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机制

生态学机制范文1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课堂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151-03

随着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不断的完善,一门新兴的教育边缘学科――教育生态学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它让我们得以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关注教育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教育的思维方式。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是以教育的“终端”――课堂这一教育微观小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前提的。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对构建生态课堂、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有益的研究。然而,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英语课堂尤其是高职英语课堂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简直是凤毛麟角。鉴于此,笔者首先探讨了生态化高职听说课堂生态的内涵与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思考和探索构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生态

理解“课堂生态”内涵的前提与基础是“生态”内涵。基于词语释义和学科界定,“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孙芙蓉、谢利民,2006)。外语教育关注外语教育中的“生命”与“关联”,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多庞德(Pon.der,G.)和伊尔(Doyle,w.)(1975)把课堂生态界定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课堂生态的“生”既是生命(生命教育)又是“学生”,“态”是指形态、样子。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生态是课堂生态的组成部分之一。课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在学校中被用来进行教育活动,以传承、转化和建构教育知识为基本手段,旨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品德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场所;广义的课堂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黄远振、陈维振,2008)。本文采用的是狭义上的“课堂”意义。

课堂生态系统由课堂环境、学生和教师三部分组成。其中学生与教师是课堂生态的主体,作为课堂生态的两大基本要素,课堂环境与课堂主体之间存在多维关系。师生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课堂环境与师生之间是环境与人的关系。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特有的有序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完整的课堂小生态(黄远振、陈维振,2008)。外语教育课堂生态研究注重课堂生态的完整性、协调性、共生性,遵循演绎的思维方法,具有有效的研究方法与针对性很强的研究对象,这些都值得借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三大层次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价值日益凸显,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尚未成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必要运用课堂生态学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二、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特征

(一)崇尚自主、以学生为本

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教学实践中的诸多任务与活动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将传统的“单枪匹马式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便确立了合理的师生生态位。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英语技能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在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中,学生自主地调控学习方法和进度,自主地利用学习资源确定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英语知识的构建。英语学习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过程,而是意义的构建过程。

(二)交往互动、互利共生

在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依托和条件,任何一方的生存状态都受另一方的影响。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实现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师生互动完成。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意见又有助于教师修改和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并使教师不断获取新的经验和信息。学生的成长又依赖于教师的教育,而教师的教学价值因学生的发展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交往互动、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

(三)相互关爱、整体和谐

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是由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等生态因子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作为微观教育生态系统始终以完整的形态发挥着英语课堂的育人功能。各生态因子之间的整体和谐体现了它的和谐性,如师与生的和谐,课堂环境与师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等。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中师生彼此促进、相互关爱,并与课堂环境融为一体共同和谐发展。

(四)动态多变、开放发展

作为一种生态系统,高职英语听说课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开放性和动态性。要想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必须通过与外部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因此,生态化的高职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立体的,是与时代同步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的大课堂中汲取养料,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提高自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内涵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它主要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生物因子包括教师和学生,非生物因子主要指课堂环境。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彼此互为参照,有机联系。以教师为参照,学生形成了学生生态群体,在其内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联系。课堂生态环境从总体上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趋势和生存状态,而前者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保持或改造着后者。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因此,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多维生态因子相互作用、交往循环的生态过程,而不再是简单的“教一学”关系。由各生态因子相互依赖、互惠共生所形成的和谐、有机、自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就是“生态课堂”。高职英语听说课优化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将英语听、说教学融合在一起,创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就是要使课堂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学生、教师)之间、生物种群与个体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达到协调统一、高度适应的状态。

四、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策略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自主开放、生动和谐、蓬勃向上的课堂生态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极其重要,因为高职英语听说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传承文化、促进品德个性成长、发展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场所。如果缺乏一个健康的生态化课堂,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将无法顺利完成课程本身的任务。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构建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听说课堂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因为它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口语教学中,通过采用“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方式,促进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并利用协同进化与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听力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利用多媒体语音室设备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选取大量丰富的听力教学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收听,并调整听的方法和速度,以“精听”为主,“略听”为辅。笔者可以通过监听、单独对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按call键呼叫教师。在安排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收听之前,笔者还通过提问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熟悉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达到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关图式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听的时候就能做到“有备而听”,大大提高了听力学习的效率。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确立师生合理生态位

