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1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薄弱,信用风险成为重要的风险。融资租赁业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企业,员工控制在风险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风险控制的基础。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中的员工控制包括挑选、任命合格的人员,精心的岗位设置和激励机制等。为控制信用风险,员工控制必须渗透到融资租赁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融资租赁 信用风险 员工风险控制
问题的提出
融资租赁诞生于1952年的美国,这种集“融资”和“融物”于一身的融资方式在现代公司财务和金融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融资租赁的筹资额在美国已经超过了债券的筹资额。虽然我国目前融资租赁业渗透率偏低,但是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融资租赁的发展存在两大隐忧:一方面,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简称“风控”)薄弱,成为其发展的障碍,其中信用风险是各种融资租赁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另一方面,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其发展的短板,这也导致员工控制在融资租赁信用风险防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融资租赁在我国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但却经历坎坷,这与信用风险有密切联系。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承租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偿还租金,或者由于交易对手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资产价值变化使得租金无法收回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信用风险是最严重的风险。信用风险决定着融资租赁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或衰落。因此,研究如何控制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如何在信用风险防控中做好员工控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融资租赁风险控制文献回顾
Ansley 和 Cleverley(1983)指出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金融和贸易结合的边缘产业,涉及面比较广,是个系统工程,风险控制也要是系统工程。研究融资租赁的风险及其控制主要目的是防患于未然。Ambrose和 Yildirim(2008)指出结构性信贷风险模型经常遭受一个常见的批评,那就是公司的资产价值的评估过程是不可观测的。而开发一个简化型的信用风险模型,可以避免出现资产评估过程中不可观察的情况,数据分析表明,承租人信用风险对租赁期限结构具有实质影响。黄彦菁(2009)指出:国外租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完善的信用体制对融资租赁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现有的融资租赁市场环境,应该适时适当地对融资租赁引入激励与惩罚机制。惩罚系统的建立是信用风险的重要构成,对我国特殊体制下,融资租赁的现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框架。但是,对于具体的解决措施缺乏具体探讨,对于惩罚机制的构建、人员配置和细节处理缺乏合理批判。梁飞媛(2008)对信用风险问题做出了一些描述,并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阐明融资租赁中存在的风险与控制问题。但对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并没有做较深入的分析。谭向东(2011)指出融资租赁行业具有高的风险性,风险控制是融资租赁企业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严格控制风险才能谋求行业的良好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涉及行业很多,如金融、国际贸易、法律、交通运输、保险等方面,这样每一个融资租赁项目都可能给出租人带来风险导致租金无法收回。在融资租赁业务中,信用风险是作为出租人面临的主要风险,按照业务流程可以分为合同签订前的信用风险和起租后的信用风险,在不同的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针对措施。
但是现有的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文献往往忽略了员工控制的作用。其实,不管是管理工作还是作业活动都需要靠人来完成,人是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研究的重点。因此,很多管理学家和企业家认为“办公司就是办人”。程新生(2008)指出员工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认为在建立本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之前,管理人员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员工控制是否充分。之所以将员工控制放在首要地位,是因为与结果控制、过程控制等其他控制方法相比,员工控制具有相对较小的副作用和相对较低的直接成本。胡阳(2010)则论述了员工控制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的重要性。本文将系统探讨融资租赁信用在风险防控中如何实施员工控制。
融资租赁企业员工风险控制必要性
员工控制是指一系列控制方法,这些控制方法能够使员工专业、敬业并且自觉地做好工作。员工控制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使员工清楚企业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标准,知道企业期望员工做什么;确保干好工作,确保员工能拥有干好其工作岗位需要的所有能力(如经验和才智)和资源(如信息和时间);避免员工发生错误、舞弊、贪污、偷懒行为的可能性;增加了员工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可能性。
融资租赁企业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企业,其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人员与资金,因此,在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中,员工控制具有核心的地位,是其他控制的基础,因为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他控制方式的执行程度和有效程度。企业对员工的控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挑选与任命合格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精心的职位设计。因为融资租赁业具有高风险性,所以一名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市场把握能力。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他们熟悉企业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对市场现状的认知和走势,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融资租赁企业职工的职位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定岗位职责,赋予各个岗位相应的任务、权限和职责。有关的内部控制包括:授权控制、职责分工与牵制。对融资租赁岗位设计要遵守互相牵制原则,对不相容的职务要严格实行分离,使不同岗位之间形成一种监督、相互控制的关系,这是内部控制的一般原则。跟大部分经济活动一样,融资租赁企业业务一般分为授权、核准、执行、记录、审查等步骤,这些步骤属于不相容职务,应该由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去实施。
