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饮食文化的传承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1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传统音乐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1高中传统音乐教育中所存在问题及原因

1.1缺乏本土化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

我国高中传统音乐教育一直以来沿袭了欧洲式的音乐教育体系,从音乐教育理论来说由于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长期存在着“重西轻中”的现象,各地的高中音乐学习习惯于以用西方的音乐理论来研究传统音乐、用西方的审美音响来分析和判断传统音乐,用西方音乐的评判标准来衡量传统音乐学习者音乐技能的优劣等等。始终不能形成本土化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造成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在从事传统音乐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传统音乐文化价值层面的深刻理解,忽略对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上教育。文化自觉性、文化自豪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老师和学生的心里始终未能被唤醒。对研究者来说,不能形成从事本土化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的源动力。对于学生来说,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特质或传统概念模糊,印象淡漠”,熟悉传统音乐技巧却没有深深地热爱。

1.2缺乏统一全面的传统音乐课程体系

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始终停留在以西方音乐理论学习为主,兼顾民族民间音器乐曲介绍与欣赏的阶段。首先,课程设置上,音乐史部分中国古、近代音乐史所占比重不高;声乐课以美声教学为基础,音乐作品大多也是西方经典音乐作品;音乐技术理论部分,包括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等课程内容极少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内容,基本上仍由被欧洲音乐理论为主线。其次,教学方法上,“ 灌输法”仍为主流 。许多老师存在着理论讲授较多,民乐演唱、演奏较少的情况。学生音乐实践不多,许多地方民乐作品以欣赏为主。再或者是老师单纯进行民乐技能训练,不注重理论教学。能讲能唱能奏的优秀教师奇缺。再次,在教材设置上,民乐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地方的民乐教材多以老师自编以主,缺乏系统化、规范化与科学化。上课用的音像资料也多出自公开出版物。第四,教师队伍方面,一方面从事传统音乐教学教师人数总体上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缺少专门从事民乐教学、研究的老师,大多数老师多由从学习西方音乐起步,后来转到民乐研究的。最后,民间民族音乐的课程安排上很少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偏重于对民乐技能的培养,学生能将一首民乐作品演绎的十分动听,却展现不出它的民族感情和文化韵味。

2 加强高中传统音乐教学的措施建议

高中音乐教育不仅要关注对学生音乐技艺的塑造,更重要是对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大中院校输送德才兼备的音乐人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专门艺术人才的努力和坚持,更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过程中来,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立脚,唤起他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感,这才是中华文化长流不息的根本所在。

2.1探索传统音乐教育新模式

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首先要转变“欧洲中心论”的教育理念,打破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范式,建立起一种以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为基础、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保护传承意识融入其中的、适合民族民间音乐自身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应当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整体性,即应具备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二是专门性,即要在突出民族民间声器乐演唱、演奏技能培养及使其形成的相关文化背景理解在传统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包容性,即要注意吸引和借鉴西方先进的音乐教育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活学活用;四是统一性,即要有规范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资料、考核标准等。

2.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现状中一个实际的问题就在于缺乏一个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同时这也是极大制约传统音乐教学成果和教育发展的具体因素之一。首先,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应打破已有的旧格局,突出传统音乐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植。其次,加强传统音乐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高师音乐教育机构和教师自觉开展民间采风,及时收集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为以后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展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学校应组织和鼓励具有相当学术水平教师积极进行传统音乐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和理论创新工作。

2.3扩充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针对目前高中专门从事传统音乐研究和教学的教师人数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标准培养和选拔教师。一是具备较高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二是具有熟练的传统音乐技术;三是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四是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课题攻关能力等。注重对外来人才的引入工作。可以考虑聘请艺术水平高、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优秀民间艺人来校长期任教,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人才缺口的补充,又能为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从而对其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张秀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 潘璐璐.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理论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4).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2

(一)课程门类单一,教法陈旧,教材杂乱,未能建立音乐美育教学体系

音乐教学作为高职公共课程中的一个类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较为普遍地存在课程门类单一问题,如常见的主要有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影视音乐欣赏、舞蹈欣赏等。并且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常常随意进行更改和删减、增加,开设的课程往往只是根据学校教师的音乐背景进行设置,而这些科目之间也没有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音乐美誉培养的特点进行设计与规划。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和参与权,被动地服从教学门类与内容的约束,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厢情愿”,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也往往只是采用欣赏聆听、观看视频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再者,在教材的选择上更是出现随意性,针对市场上关于音乐欣赏的大量教材,教学组织者往往没有通过慎重的对比进行教材的筛选,造成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滞后或者超前。整体上来讲,还未建立较为科学的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音乐美育课程教学体系。

