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交往能力;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属于对幼儿交往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而就我国幼儿阶段教育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并没有对其形成足够的认识。而在社会发展的浪潮当中,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优质的交往能力,在这个社会是无法生存的,怎样积极组织更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对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培养,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为积极地探索。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设计
人的成长需要在优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自身努力当中逐步实现。幼儿正处在认知能力形成以及情感培养最为关键时期,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能够教给幼儿丰富多彩的东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有目的性地设计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意识到对自身交往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逐渐形成在社会当中强化与他人交往的感悟与认知。第一,可以组织幼儿到玩具店、超市等人员聚集的场所,引导幼儿观察顾客之间的聊天、顾客跟营业员以及收银员之间的交流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学习到交流的方法。将其作为基础,组织幼儿进行有组织的购物,继而体会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利用各种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的乐趣。第二,幼儿园可以联系部队或者博物馆之类的单位,组织幼儿去这些场所参观。例如在部队,幼儿教师可以先简单地对解放军的历史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大家对解放军日常生活以及训练进行观察,继而让他们对解放军叔叔阿姨形成更深的了解,对他们形成一种敬佩之情。最后,组织幼儿进行“我想对解放军叔叔阿姨说”的活动,让幼儿将自己想对解放军说的话表达出来,还可以准备自己的慰问礼物,领悟到其中的快乐。意识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对于事物所形成的认知决定了具体的行为。因为幼儿年龄方面的特征,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要由教师进行引导,有目的地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设计,让他们初步意识到社会交往当中的行为准则、方式以及方法,对怎样跟人进行交流、相处,怎样帮助别人形成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之上促进与他人的正确交往。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游戏相结合
柏拉图曾经说过,游戏属于让幼儿的生活以及能力实现跳跃的必需品。游戏是幼儿最为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给幼儿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然后将社会实践的活动融入其中。在游戏当中循序渐进地对孩子的模仿和创新兴趣进行激发,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交往的意识与能力。将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社会形成更好的认知。第一,组织引导幼儿参观超市、部队以及养老院之类的场所之后,在班级表演活动当中设置与之相似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活动当中扮演各种角色,将自己之前所看到和听到的表现出来,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表演作为基础加深对于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认知。在对各种角色加以扮演的过程当中,还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以及同情心等优质品质。第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游戏活动进行组织。比如,可以依据幼儿在家庭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设置“去小朋友家做客”等过家家类的游戏。孩子在游戏当中能够把礼貌问候以及招待客人的过程表现得非常充分。还有些孩子会在去小朋友家的时候,主动带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懂得和大家进行分享。在对一些基本的交流用语加以掌握的前提之下,让孩子学会怎样去更好地跟其他人相处。社会交往不仅仅是跟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综合性处理。在十分宽松、融洽的游戏氛围当中,对社会实践活动里具有感知的情景进行再现,幼儿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对自己所扮演角色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更深的感知,并且意识到社会交往是无处不在的,对其重要性形成更好的认识。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能够加深幼儿对于社会交往的体验,形成更好的感知。
三、社会实践活动与生活相结合
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应用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到生活当中,热爱自然、懂得分享、尊重他人等,都是体现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生活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幼儿教师需要积极跟家长做好沟通,在生活当中给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随时随地引导幼儿正确地与人交往,从而在人和事的交互作用之下逐渐实现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第一,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在跟大自然之间的亲密接触当中,提高孩子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保护之情。社会交往当中其实就包含跟大自然的交往,大自然具有绚丽多姿、变幻无穷的特征,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第二,向全体幼儿设置“向父母说出我爱你”的活动,更加主动、勇敢地表达出对于父母的爱。语言属于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基本交往技能,幼儿教师需要积极给幼儿供给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感悟到语言表达过程的乐趣。有些孩子在回到家中之后,经常是羞于利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爱,只想着通过自己的行动去间接表达,这样其实并没有错,不过还是应该用语言对自己的爱进行大胆表达,告诉幼儿语言具有带给双方快乐的魅力。四、结束语总而言之,交往能力对于现代社会当中的每一个自然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意识到优质交往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实现幼儿优质道德素养的形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范文2
