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 贸易理论;运用缺陷;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10;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673-0461(2013)05-0046-08
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内涵以及其假设条件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及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利益。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来看,其存在着严格的理论假设条件,具体言之,其主要包括以下11个假设条件:一是这种理论建立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二是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生产的主要成本构成在于劳动,即劳动在两国商品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三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商品生产在长时间内生产成本保持不变,进而使两国商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保持不变;四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商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而不考虑两国进行商品贸易时所需要的运输费用因素;五是这种理论认为,劳动等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以此保证充分就业状态下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稳定;六是这种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以此保证两国商品生产成本是由市场所决定的;七是这种理论认为,收入分配没有变化,以此保证两国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保持不变;八是这种理论认为,贸易是按货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以此保证两国在商品贸易供求上的均衡;九是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以此保证两国生产商品成本的比较优势得以持续;十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十一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假设条件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的运用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种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其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假设条件相差较大,由此也形成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今的世界贸易已不局限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易,而是表现为多国贸易和多种商品之间的交易,由此使国与国之间在商品生产上所体现的相对成本优势,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征。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相对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其一方面使得我国对外贸易所获得的利润水平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更多地仅表现为国内丰富劳动力的货币化过程;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国外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反倾销制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这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依托的对外贸易优势是不可以持续的。
第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一般建立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差异的基础之上,而从全球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国与国之间在国际贸易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对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方面存在的相对差异,而且还表现在由于资源和技术禀赋不同所形成的相对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出口大量的初级自然资源形态产品或者附加廉价劳动力价值、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廉价工业品,而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鉴于部分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廉性,由此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以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出口,具有较大的不可持续性。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年来,我国除了基于丰富劳动力优势而发展的对外加工出口贸易之外, 随着重化工业的持续推进,我国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一方面破坏了我国良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口,也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资源瓶颈约束。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减少,这种“自然资源+低价劳动力”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依托的两国之间商品生产相对成本不变的假设条件来看,在经济货币化和自然资源货币化共同影响下,国与国之间商品生产相对成本呈现出较大的可变性。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正面临着较大上升压力,由此使我国以廉价劳动力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第四,现代运输工具的发展,使各国贸易在地域上拓展至全球,运输费用的高低成为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相对优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石油等燃料费用的大幅度提高,运输费用在一国商品出口成本中所占比重出现了大幅度提高。从我国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多数表现为廉价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大宗商品,而出口地域多数为距我国较远的欧美国家。在国际运输费用大幅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正面临着较大的运输成本压力。
第五,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要求的劳动等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在国内充分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的前提条件来看,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受交通、地域以及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等诸多因素限制,我国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内并没有实现充分流动,广大农村劳动力也不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发展,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却出现跨国流动现象,一些国外企业纷纷去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赚取当地以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超额利润。就其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而言,人口没有实现充分流动、大量人口处于未就业状态,使我国出口贸易在国内面临着较大的恶性竞争压力,由此决定了我国很难通过低端贸易的持续发展,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而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投资设厂,又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增的成份。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一国对外贸易主要是指在生产要素不可跨国流动下而发生的贸易,目前,在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中,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出口占据了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设定的假设范围,由此导致了这种格局下的贸易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特殊影响。从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来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外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为了解决国内资本短缺问题而吸引外资,这种资本短缺更多地表现为外汇资本短缺。在国内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购买国外先进的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从引进外资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的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情况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外汇储备大国,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信用货币不断贬值,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正面临着巨大的贬值风险,就此而言,目前,如何确保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是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二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根据资金、资源、技术、管理、劳动的组合规则,我国引进外资,主要为了解决我国存在的就业压力。从这一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情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外部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外部资金、技术、管理与我国国内劳动、资源的结合,一方面,使我国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使我国就业率大幅提高,在劳动货币化和资源货币化共同影响下,我国GDP总量也得到了快速增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组合的同时,由于资本市场没有对外开放,在强制结汇体制影响下,我国居民得到的只是本币形态的货币收入,商品出口所交换的并不是商品而是以外汇形态表现的巨额外汇储备,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以巨额外汇储备作为表现形式的国际间贸易,已经脱离了正常的贸易属性。更有甚者,在GDP考核机制以及创汇思想引导下,我国往往通过出口退税以及压低国内员工收入水平的方式,去维持这种不正常的国际贸易收支格局。三是引进外资,通过国内资源、劳动与国外资本、技术及管理的组合,生产国内企业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这一外贸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应该说,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商品短缺时代,这一组合很好地解决了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短缺问题。从目前我国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流向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外部资金、技术、管理和国内资源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合所生产的产品,多数用于出口,而较少地用于弥补国内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不足。
