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装设计的理解

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1

要讲何为设计,我们就以最简单的定义去理解它:个人生活上,设计可满足自己物欲的需要,借着视觉的满足、产品的包装及效用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在社会上,设计的存在可表现出社会资源的丰盛,让民众感受到美、效率及科技快速的发展。

设计创造由概念至数据搜集到物料选取再到草图制作直至制版等,无不是“取舍”的过程;艺术创造就是将一个美学概念以商品形式展现出来,它带有文化及商业价值。艺术创造的过程当然也包含了设计创造的过程,因此本文将从设计的角度来阐述笔者心中所认为的艺术创造。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的研究生,笔者对时装“爱恨交织”,恨的原因是时装有别于其他设计,它可以很实用但也可虚浮、美但不恒久。但它最大的内在作用是,要做好的设计我们就要放眼世界涉猎不同视野。下面将从笔者个人的毕业设计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艺术创造的大概过程。学习的过程即模仿的过程,要在创作和制作的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同时,坚持原创及积极借鉴萌生创作概念,创造出一系列完整的极具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作品。

服装的艺术创作大致可分为寻找创作灵感、确定设计概念、资料搜集、确定主题、营造氛围、设计图稿、修改制作这几大部分。

1 创作灵感

任何创作讲求灵感,时装设计亦然。灵感的寻求通常在不同范畴,例如,时事、艺术、小说、电影、哲学等。当然时装本身也有大量资源去发掘灵感。投身时尚业的人讲求实际,创作灵感多直接从时装史、服饰细节、不同年代风格或现有品牌去寻找新设计方向。

2 设计概念

在设计过程上,有了灵感便需“讲故事”,这故事蓝本便是概念的骨架,亦可说是设计师的创作灵魂,贯穿整个创作系列过程的意念。笔者的毕设作品《墨代金属》,此系列服装是以汽车工业为灵感,以工业设计的理念进行创作,意在表达汽车工业、金属动力,机械与艺术、刚硬与人体曲线之柔美的结合。其灵感直接来源于中国汽车业发展迅速、方兴未艾,旨在利用汽车的刚性和流线型表达服装特色,实现“跨界融合”的设计理念来作为设计者表达服装的想法。

3 资料搜集

没有数据搜集,设计师便不能系统的塑造他们的时装系列。时装设计师并不只是涂鸦几笔就当作是完成设计做成衣服。有系统的设计师应根据概念搜集相关资料,以草图本记载有关图片,也可以是文字、实物或拍照,最后可根据以上数据以手绘草图及衣饰细节表现个人构思。

4 气氛

当设计师掌握了主题,构思了他们心目中的“缪斯”或概念时,下一步就是营造气氛。整个时装系列是根据气氛而创造;这故事的气氛可以是浪漫、也可以是优雅……视乎设计师想创造什么故事及迎合哪一类顾客的需要。

5 设计图稿

当做好了以上的所有部分,接下来就到了至关重要的草图部分,图稿大多不是一遍成功,而是要经过多次与自己、与社会的沟通与斗争最后修改直到最终效果的呈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又有款式、廓形、颜色、结构、面料等多方面的考虑。笔者的毕业设计从开始设计到设计图稿的完成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笔者一次次的与老师进行沟通与讨论直到最终效果图的完成。

6 服装制作

在制作准备及过程中,材料是设计的重点和载体,在选择制作材料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在材料的购买与制作过程中会经常发生冲突,买到的材料在制作时如不能表达原创的意图,则要另寻更换材料。由于材料与表达之间的差异使笔者在不断否定和追求中前行。制作中必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墨代金属》这一系列服装材料比较特殊,使用PVC材料,由于材料表面镀有光泽感金属层,在缝纫机缝纫时总会磨损,进行研究后最终在PVC表面铺上一层透明薄膜这样机针走过之后把薄膜撕掉即可。这是一个在创作中不断需要磨合改变的过程,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达到材料与创作、艺术与科技的平衡融合。

