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系统理论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系统理论案例范文1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个案实践 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27-02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案主林静,今年22岁,弟弟21岁,林静的父亲跑运输经常在外,母亲在林静读大二时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弟弟在外打工,但是每个月仍要向家里要钱,父亲由于要承担林静和弟弟的日常花销,因此家里经济比较紧张。
林静一直无法接受母亲去世的事实,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现在大学毕业了,同学们都积极地在找工作,但是林静每天都很萎靡,把自己关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朋友打电话给她,她觉得自己现在工作没有着落,一事无成,在朋友面前没面子,因此总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从不愿多聊。父亲劝她去找工作,她觉得是父亲嫌她不做事,只会花钱,厌烦她了,因此与父亲大吵了一架,再不与父亲交流。最近,林静发现自己的父亲与一个中年女人来往密切,经常通电话,并且自从和父亲吵架后,父亲也不像以前那样关心自己了,林静感到非常害怕,担心那个中年女人会把父亲从自己身边抢走。社区工作者了解了此事之后,想与林静谈一谈,但被林静拒绝了,因为林静觉得大家都是想看他们家笑话才这么做的,根本就不是想帮她。
社区工作者通过居委会的协助以及对林静和父亲生活上的帮助,终于取得了她的信任,并与林静建立了专业关系。
二、预估与问题界定
(一)预估
个人发展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个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受到个人生活环境中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所影响的。在本案例中,案主林静是一个处在家庭、同期群体以及社区之中的个体,因此本案例采用社会生态图的预估方法。
1.生态系统图的理论依据。社会生态系统图也简称为生态系统图,是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发展出来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有机体或有生命力的系统和其所处环境间维持着持续且交流的关系。个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也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任何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许多现实的案例指出个人与家人、朋友、亲戚、邻居、工作机构以及所在社区的互动所产生的支持网络,能够减轻压力对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帮助个人走出困境,提升自身能力。
社工工作者必须致力于为案主搜寻有益的支持网络,改变案主所处的环境,增强环境对个人需求的回应度,促进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调和程度。
2.林静的生态系统图。
(二)问题界定
依据社会生态理论发展而来的“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视角和认知行为理论来看,林静个人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其与环境的不恰当互动,对环境产生错误认知而产生的,环境因素是林静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本案例中,环境因素包括微观(个人)、中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宏观(社区)三个方面。综合人在情境中、认知行为理论以及生态系统图,我们可以诊断出林静的问题主要有:
1.亲子关系问题。案主林静在毕业后由于情绪持续低迷而无心找工作,其父劝其工作,林静便与父亲发生争吵,从而导致父女关系紧张。
2.行为偏差问题。案主林静在母亲去世后便陷入低迷,把自己关在家中,不与外界接触,毕业后也不去找工作。
3.社会交往问题。朋辈群体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必要时能为个人提供情感及物质上的支持。本案例中案主林静在朋友打来电话时,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而感到没面子,因此与朋友交流不多,甚至逃避交流。
4.心理情绪问题。在母爱突然缺失以及林静在之后出现的拒绝与外界交流的现象表明,林静的心理遭受了极大的创伤,极有可能对感情的需求会更高。林静对于父亲找女友一事,表现出担心与焦虑,更说明在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所遭受的感情创伤对林静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情绪影响。
三、介入目标
(一)缓解父女间紧张关系
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强化父亲对林静的支持作用,加强父女之间的相互理解。
(二)改变偏差行为
帮助案主改变拒绝与外界沟通的情况,鼓励其外出找工作。
(三)促进案主的社会交往
鼓励案主与朋辈群体、邻居等进行交流。从而加强案主的社会支持。
(四)消除案主不良情绪,建立积极正面的情绪
帮助案主接受母亲去世以及父亲需要异性感情依靠的事实,增加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抗逆力。
