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画艺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画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范文1

传统动画制作经常会受到材料与各类因素的限制,但随着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便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再次的进行展现。例如在大部分动画作品中表现远古时代场景,单纯布景就需要耗费一定数量的成本资金,而数字技术便可以进行合理设计,令一切如梦幻般的场景清晰呈现在观众面前。首先制作人员通过电脑软件建立一个虚拟空间,并在虚拟空间中按动画的要求和意图建立起场景,然后根据要求设制摄影机运动的参数,最后生成直观的动画画面。数字动画技术能够把现实世界中平面图形用直观的方式显现出来,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迪斯尼公司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玩具总动员》《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都是采用了电脑结合的制作方法,这也是目前动画制作最普遍的制作手段之一。从根本上说数字动画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拓展到动画制作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艺术家们依靠数字技术的平台设计制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二、动画艺术和数字应用技术的关系

数字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的表现方法,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有快、精、准等特点,并且效果很快就呈现出来了,很直观,只有精通数字应用技术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意图。数字的应用并不能代替手绘设计的价值,二者将并行存在。由于技术的发展迅速,创作人员在进行创作时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作品的、宣传的渠道也更加广泛畅通。对有效地传达给观众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于创作者来说,运用便捷的数字技术进行大批量的艺术品创作,把这种带有灵感的创作演变为理性的生产活动,但是将艺术创作完成依赖数字技术对创作的发展也有不足之处。长此以往,必将使艺术作品更加机械化。我们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来结合数字技术一起打造优秀的动画作品,必竟数字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艺术是不能离开设计思维的,要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二者不可本末倒置。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外国一些先进的数码技术来促使我国数字动画艺术能够快速成熟起来。

三、数字时代下的转变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动画制作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改变。无论是从前期拍摄还是后期的剪辑制作方面都有着改变,所以说数字技术在动画产业中的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如何合理的运用数字技术制作出更好更完美的作品,这个是我们值得思考的。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动画制作手段来说,目前通过数字技术的特技制作,创作人员可以将传统电影中经摄相机镜头拍摄记录的画面与场景完全用数字技术所代替,影片的片段既可以是经过拍摄而获得的影像,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合成得到与现实影像不同的特殊画面,从而再经过数字技术任意的改变影像画面的关系和效果。当今有很多影片都是采用真实拍摄和虚拟影像相结合。同时一些软件的的特技也是一个强大的优势,很多现在中实现不了的特技都可以运用软件展现。这样就给创作人员很大的空间。如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校就是采用了美工模型加数字合成达到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又例如《指环王》系列的创作过程,在前期就利用三维动画模拟出各场景动作,使得影片达到了一定的视觉效果。又诸如《阿凡达》等优秀的数字电影作品也体现了数字技术在电影产业中所具有的种种优势。

四、数字时代下的反思

动画艺术论文范文2

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同属视觉艺术,“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社会化的人文学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动画艺术就是让没有生命的图片动起来,从而变得有生命,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根据作者的意图将原本没有生命的图画通过摄像、音乐、配音等技法合成有生命体的影像。平面设计艺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形的界限,描绘和表现形象,其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真实存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2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的相同点