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中员工风险控制措施
为控制信用风险,融资租赁企业的员工控制必须渗透到融资租赁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融资租赁的基本业务流程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起阶段、实施阶段和交易终止阶段。
(一)交易发起阶段的控制
在交易的发起阶段,主要工作涉及到租赁设备与供货商的选择、出租人寻找客户或承租人提出租赁申请和出租人对租赁申请人的审查与受理。融资租赁项目经理在对申请人进行调查时,可能因追求个人利益而导致出租人面临信用风险。因此,融资租赁企业的激励机制不能过于强调融资租赁业务人员的收入、奖金与业务额挂钩,防止因盲目追求扩大业务额而招致信用风险。融资租赁企业可以借鉴银行业的“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让融资租赁企业的关键业务人员对租赁项目的信用风险终身负责,通过降低业务人员单纯追求提成和业绩的投机行为,来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
(二)交易实施阶段的控制
由于在融资租赁公司和承租人之间存在“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租赁公司把租赁物交给承租人后,需要对承租人执行租赁合同的情况和承租人的经营状况进行追踪和调查,特别是对租赁物使用和租金的回收要进行严密的监控。业务人员还应该与承租人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及时了解承租人日常活动的变化,密切关注承租人现金流的流向,防止承租人隐瞒利润拖欠租金。
(三)交易终止阶段的控制
如果交易是非正常原因终止的,业务人员应该及时与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商定补救措施。如果给出租人造成严重损失,该笔租赁被确认为不良资产,那么融资租赁公司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对业务经理和相关业务人员责任的追究。如果该笔不良资产主要是公司内部原因造成的,那么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银行业“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如果该笔不良资产的产生主要是业务人员自身能力的问题且未存在投机动机,应该给予相关人员批评、警告、罚款等,情节严重的应给以除名。如果是由于这些人员为个人利益与承租人进行故意共谋恶意欺诈,银行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完善融资租赁公司的内部控制。如果租赁公司产生不良资产肯定会暴露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控制上的漏洞和缺陷。公司应该吸取教训,针对漏洞和缺陷逐一分析,提高风险意识,全面完善信用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机制。
第三,对承租人存在欺诈行为的处理。如果承租人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避开租赁前调查、事中审查和事后检查,或者承租人没有遵守租赁合同的规定而给出租人造成损失,对于这些问题出租人可以视具体情况诉诸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企业在处理承租人租赁申请时,也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工作:包括实现对该类承租人业务的流程化和程序化;确立租赁合同的授权和分级审批制度、租赁合同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同时保证落实租赁决策人员的岗位责任,形成租赁信用风险的电子化控制制度,完善融资租赁的激励制度的责任追究制度。
结论
融资租赁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但在我国却经历坎坷,这与融资租赁面临较多的信用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融资租赁风险的研究对行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员工控制与其他风险防控方法相比,挑选和任命员工、培训、职位设计等员工控制方法的副作用和直接成本都较小。甚至在小型融资租赁企业中,员工控制取代了许多结果控制、行为控制等“正规”控制方法。即使在大型融资租赁企业中,高素质的员工和良好的职位设计能够弥补“正规”控制方法的不足。
融资租赁业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业,资金和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人员的控制是其他控制的基础,良好的员工控制才能保证其他风险防控措施的顺利实施。对员工控制好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控制,员工控制应该贯穿融资租赁公司业务流程的发起、实施和交易终止等各个阶段。
参考文献:
1.程新生.企业内部控制(第3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楚卫琳.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利润操纵:动因与条件[J].会计之友,2009(10)
3.黄彦菁.试论融资租赁风险产生的机制与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9(7)
4.胡阳.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10(2)
5.胡阳,刘浩然,李蓓.《融资租赁风险与控制》的教学方案设计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9)
6.梁飞媛.融资租赁的风险与控制[J].浙江金融,2008(11)
7.史燕平.融资租赁原理与实务(第3版)[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
8.谭向东.基础设施融资租赁(实务)经营城市的重要金融手段(第1版)[M].中信出版社,2011
9.何娣,张玉芳.我国融资租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2(34)
10.杨海田.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赵建敏.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2(18)
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2
【关键词】风险控制机制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体系