“生态位(Niche)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王加强、范国睿,2008),它是物种发展生存的基础。在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中,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知识灌输,而学生则消极被动地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与生机(刘凤杰,2006)。同时,不同学生个体由于各自的性格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各自所处的生态位也各不相同,语言基础较好、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关注;相反,基础知识较薄弱、不善交际的内向型学生则在课堂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每次有2名规定发言的学生,通常都是从班级中发言不太积极的学生中选择,和2名“主动发言者”,这样既能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口语练习的锻炼,既照顾了“点”,又保证了“面”。此外,笔者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二人小组学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分组辩论”,“个人演讲”等形式鼓励每个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胆怯时,适当进行纠正和帮助,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笔者尽可能给予理解、赞扬和欣赏,这样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与主宰,而是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互相促进、平等交往。通过优化师生生态位,课堂生态呈现出民主和谐的新气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最终改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听说能力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优化课堂生态环境

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如物质环境,包括光线和照明、教室的颜色和温度、教学设备、座位编排等;规范环境,如各类管理规章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社会环境,如人际关系、学习风气、班级规模等对于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的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安静,座位可以移动,并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等都直接关系着生态化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形成。

(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加强学生问和师生的交往互动

笔者在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反馈,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我、更新知识,因为当今的高职学生信息来源丰富,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如在组织讨论“世博会”、“房价”等话题时,不少学生发表了有见地的看法,师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作为互惠共生的两个生态主体只有加强正向互动和交流,才能彼此促进、获得共同发展。在加强信息和知识交流的同时,师生的情感交流也十分重要,因为教师亲切严谨的教学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自信乐观的精神都会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交朋友,使自己的思维保持了活力、跟上了时代潮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

(五)形成开放、实践的语言学习环境,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生态学机制范文2

【关键词】智能电网;增值服务;综合评价;企业生态学;TOPSIS方法

1.引言

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可以理解为在智能电网运行环境下,电网运营企业为满足电力消费者多样化的用电需求,在保证电力供应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网基础设施的服务潜力,为用户其提供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延伸服务、特色服务,或者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包含的服务类型丰富,包括电力光纤到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节能服务、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等,这些服务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优质服务,运用电力市场机制,实现电能的存储、分布式电源和电力需求侧管理。

鉴于智能电网增值服务涉及多领域、多行业乃至全社会,涵盖电网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不仅将促进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发电、钢铁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上下游数百个产业的创新发展,还将与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等更广阔领域的建设发展相呼应。基于此,本文引入企业生态学的概念,透过企业生态的角度开展智能电网增值服务评价研究。

2.智能电网增值服务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生态学是研究企业与其所在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对环境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企业生态学强调企业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成员之一。企业能否与这个生态圈相互适应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企业适应性既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适应性,又是与其他企业和消费者共处的和谐性。它表示了企业与环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的均衡和稳定,同时也保证了企业在特定环境中以及与其他企业的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

本文从企业生态学中企业与环境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外部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引导、企业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反作用及企业行为对企业自身的影响三个维度确定智能电网增值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司开展业务的外部环境、盈利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三个大方向构建智能电网增值服务评价体系,并且分别为每个方面设定对应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了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基础层构成的基于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智能电网增值服务评价层次结构。

(1)目标层:智能电网增值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目标是评价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在其所处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发展及领导水平。即一定的经营期间内,智能电网增值服务是否发挥了在整个系统内所应有的功能,是否实现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系统的健康发展。(2)准则层:准则层是目标层的具体反映,本文设置了三个方面,即外部环境、公司盈利能力和社会贡献。(3)子准则层:子准则层指标是指影响智能电网增值服务的基本因素形成的指标,它提供了收集信息的基本框架,往往反映的是影响智能电网增值服务的某一方面的基础信息。(4)基础层:基础层位于综合评价指标层次体系中的最后一层,一般是由能够代表性体现子准则层的基础指标构成。

