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

【关键词】企业移动培训管理 互动平台

一、依托互联网+时代背景,培训管理模式创新达到新高度

现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各行各业争先恐后进入互联网+的新型平台。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治理方式。2011年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逐渐纳入到世界经济轨道,如何提高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参与世界经济体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知识经济竞争优势,核心就是“人才”,因而企业更为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地深化企业人员培训,以提高竞争优势。而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企业更应探求培训管理的一些新的模式,来解决现有状态下企业培训管理凸显出的一些问题及难点。

(一)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制约企业发展壮大

1、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员规模及管理业态不断增加和变化,培训需求不断扩大,培训的内容、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给培训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及增加了工作量。

2、同时根据企业培训对象不同,如何完善企业内外部培训体系,打造适合企业文化的创新平台,让培训管理更系统化、有序化,兼顾好企业内部纵向、企业外部横向的培训管理也是企业厄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趋势下,培训管理走向“四个现代化”

1、学习模式多元化。从PC端过渡到移动终端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学习模式,用终端APP进行阅读、分享、观看视频成相较于传统的PC提供了更优选择。

2、学习方法一体化。鉴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空间需求的灵活性,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在线学习平台使得企业线上、线下培训一站式管理成为可能,合理的兼顾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的安排。

3、学习课程个性化。培训课程的个性化是指通过以不同企业培训内容需求而单独设计与开发,进而形成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4、学习时间碎片化。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割整理,形成一个个可以快速灵活学习的小单元,方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最快的强化自身。

面对互联网+经济,企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相应的培训管理模式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用户需求,体现用户差异,使知识碎片化,移动化,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让用户自我产生,在平台中共享智慧,在社交中互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助力企业培训管理的创新

下文以平安集团知鸟移动学习平台(以下简称“知鸟平台”)为例,旨在研究企业培训管理平台如何提供竞争优势,以供其他企业参考。

(一)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的作用

面对企业培训管理的新形态,企业应建立一个个性化专属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具备强大的功能,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推动各类培训管理工作;为员工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图文、视频、游戏等手段让员工快乐主动,随时随地学习。知鸟平台就是一个从应用功能设计、版面设计、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在操作上兼顾便捷易操作、美观实用的性能,构建的创新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

(二)知鸟平台的应用功能体现

1、灵活的用户属性管理:企业可自主按照公司总部、分公司、部门、岗位职级等对员工的属性进行便捷管理。

2、严谨的课程保密权限管理:课程上传时,可进行可见性(指定用户可见)和阅读权限(指定用户有权阅读)两类保密设置。

3、精准的人课匹配:根据培训需求,企业可根据员工属性和学习需要,实现定向推送,必修、选修等。

4、020培训班管理:可延伸做活动的和报名,打通线上和线下,整合报名、签到、线上学习和问题互动、考试、调研、学习评估等功能。

5、即时考试系统:输入题库和答案,轻松配置上岗考试、证书考试、考题考试等,考试结果即时输出。

6、轻松配置调查问卷和投票:轻松配置调研和问卷,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直接插入某课程或活动中。

7、企业专属的互动讨论圈:企业可设置内部讨论圈,按主题需要自行定义多个讨论板块,为员工提供专属互动区。

8、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可轻松设置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重要的领导讲话及会议、培训等让员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9、微课制作工具“来做课”:“来做课”,内置多样化图文、图文+视频/语言、通关、交互游戏等模板,让您轻松制作微课,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的培训内容轻松上线,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10、学员学习数据输出和分析:培训管理者可对学员的已学课程、在线时长、活跃度、学习爱好者、活动参与、考试结果进行管理。

11、企业个性化平台设置:可视化自定义页面,5分钟轻松设置自有的个性化平台。企业可按需,对平台首页名称、LOGO、功能图标、栏目布局,功能呈现等进行个性化配置。

12、总分―分总模式的平台建设:设置好集团总部页面,下属公司或区域公司页面。

(三)核心定制化功能的运用

1、属性管理、权限管理、课程配置:按公司、按区域、按班级、按自定义用户属性,管理用户名单,根据需要实现定向必修等的配课,设置后台―课程设置,前端―必修学习。

2、020培训班管理,系统的创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系统通过报名推送、员工报名菜单自动生成班级;系统还设置了训前学习、训前互动、面授签到、课堂测验、课堂调查、评价反馈、训后学习互动等功能。

3、考试系统:使培训测试、上岗考试、证书考试、人才测评等轻松移动化,考试结果可实时输出。

4、调研问卷和投票:有线上可轻松完成调研和问卷功能,可查询统计结果,如查看问卷的分析报表,培训服务满意度问卷调研结果统计等,并且可以导出EXCEL,查看问卷统计的数据清单。

5、专属讨论圈:轻松建立内容丰富的企业内部自己的讨论圈,多种话题分类,增进交流互动。

6、微课制作:知鸟独家配套“来做课”微课制作工具,与知鸟帐户、管理后台等打通,让员工可以“傻瓜式”的制作课程,一键上传。

(四)培训课程内容的产生

通过微课制作,让您的企业内部知识和实践轻松上线,推动外部精品课程和企业实践,共享图文、视频、游戏、动漫、通关等,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1、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内容轻松上线。移动Online课程形式有:图文、游戏、视频、通关、语言、测试、幕课等;Offline课程形式有:行动学习、安全学习、大咖分享、互动交流、兴趣互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2、移动Online课程内容:有战略文化类、制度类、产品、流程、能力提升、实践案例,“来做课”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3、丰富的课程形式:让学习变得有趣,纯视频、纯图文、图文+视频/语言、交互动漫、测试闯关类。

4、外部精品课程:知鸟为企业用户整合了部分顶级商学院、培训机构、名企实践等系列的精品课程,企业和学员可轻松使用学习。

(五)知鸟平台适用场景

知鸟平台聚集了培训和信息传递的核心应用场景,线上学习、020混合学习、考试应用、兴趣学习、评价交互、主题互动、金币体系、视频直播、语音直播、考试、课程测验、通关学习、调查问卷、投票评选、活动和重大新闻。

1、纯线上推送课程学习:将应知应会、通用类、实践类等课程,搬到“线上”学习,让学习更加有趣。

2、020 培训新模式,线上+线下020培训,综合线下培训班和线上微课功能,打造混合式020学习闭环。

2、完善考试应用场景:(1)专项模拟/正式考试;(2)课程测验,随到随考;(3)通关测试课件。

3、战略和文化宣传:覆盖广,手段多,效果好,可通过微课学习、现场直播、录播、评论等形式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4、新产品:企业可快速复制岗位能手和高手,打造一线业务精英实践案例,推动榜样的力量,实现一带多,多带一片,培训助力业务的发展。