四、理论基础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要有掌握资源的机会,否则将无法建立自己的生活空间。个人的发展是成长中个人与其所处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个人特征的产物。个人的行为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社会性的环境,持续对处于系统中的个人产生影响。个人所在的各个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分为三个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包括影响个人的生活、心理和社会系统;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是指比家庭等中观系统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个案时,应该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对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综合的评估。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加以考虑,并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①社会工作者需要从案主的社会系统中找出各个系统产生作用的方式以及这些系统是如何影响案主本身的。
(二)ABC人格理论
ABC人格理论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A代表“行为事件”;B代表“信念系统”;C代表“情绪结果”。该理论认为行为事件会使个体产生一种信念系统,这一信念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消极的情绪结果就是由于歪曲的信念所导致的,因此只要使个体认识到自身不正确的信念,就有改变偏差行为的可能性。
社工在介入时,需要对案主的歪曲信念进行干预,使案主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质疑,进而通过社工的帮助,产生新的合理的信念,这样就会引导案主产生积极的情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要清楚案主的不合理信念是如何产生的,并且要辨识这种不合理信念与不良情绪结果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五、介入策略
(一)微观系统(案主个人)
1.对案主进行情绪疏导,可以带案主进入情绪发泄室,做适当的情绪发泄活动。在发泄过程中,社工可以引导林静将人形充气玩偶想象成某个让自己有受挫感的人,鼓励林静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人偶的身上。通过情绪发泄,可以帮助林静更加理性、平静地看待所发生的事,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
2.叙事治疗法的运用。由于案主的问题与困扰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而是出现在母亲去世之后,并且在父亲有了女友后有加重的趋势,社会工作者引导案主将事情外化,即把问题和案主本身分离,并通过案主对事件的叙述与解构来重塑生活,唤起案主的能力意识,最终重构主流故事,引导事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介入过程中,社工要倾听和了解案主的故事,以叙事的方式帮助案主辨识挑战并一起寻求这些挑战对于案主的意义,让案主提升对自身应对挫折能力的认知度,协助案主外化他们的挑战,促使案主重构具有能力和优势的个人主流故事,社工可以通过适当的自我表露来鼓励案主对故事的重塑。
(二)中观系统(家人、朋友)
1.家庭书信。鉴于案例中案主已经与父亲发生冷战,所以不宜让父女两人面对面的交流,但可以通过比较婉转的书信方式沟通。具体措施:林静与父亲每周要写一封信给对方并且要回信,内容可以是这周所做的事情,也可以是想对对方说的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进父女间的了解和沟通,缓和矛盾。
2.家庭活动。在一段时间的书信沟通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家庭活动,最好能有林静弟弟的参加。例如可以全家一起吃饭,看电视或出游,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3.朋友聚会。社会工作者与林静的朋友取得联系,进行定期的朋友聚会,如果确实难以做到,也可以定期地进行电话或网络联络。
(三)宏观系统(社区)
社会工作者联系当地的就业服务中心,帮助林静获取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动用社区力量(居委会等)开展大学生就业培训及宣讲会等活动,为案主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促进案主的改变与成长。
六、评估
(一)基线测量
在介入初期,对林静的行为、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等信息进行记录,每周通过与林静访谈更新这些记录,并反思介入过程的有效性,及时改进介入策略。
(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由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林静用口头形式表达对介入的看法,并表述自己在介入过程中的变化,然后社工需要区分哪些变化是由于介入带来的,哪些变化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
七、结案
评估整个服务过程,介入目标已经达成,林静与父亲和朋友的关系已经得到缓和、提升,同时林静也正在努力的寻找工作,经常参加社区内组织的一些就业宣讲会。社工帮助林静回顾了介入初期林静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策略,巩固林静在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改变和成功,巩固林静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告知林静结案后,社工表达了积极的支持态度,强调之前的进步是由林静完成的,鼓励林静今后自己解决问题,强化林静的信心。
注释:
①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27.
【参考文献】
[1]冯丽婕等.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儿童个案实践及反思[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10,(9):21.
