[4] 林芳. 浅谈我国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福建农机. 2010(01) .
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1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范围较小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把握农业发展的多样化特点,扩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将优化农业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但是,纵观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不够全面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农业主体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忽略了后期程序及衍生部分的处理,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益[1]。
1.2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小农经济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加之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完全成熟。1949年以来,我国曾长期处于国营农业的发展背景下,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2],使得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很难充分推广,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
1.3管理信息化与人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管理水平过硬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和较高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而农业信息化正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3]。但是,在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中,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信息化发展并没有赢得农业产业人员的普遍支持,因而信息化建设受到影响,不能发挥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指导作用。同时,专业人才的缺失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对于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有极大的需求,但是这类复合型人才较少,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动力不足。
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创新农业管理模式
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升级,重点要解决好当前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后期加工问题、食品安全控制问题等,保证农产品的基本质量。
2.2建立健全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机制
新时期,要想解决管理机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就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在这一发展机制中,要特别重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既要推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理念,又要配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和硬件,实现农业经济由粗放式到集约式、传统型到技术型的转变。
2.3强化专业管理队伍建设
专业技术突出、管理意识先进的管理队伍是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关键。针对当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强化培养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新型人才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培养,使其对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具有认同感,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生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3.003
农业信息化将农业与科技紧密地结合起来,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物联网是近年来在信息感知技术、网络传输等新技术发展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综合化应用技术[1]。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物联网为农业生产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提供保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是农业依托新型技术,与信息化结合的范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1农业生产与物联网建设
1.1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物联网作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农业生产在管理方式上更加精细化,在智慧型农业发展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随着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逐步拓展,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获取精确的农业数据及信息,为各种自动化、智能化及远程控制设备提供数据,实现高效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2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基本架构
物联网组成架构由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应用服务层及用户层组成。数据采集层主要是对影响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例如对光照、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数据传输层则是把采集层采集捕获的数据高速地传输出去;应用服务层则是把传输层传回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提供各种计算服务;用户层是负责信息处理的人把采集、传输、处理后的数据再作用于对象,实现信息控制[2]。
1.3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精准、集约、高效化也逐步得到提高和完善,自2001年始,物联网逐步拓展应用于农业生产中。2001年,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基地高光谱遥感信息试验成功;2011年,物联网技术被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引入应用,在精准农业生产、生态农作物集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1年,农业部在上海、安徽、天津启动了物联网试点并建立起多个大田作物数字化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效[3]。
2现代农业生产中物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物联网专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农业信息化人才是物联网应用与推广的关键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信息化管理、调试、维护等技能,还要具备相关的农业知识,加之信息化管理技术人员在就业中更多地倾向于大中型城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这就使得愿意服务基层的人才十分缺乏。其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联网建设和应用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硬件设备及软件的技术支撑远不能满足物联网实用、适用的要求。
2.2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不统一
建立健全国家统一标准的农业物联网应用规范,拥有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标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这就导致各地物联网发展的设施不完备,分析数据不能有效地共享,严重影响了整个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
2.3物联网基础建设投入巨大,财政经费有限
物联网基础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前期投入多,收效慢,加之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明显,除了有限的财政支持和专项项目经费外,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投资建设。虽然近些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持也不断提高,但与城镇信息化建设相比,依旧十分有限。
2.4农业从业人员的物联网建设意识薄弱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主要由农民、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组成。虽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平均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的农民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缺乏科学的认识,而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物联网建设和应用更是缺乏了解,加之物联网建设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所以应用起来往往存在“科研多、生产少”的现象,农业生产中物联网建设“务虚”成分远超“务实”。
3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中物联网建设的对策
3.1加强人才及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生产中物联网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普及推广信息技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知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应重视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农业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为农业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让质优价廉的农田基础设施装备应用到田间地头。
3.2制定和规范物联网标准
农业从业人员、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应协调一致,从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两个角度明确物联网标准的工作范畴和应用领域,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应用的机制,分步有序地完成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工作。
3.3加大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
农业生产是国民生产的基础,应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把物联网建设发展纳入到农业基本建设中,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建立专项资金用于物联网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农业企业对科研投入的扶持力度,让科技服务农业,保证农业现代化的贯彻和实施。
3.4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农业生产中物联网建设涉及领域广,需要整合和共享的资源来源广泛,必须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明确战略定位和建设步骤。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引导各部门积极合作,更快更好地推进物联网的建设和应用。
4结语
物联网技术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改变农业生产中管理方式粗放,土地、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不高的现状,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尽管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必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艳萍,田兴国,杨征,等.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51-53.
