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问题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问题理论

三农问题理论范文1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及大力引入城市资源,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三农问题理论范文2

关键词:三农研究;范式危机;范式依赖;范式转换

三农问题指涉的事实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不同研究者研究的事实之为事实又并非那么类同而简单的事情,加之三农研究涉及的是一个多维复杂多变的系统,在当前三农研究成为所谓的显学状态下,研究者都有各自研究和表达的权利,如何把握三农之真实的互动确实涉及到了三农研究的范式问题,本文将从范式的方法论上提供一些思考。

一、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的重要概念,与范式密切相关的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也是库恩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命题。库恩将凡是具备两个特征的成就称之为“范式”:它们的研究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

库恩的范式源自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但是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而且库恩在解释解读科学文本的不可通约性时也认为,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活动是“一种人文事业”,它本身就是不断生成和变化的理解文本。狄尔泰认为社会科学指涉的人类生活具有一种时间的结构,韦伯在《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一文中指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文化事件的规定包含价值和意义两种基本要素。[2]库恩范式基本上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它既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同时它也是富含实践智慧的去形而上又去纯粹经验的一种方法论,它将范式置于优先地位,它符合西方哲学从对实在的关怀到对实在知识的关怀,再从对知识的关怀到对寻求实在知识的正确方法关怀的转向,它将科学研究截持在本体与主体间性关系既非深层又非浅表的时空上,所以,无论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还从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特点看,库恩范式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还界定了范式的一般含义,与此相对应,三农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其应有的研究范式即是三农研究人员对三农研究所共同接受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术方法的一种互动体系。库恩范式对三农研究仍具体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按照库恩范式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三农研究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范式危机的。

三农问题难以解说的现状是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总体表现,面对问题的竞争性意见,人们甚至开始反思,三农研究的某种方式是否是科学的,或者说三农研究的科学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超过了三农研究的范围,在库恩范式的范畴下分析,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具体表现在多方面和多重意义上。

学科的范式危机。三农研究不象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一个多科学,甚至是一个边缘的研究,三农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几乎随处可得,三农研究也只是因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升温而热了起来,三农研究本身缺乏一个完整的学理规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等都可以问事于三农。对三农中某一具体的现象研究时,也没有单一的范式。有时甚至出现众说纷纭的乱象。

方法的范式危机。实证的方法、规范的方法、各种经验技术性方法都可用在三农研究上,面对活跃变化的三农,在一个宽泛的时间段内反观,诸多方法都有令人质疑的地方。有些所谓计量或调查的方法应用于三农研究,还很难说是方法论的创新,只能说是一种新式工具的应用。对这些具体方法掌握不透时,会出现明显虚假的实证,还很难从范式的视角上去把握三农实证研究的真谛。

理解的范式危机。这是三农范式危机的主要方面,以上两个方面都是三农范式危机的表面形式,理解的范式危机更符合库恩范式的概念。三农研究只是缘引多学科范式成就进行的,对同一问题和现象的解说存在不同的范式竞争,甚至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使得经验资料独立于研究者而存在似乎成为一个永恒的问题,这也是范式自身悖论的一种表现。

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还表现在,三农研究不像自然科学,也不像其他的一些社会学科那样具有自明的实在性,即便形成了某种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扩展到真实世界中去也存在问题,而难以做到理论范式与事实范式的融合,比如当我们研究三农问题时,我们自以为如此,但我们所研究的三农对象的行为果真如此吗?而且,三农研究还没有象自然科学范式的有效解释和应用那样,让世界在范式下动起来,范式理论的反映与真实世界范式还难以一致激活。三农研究还未能达至自己的研究成果。三农研究没有一个较有影响的共同体,即便有一些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很难形成广泛成就性影响。