[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3]马尔科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4]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社会工作实务[M].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社会系统理论案例范文2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整体研究衍生研究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力量。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对于其发掘区域优势,充分调动区域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理论成果,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衍生研究三个方面来说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的产生是一个演化何积累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溯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创新理论,从而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的范畴,提出了创新理论,并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1]
第二阶段是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门斯(1975)在其《技术的僵局》一书中分析创新与经济发展周期的规律问题时,研究了基本创新的集群式出现的现象。创新集群概念的出现可以被看作创新系统概念的一种重要形式。[2]
第三阶段是英国学者弗里曼在1987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3]
第四阶段是随着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众多学者发现,如果缺乏区域的支撑,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会特别的空泛和笼统,不能很好的解释区域层面上的创新活动,因此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1992年,英国学者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在其后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而开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先河。此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从整体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分支。而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产生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之后,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深化之后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延伸,它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区域化和本地化。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涵义
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是:企业及其它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的从事交互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库克的定义:(1)交互学习;(2)环境;(3)根植性。[4][5]
还有其他国外的学者也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定义。瑙韦莱斯和里德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一套经济的、政治的和制度的关系,能促进知识迅速扩散和产生最佳业绩的集体学习过程。”[6]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从国外迅速传到了国内,国内众多学者在借鉴国外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众多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定义和看法。如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格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7]
丁焕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新、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8]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综合分析已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
国外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是阿希姆和艾萨克森的观点。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两类主体和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第一类是区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同时包括其支撑产业;第二类主体是制度基础设施,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4]
在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构成有多种看法,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胡志坚和苏靖认为,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要素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其中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9]张敦富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创新结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组成部分。[10]
综上国内外各种观点,这里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三个子系统,即主体子系统、运作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主体子系统有三个要素:一是企业;二是研究和科研机构;三是中介机构。运作子系统主要是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即创新运作的各个环节。环境子系统是指政府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一般性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研究是侧重于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的区域竞争能力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贡献。黄鲁成(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具有:(1)协调功能;(2)催化功能;(3)化险功能;(4)解惑功能。[7]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衍生研究
(一)区域创新的过程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过程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运行机制;另一个是区域创新的模式研究。
1、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运行机制形成并运转正常,区域创新系统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人认为主要包括:(1)利益驱动机制;(2)学习培训机制;(3)决策信息机制;(4)竞争协作机制。[11]
2、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
纵观国内外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论述,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分为线性模式和非线性模式(网络化模式);另一类是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1)线性模式与非线性模式。
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观点提出于20世纪60、70年代。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一般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
内尔森等学者较早的提出,由于创新过程的长期复杂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企业创新能力不能仅仅限制在单一的企业内部,创新过程不再是简单地按照原来地线性模式发生。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地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地结点,而创新地来源也扩展到企业地供应商、客商以及内部地市场化过程。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以上地创新模式可称为非线性模式。[12][13]
(2)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学者傅家骥在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个基本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发展模式。(1)自主创新模式;(2)模仿创新模式;(3)。[14]
(二)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是由1985年成立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率先提出的。他们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提高了本地的创新能力。有国外学者认为(Aydolot),本地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作为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决定作用。还有国外学者认为,创新环境是指整个地域生产系统的创新问题。创新环境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对于生产问题和市场机会的共同理解、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行为模式、企业利用技术方式等,更应考虑到企业外部的技术文化、技能、劳动力市场等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因子的创新环境。[12]
