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增加,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和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为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要求采用更多的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等。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可改变传统二次设备模式,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系统,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

一.早期的变电站远动技术

早期远动设备由3部分组成:(1)被控站远动设备,即厂站远动设备(RTU)。它包括远动主设备、调制解调器和过程设备3部分。过程设备包括信息输入设备(如变送器等)、信息输出设备(如执行盘等)以及调节器。过程设备面向电力生产过程,它把强电特性的信息转换为电子技术能处理的小信号,或相反。变电站的各种告警、状态和位置信号经过光电隔离转换之后送入主设备,测量量来自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经变送器转换为直流电压或电流信号后送A/D转换,再经主设备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处理之后,按一定的通信协议发往控制站。如果有遥控或遥调命令,则由控制站发出,被控站接收后输出给执行盘、调节器,以控制电力生产过程。(2)控制站远动设备,包括远动主设备、调制解调器以及人机设备3部分。人机设备有模拟屏、数字显示设备、打印机、记录仪表及控制操作台等。控制站远动设备又称主站。它接收被控站送来的遥测、遥信信息,经处理后反映到模拟屏、数字显示设备、打印机及记录仪表上,让调度员通过操作控制台发出命令,送往被控站,进行遥控、遥调操作。(3)远动通道,包括控制站和被控站的调制解调器(Modem)和传输线路。远动通道又称数据电路,通常通过远程通信系统来实现。

二.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变电站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采集到比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功能,可方便地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

变电站实现自动化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由于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含有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功能,故对于具备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变电站,可以大大提高电压合格率,保障电力系统主要设备和各种电器设备的安全,使无功潮流合理,降低网损。(2)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水平。微机保护装置和微机自动装置固有故障自诊断功能,使采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可靠性大大提高。(3)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后,监视、测量、记录、抄表等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既提高了测量精度,又避免了人为的主管干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有和上级调动通信功能,可将检测到的数据及时送往调度中心,是调度员能及时掌握各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也能对他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具各种操作都有事件顺序记录可供查阅,大大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4)缩小变电站占地面积,降低造价,减少总投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于采用家算计和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由于硬件电路多数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结构紧凑、体积小、功能强,与常规的二次设备相比,可以大大缩小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减少总投资。(5)减少维护工作量,减少值班员劳动,实现减人增效。由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各自子系统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内部有故障时能自检出故障部位,缩短了维修时间。微机保护盒自动装置的定值又可在线读出检查,可节约定期核对定值的时间,而监控系统的抄表、记录自动化,是值班人员不必定时抄表、记录,可时间少人值班,如果配置了与上级调度的通信功能,能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则可完全实现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三.主要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视与控制过程中,对于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主动的对象数据库相比于一般的数据库,具有主动功能以及对对象技术的支持。主动的对象数据库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对数据的判断和分析,以及对数据库中对象函数的控制,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与统一性,在数据的共享上,也不会出现差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视和控制可以向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的总线技术就是在电力安装工程的现场,安装自动化的仪表,并与室内的控制设备连接起来,形成数字化的通信网络。现场的总线控制技术采用的是微机处理的方式,把多个控制测量仪表连接成一个网络系统,使数据信息的沟通和分享更加的及时和规范。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一个全分布、开放的网络系统,通过智能设备的连接,形成自动化的系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计算、显示、控制以及管理等综合的自动化功能。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力系统应用的都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将设备的状态、电量以及非电量信号等通过转换器全部传输到计算机上,计算机通过计算等一系列的操作后,再向设备发出指令,这也就有效的增强了电力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3.光互连并行处理器光 互连技术主要应用于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机电保护中,其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受电容性荷载的影响,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趋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特点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电子装置的兴起及其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的应用;(2)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提升了变电站自动化应用的水平;(3)数字化视频图像监视技术逐渐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成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新领域;(5)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将给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带来新的变革;(6)电能质量的在线监测将丰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内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5)和调度中心(集控中心)之间的网络通信方式,借用现代信息通信最新技术使传统远动通信有本质变化。(6)变电站远程图像监视系统的应用和变电自动化协调互补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7)微机、电子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更加趋向小型化,多功能、高稳定性方向发展,而各专业和各分支系统的融合渗透(加五防、消防保安、谐波系统等)进一步使变电站自动化简捷、高效、经济。

总结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为了不断的扩大供电范围,有效的增强供电的能力,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达到电力系统经济、可靠的运行,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盛和乐.对220D500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探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南京,1995.