一、银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多次出现的金融危机和大银行倒闭事件,世界各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先后了一系列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国内监管机构也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2年9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关于加大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年3月)等风险监管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风险管理攸关银行体系稳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关系经济长远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任务。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面临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信用风险的回避。它使银行受损失的概率降到零,因而是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最彻底的方法。
2.信用风险的分散。常见的分散贷款信用风险的做法是规定单一客户授信比例,通常是规定银行对单个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余额或净额的一定比例。
3.信用风险的转嫁。贷款信用风险的非保险转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保证,商业银行以保证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可以将贷款风险转嫁给保证人;抵押与质押,即银行要求借款人以其财产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或质物作担保发放贷款;贷款出售与证券化,贷款出售就是银行在贷款二级市场上将贷款本金的回收权出售给对方,同时也将与贷款有关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对方,贷款证券化同时伴随着贷款的真实销售,贷款信用风险转移给了特设机构。
4.信用风险的控制。贷款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有:健全审贷分离制度,提高贷款决策水平;推广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提高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贷后检查工作,积极清收不良贷款。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变量发生变化而导致银行出现巨大损失。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一般可以归结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这类风险的防控主要通过加强市场研究,关注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金融市场利率、汇率变化的走势,并采用各种避险工具,尽量减少因市场变化引起的损失。
(三)操作风险
1.操作风险的介绍
包括了法律风险、欺诈风险、技术风险等。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内部操作流程、人为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这类风险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的各种手段,减少道德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以及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减少技术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操作风险按损失类型可划分为以下七种: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风险;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风险。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各国商业银行和各监管当局都日益重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概括出10项原则。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2006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修订后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专门为“操作风险的监管”新增一条原则,同时还制定了评估该条原则执行情况的8条必要标准和1条附加标准。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对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13条要求。2007年5月,中国银监会又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自之日起施行。
三、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风险管理需三道防线,而这三道防线各自由银行的经营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控合规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三个部门在风险防控上存在着交集,需要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此外,各部门的相互制约应当适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需要计成本,讲效率。但是,银行往往存在着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问题:银行风险部门往往是一人做业务,二人管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层级过多,造成决策链条过长;风险管理部门设置太细,造成相同的检复进行,经营部门往往不堪重负。
(二)在风险管理中,应减少过多的重复监督、重复检查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
1.内控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项目风险管理的监督之间可能出现的重叠和交叉。
2.出现在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之间。
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监督对象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监督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而后者是在上述两部门以外,再加上内控合规部门;其检查范围的大小不同,前者检查的个体数量很大,而后者则是抽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但比前者检查的范围要大。
当然,这不仅造成内控资源的浪费、风险管理成本的猛增,还会引起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满和抱怨,因为它需要接受多重检查。
参考文献
[1] 冯敬红,孙丽.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2] 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06 (7).
[3] 李高芬.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融与经济,2006 (2).