在一系列作品制作完成之后,还有化妆、造型、摄影、T台展示等部分需要完善只有做好以上这些,一次对于服装的艺术创作才算真正的完成。

历时四个月终于克服一切困难高质量完成毕设并上交了棚拍作品,使其每个作品都呈现最佳状态及效果,并成功入选参加北京大学生时装周。通过从设计到制作的过程,使笔者对色彩、形态延伸、支撑结构运用等都有了深刻认知和提升。

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立体剪裁技术;服装设计;剪裁技术

0前言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加速,大量的国外品牌服装正在以各种形式融入中国市场,这也就对中国国内的服装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中国的市场上充斥着美国的耐克,德国的阿迪达斯等等一些国外品牌,其占据着高端服装品牌地位。中高端市场主要是国外品牌的服装,中低端市场主要是国内品牌的服装。造成国内外的服装品牌巨大差距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状况的显著差别就是重要原因之一。立体剪裁技术的应用对于服装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对其进行应用探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1立体裁剪的技术要求

立体裁剪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其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裁剪方式,不需要作图,不需要测量,不需要运用复杂的计算公式。立体裁剪主要通过一把剪刀,一盒大头针,一个人来完成。在立体裁剪的过程中,服装的轮廓、结构、造型都是在三维空间中产生的,因此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做比较来说,立体裁剪更能够准确地把握服装的特色风格,直观的视觉效果。立体裁剪的主要技术要求可以概括为遵循规范化、把握技巧性、兼顾灵活性等内容。第一,规范化的技术要求。立体裁剪使得裁剪设计师与设计的服装直接对话,立体裁剪就会有非常强烈的空间感。这里所提到的空间感不是真正的立体空间,而是设计师的心理空间,设计师可以直接通过服装的搭配的款式、颜色、面料、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从而达到强烈的空间效应。第二,技巧性的技术要求。立体裁剪非常需要设计人员具有细心,耐心以及小心谨慎的做事态度。立体裁剪其实就是考察设计人员对服装裁剪的技巧性应用。设计师应该在立体裁剪的过程中严格把握服装设计的细节部分,大体掌握服装的整体部分,从而在立体裁剪的过程中掌握技巧性。第三,灵活性的技术要求。设计师懂得把握设计服装的整体穿着效果,在难以变通的时候,要懂得灵活运用立体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立体裁剪。但也不要改动的过于夸张,不要抛弃最初设计服装时的理念和灵感。

2立体裁剪应用的形式

由于不同国家的服装造型手法习惯差异不同,使得立体裁剪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应用形式。立体裁剪应用的形式可以分为单独运用和立体与平面结合运用形式两种,本文就此两种应用形式进行简要分析。2.1单独运用单独运用是立体裁剪过程中从立体到平面的技术过程,就是设计师直接把自己想要运用的裁剪布料放到服装设计中去,从而更好地把握服装的整体效果。设计师根据设计稿进行造型,用大头针把布料固定在模型上,造型完成确认后,在布上做出标记,再把布从模型上取下来,按照布上的标记,画出轮廓线,对下记号等等。这样就形成了服装的造型布样板。设计师可以根据布样板来做出服装设计的整体结构。这种单独运用的形式其实构思与创新的新轮廓的理想方法。2.2立体与平面结合运用形式立体与平面结合的运用形式是现代社会中服装设计过程的首要选择方式。立体裁剪过程中立体与平面结合运用形式是特别受到设计师支持与喜爱的,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立体与平面结合运用的形式过程是从平面到立体,再从立体到平面的过程,这种两者形式相结合的做法很好的做到了服装设计过程中整体款式和颜色的把握。设计师在使用立体裁剪的过程中,这种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运用了平面的样板与立体三维空间中款式风格的整体把握。这种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形式在已有的设计图中把握整体轮廓线的设计图纸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快节奏,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人群大部分人都是很追求时尚的,对自身的穿着打扮也越来越要求高,因此平面与立体的结合运用形式在立体裁剪的服装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3立体裁剪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非常重要,这标志着一个人的形象好与坏。服装品牌的核心识别往往源于鲜明的风格和上乘的品质来,然而服装产品的三维属性,面料的物理性能,人体的复杂结构以及人体工程学等等一系列内容都增加了服装设计难度。立体裁剪技术就解决了服装设计难题,降低了服装设计难度。在立体裁剪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服装造型的准确把握,合体性与舒适性的兼顾,面料性能等都是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1服装造型的准确把握