[2]杨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力系统通信,2007,28(12):1D5.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发展方向

1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内涵

电力自动化技术,广义来讲,是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电子、网络通讯等关键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产生、调配、传输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具体来讲,电力自动化技术包括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电管理系统,通过把计算机调控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在计算机的核心调控作用下,结合配套调控系统的实际监控,实现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配套信息监控系统及周围电力场、发电站之间的信息反馈流通,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协调,达到经济合理、安全稳定并且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的目标。

2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提升电网调度效率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系统中,主要是结合计算机及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有效地对各个电网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收集、计算和分析,利用自动化技术,通过监控分析出来的结果与各项指标的比对,实现内部电力资源的智能调控,以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使用电需求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进而在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

2.2 加快了配电网络的信息传递

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电网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配电系统的网络化程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主配电站、子配电站以及光纤终端三个层次。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确保各配电网络层次之间信息输送的畅通无阻,进而实现配电网络调节高效、准确地进行。

2.3 优化了变电系统的功能

电系统的自动化应用,主要是通过现代智能检测保护装置,组建通信信息系统,通过对变电系统的监控、测量,利用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计算功能,实现对变电系统准确、高速的多线传输,确保信息畅通,以优化变电系统的功能实现,促进监测、控制、协调的同步发展,并能够使整个变电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有效地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统的性能。

2.4 有效地降低了变电站能耗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能耗。变电站作为整个电力运行系统的最高能耗环节,有效结合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电力运行能耗。变电站的自动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装置的应用,通过信号检测、故障录入、结果反馈及操作处理,实现对变电系统的智能自动化控制,进而提高运行效率并降低能耗。

3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不够完善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通过摄像机、光源、软硬件及特定算法的综合作用,能够有效提取并反馈监测到三维世界信息。而目前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大多仍停留在数据的记录、处理层面,不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随着我国电网系统建设的高标准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智能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将会很大程度上制约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3.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缺乏统一标准

当前电力系统的GIS系统存在数据库设计不规范、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质量不稳定、数据档案不完整,以及数据缺失、软件测评手段落后且不规范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因此,制定统一的GIS技术标准很有必要。

4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经过不断研究改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随着电网建设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将不断完善。结合目前发展现状,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视觉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PRS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4.1 强化视觉信息技术的应用

视觉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够通过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能够提升并促进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完善,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结合电力自动化的应用需求,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在线监控和无人操作两个方面,如可以监测各路电器的开关情况及一些异象,并针对异象进行有效处理,这样将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4.2 制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统一标准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基于地理信息,在配电系统建设和空间资源规划过程中,通过提供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资源管理平台来服务于整个电力系统。下一步,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范标准,将着力支持行业标准,开发使用灵活简便的应用程序接口,完善并提高功能服务与质量,以满足系统结构的开放性标准,并要求从网络通讯协议到数据库管理、数据模型建立及客户化手段,都要制定统一标准。

4.3 加快GPRS技术的融合

在整个配电网络中,低压配电数量多、安置分散,这就要求低压配电设备的建设必须精准、性价比高。而移动GPRS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对分散的低压配电进行监测、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多线级输送交流,并能够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达到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的标准。通过GPRS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信息交流和智能化调节,实现高效调控复杂的电力网络。同时,在极大程度上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工期,满足对低压配电设备性价比的要求。

4.4 推进现场总线技术实施

现场总线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把所有的控制仪表通过局域网进行自动匹配,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进而提升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效果。技术应用主要是将底层前置控制计算机安装在各个被控装置中,可以分散生产过程的控制功能;应用前置控制计算机,实现对设备的监控和调节;利用上位机也可以通过前置控制计算机来监控和调节被控设备,使得电力系统更加安全与灵活。