具体指标构建见图1。

3.智能电网增值服务评价计算

基于智能电网增值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基于DAHP的TOPSIS方法,选取电力光纤到户、智能家居/小区、电动汽车、云服务四个典型案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见表1。

按照评价结果的优劣排序,分别是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电力光纤到户、智能家居/小区、云服务。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的评价结果最优,云服务的评价结果最低。

分析其原因,电动汽车发展方面,一是拥有日趋完善和成熟的外部环境,市场前景看好,国家也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扶持政策;二是随着公司的不断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例如新型的充换电设备不断研发,电动汽车的各种标准在国际上得到认可,技术不断成熟,创新能力很强,同时在经营管理方面,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因此电动汽车业务发展的盈利能力是可以预期的;三是电动汽车具有广泛的综合社会效益。不仅具有带动产业链发展、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等作用,对用户生活的便捷性、经济性也有很大提升。

基于以上几点,电动汽车这种增值服务形式的评价结果最优。而云服务的业务由于外部环境和配套政策的不成熟、市场竞争、带动作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评价结果较低。

下面分别从外部环境、盈利能力、社会贡献三个维度对四种业务形式进行详细分析。

表2中是关于四种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形式分外部环境、社会环境、盈利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的结果。可见,在外部环境方面,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和电力光纤到户的外部环境评价结果较好,说明这两种业务形式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支持前景较好。云服务的外部环境评价结果最低。原因在于云服务在当前并未形成国家的统一规范、规定,其表现和服务形式还处于不断的探索和拓展中。在盈利能力方面,电力光纤到户的评价结果最好,其次是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智能家居/小区和云服务。原因在于电力光纤到户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合作、服务模式,盈利前景良好;电动汽车由于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巨大,实现盈利需要一定的时间;智能家居/小区还处于试验示范阶段;云服务则面临通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设备生产商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充分竞争,并且其他行业开展云服务的步伐较早,公司发展云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社会贡献方面,按照评价结果排序分别为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电力光纤到户、智能家居/小区、云服务。原因在于电动汽车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用户生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对评价结果最低的云服务来说,其是一种多种先进技术的集成和优化的体现形式,主要价值在于给用户提供一种更加便捷、经济的服务形式,是一种附加的价值,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度上相对其他几种业务形式较弱,因此评价结果较低。

4.结语

本文基于企业生态学理念建立了增值服务评价指标,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四个不同类型的增值服务做出评估,结果表明,电动汽车的总体评价最高,主要由于其对社会环境的贡献及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顾力刚,方康.企业生态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0):119-123.1001-7348.2007.10.032.

[2]刘自发,庞铖铖,魏建炜等.基于IAHP和TOPSIS方法的负荷密度指标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3):56-60.

生态学机制范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学活动;心理调控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在技校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我校近期进行的教改研究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即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从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最终学会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视野

技工院校学生的厌学现象是当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实施核心能力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厌学是指学生在消极心态的影响下,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包括厌学态度、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少兴趣,学习不主动;二是缺少自信,定位不准确;三是缺少自制,容易受干扰;四是缺少理想,努力不持续。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除了通过改善客观外在的条件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或者采用心理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厌学这种消极心理状态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只有从厌学者心理上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自制、自强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才能从源头上彻底地解决厌学这一问题。在这一层面上,积极心理学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最有益的启示与依据。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关注如何更好地促成人类的天赋和潜能的发展。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积累、遗传了大量的“积极基因”,而在社会化过程中,由积极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元素被激活而发展成为积极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质。比如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表现欲、好强心、独立意识等,都是人的积极的心理因素的具体表现。而积极心理因素恰恰是人赖以学习和发展的内驱力。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习心理行为水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消除技校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为解决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维度的拓展,促进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心理教学活动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内在需求