(二)教学内容以欧美和现代流行音乐居多,涉及民族传统音乐内容少

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为了贴近当前高职学生的娱乐兴趣爱好,教学组织者往往主要采用近现代的欧美音乐作品和中外流行音乐作品开展教学活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学生的兴趣欣赏习惯,却在客观上忽视了对传统音乐特别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介绍。传统音乐这种常被学生冠以“落后的”“鸡皮疙瘩的”等词汇的民族宝贵财富实际上也被组织引导者给误解了。因此,使广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距离且避而远之。

(三)课程定位仅限公共课程,忽视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音乐课程一般只是一门公共的院级选修课程。目前,公选课的学分要求并不高,学生在众多的院选课(包括非音乐美育课程)拿到规定学分其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问题更在于院选课中并没有设定限定性的院级选修课程,这就使得音乐美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普遍的参与度。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和途径,高职院校逐渐忽视了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

二、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重技能、轻文史哲的观念盛行

高职院校近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之快,在校生和学校数量规模之大,社会影响之广,是先前未曾见过的情景。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得到广泛的认同,也为我国劳动力素质提升和社会就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也正是因为其快速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壮大,一些隐藏的问题逐渐地显现出来,特别是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上重技能、轻文史哲的问题更是突出。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来讲基本实现了初衷,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在担负社会民族文化学习传承中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不足在不远的将来将会越发显现出来,将会明显制约高职教育的纵向内涵发展,脱离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旨要求。

(二)互联网情境下高职学生忽视传统的音乐美育

在目前社会发展中,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互联网技术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无限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知识触角。作为高职大学生来讲,他们充满着朝气和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在网络视觉中常常不能进行自我管理。并且随着外来新思想、新文化的涌入,在社会音乐娱乐化的大环境下,高职学生在主体上排斥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就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冷遇有外在环境的重要影响,而这个大环境又恰恰影响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因此,使得大学生们逐渐忽视了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主动关注。

(三)高职音乐教师在主客观上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如果说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上没有过多关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问题,如果说社会现代化互联网情景使音乐娱乐化倾向性成为现实是造成传统音乐被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高职音乐教师在主观上迎合了学生的爱好兴趣,也是造成传统音乐文化学习课程受到冷遇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音乐教师原本可以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适当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介绍和学习,丰富和完善教学的内容,这不仅是一份义务,更是一份责任,而现实中,也被各种原因限制住了。

(四)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问题突出,影响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面对高考生源数量整体上下降的趋势,近几年高职学生从入学门槛上来讲要求是非常低的,客观上也存在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较为薄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专业技能知识都显得非常吃力,更不用说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不务正业”的提法了。高职学生主体上的文化素质突出影响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实施工作也就不难理解了。

(五)传统音乐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问题

从传统音乐本体出发,也确实发现在其发展中似有停滞不前的状况。在音乐表演形式、表演内容、音乐作品的创作发展、音乐的表演手段和推广宣传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越发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山野调查与民曲采风在当前社会物质价值过分夸大的衡量体系里显得单薄难支,表演形式更是在新环境、新技术使用中显得寒酸和卑微。传统音乐本体发展的阻碍使得受众群体日益受到冲击显得不扎实、不稳定,而一旦受众群萎缩自然影响传统音乐的发展内在动力。

三、文化传承视野下高职音乐公共课程改革的主要路径

(一)高职院校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制度设计是关键

目前的传统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承的形势是非常紧迫的。作为高职院校来讲,需要主动承担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让广大学生在传统音乐学习中深入了解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培养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自觉和自信。这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上进行学习内容要求等的制度规定,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音乐美育、文化传承的关键。高职院校可以在院选课学分设计中规定音乐美育课程的学分要求,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接触音乐美育课程的学习过程。

(二)开足音乐美育课程科目,高职音乐教师在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音乐美育课程不仅只是常见的音乐欣赏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多样性地开设美育课程的门类,建立美育课程的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研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从根本上改变一直以来因人设课、随意更改和取消课程的乱象。这种美育教学体系建设以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高职音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是主导。这是因为现实中高职学生的选择过程往往具有被动的特征,他们很少主动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意义。这种情况的改变就应该由音乐教师作为导演,引导学生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以地域特色教材开发为核心,以传承区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突破口

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其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这是在课堂上很难通过一两个学期就能够学习、了解和掌握的。目前的民族音乐学习参考作品大都因为其编写对象主要针对本科以上学生主体而不大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基本实际,往往缺乏实践过程的指导。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在进行院选课教学过程中加大校本教材的编写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展对于本地区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的整理收集和整编工作,一方面便于学生对本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有深度地学习和挖掘民族音乐,丰富和延伸民族音乐的内容。这也在实际中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中丰富学习成果

