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文1

一、根据需要来设计斑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提升学生心理需求

首先要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和学生一起制订适合本班特点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奋斗的方向。比如我所带过的一个班的班级名片是:“满天星”,班级口号是:“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班级奋斗目标是:“创建一个自主、团结、竞争、和谐的大家庭”。班训是:“自立、自尊、自强、自理”。班级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子目标、人生格言。因此,在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设计班级名片、提出口号的过程中,我积极调动全班学生人人参与。然后通过集合、比赛、晨会等各种场合展示、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使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搭建班级民主管理的平台,促进学生心理自主发展

1.民主决议平台。凡是学校和班内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都要征集全体同学意见,少数服从多数,过全班同学2/3以上有效,我在管理中无一不这样,特别是关于“每周一星”的选举、“评优选先”的确定,都要十分的正规和公平,让所有的同学对自己都充满信心。学生自愿做的事肯定比班主任老师强行要求做的事要开心些,要顺畅些。比如学校进行“雅行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以及“红歌比赛”的活动参加,我都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都要参加,效果还是不错的。

2.民主竞选平台。康德说:“天赋的权力只有一个,即生来就有的自由权。”民主竞选平台的确立,使人人都有竞争的自由权,让人人都有当明星,当干部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通过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来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不仅是能力的锻炼,更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民主的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的积极性被极大程度的调动了起来。

3.展示平台民主化。学校进行的演讲、绘画、文艺表演、各种比赛活动、每周一星的展示以及墙报的更换,我都坚持专长加轮流的原则,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一次次的刺激、使学生们感到异常惊讶、兴奋!学生们时常想到作为班级的每周明星是多么的荣耀,有了展示自己才艺空间的地方是多么的高兴,因为作为学生可以说表现欲望是十分强烈的,展示平台的建设正好适应了学生的需求。

4.沟通平台全员化。可以通过班级“心语本”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学生说有事找不到地方发泻,就在心语本上面发泻一下,有些什么感动、心里话都写在,心语本上,每位任课老师有什么建议、意见也可以写在本上,这样,既可以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每一天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变化情况,使教育更有时效性,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同时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出现矛盾时,可以通过心语本进行沟通,使矛盾及时得到化解,从而促进了班级及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引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班级舆论是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同学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班级舆论起着一种导向、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通过肯定和否定,鼓励和制止,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纠正错误行为,在班级内部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激励每一个学生表现出努力向上、争取先进的积极态度,使班级呈现蓬勃的朝气。利用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最丰富生动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讲评、讨论。如学校每学年配合德育和教学工作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和倡导良好的班级舆论的最佳契机。因此,在每次活动时,做好活动前的动员、活动时的组织、活动后的点评是非常重要的。再如对学生中产生的问题,充分利用班、队会进行讨论、辩论,有力地调动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健康发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滋润学生心理

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文2

【关 键 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增趣提效;趣味性;活力;作文难点

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一直以来居于核心地位,但随着语文学习枯燥、低效感的蔓延及外来语学习热浪的紧逼,其核心地位其实早已名存实亡。汉语阅读热情持续消减、写作水平不断下滑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于一度掀起拯救汉语的运动。处于热点中心的教育界,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方面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但语文学习的枯燥、低效仍没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回顾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文学在1920年由“国文”到“国语”的改革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不仅推动了文与语的合一,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童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从此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赫伯特·里德在《今日之艺术》中指出:“我们从原始人(以及儿童)的最早的艺术表现中所得到的艺术之本质,较之于从文化最发达的时代的苦心经营出来的智慧艺术品中得到的更多。”[1]由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可从基础教育的起点——小学语文教育开始,重视、落实儿童文学的阅读,解决语文学习枯燥、低效的困境,从根本上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借助其欢愉性,建构汉语教学的趣味性