第六,从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市场的自由竞争程度来看,在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市场并不都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要素并不能自由地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二是一些国家还通征收关税或实行进口配额的手段,限制外部商品进口;三是一些国家还通过出口退税以及片面压低本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促进本国商品出口。这些现象的出现,使目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其自身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均衡。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收支上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第七,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假设条件,理论上而言,各生产要素收入分配比重相对稳定,可以使各国在贸易上的相对优势保持稳定,进而维持目前稳定的贸易格局。但是,从这种假设条件在实践中的满足程度来看,在经济货币化和信用货币条件下,生产要素分配的稳定性是不可能维持的。从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一般而言,一些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在当期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言之,在重化工业时代,资金、资源在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一方面导致了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使国民收入分配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要素不完全可替代规则影响下,以劳动等为表现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既有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以资金、资源等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高,而以劳动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少。其一方面进一步拉大了国内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生产过剩和居民消费不足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后续劳动力供给的不足,也使我国以廉价劳动力为依托的比较优势难以持续。
第八,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相关假设,各国之间的贸易是按货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以此保证两国在商品贸易供求上的均衡。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易货贸易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各国在商品上供求互补的平衡规则。理论上而言,各国通过开展贸易的方式实现供求互补,需要以下假设条件:一是各国货币对外结算需要以其可出口的商品做支撑,而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信用货币;二是各国出口商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口商品;三是各国进口商品所支付的货币最终需要本国生产的商品出口来偿还。根据这几个假设条件,如果剔除“贸易结算货币”这个中间因素,各国的贸易活动实质上仍然遵循了“以货易货”的贸易规则。而从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实践来看,在以信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国际货币体系下,一方面,美元不同于黄金,却承担了世界货币职能;另一方面,信用美元的不断超发,使国际货币供给总量不断增加。受此影响,各国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下的贸易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顺差国与美元外汇储备的均衡;二是贸易逆差国与美元外汇赤字的均衡;三是美国作为美元发行国,则会出现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赤字。因此,不断增发美元,成为美国维系现有贸易格局和实现收入平衡的唯一选择。在世界货币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球经济运行将继续呈现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格局。
第九,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要维持两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就要求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根据这一论述,比较优势理论是以承认为即有社会分工和贸易格局为其前提条件的。应该说,在两国之间货物交换时代,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这个假设,两国之间基于各自比较优势而开展的贸易,有可能保持持续发展。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理论假设在现行的国际贸易发展中根本不存在,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益成为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由此决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主要建立在“逐利”的基础之上,在两国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既定差距的条件下,就动态而言,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高以及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其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以此进一步推动其本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本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技术水平低以及经济发展慢的国家,其在对外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较少,从而使其在进一步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较大的资本约束。这种资本约束更多地表现为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的货币化形态,一般而言,在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中,如果劳动力供给可以延续,鉴于劳动力的可再生性,这种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低端国际贸易可以维持下去;而在以资源作为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中,鉴于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贸易格局是不可持续的。由此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逐利”机制影响,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随着时间推移,两国之间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从而使两国之间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面临着较大的变数。具体言之,技术发达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在两国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可以通过技术限制和反倾销制裁等手段,获取巨额利益;而技术落后和经济发展较慢的国家,则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两国在技术和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既定差距,从而使比较贸易优势所需要的两国技术和经济发展差距不变的假设条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第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机制所导致的各国进出口贸易,主要以追求本国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最高目标,在经济实践中这种本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主要通过信用货币的价值形态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本国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总量表现出来,由此决定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一国资源和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的假设条件,在现代贸易发展中得不到很好地满足。此外,如果一国资源等生产要素是不可再生的,那么,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下,一国必然会非常珍惜其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不可能通过盲目消耗其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方式,来发展国际贸易。就此而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各国通过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国际贸易的假设条件,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瓶颈约束条件下,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第十一,从现代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来看,通过增加本国贸易顺差方式来增加本国经济发展总量以及促进本国就业,成为一些国家发展贸易的主要目的;而通过本国发行国际信用货币的方式,向国外进口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以本国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态向以国外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形态转换,是一些国际信用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其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主要表现为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就此而言,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各国贸易收支往往是不均衡的。由此导致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要求的各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均衡的假设条件,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从各国贸易活动的具体实践来看,国际贸易总是不均衡发展的。受各国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国贸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是呈现跳跃式的发展变化特征。就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而言,多年来,受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我国一直停留在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为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格局中,这种贸易格局,一方面使中国贸易出口在国际上面临较大的反倾销制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在对外贸易出口中所获取的收益较少。当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外资的进入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基地,体现较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出口总额大幅增加,但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生产,多数是由外资或合资企业来生产的,中国只能依此解决就业问题,而不能从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出口中获取较高的利润。由于中国在出口贸易中获利较少,使我国很难通过技术进步的方式,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当然,在前期强制外汇结算模式下,我国也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一方面,这些外汇储备不是本土企业对外贸易的利润结余,由此决定了其最终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中国;另一方面,在信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特殊货币体系下,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流入,这种停留在信用货币形态下的资本,并不能对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受我国人口红利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等双重影响,我国这种基于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的低端出口贸易也难以维持。从发达国家来看,其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比较优势,在与开展的我国贸易活动中获取了巨额收益;另一方面,其还通过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运用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取了巨额收益。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的对外贸易,不但不能够维持或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进一步拉大这种发展差距。