5、按兴趣,员工自主学习:员工可根据自已兴趣,通过分类、搜索、排行等,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

6、商和供应商培训,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过去:组织商到公司来,或者安排讲师去全国各地进行培训。

现在:知鸟微课,按人群配课,即时传播,不受区域限制,实现轻松学习,效果追踪。

7、增加交互功能设计,学习和交互相结合,让学员更有参与感

(1)学习交互功能:评论:课程学完讨论;评分:课程/班级/老师均可评分,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

(2)朋友圈交互功能:设置公开和私密讨论圈,覆盖吃穿住行玩各领域粉丝运营提高平台活性。

(3)商城交互功能:看精品,设置花金币才能看,并设置礼品兑换,可以跟福利体系对接,金币换礼品。

8、信息和交流平台:1、头条信息;2、会议直播功能;3、问卷调研功能。

9、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保密:

(1)在法律层面,知鸟作为第三方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法务审核,条款明确提及“确保课程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

(2)在技术层面,知鸟具有独立的数据存储、高级别容灾备份、客户数据保密、秘密课程权限设置等。

(六)知鸟移动学习平台在企业培训管理中的成功推行

平安集团的知鸟移动学习平台自2015年9月面市以来,迅速成为行业标杆,超700家大型企业选择了“知鸟”移动互联平台,这些企业类型囊括了各行各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终端支持。多家企业均利用基础平台进行深化创新定制培养模式,应对经济冲击下多元化的岗位能力需求。

三、结论

从平安知鸟移动学习平台的成功建立及其投入市场后受到企业的青睐可见,面对互联网+时代,企业逐步走向用互联网思维和全景视角引导培训活动及开展培训管理。未来的企业培训管理就是要建立一个以“部门主导”+“自主学习”+“头脑风暴”相融合的全新“互联网+培训”的体系。用户以自身为中心,通过学习终端、微课制作、管理后台三大模块,打通培训的“供应”和学习的“需求”以及自我的“创新”。这种具有独立企业文化的管理培训平台。在本身具备强大的基础功能下,同时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打造各类适应企业本身的培训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新浪科技编著,―北京:中国

铁道出版社,2015.10

[2]互联网+时代大变革:社会重构、企业再造与个人重塑/

刘涛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计,2015.10

[3]三天读懂互联网+/王春燕著,―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7

[4]互联网世界观/李善友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12

[5]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

联网转型/王吉斌,彭丽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4

[6]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如何做电商/陈杰著,―北京:中国

华侨出版社.2014.6

[7]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华海敏编著,―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

[8]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彭剑锋,中国人力资

源开发,总第310期

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2

一、企业员工入职培训的作用

新进人员进入企业,首先面对的就是进行入职培训。入职培训主要是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训;可以让员工了解自己将要为之奋斗的企业发展历程、行业背景、标杆榜样人物、领导人风范,提高新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其以企业为荣,帮助其更快融入新的环境;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培训,可以让新进员工熟悉企业的行为规范;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的培训可以让新员工了解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更好的胜任工作;对个人能力的培训可以提高新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其更能适应不同于单纯校园的职场。

同时,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成功与否还关系到企业员工的流失率高低。公司的发展取决于每一个员工的成功,新进人员招进来以后,如果不适应环境,会很快流失,企业不仅要承担招聘、培训的成本还要承担职位空缺的机会成本。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入职培训,帮助新进人员尽快熟悉、适应工作场所、明确工作职责、遵从新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使新进人员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在企业中初步定位自己的角色,在人生旅途中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的一致,达到双赢。因此,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对企业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二、传统的企业员工入职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企业员工入职培训,跳跃性很大,不太重视后期的反馈和刺激,培训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淡化,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入职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很多企业对于员工的入职培训没有规划,不管是上层领导还是员工在思想上对入职培训都没有高度重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认为员工的入职培训是加大企业成本的行为,有些企业根本就不进行入职培训或者是在新进人员报到的前两天,安排领导讲授课程、走马观花的参观下企业就结束了,为了完成任务才进行入职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使培训流于形式。

2.入职培训项目设计单一

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入职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培训项目的设计几乎一样,涉及到公司层次的培训就是公司概况、工作关系、人员关系、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规章制度、职位说明、企业经营目标、管理哲学、公司理念、价值观等;涉及到部门层次的培训就是业务能力培训及岗位培训;培训的课程大多数是ABC课堂、导师带徒、拓展训练等,设计项目重复性大。

3.入职培训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优秀的培训教师关系到培训成果的好坏,好的培训师对培训课程有清晰的规划,结合课程情况给学员设定有难度但是可以达成的目标,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在课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员热情;而现实中,大部分企业不重视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训师素质和技巧需要加强。

4.不重视入职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企业员工入职培训结束之后,很多企业不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可以得到领导者的认同,让管理层认识到培训工作是有价值的,可以通过评估工作判断培训是否实现了预期价值。培训结果的反馈可以让新进人员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入职培训的有效改进

当前企业的员工年龄层次是80、90后,这一代人的成?L环境相对于70后,有很大不同,生活条件比较好,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个人主义比较重,而当前“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特性和他们的个性相吻合。要想进行企业员工入职培训模式的创新,就必须先了解互联网思维,要对企业新进员工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员工入职培训方式应该如何创新呢?企业在给新员工做入职培训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对培训内容跟互联网技术结合。

1.把握“互联网+”时代新员工的特性与需求

既然培训针对的人群是员工,那90后新员工有自己的特定需求,对70后而言,他们会感觉培训很重要,认为这是公司提供的学习发展机会。如果自身能够参与到培训中去,他们会抱着感恩的心态对待工作,不会频繁跳槽。而对于背负着买房压力的80后群体而言,培训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去参加。对90而言,情况则完全变了。他们不会循规蹈矩、多元化、有着强烈圈子意识,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中快速建立自己的圈子,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正式到岗位工作中之后,新员工需要发挥自己的特长,需要得到更多专业指导。当完全胜任岗位工作之后,又需要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要深入了解90后新员工的特点,才能发掘入职培训的诉求点。传统的培训需求调研,员工只会随便填一下,针对性不强,毫无效果。企业培训管理者可以运用在线学习平台有效挖掘培训需求,对培训进行合理控制。