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78-05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以农民为主体,以新的生产方式为纽带。它具备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占主导地位,但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三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后,农业现代化被提升至新的高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到逐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到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纷纷涌入第二、三产业。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
各地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过程中,大都基于本地实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较早的地区之一。当前,又迎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中发展农村经济更具有现实意义。河南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就地实现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但由于全省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决定不同区域内农村产业发展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比较突出的是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这些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1.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洛阳市是农业大市,农区面积广,农业人口比重大;山区面积大,自然景观多,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县区、乡镇之间的基本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洛阳市提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洛阳市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出来的土地,通过复耕、租赁、开发等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如,石井乡建成5个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的农村社区,实现了全乡农民的集中居住,同时利用龙潭大峡谷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引导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营农家乐、开店经营当地土特产,或在景区管理服务企业务工,有效促进了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
2.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许昌市的县域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基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再造和提升高效农业是许昌市的主要做法。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高效的思路,通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做大做强高效农业。如,长葛市古佛寺村规划690亩连片土地,其中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提供给大型面食加工企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村规划900多亩土地,用于满足该镇花木产业的用地需求,实现该县的农业结构调整。许昌市近郊的农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就业岗位。
3.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舞钢市统筹考虑城乡产业规划,坚持产业规划与农村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根据舞钢市的钢铁、矿产等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全市17个村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制造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政府分类指导、政策捆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创业就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态势。舞钢市靠四大主导产业的带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在产业构建过程中,注重配套安排创业就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基地,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4.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巩义市以乡镇为主体,依托或围绕乡镇主导工业企业,构建农村的产业支撑。如,竹林镇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竹林镇共有7个行政村,人口达2万人,现有总面积27平方公里。竹林镇根据自身的工业优势,积极构建产业体系。竹林镇坚持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了耐火材料厂、石料厂等,同时坚持“两头在外”的原则,兴办家电厂、制药厂,在不断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电子、铁路机车专用件等新兴产业。目前,竹林镇已拥有82家工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该镇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镇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镇财政出资,并为在企业就业的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同等待遇的企业福利。居民应缴纳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由镇政府财政承担,投资580万元建设竹林卫生院,居民不出镇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区域内工业的发展,使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和有效增收,为农民集中居住和节约土地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竹林镇对节约的土地进行新的规划调整,开发长寿山旅游景点,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虽然在规划设计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公共服务、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产权制度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支撑,其产业方面的研究论证、规划布局、培育发展还远远不够。¨。从四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在实践中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定位、土地利用、配套改革、基层组织重构、城乡文化融合、乡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之,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二是不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盲目建设。三是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四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二、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产业选择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比较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可以为农村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再拉大的变化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在于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落后。通过对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演变和基本来源进行对比,有利于提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表1可看出,城镇居民的收入中工薪收入一直占绝大部分,近年来高达68.34%,而经营性净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占比较低,近几年来的平均占比为6.32%,城镇居民的经营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和零售业、服务业等。
从表2可看出,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中比重较大,平均占59.32%,而在第二、三产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相对较低,平均只有32.91%,低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看,第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出第二、三产业收入占比之和。
从城乡收入差距及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可看出,城镇居民从第二、三产业获得的收益比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益要高得多,说明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症结在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太小,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注重集约式高效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比较
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致使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普遍比西部地区高,最高的上海,达68.72%,最低的新疆,仅占11.98%,两者差50多个百分点。
从不同区域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看,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最低的是上海,仅占4.22%,最高的为新疆,占78.62%,相差近75个百分点,这说明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在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当地农村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时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总之,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应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民将从传统式村落散居和粗放式分散生产向集中居住和集约生产转变,这就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本的解决对策在于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规划
一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培养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产业,全面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三是制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和融合发展机制,强化促进和扶持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是基础产业,尤其是我国农业人口占相当大比重,面临着保障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双重任务。因此,必须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农业,引进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粗放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为动力,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扩大规模,拉长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第二,不断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群)。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区域特色农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这类产业既有利于整合和开发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农村在耕作和生产方式、居住和生活方式、交通通讯方式及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
(三)大力推动非农产业发展
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要素构成、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着力发挥资源、区位、市场、产能、人力、文化等方面优势,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四)培养新型农民
农村产业发展依赖于农村人才资源和具备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培训农民,逐步使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五)扩大农村需求,激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广阔的农村市场,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农村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农民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现有耕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农村内服务业优先由当地农民经营,让有特长、有资金、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微企业,从而取得经营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刘娟,李胜茹.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7(9):16-18.