4.5 完善计算机技术功能开发

计算机技术在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系统应用服务器和应用逻辑,完成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进而确保二者之间的工作有效完成。针对电力自动化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点:(1)改进完善系统装置中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微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性能高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而引发事故,下一步着重研究突破其电子干扰的问题,以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模糊技术和审计网络等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将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并完善无人操纵和自动控制等各项功能。

5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又使电力系统在运行方面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强化。然而,尽管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得斐然成绩,但随着工业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对电力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不断创新改革,加快电力自动化与新技术的融合渗透及应用实施,完善各项功能,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营,进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13-0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十年,无论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的系统和设备,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发展势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的主要系统,对变电站和电网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目前还不规范,导致目前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现状不尽相同。认识和适应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技术的原则,已经成为中国电力工业实施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

1.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1.1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结合了微机保护与监控、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成自动化系统。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为减少控制电缆,节省控制室的空间结构而将传统的控制平台等设备取消。[1]传统的变电系统包含继电保护、远动装置、测距与直流系统等各类装置组成,各自系统通过独立的装置来完成自身功能,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覆盖的情况,配置上部件有交叉状况,使用大量的连接线和电缆。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远动终端等装置的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了微机化。变电站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变电站各功能自动化初期,通过应用RTU和微机控制监控中心,保持原有的控制屏台,不涉及继电保护部分。[2]第二阶段,数字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通过在变电站控制室内将数据采集和控制部件相结合,装置中的信息数据得以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动化集中式的特点。第三阶段,此阶段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属于分散式特点,就是在现场将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安装在高压开关柜附近,实现现场部件保护剂监控等功能一体化,进而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监控,体现出各个部件的独立性。分散式变电站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各单元的联系和数据传输,通过总线型网络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变电站系统的综合遥控执行管理,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2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我外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较早,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进步与发展。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该公司早在1985年就启用了第一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而中国则完了10年。第一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为两类,分别是全分散式系统和集中与分散结合式。日本在90年代开始变电站的发展,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运行支援系统。该系统的继电保护安装在现场,通过微机设置对系统进行控制,主控制室计算机通过双网控制,通过光缆下达到终端执行。美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为三大类,分别是RTU为基础的实时数据采集设备、以计算机为数据采集设备、RTU与调度中心联合配置数据采集设备。综合来看,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和中国基本相同,技术水平差距不大。

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2.1 技术结构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从局部向整体转化,技术结构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设备保护与监控技术系统的支持,才能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发展。[3]从目前情况来看,技术结构的发展趋势为分布式开放性方向发展,设备实现智能化,将保护、监测控制、计费、操作等功能集合,与形成网络计算机相连的系统。技术结构的发展还注重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应该深入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模式,将集中式发展向部分分散或全部分散方向发展,实现控制室监控的独立性。此外,完全分散式还能够与先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应用现场总线技术,方便自动化操作,性能上大大得到提高,解决了信息传输实时性差、输出容量小的问题,是以后技术结构发展的重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技术通信

典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现场I/O层,控制现场设备信号间的传输。第二层,通信层,实现上位机与数据终端设备间的命令交接。第三层,管理层,实现变电站功能管理和其他辅助作用。由此可见,通信层非常重要,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因此技术通信发展的方向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技术通信引入现场总线技术,在分散式管理中不仅能够高效率的传输信息,还具有智能监控、自动传送等功能,在自动化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其次,应用计算机及LAN技术。LAN技术在近距离通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对系统进行高速信息传输,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及可靠性。目前双网通信单元、双以太网等信息传输管理应用前景广阔。最后,在通信通道上与多个控制中心连接。通信通道的专线传输限制的信息的发展,而设计多个虚拟通道能增强数据的传输,通过控制中心连接构成网络体系。综上所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通信正在性网络方向发展,通过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结合,为系统系统控制带来方便。

2.3 技术性能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已经应用与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班模式,实现了高可靠性保证。技术性能方面发展分为两部分:第一,系统本身性能,例如软件容错技术、工艺结构等。第二,对外界因素抵抗性能,例如雷电、过压、强震、高温、低温等。这两部分性能的强化工作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强化自身性能,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增强抵御外界因素能力,保护系统自身安全。此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性能中的测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系统内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装置的智能化。但是,系统内的许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在资源利用方面需要加强,例如在实时数据的基础上,对电压进行无功控制,小电流接地判别等。