如何把握服装造型的准确性,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品牌服装非常的注重设计师自身的原创性,品牌服的风格必须统一。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风格上保持一致和统一。这样的服装在创意以及造型样板上都会运用到立体裁剪的设计方法,设计师也可以与样板师合作完成。其次,品牌服装设计需要精致的版型,例如,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要注意服装的袖口、领口这些小细节的设计。品牌服装设计就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服装设计效果的精致造型,对服装的小细节也要一一予以细致考虑。最后,品牌服装是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来设计不同的风格。著名国外设计师卡尔拉格斐的设计风格的把握就非常得准确,不论是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的精致程度,做到了因人而异的设计风格,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本品牌中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衣服。不论简单的设计,还是复杂的设计,都需要将服装的设计做到精致完美。

3.2合体性与舒适性的兼顾

服装设计中合体性与舒适性往往是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其在制版中是一对矛盾的存在,虽然说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做到两者的兼顾并非易事。合体性能够让服装与人物融为一体,能够让其身材中的优点得以更好彰显。但是此时的舒适性就难以做到,其舒适性就会大打折扣。相反而言,服装的舒适性做到满足,其合体性就会差强人意。尤其上衣的袖窿和下装裤子裤兜最难以做到舒适性与合体性的融合。三维立体剪裁技术则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一矛盾,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阿玛尼西装设计,其通过立体造型,以及剪裁技术的融合将袖窿和裤兜的设计予以优化,才能够让人们既感受到其穿着的舒适性,又从外观感受到其合体性,从而达到了两者的完美融合。

3.3面料性能对板型的影响

面料的性能对版型的影响非常重要。不同性能的面料,做出来的服装效果是不一样的。服装面料分为很多种,包括雪纺、涤纶、棉布、麻布、丝绸、牛仔等等。不同的服装版型设计也需要运用合适的面料来搭配。比如来说,丝绸面料就适合做女性的旗袍,丝绸的那种尊贵典雅,给人一种高贵的气质,衬托出女性的优雅知性。婚纱的设计就突出了纱的缥缈和梦幻,选择轻薄透气的纱料,给人一种轻盈曼妙的感受。棉布面料的清透吸水的优良特性,就适合做运动类服装设计。人们穿着透气、吸汗性能强的衣服,不会让运动过程中的身体显得憋闷、难受。牛仔还可以分为水洗牛仔和原色牛仔。牛仔不管是制作上衣还是裤子都显得有版有型。现代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穿牛仔布料,其代表着人类时尚的眼光。在不同性能的面料经过加工后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版型要根据面料来变化,样板放松量,省量,袖子的样式大小等等。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社会的服装设计又提供了丰富的面料,版型也随着面料的变化而不断变换。大量隐形面料的出现,也随之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服装版型设计。现代新型面料也出现了不同的手感和样式。平面裁剪设计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脚步,立体裁剪设计才是未来设计发展中的重要主流方向。立体裁剪在三维空间的发展,正凭借着这些新型面料的出现,不断向前发展。

4结语

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3

高尚的道德素养与全面的艺术素养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最直接实行者,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正如孔子曰:“亲其师,则信其道。”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的亲身传教就学生而言,是一种榜样的树立。为使学生能在原本枯燥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乐于接受和理解老师的工作。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容易接受和理解、还易为学生所灵活应用,激发动手灵感。因此,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展现服装设计理论的奥妙之所在,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