存在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农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范式的内涵决定了三农研究不成熟阶段的范式危机。其次,三农研究的涉及面太广,面对宽泛的对象研究,一时间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显然不可能。研究人员会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不同维度来看待三农问题,有人会从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有人会把三农看着是农民权益问题;有人会从演进的方式分析三农问题,有人则会从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人从国家视角解读三农问题,有人则从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来进行诠释;即便从国家视角进行分析,有人会特别强调国家功能,有人则注重国家型态的变化和结构的合理转换。第三,现实社会的快速变化,急切地催逼对旧范式拒斥和新范式的出现,而新范式又迟迟不来,这是由社会事件类比和重复性问题引起的困境。第四,还有意识形态的干扰,即是一些规则超越范式形成的干扰,三农研究多是前置性问题遮蔽型研究,在范式本身匮乏的情况下,潜意识规则就会大肆侵入。比如农村治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但一些研究者彻头彻尾地用政府计划管制的思维来研究;又如关于农民组织的问题,一些学者只从所谓仁慈的角度去思考弱势的农民需要组织,甚至会出现“组织农民农民怕,农民组织政府怕”的境况。等等问题不一而足。第五,尽管一些三农研究是以某种范式作支撑的,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并不那么明显。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需要范式革命某些特征。三农范式危机的状况总的来说,有利也有弊。范式危机可以说是一个非垄断性学术氛围的结果,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竞争,但是如果所指同一问题的竞争观点久久不能归一,那么每一个竞争性的东西都难以说是成熟的科学,培根也说过,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获得。另外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也多少是在中国社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后现代性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不存在单一范式的社会分化发展相吻合,但是在多元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寻求挑战性的新范式的冲动仍然很强烈,追求三农共识性研究仍然让人激动不已。

二、三农研究的范式依赖

科学研究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即范式理念上进行,同时也使研究囿于共同体内,有利于解谜活动的进一步完备。无论研究是处于常规科学阶段还是需要进行科学革命,都是在依托一定的范式下进行的。研究者常常是在强把大自然塞进由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概念箱子里方式下训练而成的。库恩认为科学家不能拒斥范式而仍然是科学家,他们可以拒斥旧范式,但又必须同时接受一个新的范式,因此对于科学家和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说,依赖范式是必须的。

从广义来讲,寻找一种观念依托即是范式依赖,这种观念依赖已经内化为人类基因的本能之中。其实如果没有范式的指引,我们根本不会把一些事实当作问题,另外我们能够发现事实和问题,也是因为有范式的潜在影响的。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范式革命某些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三农研究仍然是依赖了某种小范围的范式。

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意义:使三农研究成为一个富有成就的常规科学,在范式的指引下解释问题,并应用于三农研究的社会活动之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来实现三农研究向另一阶段常规科学的过渡。

尽管作为专门的三农研究人员来说,不必过多地思考方法论上的问题,向其追问三农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也似乎超出了其研究范围,但是不管怎样,任何研究人员要想进入三农研究方面,就得进入某种范式状况,要想进行范式革命也得以此为基础。

具体研究三农问题时的范式依赖形式有:一、单一范式的借用。尽管三农研究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范式危机,但是我们还是有可供选择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单一范式的。这是一种对既存范式的类比依赖,或者说是范式在三农研究中的解谜应用,而这种解谜应用是不知足的。二、对不同范式的比较依赖。因为三农研究并非处于完全的前范式状况,它有一些成形的范式可以应用,不同的成形范式可以指向三农研究,而这种不同范式的共同指向又具有显明的前范式特点,必须进行比较应用。三、不同范式的组合依赖。范式的组合依赖适合三农问题多样化分析,这种依赖有利于既关注个体又关注整体的研究。

范式依赖对三农研究也存在一个悖论性影响。一方面因为范式是一种前理解,范式依赖使得事件有意义,它对研究有一种指引的作用,而前理解范式的形成也是因本体诠释时的原初事件的显明而来的,范式的作用表现为事件突现----形成思维系统(前理解)----多事实映证(常规科学)----反常事实的激发的循环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范式依赖也会让人有戴着一副有色眼睛的感觉,防碍人们获得较为中性的观察,使得搜索事实的“无污染知觉”不大可能,事实上任何的观察都不可能是在一张白纸上去画画,如果真是一张白纸,可能就等同于,他会对一切事实无知。这样就要学会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同时在范式的依赖下,给自己的思想留下一片自由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仍然要让范式优先,这样才具有科学性,这也是范式依赖时应当注意处理的关系。