3.对推广应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建议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有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提升和进步,影响着变电站的未来发展,因此在推广应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方面必须全力支持。首先,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技术支持非常关键,网络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推动着变电站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对各级电力部门应予以技术支持。其次,资源共享。资源共享非常重要,在应用变电站自动化过程中,信息数据的交流分享能够提高应用水平,进一步体现变电站自动化的特点和优势,进而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普及做铺垫。最后,培养技术人才。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需要专业素质高、技术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想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更好的推广和应用,需要配备高素质人才,保证变电站的健康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完善,从形式结构、技术类型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向着智能化、无人化及数字化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需要抓住机遇实现变电站更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压力容器;焊接;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G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场对于锅炉压力容器的需求量和技术要求不断增高,焊接自动化的广泛应用使锅炉压力容器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为了不断提高焊接自动化的技术含量,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获得有效提高并使锅炉以及压力容器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不断获得提高,相关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

一、压力容器以及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简介

1、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一般泛指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并能承受压力载荷(内力、外力)的密闭容器,主要有圆柱形,也有球形或其他形状。随着化工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越来越宽,容量不断增大,有些还要求耐介质腐蚀。为了保证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根据压力容器的不同分类做出了等级划分,对于危险程度较大的压力容器提出了特殊要求。

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要经历很多工序,其中焊接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对于不同的焊接工艺有不同的焊接方法,要根据材质、牌号、化学成分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之后再根据焊接方法制定相应的工艺参数。由于压力容器造成事故后危害十分严重,所以要有严格的安装检验要求,在制造、修理、安装和改造时,需要加强焊接管理,提高焊接质量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热处理和探伤,同时加强材料管理,避免采用有缺陷的材料或用错钢材、焊接材料。

2、焊接自动化技术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了衡量现代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焊接自动化是采用具有自动控制,能自动调节、检测、加工的机器设备、仪表,按照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作业的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等。应用于现代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控制技术来实现的。焊接自动化技术是焊接结构生产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将在高性能的微机波控焊接电源基础上发展智能化焊接设备,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柔性焊接工作站和焊接生产线,最终实现焊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焊接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电弧焊自动化系统、电阻点焊自动化系统、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焊接自动化系统和焊接机器人。

二、生产过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焊接自动化技术

1、马鞍形焊机

锅炉设备中的接管、下降管等两圆柱体相贯的焊接接头相贯方式各不相同、规格各异,因而具有更高的焊机灵活性要求,马鞍形焊机能够使上述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因而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不断变广。当前,马鞍形焊机得到了众多大型锅炉生产企业的青睐和应用,使圆柱体相贯的焊接接头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获得了有效提高并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压力容器以及锅炉的不断生产和发展,两圆柱体直径接近、斜交或者偏交的相贯接头不断出现,为了使马鞍形焊机满足上述情况,计算机技术被应用于改造和升级马鞍形焊机以便使数控技术成功应用于马鞍形焊机中,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数学模型的建立并进行相关参数设定,根据实际焊接需要进行焊头运动轨迹计算,确保焊枪可按照既定轨道运动;确保焊枪与主管同步运动,能够使焊接质量获得保证。通过应用数控技术,马鞍形焊机的自动化程度获得了明显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各种不同形式马鞍形焊机的生产,如能够进行摆角、回转运动并能够急性相应参数建立且可对焊头运动轨迹进行灵活控制的四轴数控马鞍形焊机。

2、直管接长焊机

部分大型锅炉为了使热量获得有效输出,通常会应用管线作为输出通道,焊接技术好坏会对焊接质量的高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技术被应用到锅炉压力容器中,为了使焊接质量获得有效提高,对锅炉压力容器中的管子预处理的效果要求不断提高,直管接长焊机得到了越来越多生产厂家的应用。管子预处理线主要包括管内清理机、管端内外磨光机、管端数控倒角机以及管子定长切断等先进装置和设备,由于PLC自动化控制技术获得了应用,自动化生产最终得以实现。管端数控倒角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设备能够通过利用轴向以及旋转进刀并根据具体要求和管子的规格进行相应切削程序的编制,从而保证各切割坡口的质量,具有标准、快速的优点。相较于传统手动作业,这一切削技术能够取得更高的重复精度、更高的坡口表明光洁度和更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使焊接质量获得有效保证。此外,直管接长焊机能够在作业面上重复工作可以与预处理线进行融合,完成切割后,还可自动进行焊接,从而保证焊接作业过程的完整性,能够使整个过程中管子的焊接质量获得有效保证。