2.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员工入职培训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下,搭建移动学习平台是必然趋势。可以在多个方面尝试线上线下结合进行企业员工入职培训。第一,在培训内容的设计方面: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岗位学习内容是千差万别的,有管理类、技能类、知识类等,很分散。利用移动学习平?_之后,我们能够将这些内容做成微课,在平台上共享,让新员工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进行自主碎片化学习。对于通用类的知识,则重点安排集中培训线下来完成。利用移动平台学习可以根据员工的接受程度、个人素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学习路径,来满足新进员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第二,在塑造文化方面:在线上平台,新员工能够及时快速地发布资讯、分享感悟心得、进行问答互动圈子等;在线下,可以进行成长故事分享、旅游聚餐、心理访谈、演讲比赛等,拉近员工关系。第三,在关注员工个性方面:90后新员工有着鲜明的个性,有着强烈的分享欲望。在线上平台,可以设置微课评选等活动;而在线下平台上,可以多树立标杆榜样。第四,在效果评估方面:利用线上平台,我们能够进行在线测评、考试对比、月度总结、学习积分等;为了有效跟进学习效果,在线下可以跟踪行为改进,进行现场一对一指导,关注新员工心理成长等。最后,在培训体系管理方面:在线学习平台上的成长档案、培养计划、课程库等,能够满足员工自我学习与反思的需要;而线下的岗前测试、绩效反馈、学习路径等,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新员工找准成长方向。

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3

关键词:实训教学;实习;人才培养;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N929.5-4

1 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1],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64亿,较2012底增加约4379万人,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提升至78.5%,3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促成了我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升。国外的高职院校对移动互联网及实训体系及其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开发,通过技术的创新来构建校内的配套实训体系;国内的多数高职学校还停留在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研究,并没有利用移动物联网这一实训平台来培养人才,更没有与之配套的实训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对移动互联网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对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专业群实训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3月,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人民政府、高博教育管理(苏州)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创建,旨在为江苏省、长三角乃至全国培养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

面对2013“史上最难就业季”,苏州高博软件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与全球500强名企微软(中国)、埃森哲公司、苹果公司及中国电信等公司的深度校企合作优势,在全省率先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专业,建成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基地,为毕业生创业、就业创造了良好的专业优势和后发潜能。今年以来,对来自江苏、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高校的362名应届大学生进行了培训,在移动互联网人才双选会中,他们被来自上海、苏州、南京等地187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抢而空,平均每名学员都收到了3份以上的offer,学员就业率达100%。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大部分学员入职起薪已经达到4000元以上,最高达8000元[2]。

3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

3.1 “教学、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高职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移动互联网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兴领域,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培养掌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在电子信息、制造、服务等行业领域,从事移动智能设备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移动网站数据库的设计与程序开发、移动智能设备的运营与维护以及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鉴于移动互联网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高博大胆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重理论、强实践,既注重技术操作,又注重体验的高职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理论学习领域。理论学习领域重视学生基础理论能力的培养,面向职业能力来线设计整个教学流程。核心课程包括: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Java框架技术、Android/苹果iOS/Windows Phone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实践、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软件工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业外语、ERP产品实训等。

(2)实训学习领域。实训教学领域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职教学的特点,高博强化实践教学的比例,理要求论与实训教学比例达到50%以上。在实习前,除了完成基本理论教学外,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在大三上学期集中进行实验实训培养,大部分课程均在iOS、Android、WP等主流移动平台实训基地(实训室)进行,为学生今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实践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移动软件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并将其实践成果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

(3)实习阶段。把顶岗实习纳入教学计划之一,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实践,主要为了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所学与所用的零距离,并在大三安排学生到定向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或直接就业,如冠博软件在院内建有800多平米、200多工位的办公场所,进行手机软件、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测试,招收学院和周边院校大学生带薪实习、培训。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4)就业阶段。从教学到实习,始终贯彻“教学、实习、就业”六字字人才培养原则,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训教学为手段,顶岗实习为保障,就业创业为目的,充分实现教育部关于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高博将“双(多)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毕业生毕业时至少获得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与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联合推出的“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等,这促使本专业的学生持双证书毕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2 高职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1)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的保障。2013年4月25日,江苏省首家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基地在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揭牌成立,是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首创。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基地是高博软件学院与中国移动苏州分公司联合共建打造的面向移动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的首个实训基地,它以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合培养基于主流技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建有iOS、Android、WP等主流移动平台实训室,共1250个工位,设有计算机高新技术智能化考试站、冠博软件测试中心、中国移动MM应用研发中心等技术平台,开展真实、仿真与虚拟相结合的项目实训,培养现代产业急需的创意、设计、开发等高技能型人才,是集教学培训、技术研发、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也是中国移动应用商场的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2)师资力量的保障。拥有一定数量、有较高素质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在高博,不仅仅是专业课的教师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所有的教师都在暑假接受移动互联网的体验培训,必须对高博移动互联网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达到专业教师总人数的70%以上,硕士学位的教师须达到专业教师总人数的90%以上,“双师型”教师则应达到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教师的80%以上。

此外,移动互联网专业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全新的,要跟上这个行业的发展,就加强与企业的合作[3]。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贯彻实施,高博定期聘请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师来学校讲授课程的部分章节或者专题讲座。

(3)教学改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要求的逐步提高,高博在移动互联网课程结构上加以优化,提高了实训课的比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压缩了理论课程。以实训项目体系为主体,加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4)产学结合。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类型,其基本属性和自身的特点,以及其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成长的基本规律,“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博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规定专职教师每学年必须有一个月以上时间的企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出谋划策,为“实训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产学结合更重要的目的吸引大型移动互联网公司与高博学院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关系[4]。

4 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人才作为当下社会所亟需的人才,也将成为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对象。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作为江苏省首家开设移动互联网专业的高职院校,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培养还在不断改革和探索,现行的培养模式也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检验。今后将重点积极与市场需求对接,与更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移动互联网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博软件学院发力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着眼新兴产业让该校毕业生领跑就业市场[N].扬子晚报,2013.6,11(教育资讯版).

[2]杨亮,高岩.高校培养移动互联网人才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1,10.

[3]谢景明,卢锋.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培养的探讨[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3):41-44.