三、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相关对策
鉴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诸多假设条件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并不具备,因此,如果按照这一理论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践,则其一方面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减少,我国既有的贸易格局也不能得到基本维持。因此,当前要克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最终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赶超,就必须突破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设定的假设条件,发展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对外贸易,确保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使我国体现劳动力优势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得到可持续发展
就贸易的本质内含而言,笔者认为,出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平抑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巨额顺差,应该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方式,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最终实现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从我国前期平抑国际贸易顺差的手段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主要是通过实行本币升值的方式来调控贸易顺差的,就其实践效果而言,这种依靠传统理论而进行的调控措施,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其一方面没有实现我国贸易收支平衡的调控目的;另一方面在巨额外部投机资金已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人民币本币过度升值也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就本币升值和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作用机理而言,虽然二者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但是,其所起到的宏观调控效果却迥然不同。理论上而言,在本币升值背景下,为了应对本币升值压力,出口商可以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的方式,来消化本币升值压力。其一方面使本币升值达不到理想的平抑贸易顺差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降低,将使我国消费市场持续乏力,其在导致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的同时,也使我国劳动力自身再生产面临着较大困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从我国当前劳动力工资的实际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工资仅仅能够维持其自身和子女的衣、食需要,由于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劳动力对于其子女的基础教育支出主要是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来保障的。从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对于其家庭的生活保障现状来看,在目前我国特殊的劳动力构成阶段,我国出现了两代劳动力共同抚养独生子女的代际累加贡献效应现象。因此,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工资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程度而言,我国劳动力工资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程度相对较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国却出现了居民总储蓄不断增长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关;二是与劳动力过去培养成本补偿不足(主要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的父母不但不能享受养老,而且还要继续进行劳动付出)和未来收入不确定预期有关(其主要表现为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年老时,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理论上而言,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应着力于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支出需求:一是劳动力工资收入不仅包括劳动力自身的衣食住行收入,还应包含劳动力的医疗和养老收入;二是就劳动力子女抚养而言,一方面劳动力工资应包含其子女必要的衣食支出、医疗支出以及教育支出(除义务教育之外,还包含高中、大学教育支出);另一方面,从未来劳动力可再生产角度考虑,当前,应该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的工资对于子女的上述开支应满足于至少两个子女的上述开支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工资所包含的范围还可以依次扩大,进而使我国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一致,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协调发展,最终使经济发展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总体而言,当前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可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以下作用:
第一,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可以通过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后续劳动力的培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持,为经济发展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最终受惠于国民,使我国社会生产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
第三,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可以有效地遏制我国目前存在的巨额贸易顺差局面,有效地应对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国际反倾销制裁压力,最终实现我国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理论上而言,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将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由此削减我国由于廉价劳动力竞争所形成的贸易顺差。而劳动者工资收入提高之后,将有效地增加进口,由此可以达到缩小贸易顺差并最终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目的。
2. 将进、出口平衡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立足点,通过有进、有出的贸易活动,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理论上而言,在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对外贸易理论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一是根据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总量平衡公式,将出口看成是做大GDP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实,出口的最终目的在于进口,如果没有有效的进口,那么,对于出口国而言,就是单方面的以资源和劳动为依托的商品输出,其实质上是一种不等价交换的国际贸易,由此实现的GDP增量,也是一种没有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或劳务做支撑、单纯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态增量。此外,一些人鉴于GDP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认为通过出口增大GDP规模,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在只有出口没有进口的对外贸易条件下,劳动力参与出口产品的生产,其完成的只是劳动力的货币化过程。因为,劳动力在取得价值形态的收入之后,理论上而言,与这部分用于出口而产生的劳动力货币化形态相对应的商品或服务,应该通过进口的方式来解决。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其主要通过在国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价值形态向使用价值形态的转换。由此可见,在进出口不均衡的贸易条件下,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出口增长,其最终不能解决国内新增就业劳动力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以增量出口所实现的增量就业,对于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是我国多年来存在的出口大于进口的不均衡贸易格局之所以长期存在,其在很大程度上与将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货币视为黄金商品货币的错误观点有关。理论上而言,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根据休谟的黄金输出、入点规则,黄金的自由流入和流出,本身可以使一国贸易收支自动地实现均衡。然而,从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来看,一方面,美元是信用货币;另一方面,美元又承担了世界货币的职能。由于我们前期将美元等同于黄金商品货币,在进、出口不均衡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持有大量美元的方式,来实现另外一种形式上的贸易均衡。理论上而言,不管美元贬值与否,美元最终只是一种价值形态,而黄金既是一种价值形态又是一种使用价值形态,因此,我们前期将作为价值形态的美元用于弥补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做法,其本身也违背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初衷。其一方面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长期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本质内含来看,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国与国之间相对优势的贸易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实现本国居民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根据这一理论原则,当前,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将实现贸易收支平衡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基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调整贸易进出口结构,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出口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在目前阶段,其主要表现为体现可再生劳动力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体现我国地域特色的可再生农业产品。随着经济发展,要最终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优化升级,我国商品出口就必须逐渐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业产品,转向以技术和文化做支撑的高端产品,其主要表现为出口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出口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文化等精神产品等;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我国相对劣势产品的方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居民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就现阶段而言,当前,我国进口的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我国相对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专利技术以及先进制造装备等方面;对于消费品的进口,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商品或服务等方面,如我国不能生产的食品以及有利于我国居民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的其他国外产品等。可以预计,建立在进、出口均衡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一方面将使我国充分享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最大限度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通过必要的政策调整,力促我国进、出口的均衡。从对外贸易政策来看,我国前期曾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实行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国内产品出口;同时,对于国外产品征收高关税的方式,抑制进口,由此导致我国出现了大量贸易顺差。为了实现进、出口平衡,当前,有必要在贸易政策上做适当调整。就出口政策而言,可以通过取消或降低部分行业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方式,来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消耗大的商品出口,以此抑制出口总量;就进口而言,对于有利于提高居民衣、食、住、行等消费水平的商品进口以及有利于提高我国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技术、生产装备进口,应适当降低乃至取消进口关税。通过出口和进口的贸易政策调整,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均衡。