1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服装设计也在日益更新,高速发展。服装设计不仅是一种产品设计,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当今这个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年代,服装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人们享受服装美的同时,也要求服装设计师有更全面的素养,更丰富的信息,更独特的创造个性。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适应这一以创造为本质属性的行业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抓住服装设计创新这一永恒主题,实现服装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①

对于一位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合作,探究,呼唤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动态生命体,为了学生计,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服装设计教学引导,启发,归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创造中学会创造,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既定目的。

2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有了变化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和接受程度,及时赋予它新的内涵和艺术化的手段,使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的发展。②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工作更应该注重方式与方法。

2.1 追踪溯源法

服装设计相关理论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基础,较强的设计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这不仅是制约学生专业角度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其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尺度,有着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服装设计都有着其特定的实践背景,试问一个毫不理解实际运用之人如何能灵活在实践中运用服装设计理论?缺乏文化土壤的服装设计理论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缺乏生命力。不可否认,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只有广泛接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才能激发创新灵感,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正基于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从源头上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创造思维。因此,在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经常鼓励学生阅读艺术和设计相关书籍,引导学生不断地涉猎各种艺术门类,并学会触类旁通,经常分析美的事物,接触高雅的艺术和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激发创作灵感,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刻理解审美艺术以及设计原理相关理论,从而为将来在实践中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在编写教学课件时,笔者以服装设计理论所涵盖的服装历史、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服装市场营销等方面,从相关理论中选择符合这些章节的理论,追踪溯源,配备照片,现身说法,让学生领略服装设计运用的意境,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以自己的眼、自己的脑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将无数形象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形成表象,设计服装时再将记忆中的表象经过分析、选择、归纳、整理,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这便是所要培养的形象思维。如:可以运用现有的服装设计工艺手段,使面料呈现凹凸的立体效果,折叠或转曲成螺旋状外形,营造新奇别致的服装效果,以迎合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需要;又或将贝壳表面的斑斓的色彩与丰富的纹路应用于服装面料图案色彩的渐变中,以迎合某些女性对于服装艳丽的要求;将具有喜羊羊等家喻户晓的动漫形象应用于服装装饰设计或零部件设计,以迎合孩子们对于某个形象喜好的需求等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服装设计教学的真谛所在,灵活运用服装设计所学理论,真正创作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

2.2 身临其境法

不可否认,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这也是服装设计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等专业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服装设计运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种无止境的学科追求,不同于有些自然科学,如何将服装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往往无法具体量化,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标准模式。因此,我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探索出身临其境教学法,通过发现,通过想象,鼓励学生深刻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让学生于寻常之处发现出实践运用之所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发现人所不能发现之处,让学生领会到服装设计学习的本质在于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和想象力,以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多个角度联想开去,突破已知领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意构思。在题材中创意,如自然题材、历史题材等;在服装造型中创意,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等;在服装色彩中创意,如中性色调、对比色调等;在服装面料中创意,如印花面料、皮革面料等;在工艺手段中创意,如拼接、刺绣、编结等。

总而言之,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服装主题与服装造型、理解色彩搭配以及面料、工艺等的关系,创造出最佳创意方案。如:借学校举行服装设计大赛的契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多看,多学,多揣摩服装设计的实践基础,通过各种服装设计工艺运作过程的学习、分析,使学生敢于想、敢于做,使学生对服装设计从实践的角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将这诸多理论和技法应用到服装设计后期的实践中去。

3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思考

服装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角度的选择,控制的灵感,信息的技巧等,无不受老师教学理念和创作技巧的支配。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受自身智能水平,经验阅历所限,心中所想难以在服装设计中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则情况必然大为改观。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意义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服装设计工艺的把握能力、对灵感瞬间敏锐的感知能力,就服装设计的面料、工艺、设计,经过一定组合方式的组合,加强实践运用,创造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唯此,才能为服装设计教学持续地、健康地、蓬勃地发展从源头上打好基础。服装设计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科的文化背景、形式的独特个性、学生的接受水平,更重要的是赋予教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的传达,灌注服装设计教学更多的文化含量和更高的人文关怀,以达到实用性与教育性的完美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为本的角度研究课堂设计,通过言传身教,使课堂教学更能引起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期达到服装设计教学应有的目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对服装设计教学的外在要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保证。