作者简介:肖俊(1988-),男,江苏泰州人,现任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辅导员,助教,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金明(198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现任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助理,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方向研究。

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会计学;实训室建设

“互联网+会计”时代下,对会计的影响,主要有:(1)会计技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有了新的进步。随着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数据处理更实时、高效、集中、动态,会计业务核算更标准、规范、便捷,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会计技术的变革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2)财务人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面临新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的帮助下,使社会经济组织构建涵盖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预算管理、财务分析、预测与决策等较为完备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变为现实,也推动会计核算向企业价值创造、财务风险管控等为内容的管理会计转型。(3)“互联网+”为促进会计职能的加快转变提供了新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信息处理和提供”的会计职能进一步削弱,而以“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的会计职能将得到增强,“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因此,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要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创新创业大赛”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

1“互联网+会计”时代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1经济市场的竞争压力带来就业形势的严峻。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符合政务管理的要求,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熟悉民间审计模式的管理,那么具备与之相应的业务、财务、税务、审计都了解的高应用能力高素质院校毕业生就会受到企业的欢迎。一方面,毕业生数量剧增,据相关报道,我国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为870万人左右,再创新高,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企业却面临着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境地。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即“需要将学生放到企业中去进行锻炼和实践”,然而却很难为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企业以进行实践。如何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如何打造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1.2孤立的课程内容导致综合实训课程难以开展。会计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均是以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安排,先行安排基础课程如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审计学等课程,再逐步进行专业课程的深入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均是一门课程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训练案例相互之间不具备勾稽串联,这就导致学生在完成综合性实训课程过程中,无法针对案例情况串联起各个课程所学的知识及技能,孤立性的授课教育导致综合实训课程开展效果不佳。1.3以会计核算为主的课程教学难以适应现阶段人才培养。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以会计核算为主,在考测过程中,也将会计核算作为重点,从而忽视了专业人才在岗位中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判断、综合统筹等方面的内容。仅仅只会核算的会计工作者,无法深入了解岗位工作的前因后果,无法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及分析内容。在大智移云时代下,会计核算也正逐步被人工智能等取代,以会计核算为主的课程教学已落后于时代,人才培养应往复合型、管理型发展。1.4顶岗实习环节的缺失导致锻炼效果不显著。顶岗实习应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会计岗位的职业技能的使用及职业素质的重要组织方式。现阶段会计顶岗实习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期间无法接触核心业务,实习行业多导致实习难管理、难指导,实习成效低等。因此在实习管理、实习指导、实习成效等方面,应利用行业企业的研发成果、合作需求等,不断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推进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2“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建设目标

2.1满足教学需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应根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要求,由简单—复杂—综合、抽象—仿真—真实,从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到提升学生双创能力,逐步建立一个由手工会计专项实践、会计信息化专项实践、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ERP)、虚拟仿真财务综合实践、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等多个平台构成的专业性、综合性、逼真性、时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来进行动态调节,使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各类经济组织实际业务应用保持一致。通过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人才服务,全面提升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2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训室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会计基本业务处理、涉税业务办理、成本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报表编制与分析、审计监督、财务分析与管理、财务预算与审核、经营决策与分析、沟通协作等多种业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3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财会职业能力是零距离上岗,无缝对接工作环境所具备的能力,实训室建设项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基本可以教会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所具有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训,提高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对其系统规划职业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以此带动就业,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4服务地方经济。借助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开展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经管类专业师资培训服务,大学生及社会学员的综合实习实践培训服务、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培训;对于从事经济管理类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提供跨专业的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实践培训;同时,以跨专业多行业综合实践为基础,进行企业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等,提高会计学专业实训室的开出率、利用率,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3“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教学任务

3.1当前经济环境下,应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国将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冲击,还面临管理模式、战略机遇等方面的挑战。企业只有树立创新意识,转变发展方式,充分挖掘管理潜力,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或引入熟练掌握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控、信息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从容应对国际国内双重挑战,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迫切的现实需要和必然的历史选择。3.2在“互联网+”时代下,应改革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在以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下,创新了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仍然以课程讲授为主,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内容相对缺乏,教学与实践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教学要求。3.3全面推进管理会计教育教学,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逐日激烈,单纯的财务会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实现经营价值最大化的需求,企业更需要的是能够根据大数据分析,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全面、系统、及时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与主要方面,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个环节发挥积极的作用的管理会计人才。3.4以能力为本,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体验型、设计型、综合型课程开发与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整体建设格局,将目前课程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优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综合型实训,教学、科研并重,以能力为本,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贯穿人才培养的全局,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转化为各种能力,如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沟通、领导能力,信息分析、决策支持能力,风险管控、统筹协同能力等,从而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3.5“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针对现阶段的技术创新、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展趋势,建设“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进行“业务”“账务”“税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综合性、专业性、管理性实训教学,发挥实训推进教学改革的功能,不断优化教育现代化新模式,重视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4“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点内容