当前,音乐美育课程普遍的教学过程一般是以欣赏聆听为主,在实践环节和学生参与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衡量学生的接受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指导对于传统音乐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民间歌曲学习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介绍不同版本的民歌,观看聆听不同版本的视频、音频材料外,增加教师的现场示范演唱和教唱就可以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在开口实践中体会民歌的艺术魅力。这种方式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也使学生心中高大上的传统音乐艺术回归校园生活。民间歌曲回到学生当中是学习和掌握、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路径。在不断实践过程当中掌握演唱的基本能力,背诵一些优秀的作品,提高学习的效果,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四、结语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3

关键词: 云南独有少数民族 饮食文化 口译策略

一、导言

饮食能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是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该民族的饮食文化展现出来,同时,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也影响和决定着这个民族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加工制作。因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生存的环境、气候、民俗民风等存在差异,所以云南拥有旖旎多姿、奇特多彩的饮食文化。

二、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多彩的饮食文化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拥有人口约430万。饮食以酸辣麻甜为主,种类和烹饪技艺在少数民族中遥遥领先,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小吃和菜肴,如乳扇、凉粉、粑粑等。白族信仰佛教,因此,食物以素食为主,还配以各种腌菜。制作腌菜是白族妇女的特长,除了腌制新鲜蔬菜外,还做各种酱类、肉类,如腌火腿、腊肠、香肠、饭肠(将糯米填入肠煮熟即成)等风味美食。酒是白族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酿酒就成为白族家庭的一项副业。酿酒的种类根据所用的原料和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窑酒、干酒、糯米酒等。白族妇女喜欢喝糯米酒,据说该酒对孕妇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茶是白族人的另一种重要饮品。主要分早茶和午茶,清晨起床,白族人就开始烤茶,全家人都享用。午茶又叫休息茶,原料与早茶稍有不同,放入乳扇、米花等食物,连小孩都喜欢喝。此外,白族人很讲究就餐礼仪,就餐时,长辈要上座,小辈坐在两旁,随时给长辈添酒夹菜,这也反映出白族人民尊老的传统美德。

2.傣族

傣族大都居住在热带河谷和坝子地带,这些地方地势平坦,炎热潮湿。由于居住地区水利条件便利,傣族以水田耕作为主。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耕作条件,以及较高的生产技术,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较高。傣族人最爱吃软米和糯米,这两种食物柔软香甜,可以捏成团,适应傣族手抓食的饮食习惯。在糯食中,“毫甩”(米线)是傣族人最喜爱的美食,它柔软细长,有韧性,是傣族食而不腻的早点之一。“酸”是傣族饮食的一大特点,由于气候炎热,酸味可以消暑解热,心旷神怡,还有助于消化,因此,傣味佳肴以酸为主,如酸笋、水腌菜、树番茄、木瓜、柠檬等。“辣”是傣族饮食中的另一种主要的口味,因为辣可以使人出汗散热,增加食欲,还能预防感冒。在傣族的各种烹饪方法,如煮、烤、蒸、凉拌中,辣是主味之一。“苦”味菜肴在傣族中最受欢迎,这些苦味菜能帮助人体消炎解毒,对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是难得的原生态保健品。苦味菜通常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内脏,如马蹄菜、苦瓜、莫吉利花,以及鸡、鱼、猪、羊等消化系统的苦汁。傣族人最喜欢的凉拌菜“撒丕”就是用这些苦水拌“毫甩”和生牛肉末烹调而成。此外,傣族人还视野菜和昆虫为佳肴。云南德宏位于亚热带,植被丰富,野菜的种类繁多,如:鱼腥草、马蹄菜、水蕨菜、芹菜、芫荽、青苔、竹笋、野生菌等,这些都是傣菜中的山珍,美味可口。昆虫入菜也是傣族饮食的特色,能入菜的昆虫有蜂蛹、蚂蚱、蝉等,具有高蛋白的营养价值。傣族一直延续着饮酒的习俗,这是傣族男子的普遍嗜好,有两种类型:由紫米、糯米制作而成的米酒,由糯米饭发酵未蒸馏的水酒。这两种都是傣族人盛情款待宾客时的席上饮品。可见,傣族菜肴丰富独特,营养丰富,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哈尼族