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实践证明,积极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乐学进而好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下面以德育教学为例,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契合点,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1.巧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产生积极心理暗示

在德育教学中要渗透积极心理,首先应该创设积极的课程氛围。我们尝试在教室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中加入积极心理的元素。例如《修身方略》课堂上,可以在班级墙报或墙壁上设计“心愿树”,让学生用简单的词或者句子表达出内心希望习得知识和技能的愿望。并将学会学习、学会管理时间、学会沟通、学会控制情绪等与修身方略有关的内容充分运用起来,时刻提醒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这样不仅拉近了生活与教学的距离,更有助于学生产生“我要学”的积极心理暗示。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具有特定的作用,要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巧妙设计单元项目的导入情境尤为关键。在学会沟通项目的学习中,可从技校学生的生活点滴入手,创设录像情境。录像展现身边同龄人交往琐事,引起学生共鸣,大家有感而发,“完全是对牛弹琴!”“究竟怎么回事?”“如果是我……”借助视频,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使他们形成一种探究竟的心理暗示,并强化为学习动机,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调适活动层次,激活学生产生积极心理体验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对个体发展有着催化剂作用。“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品格各有差异,教学活动层进式设计能有效增加学生获取成功体验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技校的学生,他们先前的学习体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在课堂上,他们对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渴望,表现出自卑多疑、态度消极等特征。因此,教学活动设计要面向学生整体认知水平层层递进:适当降低教学起点,深入浅出,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心理体验的同时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在加强时间管理章节的教学中,我们跳开空洞的时间轴之类的概念,由朱自清散文《匆匆》的朗诵导入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对于“时间是什么”这个简单问题,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回答,这时候,教师有意识地请平时比较内敛的学生代表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鼓励,使其乐于融入课堂的学习中。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大家热情参与下,布置任务,引出视频案例――阿东杂乱的一天,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职员阿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借助小组活动,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分工,如脑子灵活的负责收集信息,笔头功夫强的负责整理材料,能言善辩的负责口头汇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每位成员都有责任感和成就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而提出“该怎么安排更合理?”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归纳出象限法的要点,并指导学生在日常实际中应用,使课堂知识技能更好地内化。这一过程遵循了学生认知行为能力发展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活动难度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踮起脚,够得着”的。如此一来,学生群体群情激奋,形成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使其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行为本能得到激活。

3.变换活动形式,协助学生产生积极心理激励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需求不可能完全靠自己来实现,其中大部分是从他人那里获得满足的。技校学生特别渴望他人的关注、欣赏和信任,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鼓励。在选择教学活动方式时,引入小组学习、团队比拼,扩大学生参与面,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接受同学间的肯定与批评。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改变传统师生授受的被动局面,大大拓宽了学生接受激励的渠道。

德育实验课堂,学生按组就座,许多活动以小组形式展开。例如“寻找情绪控制方法”就是采用小组学习开展。在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在小组学习时,小组成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出各自的方法,然后接受组员的肯定与质疑,最终确定最佳方式。教师不断巡视与指导,及时表扬与纠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从教师和同学身上获得帮助,树立自信,激励他们下一步学习。在小组学习后,教师组织各组展示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对于那些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只要参与都给予鼓励,并把他们的参与同集体解决问题的成功联系起来,形成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三、积极心理调控是完善教学活动的有效保障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利与否有赖于学生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应善于进行课堂调控,激发学生产生最佳的心理状态,有意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达到情感互动,保证教学效果。

首先,激情传递正能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与心理状态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厌学纪律涣散的学生采取板着面孔,目光凶狠,严厉训斥的态度,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相反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态,导致要么闷不做声,要么公开对抗的结果。相反,教师关切的目光,鼓励的话语“我们班的小诸葛今天怎么了?”“身体不舒服?”“还能坚持吧!”会引起该生的愉、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心态,愿意尝试配合投入学习。因此,教师上课过程应当精神饱满,举手投足散发着教学热情与积极性,并以此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碰到困难无法突破,教师给予以正确示范,形成正面引导力量,让学生有信心继续探索。