一、激发幼儿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形成交往自信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能相信自己,把握自己,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幼儿年龄小,判断是非的观念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表扬、奖励等方法,在幼儿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使之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久而久之,幼儿的是非观念增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自信心也确立了。例如,在实施值日生工作的时候,我们先通过谈话活动“老师的小帮手”,然后让能力强的幼儿来担任,并及时奖励,使幼儿初步熟悉值日生的工作内容,激发其他幼儿的向往心理。接着,通过佩戴精致、漂亮的胸卡,郑重其事地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值日生工作,并分别给予辅导、鼓励,使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心理上感受快乐,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给幼儿必要的交往技能
常有家长说,他们的孩子胆小怯懦,和小朋友在一起时表现退缩、不主动、见到生人不肯打招呼等。这些幼儿大多是长期被关在家中,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在家中称王称霸,而外出则怯生。如果不趁年幼时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将来就可能出现交往障碍,甚至形成孤独、自闭的不良性格,很难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主要解决方法,如,请邻居或朋友家的孩子来家里玩,或带孩子一起到公园里玩,放手让他们尽情交往,并在相互交往中提高交往能力。当幼儿在交往中发生矛盾时,家长不必急于介入,他们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交往机会,引导其学习交往技能。例如,为了使幼儿获得交往的技能,我们开展了“大带小”的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玩游戏,如,唱歌、猜谜语等,让他们一方面帮助弟弟妹妹,另一方面清楚地介绍游戏玩法让弟弟妹妹玩。我们尽量给他们说话和游戏的机会,同时鼓励周围幼儿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其交往信心。
“语言是交往的桥梁”。家长或老师要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多听故事,多编故事,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词汇及句式,训练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一天风特别大,把垃圾吹得幼儿园里到处都是。于是我组织幼儿帮助保育员一起拣垃圾。在此过程中,幼儿向保育员提出了许多问题:垃圾给清洁工人带来了哪些不便?如果每天都在街上扔了很多垃圾会怎样?地球会怎样?这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次主动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从而促进了幼儿无障碍地交往。
三、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家长循序渐进地带孩子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使幼儿在感受家庭温馨的气氛中,了解家庭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在幼儿初步掌握了家人与社会交往的技巧之后,应让幼儿走出家庭多接触外部的社会,还可通过带孩子外出旅游、陪大人聊天等多种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譬如,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邀请其他的小伙伴到家中来做客,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去玩耍,又如:“这个周末我们想干什么?”如果幼儿没有提议,家长可提出建议。不过最好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意愿,不要把幼儿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等等,用种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鼓励为主,持之以恒
鼓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好的良药,尤其是幼儿。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地成长,经常鼓励幼儿,会使他觉得自己非常棒,自信心增强,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觉得自己能行,而勇于面对,进而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平衡,增强其自信心,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使幼儿在尊重中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幼儿 交往能力 培养 乡镇
学前儿童社会往是幼儿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基本需要,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领域指出:“应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对幼儿的社会往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提高幼儿整体素质。以下是我园针对乡镇幼儿园幼儿交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乡镇幼儿交往能力存在的问题
乡镇幼儿园里的幼儿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幼儿平时接触外界不多,害怕见陌生人,不善于与同伴交行。幼儿既有渴望与同伴交往,寻找与同伴一起游戏,与人交往的愿望,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不敢接触同伴和老师, 加上交往技能的缺乏,玩耍时就常常难以协调行动,在与同伴平等交往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幼儿交往的发展。如常出现有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在游戏中不守规则,不懂得谦让或封闭自己等现象。
二、乡镇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协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身边发生的自然情景,协助、鼓励幼儿结交新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如我们发动幼儿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家庭中,幼儿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进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我们让幼儿交流各种交往、合作的方法,体验交往与合作的乐趣。
(二)创设有利于教育的活动室环境,为幼儿提供交往机会
在创设活动室环境时,我们做到环境与幼儿对话,在每一幅墙、每一个角落,都精心设计优美的画面:有故事、诗意,让幼儿在与环境对话的同时,同伴间也能相互交流。如:我们设计“我能帮你什么”“好朋友”等墙饰。通过这种墙饰,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达到交往的目的。另外 ,我园还注意充分利用一切空间设立活动区角,如医院、理发店、超市等,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游戏,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医生、理发员、服务员等角色的扮演加强了交往,培养了协作精神。
(三)传授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与人交往是幼儿的心理需要,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农民、工人、教师家庭等,缺乏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为此,我们通过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技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采用多种手段的方法,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例如,中一班的欧圆小朋友,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女孩,不愿开口说老师好,不和小朋友一起说话、游戏,问她话她连点头、摇头都不愿做,通过一年多的引导,现在她成了一个乐于和同伴交往的女孩,常会看到她与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身影,可以看出她的交往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有目的的开展交往活动