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3
关键词:中小银行 内部评级 风险限额
一、引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明,风险集中度管理失控,不仅会导致银行遭受重大损失,也会造成风险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的快速“传染”,形成系统性风险。目前,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实施,风险限额管理在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逐步得到推广。信用风险限额的测算和分配将关系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结果的有效运用和风险偏好的准确体现,应当成为信用风险限额管理的重点。
近年来,国内中小银行仍存在上市受限、资本约束进一步显化,客户群体不稳定、潜在风险较大,管理手段单一、风险防控水平低下等诸多不可持续因素。因此,无论是从缓解资本压力、还是从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上看,中小银行实施信用风险限额管理都具有较强的紧迫性。中小银行有必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粗后细的原则,从行业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入手,并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向区域、客户、产品等维度延伸。
二、用于测算行业信用风险限额的内部评级结果
信用风险限额管理是对内部评级结果的深化运用。要准确测算行业信用风险限额,首先要确定可用于信用风险限额管理的内部评级结果。银监会在2012年6月8日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资本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实施初级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上述有关风险参数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规则。
违约概率(PD)。由各商业银行按照各自建立的内部评级体系所确定的客户信用等级,以及各信用等级与违约概率的映射关系获得。
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和有效期限(M)。均按《资本管理办法》的统一规则确定。
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计算规则是:
经济资本(EC)按《资本管理办法》中所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算得。
三、信用风险限额的初步测算方法
(一)基本原理
本文提出的行业信用风险限额初步测算方法简称“资本收益率最大化法”,是在明确年度可新用经济资本额和新增贷款额的前提下,根据各行业贷款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水平(RAROC)适当调高或降低其增长速度,将年度可新增贷款额分配到各个行业,最终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统一。该方法以经济资本占用控制在限定额度内为约束条件,以商业银行公司贷款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所求得的最优化结果即为最佳行业贷款组合,各行业贷款的年度最优增长额即为行业信用风险限额的初步测算结果。
(二)具体步骤
1、确定可新用的经济资本额
根据全行经济资本的状况和预期资本充足率的达标水平,并结合自身经营的风险偏好,确定全行公司贷款年度可新用经济资本额(EC)。
2、算出贷款的资本要求系数
在对年初公司贷款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年度信贷资产结构和授信客户调整的要求,设置授信客户信用等级优化目标,并根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算出相应的公司贷款资本要求系数(K)。
3、得到年度全行贷款目标增长率
由全行年度可新用经济资本额度(EC)、公司贷款的资本要求系数(K),得到年度可新增的违约风险暴露(EAD)即公司贷款的新增额,并求出年度全行公司贷款的目标增长率(δ)。
4、设定行业贷款最优增长率公式
式中:δi为i行业贷款的最优增长率,Ri、Rmin、Rmax分别为i行业贷款的RAROC值和所有行业贷款中的最高和最低RAROC值,α∈(0,1)为调整系数,β、χ为待求系数。
5、建立优化模型
目标函数:
式中:为年初i行业贷款余额在全行公司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i行业贷款的RAROC值。
约束条件:
该优化模型为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得到待求系数、的值,继而根据式(8)得到每个行业贷款的最优增长率。
6、确定行业贷款信用风险限额的初步分配结果
ωi=σi×δi (5)
式中:σi为i行业贷款年初余额,ωi为i行业贷款的年度最优增长额,即年度行业信用风险限额的初步测算结果。
(三)利弊分析
“资本收益率最大化法”以经济资本的总占用额为控制主线,在有效控制非预期损失即经济资本占用的前提下,通过信贷资产的行业结构优化,力求实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水平最大化。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信贷资产收益中蕴含的风险,体现了收益最大化的经营导向,符合商业银行股东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但由于过于关注贷款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水平,必然会导致资源向RAROC值高的行业过度集中,造成信贷 资产的行业集中度过高,抗风险能力特别是抵抗系统性风险能力的下降。因此,“资本收益率最大化法”初步 测算出的行业信用风险限额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四、信用风险限额的调整优化方法
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4
这种贸易结算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催生了出口企业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对市场信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短期乃至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保理业务参与者间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有增无减,甚至有导致保理市场失效乃至失灵的可能。由此,如何规避及分散风险,满足出口企业需求,加快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帮助我国外贸企业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后危机时期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形势
发展机遇
国际保理业务的功能是为帮助企业获得发展资金或缓解资金链压力而提供专业账目管理或财务咨询服务,减小客户信用风险或交易风险,将客户从繁重琐碎的催收应收账款事务中解脱出来,并帮助其获得销售信息、扩大产品销路。
后危机时期,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面临的资金链压力非常大:一方面,进口商坚持赊销,延长还款期,加重了出口企业面临的进口商信用风险、汇率风险、账务管理成本和账款催收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可抵押资产,中小出口企业很难通过传统贷款模式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国际保理业务由于可以为出口企业承担100%的坏账担保,并且无抵押地为出口企业提供应收账款承购服务(融资服务),正好可以解决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因此,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潜在市场需求巨大。从我国保理业务的成交额变动来看,这一潜在需求正在快速地转变成现实需求。