四、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评价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自上世纪末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并很快的与实践相结合。但毕竟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都是以案例为基础,不同的案例都有不同的政策环境和组织结构。且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一些基本概念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不同学者在界定区域创新系统时具有不同的创新观点。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缺乏对创新服务的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往往基于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这些企业既是新技术的生产者,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在一个交互式网络创新环境中,中间服务部门起着催化剂和协调者的角色。对于创新服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创新系统理论缺乏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以对具体地区的创新系统描述为主,缺乏系统和规范化的分析指标体系,即无法对一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较为完善的分析。评价体系的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的深入发展,并使理论研究更多的停留在实证分析上。
(4)对某些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创新的分析研究较多,而对于落后地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如何根据本地区的优势构建自己的区域创新系统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A著,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谓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3]Freemanc.Technologypolicyandeconomicperformance,LessonsfromJapan.London:Pinter,1987
[4]顾新著,区域创新系统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Naulaers,c.&Reid,InnovativeRegions?AcomparativeReviewofRethondesofEvaluatingRegionalInnovationPotential.Brussels:EuropeanCommission
[7]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技管理,2000年3月,第21卷第2期
[8]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科研管理,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9]胡志坚和苏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科技日报,1999,(05)
[10]张敦富著,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王丽丽,面向知识经济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山西科技,2000(06)
[12]盖文启著,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社会系统理论案例范文3
【关键词】订单式 即用型 国际商务 人才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越来越频繁,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又通晓专业知识的国际商务人才越来越紧迫。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涌进, 意味着 “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但最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政策和微观运作规则都已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在国内就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既通晓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同时又了解企业具体发展战略的复合型商务人才成为我国开放型企业当前急需人才的第一位。同时, 对于人才的国际交往能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分析能力及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有了更明确和更高的要求。
从当前服务社会需要来看,我国最先开放的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这个区域经济发达,产业居于上游,有很多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大型企业、高成长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比比皆是,他们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可以将其定义为高端人才。
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经贸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尽管提高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比例,但是所用教材大多形式单一,仍然偏重理论,缺乏我国在新国际形式下从事商贸人员应具备的经贸政策、国际贸易惯例及实务运作技术,缺乏最新实际案例和启迪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内容;教学方式虽大都强调了实践教学及模拟环境教学;但是仍然缺乏与企业的真正有效的衔接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能真正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只能理论上把握本专业的知识核心和要点,难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入企业后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仍然不能及时应对和解决。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对复合型国际人才,特别是具备较强英语商务谈判能力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要,本着高校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原则,确立着重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创新精神的教学思想,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谈判课程密切贴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新的双语课程内容和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十分迫切。
社会系统理论案例范文4
关键词:审计免疫系统;风险管理
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论断。2009年刘家义审计长在《求是》杂志上再一次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一文,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观点进行了全面解释。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是伴随着风险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组织经营环境的复杂性、风险意识淡薄和风险措施缺位等因素,导致风险管理不可控程度日益严重。基于风险控制成本与收效的权衡,风险管理措施不能绝对地避免所有的风险。如何加强内部控制、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经营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以免疫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以风险防范为主导、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审计免疫系统模式成为提高内控风险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本质
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肌体对异己识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能抵御疾病或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它是遍布全身的防御系统。免疫系统具有三个功能:一是防御,肌体抵抗病毒侵袭的功能;二是自稳,识别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保持体内环境稳定;三是监视,持续关注病变细胞状态的功能。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产生,是对审计功能的创新认识及科学定位,标志着审计理论研究的突破,为新形势下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功能
审计免疫系统三种基本功能,即防御功能、自稳功能和监视功能概述如下:
(一)免疫预防(防御),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测试,对管理层组织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设置的合理性;风险预测的全面性、有效性;组织风险应对策略的充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未来管理环境做出预判,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免疫揭示功能(监视与制约功能),通过开展定期事中检查和监督,揭示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执行不力等因素导致的管理风险,保证了组织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高效率运行,为组织的资产安全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了客观的参考。