2.1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都是一种主观创造性很强的艺术形式

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不仅强调主观创造性,更强调客观的、基本的合理性,但又不失所要表达的幽默感和夸张性,巧妙而抽象的形象及丰富的联想空间。德国招贴设计大师岗特·兰堡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追求画面的韵律感、层次感,用最简单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他的作品追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给视觉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和图》中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一维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转化,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这种视觉的空间转换自然地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开始流动最终定格在下面的字母上。这种视觉引导式的宣传方法让人过目难忘。并且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投影上,似乎书籍由内向外透着一股亮光。书上的窗户是将书从平面转换到空间的一个过渡,这些过渡让人们更想探寻亮光后面的另一个空,图中的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是日本的视觉大师福田繁雄的作品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他把所想表现的事物通过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一部好的动画或者一幅好的平面设计作品都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描述,通过画面已完全可以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动画制作中,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夸张和变形,又符合基本常理的客观规律,是塑造出人物性格和人物精神面貌及情感的关键。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概括,抽象化后,使所塑造的形象更具代表性,这和平面设计的主动创造性非常相象,并且也是动画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图中的表情,当人生气愤怒训斥别人的时候,两只眼睛瞪大,直立,两个眼球会向两个内眼角拉近,两只耳朵上耸,鼻翼变大向上收拢,嘴部张大并被拉长,上牙齿外露,这样更能感觉到这个人愤怒到极点,粗声大气的说话.整个人的面部表情肌肉都被绷紧,并且多采用正面.当人很幸福,很满足的时候,整个面部表情很放松,脸形呈圆形,嘴也呈一个圆弧形,嘴角上翘,两只眼睛很平缓的看向一旁,下颌上收,头部略倾斜;或刻画人高傲时,人的头上昂,只看到鼻子往下的部分,鼻孔朝人,两嘴角下拉,嘴是向下弯曲的圆弧,在夸大后的人物表情及造型使他们更具有特定的气质。这使我想到了蒂姆·伯顿导演的动画片《僵尸新娘》,每一个人物的夸张造型准确传达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维克多未来的妻子,维多利亚的母亲是一个没落的贵族阶级,还以女儿的婚姻获得资产,但仍保持自己的高傲、冷漠的样子,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两个眼珠向上看,嘴角下耷,发髻梳的很高,和头的比例差不多,这种夸张再好不过。而且动画里的主角人物整个身体被拉长,四肢细长,人的下颌细尖,人物的眼睛变大。蒂姆·伯顿的《圣诞夜惊魂》也采用身体被拉长,四肢细长,人的下颌细尖,人物的眼睛变大,还有场景设计也是经过加工,提升,处理的房子及树木都有一种高耸的感觉,和动画的整体设计感觉和谐一致。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平面设计艺术和动画艺术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事物的重新再创造,经过抽象变形重新提取重要的元素表达最具特征的效果。这种特征直接可以从平面设计中体会到,在动画中虽然体现的不是很直接,主要是因为人们感觉动画里的人物就应该是那个样子,至于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他们没有想过,而人们经常会说那一部动画片“有意思”,其实“有意思”足以说明动画片有它独特的创造性,只不过人们很少关心罢了,但从动画的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动画是作者主观意图想象创造的动态形象,而他的主观想象,创造即是与设计一样的重新组合再创造。

2.2平面设计艺术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平面设计艺术与动画艺术都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表现达到所想要的效果,在平面中可以手绘,印刷,拼贴,电脑制作,甚至是三维。在动画中可以是传统形式的,黏土形式的,布袋式的,提线式的,水墨形式的,或者是电脑制作的等等。虽然它们的形式变化多样,但仍不失去自己的艺术形式特有的特征,相反,更丰富了它们的创造性,并且也融合了其他的艺术形式,使所表现的空间更广泛。波兰招贴艺术家特拉伯可夫斯基的作品运用了图形的正负形相结合的手法,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英国黏土形式的动画片《小鸡快跑》,运用了拟人和夸张手法,使小鸡们的形象鲜活、生动。布袋形象的动画片《阿凡提》,其人物造型恰到好处。阿凡提的造型带有浓郁的西域人物风格特点,他的衣着打扮,他的头饰,及人物的面部造型,留着一绺山羊须。

3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的异同

动画艺术论文范文3

(一)对古代建筑风格的临摹

中国古代建筑彰显的是硬朗、刚强与干练之美。在动画电影的背景布局中融入古代建筑元素,不仅能够宏观地突出动画主题,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彰显古代建筑的艺术美。在《大闹天宫》的造景方面,像凌霄宝殿中醒目的“南天门”三个字、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的外观雕花设计、花果山的山林果海等,都是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临摹和运用。将传统建筑风格融入到动画电影中,不仅增强了动画电影的宏伟性,而且还展现了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独有魅力。