其次,灵活运用点评艺术,改善学生学习的心理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反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其积极性。尊重和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与想法,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教学心理环境。例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隐形的帮助,消除他心理上对学习的一种挫败感,建议他寻找帮手一同参加任务的完成;对于优秀的学生评价重在“为什么好”的原因分析,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做法供大家学习,借机树立榜样;对于表现弱的学生应重在“应怎么样”的建议和展望,刻意弱化他的不良表现,而描述出一个远景,鼓励他可以怎样做、相信他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借机强化其信心,并从态度上给予充分认可。对于听众以及场面的控制也是点评的范围之一,所以教师要注意点面结合,对于突出者要关注,即使是捣乱的同学也可感谢他们活跃了气氛,使之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教师教学点评是一堂课的焦点,也是学生的期望所在,我们要在点评对象的确定、点评层面的区别、点评时机的把握、点评风格的锤炼、点评效果的反思等方面进行不断追求和钻研,最大限度地使学生领悟是非对错,改善学习心理品质,体现出乐学、愿学、勤学、会学、善学的特点。

最后,多渠道行为调控,发展学生学习的潜力。对课堂教学而言,教室周围的环境、教师讲课的声音、板书、直观教具的出现和使用等,都可以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教师要善于运用注意规律消除和克服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不良心态,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来组织学生的注意,多渠道开发设计教学内容,因势利导调控各项教学手段,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得创新能力项目公开课,窗外突然传来刺耳的声音,学生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纷纷想看个究竟。这时候,只见教师走到窗边很夸张地描述了窗外发生的车祸,并针对该班汽车专业的特点,顺势引入问题怎样才能减轻汽车碰撞损坏程度,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注意从窗外回到了课堂,产生了探究汽车奥秘,改良汽车装置的想法。这种积极调控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条件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激发他们学习创新潜能。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研究表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追求教学精致化的系统工程,同时要重视学生心理层面。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着眼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赏识学生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树立信心,体验成功,学会交流,学会积极行动,最终帮助和引导学生开发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从源头上切实地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教与学的和协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4期

生态学机制范文4

基本吃素+“三个一”

陈翰笙先生生前保持着一套科学的饮食起居习惯。他每天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牛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从不挑食。陈老吃得香,睡得也好,每天晚上定时睡眠,上床后从不想别的事情,躺下就能入睡。

不忘走路+勤用脑

陈翰笙先生认为,人活着除了工作,还要多运动。陈老喜欢步行,既可以增进心肺功能、强化双腿肌肉,又能够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骨骼肌肉退化症等疾病。他经常与几个外甥、外甥女去河边和公园散步。

养生勤为先,不仅要勤于锻炼身体,更要勤于用脑。百岁高龄的陈老依然每天动脑,想到什么问题就马上在本子上记下来。陈老经常对别人说,他看到有些人在职时整天忙忙碌碌的,身体很健康,可一旦退休下来,特别是那些兴趣爱好少的老人,从此开始无所事事地徒然打发时光,身体就很快垮掉了。因此,陈老特别强调老年人更要手脑并用,方能延年益寿。陈老从少年起就养成的勤奋读书、善于用脑的习惯,这是他获得高寿的关键之一。

劳逸适度+有情趣

陈老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一直全身心投入于工作中,从而忘掉了其他烦恼。《黄帝内经》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意思是说,人要顺乎自然,不做无益于养生的事,以恬静的心情为重,追寻心智的快乐,寿命可与天地长存。以此为准,陈老能够活到“茶寿”就不难理解了。

“精神空虚催人老,陶冶情操寿自高。”这是陈老自撰的一副养生对联,为了使生活充满情趣,他迷上了听轻音乐,认为听轻音乐可以使人忘却心中的烦恼,把人带入无限美好的境界,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老还喜欢在室内养些盆花,经常开心地对来访的友人说:“眼中一看皆是绿色,室内常是春天!”此外,养花还是“大脑保健剂”,莳花赏花能怡心养神,使脑细胞得到了良好的保养。