总之,我们在依赖范式进行三农研究时,一定要面向对象,面向真实的场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并不等于范式,范式也不应干扰经验的再生。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我们对所依赖的历史范式应该持过多的怀疑。比如我们在对三农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或区域比较时,我们就应该得出三农问题的异质性与同质性,而不应该迂腐地将三农研究局限在自认为的范式上。

三、三农研究的范式转换

范式危机、范式依赖和范式转换是从范式作用的不同阶段分析范式形态的特征,三者之间其实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范式依赖是范式转换的前提,如果不先存一种范式,何以进行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有范式依赖的基础,也容易实现范式的团体性转换。

依赖范式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范式指引下会使研究更加精致,但是从认识的发展来看,任何一种范式都会沦为被抛弃的地步。范式转换因人因事因时而变,在需要转换时而不知转换,就会要么不知着落,要么陷入读书陷阱和知识的负担之中不能自拔。库恩范式不仅强调不可通约性的范式,而且库恩后期还强调语言的不可通约性。库恩的范式并非完全是唯心的相对主义观,库恩范式的格式塔式的转换是人与物互通的结果。

因为三农研究存在明显的范式危机,又因为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非常规科学的特征,所以范式的转换和新范式的确立是三农研究应当突出关注的问题。

当今三农研究存在前范式类的纷争,我们所说的需要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并非指既存范式的整合,整合难以解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更难以体现科学革命的彻底性,即便与老范式存在概念语言等形式上的类同,新的范式在观念视角方面则发生了不可通约性的变化,这是范式转换的本质特点。竞争性范式的消解,也即是事实与理论的深入同化,范式转换是不拘泥于否定的抛置性否定,范式的包容性体现在转换之中,而决不是新范式对旧范式有任何包容的意图。库恩范式革命的意义在于鼓励超越范式本身,但它最终将范式超越的无限层次包裹在一起,实现范式思维下的超越超越再超越。

由于处处都有反常,因此存在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所以需要范式转换而在某些方面达致统一,即便三农研究处于成熟的常规科学阶段,也会有反常的出现,而需要实现从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

范式既是一种共有信念,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范式的转换既是观念的转换,同时也是方法的转换。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也是指两者合二为一的同步转换。方法是依赖于范式中的元理解而设计的,通过方法获取观察事实是一个事情显现的闭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常会触发新的元理解和对应的新方法,使得范式进入另一有效的轮回之中。

本文并不指定三农研究范式转换的具体方向,因为一旦这种方向已经明了,何来范式危机的持存和始终保持危机意识的觉醒呢?本文只是特别提示三农研究需要新范式的出现,需要特别的个人在非连续非累积的情况下“悟出”一个新的系统来,并且需要符合理论与事实的一般范式的映照规律,形成能够解说和应用的三农研究范式,并将此范式与共同体一起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三农问题理论范文3

1“三化”途径

1.1优势农业集群化

保罗•克鲁格曼与迈克尔•波特等国际著名经济管理学者一致认为,世界经济是由专业化生产区域拼合而成,具有地理集征,发展包括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区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8-9]。波特所首倡的产业集群与国家(区域)竞争力概念,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演化范式出现的第4次浪潮[10]。波特[11]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行业协会等)所组成。波特自20世纪末以来,多次用他创立的产业集群钻石模型来研究专业化农区,多次在其著作中将美国加州葡萄酒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来解释区域的竞争优势源泉[9,12]。而且,自2004年以来,波特运用他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理论开展美国农村区域的竞争力研究[13]。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学者、政府与国际组织纷纷将专业化农业区域的集群现象作为研究热点、政策与行动议程,而印尼、韩国和尼加拉瓜等一些小国也勾勒出优势农业的集群图谱与行动计划。因此,农业可以产生集聚经济,农业产业集群是农村区域的特色效益现代农业的普遍现象,它提高了农民收入和促进了农村繁荣。发展优势农业集群,已经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组织创新,作为联系城乡和3次产业互动发展的载体与桥梁,又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以增强“内力”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是农村区域的新生长空间。