(二)武术表演的融入

中国的武术元素犹如国宝般,具有很强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随着万籁鸣先生《大闹天宫》的成功,随着那十几万张画卷的精准合成,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武术元素开始融入到动画电影中,并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如孙悟空耍金箍棒、一个跟头翻阅十万八千里以及与天兵天将之间的较量等,都体现了武术的精髓。此外,不少国产动画电影还融入了民间雕刻艺术、民间剪纸艺术。虽然《大闹天宫》没有大张旗鼓地运用这些民间艺术,但在细微之处,还是能发现作者的用心之处的。比如凌霄宝殿中的精美剪纸、墙上的龙凤壁画,以及王母娘娘、玉皇大帝衣着上描画的龙凤祥和图案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浓厚的中国元素。传统戏曲元素、古代建筑风格、武术以及民间雕刻艺术、民间剪纸艺术等,都是我国的古老文明之精粹、精华,对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的运用与融合,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精湛的技艺和智慧,还成为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点睛之笔。

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

传统民间艺术和传统民族文化是分不开的,前者是外在的、表象化的艺术表现方式,而后者更加注重从精神层面、文化素养方面进行考量。将大量的传统文化融入国产动画电影中,可在增强电影的艺术美感的同时,也为增加其所独有的文化底蕴。

(一)对儒家思想的融合

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推崇是不言而喻的,儒家思想不仅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思想工具,而且还对中庸、儒雅的文人墨客的性格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儒家思想重整体、重和谐,带有强烈的封建等级观念色彩,要求个人的言行举止要尊重伦理结构,并且要保持相互之间的等级顺位关系。这一点在我国的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也是有所展现的。如在《大闹天宫》中,诸位神仙在凌霄宝殿的位次排列顺序、众神对玉皇大帝的叩拜、蟠桃园中孙悟空因有所冒犯而遭到的斥责和惩罚等,这些都是对儒家传统思想中礼仪道德的潜移默化地融合。在《大闹天宫》中,玉皇大帝的造型及其身份地位的象征,可谓让人过目不忘。细致看来,这一人物形象无论是外形的设计,还是内在性格的塑造,都是对民间盛行的神仙外形的融合。作者将民间灶王爷、民间财神、古代帝王等的形象特征和权力地位糅合在一起,塑造出了玉皇大帝这个统领世间万物的人物形象。这样的人物刻画手法,明显融合了古代帝王思想。

(二)对神话典故的渗透

动画艺术论文范文4

影视场景规划工作较为复杂,包括人物、装饰器具等物质要素,和颜色、光线等效果元素在内,需要后者予以前者更加精准、艺术的衬托能效,主动构建场景直接化视觉效应。场景是凸显角色性格、情景动作的支持工具,其中的视觉审美集中功效便联合绘画造型模式映衬,尤其在幻想、象征空间下,设计主体会使用夸张等技艺将个人意念传达完毕。经过系统化思考,自然景物被成功转换成为另一种形态,方便与受众人流,此时情感共鸣与艺术渲染语言无限传播。上述任何细节都直接决定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和环境风貌,这通常会透过不同角度将创造动机彰显完全。

二、动画场景的合理创造措施分析

视觉艺术作为影视动画作品设计内部规划思想的外部表现手段,需要借助规划主体对现实事物的形象性改造,以及特殊图形语言交流技能加以梳理的。这部分造型语言具备一定的叙述性、抒情,所以,经过不同渠道空间设定,人们幻想需要也便得到现场观赏气氛的支撑。

第一,我国动画场景设置工作应该联合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内涵提取,特别是在民族文化造型和风格特征管制范围之下,加上时代气息渲染,后期造型形态也就变化万千了。装饰手法能够体现创作主体的情感表现动机,赋予画面更加强烈的艺术美感,使得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千丝万缕般交缠。例如:我国传统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便将水墨技艺传扬。另一方面,涉及多元文化思想体系的开放也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千与千寻》就是在类似教堂的室内,包括彩绘玻璃等都饱含某种神秘气息,使得故事情节自然且波动;奇特的建筑风格与东方特有神秘场景,在极致强烈的主观色彩范围之下,将千寻性格特征暴露无遗。由此不难发现,日本动漫事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将当地传统习俗、艺术造型工艺与三维转换技术交接起来,使得各类场景富有亲切感且鲜活无比,观众视线便也不能轻易摆动。