游戏是增加儿童间交往和合作的最好方式,在游戏中能充分调动幼儿交往的主动性,为此我们创设了多姿多彩的游戏区。在游戏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参与各类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主题,分配角色,设计游戏,准备材料,以培养幼儿自主地、创造性地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协调解决问题,进行必要的语言交往和行为交流,增强幼儿团结协作、服从集体的意识,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使幼儿在不同的交往情景中,与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交往,逐渐学会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学会交往,较好促进了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加强家园联系,提高幼儿的交往水平
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幼儿在幼儿园学会了交往,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需要在家庭中得以巩固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但有的孩子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等。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交往的良好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同时,我们要求家长在家中也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要培养幼儿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适当地让孩子议论家务,这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敢于交往。还要注意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如让家长在走亲访友时把孩子带上,要求孩子注意观察成人的交往;家中来客人时,让孩子参与接待;到公园游玩时让孩子主动地去结交临时朋友等等。而教师方面又要求幼儿坚持每天回家主动向家长述说幼儿园的事,到幼儿园说说家里的事,及时了解幼儿与父母的交往情况,做好相应的教育策略,提高幼儿的交往水平。由于做到家园同步,家长和教师坚持一致要求,共同培养,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社会交往是一种社会技能,是21世纪人才所必需的素质。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教师与家长都应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教育途径,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为幼儿掌握社会的生存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范文4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课时
4
教学目标
1、运用理论知识和案例剖析结合的方式阐述个性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培养0—3岁婴幼儿的良好个性;
2、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稳固的行为习惯;
3、指导家长怎样应对婴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帮助婴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稳固的行为习惯。
教学思路
针对我国幼儿的教育现状,特别是0—3岁婴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所出现的只注重智力发展而不重视个性培养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教学,引导抚养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提倡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重,达到早期教育的目的。
教学环节
一、个性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1、以世界上不存在两棵完全一样的树引出课程的主题,阐明个性的差异性;
2、说明个性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个性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以“人格生态圈”阐释遗传、环境、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从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几方面个性品质阐明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婴幼儿的个性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婴幼儿乐观稳定的情绪
①、关系重于教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以《妈妈的裙带》的故事引出主题,结合现在的亲子教育模式,阐明关系重于教育的原因;
②、运用名人故事阐释亲子教育应以爱为前提,以爱为基本,并且使孩子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培养融洽的亲子关系;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
①、观念引导:家长培养婴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需从零岁开始;
②、同伴交往和游戏体验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3、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
①、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向家长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需要被尊重,并且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②、提倡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避免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
三:养成良好稳固的行为习惯
1、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说明从小培养婴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2、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案例指导家长如何从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四: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1、从环境、幼儿的个性、幼儿以往的经验等因素来剖析为何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
2、正确认识分离焦虑,2—5岁是婴幼儿的分离期;
3、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资源
教师、0—3岁婴幼儿抚养人、投影仪、电脑、PPT、视频、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资料
[1]早教月月通:0—3岁/王木木主编.—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3
[2]让孩子赢在起跑点/李苏仁,陶红亮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
[3]早教学校/崔绍珍,吕庆瑛主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11