3. 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使我国贸易在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基础之上实现优化升级
理论上而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所要求的假说条件,目前我国很难通过比较优势贸易的开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赶超。实际上,从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基于国际比较优势而采取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措施,并没有使我国获取更多的技术,其主要表现为我国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产品和资源出口所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能通过从国外进口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的方式,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这就要求今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要突破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束缚,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在进、出口基本平衡基础之上的优化升级,最终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为达此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外汇储备,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方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质量。理论上而言,当前我国所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是我国本土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所积累的利润结余,而是既包括本国生产要素货币化成份,也包括对来自于外国的投资和投机主体的负债成份。因此,在人民币已经大幅升值、外部投机资金获利丰厚的背景下,目前不宜通过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方式,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而应该通过充分利用这些外汇储备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式,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当前对于外汇储备的使用,应重点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进口我国稀缺的资源,通过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引进,最终丰富我国生产要素的数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质量,进而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准备。
第二,通过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准备。从现代国际竞争来看,其最终表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技术含量,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当前,应通过加强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夯实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基础,最终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我国教育和科研投入来看,当前我国教育和科研资金投入总量依然较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高,其主要表现为:由于教育、科研工作者工资收入水平较低,使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无法专心投入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和科研质量;而对高中及大学实行的自费教育也使很多优秀人才留在校门之外,步入外乡打工的廉价劳动力行列,其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低投入,也使大量优秀学子流出海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优秀理工科人才的大量流失。上述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使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停留在低端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科技进步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应该通过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投入的方式,提高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使他们专心工作;通过适度控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方式,提高对于高中、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补助水平,使他们安心学习,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准备。只有这样,我国对外贸易才能依靠科技的进步,实现优化升级。
第三,在引进外资上,抛弃对于外部资本盲目崇拜的误区。一方面,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将外部资金和资本区分开来。理论上而言,引进的外资必须要有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等使用价值形态的外部生产要素流入做支撑。从当前外资企业的生产性质来看,其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及管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相应的产品,满足外资流出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了外资流出国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产地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及管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生产供我国居民生产和消费的产品,并在其中赚取了大量利润。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角度分析,外资企业用于前者的生产,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并没有什么意义;而用于后者的生产,虽然满足了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外资也在其中赚取了大量利润,外资的进入并没有起到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反而使国有品牌毁于一旦。更有甚者,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一些外部投机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通过圈地或存入银行的方式,赚取了大量不动产增值收益和汇兑收益。由此可见,我们并不能认为,不管是什么形态的外资,只要进入中国市场都是对国家有利的。当前,在外资流入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判断上,要着力把握以下几个判断基点:
一是只有那些有技术、资源、管理做支撑的外资流入,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对我国生产要素起到增加的作用;
二是只有那些能够给国内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起到提升我国技术水平的作用;
三是只有那些生产产品服务于本国居民消费层次提高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起到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
四是由于外资流入而使本国资源、劳动等生产要素实现以外币作为表现形式的货币化收入,只有能够在国外购买相应的生产要素或消费产品,才能真正地实现货币形态收入和实物形态供给之间的均衡。否则,单纯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加,必然会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要在对外贸易理论上正本清源,客观地认识到在国际特殊的信用货币体系下对外贸易发展的本质特征,在于实现各国商品的互通有无,而不是实现本国生产要素以外币作为表现形态的持续货币化;其次,在“逐利”的市场机制作用下,一国对外贸易顺差应更多地体现为本国出口贸易的利润结余,而不是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理论上而言,只有在市场化条件下以追求“利润”为趋动力的国际贸易发展,才能通过出口利润的提高,在发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再次,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更多地表现为本土生产要素外币化的结果,在我国科学发展仍然缺乏领跑国际前沿技术的条件下,我国由贸易顺差所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能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理论上而言,在国际信用货币条件下,一国本币的国际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全球国家对于其出口产品的刚性需求,当然,还有该国军事实力对于其本币国际化的保护程度。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解决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关键着力点,不在于通过金融手段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而在于通过从国外引进大量理、工科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方式,提升我国生产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虽然一国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体现出来,但是,这种价值总量最终必须取得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和服务做支撑,而从商品和服务供给的源头来看,其主要取决于一国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的可持续供给数量和质量。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在克服对于信用货币形态的外资资本盲目崇拜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提高国内劳动者工资水收入平,加强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可持续供给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注 释]
①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海关总署网站公开的各年度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1、2、3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理(1、2、3、4、5、6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范文2