推进优势农业集群,需要用工业化与产业集群的手段来促进农业工业化,延长优势农产品加工链条,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与进入园区[14];需要扶持企业龙头,形成企业与农民个体相互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需要加大农用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化;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集群,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特色农业集群与旅游集群相互促进的机制,鼓励政府、公司与农户积极合作开展农业节事旅游;需要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等农业集群的支持与相关产业,扶持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市场,支持农合组织、农协、农技推广、农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建设,提高政府为现代农业的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涉农服务业来推动优势农业集群化。

1.2农村产权市场化

农村土地是“三农”发展的最重要生产要素之一。使农村土地资源通过市场化配置,让农民成为农村的真正主体,成为市场的主体,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支配属于自己的生产要素[15]。这是保障农民最大权益、增加土地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农村土地受到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蚕食,已日益变得宝贵。而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连绵带里,以及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城郊,农村土地已经寸土寸金。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农村的政策效应基本上消失殆尽,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农民的土地资源,让农民成为市场经济中自由支配自己土地的“真正主人”?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告诉人们,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改革是开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把“金钥匙”[16]。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权到户,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土地要素自由流动打下基础[16]。同时,需要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土地整理、整治项目等,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土地资本化、土地股份合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农地流转,鼓励农业专业化与规模化经营。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形成农村土地资源增值收益的共享与分配机制,给农民带来可持续的财产性收益,增强三农的“造血”功能。

1.3农民新型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就是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建制镇、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相协调发展,和谐共荣的多元城市化。这不是城乡一样化,更不是消灭农村,将农村区域按“城市化”标准进行开发与建设。统筹协调推进农民新型城市化,既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各级城市和城镇,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城里人”,享受到城市的各种公共设施与社会化服务,又要让留在农村、具备条件的人口集中居住到现代农村新型社区,享受延伸到农村的现代城市文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适合集中居住的农村区域,要因地制宜,延续地方文明,不断改善其生产生活设施与条件。

中国当前的新型城市化需要基于城乡统筹的总目标,形成以发展各级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方级中心城市(镇)、小城镇、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为目标的多元协同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需要有选择的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提升和优化服务业的水平与结构;需要大力推进大都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2个过程在郊区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融合;需要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发展城乡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需要城镇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实施区域空间管制,形成良好的城乡生活空间,防止城镇建设无序蔓延和沿公路镇镇相接;需要把新型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企业化,提高乡村城市化水平,促进大城市、中小城市、镇、村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口迁移向综合配套转变,形成新型的城乡共生共荣的和谐形态[17-20]。

2“三农问题”新“三化”在淮北市的实践[21]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豫、皖3省交界处,辖1县3区,人口218万人,面积2741km2。2009年,笔者参与了淮北市编制实施的《淮北市城乡一体化模式与制度创新研究》和《淮北市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该规划全面应用了“优势农业集群化、农村产权市场化、农民新型城市化”理念,提出了优势农业集群化空间发展、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和多元新型城市化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三化”战略及实施路径。

2.1优势农业集群化空间发展

2.1.1优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

根据淮北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把淮北市优势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形成“点、环、面”的空间结构:(1)“点”——段园农业园区。积极围绕徐州,充分发挥农业的优势,建成徐州的“菜篮子”,打造徐州的“后花园”。(2)“环”——环淮北市区郊区农业。在淮北市周围地区形成了城郊农业圈,主要为城区人民提供大量的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3)“面”——濉溪县域农业区。把淮北南部农业区打造为优质小麦基地、优质高蛋白大豆基地、优质玉米基地、优质棉基地,良种肉鸡生产基地、肉牛、肉羊产业基地;建设四铺心、铁佛无籽西瓜、孙疃大葱等特色果蔬生产区,以及矿山集、五沟镇水生果蔬生产区。