[2]王余.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构建产业支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86-188.
[3]赵雅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文化建设[J].中州学刊,1994(4):23-26.
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 “四化”,即有两化是与农业相关的,即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需要集中建居民区、居民点或吸收农民进城,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许多农民既离土又离乡,实现土地大块、集约化经营,这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建设现代化农业,让离土的农民、创业再起程、再就业。根据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试验的经验,需要当地镇、村领导多想办法,建立再就业服务网点,提供就业机会,推荐就业岗位,联系就业门路,实现农民城市化、社区化,这就需要科学研究制定好如何与城市居民同工同酬的问题。我们知道到2030年要有3亿人进城,城市规模要增加一倍。当然,这几年,我国各个地方已经探索了不少这方面成熟的经验。如,突破城市户籍壁垒,有房有单位可以转户口等。
1 实现土地大块、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实现土地大块、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优点很多;首先便于种粮大户集中经营,实现科学种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种粮大户,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第二,做到旱涝保收,大片的土地由种粮大户经营,为了提高收入、提升生产安全系数,倒逼他要兴修农田水利,使一些先进高效的农机装备,能在耕、耙、播、收,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秸秆打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第三,能够节省许多人力资源,让更多的农民朋友打工创业,做经营、搞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接受现代先进理念,达到放眼世界、拓宽视野的目的。那时,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臂朝天”, 便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或者成为社会名流、商业精英。在这里要提醒政府的是,农民离土了,但是将这些耕地真正流转吗、如果还是自己掌控着,只不过是出去赚钱而已,土地仍是交给亲戚、邻居耕种,但没有撂荒。这些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克服农村这种尴尬局面,一个办法是土地有尝流转;第二,政府、村委会做到自愿、依法、有尝流转。当然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居住、就业、医保、社保等各项惠民政策、制度、服务落实到位,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2]
那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又是如何?各地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不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有诸多问题等待规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颍州区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制定了《颍州区土地流转规模种植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细则》。一要积极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每个乡镇要新增1个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每个村要新增流转土地300亩以上;二要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目前,建立了以区农经站为中心,11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分支中心及96个村居网点的农村土地流转网络服务体系。截至2月底,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4.6万亩,约占42%,其中流转50亩以上的有294户、百亩以上的有171户、500亩以上的有20户。其中,花木种植的面积占20%多,水产养殖及其他养殖的面积占近20%,瓜果、蔬菜种植的面积占近40%。较为典型的有,颍西民强蔬菜生产基地、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九龙葛浩新小麦高产示范田 。
2 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些基本顺利实现,摆在当前议事日程上的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实质是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提高的过程,农业机械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生产不仅需要适用的农业机械,而且需要有技术、会运用的新型农民。
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 ,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被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所证明的事实,也是当今农村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
随着国家对农机化发展扶持、购机补贴力度的加大,近年来,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以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施肥复式拖拉机,特种作业加工机械为代表。这些高性能的,复式的,多功能农业机械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装备,快速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为美好建设和推进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们在不断拓展农业作业范围,实现本地机播机收、灌溉喷药、秸秆还田的同时,又进行技术输出、跨区作业。有组织、有序流动,像颍州区申路、孙成贵农机合作社,乃至去年初刚跻身“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的颍泉区郑洲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2014年的午收征程,几百台机子已从江南到中原,从信阳到河北、天津,几乎走遍黄河两岸。不仅进行收获作业,还能耕种、田间管理等。“只要农户有需要,合作社都能提供农机服务,这远远低于农户自备农机的成本。”郑洲说,由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规模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统一的农机专业化服务为这些大户节约了成本,成为大势所趋。这也是现代农业尝试的可行之路,当然农业现代化要走的路还很长。国外发展前沿:出现了基于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遥感系统,基于传感器的精确田间管理,农业机器人。
3 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办法
我区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参与流转的主体很少,农民参与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缺少农业大户的参与,缺少农业合作组织或者知名农业企业的参与,缺少规模带动效应。缺少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其他市场主体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农地流转主要由基层政府来推动。(2)从我区各乡镇的土地流转实践发现,农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各乡村干部,特别是行政村干部同各农户之间进行交易,还带有政府强制性,甚至虚假的套取政府资金。流转关系不稳定,同时也限制了土地流向边际产出率高的使用者。(3)农地流转市场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了,还不够完善,仍然是制约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当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最关键的因素,农民缺乏离开土地之后的安全感,农民有“后顾之忧”,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且土地流转后农民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将会对农村社会发展稳定产生不利影响。(4)土地流转以出租为主,乡村干部包租的占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的80%以上。涉及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城镇化、农机化、市场化程度较低。(5)流转后的土地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花木种植,甚至用于物流仓储用地及小城镇的小产权房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的城镇建设会议明确指出:农村土地流转用途,必须保证国家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必须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发展城镇化不是“去农村化”。 流转出的土地必须要监督到位,责任到位,惩罚到位。不得用于非农业经营,如建仓库、厂房等,只能用着农业,否则,立即终止流转,并责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第一,要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由村委会将管辖范围内的土地管理好,不允许乱建房屋,统一听从村委会、村民大会的决定,如流转客体、流转内容、规模。第三,本着“自愿、依法、有尝” 的原则,依市场规律调解每亩地的价格。第四,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本村的村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可自愿申请承包流转的土地,但要经公开竞聘方式,一定的法定程序,再经村委会或其他监督机构严格审查筛选、公示,由人品好、信誉高、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粮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来耕种、运作、经营。规范合同、照章交费、严格监管,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综上所述,要想将土地流转与现代化农业搞好,不是 “一拍桌子,二瞪眼”就能奏效的,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学习本地、外地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模式,发挥村民的聪明才智,调动土地流转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政府引导,做好政策扶持,建立市场体系,制定流转体制,加强法律监管。经过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人的热心耕耘、乐于奉献,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与现代农业同节拍、与广大农民同心愿,形成共振、共鸣,良性循环,农业现代化的愿景总能实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依法扎实推进;那么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明天会更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会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策略