通过笔者最近一次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的申报、实施,以及实践教学效果来看,笔者认为“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点内容有以下。4.1企业财务会计理实互动实训教学平台。企业财务会计理实互动实训教学平台是基于中级财务会计体系构建的课程配套实训教学平台,平台涵盖“精品课堂、理实教学题库、业务实践”三大模块,以学习→实训→实践为教学路径,旨在延伸课堂教学空间维度,融入模块化业务流程指引,让学生感知财务会计实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对知识点的吸收理解,为学院的阶梯式人才培养路线夯实理论与实操基础。企业财务会计适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或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训教学,可应用于课前预习、课中实训、课后练习及考试。因平台自主性较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在无教师督促的情况下,通过题目解析、对比答案等方式自主学习。平台搭载大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教师可通过平台练习、作业,并可进行分章节的学习成果考核、实施期中、期末的考试,最终对作业、考试过程及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4.2管理会计实战平台。管理会计实战平台是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建立跨学科教育体系,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为核心,融汇经济学、投资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经济管理类课程理论知识,并将知识点融入整个商战游戏过程中,人人对抗的行业竞争中,让学生在经营管理决策中,感知财务管理的实用性及各门课程知识的连贯性,体验全局观,感受团队的力量,塑造勇于创新的精神、理性创业的观念,培养智慧管理的能力。学生分别担任企业首席执行官(CEO)、财务总监(CFO)、市场总监(CMO)、运营总监(COO),明确职责:CEO负责企业战略制定,股本结构设置,股利分配政策制定;CFO负责资金筹集、投资、财务分析等;COO负责资源配置、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管理;CMO负责销售渠道铺设、广告投放策略制定及实施、产品销售,分角色自主经营虚拟企业经营活动,并进行分组对抗,经营期为6-10年,模拟企业管理决策、体验商战竞争、演练商业分析、从成本控制、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风险管理、现金管理、市场份额、行业地位、履约、研发、分配等多个维度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对企业经营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商业头脑、全局意识,创新思维,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力、规划报告能力、数据分析能力。4.3财报可视化分析案例库。平台利用内置多种热点现象及案例,针对案例本身对企业经营、企业战略、公司财报项目、财务指标等进行综合财务分析。平台数据来源于国内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利用内置多样BI分析模型,通过智能化、可视化、动态化图表的对比,分析研究上市企业并进行可视化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能力、数据挖掘应用能力、经营决策分析能力、行业洞察能力,为社会输送财务数据分析优秀管理人才。4.4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软件。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软件是一款以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为目的的专业性、综合性、逼真性、时效性的业财税审一体化实训软件。软件平台将“业务”“账务”“税务”“审计”融合成一个整体,透过现代经济社会的典型行业主体案例,以经济业务发生为主线,将财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与外部机构:银行、税务局、工商局、会计师事务所、客户、供应商等串联,融合创新创业核心内容、行业业务内容、内部控制内容、财务分析辅助决策内容、业务账务税务审计综合应用内容及专业操作内容,及时以国家最新政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减税降费行动改革等)为指导标准更新,贴合实际工作不断升级,实现流程串联、数据关联、逻辑通连、操作互联,以无缝链接企业会计岗位工作,多元化培养学生财税审相关技能,在实践中开发提升学生财税审技能,综合性考核评判学生能力养成。4.5税务筹划及风险管控教学平台。税务筹划及风险管控模拟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纳税申报业务处理、税收风险管控与业务筹划等能力,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练习企业纳税申报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方法,加强学生对税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实际上动手能力,具备税收风险管控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的政策运用及主观判断能力。税务筹划及风险管控教学平台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5结语

“互联网+会计”时代,财务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网络记账、财务机器人、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云会计与云审计服务等第三方会计审计服务模式初现端倪;财务、业务、税务、审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逐渐成熟;联网管理、在线服务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模式成为会计管理新手段;远程培训、在线教育、联机考试等已成为会计人才培养重要的方式。高校会计学专业应转变思路,顺应时展潮流,从需求侧(社会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供给侧(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等项目)的改革出发,紧贴趋势变化,建设好适应本学科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高质量实训室。

参考文献

[1]王贵.高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基于新开会计专业类高校[J].科技资讯,2017,15(11):183-184.

[2]张忠红.高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62.

[3]宫俊梅,钟山.加强高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0):110-111.

[4]秦向东.新时期高校专业实训室建设及管理分析[J].才智,2019,(36):40.

[5]韦相贵,欧跃发,刘科明,等.“互联网+先进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9,10(23):26-27.

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5

1.提高员工素质是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的需要,实现公司内部人力、财力、物力的协调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调整措施,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提升员工素质,保证永续发展。当前,诸多行业认为,对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训和教育。奖金、荣誉等诸多福利,可以激励员工不断进步,激发拼搏工作的热情,但是员工素质的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员工自身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一个拥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员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像金子一样发光,做社会的有用人才。公司的员工,要想与时俱进,适应烟草行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就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公司开展的员工培训能够满足他们适应职场、适应形势的需要,体现了公司关爱员工、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2.提高员工素质是烟草公司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公司的卷烟销量逐年攀升,利润逐年增加,实现利税越来越高,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员工是公司发展的主力军,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活跃因素,是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够为公司发展提供后劲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持,有利于推动公司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3.提高员工素质是建立一支勤勉敬业、高效廉洁、开拓进取员工队伍的需要

公司的任何决策都需要员工积极贯彻执行,都离不开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我公司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取的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员工的培训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个人的力量的有限的,而集体和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有利于打造高水平、高绩效的烟草公司员工队伍,促进勤勉敬业、高效廉洁、开拓进取员工队伍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新人,实现人才阶梯层次性成长,促进新老员工的快速融合,形成一个富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4.提高员工素质是建设生机勃勃企业文化的需要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诸多政府机关也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域,成为推动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公司的制度是一种硬性管理,用惩罚等手段维护公司正常运转的秩序;而企业文化属于软性管理,通过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目标,引导员工共同遵守群体的道德与行为规范,实现与硬性管理的互补,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新员工素质的提高,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生机勃勃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致力于企业建设,促进公司中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5.提高员工素质是应对烟草专卖行业挑战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追逐经济利益成为诸多企业、商户和个人的目标,少数违法分子不惜践踏国家的法律,制造、贩卖劣质假烟,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危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冲击了烟草市场,也影响了烟草公司的正常运行。由于如果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思想上容易出现麻痹大意,缺乏对事物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容易让个别违法分子钻了孔子。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烟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打击假冒伪劣的能力,应对烟草市场的新挑战。

6.提高新员工素质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加强员工素质建设,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心爱护。在全国各行各业,由于职业素质较低导致干部员工失职、渎职、违法犯罪等现象比比皆是,结果造成了终生遗恨,影响了员工一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员工素质建设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增强责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工作的技能,培养锻炼成有用的人才。

二、员工素质培训的内容

烟草公司是各特殊的行业,员工素质培训的内容应紧紧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相关内容,使内容结构合理科学。

1.相关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

公司不但站在烟草专卖的前沿阵地,而且还承担着监督市场、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烟草市场正常秩序的重任,员工掌握烟草专卖法、相关国家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带着法律意识去工作,才能做到高效、务实,遵纪守法。

2.公司制度以及企业文化

公司的具体管理制度、劳动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是指引员工开展工作的基本标准,也是引导员工增强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热爱企业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员工自觉遵守企业制度与岗位要求,主动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

3.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危机意识教育

强化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奉献意识是职工爱岗敬业的前提,也是员工干好本职工作的基本保障,在公司内部无论的管理岗位还是服务岗位,三种意识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利用各种策略手段加强三种意识培训。目前少数员工盲目乐观地认为我们的经营很好,今后的工资、福利有了一定的保障,失去了进取心,产生懈怠思想,放松了警惕,适当教育员工树立危机意识,有利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使其具备争优创先的精神。

4.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不同岗位具有不同特点,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比如销售岗位侧重于营销技巧,沟通协调能力;服务岗位突出服务技能和操作技能,因此要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使之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条件,也是积极贡献力量推动公司发展的前提条件。