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4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具有实践性、专业性的学科,是将理论与实践、传统与时尚、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相比于西方国家起步晚,发展慢。目前我国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服装市场的发展,市场对服装设计的审美、创新、技术、理念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当前现代设计理念。虽然当前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不断优化并完善,但课程的设置缺乏创新,难以适应现代设计新理念的发展。当前服装专业课程还存在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脱节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陈旧

通常服装设计包括构思、设计图、结构图、工艺制作等几个步骤,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往往也是根据这几个方面设置的。当前的服装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还是偏重服装设计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教材一般更新较慢,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的设计理念方面的相关内容少,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新设计理念少,教学内容相对来说与市场的发展脱节,教学内容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潮流。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我国的服装设计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已经善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但是在现代设计理念的教学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对现代设计理念的理解和应用;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滋生学生的依赖思想,弱化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现代服装设计新理念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网络元素逐渐融入服装设计中,从而形成了现代服装设计新理念,例如虚拟服装设计、超维视觉服装设计、绿色服装设计、文化内涵服装设计等理念。

(一)虚拟服装设计理念

虚拟服装设计就是将计算机电子技术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模拟服装布料。这种服装设计理念在美国比较流行,美国已经开设许多虚拟服装设计网站,客户与设计师一同在网络上进行服装设计,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客户满意的服装进行模拟还原。客户和设计师能够直观地感受设计出的服装效果。如果不满意效果,修改也十分便捷。虚拟服装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服装的垂顺感等性能,还能够根据人的身材特点设计出适合的服装。虚拟服装设计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普及,但是这种新的设计理念对于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超维视觉服装设计理念

现代超维视觉服装设计是把人及人的心理、视觉、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考虑到服装的设计中去。超维设计超越了空间的维度关系,注重对环境心理学和观赏心理学的运用。超维设计开拓和丰富了设计人员的视觉设计思维,从过去只重视画面的造型、色彩、构图转变成为超维视觉的设计观念,设计理念更具创新精神。目前的网络服装设计理念将服装设计和艺术设计相结合,将服装的色彩、光线、面积、位置、平面、立体、视觉及空间功能结合。

(三)绿色服装设计理念

绿色服装设计注重环保和节约意识,使服装设计回归自然,从美术设计的角度将服装设计加入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当下许多时装周上的服装设计在色彩上注重表现自然和环境,在服装的材质上注重废物利用,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环保材料设计出服装。在当今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绿色服装设计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四)文化内涵服装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融入文化内涵成为服装设计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成为各大时装周上的流行元素。欧美许多国家的服装设计师也对中国元素十分感兴趣,设计出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中国服装设计更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中国文化内涵融入服装设计理念中,不断创新服装设计理念。

三、现代设计新理念下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

服装设计的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服装设计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如果缺乏服装设计知识,就无法准确地获取设计灵感,因为人的思维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与增强的。教师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合理设置服装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还要在课堂上及时引入全新的社会信息,比如科技发展的成果、文化的发展动态、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以及存在于文学、哲学、音乐、戏剧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潮和观念等,由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服装设计灵感。服装设计行业是一个发展变化极快的行业,潮流和时尚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服装设计教学内容紧跟时尚的潮流,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对新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之外,高校还可开设一些辅助课程,例如艺术欣赏、服饰潮流欣赏等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服装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服装设计教学方法

服装设计教学在强调理论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设计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多种课堂活动,将现代设计新理念融入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引起学生对于新设计理念的关注和认识。现代设计新理念注重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教师要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和设计软件等先进技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先进设计软件,紧跟时代的潮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装设计意识。教师还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例如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只有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现代设计新理念,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灵感