郭楠(1980-), 女,呼伦贝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 要: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更加频繁,这些方面都显示出我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了适应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经济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社会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不仅仅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的规则,而且熟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区别。这就对高校国贸专业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国贸专业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尤其是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改革。众所周知,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这门课程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经验,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进行讨论。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国际贸易环境;重要性
前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贸易环境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情况。在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政策、贸易习惯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更为复杂。为了适应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提高国家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速度,高校需要向社会培养出更多地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仅只是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还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一门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如何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 国际贸易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
国际贸易实物课程是一门国际贸易综合性实物类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国际贸易的具体流程为主线。这门课程大致介绍了国际贸易中应当主义的一些方面和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国际贸易知识。其中比较重点的介绍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也涉及到我国许多具体的进出口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一门理论和实物相互结合的课程。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是一个跨国界、跨文化、环节多、难度大、风险大的经济活动,教师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授课时,要抓住国际贸易的特点,传授一些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通过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这对于向社会不断的提供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而言,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地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社会提供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改革,是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以及教师本身的一些问题等。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高校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上多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书本教学,但是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却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依旧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像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也多是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记笔记上面,这就导致了学生思维方式受到限制,只是将老师将知识转移到自己的笔记本中,并不能完全的对知识进行理解,而且在对知识理解上也只是局限在老师所给的范围中,缺乏创新精神。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对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也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在双语课程教学中过于形式化:在进行国际贸易交往中离不开外语交流,而且很多相关的词汇都与外语相关,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多采用双语教学,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术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过就目前国内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来看,很多高校的双语教学都流于形式化,即双语教学过程中不存在或很少进行双语教学,更多的依旧是母语教学。这样就造成学生对国内贸易专业术语比较熟悉,对于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而且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偏差。
3、 任课教师缺乏或没有实践经验:没有实践过的理论知识也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在具体实践操作上等于零。从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个人经历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任课教师并没有国际贸易的实践经历,基本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职或者从其他专业课中调过来的,这就导致这项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即使理论知识掌握的在透彻,对于具体的实践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国际贸易的发展史瞬息变化的,单纯的依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满足不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缺乏具体的实践经历,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也会不具有说服力,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如果没有实践经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在实践中未曾遇到的问题,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传授方法也很难培养出社会学要的应用型人才。
4、 理论课程太多,缺乏相应的实践课程:高校的教学大多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调查发现,无论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还是其他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实践课基本都不会被教师所重视,而且即使开设了实践课程,教师也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并不会对实践结果进行过多的讨论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理论课学习太多,掌握了太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很多的实践经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培养不出社会学要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5、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性,缺乏相关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际贸易知识,锻炼在国际贸易中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去研究国际贸易的特点。过于理论性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掌握之前国际贸易中所形成的一些理论知识,或者是前期国际贸易中所总结的经验,并没有办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人才。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就缺乏了教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这样教学出来的学生不仅缺乏实践能力,而且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深刻。
6、考察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不够合理:高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旧采用考试的形式,这对于其他课程也许有用,但却无法考察出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况。因为在制定考试范围时,教学只会将范围定在自己所教授的范围中,这只是考察学生的一种记忆力,却无法衡量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所以,应当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将考核方式定位在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的考核上面。
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改革内容
1、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情绪。现代课堂教学要多多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且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喜欢的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即教学主体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教师所充当的是一个指引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发给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上多列举一些与理论应用相关的案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理论应用能力的掌握。
2、 完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帮助学生学号这门课程,采取案例+理论学习相互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等内容,单纯依赖于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就会使得学习更为枯燥,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样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将这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高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高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教师与国际贸易企业人员的交流会,以及相关的培训会,这样有利于高校教师学习更为先进的国际贸易知识,同时在与国际贸易企业的人员交流中学习更多的国际贸易技巧,掌握在国际贸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特征和解决方法。这就有利于教师在之后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中不在被拘束在课本教学中,而是可以结合现有的国际贸易环境进行教学。
4、 形成校企联合:高校可以多与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新力量的注入,而且有利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在与企业进行联合时,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