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现行的三大版本教材在第一学段都编入了不少篇目的儿童文学素材,人教版72篇(首),北师大版56篇(首),苏教版16篇(首),[3]但为什么欢愉的教材变得枯燥了呢?王金禾在《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儿童文学素养;二是课堂教学不能抓住儿童文学的特征进行教学。[4]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与对知识性识记以外其他语文能力的忽视。当下,在无法撼动评价体系的条件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儿童文学阅读的新鲜感和完整性,如儿歌《柳树醒了》、童话《月亮的心愿》,故事《乌鸦喝水》[5]等儿童文学的韵律美、意蕴美、情节美,其浓郁的趣味性仍可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在趣味的牵引下愉快地完成阅读,并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借助第一学段丰富的儿童文学教学资源时,只需教师尽量少讲、少分析,把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适宜地引导学生不断地从节奏、意蕴、情节等儿童文学特有的欢愉性切入教材,这样,学生既能在充分的阅读中享受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充满愉悦性的审美情趣,又能掌握文学类文章阅读的一些基本技巧,语文课堂就既能自然活泼起来,又能较好适应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构建起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更长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搭建其交流平台,增强汉语阅读教学的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在教学中耗时最多,表面上也适合用“量”来评价的阅读教学,教师却死死守着每册教课书的二三十篇课文,对课外阅读教材及阅读篇目或点“目”为止,或置之不理。为什么呢?一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把阅读仅仅地理解为“读”,所以阅读变成了朗读,变成了堂上百花齐放的诵读与点评;二是对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理论,迫于急功近利的“分数考评”压力不敢实施,而是采用堂上过量分析、讲解的方式来“提升”学生阅读答题的套用能力。

其实,在当下师生都无法挣脱分数羁绊的前提下,通过搭建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交流平台,可以让教师慢慢由前台转到后台,从而自然而然地变革教学方式,使阅读由“读”回归阅读。譬如,儿歌适合朗诵与游戏:现在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是诵读乃至背诵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汉语的节奏与韵律美及积累应试所需的语言材料。如,将教师讲解儿歌内容的时间缩短,加入设计的儿歌游戏,这样儿歌的学习可自然延展到学童的课外娱乐生活中了。堂上游戏平台的搭建,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学童对语言材料的识记,而且也加深了学童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语文学习发展为语文生活。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工作量,但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及课程的活力都可得到提升。又如,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童话、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适合讲述与表演:当下已有不少教师在单篇作品中运用学生讲述与表演的方式来调节讲析为主单调的阅读教学方式,虽效果不错,却比较费时且受益面有限。其实童话与故事可用全册集中分组交流教学的方式,来解决时间与受益面的问题。堂上讲述与表演平台的搭建,不仅仅是训练了学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活动中检测学童的阅读水平与矫正学童的阅读误区,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童课外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散文适合自主阅读与体悟:当下常用的方式是讲读结合。其实,儿童散文一般比较清新、浅近,教师只需点拨一下,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体悟与交流读后感。堂上阅读体悟与交流平台的搭建,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堂上时间,而且有助培养学童专注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童自主学习与交流、探究能力的形成。

搭建各种儿童文学学习的平台,可促使教师更多地从台前走向幕后,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根本上动摇以教师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的传统,把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搭建起语文课与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的通道,[6]从而解决困扰各层次教育者的“学生读书少及不爱读书”的问题。

三、回归其审美特质,促进作文教学难点问题的解决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怕写老师难教,因而写作教学不仅枯燥而且低效。学生为什么“怕”呢?一是写不出来;二是“写不好”。其实儿童文学可以帮师长们找出原因与方法:“写”不为心声,不是自然而为的,所以写不出;“好的评价”来自成人标准,不是孩子能理解的,所以写不好。要解决写不出的问题,其实教师们首先要像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回归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智与情感特点,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写心声,语言自然(稚拙)。对于还“写”不出心声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说”出心声,其实已是“写”了。这其实就体现了李吉林老师所说的“提前起步”的作文教学理念的“提前”了,这种“提前”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意识提前,为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做好铺垫,并不是简单地将三年级的作文写作要求提到二年级甚至一年级下学期,使不少学生在这种要求的压抑下写不出作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困难的解决,学生或急中生智或背水一战,“写不出”的问题会得到缓解,但随之而来的“写不好”的问题却更为普遍、更难解决。真的有那么多的孩子写不好吗?其实,其中不少的作品我们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去评判,则充满童真之趣。比如,有一个孩子写自己学琴时等待老师时的无聊心情,他不断地如实重复叙述他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来了,爬上楼梯,老师还没来,只好在走廊等,这样重复叙述了三四次。当然老师的评语是“重复啰嗦,应写出每个同学不同的细节。”这样的要求其实等同于福楼拜对莫泊桑的要求。站在非语文教师角色读这段文字:第一次叙述觉得“平”;第二次感觉“烦”;第三次有点想笑;第四次忍俊不住。回味整个片段很有荒诞派小说关于“无聊”情绪表现的艺术效果。教师们重温一下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7]就会发现有不少孩子的习作是写得很不错的。由是作文的问题,还不不仅是“分”的问题,还来自于成人对儿童的了解与尊重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标准判断他们的行为,包括写作活动,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的问题。