第二,开创多元艺术表现格局。动画背景能够有机衬托角色的存在价值,尤其在空间深度与情调主线交错过程中,叙事内容便也如行云流水般延展。这种场景设计模式繁多,包括幻灯、搭建以及电脑合成等,所以将上述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有机融合,便可充分彰显情节的波动状况,令观众不时称赞连绵。在设计艺术场景过程中,具体可以应用以下方式加以疏导,包括自然形态、色彩梳理以及角色动作特写等,都会令场景富有双重意义,最终贯彻借景抒情之动机指标;再就是透过合理想象,协调艺术形式特有功效,同时针对神话、未来等非现实场景进行创造,强化人的主观意图,塑造空间悬念效果。

第三,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动画场景设计。目前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为了全面发挥动画作品的艺术特性,赋予其中角色高端的形象气质,设计主体有必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思路拓宽处理。运用三维软件制作背景与特效,使得空间体积感、纵深感广泛交接,同时不乏自然生活韵味的传承,具体来说,可以展现某种超现实的神奇感官效应。

三、结语

动画艺术论文范文5

1.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当下社会语境里的客观要求

纵观行业历程,动画艺术教育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个别知名动画公司内部的培训开始,在70年代后期才在一些综合性艺术学校成规模地开设了动画专业。动画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如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通过对艺术语言的运用,掌握相应的艺术技巧,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塑造受教育者心灵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动画艺术创作的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商业环境和市场支撑。动画艺术与一般艺术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动画艺术具有浓厚的商业性,所以,动画教育要改变常规教育的观念,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育人模式。

现代动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多元化的边缘、交叉学科。从艺术门类角度来说,动画与“影视”是“血缘关系”,有着共同的表达语言和叙事方式;从艺术属性来看,动画属于视觉传达类型,其艺术手法与绘画手法相关;在信息传递上以文学性、多媒体见长,其艺术价值是大众化、原创性的;功能上由欣赏性向实用性扩展;其专业性质上艺术加技术特点日益突出。因此,从动画艺术的各个本质层面分析,它与市场和受众的关联不容忽视。

现今动画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作设计人才,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动画艺术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发展。大众化、普及化的动画艺术教育是社会、市场的需要,是为未来的动画设计师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就顺理成章,十分必要。

动画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升、效率与效益的提高,都需要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来完善,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会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2.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中国改革深化的趋势所向

改革的深化使人们不再具有长期的、稳固不变的工作保障,下岗、培训、再就业成为人力资源分配的必然过程,工作就业形势的变化促使人们的就业观、价值观发生转变,社会面临屡次的人力资源再分配,这为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化提供了生源市场。

现代动画行业发生的变化,促使动画行业从业人员向综合素质和高知识结构转化,尤其针对担任主创的高端人才更是如此。动画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遇,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动画产业和动画艺术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动画艺术教育必将走向市场来接受动画专门人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选择。

许多动画类专业的增加,加大了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竞争。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教育、科技体制的改革,教育经费由单一投入过渡为多渠道筹集,并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WTO对我国动画艺术教育市场的影响

WTO加入使我国艺术教育市场将面临全面对外开放,国外艺术学校通过优质的教育模式吸引国内学生到国外求学,或是国外艺术教育机构来国内办学,对我国艺术类院校的招生造成很大冲击,而动画艺术教育首当其冲,因为它是高投入高回报学科的代表;另外,加入WTO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将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这将带动动画艺术教育的结构、专业、培养方向也随着调整。而且,民办高校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产生到现在上规模的民办高校已超过三百所,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开设或正在准备开设动画专业,加上国有高校兴办的二级学院,国内动画艺术教育市场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形成民办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发起对国有大学的夹击,而动画艺术教育直接面临第一战场。

持动画艺术教育不能产业化、市场化观点的人,是没有看到动画艺术教育由于其发展而产生质的变化,这种观点将会严重阻碍动画艺术教育的发展。不论是面临的客观形势,还是本身的属性,都要求我国的动画艺术教育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对原有体制进行彻底的革新。只有这样,国有动画艺术教育才能参与市场的竞争,提高质量、效益,优化结构,以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市场机制要求