5.管理知识与技能

管理的内容不但包含对人的管理,而且涵盖了对物与财的管理,有些普通岗位员工虽然不需要较强的管理团队的能力,但是管理仓储、流通、统计、收费、电脑基本操作等能力还是必须的,所以要强化管理新知识的培训,使之掌握更多的技能,为立足岗位、履行好职责做好准备。

6.消防、安全等方面培训

安全生产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强调的方面,也是保障公司正常运营的首要条件,防火、防盗、防水,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相关培训也应该及时、到位。

三、员工素质培训基本原则

员工的素质培训,既应当着眼于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应立足于长远,为公司实现人才的阶梯成长做好铺垫。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素质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原则

心理学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值得道德是员工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一个专业技能较强的员工,如果没有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精神,工作起来就会松松垮垮,也不会出色工作,甚至会出现严重失误,造成恶劣影响。而如果一个员工具有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但是缺乏劳动技能,那么也不会胜任工作,同样会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因此两者必须并重,以德为先,培养德才兼备的员工队伍。

2.坚持素质提升与培训教育相结合

员工素质的提升,可以在学习培训中实现,也可以在自我教育中获得,还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总结中实现,因人而异,有的员工悟性较高,善于总结,进步较快,有的员工较为被动,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比较慢,素质提升也较慢,总体看来,有意识有目标地进行培训是快速提升员工素质最为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强调教育培训的功能。

3.坚持教育培训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对新员工,既应该组织专门的集体教育学习活动,实现统一专门培训;也应当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引导员工在实际岗位操作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因此需要积极创设“实践提素质”的平台,引导员工开展岗位竞争和争优创先,在岗位工作提升素质与技能。

4.坚持单位教育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原则

提升员工的素质,既需要统一的教育培训,从外部强化对员工的引导,同时也应该引导员工自我学习、自主培训、自我进步,自我培养。比如开展工作总结、工作日志等方式有利于帮助员工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实现素质的提升。

四、员工素质提升的策略和途径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学习培训

当前,电脑、互联网、多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和快速便捷的传输优势,得到了广大教育培训部门的重视和青睐,众多的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脑的优势创新员工培训的方式。电脑和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公司员工家庭,成为员工学习、生活、娱乐的工具,大多数对电脑的互联网有着极大的兴趣,能够熟练操作,也乐于接受此种方式的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有利于激发新员工主动学习、自觉接受培训的兴趣,提高教育的成效。

1)充分利用电脑、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集体培训

集体培训的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重要途径,也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必须方式,除了培训教师正常的授课讲课、板书外,教师还可以制作内容丰富多彩的课件,引导员工参与学习,不仅能够节省教师的劳动时间,还能够提高培训的效率,充分发挥电脑技术信息容量大、展示内容丰富、展示方式灵活的特点。比如,组织学习公司基本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培训教师可以提前制造好课件,把公司发展的历史、规模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把企业领导讲话精神和主要会议的视频也搬到多媒体,整理相关各种资料,做好培训准备。集体上课时,教师可以一边讲述,一遍展示图片和文字,多媒体集声音、图画、文字和不断演变的视频情节与一体,其立体的模式能够给员工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刺激学员眼睛、耳朵等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着灵活学习的原则,在课堂的中间或者结束还可以插播一些类似《感恩的心》《明天会更好》等感恩类、励志类歌曲,陶冶学员的情操,在听与合唱中,提高培训的成效。课堂训练与布置作业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展示速度快,节省了书写的麻烦,节约了培训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2)充分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分散学习培训

在电脑互联网日渐普及的今天,很多行业出现了家庭办公的趋势,利用邮箱、QQ沟通与传输、网站资料下载,人们可以在家庭办公,将工作成果快速传递到单位。比如家庭办公秘书将单位传输来的材料进行整理;然后通过QQ聊天系统和QQ邮箱传给单位,既能节省电话费用,也免去了上班下班路途之苦。我公司新员工平时上班时间较为紧张,再加上很多新员工分散在基层单位的各个站点,集体培训时间和机会毕竟有限,如果把集体与分散培训结合起来,员工素质提升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因此借鉴这种方式,充分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分散学习培训,学员可以在家里接受教育,也可以在单位接受培训,甚至在网吧也能学习。目前石油、银行一些单位出现了这种类型的培训活动。比如,单位针对员工的实际状况,可以每周组织一次考试,可以把考题发到每个员工的邮箱,也可以在公司网站进行下载,一周的时间完成,一周之内上交培训部门阅卷打分;为激励员工加强自我学习,把成绩划入考核内容之一,与奖金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前三名有奖,后三名受罚,非特殊情况不参加者重罚;同时,出的题目难度要大,要起到引导其自学的目的;为防止学员之间相互抄袭,每份试题内容尽量不一致,难度相当,可以每周出10份试题,由学员自由选择,避免重复。通过这类开卷型的高难度考试,能够促进新员工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综合素质。再如,利用互联网进行异地讲座学习。目前很多大中城市的社会办学机构创立了很多“学习吧”,利用周末时间或者晚上休息时间,接受成人教育的学员既可以坐在家庭电脑跟前,也可以集中到学习吧的学习,进入科技公司开发的网络教育平台,学员可以自由选择教师,实现远程听课学习。负责远程教育授课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段,按照教学计划,讲述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课程,电脑这边的学员可以自由选择补习的内容,还可以与在线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边提出问题,那边帮助解答,学员坐在家里,就可以听见教师讲课声音,看见教学生讲课风采,学习很多知识。我公司下属各个基层组织新员工较为分散,借鉴这种方式,可以进行异地讲座学习。公司可以引进这种异地教育培训软件,聘请公司内部外部专家进入这种系统进行讲座,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学员,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坐在任何一部能够上网的电脑跟前,就可以看见专家的风采,听到丰富多彩的内容,实现在线交流,有问必答,节约了路程的时间,丰富了教育内容。

3)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警示性和示范性两面教育

提高员工的素质,不但需要接受正面的教育,还需要总结反面的教训,进行警示性教育。可以寻找一些烟草系统优秀员工立志岗位成才的典型例子,制作成宣传片,利用先进人物和身边榜样的例子,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加强学习,成功成才;也可以需找一些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反面案例,以视频的方式供学员观看,引导学员总结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观看完成以后,结合所培训的目标,谈理想,谈感受,并且以书面形式写出心得体会,用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达到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1.创设教育机会,在竞争与工作实践中提升员工素质