心情舒畅+幽默

陈翰笙先生说:“我视富贵如浮云,一向淡泊明志,从不为名位利禄所烦恼,对国事、家事、个人事都抱着乐观主义态度。不为凡事所扰,五脏六腑才能保持平衡。”心境豁达,是长寿的一大保证,陈老的高寿也是得益于此,他为人谦和、对事谦让,从不和别人斤斤计较,遇到再大的困难,成天都乐呵呵的。

生态学机制范文5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路径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各个教学要素之间形成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状态。教师、学生、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是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促进这些要素的有效融合,构建起最优化的整体,迫切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对于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而言,如今其正由规模化向提升教学质量发展,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革新迫在眉睫。探讨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职舞蹈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观念认为,任何一类有机体都无法孤立存在,各类有机体存在都需要依赖周围环境,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能量等交换才能够生存。而教育生态学则是基于此理念所衍生,以生态学视角与理论来探讨教育活动,并将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研究当中。教育生态学是利用生态学观念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则的学科,其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生态功能与结构的最优化。具体来讲,教育生态学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中存在生生、师生以及师生同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此类关系的协调发展,更利于生态型课堂的构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课堂可被视作一个微观生态整体环境,课堂作为教学的重要场所,由课堂主体与客体两部分所构成,主体包括教师与学生,客体为课堂环境。教师与学生虽然在课堂中的作用与所处位置不同,但相对于整体教学系统而言,是平等的关系。这也是教育生态学视角凸显出的重要理念,即要求教学回归生态自然,充分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倡导教学过程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从而能够打造一个利于学生个体发展,具备开放性、创新性、可持续性,以及为学生终身教育所服务的教学系统。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规律,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

二、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高职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价值目标缺陷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但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变,更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与实际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缺乏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多以任务为导向,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关怀,无法满足其个性需求,学生也难以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过于强调教育外在价值,注重知识传递,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学生的活力与艺术创新力受到压制。部分教师盲目“复制”普通高校以及师范类院校舞蹈学习内容,或者以自制的讲义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无法形成完整体系,随意性较强,缺乏明确目标定位。

(二)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高职舞蹈教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教师上课模式单一,无法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足,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学生的想法也无法被教师获取。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厌学等问题。教学内容简单,一味强调模仿教学的重要性,对实用性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理论课上,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相关舞蹈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与掌握理论含义;实践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机械地模仿教师动作,自主创新机会较少。此外,教学方法机械化与形式化,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倾向于舞蹈成品教学与组合教学,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模仿训练较多,教学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乏味,创造性不足。许多舞蹈课程往往只局限在课堂当中,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学生自行训练模仿。再加上舞蹈教学的内容较为繁杂,项目较多,学生学习自觉性不足,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2]。

(三)互动交往缺乏

处于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师生是一种整体的生态关系,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交流能够使互相之间构建起学习共同体,双方在自我实现与价值渗透上的互补性更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交流也就更畅通,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而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当中普遍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忽略学生情感体验,严格按照预设展开的教学活动使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缺乏生气,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刺激;教学目标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兴趣特征以及主观参与需求;并且由于诸多客观因素影响,舞蹈教学课时通常较少,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此外,由于对舞蹈教学不重视,学生在校园中专业舞蹈演出的机会不足,所学习到的知识无法全面展现出来。