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统计,2009年,我国保理业务成交额达673亿欧元,比2003年增长了646.6亿欧元,占全球保理业务成交额的比重由2003年的0.35%提高至2009年创纪录的5.24%。虽然上述数据中包含国内保理的数据,但从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需求和我国商业银行争相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供给情况来看,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面临挑战
尽管国际保理业务有望迎来新的增长,但是,后危机时期的信用重建还有待时日,市场风险和交易风险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以信用贸易结算为基础的国际保理业务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保理业务中,为控制风险,保理商需要核定的额度包括两方面:一是进口商信用额度,即保理商核定的、承担进口商信用风险的限额;二是融资保理项下的出口保理融资额度,即出口保理商受让应收账款后发放融资款的最高限额。这两个额度共同构成了保理商叙作国际保理业务承担风险的上限,而其能否准确地反映进、出口商的资信情况是保理商能否对保理业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也就是说,保理商对风险的控制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其他保理业务参与方间的信息对称程度:信息对称程度越高,保理商叙作保理业务的风险越小,保理市场交易成本越低,越趋于帕累托最优;信息对称程度越低,则保理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越多,市场越趋于失效甚至失灵。
具体来说,在保理业务中,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相对于进口商,出口保理商相对于出口商,出口保理商相对于进口保理商,都必然地处于信息劣势。前者都不可能比后者更了解其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财务状况及应收账款存在的瑕疵等风险特征。因而,在后危机时期,在市场信用没有完全恢复、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升无降的情况下,出口保理商所面临的来自进口商、出口商、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都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进口商信用风险。后危机时期,进口商可能因自身的资金短缺或交易商品市场价格下跌等原因而不能或不愿履行付款义务,导致保理商已承购的应收账款债权无法实现。
第二,出口商信用风险。后危机时期,不仅仍存在着因出口商未按要求履行交货、运输等合同义务,进口商拒付,从而导致出口保理商面临向出口商已支付的应收账款承购款无法收回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存在着出口商因资金周转困难,拒不返还进口商间接付款款项的风险,甚至还存在着出口商虚开发票或高开发票,骗取保理商融资的欺诈风险。
第三,进口保理商信用风险。后危机时期,一是存在着进口保理商因发生财务危机,丧失清偿能力,在进口商不履行付款义务时,不能履行坏账担保责任的风险;二是存在着进口保理商刻意取消或调减信用担保额度,拒绝或拖延履行担保付款责任的风险;三是存在着进口保理商在收到进口商付款后,拒不将款项支付给出口保理商的风险。
后危机时期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对策
从后危机时期国际保理业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出发,我国保理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动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及业务管理制度
国际保理业务涉及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国际保理业务在后危机时期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也是保理商进行风险预测与控制的关键。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国际保理业务推进的各个阶段,并可能直接导致保理商已付出对价的债权无法实现。
当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可开展保理业务的主体在严格意义上只能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有效防范国际保理业务信用风险,应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风险控制流程及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价体系,针对国际保理业务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加入国际行会组织,如FCI和IFG(国际保理商组织)等。通过其提供的内部信用评级,选择资信好的会员为进口保理商,纠正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进口保理商、进口商信用风险。三是在利用外部平台获得进口保理商资信情况的同时,通过内部授信,评定进口保理商额度,将与进口保理商的交易控制在对其的授信额度内。同时,根据从国际保理行会组织、保理同业组织、同业银行等多种渠道所获取的进口保理商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定期、不定期地调整对其的授信额度,最大限度地规避进口保理商信用风险。四是加强信用评级工具的研发与应用,完善信用管理制度,提高对出口商的贸易背景、偿债能力及发展前景的调查与评估能力。以便既能在出口保理项下对出口商的资信进行全面评估,又能对融资保理项下的融资额度进行严格审批,对出口商信用风险实行严格控制。
同时,对于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保理商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防控。针对操作风险,一方面,保理商应制定、完善相应的操作流程,防范由于制度空白造成的操作失当。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仅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而且要加强相应的思想政治与职业操守教育,降低现有制度下“人的因素”造成的操作失误的发生概率。对商业银行而言,为全面防控保理业务的操作风险,还应在承担保理业务的部门、内控部门及信用管理部门间建立畅通的沟通与合作通道,对操作风险进行监督、检查与全面控制。针对市场风险,保理商应通过加强净利息收入敏感性分析、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及外汇风险集中度分析等,加强对保理业务市场风险的监控;同时,还应通过开展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和外汇期权交易等方式对冲市场风险。