2.1.2建设淮北市优势农业集群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优势农业集群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包括:淮北市中部地区的渠沟镇、刘桥镇、铁佛镇、百善镇、四铺乡以及古饶镇,通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优势农业集群,以增强“内力”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路径包括:(1)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本地优势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园区;大力推广百善镇的“食品龙头企业+食品工业园区+食品物流+粮食基地”的优势农业集群模式;大力开展优势农业基地与园区的建设工作,提高园区的环境、设施与服务质量,引导示范区的优势农业基地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园区化、集群化;(2)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加大农用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优势农业的基地化建设;通过扶持企业龙头,形成企业与个体农民相互合作的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与集群化;建立农用地流转审查、担保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3)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大力扶持百善镇和市区农产品物流,建设濉溪县农产品专业化市场;(4)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业。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和食品加工园区,将旅游业与农业充分结合起来,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从而形成3次产业联动、融合、复合发展的态势。

2.2多元新型城市化

2.2.1确立多元新型城市化的示范村镇

淮北市实施多元新型城市化道路,确定了不同类型示范村镇的多元城市化发展路径:(1)“城中村”改造示范镇——烈山镇、高岳办事处。主要路径包括:以城市标准进行“城中村”改造;推行“村改居”、“镇改街道”;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覆盖与无缝对接;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改造;(2)矿镇协调型示范镇——五沟镇。主要路径包括:城镇聚人与生活服务,矿区基础设施延伸与共享;引导塌陷区灾民向移民新居集中居住;大力发展煤产业关联服务业;(3)优势农业集群示范镇——百善镇。主要路径包括:推进优势农业集群化发展;发展粮食与食品物流业、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业;(4)近郊现代农业型示范镇——渠沟镇。主要路径包括:建设城市新鲜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农业园区休闲观光旅游;(5)5种类型的示范村(40个)。包括:完全市民化型——乡村居民点整体转化为城市居民点;乡村城镇化型——依托小城镇的发展,减少村庄布点;聚集发展型——乡村居民点聚集发展,扩大建设规模;迁建型——乡村居民点整体搬迁,新建农村居民点;保留型——保留现状规模,延续村庄风格。

2.2.2推进农民变市民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村改居”工程

淮北市提出了农民变市民的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保障制度;户籍与土地挂钩、土地与社保挂钩的新型户籍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农民有条件置换城镇新型社区住房等。同时,市政府成立专门的社区改制工作机构,推进“村改居”工程,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按照先易后难和先试点后推开的方法,确保“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改制的稳步进行。

2.3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

淮北市借鉴成都、重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探索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一方面,淮北市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摸清农村各类建设用地的类型、权属、分布与数量,建立相应的空间与属性数据库;另一方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实物和用地指标的流转与交易的平台,初期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基准价格和流转的最低保护价,成立专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评估收购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然后计划逐步建设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交易平台,加大市场化交易份额,逐步形成反映建设用地市场供求的价格体系,促进农村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农民按市场规则获取土地租金收益。此外,还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农民宅基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公司与农户合作建房等,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乡用地统筹、农用地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理论范文4