0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形势日益严峻。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目标:即优质、高产、高效。当前,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正全面快速发展,这为我国加快农业技术革新、更好应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与挑战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发展,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在如此环境和背景下,我们如何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而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升级换代和技术革新,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质量、效率以及现代化水平,已成为了很多专家和学者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全面探讨了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与措施,以期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有所帮助。
1电子信息技术的涵义
所谓电子信息技术,就是指研究信息产生、收集、存储、传递以及处理等过程,并积极采用新兴科技、信息的技术之一。通常情况下,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就是指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硬件、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讯、网络等技术来实现的。目前,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与进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范围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张,很大程度上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及方式,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从世界范围而言,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现代科技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势必会大大优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处理、应用,进而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对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2当前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及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依然极为缓慢。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落实。这些困难及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已充分认识到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但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农业气象预报、农业网站建设等方面,对在农业机械领域中应用还体现为重视程度不够,也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如此一来,就势必导致电子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且使得我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在农业机械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日益加大,这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2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作为保障,尤其需要配备大量的研究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和相关实验设备等作为保障。从我国的范围来看,在农业机械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远远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3与实际相脱节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农业机械信息化的水平还较为低下、革新步伐缓慢、实用性不强等现象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的生产、质量、效率及运用的有效发挥。从我国实际来看,其根本原因主要就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同农业机械实际应用环节不相适应,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比如,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业机械仅仅适合在平原地区应用,而对山地或者丘陵地区的农业机械及其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相对比较少,因而不利于更好地推广电子信息技术。
3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必须积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确保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稳步有序推进。
3.1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和水平
在新的时期,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生产者、实践者,只有进一步提升农民的能力水平,切实加快农业机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步伐,才能使农民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此,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等活动,扎实做好农业机械的后续服务,切实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认真解决现代农业机械在农村推广的困难和问题,逐步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3.2加大农业机械信息化投入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得到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应用,也取得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比,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还比较低。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切实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全面推动农业机械信息化取得实效,促使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农业机械中得到全面广泛应用,并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3.3实现与农业问题的有效衔接
农业机械的信息化研究,必须紧贴我国“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只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机械在开发、销售、应用、管理、维修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与效率,才能提升农业机械在组织、管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这样一来,就可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水平,进而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问题,也更加有利于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三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变化,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及其范围逐步得到扩展,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不断加大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以求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明.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技术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1(2).
[2]万霖,车刚,张燕梁.绿色设计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