心理学家认为,竞争是提高团队活力的一种方式,人的目的和行为往往因为竞争而改变。竞争能够让员工体验成功的感觉,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刺激其不断发挥潜能。因此需要创造良性竞争和争优创先的机会,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竞争的欲望,在工作实践中实现素质的提升。

2.积极组织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创设新员工岗位锻炼的机会

针对公司各岗位常用的技能,比如电脑文字输入等,组织新员工每月一次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内容,看谁做的又快又好,裁判评分,排名次,成绩优异者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岗位比武活动,能够激励员工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具体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提升。当然,为了更好地促进开展竞赛活动,也可以各部门、各单位专门设立三面“优秀员工流动红旗”,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把学习情况、工作业绩、爱岗敬业、特殊贡献等方面结合起来,每月进行一次考核,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年终得红旗次数多者,可以年终先进工作者和干部提拔的候选人,从而刺激员工奋勇争先,不断提升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总之,提高员工素质,需要创设多种竞争的机会,营造竞争的氛围,让众多员工在良性、健康竞争环境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

3.实行一对一帮教活动,建立导师制培训机制

公司既有青年员工,也有工龄10年以上的老员工,两者的比例几乎是1:1。由于大多数青年员工较为年轻,自我约束能力差,凭着青年人的热情,即使一时能够做出出色的成绩,但是往往出现难以长久坚持的现象。在过去新进青年员工中,有少数人刚刚进入的岗位的一年之内,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工作的热情较为高涨,但是由于缺乏不断的鼓励和帮助,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懈怠,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减,表现平平。难以坚持不懈,难以锲而不舍,三天的情绪高涨,五天的情绪低落,这是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因此,作为青年员工,更需要周围的老员工和身边的领导用爱心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用热心鼓舞他们发愤图强,用真心指导他们不断进步,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用爱提升新员工素质的理念。所以建立导师制培训机制,实行一对一帮教活动,不但能够弥补集体培训的短期性,而且能够把培训教育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尽量达到教育培训的日常化和经常性,促进青年员工的快速健康成长。老员工是公司一笔宝贵财富,他们不但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工作经验丰富,阅历深,能够熟练应付工作中出现的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充分发挥老员工的光和热,使之参与到新员工教育培训与素质提升中来,有利于培养信任,创建一支和谐发展、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因此可以选取一部分优秀的老员工和基层班组长或者其他基层领导,给予适当的补贴,兼职做工龄在10年以下青年员工的“导师”,与青年员工结成对子,实行一对一的帮助,既要随时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工作情况,又要指导青年员工参与岗位比武、演讲竞赛等;既要鼓励教育青年员工,又要传帮带,教授工作经验,传授技能技巧,全面关注青年员工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同时老员工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示范榜样的作用,成为青年员工走向职场岗位的领路人。严格要求导师们深入青年员工的心里,经常交流沟通,每周的谈心不得少于三次,每月的谈心不得少于十二次,并且需要有教育指导记录,指导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成效,都需要有明确的日志。为激励导师的参与热情,把青年员工的技术比武、日常工作等业绩和导师的成绩结合起来,学员取得优异成绩,导师也应受到相应的奖励,使之形成同甘苦、共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促进中年、青年员工的融合。

4.积极开展员工经验交流座谈会

公司有许多部门和站点,很多员工分散到各处,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同类岗位缺乏对比参考对象,他们客观上需要了解其他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在同类岗位中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因此,可以每月组织一次同类岗位员工经验交流座谈会,把所有的相关员工召集在一起,每人都要发言,都要谈个人工作的经验体会,谈个人岗位成长的经历,总结自身的收获。除了统一的发言,还可以进行私下个别沟通,让员工在交流中认识自身的差距,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提升素质与技能。为了更好地发挥优秀员工和特殊贡献员工的榜样示范作用,还可以从优秀人才中选出典型人物,让他们在经验交流会上畅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描绘自己的理想蓝图,引导广大员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立志岗位成才。当然,经验交流会要结合现实,发言要务实,要深入新员工的心底,切实具有指导意义,防止夸夸其谈与走形式。

5.加强户外综合性拓展训练

对员工是素质培训应当灵活多样,单一在局限在公司内部和电脑跟前,容易感到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应把户外培训、集体教育、电脑互联网学习、竞赛比武和日常导师指导结合起来,五种方式相互搭配,交互应用,提高教育效果。户外拓展训练应强化它的综合性,既应包含思想教育目标,又应突出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目标;活动项目要多,内容应当丰富。比如,组织青年员工夏令营拓展训练活动,可以先去某圣地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爱国爱家的信念;然后再参观某工厂,感受劳动的艰辛,增强爱岗敬业的意识;再组织交流座谈,谈理想谈工作与学习;最后组织拓展训练;晚上可以组织晚会之类;回公司后要有书面学习体会总结,感想与收获如何等等。

工业互联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 +”;干部教育培训;协同;学习服务

2015年 3月 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 +”不仅是在现行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管理层面量的累积,更是一种科学地驾驭技术、利用技术基础上的提速、提质、提效,是对新事物的辩证趋利避害,是利用新技术的全方位创新,必将为转型升级赢得新的窗口和机遇。[1]

一、“互联网 +”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内涵

2015年 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称《条例》)。在《条例》的第 27条中明确提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互联网 +”等技术手段。这标志着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将从传统的教育管理逐步走向“互联网 +”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互联网 +”是指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在线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凭借互联网开放、透明、共享的特性,使有效信息被挖掘和充分应用,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实现财富增长。[2]“互联网+”教育有了相对的定论,但干部教育培训行业又有别于普通教育,“互联网 +”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站在互联网的视角清晰地认识到领导干部的特征与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将资源开放与共享、信息碎片整合与重构,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智能化、个性化,达到学以致用的培训目的,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本质,解决干部教育培训的难点。

(一)“互联网 +”技术探索干部教育培训

“互联网 +”技术催化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变革,未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将凸显平台功能。所谓平台,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由多主体共建的、资源共享、能够实现共赢的、开放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3]“互联网 +”理念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将不再局限于某个教育培训机构,不再局限于某部分人,不再局限于某个时间段,干部教育培训将从关心少数干部培训向重视全体干部培训转变、从阶段性学习向随性学习与终身学习转变、从粗放式的教育培训向个性化的引导学习转变。运用“互联网 +”技术构建平台将实现多个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协同,通过协同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开放、共享,以合作共赢的心态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