加强产品创新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综合性金融产品,本身可以被细分成多个业务品种,并且围绕应收账款转让的程序、授信额度的占用甚至保理业务的启动环节,还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新型金融产品。随着我国保理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开,国内市场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围绕客户需求设计各种新型保理产品并不断提升产品创新的速度,将成为我国保理商提升竞争力,应对竞争性群体压力的根本之策。为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完善研发队伍培育机制,增强研发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为避免因内部机制不畅导致产品创新迟延,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保理产品创新工作的组织、安排和整合机制建设。
培养专业人才
国际保理业务跨度大、周期长、综合性强,兼具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催收、信用担保等多种功能,涉及国际贸易、金融、法律、计算机等多个业务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后危机时期,要加速推进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必须培养高水平的保理业务从业人员,将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加速保理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5
【关键词】银行业 信用风险 大数据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银行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一、大数据给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的机遇
1、推动风险决策模式的创新
现在商业银行进行行风险决策,主要是由审批权限的工作人员的主观性判断,缺少全面的判断信息,导致在作风险判断时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时商业银行对其判断的标准不一致,使业务的整个流程工作效率降低,管理的复杂度也相应的提高,加大风控的难度。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风控模型。借助风控模型为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做出准确的决策。同时,借此分析客户的消费倾向,锁定客户群,增加客户量,从而提升银行的获利能力。
2、促进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发展
大数据可以通过风险决策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量化管理技术,对客户进行定位,掌握客户自身状态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点位,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风控。根据对应的点位计算风险量化结果,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在这种动态的量化风险评估过程中,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
3、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改革
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客户价值挖掘及针对性维护,然后对流失风险预测,建立稳定、准确的客户流失预警机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部门、各机构打造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二、大数据给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运用,首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信息的集成与整合,因为面临大量且复杂的数据,而且数据的来源、类型都是多样化的。其次是大数据存储与开发的难题,由于数据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对数据的存储和平台的开发要求更高。然后是大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数据关联到每个客户、企业及银行的安全问题,必须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之中进行统一监管和治理。最后是大数据分析人才匮乏的挑战,大数据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数据建模和数据挖掘的技术能力。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多元化数据获取渠道,加强对数据的收集与管控规范
银行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是构成整个社会大数据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要对数据监控、数据处理和数据结果反映做出正确的反映。一是确定主要的数据采集渠道。二是一定要科学、依照规则来进行数据处理,杜绝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三是处理后的结果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进行使用,避免影响银行声誉的风险事项产生。
2、提升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水平
在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采取数据仓库技术作为银行海量数据的提取的实现方法,将数据集中在数据仓库中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提炼。对于多元、高速、高噪音的数据,银行必须制定出整合、整治和分析的解决方案。数据包括客户信息。交易信息、邮件、客户信函、票据、语音文档等。
3、增加大数据平台的投资与建设
大数据时代将带动整个社会交易模式的转变,在服务这一块是逐渐向虚拟化发展,更多的服务将有网络来承担,强大的大数据平台及网络系统是银行未来经营管理的利器。因此,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建设适应大数据平台发展的技术。优化系统的架构体系,提高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使得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拓展性。资源的投入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且兼顾到当前的实际情况。争取在初期到成熟这个过度阶段,尽可能的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4、高度重视适应大数据技术的人力储备
大数据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技术,当然更离不开拥有高技术人员。高质量的技术人员的储备能给银行带来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可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当前,拥有数据分析特长,有懂得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而大数据的发展直线前进,不会停留下脚步,所以银行大数据技术的人力储备迫在眉睫。当然这类复合型人才仅仅经过大学培养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我国银行对此类人才的储备相当不足,抓紧人力资源储备更为迫切。
参考文献:
[1]谷增军.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控之道[J].甘
肃金融,2015(02).