现代设计新理念中的文化内涵设计理念,注重在服装设计中融入文化内涵。学生只有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内涵,了解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掌握文化内涵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文化元素,找到服装设计灵感。服装设计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当代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吸取中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培养学生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艺术修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鼓励学生在传统艺术中找寻设计灵感。例如我国传统的旗袍在世界各国时装界引起时尚潮流,还有中国的剪纸、水墨画、刺绣等元素都能够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

(四)提高学生的网络利用能力

虚拟服装设计理念和超维视觉服装设计理念都强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未来服装设计将会越来越依赖先进技术。当今学校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学生将网络技术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意识还不强烈,网络服装设计理念还没有真正被理解和应用。教师应加强学生网络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设计软件设计出最具创新意识和潮流理念的服装。

(五)培养学生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主题,这个主题也影响着服装设计行业,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服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和传播。教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学生将这种理念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使学生的服装设计紧跟时展的潮流。

四、结语

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5

笔者认为高校增加设计管理课程十分必要。服装企业的设计管理目前在国内刚刚起步,高校开置服装设计管理课程不仅能够提升服装专业学生的设计素养,对培育服装设计人才,完善服装设计师职能方面也具有非常必要的可行性。

关键词:服装设计管理;服装设计师;必要性

21世纪是我们国家的服装产业迈入自主品牌的跨越时代。在这充满生机的年代里,服装企业选拔的高等服装人才不仅仅是实践型,更需要管理、设计、理论皆通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高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类人才,进入社会后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部分服装专业人才对设计管理认识的无知,导致企业中从事服装设计管理的人士很大程度上是非服装专业人士,有碍服装企业信息的传达。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设计师除须具有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之外,用设计管理知识来指导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类人才的稀缺,也成为阻碍中国服装品牌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

一、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通过对服装专业在校学生和职场服装设计师的调查,笔者整合数据后归纳总结出:

服装专业在校学生对设计管理的认知程度远远低于职场服装设计师的理解。学生中听说过设计管理的占调查人数的10%,而职业服装设计师则全部听说过。

对于服装公司是否需要服装设计管理的认识问题,学生中有40%认为需要,而设计师中有84%认为需要。其中设计师中认为需要的大多是优秀服装企业的人员,团队规模较好。

服装设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还是对设计的管理的问题,学生有24%认为是对人的管理,有30%认为是对设计的管理,其余56%认为是对人和设计管理的总和。设计师中则有78%认为是对人和设计的综合管理。

当被问及从何种渠道了解的服装设计管理,72%的学生是从网站看到过这个字眼,而90%的设计师是从工作岗位上才了解的设计管理的内涵。

服装设计管理在服装行业中的影响力问题,学生中有62%认为不清楚,而设计师中有70%认为很有必要。

当被问及服装行业中设计师的地位时,91%的设计师抱怨地位低下,常常受到设计部的批评,积压货品的帽子总是由设计师来承担;而学生中93%的人认为设计师在企业中应该很受尊重,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2.高校增设服装设计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设计管理课程在其他专业较为普遍,已经获得大家的认可,企业中设计管理人员依据顾客的需求,将市场中顾客的认识转化在新的研发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管理、指导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企业占有市场上有限的利润空间。而服装设计管理课程则在普遍遵循设计管理章程的基础上,强调管理服装设计师的职能,使设计师的设计具有远见性,平衡顾客幻想与设计事实的调控,以此完善服装企业形象,帮助顾客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换句话说,服装设计管理是企业协调设计师完成设计目标的核心管理,是服装企业完成独立自主研发的关键部门。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服装行业并不缺乏人才,我国的本科、研究生等服装专业高等教育前仆后继,值得我们骄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多,其中利郎首席设计师纪文波从兵马俑提取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的范例成为不少中国服装设计师努力的方向。

然而,我们的大多数服装企业存在怨言:国人不认中国本土牌子。但事实是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是在中国加工而成,并且很多英文字母命名的服装品牌其实也是中国本土的牌子。为什么会“自欺欺人”?原因是我们缺少服装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服装设计管理的执行者。