3、膜式壁焊机

作为膜式壁生产线的核心设备,膜式壁焊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变广,最终该设备仅能通过进口满足生产需求,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同类设备的技术水平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为膜式壁焊机的主要类别,上述两类焊机在锅炉压力容器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较为简单的焊接自动化技术,膜式壁气体保护焊机的焊枪通常为20头,近年来,拥有44头焊枪的焊机也不断被生产出来,膜式壁埋弧焊拥有12头焊枪。对称设备的焊接通常应用上述焊接自动化技术,由于锅炉压力容器通常呈圆形对称形,因此比较适宜应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生产工作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上下对称焊接,而且四个工作位可同时工作能够使焊接工作效率获得有效提高,可取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最小的变形。但是,我国膜式壁焊机同样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大量操作,会对焊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自动化水平仍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压力容器焊接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

我国压力容器自动化焊接技术正在逐步的广泛使用,总体技术水平相比于国际最高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对压力容器焊接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依然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硬件

大多数焊接过程都需要一种特定静态和动态性能的电源。未来的新型电源应具备高频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供能稳定、绿色环保。研制可用于自动化焊接过程新型电源是目前焊接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激光焊接是激光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由于激光焊接设备价格昂贵,在压力容器方面应用很少。但激光焊接自动化程度高、功率大、应用范围广以及无污染的等优点仍然不可忽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对传统的焊接工艺设备进行智能改造,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要加大焊接材料的研究力度,也亟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

2、软件

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焊接设备形成了焊接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这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焊接过程是模糊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和焊接专家系统。

结束语

锅炉性能的优良能够对企业的工业生产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企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相关企业对锅炉设备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锅炉压力容器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能以及抗压性能。传统人工焊接具有焊接牢固性和严密性较差以及焊接速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等缺点,应用焊接自动化技术则能够使焊接质量获得有效提高,因而应用范围不断变广。

参考文献

[1]周利萍,韩永刚.我国焊剂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1(19).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电力 自动化 发展现状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13-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电力自动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电力自动化的发展,有效的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更加的安全稳定可靠。但是近些年来伴随着电力自动化的不断向前发展,电力自动化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此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在电力自动化方面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电力自动化方面的学习研究,将对其电力自动化在当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然后对其电力自动化在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对广大从事电力自动化工作的同行们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1 电力自动化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电力自动化方面的有关内容的,在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当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面将主要从无线技术、安全技术以及自动化实现技术三个方面对其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

1.1 无线技术

无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应用主要是因为无线技术不存在实际线路的布置,可以大大减少投资方面的费用,操作较简单方便,因此在电力自动化系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无线技术的采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进行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与自动化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方便快捷的交流。除此之外,无线技术还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以及可以对其现场进行远程操作控制等一些列的优点。

1.2 安全技术

安全是每个行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方面,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同样也把安全放在最为首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电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人们对电能逐渐产生的很大的依赖。因此要想保证电力被人们应用的过程更加的安全,那么就必须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更加的稳定可靠。要想使其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运行的更加稳定可靠,那么就要对其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很好的控制。因此,电力自动化有关安全方面所需采取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电力自动化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已经逐渐的走向成熟,从而从根源上确保了因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给社会带来的安全方面的危害。

1.3 自动化实现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电力在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才得以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大量电能的应用,这就对其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其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很好的控制。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成就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

2 电力自动化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上述第一小节对其电力自动化系统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那么我国电力自动化在今后的发展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本小节将对其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在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 电力自动化在调度方面的发展