[2]庞淑娟.大数据助推信用风险管理创新[J].银行家,2015
如何防控信用风险范文6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
信贷管理机制及其完善程度与信用风险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设计仍然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信贷人员进行贷款审查时仍然以主观经验判断为主,随意性较大,不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检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并且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就很少检查、监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
(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在具体的借贷活动中,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企业作为资金使用者,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决策之前,对于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内控机制等方面都相当熟悉,处于信息上的优势地位;而商业银行却只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到一些表面信息,很难掌握企业经营面临的竞争和风险、领导者的素质、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等,由此导致其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做出确切可靠的判断,面对不同风险的借款者,商业银行只能根据平均的风险状况来确定贷款利率。不难想象,对于低风险企业来说,它会因借贷成本高于其预期水平而撤离信贷市场,对于高风险企业来说,它会愿意支付高利率并努力争取银行贷款。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效应,使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
(三)政府对银行的过度干预和隐性担保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发展日益规范,然而还是未能摆脱政府部门的影响。一方面,政府部门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会通过行政干预或“打招呼”等形式向银行申请融资。显然,这破坏了银企之间固有的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加剧了银行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和担保,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我国有很多商业银行是由地方政府进行控制的,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主要是为地方政府服务,即使经营出现了问题也是地方政府买单。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商业银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很有可能从事风险较大经营活动,从而加大了爆发信用风险的可能。
(四)监督制约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首先,金融监管机构监管不力。主要表现为监管理念较为陈旧,监管政策也缺乏前瞻性,监督机制太过笼统。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很难产生有效的制约作用,也就不能有效地防止银行发生越界行为,更谈不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了。由此带来了银行内部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信用风险。其次,银行内部监管不力。由于银行内部对员工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某些人游离于内部控制制度之外。监管的缺失给这些人带来违规操作的机会,通过和社会人员“里应外合”,内部人员很容易骗取银行贷款,不仅如此,还会发生诸如关联企业骗贷、票据欺诈、大量非法洗钱等犯罪行为。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滞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信贷管理结构仍然采取“金字塔”型的垂直方式,即从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机构体制。这种组织结构,纵向链条过长,不利于内部信息传递,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缺乏信用风险管理责任的水平制衡与风险信息的横向流动。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采取逐级上报、层层审批的审贷制度,只有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才具有最终的决策权,纵向运动的审批流程容易造成个别信贷项目把关不严的问题,而且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在行长手中,在缺乏外部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的现象,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交流和监督管理5方面的内容。从环境控制上看,相比风险控制而言,商业银行更注重业务扩张。从风险评估上看,商业银行缺乏全面、客观评估各类风险的机制,对于偶有发生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从活动控制上看,有序、有效的协调总分、支行的运行系统还未充分发挥作用,控制系统的更新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把控力度有限。从信息交流上看,垂直管理的模式使得交流渠道较为狭窄,信息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损、偏差。再者,横向机构设置过细,也影响了信息沟通的速度和准确度。从监督管理上看,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评价和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计量准确、结构复杂的模型被大量运用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是将专家方法和单变量方法相结合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随着风险日益多元化,这种度量方法显然无法适应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虽然我国也尝试运用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测度信用风险,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短期之内很难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国内银行的政策数据储备不足,且缺乏规范性,不仅数量达不到计量要求,质量也有待提高,很难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建模和评估的要求。其次,商业银行的评级体系刚刚建立,还未推广使用,评级程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检验。最后,商业银行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机制逐步规范授信管理
虽然,我国各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一套授信政策,但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授信政策均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更有甚者,某些制度还会互相矛盾。为此,首先需要在梳理和完善现有的授信政策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及时调整、评审和修订授信业务规章制度。其次,商业银行应当创造良好的授信工作环境,明确规定授信审查人、审批人之间的权限和工作程序,确保授信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风险控制的要求进行审查、审批,免受外部因素干扰。再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尽职免责,未尽职追责”的问责机制,客观地考核授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对违法、违规造成的信用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最后,逐步建立银行信用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商业银行应把信用风险的应急管理摆到重要位置,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设,形成从总行到分支行上下联动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二)完善全面、独立的内控制度
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全面覆盖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做到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公开透明,保证各项制度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顺畅实施,确保工作人员有章必循、违章必惩、不徇私、不舞弊。构建全面、权威、可操作的内控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逐步转变“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方式,重新构建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遵循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制衡机制。其次,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一来,可以尝试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档案系统,并进行动态监控;二来,对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要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严格禁止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的放款行为。再者,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通过培养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
(三)逐步建立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不良贷款率来评估资产质量。然而,主要用于资产质量衡量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亟待调整。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尝试采用VAR模型(在险价值)计算出银行整体在险价值,为银行经营者提供在其容忍限度条件下的决策信息。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逐步优化现有的评级系统,加快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评级机构的快速发展,以便对借款人的信贷质量进行准确客观的分级。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积极进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研究,不断拓展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更新度,以确保为贷款客户提供权威真实有效的评级。
(四)规范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