(四)教学环境僵化

教学生态环境是教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师生处在充满主体性与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当中。而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生态环境较为封闭,难以满足具体教学要求。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针对舞蹈教学的投入较为有限,导致舞蹈教学环境较差。少数院校缺乏专用授课训练基地,远远无法满足舞蹈教学需求,制约教学实践的开展。同时,上课通常以大课为主,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接受单独辅导的机会较少。此外,舞蹈教学还需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与感受能力,但由于经费上的缺乏,部分高校相对应的音乐设备配置不足,对学生音乐能力培养效果较差[3]。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高职舞蹈教学完善路径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舞蹈教学首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综合发展的舞蹈人员为目标。高职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舞蹈基础各异。因此,舞蹈教学中需要充分以人为本,做到因材施教。具体可结合学生舞蹈基础知识以及实际接受能力,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框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舞蹈基础较差,教师首先需引导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舞蹈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确舞蹈学习定位。让其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学习,从认知的角度不断积累与发展。例如教师可针对学生特征,开设街舞、民族舞、芭蕾舞、古典舞等多种课程,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组织成立不同舞蹈小组。此外,文化素养的培养也必不可少,现代舞蹈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充足的文化素养,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将学生道德发展作为重点。总而言之,新时期高职舞蹈教学需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人才。

(二)丰富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舞蹈教学模式也更为丰富,其教学方法上应更为现代化与多元化。例如可采取创作教学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向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中教师需多应用模仿、自编等方法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同时,课堂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学生需要更多的课外实践性训练。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发组成小组,在课后进行编排练习,并在下一堂课上向教师与其他同学展示;教师也可作为领队,组织学生建立起舞蹈队伍,并主动与校内外相关社团联系,获取参与演出的机会,加强实践表演经验。利用各类实践性活动,紧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互助意识。同时应加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例如在鉴赏课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从艺术视频中获得感悟并学会模仿;实习课当中,通过对现代影像设备的使用,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表演展开分析,进而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其及时纠正[4]。

(三)加强互动交流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主体,因此,构建起生态化的师生关系,加强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可充分提升教学有效性。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充分发挥师生两个重要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进而构建起课堂主体间互动、主体与环境活动的教学生态环境。舞蹈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唯有处在平等、关爱的和谐氛围中,学生才能更自由地投入到学习,体验舞蹈艺术。因此教学中教师需合理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经常性与学生谈心、多加关怀;利用手势等肢体语言,提升交流感染力。同时,除了在专业认知上引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更应重视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其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高职学生舞蹈基础较差,教师更应当从情感上多给予鼓励,对学生的日常进步给予积极肯定,提升其舞蹈学习信心。对于学生而言,情感上的关怀是一种鼓励、关心与鞭策,其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四)加大设施与环境建设力度

设施与环境建设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专业的教学环境当中,丰富教学设备,打造良好的教学华景,能够使学生的兴趣更为高涨。为满足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高校应及时补充舞蹈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舞蹈训练与学习环境。具体应增加学校舞蹈房数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展开练习;丰富训练器械,打造优质的训练场地与学习环境。同时应积极开展个性化教学,构建开放式生态教学环境。顾名思义,个性化教学即要求教学突出个性化、灵活性,并以此激发学生个性特征。具体应重视课程设计的多元化,突出个性化课程设置,为学生舞蹈学习选取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学方式也需个性化,可利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面对面辅导,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观念与想法。此外也可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环境,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剧院、文化馆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提升自身修养[5]。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用生态学视角来分析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是一种新的思维与研究方法。当前形势下,教育生态化是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发展的需要,只有将高职舞蹈教学处于更为宽广的视角当中,关注教学生态因素与生态环境,不断调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而达到一种舞蹈教学生态的平衡状态,促进舞蹈教学的高效展开,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邵波 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丁小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12):10-12.

[2]宋晓敏.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00-202.

[3]黎宗建.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2):159-160.

生态学机制范文6

本文作者:汪海燕 查字典原创投稿 土鸡生态科学养殖新技术论文

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一般来说,家庭养鸡本应以自繁、自养为主。但因近年来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自繁自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鸡苗只能从集市或种鸡场购买补充,怎样选择雏鸡呢? 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一、 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鉴别法:首先看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羽毛鉴别法: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动作鉴别法: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因此,一般强雏多雄,弱雏多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4、外形鉴别法:雄雏一般头较大,个子粗,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来航鸡发育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较难识别,一般在15日龄左右,可根据冠子的发育状况鉴别。