5、 改变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察。对于这门课程的考察应当选择更为恰当的考核方式,除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应当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例如可以采取场景模拟考核和上机考核等。只有改变了考核方式,才会改变学生学习的重点,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也会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实践,这就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好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而且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调查显示,在现有情况下,这门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缺乏经验,理论课程过多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学生培养的失败。只有选择好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目标才会达到。作为高校而言,应当适应社会的需要,合理的设置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基瑶,李霞,邱明华,关于高职院校商务类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邓艳平,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11期
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范文3
首先,国际贸易惯例是约定俗成的,毫无政治性,内容简单明了,无论各国之间的制度和政策有多大的分歧,国际贸易规范都能接受,而且对大家都公平,保护每一个遵守者的利益。再者,当国际贸易发生矛盾时如何解决?这就必须要由国际贸易惯例解决,各国的政策都不一样,无论按哪个国家的制度来解决都会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国际贸易规范具有公平维护各方权利义务的作用,为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提供了标准。
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贸易事业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惯例,整个贸易过程将变得杂乱无章,甚至陷入瘫痪。最后,国际贸易惯例的普遍应用,可以有效加强世界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了解,克服制度、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阻碍,促进贸易事业的繁荣,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提升国际贸易惯例适用性的有效策略
1.理解国际惯例的合理性。最关键是看其是否合理。对于国际惯例合理性的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认为国际贸易惯例是为发达国家量身定做的,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发达国家则认为国际贸易惯例与诚信挂钩,没有诚信国际贸易惯例也将不复存在。但国际贸易惯例还是为大多数国家所遵守,大多数人认为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是完美的,国际贸易惯例也一样,在对待国际贸易惯例时我们不能仅仅只从自己出发,而应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均衡。应该说,从国际贸易管理的特点上来说,它是尽可能公正公平的。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正确认识其合理性,让国际贸易顺利进行。
2.正确对待国际贸易惯例在实践中的问题。虽然,国际贸易惯例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多少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遇到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双方明确表示要按国际贸易管理,则其对双方具有一样的约束力。(2)国际贸易惯例可用可不用,贸易过程中需以合同确定。(3)当采用惯例时避免合同中有与惯例相悖的条款。
3.认识国际贸易惯例发展的趋势。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国际贸易惯例以较快的速度在向新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趋势,才能在国际贸易过程游刃有余。未来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必将更加的全球化,范围扩大化,而且更加的公平公正。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贸易事业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惯例,整个贸易过程将变得杂乱无章,甚至陷入瘫痪。最后,国际贸易惯例的普遍应用,可以有效加强世界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了解,克服制度、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贸易阻碍,促进贸易事业的繁荣,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总结
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范文4
1洋垃圾的危害
洋垃圾是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固体、液体、化工、电子废弃物的总称,受到利益的驱使,洋垃圾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条,局部区域甚至形成了洋垃圾村、洋垃圾镇,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从总的方向上看,洋垃圾以走私形式进入国境,由于没有规范的检验检疫程序和处理过程,洋垃圾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洋垃圾中气体、生化、重金属等危害会长期、稳定、连续产生,不仅危害了洋垃圾产业链条中相关人群的健康,还造成了大范围区域土壤、水源、环境和生态的污染。
2进口洋垃圾治理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和困难
2.1科学发展理念普及不足。进口洋垃圾治理存在认知和理念上的问题,公众和社会对进口洋垃圾治理不理解,这导致进口洋垃圾形成一个稳定而高效的产业链条,其中涉及地方政府、部分群众、部分企业的利益和价值,导致进口洋垃圾治理工作不能有效而全面落实。2.2法制化进程滞后。进口洋垃圾治理没有法律体系和法制机制作为基础,不能有效调节进口洋垃圾治理过程中的利益纠纷和现实冲突,不能规范进口洋垃圾治理活动,不能体现进口洋垃圾治理的法制化刚性,最终形成进口洋垃圾治理工作功能和价值上的弱化。2.3公众参与度不高。进口洋垃圾治理既是一项政府职能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公众工程,当前进口洋垃圾治理工作不能取得治理区域内公众的认可、参与,也就形成了进口洋垃圾治理范围、力度上的问题,造成群众对进口洋垃圾治理82工作的不理解,甚至在局部形成了公众与进口洋垃圾治理工作的对立关系。
3加强进口洋垃圾治理,推进经济转型中国际贸易的方法和措施
3.1建立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理念的落后和价值观的滞后不但影响着进口洋垃圾治理的进程、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会在国际贸易与经济转型的宏观层面上形成负面制约和阻碍作用,解决进口洋垃圾治理的困难,实现国际贸易升级换代、实现经济高效率转型,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具体的工作中。要让“洋垃圾产业链条”中的群众一方面看到洋垃圾的危害,认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困境和难题,另一方面,要树立“洋垃圾产业链条”中群众的绿色发展观念,看到河流、土地、环境、生态严重污染带来的长远危害和发展制约,通过短期性和长远性价值的对比,局部和整体的对照,将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融入社会和公众的意识和共识中,形成对国际贸易更为准确的认知,认清经济转型中各种问题的本质。以进口洋垃圾治理为基础建立的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有效推进国际贸易升级,使民众和社会理解和认识到国际贸易升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进口洋垃圾治理为前提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有效推进经济的跨越式转型,在公众和政府的层面产生深远的效果,这样才能在有效斩断“洋垃圾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实现对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等重要任务的支持和加速功能。3.2加速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的法制化进程。无论是进口洋垃圾治理,还是国际贸易或经济转型,市场经济建设都需要法制化作为约束、引导和规范,应以进口洋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实现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建设。应以进口洋垃圾治理的实际为前提,完善国际贸易和经济建设的相关法律体系,解决与进口洋垃圾治理、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中法律体系滞后、相互矛盾、彼此制约的部分和内容,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执行性,废除与进口洋垃圾治理、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相违背的内容和条款,确保立法、执法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合理性。确立进口洋垃圾治理、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的执法主体,明确进口洋垃圾治理、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的权利范围和制约机制,实现法制层面对相关工作的全面约束、调整和控制功能,打造支持、保障进口洋垃圾治理、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的法制化平台。3.3完善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的司法机制。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法律体系处于不断完善的进程之中,特别在国际贸易的保障功能上和经济转型的导向作用上还存在较大的空间与可能。在进口洋垃圾治理过程中要将国家经济形式和结构创新,国际贸易升级和换代看作更高的目标,依靠进口洋垃圾治理的法制化进程,实现对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的司法机制的不断完善。首先,要以进口洋垃圾治理为基础健全国际贸易和环境公益的司法制度体系,以诉讼、调节、判决等司法实现实现对进口洋垃圾治理的有效监督,建立起国际新贸易、经济加速转型的司法制度基础,在确保进口洋垃圾治理法律责任有效落实的前提下,提升进口洋垃圾治理的司法刚性,同时为支持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提供法制化基础。要以进口洋垃圾治理的涉外特定和经济特点为基础,通过司法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实现对进口洋垃圾治理、国际贸易、经济转型等一系列目标和任务的覆盖,更多地扩大社会主义法制的功能性,提升市场经济法制化的有效性,缓解市场经济建设中司法实践不足和国际贸易与经济转型中司法资源不足的实际困难,做到对市场经济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支持。3.4促进公众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转型。治理洋垃圾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利用公众的力量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治理力度,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法律打击的有效性,这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和体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国际贸易水平,加速市场经济创新的强有力保障。因此,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以进口洋垃圾治理为突破口,梳理进口洋垃圾治理和经济转型、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落实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加速国际贸易的变革。要发挥媒体、公众和社会的参与热情,通过多渠道监督和广泛参与确保进口洋垃圾治理过程、数据、行为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透明度,打造国际贸易新的支撑平台。
4结语
我们要重新认知洋垃圾的危害,加速经济转型,提升国际贸易水平,全面理解进口洋垃圾治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推进进口洋垃圾治理的法制化进程,使公众更为全面地参与进口洋垃圾治理、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升级的过程,真正实现进口洋垃圾治理、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升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学安.将“洋垃圾”拒之门外[J].防灾博览,2010,(06):95-96.
[2]陈宗明.解开“洋垃圾”入国门之谜[J].探索与争鸣,1997,(02):135-136.
[3]冯骋.我国“洋垃圾”污染问题剖析及防治对策初探[J].法制博览,2015,(11):51-52.