现代动画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涵盖面十分宽广,包括了二维、三维、网络、多媒体、影视特技、游戏软件、动态广告、漫画创作以及虚拟现实和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等等,是一个艺术加技术的综合性行业。尤其以电视对动画的推动最为重要,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和娱乐形式,占据了城市人口日常生活平均大约1/10以上的时间,也成为年轻人最直接的娱乐和知识获取来源。有资料表明我国现在的动画片需求会达到100万分钟,而需求的增加会带来巨大的商机,行业的繁荣,也带来人才需求的呼声。

动画艺术教育的大众化问题、质量问题从市场的角度看,都是由于动画艺术教育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国民的巨大需求。国家近十年来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现有的体制下,扩招已达到了极限,但在动画艺术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后,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再者,动画艺术教育是一种服务产品,要高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而解决质量问题,不仅要有现代的质量观,还要有科学的质量标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手段。

5.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办学效益才可以求得自身生存,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保证不了质量。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人材外流的严重挑战,也面临人员老化、知识老化的挑战,高校必须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职工的待遇,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来吸引优秀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要面对市场,才有可能保证质量。动画类院校必须以自身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等综合实力去竞争,去吸引生源,满足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增强质量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人才,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招生和就业是最基本的两个环节,关系到社会市场的供与求,关系到两者的良性循环,关系到国家动画艺术教育的稳步发展。从市场需求的根本出发,结合教育的本质目标,将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会是高校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动画艺术教育发展速度快、质量高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断地用市场手段去改革动画艺术教育体制,市场化不断地渗入动画艺术教育各个环节和层面,使其成为市场主导型的动画艺术教育。

目前中国动画艺术教育的规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标准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都促使我们的教育一定要面向市场,要与市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有新的体制和机制来促进和制约动画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与市场直接联系并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动画艺术教育。

二、动画艺术教育的改进发展途径设想

1.教学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动画专业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社会职能、专业性质和专业技术的进步,要求行业高端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高校动画专业应在有限学时内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使动画艺术教育达到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动画艺术教育的内容要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新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与新的思潮相融合,并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内容,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目的,注重传授学生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创作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设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向世界顶尖技术靠近的意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市场的需要。

2.准确定位人才市场的需求

要有整体规划,也要各自特色。各个学校要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分工,要根据各校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建立新学科,要根据不同学生来源因材施教。高校动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要有生命力,就要做好市场人才需求的定量分析,将专业设置科学、准确地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要改变目前许多动画专业的设置与人才需求脱节,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的现象。

3.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

努力提高动画教师队伍的知识构成,与企业进行人才流动与引进,进行再教育、创作实践与生产实践。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质高的人员,优化组合师资队伍。为年轻教师创造条件和扩展空间,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培训及学习交流,要走出去,多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扩充和更新知识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创作设计理念和教学水平。

4.培养市场意识与抗风险能力

培养市场意识是让学生认识市场的特点与需求,有目的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发展目标,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争取在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让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有清醒的认识,使其在压力之下产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知道要学些什么。

抗风险能力主要包括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预见市场发展的能力,及时拓展甚至转换专业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在紧跟市场的同时,要注意学科教学的规律,从长远的角度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完整的知识结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广博的见识。

5.合理安排社会实践

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努力创造一个足以影响学生视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并且能自我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良好的艺术氛围。第二要利用学科优势,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技术基础,以及能自觉进行学科交叉的意识与能力。要重视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设置跨学期或跨年度的创作和实训课程,使学生从低年级起循序渐进地进入创作状态,在实践中完成每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应探寻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探求实践和接触行业的机会,提高专业认识、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动画产业开发、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教育、动画创作信息研究等合作研讨和交流,鼓励学生去校外的公司兼职,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从事动画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技能和对市场需求敏锐的洞察力。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动画艺术教育应体现多学科的交融,探索动画创作资源和动画创作设计制作表现的多样化,研究艺术与动画创作设计制作、动画创作设计制作与生活、动画创作设计制作与社会、现代科技的关系,体现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新价值,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时尚的新概念、前沿性,使学生了解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质性意义,学会思考,建立创造性的符合人性化的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思路,增强动画创作设计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孙立军.我国高等动画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首届中国卡通产业论坛论文集.2002,9