对于孩子们来讲,有趣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效。儿童文学是孩子们的文学,他们喜欢它。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在语文学习中让孩子们读自己喜欢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能写的语言。

参考文献:

[1][7]黄云生主编.转引于《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2:28;P23.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5.

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趣味拼音;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09-02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的入门课,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工具。然而现实教学中的拼音课堂大都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应在小学拼音中整合儿歌、游戏、绘画、生活实际多种资源,打造趣味横生的拼音课堂,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

1.自主创新,感受形体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使其受用一生。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直观的视觉刺激最能挖掘小学生脑海深处的学习潜能,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拼音教学与小学美术结合起来,用绘画的方式开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自我感知来更有创意地掌握拼音的书写规律。

例如语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字母拼写的教学,观察到小学生总喜欢在作业中写写画画而且此时他们也接触过一些简笔画的学习,我们可以在音节拼写时让学生在简笔画的启示下发现拼写的奥秘。

1.1 在学习n时,将其画作一个门的形式,配以"一个门洞n n n"的口诀;很快有学生指出m就看做是"两个门洞m m m";相应的l就有学生拿出一根火柴棍,加以"一根小棍l l l"的歌谣相配,类似于这几个学生可以根据外观的相似性选择匹配的简笔画强化教学效果。

1.2 ü在韵母中遇到一些声母是有特定变化的,所以作为拼写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训练小学生的思维敏感性,培养其学习方式的创新,我也采取了简笔画记忆的方式。将ü头上的两个圆点画成一个帽子的形状,并向大家解释ü是很有礼貌的孩子,见到尊敬的j q x就会脱掉帽子,后续还出示一些声母提问大家会让ü脱帽的是哪些。

通过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加深拼音形体的记忆。一改往日拼音书写教学的繁琐,赋予其与众不同的艺术性,激发小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创新的潜能,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蕴含着审美教育的渗透。

2.借助儿歌,催生趣味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语文学习是一项要长久进行的活动,只有符合小学生兴趣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拼音教学的高效。众多的拼音字母像陌生的符号一般看起来杂乱无章,我们可以将字母声、形、义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创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把拼音知识融入儿歌中,利用儿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催生出拼音课堂的趣味之花。

例如语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a o e》的学习,这三个单韵母的学习作为拼音教学第一课,相关知识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其实大都接触过,主要帮助大家巩固拓展一下即可。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首先认识到单韵母教学注意发音口形要摆好,根据教材的图片中的"小孩高歌、公鸡打鸣、池塘中鹅"三项内容编一首关于儿歌"圆圆脸蛋,张大嘴巴a a a;公鸡一叫,嘴巴圆圆o o o;池塘白鹅,嘴巴扁扁e e e",简单三句将字母形状、口形囊括在内。要求学生朗读几遍并熟记儿歌,训练过程提醒学生三个音节嘴巴依次由大到小;本节的第二项内容是学习声调,每个韵母的读音有四个声调,依然采取编顺口溜的方式"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升降",然后要求学生按声调顺序范读,可以放慢速度但保证音要读准,期间教师要实施指导,以求读出情趣。由于是第一课,看到记忆困难的学生会加以手势的提示,帮助他们快速进步。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符号形象可感,方便小学生记忆,同时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也能为教师课堂魅力增色不少。长期的背诵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些拼音技巧,我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创一些歌诀来助力拼音学习,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3.融入生活,学以致用

拼音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被吸收内化,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把握好生活这个大课堂,可以为小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将枯燥的字母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构建,极大地增强小学拼音的可接受性。