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说课设计;综合实训;以赛促学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实训课程,通过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国际进出口贸易流程的基础上,熟悉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与流转,实现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目标.而说课是基于授课教师在事先准备好说课内容、说课设计和说课方法的基础上,向评委或专家解说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既是授课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梳理总结,也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考[1],有助于教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也是教师职业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1.1.1课程性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属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了适应“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的基础上,一般于第六学期集中开设该课程,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正式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1.1.2课程地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单证、外贸英语函电、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币银行学、国际货运等课程的基础上展开实训,作为一门后续课程,需要实现对以往课程的总结与梳理,使得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与体会.1.1.3课程联系该课程的特色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前期的基础理论课程为实训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学生能抓住国际贸易流程的内在联系,发现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使得学生能够纵观国际贸易流程的全局、高瞻远瞩,预见国际贸易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促使每一笔进出易的顺利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实训过程能否顺利开展,而实训课程过程中获得的与国际贸易中备货、保险、运输、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经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总之,国际贸易的系列理论课程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提供了科学指导,而实训的过程检验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1.2能力目标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2014年下降7%.面对全球更加严峻复杂的贸易形势,对外贸易在全球市场中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对国际贸易就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政策与法令、惯例,熟知国际贸易流程、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沟通协作经验等.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综合业务程序的应用能力,还要具备单证缮制的能力.
1.3素质目标
首先,单证制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及时结汇,因此实训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其次,单证制作要依据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令政策以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同时交易方对单证提出的各种特殊要求也要满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索的素质,体会到国际贸易的工作既有国际标准化的一面,又有地区特殊性的一面.最后,国际贸易中涉及的单证种类繁多,而实训课程时间有限,只能教给大家常用的、典型的单证,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的单证需要学生具备灵活应对的素质.
2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下:
2.1实训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室条件即仿真物理沙盘、教学软件和实训室全真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3],实现学生、教师和国际贸易岗位专业人员的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总结,实现教学、科研的相结合;在校期间的认知实训和专业实训要与毕业实习层层递进,为毕业实习提供实践基础.实训的内容应体现对课程目标的支撑,体现“三结合、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
2.2课程内容
2.2.1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国际贸易的综合业务程序一般分为三大阶段:交易前的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合同订立阶段、合同履行阶段[4].熟悉合同履行阶段的备货、保险、运输、报检、报关、结汇、退税等专业知识.具体综合业务程序如下图1:2.2.2国际贸易单证缮制在掌握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的基础上,正确、及时的缮制相应程序的单证.培养学生的单证缮制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上图1.
2.3实训重点难点
综合以上教学内容,第一个教学重点即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涉及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单证、国际金融等多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全程有综合的理解;第二个教学重点即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单证制作过程中既要符合信用证、合同的要求,也要满足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令要求.第一个教学难点即国际贸易单证缮制的技巧以及如何实现单证在国际贸易不同当事人之间的流转;第二个教学难点即及时掌握国际贸易惯例、法令及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更新.比如我国海关总署2008年第52号公告对报关单的填制规定了最新的要求,对“合同协议号”、“申报单位”、“运输方式”等相关栏目的填制要求做了调整,在实训过程中应按照最新规定缮制.
3教学设计
为了落实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突破实训过程的教学难点,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3.1教学目标设计
首先,通过与应届毕业生的交流,了解其在工作中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诉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与需求设置了课程的知识目标,使得课程所授知识能真正的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其次,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了课程的能力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国际贸易相关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兼顾知识与能力,实现共性与个性相长、求实与创新并重.
3.2课堂内容设计
3.2.1课时安排.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一共18课时,教学中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3.2.2课前准备.准备一套空白的单证模板和教学案例,并对班级学生按照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当事人进行角色分配,使学生分别承担出口商、进口商、通知行、运输公司、保险公司、检验机构、海关、进口商、开证行等角色.3.2.3课中理论讲授.对国际贸易的综合业务流程简单介绍,对相应流程总涉及到单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进行简单解读.3.2.4课中实践操作.根据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进行单证的缮制并实现单证在不同当事人之间的流转.3.2.5课后考核.对实践操作的过程和形成的单证成果进行考核.
3.3课堂组织及管理设计
对实践操作环节的具体组织管理设计如下:3.3.1案例导入.充分利用教材案例、教学软件中的案例,采用情景法使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中的各方当事人充分了解所引入的案例.3.3.2分配任务.按照课前对角色的分配,要求学生充分领悟自己在该案例中所扮演的当事人.3.3.3角色体验.学生在了解自己扮演的当事人的基础上,采用鼓励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实现与各方当事人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出口商开始通过邮件、广告等各种方式积极推广产品.3.3.4制作单证与流转.根据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的进展情况,及时缮制相应的单证并实现单据根据流程实现在当事人之间的流转.比如,在出口商与进口商完成了发盘、询盘、还盘、接受的基础上,进出口双方开始积极准备签订销售合同,并且在双方充分沟通基础上互相签字盖章.3.3.4总结提炼.对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完成进展实时监督并考核,对学生制作的单证进行技巧指导与考核.
3.4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的考核首先要实现学生互评与自评的相结合.比如在交易磋商阶段,进口商可以根据出口商发盘函电写作的水准来决定是否与其达成合作意向;比如在出口商结汇议付阶段,议付行对单据进行严格审核,如果发现出口商单据与单据之间、单据与信用证之间、单据与实际出口货物之间存在不符点,可以拒绝议付.其次,课程考核应体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相结合.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相互沟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的纸质单证成果应进行及时的批改与反馈,指出错误所在并监督其进行修改.