(三)免疫修复功能(建设性修复功能)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工作进程,结合市场环境和组织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整改建议落实情况持续关注,保证审计效果;同时对涉及违规违纪的行为和事件,建议组织及时采取曝光、经济惩罚等手段,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治宣传。
三、审计免疫系统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为保证组织财务报告的可信性、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及相关法规制度的遵循性等三个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组织管理手段。内部控制具备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审计作为组织内部控制手段之一,由于其独立性和专业性,被赋予了重要管理地位。为适应风险管理需要,贯穿管理全过程的以免疫系统理论为指导、以风险防范为主导、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审计免疫系统模式在内控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保证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组织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及内控措施是否正确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组织的经营活动和控制措施必须以有利于组织战略经营目标实现为目的。审计免疫系统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经营目标,对组织的内控活动做出评价,对于偏离组织目标、成本费用收益较低的活动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保证法规、政策、计划和程序的遵循性。上级法律法规和组织制定的政策、计划、程序是保证组织有计划系统有序运行的前提。审计发挥免疫功能,审查规章制度的遵循情况,是传统的财务账目审计所不具备的。
(三)提高组织经营活动的经济和效果为保证组织最大化利润,组织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费用支出。如果存在设备未充分利用、管理费用等非生产费用开支比重大等不利经营因素,将增加经营成本和费用。审计发挥免疫功能对经营指标对比分析,对组织经营活动的经济型和有效性做出评价,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如何通过审计免疫功能实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
要正确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意味着审计要转变工作理念,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和全局意识,改变以往账务审计的传统工作套路和思路,突出事前审计,注重全过程审计,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科学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积极探索适合全过程审计的工作模式。
(一)制定计划,突出重点,做好审前准备工作。有效发挥审计免疫功能,首先要明确审计工作对象,找准审计范围,做好充分的审计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成败。审计人员通过研究被审计对象的组织结构图、组织的政策规章制度,重要经营活动的报告等内容了解组织内控环境;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制定组织流程图等方式,判断可能存在薄弱环节的控制点,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审计。
(二)制定方案,明确职责标准,审计过程严密科学。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方法和程序,组建审计工作小组并将每一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做好审前培训工作,加强数据复核和疑难问题的集体会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对组织的职责分离、双重控制及数据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等内控环境的审查和测试审计工作案例为例,说明审计工作方案制定如表1:
通过深入调研测试组织管理活动,梳理管理流程,评价组织内部控制活动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对发现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监控活动建议,实现审计免疫系统的揭示和修复功能。
(三)加强培训、树立工作典型,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审计人员要同时具备审计、金融、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强大的沟通能力。审计人员要熟悉组织的业务流程,对组织的风险管理保持持续关注和高度敏感性。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一是组织要高度重视审计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升,提高审计人员的胜任力;二是要通过在业界树立工作典型,评选优秀审计工作方案,建立审计工作标准,规范风险管理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向琴.“免疫”系统理论下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3):24-29.
[2]杨小锋.基于内控视角的内部审计免疫功能分析[J].会计之友,2010(06).
社会系统理论案例范文5
关键词:慢行交通;慢行系统;大目湾新城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harmonious society proposed slow traffic harmony of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major cities in China also recently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reasonable slow traffic, have relevant planning. But it still is not enough emphasis on the transportation disadvantaged groups slow traffic syste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is article will research slow line systems, for reference only.Keywords: slow traffic; slow system; Damuwan Metro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却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前文分析,无论是从低碳出行导向下城市交通的发展理念,还是从微观的城市外环境优化需求来讲,都应当对城市慢行系统的构建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忽略对慢行交通的研究,现有慢行系统理论涵盖在综合交通体系范畴下,且一语带过,语焉不详。近年来,我国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实践有所增多,然而对慢行系统的研究却显不足。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1)以人为本的思路
⑵城市生活的思路
1.3.2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
主要收集与低碳理念和慢性系统规划相关的文献、专著、期刊,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
⑵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实证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收集论文研究所需的数据与可靠资料。
⑶案例研究法
本文遵循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实际来验证理论的方法。
1.4研究内容与框架
研究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气候危机与低碳发展、低碳出行导向下的城市交通两方面阐述研究背景,交代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介绍慢行系统相关概念及内涵,并对慢行系统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
第三,通过对我国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型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的慢行佳通系统设计思路和模式设计。
第四,以象山大目湾新城慢行交通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第五,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第二章 低碳交通及慢行系统理论研究及国内外发展经验
2.1低碳交通
2.1.1低碳交通的实现途径
⑴要实现低碳交通,从单种运输方式效率的提升入手。
⑵交通运输结构优化。
2.1.2我国低碳交通的发展趋势
⑴我国低碳交通的发展思路
我国关注交通结构优化、加强管理等来抑制机动化快速增长所造成的能源消费与排放量的过快增长,即稳住存量、控制增量。
⑵我国低碳交通的发展重点
2.2慢行交通
2.2.1慢行交通的概念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2.2.2慢行交通的特点
慢行交通的基本特点可归纳如下:①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②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③ 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有锻炼身体的功效。
2.5西方慢行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2.4.1公交主导模式主导发展模式(TOD)
TOD 模式可以看作是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想提出的有关现代城市空间重构的典型模式,它体现了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特点: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以及珍视环境。