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会掌握很多的生活中的字词,而且一年的学生功课内容相对较少,此时是扩大学生拼音、识字量的最佳时机,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经常性的添加生活内容作为补充。例如语文版小学语文《边看电视边识字》,我利用小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让大家先拼出"大风车、米老鼠、孙悟空"等经常听到的词,在这过程中我要负责及时纠正大家的拼写、前后鼻音的读法等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识字教学中加以对拼音的巩固;还可以在课前拿一些超市的商品牌来选同学拼读,争取让学生认识更全面的生活必需品;在进行一些声母、韵母的学习时,我会设计一些口头组词、造句等内容,如m可以跟a合作组成"妈妈"……既学习拼音,又有词组、表达,真是一举多得。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生活琐事的看读写画活动,鼓励大家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来进行表达,创造更多的学习生活用词的机会,同时让语文课堂更人性化、生活化,更富有情趣,贴合小学生的成长轨迹。

总而言之,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拼音课堂是新时期教学理念下应该广为推广的,可以挖掘小学生内在潜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低年级语文,较大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教无定法,在后续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开发出更多适合小学生心理的拼音学习资源,为拼音教学开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毛显瑞.小学语文R字教学模式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2] 刘必兰.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难点的突破[J]. 当代教育科学. 2006(24)

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G633.3

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师不能综合处理好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效率自就会很低,结合我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下面简要的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门艺术,教师如果能够认真的备课,精神饱满的上课,讲究课堂教学策略,那么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结合我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下面简要的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能够科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趣味课堂。

要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将魔术引入课堂就是一个特例。如在上《论语》十则的时候,其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句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两句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什么是想说却说不出来,这个状态,这种情况好像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表演一个简单的魔术,将学生的好奇心里调动起来。学生对这一切都比较感兴趣,就很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一回事,那么,这时去讲解什么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很容易让学生明白了。

2.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语文多媒体教学借助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巨大的影响,从而成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最佳走向和优化课堂的重要途径。国家教委颁布的最新《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里也都强调地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可以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利用投影、音乐渲染丰富的内容和情景,用画面和声音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

教参仅供参考,他人的教学设计也有其针对性,生搬硬套必然会导致课堂有效性低下。所以精心备课,设计教学预案尤为重要。教学设计要能体现施教者的独特见解和课堂组织的思路,目标明确,教学可行。总之,教学方案要经过自我设计,服务教学。网络的普及,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研究教材与学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既要研究书后习题,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会学习,让即将实施的多边对话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千万不可越俎代庖,使学生丧失主体地位,被动学习。教学上可根据课文的类型,如自读课文完全可以不设计任何问题,让学生自己边读边品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这学期学习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效果良好。

四、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语文,为以后的语文的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让“小组合作”发挥作用。

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文5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这三个主体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发展学生语言个性的沃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外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如何有针对、有区别、有侧重、有个性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挥之不去的“心头病”。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教经验,尝试以小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形象、童话故事为载体,为这些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生们提供富有趣味性、实践性与拓展性的“阅读大餐”。

一、童话阅读趣昧性,贴近学生提效率

童话阅读材料具有体裁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有很强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由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笔者有意识地将童话元素渗透到教学设计中,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畏惧心理,使英语阅读课堂充满天真烂漫的童趣,充满童言无忌的讨论,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教学完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这单元后,笔者考虑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I like dogs”展开,因而,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一则童话故事“Go away,Flobby”,依托图文并茂的绘本呈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主人公对小狗Flobby的情感变化(从“Go away!”的厌烦驱赶到“We are sorry!”的真心道歉),深入理解大家对小狗的喜爱,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趣味横生的绘本童话顺水推舟地导入本课教学,使得教学过渡更为自然。

二、童话阅读实践性,角色扮演练口语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文本阅读作为贯穿英语教学始终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由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通过童话情境再现、童话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们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语言素养。

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这单元时,笔者考虑到“family”这个词无论是在阅读教学还是口语实践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插入英语童话故事“Bear’s busy family”,引导学生们通过猜测故事情节、复述故事内容,提高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开展以童话故事为背景的小组角色扮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选取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要求加入相应的表情、动作,并注意语音语调,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并在活动之后,开展小组间的“童话情境大比拼”活动,对学生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行组间评价,选出“最佳小组拍档”,并将成绩纳入形成性评价量表中。