4教学反思
4.1学生学习反思
4.1.1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英语基础和理论基础差,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全英文的单据难以完全理解,对一些专业术语记忆模糊.第二,学生在制作单证过程中缺乏自信,喜欢用铅笔填写单据并且填写过程中交头接耳.4.1.2解决措施.第一,从大一开始教师应强调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的重要性,以及英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充分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使其相信能利用以往的理论知识在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的基础上缮制一整套正确、完整的国际贸易单证.
4.2教师教学反思
4.2.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模式化教学.国际贸易业务程序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单证的种类繁多,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只涉及常用的纸质单证,比如海关发票、领事发票、海运单、预约保单等单据涉及较少.第二,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缺少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实践经验,只能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过程中真实的心得体会.第三,信息化水平低.随着跨境电商和互联网的发展,单据的信息化和电子数据交换的实现,改变了传统贸易的方式,而教学中依旧以纸质制单为主.4.2.2解决措施第一,校企合作.通过学校、学院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增加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加对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调研,将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反馈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课程内容中.第二,双师建设.加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与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深自身对理论知识和综合业务程序的理解和把握,把握在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使自己满足双师要求.第三,以赛促学.从完成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训任务的学生中,选拔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通过与其他院校的竞争,发现知识的匮乏处,比如:市场调研方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外报价核算、制定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商品展销会、新产品会等知识.通过比赛的形式,不仅检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检验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掌握程度.将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实际应用需求不断地反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中来,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5总结文章以说课的形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展开论述.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改革,同时,应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作者:刘凡 刘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榕.以说课形式探讨高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4-16.
〔2〕龚奇.以“课证融通”为导向的高职报关实务课程说课设计[J].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60-161.
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Abstract: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has provided a broad space.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products richness handl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commercial bank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usiness development. However,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rather more obscure places,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目前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形式仍相对比较简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挖掘仍嫌不够深入充分,银行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导创新,但是业务人员通常忙于具体工作,对业务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各行办理的业务主要集中于进口开证、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商票融资等基本形式,对比较复杂的进出口保理、福费廷、买(卖)方信贷等业务,因其涉及环节较多,风险难以控制则数量有限。
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如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发票为背景的融资,就有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出口商业发票押汇、商票贴现、汇款押汇等多种不同的称谓,各家银行的制度规定也各不相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2.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影响业务操作效率和质量。在业务初期,部分对国际贸易融资缺乏足够了解的业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加之市场竞争、业务营销的需要,在没有深入了解贸易背景和客户资信的情况下,降低条件为客户提供了打包贷款、授信开证等国际贸易融资,导致部分银行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不良贷款及信用证被动垫款。基于这一情况,部分银行业务人员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更加难以控制,操作难度更大,再加上贸易合同、信用证、保函等均涉及英语资料,更觉陌生与深奥,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敬而远之,为其设置了较高的条件和环节要求,导致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比普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更难申请,审批环节更多、时间更久,致使客户错失商机,进而影响了银行相关业务。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在实际业务中,银行和客户更习惯于选择传统的贷款品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总体发展规模与市场提供的空间和需求相比很不相称。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4.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5.贸易融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使银行在操作业务时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借鉴了国外及港台银行做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法律基础的不同,如果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范银行、客户及国外银行间的法律关系,就可能产生业务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金融和商业票据、货权、货物、担保、信托等,要求法律上对上述各种行为的责权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但相关的立法对上述方面缺乏非常明确的规范。
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在产品创新和扩展中,首先,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银行可通过对企业上下游贸易链所产生的资金流、物流的跟踪,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融资产品。银行可通过与物流公司的合作,设计物流融资产品,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进出口商品的报关、报检、运输、监管、以实现银行对物权的有效控制。而如果有物权为保障,银行就可以不仅着眼于企业的规模等方面,可适当放宽授信条件,为企业进行资金融通。
其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例如,根据部分大客户的出口项目需要,银行为企业提供集预付款保函、信用证保兑、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福费廷于一体的综合。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2.优化资源配置,理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专业性较强,风险因素涉及层面相对较多,其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有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具有自身的不同特性,必须在风险管理的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转变,树立理性和符合市场需求的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融资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信贷业务知识,以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具备国际结算知识,能够分析辨别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风险,并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以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特点,银行众多的分支机构难以配备足够的具备各种专业知识的人员,因此必须集中银行内部的精通国际结算业务及信贷业务的人才资源以评估客户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根据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建立专业科学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评估体系,可成立与信用审批中心为并列或隶属关系的押汇中心以专业处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根据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和要求,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评估客户信用,控制风险。在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进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操作效率。
3.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与流动资金贷款业务需关注企业的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和担保方式不同,国际贸易融资更应关注进出口项目本身贸易背景是否真实可靠,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流或物流。选择从业时间长、信用良好、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客户提供融资,是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最佳途径。由于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为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公司的利润积累只是第二还款来源,客户在银行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的记录可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4.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
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如根据企业改善财务报表和加快核销退税的需求,推荐使用无须担保的福费廷、应收账款买断、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业务等。
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集保险与融资于一身,投保企业既可得到付款的保证,又可得到融资的便利,出口商在向银行申请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之前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无疑给融资银行多了一层保障,有利于申请企业取得银行的融资支持。
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如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进口商可利用银行提供的假远期信用证方式实现远期付汇的目的。
5.认真研究国际贸易融资有关法律规定,防范法律风险。银行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立法部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明确有关法律规定,同时应收集分析近年来我国关于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案例和资料,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据此不断改进完善自身的产品设计,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银行内部建立规范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