[3]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1

[4]〔法〕乔治·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5]张慧临.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6]蒋继春.迪斯尼帝国.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7]华勇.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装饰.2006,8

动画艺术论文范文6

新生活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口号,而且建立了新的价值体系,这项运动的理论核心是礼义廉耻,是一项有效的治理国家道德规范措施。新生活运动对礼义廉耻下了新的定义,而且对国民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批判,采用新的理论体系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新生活运动对廉耻有着这样的定义:廉是行动的导向,耻是行为的动机,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明于廉、发于耻,还要注重礼节,在礼义廉耻中,首要的任务是行礼,这对构建文明的国家有着促进作用,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家庭中,都要注重礼节,所以,在新生活运动中,礼占有重要位置。新生活运动是围绕民族复兴展开的,这项运动可以促进生活艺术化,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新生活运动还提出了三化的生活方式,即军事化、艺术化以及生产化,军事化主要是指在生活中要守秩序、严纪律,还要改变以往散漫的生活习性。艺术化是指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按照道德规范去操作,在待人接物方面,要严谨谦和,待人要宽厚;在处事方面,要勤俭节约。生产化是指在务农做事的过程中,一定哟啊具有刻苦的精神,还要做到自食其力,提高工作效率。军事化、艺术化、生产化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部队有着一定约束作用,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项运动开展以来,得到了人们的支持与认同,这也达到了生活艺术化的效果,动员民众自觉的加入改变不合理生活的行列,使人们可以艺术地生活。

2生活艺术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新生活运动实现了生活艺术化,其提出了新的生活方式,对之前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改革,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改革,还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新生活主张艺术地生活,使传统造物在规范化中更好的发展,还主张将社会经济与新生活精神结合在一起。我国的工业比较落后,为了避免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定要提高经济水平,还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要进行改革。新生活运动还提倡购买国货,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增进生产,是提高我国生产力的有效措施。生活艺术化,提倡国民在待人接物时,一定要合理运用生活技能以及方法。生活艺术化的内容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民众的生活受到社会的制约和限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派生出了优化社会环境,提高国民健康、文明素质的积极效用,给许多城乡创造了清洁、井然的秩序,给大多数家庭和民众灌输了健康、文明的意识。在客观上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提供了社会环境。新生活运动提倡“集团生活”,它使艺术走出“象牙塔”为大众服务,使设计师了解民众的实际需要,为市场而设计。林风眠在《艺术与新生活运动》一书中认为:集团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他写道:“艺术家常常因为清高的观念而不习惯于集团生活,也因为觉得集团生活有损个性而反对,可是明白了集团意识的必要,就会合理运用个性来谋集团的幸福。集团生活可以促进艺术家对于社会的认识,可以深入民众,而知道民众的苦乐之所在及其需要。艺术家如果替众人服务,替众人求生路,他自己便该有集团生活。集团生活会使人认识人生的真意义,增进人们互助精神,更能加强人们的同情心。这对于负时代使命的艺术家尤其重要,艺术家如果有集团生活,随时随地与大众接近,不但自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社会上一般的生活,并可以得到许多最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的材料。这种作品不但本身上是伟大的,而且对于社会更有良好的影响。”1936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的《新建筑》应新生活运动提出了“反抗现有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目的性的建筑”。主张建筑要为大众而设计,对推行现代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生活运动是一种社会教育运动,对后世的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提倡手工业,促进后方妇女生产,加强抗敌力量起见创办新运妇女工艺社。”工艺社的工作分为训练和制作二期,从文献资料记载看,工艺社具有相当的完备的培养计划和相当强的生产能力,培训班分为高级班和初级班,分为西服部、中服部、挑绣部、皮革部,“按预期生产之数量预计应设训练普通工作人员二千五百人,特别工作人员一千人”。相应的生产部门有西服部、中服部、挑绣部、草帽办等,“以每月能制造七千五百套为标准”。工艺社这种按产品的需求来确定培训人数,将培训与制作紧密联系的运作模式,虽然显得过于狭隘和实用,但是在抗战环境下工艺社还是颇有成效的,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生活用品,还培养了一大批掌握设计与制作的技师。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