三、童话阅读拓展性,借鉴结构促写作

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这就要求我们要将阅读内化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拓展为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尝试以童话阅读开始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借鉴童话中的语言结构,尝试进行简单的写作,为他们今后更加系统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Unit 5 0ur new home这单元后,为了实现教学的拓展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手脑并用的教学实践活动——“画个小屋,说说话”。在这个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心目中最漂亮的新房子,并根据所绘作品,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写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让漂亮的新房子更加热闹。在这个小组拓展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有学生出谋划策设计小屋,有学生拿起画笔认真画图,有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故事情节,十分热闹,从而实现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双训练。

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文学艺术;物理教学;趣味性;教学质量;素质教育

物理为中学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以后的考试成绩均有重要影响,同时物理课程的教材语言、课堂语言,都可以结合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提高授课的效率。对此,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物理教学与文学艺术整合的优势,并在此前提下,提出物理教学中的文学艺术整合的策略。

一、物理教学与文学艺术整合的作用

(一)提高物理课程的趣味性

中学物理课程极具生活性,每一个物理表象都为我国充满智慧的先人用古诗词表达出来,在物理授课环节中,将这些古诗词与物理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让枯燥乏味的物理语言,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如《回乡偶书》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期间蕴含着运动学的参照物选择的知识,也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的音色知识。教师在物理授课过程中,巧妙地引用一些古诗词,既可以表现出物理自然现象的美,也将物理现象的人文美与科学美结合在一起。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课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不仅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卫星上天,也没有人类登月,更不会想出人类处在一个扭曲的时空。对此,中学物理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而文学艺术恰恰蕴含着丰富得想象力,如“千树万树梨花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诗词既有着物理知识,也充满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诗词时,经过教师的点拨,不仅加深对该诗词的理解,也深刻认识到一个物理现象。

(三)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我国古代的科学文明极具辉煌,从张衡的地动仪,蔡伦的造纸术,再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这些物理成就深刻影响全世界的文明进程,推动了世界文明交流与发展,也证明了中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但近代之后,我国物理技术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为此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奋勇直追,缩短了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对此,我们应当广泛的与西方国家开展交流,认真了解物理界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与世界接轨。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本民族的物理学成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艺术与物理教学结合,恰恰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物理知识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助于学科间的渗透,对打造卓越课堂也有着重大帮助;另外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这些诗词时,更加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体验中华文明的魅力,进而激起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对传播、弘扬中华文明也有着巨大推力。

二、物理教学中的文学艺术整合的策略

在新课改这一时代背景下,物理教师就应当充分捉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比传统教学更为优越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巧妙地将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整合在一起,以此提升教学的效果。

(1)物理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内部修养。教学语言是一个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反应,更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物理教师只有在具备较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之后,才可以将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整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对此,物理教师在平时授课环节上,要自修文化艺术课程,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加强内部修养,这样才可以提升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水准,物理教师应当从文化修养、审美观、思想道德等方面苦修,以此提升各方面的文化知识的底蕴。“慧于心而秀于言”,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平时在教学环节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内部修养。

(2)课堂文学艺术的整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上。对此,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解环节上,要将我能学艺术与物理知识整合在一起,就必须采取切实、平淡的语言,也就是语文艺术,教师为此应当做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创造性等,如牛顿第三定律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赐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人笑容,收获感恩。人生那么美好,生命如此珍贵,给他人快乐,就是给自己的生命以快乐。[5]在这些语言基础上,合理的艺术表现,给学生不同的艺术领悟,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可以深深受到生命意识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认识,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提高听课效率。

(3)教材语言的整合。中学物理课本蕴藏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透过这些诗情画意的语言,用一个物理知识表达出来,即增进了学生的物理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美,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讲解“光的反射”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与该知识点的关联,透过这些教材语言的整合,学生既学到了“光的反射”的知识,也丰富了其想象力,充分实现学科间的知识点渗透。

参考文献:

[1]干恒.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04)

[2]柳虹.诗情画意――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09)

[3]俞如明.教学中的诗情画意――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整合[J].文理导航(中旬).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