在今后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过程当中电力自动化系统调度方面的发展是最为主要的一个方向。调度方面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其多项技术运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因此在今后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电力自动化调度方面的技术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配电系统在自动化方面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在人类今后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电能的使用的范围将会更加的广泛,人类对电能的依赖程度也会不断的增加。因此,这些方面给电力系统当中的配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配电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安全稳定可靠,才能使其整个电力系统不出现故障。对其配电系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将会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在配电系统当中的应用,会使其配电系统在控制的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的准确可靠。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电力自动化方面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电力自动化方面的学习研究,对其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当今阶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然后展望了一下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在今后的发展方向。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会很好的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方面变得更加的稳定安全可靠。因此,在今后还要对其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人类作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瑞民,侯少红.浅析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

[2] 池莉娟.电力自动化发展现状趋势[J].科技与生活,2010(23).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改进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177

电力行业的高质量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民生建设质量的高低。现今,面对电力行业的规模性、正规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用电量及架设电路的复杂化、跨区域化,电力配电的自动化及高质量的配电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建设方向。下面笔者将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简要的论述。

1 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电力管理的发展现状

(1)地区建设发展不均:电力配电自动化对于提高用电水平,提高用电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现今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的发展现状,大体上可以发现,部分地区的已取得明显的发展成效,但是部分地区仍处在探索时期。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大幅度的提升,电力自动化的建设及后期的电力管理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为电力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所以这一地区的建设发展现状相对于西部不发达的地区而言要先进的多。

(2)总体发展状况不完善,存在较大的困难: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的建设及后期的电力管理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技术的支持,这些归根到底都需要资金及政策的支持。但是,面对现今电力管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尚不稳定、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存在欠缺。而且,在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匀的情况下,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总体发展状况不太完善,整体建设存在较大的困难。

(3)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及电力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在功能协调、职能衔接上存在较大的误区。电力行业的建设及后期的发展就本文的主题而言,大致包括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即通过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实现电力行业的高配置、低消耗以及电力管理的系统即对电力的运输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电力配置的正常运行。以上两方面必须做好功能的协调,管理职能的衔接,以节省人力、资金,提高整体运作的效率。

2 针对电力自动化及电力管理的发展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1)做好整体的规划工作,建设规模化的、全覆盖的电力自动化及电力管理系统。电力自动化成为我国民生建设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建设方向。面对当前国地区建设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相关政府工作部门要做好实际调查工作,加大对部分地区的资金投入及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于电力自动化及后期的电力管理来讲,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基本结构的架设等都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所以,做好整体的规划,对资金的支持力度做好分析,投入产出效应应及时 反应到政策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力图建立规模化的、全覆盖的电力自动化及电力管理系统。

(2)要积极的开发高新技术,并将高新技术的开发使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切实使用到电力自动化的建设使用中,提高电力自动化的管理水平。电力行业的建设必须严格的根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及自然环境的状况进行建设,在许多地形崎岖、风力较大的地区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的使用高新技术,以降低建设的难度,提高建设的质量。所以,面对众多复杂的情况,相关工作部门必须组间专业的工作团队,加强高新技术的研发 ,建设高质量的管理系统,提高电力管理的水平。

(3)电力自动化的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更新,以保证硬件设施的完善。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完备性对电力的后期运行及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相关部门定时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查,并及时替换落后、陈旧的设备,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而且在设备的购买及使用时要实现与多个厂家的合作,实现跨平台、跨区域的合作购买,以保证设备的广泛适用性。总体而言,从设备的完善性上保证电力自动化及电力管理建设的高质量及高水平。

(4)相关工作部门要做好电力自动化及电力管理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划分职能,做好工作的衔接性,提高整体运作的系统性。电力行业的建设及运作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切实做好各个部分的协调,避免工作人员职能的重合及利益的纠纷,划清工作范围,做好工作沟通,避免在工作时发生利益纠纷,人员的主观性建设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及电力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相关工作部门必须做好人员的思想工作,使在其位谋其职,建设稳定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提高其建设的水平及整体的运作效率。

3 小结

电力自动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及民生建设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相关工作部门必须结合现实的发张展状况,做好资金的统筹工作、人员、技术的配备工作,力图建设高质量的、高水平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加强后期的电力管理,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及民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勖.浅谈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2]张立新.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

[3]李守志.浅论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实施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

[4]马峻峰,代冲.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与前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