梯田是哈尼族赖以生存的土地,梯田里产出的稻米是他们的主食。这种稻米大部分是红色的,俗称“红米”,这种稻米很抗饿,非常适应哈尼族离家较远的梯田农耕生活。除了主食外,哈尼人还特别喜欢吃蔬菜,如茄子、辣椒、苤菜、韭菜、西红柿、白菜、萝卜、芫荽、薄荷、魔芋、四季豆、竹笋等。在这些蔬菜中野生植物是非常多的,如:水芹菜、车前草、鱼腥草、鸡脚菜、蕨菜、鸭舌草、甜菜等。很多可以用来做蘸水的佐料,其味道独特鲜美,可称一绝。哈尼豆豉是哈尼族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饭菜,没有它,哈尼族人会感觉这顿饭不够完美。生食是哈尼族的另一种饮食习惯,通常用于生食的食物都是野生植物,如:韭菜、苤菜、薄荷、芫荽、刺芫荽、葱、蒜、草果芽等,可以用它们做成凉拌菜,此外,动物的血也是哈尼人生食食物之一。酒和茶是哈尼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两种饮料。他们将采集的新鲜茶叶洗净后放在锅里翻炒,然后晒干,茶叶就加工好了。纯粹原生态制作的茶叶,清香怡神,是最健康的生态饮品。焖锅酒又称“小锅酒”,是哈尼族自制的一种清酒,由于气候寒冷潮湿,梯田耕作又大多在水中进行,这种酒可以暖身提神,是劳作一天后哈尼男子放松解乏的最佳酒水。哈尼族丰富多彩的食物类型,独特的烹饪方法,健康的植物生态食品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4.德昂族

由于受到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德昂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和习俗。他们聚居的地方气候炎热潮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谷物和瓜果。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杂粮为辅食,还喜欢糯食,如粑粑、汤圆等。野生蔬菜、竹类、菌类等如香菜、鱼腥草、茶叶菜,也是德昂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受诸多因素和不够发达的烹调技术的制约,德昂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烹制方法:舂、烤、煮、剁、腌。食物鲜美可口,为周围其他民族所不及。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以种茶、制茶出名。他们的茶分为烤茶和泡茶两种。烤茶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饮品。把茶叶放在茶罐内,在火塘边烤,然后用开水冲,香气扑鼻,香味浓郁,是一道健康佳饮。而泡茶则是用清甜的泉水放入竹筒冲泡茶叶而成,是德昂人在田间劳作后必喝的饮料。这些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德昂族经济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丰富。

5.佤族

佤族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如:稻谷、玉米、小麦等,以狩猎物、采集物为辅。狩猎是佤族一种主要的食物补充手段,由于居住地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狩猎,猎物资源丰富,因此狩猎一直是佤族最喜爱的活动,猎到的山鸡、野鸭、野猪等是佤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另外,采集物也是佤族另一种食物补充的方式,其中食虫习俗是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这是佤族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如:蟋蟀、蚂蚱、蝉、飞蚂蚁、土蜂等。佤族还爱捕捉水生动物,如:鱼、泥鳅、鳝鱼、螃蟹、石蚌等。除了其他民族经常吃的蔬菜:南瓜、冬瓜、黄瓜、青瓜、青白菜等以外,南瓜尖是佤族爱吃的一种特有的蔬菜。另外,佤族也吃诸如山药、野薯、野韭菜、野芹菜、蕨菜、野芭蕉等野菜。野竹笋是佤族人经常食用的一种野菜,采集后进行加工,制成笋片、笋丝等美食。菌苔类植物是佤族饮食中另一道独特的风景,如:鸡枞、黄鸡棕、奶浆菌、马屁泡、木耳等,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佤族饮食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煮、烤、煨三种。其中,烂饭和稀饭是最有特色的。根据不同的食物原料,可分为鸡肉烂饭、老鼠烂饭、昆虫烂饭几类。“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取鲜嫩乌骨仔鸡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放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色泽鲜艳,味道鲜香。“老鼠稀饭”是取野生鼠类,先用火将毛燎光,再将肚杂除去,然后同大米一起煮食,拌上盐、辣子等佐料。苦茶和水酒是佤族民间传统的一种散热解渴的清凉饮料,闻名于阿瓦山。苦茶的汁越浓、味越苦,越受到佤族人们的喜爱。水酒是佤族人酿制的一种低度酒,营养丰富,口感舒适,是佤族庆典、婚、丧、送鬼做祭、修盖房子等民间活动必备的饮品。