以往,高校的传统服装设计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独立制作服装的基本技能,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很少涉及管理课程,学生缺乏对社会环境因素的考虑,团队协作能力较弱,而国外服装设计教育则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之外还同时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策划能力。服装设计管理在国外己经不是新鲜的学科,它不能被纯粹的服装设计师替代。

综上所述,高校增设设计管理课程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使得我们国家应该设置服装设计管理学科。我们需要了解全球规则,补充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先进的理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设计管理课程,让学生成为能够由高校顺利过渡到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高校是学生通往职场的首选,高校课程的合理性对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阻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设计人才,在完成设计任务之外,更要兼具研发、计划、生产、销售、宣传、沟通、资源的合理运用及组织等职能。

对于服装领域的高校来说,单纯地把设计与管理角色进行区分,对服装企业的要求相背,对服装设计人员也是一大损失。在高校服装专业适当设置设计管理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具有既懂设计又能运作的职能。因此,高校增设服装设计管理课程对我国服装领域来说,是质的飞跃,具有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花景勇,何人可.阿莱西及其设计管理[C].长沙:湖南大

学艺术学院院报,2005.

【2】杨君顺,唐波.设计管理理念的提出及应用[J].机械,

2003; 30(增刊).

【3】刘晓刚.品牌服装设计[M].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的理解范文6

1对称和均衡

众所周知,不同时代的服装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每一种服装形式都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特点,服装可谓是展现时代全貌的重要形式。不仅能够对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形式有所表现,还可以对社会发展中的审美和文化思潮进行解读。形式美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服装设计的对称性和均衡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是传统的造型艺术还是现如今的服装设计都会涉及到对称性的特点。服装设计中对称性的设计主要是以人体本身对称的特点为依据。另外,自然界中的对称形式多见,比如花草、飞禽等等,服装设计的对称性也是为了和自然界中的对称形式相呼应。均衡性主要是指服装设计所涉及到的各种元素之间的均衡性。比如门襟,修饰手法等等,服装设计的均衡性不仅要体现在空间感上,还要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在文学鉴赏中,对称性和均衡性的特点也比比皆是。文学形式包含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等等,对称性特点比较明显的就是诗歌,无论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绝句都表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可见,文学鉴赏和服装设计都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称性从总体上看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严肃性,有时甚至会过于单调,而均衡性则表现的十分灵动。二者的融合体是艺术表现的重要特征。

2对比和补充

所谓的对比,简言之就是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事物放到一起进行分析,通过直观的效果的比对,找到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对比关系能够对审美的个性进行突出表现,同时还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在进行对比的时候,主要进行色彩对比,款式对比以及面料的对比等等。对比的目的就是提升视觉上的震撼力,实现服装造型的新颖性等等。每一种服装品牌都有其独有的设计方式,在各种服装设计中都要融合对比的方式。而补充则是针对服装设计艺术中一些规范和原则,来对一些构成元素进行排列和组合,使得设计工作不至于更加单调。在文学鉴赏艺术中,采用的对比方式主要是动静对比,虚实对比等等。这是比较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法。实现动静的对比是对景物、场景、感情等进行有层次的表现,让人们感受到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主要内涵。另外,虚实结合与对比,也是为了增添文学作品中已有状态的灵活性。可见,文学鉴赏和服装艺术的形式美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通性。

3节奏和夸张

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节奏和夸张的方法比较常见,主要是通过对直线、曲线以及褶皱变化的出现形式来提升服装形式美,服装就如果山水画,富含一定的韵律感,强化服装设计的什么(改成审美)和艺术。当然,文学作品中的节奏感和夸张的形式更是突出。文学形式只有具有节奏感,才能够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每一季每个品牌每个服装设计师都会运用自己擅长和青睐的形式美法则在自己的服装设计中,极力做到运用的合理、和谐和完美。当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高雅与低俗,稳重与诙谐,活泼与呆板的冲突,应该在融合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新构思,打造现实,用新的内容突破原有的观念形式,合理的运用服装的形式美法则,丰富和发展服饰文化的内涵。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