二、小鸡的科学饲养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生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 、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三、 中鸡的科学饲养

(一)、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1、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此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 内饲养。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年鸡、后备鸡。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这一阶段鸡的营养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 为了促进鸡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鸡舍以5-10只鸡为宜。平养方式应扩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因为,野外牧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放牧的鸡活动量大,同时还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虫、矿物质等饲料,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随着鸡的生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粪量也相应增加,鸡舍内容易污浊。因此,要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群上栖架,避免对外开放体与粪便接触,从而减少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3、分群饲养和及时去势劣种公鸡。 为了保证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鸡性成熟早,追逐母鸡,使母鸡终日不得安宁,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所以,一般能明显地分出公母时就应分群饲养。对于2-3月龄的小公鸡,根据需要留作种鸡外,其余不符合种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鸡出售或去势上笼饲养。小公鸡经阉割去势后发生性情温驯,活动减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质好且饲料报酬高。

四、公鸡适宜的阉割时间

一般为45-90日龄。 产蛋鸡和种鸡的科学饲养 饲养产蛋鸡和种鸡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蛋和质量好的种蛋。因此,两者在饲养管理上基本相同。

五、产蛋鸡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一)、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饲料是保证母鸡产蛋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搭配饲料是保证母鸡多产蛋的先决条件,根据产蛋鸡对营养的需要,在日粮中应保持16-18%的粗蛋白质,代谢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饲料或称淀粉料不宜过多,以免母鸡身体积聚脂肪过多影响产蛋。同时搭配给1-1.5%的钙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满足鸡对维生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证新鲜清洁的饮水。据了解,母鸡在24小 时内得不到饮水,会使产蛋下降30%左右,至少10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二)、适宜光照与温度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三)、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与安静

鸡舍空气清新与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力影响很大。因为鸡只体温高(41-42°C)、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避免缺氧,降低湿度(鸡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以减少疾病感染。 此外,鸡性怯弱,易受惊扰而产蛋减少,如因某些原因捉捕,引起鸡只炸群,惊慌飞逃,往往在一、二天内产蛋量下降30-50%。同时还会出现下软蛋的薄壳帽。所以,应尽力保持鸡舍周围安静。

(四)、及时催醒抱窝母鸡

母鸡产生巢念抱窝是母性的表现,也是鸡繁殖后代的本能,素养鸡抱窝后,由于食欲减退,消耗体质,而产蛋停止。如加以处理,少则停产20天,多则30-40天以上。人工催醒抱窝母鸡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中。

1、把刚抱窝的母鸡关在笼里,吊在光亮的地方,使其不能长期伏卧,这样很快的醒抱。

2、采用“一穿、二刺、三灌醋”方法。先用一根羽毛横穿抱窝母鸡的鼻孔,暂不取出;再用针分别刺入抱窝母鸡的两脚跟中部约1公分深,每天一次,然后再给抱窝母鸡灌服2匙酸腊醋,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即可醒抱,如一次未醒抱,可连续用2-3次即可。

(五)、 要使母鸡多产蛋,除做好饲养管理外,在技术还要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要选择饲养高产品种的母鸡。

2、注意选留高产的个体母鸡。

3、搞好鸡群更新。通常母鸡产蛋第一年最高,第二年比第一年减少20%左右。而第二年以上的老母鸡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且蛋理较头年大8-10%左右,头年产蛋较多的素养鸡在以后2-3年内产蛋也较多。产蛋三年后的母鸡,除个别优良且产蛋量较高的母鸡外,一般都应予淘汰。

(六)、 鸡的育肥

不作留种用的中鸡或肉用仔鸡的饲养后期,采用上笼育肥,可以在短其内获得更多的肉和脂肪。育肥方法主要是创造一个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并通过限制鸡的活动和增加演粉和脂肪较多的饲料,以促进肌肉的丰满肌肪积累,从而达到育肥的效益。 具体做法:

1、驱虫:鸡体内有寄生虫,会影响育肥。因此,育肥前,应进行一次驱除鸡体内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