三、口译策略

1.解释性音译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饮食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口译时,经常直接音译出该食物的名称,然后加上对这一食物总体的介绍。如:哈尼族的白旺是用猪、羊、狗的鲜血制作成的剁生。根据这一内容,译员可英译加上简洁的解释:“Baiwang”(a typical Hani food)。拉祜族的“俄朴”是拉祜族的特色食物之一,根据该传统食品的材料和做法可简单口译为“Epu”(Sticky Rice Cake)。佤族的食品“麦雅”是佤语,意为“鸡肉烂饭”,所以也可用音译加注的处理方式:“Maiya”(Chicken Porridge)。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听者很快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根据做法和味道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因其做法独到,味道鲜美而出名。因此,在对外交流中,口译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在口译这些食品时,尽量能译出食物的材料、做法和味道。如:傣族的“炸牛皮”、“酸肉”是傣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在交流时,可根据这些食物的做法和味道来进行口译:“Fried Oxhide”,“Sour Meat”。佤族的“酸耙菜”,纳西族的“猪膘肉”,怒族的“荞砂饭”都可以采用这一口译方法来传达这些独特的传统食物的做法和味道:“Sour Vegetable”,“Preserved Pork”,“Rice Fried with Buckwheat”。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外来客人迅速明了地了解和接受少数民族食物,进而更加了解这些少数民族饮食有的传统文化。

3.根据食物材料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以山珍物品为主,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环境中经常接触的植物、昆虫等。在对外交流中,要介绍这些食物,让其他人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接受这些食物,口译员就必须翻译出这些食物的材料。如:傣族的“菠萝紫米饭”,纳西族的“丽江鸡豆凉粉”和“虫草鸭”,怒族的“肉拌饭”,等等,就可以根据食物的原材料来翻译这些食物:“Purple Rice Cooked in Pineapple”,“Lijiang Bean Jelly”,“Duck Cooked with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Glutinous Rice with Minced Meat”。这样能在对外交流中把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色、香、味传达出来。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饮食种类多种多样,饮食文化独特鲜明,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是对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准确口译出这些传统食物及其文化意义是口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任务。

参考文献:

[1]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2]王子华.彩云深处的炊烟(云南民族饮食)[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3]杨丽.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餐饮业发展浅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2.

[4]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4

繁华市场“特色餐饮”却在惨淡经营

山东省临沂市是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地级城市,并享有“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盛誉。由于这里商贸业发达,每天南来北往的经商客人就达几十万人,由此带动了餐饮业的繁荣兴旺。但是,在一派繁荣的餐饮市场上,有很多特色餐饮店铺却在惨淡经营,有的已经关门停业,有的传统小吃已难觅行踪。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介绍说,很多传统小吃都已经失传了,甚至有些连名字都记不清了,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传承下来,真的太可惜,而有些经营传统特色餐饮的店铺,在经营上也不甚理想。分析其中的原因,均是饮食文化气息淡薄,没有在经营传统文化上下工夫。根据老年人的介绍,笔者在临沂城区一些餐饮经营场所进行了走访,在这座拥有2 5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内,的确难觅特色餐馆的踪迹,而遍布大街小巷的却是众多“洋快餐”和大众化餐饮。比如“锅塌鱼”这种传统名菜,曾经深受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临沂人的喜爱。如今,“锅塌鱼”这道名菜虽然还在,但是当年以做这道菜而闻名的泰丰餐馆却鲜有人知了,这就是传统饮食文化的流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述现象不仅仅在临沂,相信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而如果这种惨淡经营的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子孙后代将很难再品尝到传统小吃这种特色餐饮的味道。且不说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必胜客这些洋快餐在各地城市的快速发展,仅一些已经突破地域特征的名牌小吃在各地的抢滩登陆,也已使传统饮食文化浓厚的地方小吃黯然失色。如云南过桥米线、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这些“国字号”的名小吃,便被不注重文化传承的地方特色餐饮挤向城市的一隅,有些因竞争不过而关门大吉。此类老字号特色餐饮之所以遭此命运,主要原因除文化基础薄弱外,另外便是经营模式落后、传统技艺无人传承、在菜品上不善于推陈出新,这些因素导致了众多地域性的特色餐饮逐渐走向沉寂,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当然,在许多地方,也有一批老字号的特色餐饮通过改革与创新,与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紧密结合,将传统技艺和文化完好地传承下去,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位餐饮企业的经营者对特色餐饮的发展和传承提出如下思路;各地要想真正实现壮大当地的特色餐饮,进一步弘扬传统的饮食文化,一方面是特色餐饮经营者要重视夯实文化底蕴,不能固步自封、得过且过,要彻底摒弃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方式,想方设法将其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出手相助,在改革、资金等方面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在企业经营发展方面出谋划策,而不是作壁上观,任其自生自灭。如此,才能促进特色餐饮业的健康发展,使传统饮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经营有方的“特色餐饮”值得借鉴