[4]1分钟教育:培育出色宝宝的101个方法/李轶君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1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范文5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本文拟从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分享活动,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为了让幼儿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以定期的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二、举办节日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节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请记住我站域名活动之一。我们曾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因为这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这一天是属于他们的。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把传统的表演节目改为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活动,让大班、中班和小班的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到游戏中来,他们都是主角,教师当配角。这一天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无拘无束的他们感到特别有趣,无形中孩子们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并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及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发展了交往能力。
三、开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在我园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女小朋友体现的比较细腻,她们生动表现出了“售货员”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我园“教师”的严于律已、热情关怀;男小朋友比较争强好胜,很有正义感,喜欢扮演警察指挥交通、抓小偷;扮演建筑师建设高楼大厦;扮演工程师设计汽车、飞机……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四、善于发现优点,创造与集体交往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为幼儿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我班有一个从外地转来的男孩,名叫委委,他不爱说话,课间喜欢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与老师交流,而且脾气很倔强,问他什么一句都不应。为了让他融入到集体中来,我们想尽了办法。最后我通过家访,从孩子的妈妈那里得知,孩子在老家读书时,挨过老师的打,由此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了畏惧心理,逐渐导致了今天这种性格。我们了解到了原因后,对他特别的关注,有一次,委委主动捡起了掉在地上的纸屑,我看到后及时地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只见委委露出了笑容,我还第一次看到他笑得这么灿烂。之后我又为他创造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并且多鼓励、多表扬,上课时多让他回答问题,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在他遇到难题时,我微笑着走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鼓励他,逐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地接受了我,能主动与我交谈,其他小朋友找他一起玩时,他也能和他们玩得很高兴。
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为孩子做榜样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 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还要留给孩子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际上是给孩子作出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家长要为幼儿多提供交往的机会。如:家中来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如果有小伙伴同往,要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这样,不仅培养里幼儿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许多本领。家长还可以为幼儿创设这样的气氛,带孩子或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在自家玩,到户外参与幼儿的游戏,玩中给孩子提出要求,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一起玩的乐趣。要告诉孩子善待别人,和伙伴友好相处;要学会谦让。时间长了,孩子就能和同伴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除了与同龄人交往外,家长还应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可以共同玩角色游戏,家长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门中使孩子懂得了怎样接待人,一个细微的举止,一句“请进、请坐、你是谁……”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社会交往的经验。
3、为孩子创造外出玩的机会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交往能力;交往技巧;体验;分享;主动性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baby associates ability the raise
chen dan
【abstract】the future society will be one open, the cooperation society, this will need our next generation to have the good social interaction ability, however, today’s only child lacks exactly with the human associates, the cooperation opportunity, on their body has more or less does not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selfishly and so on performance. therefore, raises, sharpens baby’s contact ability, will form the positive optimistic life manner, the lively open and bright disposition and the good social personal character for the present, has the very vital role. we strengthen through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the baby associate ability the raise, causes the human who the baby will become from now on complies with the time development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we begin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has raised baby’s contact ability initially:①in share, promotes baby’s contact development.②conducts the parent-child activity, increases opportunity which the baby associates.③the development role, sharpens baby’s contact ability.④is good at discovering the merit, the creation and the collective contact opportunity. fifth, the homeland cooperation, provides the good educa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baby.