2.4.2绿色交通理论
一般说来,绿色交通是为了减低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低污染的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理念”(王静霞,2001)。
2.5国内优秀案例及发展经验
2.5.1国内成功案例介绍
深圳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结合深圳市整体交通发展战略要求,深圳市慢行交通系统应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出行环境,积极引导“公交+慢行“出行模式,同时注重慢行环境的舒适性和趣味性,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慢通环境。
第三章 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模式研究
3.1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发展分析
3.1.1我国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现状
杭州市规划局在2008年5月27日,公布了《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表示到2020年,该市将建成125条自行车骑车廊道;建成湖滨地区、武林商业区等11个重点步行区。根据车流量的不同,将非机动车道规划为廊道、集散道、连通道和休闲道四个等级,以形成一个“五十九横,六十六纵”的慢行交通网络。
3.2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许多城市道路慢行交通建设中存在普遍的问题:
(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滞后,缺乏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⑵道路断面设置不合理。
⑶停车设施不足和管理混乱,导致占道现象严重。
3.3 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策略
慢行交通在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将持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小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3.3.1宏观层面——建立层次分明的慢行交通系统
1、依据城市特征,选择慢行佳通系统规划模式
2、完善路网系统,夯实慢行佳通系统构筑基础
优化道路结构,完善道路网络,重视支路网建设,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道路问题,打造结构合理的交通系统及层次分明的慢行交通系统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向之一。
3、构建分机动车与步行系统,构架慢行系统双层框架
1)构建非机动车系统
在非机动车系统网络构建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模式:滨水慢行街道;线型绿地慢行街道;一般支路慢行街道。
构建非机动车系统还要注意非机动车与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及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配置。
2)构建步行系统
社会系统理论案例范文6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47-01
一、引言
MIS是一个由人、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由于该课程理论复杂,实际操作困难,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讲授和学习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大障碍。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现状,我们需要找到症结所在并进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资料陈旧,缺乏针对性
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材、案例、实践系统等资料陈旧,针对性较弱。以MIS系统开发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内容较难理解和掌握。此外,已有的很多案例也是若干年一直讲述的,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方式单一,案例教学与实践环节较弱
(1)在教学方法上,管理信息系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上,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没有实际操作的考核。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没有做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2)目前教学大多以讲授理论为主,在内容的讲授上一般是基础理论加技术加应用,现有MIS教材中,完整的开发案例较少,加之教师实际开发系统的经验不足,很难从社会实践中收集到合适的案例。学生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知之甚少,已有的一些案例对企业背景介绍也不够详细,使学生理解困难,无法做到透彻地分析。(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但是在我国高校的MIS教学中,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
(三)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
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的系统开发能力。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即便是经过了专业培训或者有过系统开发经验的教师,也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将理念与方法传授给学生。
(四)学生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学习盲从、动手能力差、案例分析不透彻、缺乏兴趣等。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改革,找到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投入实践,加速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编写符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改进培养目标
首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专业的不同确定教材重点。其次,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要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实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学科,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鉴于大多数学生对企业实际运行缺乏了解,教学中应采用社会调研、案例分析、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环节中突出社会系统的一面,淡化技术系统的要求。内容安排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企业中体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并积极发现问题,分组进行MIS战略规划;(2)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教师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流程重组;(3)上机实验,利用现有的MIS软件,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按规定的业务流程,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4)信息处理,组织学生搜集并分析一些企业现有的数据,鼓励指导学生找出能帮助企业管理改进的规律;(5)课程设计,学生自行选择企业,以小组的方式动手开发一个简单的MIS。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吸取知识,学生做不到深入理解。因此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各部分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以下几种形式:
1.组织课堂讨论。这种方式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先对新的知识点进行原理性讲述,然后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组织课堂讨论。而教师的角色是一名研讨活动的组织者,确保研讨活动的每一环节都顺利进行,并且要对学生观点进行总结评价,并适时的给出建议。
2.课堂教学与实例教学、案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案例。在日常教学中,应针对每章的教学内容,搜集整理出典型案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库。
3.学生作业和考核。以学生自主创建的系统为作业,完成各个环节的内容。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两部分: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在试卷题目设置上倾向于对分析实际问题。对于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探索。
(四)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水平
教师要密切关注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掌握信息系统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跟踪学科发展,编写合适的教材,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实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人才做好准备
四、结束语
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了教学现状分析,针对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的设置、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用、考核方法的建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教师应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培养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