针对时下很多地方经营有方的特色餐饮,笔者在领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后感受颇丰,认为国内一些地方的特色餐饮经营有方,而且很重视饮食文化的传播,使传统的饮食文化精髓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作为一种文化,吃的学问其实博大精深。从远古时代的“茹毛饮血”一路发展到现代的“熟制食物”,再从过去的“温饱”型到当今的“健康”型,可以说饮食文化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今天的餐饮消费已经不再满足于“吃好喝好“,而是开始讲究”吃出美食吃出健康”的理念。因此,很多人在外出就餐时都是奔着“特色餐饮”的招牌而去,他们追崇的是“会吃者能吃出健康品出四季”,并从中深刻地感受饮食文化的滋润。

作为饮食文化上的伟大变革,当今人们所追求的就是回归自然、美食养生、药食同源的饮食理念。在这方面,北京神农庄园酒店就传承了神农先生尝百草的饮食文化内涵,该酒店将养生理念融入到美食中去,独创了神农百草宴。“百草”具有升降沉浮的药性归经与寒热温冷四气和甘酸苦咸辛五味,经大厨们的精心烹制,达到了食疗、食养之功效,成为该酒店久负盛名的特色餐饮,加之具有浓郁的饮食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当地人和外来游客。据介绍,去神农庄园品尝特色餐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养生,该酒店以四大菜系(新派川菜、新派杭帮菜、精品粤菜和湘菜)为底蕴,创立了独立的神农菜系,再辅以深厚的饮食文化,从而具备了吸引广大食客到此吃养生菜、品百草味的特色魅力。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5

关键词:中日;饮食文化;比较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饮食文化层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中国与日本都属于亚洲国家。从整体上来看,两国的饮食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其饮食文化的具体体现细节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通过对中日饮食文化进行比较,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促进两国在饮食文化等诸多领域进行更加高效的互动。

一、中日饮食文化的相同点

中日饮食文化的相同点是有很多的。本文尝试通过举例的方法,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中日在酒、茶文化的相通。中国和日本之间,在饮酒方面,在茶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点。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早在1,000多年前,日本属于中国的一个邦国。所以,中国的很多文化,尤其是酒文化与茶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在日本的国民生活中,喝酒,喝茶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饮食习惯。当然,在具体的表现方面,日本的茶文化会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层面的差异,但是,其在内在的精神与内涵方面还是相通的。例如,无论是中国的饮茶文化还是日本的饮茶文化,都把佛的禅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精髓。在禅文化中,注重人心的宁静,在茶的文化中注重自我的修养。通过将茶文化与禅文化的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中日两国在茶禅文化层面的相通之处。需要指出的是,中日两国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还将其上升到一种艺术层面的高度,也就是,所认知的茶艺。每年在中日两国都会出现政府或者民间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斗茶”,在整个“斗茶”环节中,不仅包含茶艺师自身的泡茶技艺的展示,还会包括茶叶的品鉴以及配套茶具的展示等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中日两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互通有无。在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相通点中,除了在茶文化层面的精益求精之外,在酒文化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众所周知,酒的发展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上,随着中日的互通,酒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传到了日本,并且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过,从酿酒的原理及工艺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相似之处的。例如,中日两国都是用粮食作物来作为酿酒的原料。中国的茅台、五粮液以及日本的米酒,清酒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这一点与欧美国家的葡萄酒酿造工艺形成了很大的区别。因为酒文化的存在,所以,中日两国在饮酒的礼仪等方面也整体的传承了历史的传统。当然,在进入近现代以后,中日两国的饮酒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中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时展的必然,也是民族酒文化与世界、国际酒文化进行互动与交流的主要表现。其次,在中日两国中,粮食作物是极为相似的,这就导致两国在主食方面的选择是趋同的。特别是水稻的使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寿司,就是一种特色的主食料理。因为,中日两国在地理位置上很相似,所以,在农作物方面,也是非常相似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和日本,在饮食方面非常相似。例如,日本人比较喜欢吃面食,中国人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国的北方人,主要以面食为主。在日本,面食加工工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在日本的大小饭店中有一个面食称作“阳春面”就是一个典型,很多初次到日本学习或者旅游的人,都会选择第一时间去吃一碗“阳春面”。这种做法如同到中国的甘肃旅游时候,去吃一碗地道的兰州拉面的感觉。因为,中日两国在面条的象征文化方面有着比较相似的表达。面条很长,象征着一个人的寿命与福报,尤其是在庆祝生日的时候,一碗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日两国在庆祝生日的时候,都会做上一碗长寿面还要加上一个荷包蛋,寓意团团圆圆,长寿平安。所以,从面条的这个层面上来看,相似的饮食种类的背后是相似的饮食文化。最后,中日在烹饪手法层面的相通。在中日两国的烹饪手法中,注重煎、炸、焖、炖是一个重要的特色,也是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层面另外的相通之处。例如,在世界上,恐怕只有亚洲的饮食中会有火锅的做法。中国的四川有着名震世界的一流火锅制作工艺,爽辣无比,让人吃过之后,浑身舒泰,过目不忘。同样,在日本的北海道、名古屋等地方也流行吃火锅,尤其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窗外大雪纷纷,窗内火锅翻滚,一家人团坐在榻榻米上,再来一壶好酒,其乐融融。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非常接近。当然,这种烹饪手法的相似性与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相似的地理气候特点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日两国在具体的烹饪手法方面也逐渐兼具了一些西方餐饮文化的特点。总之,在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中,茶文化、酒文化、烹饪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