【key words】associates ability; contact skill; experience; share; initiative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个别幼儿因为缺少交往技巧,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幼儿在家里能说会道,到了外面缺胆小、自卑、孤僻,碰到困难不会向别人求助。同时,有的幼儿受交往能力的限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比较依恋家长和家庭,不能愉快地来上幼儿园。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针对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在分享活动中,交给幼儿交往的方法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幼儿园,交往的范围的扩大,使小班幼儿一时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情绪不稳定,在活动中与小伙伴争抢玩具,自己有了困难不主动和老师说等。为了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我们在小班上学期,开展了“玩具交换日”活动,定期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如:有的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有不敢去交换,这时,老师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你的玩具也很好玩,小朋友会愿意和你交换的。在老师的鼓励下,胆小的孩子也高兴地参加到活动中。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到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谁的玩具好玩?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体验交往的乐趣。使幼儿对这一活动非常喜爱,经常追问哪天是“玩具交换日”,并将自己最好的玩具带来和小伙伴一起玩。通过这种活动,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也使幼儿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
2 举办亲子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亲子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心情愉快,情绪放松,在活动中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大方地与人交往。因此,亲子活动也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动之一。我们在进行“小小蛋儿把门开”的主题活动时,开展了“有关蛋的”亲子探究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我们的活动。孩子兴奋地在展台前,向家长和小朋友介绍“各种各样的蛋”及蛋制品,和小伙伴一起学一学“蛋宝宝滚一滚”,一起探究怎样让“蛋宝宝”站起来,在家长的帮助下,煎一个鸡蛋送给好朋友吃等。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是活动的主角,教师和家长是配角。无拘无束的他们感到特别有趣,无形中孩子们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快乐,并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及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发展了交往能力。
3 开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使幼儿根据自己生活得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我们在小、中、大班开展了“娃娃家”、“娃娃超市”、“娃娃医院”、“小小建筑师”等角色游戏,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扮演“爸爸”、“妈妈”、“售货员”、“医生”等角色,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女小朋友体现的比较细腻,在老师的引导下,她们生动地表现出了“售货员”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医生认真看病、热情关怀病人的态度,男小朋友比较争强好胜,很有正义感,喜欢扮演交警指挥交通、扮演警察抓小偷;扮演建筑师建设高楼大厦;扮演工程师设计汽车、飞机——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了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给分的认同,通过模仿角色,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去。”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合作。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4 善于发现优点,创造与集体交往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非常1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树立其信心,为幼儿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她不爱说话,自由活动时,喜欢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与老师交流,而且脾气很倔强,问她什么一句话都不说。为了让她融入到集体中来,我们想尽了办法。最后,我通过家访,从孩子的妈妈那里得知,孩子在老家长得,不会说普通话,怕小朋友笑她,又自卑感,因此,在幼儿园不肯多说话,我们了解到原因后,对她特别关注,又一次,她主动捡起了掉在地上的纸屑。我看到后及时地在集体面前表扬了她,并让小朋友夸夸她,小朋友一起说“王芮、王芮,你真棒!”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笑得这么灿烂。我让王芮模仿我用普通话说“谢谢大家。”她终于勇敢地在大家面前说话了。之后我又为她创造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并且多鼓励、多表扬,活动中多给机会让她回答问题,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在她遇到难题时,我微笑着走过去,摸摸她的小脑袋鼓励她,逐步帮助其树立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慢慢变大方了,能主动与我交谈了,其他小朋友找她玩时。她也能和他们玩得很高兴了。
5 抓住细小的环节,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我们将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动,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如:幼儿早上入园时,我们教育幼儿大方地和其他小朋友和家长问好;在中午进餐后散步时,看到忙碌的食堂阿姨,带幼儿一起热情地打招呼;幼儿手工活动后,和他们一起将作品送给小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
6 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家长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方面比较重视,而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方面有忽略。为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通过班级的“家长园地”、“班级网站”向家长作了有关这方面的宣传,得到了家长的理解、配合。家长为孩子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如: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会教育孩子礼貌地和客人打招呼和交谈,如果有小伙伴同往,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拿出好吃的食物与小伙伴分享。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许多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