(二)“互联网 +”思维探索干部教育培训

互联网思维主要由专注、极致、跨界、快捷等思维方式组成,是一种用户至上、注重产品与服务的思维,其中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运用“互联网 +”思维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为不同层次学员提供精准的学习服务,建立不同地区学员经验分享的渠道,实现干部终身学习,以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

二、“互联网 +”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

“互联网 +”要求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干部教育培训深度融合,用技术与思维深度融合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深度融合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包括干部培训机构内部的协同、干部培训机构间的协同、学员间资源共享的有机互动等,不同的个体能够互补且发挥集群优势解决相应的问题,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一)管理协同新形态

1同一培训机构内部的配合

同一培训机构内部的配合,就是围绕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管理、服务等核心功能,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或标准的要求,消除已有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集成,建立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让培训的数据公开透明,为学员提供更精准的学习服务。例如,从报名开始就能够将学员的基本信息流转到各个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对学员的信息进行加工与管理,避免了数据不准确以及一人多号的现象发生。各业务部门也能对学员的培训、学习情况做到精确掌握,数据服务平台能够根据学员的学习交流情况为学员提供相应的学习服务支持(如图书、网络课程等)。在学员结业时,业务系统能够快速地将学员的培训情况(从教务系统中获取作业完成的情况、从学员系统中获取上课出勤的情况、从后勤系统中获取消费的情况等)汇总到一张表上,管理者能够快速地决策学员是否达到结业的条件,大大提高了学员管理工作的效率、准确度以及学习服务水平。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可以对已有的各类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与分析并建立数据仓库,实现对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数据的动态监测,为培训机构内部的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培训机构间的管理协同提供基础。

2不同培训机构间的互补

不同培训机构间的互补,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如某个省内或某个片区),各干部培训机构以自愿、协商等方式合作,基于“互联网 +”技术与思维,围绕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与服务,以整体推进和创新为目标展开一系列活动。冯永等认为,应建立以区域性为单位的“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建设模式,整合区域内各种软件资源、教师资源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做到“开放、共建、共享”。[4]以区域为载体整体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推进可用性资源环境建设的基本趋势。[5]“互联网 +”开放创新理念下培训机构间的管理协同,可以把该区域购买的学习资源最大化共享(如将知名专家的专题课件放在学习平台上让该区域的学员点播、将聘请专家学者的现场讲座进行网络直播等),避免该区域财政资金的重复投入;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增强区域间的教学与科研合作,有效协调和分工,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供学员学习;可以通过区域联动平台分享不同的思想、方法、经验,通过分享经验或教训实现共同进步;可以鼓励不同培训机构的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更多地相互交流、相互咨询,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学员通过讨论解决困惑,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引导讨论完成调研工作。不同培训机构间的互补不仅是管理、学习资源上的协同,还可以是教师、学员资源上的协作,每一个培训机构都能提供不同资源、不同知识、不同视角,发挥各自特定的作用,这样就很容易一起构建培训机构间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共同致力于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优化。

(二)“以人为本”学习服务新形态

领导干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同时也是互联网学习平台的主要用户,他们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在需求是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根本动力。管理协同能够为干部教育培训带来大量的数据,数据量越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建模分析出来的数据就越有价值,越能够精准地服务于学员,做到“以人为本”。干部教育培训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培训体系,“以人为本”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服务,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态。

1学习推荐让学员“善于”学习

“互联网 +”对干部教育培训的不断创新是基于数据的因“才”施教。所谓学习推荐,就是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对学员的基本属性、学习行为以及学习课程进行知识建模和数据挖掘,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员学习,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学员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学习,海量的数据会被记录并形成个人档案,通过对学员个人资料的分析(如专业领域、研究兴趣等),学习推荐系统会自动搜索出与个人资料中相关的课程推送到学员的学习首页,学员点击学习后,与该学习视频相关的课程又会被学习推荐系统自动筛选一次推送给该学员。通过对学员个人资料的分析(如工作单位、培训履历等),学习推荐系统会罗列出该学员的同事或同学学习过的课程供其参考学习。通过对学员学习行为的分析(如学习课程、学习互动情况等),学习推荐系统会通过数据分析注意到该学员的兴趣点、关注点,然后通过算法预测学员喜欢的课程并推送给该学员。学习推荐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将学员可能要学习或者感兴趣的课程从海量的学习课程中提取出来“送”到学员面前供学员选择学习,让学员“善于”学习,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2网络协同让学员“善于”分享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助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而获得的,在此笔者称为网络协同。网络协同能够支持干部教育培训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同对象间的交互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学习、教研活动,通过不断地互动交流进行互补,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一方面,网络协同以论坛、QQ、微信等工具为媒介实现泛在式互动,每个学员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如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等),在网络协同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取长补短,好的工作经验能够更大范围地被分享、被传递,并且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等转化为他人可使用的智慧。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将网络互动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在云存储中,通过大数据动态分析,帮助互联网学习平台更了解每个学员的学习需求,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将学员引导到不同的网络小组去学习和解决问题。小组内的学员因为都有同样的学习需求或相关经历,协同过程容易让学员产生归属感、让问题更聚焦,这种归属感会让他们更“善于”分享,通过小组学员的协同凝聚整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三、“互联网 +”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互联网 +”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再各自为阵,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订协同建设指南,形成共识。不论是同一培训机构内部还是不同机构之间的协同都要找到整体的关联性,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或各机构各自的职责,使协同更具可操作性,鼓励各部门或各机构多方参与共享、共建,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数据的互联互通,构建支持数据融通共享的一体化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

(二)鼓励教师、多元发展

“互联网 +”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探索更多互联网与干部教育培训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与策略。教师不止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可以是学员网络学习的引导者,是学员在网络互动中的协作者,是利用网络数据完成课题的研究者。教师需要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政策上应该鼓励教师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互联网 +”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

(三)重视数据、用好数据

“互联网 +”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无论是管理协同还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学习都需要用好数据,挖掘数据的价值。在管理协同方面,做好资源共享互用、设施互联、教育互通、科研互动、文化互融、规划互绘、制度互接等组织工作。[6]在个性化学习方面,做好学习数据的动态跟踪,实时关注每位学员的学习状态,及时评估其学习表现及结果,并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红川.“互联网 +”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143—147.

[2]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82.

[3]冯永,钟将,等.海量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和共享的云服务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5):117—123.

[4]张文德,朱月翠.区域教育信息化联动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4):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