二、中日饮食文化的不同点

上文主要论述了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层面的相同之处,除此之外,两国在一些饮食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例如,在食材的偏好与选择方面,在常规的烹饪方式方面等等。首先,中日两国在食材的偏好方面存在着差别。海鲜是日本的主要料理。在日本的料理中,三文鱼、鲸鱼等等都是其主要的原料。因此,日本每年都会派出大量的船只到海洋深处进行各种鱼类的捕捞。鱼类食品是日本日常蛋白质摄入的主要来源,在一些中小学,还会定期的为学生发放鱼肉罐头来进行营养的补充。所以说日本是一个吃鱼长大的国家一点也不夸张。这一点,也非常容易理解。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四周临海。在加之由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所谓的“靠海吃海”,因此,鱼肉是日本饮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日本吃鱼相比,中国的饮食结构中,肉类食物的主要对象是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等,尤其对猪肉的需求量最大。中国的猪肉在烹饪方面有上百种做法。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东部沿海地区也盛产一些海鲜,但是,由于价格及冷藏运输等方面的原因,海鲜食品在内陆的很多地方依然没有形成主流的食材。当然,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鱼类的蛋白质,尤其是深海鱼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据统计,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要远远的高于日本。这一点与中日两国在饮食结构层面的差异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其次,在烹饪方式方面的区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与日本,由于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原因,在食材的选择与烹饪的方式方面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除了在肉类食物的差异之外,中日两国在具体的烹饪方式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的。去过日本的朋友都应该品尝过日本的煲汤。他们将一些药材,例如人参等与其它的食材放在一个专用的容器内进行小火慢炖。一个好的煲汤,不仅需要耐心与时间,还需要控制好火候。所以,日本的煲汤在整个饮食行业都享有盛名。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煲汤虽然在广州、深圳等沿海的几个城市也比较受欢迎,但是,在大多数的地区依然还是以传统的大火炒、炸、涮为主。从这种烹饪的手法上来看,中日两国在耐性与修为方面依然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有人说,从一个人的吃相上就能大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虽然,在个体的性格层面没有好坏不同,只有差异之分。但是,正是这种烹饪加工方式的差异,让中日两个国家及民族在社会发展的很多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传统蔬菜的加工方面,中日两国也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的。例如,日本在蔬菜加工的过程中,比较注重营养素的保留。所以,生吃蔬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蔬菜加工还是比较注重味觉、视觉等感官层面的强调。因此,很多蔬菜在深加工的过程中营养成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这一点,中国在进行今后的蔬菜加工的过程中进行借鉴。食材选择的不同,烹饪加工方式的不同是由于社会发展以及历史传承等诸多层面的原因造成的,通过这种中日饮食文化层面的比较,有助于今后中日两国之间交流与互动的全面化与多元化。总之,这些具体层面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其各自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发展特色。正是因为这些特色成就了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三、中日两国饮食文化比较的启示

在上文中主要从相同点与不同点两个方面来对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有着比较显著的时代启示的。本文在汇总围绕中日两国饮食文化比较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日两国在饮食层面的诸多不同,在很大层面上是决定于两个国家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正是因为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让两个国家在农业物产,食物材料等方面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在具体的饮食倾向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所以,在进行中日文化交流的进程当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基于地区地理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饮食层面的文化差异。当然,在认知差异的同时,也应该寻求更大的饮食文化的共同点,从而为中日两国在文化深层次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达成更广范围的共识。例如,中日两国可以在茶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来进行更加积极的互动与合作。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交流论坛以及学术研讨等方式来促进中日两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一点,在中日两国的民间已经进行了不错的互动,下一步还需要在平台方面进行更大的支持。其次,取长补短。从饮食文化中,中日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通过一定层面的借鉴与学习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共性的优势。例如,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在海鲜食品方面的营养摄入,积极拓展渠道来满足大众对于海鲜的需求,将这种需求逐渐养成为一种习惯,从而改善中国当下在营养摄入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同样,日本也应该进一步借鉴中国在传统烹饪方面的手法与技巧,在色香味等方面进行更好的提升。中日两国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其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共享与互补,将会形成一种合力,进而助力整个亚洲饮食文化在整个世界饮食文化中的深远影响。最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与日本当下在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西方饮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快餐文化的冲击。在各种各样的洋快餐的冲击下,居民的肥胖指数在不断的上升,很多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缺乏家庭烹饪的兴趣,甚至好多学生都叫不出自己经常见到的几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现象从某种角度显示出:中日两国所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及传统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引导与干预,传统的优秀的饮食文化还会出现断代的风险。总之,一个国家饮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中日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着太多的相同之处,同时,也具有一些各自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中日文化,尤其是在饮食文化层面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中国和日本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相同点,同时,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以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为研究点,探讨两个国家在饮食文化层面所具有的相同及不同的地方。最后,探讨了对中日两国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所具有的时代启示,其中包括在文化交流中的以及注重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等。由于研究的水平有限,在论述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偏颇,还恳请相关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唐植君.论中日两国正月风俗的文化内涵[J].现代企业教育,2010(24).

[2]唐植君.从新年活动看中日两国正月风俗变化[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3]孙璐.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10(04).

[4]芦英顺.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对比[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5]孙晓红.日本的神馔[J].科技信息,2009(31).

[6]林宏卫.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7]加藤隆则.从中日年俗说开去[J].国际人才交流,2009(03).

[8]徐静波.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J].日本学刊,2008(05).

[9]梁爱露.浅谈中日饮食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6

[关键词]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断层;政府保护

云南的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从地域的角度来说,云南位于祖国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理状况十分复杂。由于云南的地理和气候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云南的物产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同时也决定了云南的可食性资源和人们的口味,从而形成了云南特有的菜肴和小吃。

从历史的角度讲,云南的汉族大都是外来民族,他们的饮食文化世代相袭,因此必然与他们所迁徙而来的那个地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云南的菜肴与湘菜、川菜甚至粤菜颇为相同的原因。但是外来的汉族来到云南后,千百年来由于交通、自我保护等原因,有生活在当时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只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交流,因此他们的饮食菜肴,也满满的有了地方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具有特色的云南民族饮食文化。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重视

云南是一个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但是由于对其的不重视,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远远落后于它消亡的速度。

政府的不重视。至今为止,云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70多项,其中与饮食相关的只有宣威火腿制作技艺一项。并且在云南省公布的200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饮食相关的也只有3项,分别是宣威火腿、过桥米线、宜良烤鸭。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从2004年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后,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做了很多有效的工作,但是大家的焦点是在于戏曲、舞蹈、民俗等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中饮食文化的关注是少之又少。在云南省级名录中,饮食类竟被归为传统知识与实践项目一类,这样一来完全忽视了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

自身的不重视。中国近代由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并遭到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因此一些人就把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结到传统的文化上。人们一度以为旧的文化、特别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所以在他们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教育的背景下,现在年轻的一代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断层。比如有的一百多年历史的云南过桥米线,现在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但是面对那一碗热腾腾的米线时,已经看不到它所孕育的亲情、爱情,大家对饮食背后的文化已经出现了记忆的断层。

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不重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外来文化也在不断的冲击着云南的本土文化,让可乐、炸鸡、汉堡包这些西式快餐日益成为饮食市场的重要角色。并且,西式快餐品种丰富,可谓五花八门,一应俱全,消费者对此充满新鲜感,吸引力非常强。但西式快餐这样融合以后的饮食文化,已经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需要我们保护的饮食文化了。

政府的保护措施

总所周知,云南省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但在全国知名的菜品确屈指可数,没有形成独立流派,更没能在中国菜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切都源于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到位,所以政府应该引起重视。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申报的力度。目前,云南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一共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只有1个。所以,云南省政府应该加大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力度,重视文化元素在传统饮食保护中的作用,加强对文献资料、可申报项目的收集和整理,把如何进行饮食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宣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焦点。并且,在云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把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看作为传统知识与实践项目,是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的表现,应该将饮食类文化遗产像传统中医药那样列为大类别,才能避免现在显得零碎的现象。

其次,政府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唤起那么多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记忆,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宣传的力量不可忽视,他足能改变一个事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所以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饮食文化素材的投入,利用印发册子、录制音频等方式,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并且要加大对网站的建设,在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的网站上,很难找到与饮食有关的连接,然而,在华夏遗产网站上,首页就有“饮食”、“酒文化”、“茶文化”等专项的连接。总之,我们应通过各种媒体方式来弘扬云南饮食文化,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每一位云南人都能为云南拥有如此丰富的饮食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