1、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问题的本质是民生问题。

“三农”问题提出的初期,就曾有人指出,三农问题不过是国家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一个缩影。如果说确有必要把“三农”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那么以后还会有“三工”问题、“三学”问题、“三医”问题等等诸多问题。这种说法不是忽视“三农”问题的存在,也不是转移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而是要求国家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从长远规划的视角来全面审视“三农”问题,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三农”问题的解决与“三工”问题密切相关。从一、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方的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工业的发展基础和前进方向,反之,工业的发展进程又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的整体水平。回顾历史,目前理论界有一种看法是:建国以来,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始终支撑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很小,在某些作法上甚至成为了抑制农业发展的阻力。实际上,农业与工业是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环节,哪一环出现梗阻都会影响到整条流水线的运转。所以,一个国家各个产业之间是一不是二的关系。另外,从建国至今,工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没有与农民有太大的差距,两者基本上平行发展,把城镇中少数富有人群扩大代表了城镇户口中的全体,进而得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结论,有失客观和全面。所以,究其实质,“三农”问题凸显的还是民生问题。

2、“三农”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探究其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应当说,民生问题首先表现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现在老百姓关注四大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这四个问题基本都是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中国目前的体制政策环境下,首先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二方面的理由:第一,这些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都与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有关,也与政府自身的行为有关。一个政府行为规范,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强,围绕民生问题反映的社会问题也许并不突出。因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容易受到民众的认可。反之,则可能是另一种状况,所以,我们说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也是一个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行为问题,这实际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第二,表现为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如果说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呼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会凸显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过去34年的改革开放,广大民众确实从改革中获得了实惠,但为什么到今天,民生问题如此凸显,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基于以上二个理由,我认为民生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问题。

三农问题理论范文5

追求精品的品牌意识

创建伊始,农民频道就着力打造一批薪的品牌栏目和精品力作,突出服务、公益、娱乐等特点,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事,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作出贡献。从内容看,《三农最前线》、《致富情报站》等节目解读涉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传递致富信息,记录社会变迁,选取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三农问题,将其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解析,充分认识到农村问题的特殊性,凸现农业节目的深度;就形式而言,频道以三农问题为主要内容,集新闻资讯、专题、访谈、现场直播、电视剧场为一体,注重权威性、生动性、参与性和普及性;从受众角度来讲,频道大打服务牌,除播报及时有效资讯外,还提供援助、娱乐,具有切实可行的实用性。

在“包装”方面,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与国内其他农民频道,栏目相比,可谓开风气之先。河北电视台台标以长城和渤海为基本设计元素,各频道均以此作为标志,注明河北卫视、河北经视、河北影视等频道名称。而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标识却独树一帜,正方体内红底白字,上书“农民”两字。凝练,写意、静中有动、挥洒激情,象征着河北农村改革开放的广阔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醒目、大气,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易于传播和推广。

环环相扣的节目构架

形态丰富、紧扣主题是农民频道的一大特点,新闻资讯、专题节目、互动节目、电视剧场等板块形成差异性诉求。如《三农最前线》是农民频道着力打造的一档节目,内容包括涉农新闻、实用信息、深度分析报道和交流沟通。它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传达关于三农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关注农村、农民、农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致富情报站》为农民提供最新的致富项目,最新的市场行情、分析,生产中遇到什么麻烦事还可以找大宽帮忙,而且还可以通过栏目供求信息。《自娱自乐》是一档观众参与的演播室娱乐节目,立足河北,面向本土观众,面向所有爱唱歌、想唱歌的人,是一档把电视还原成大众舞台的节目。《律师会客厅》是一档农村普法访谈栏目,每期一个鲜活的案例,以点带面挖掘个案,栏目突出实用性、新闻性和服务性。《农科大讲堂》紧贴农民生活,结合农时,以农民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邀请专家、教授、致富能手进行讲解。《非常帮助》作为一档直播互动的公益节目,联合河北省福利彩票中心,向弱势群体、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人文关怀的频道特征

农民频道针对各级政府推出的对农政策做了大量报道,如农村土地承包问题、农民减负问题、粮食体制改革问题、农村医疗体制改革问题、农机补贴问题等等,使农民在第一时间内获知信息,使对农政策深入民心家喻户晓,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政策理论水平,也有利于这些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经济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农民频道在传递致富信息上下了大力气。《三农最前线》、《致富情报站》、《农科大讲堂》等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供致富信息、成功经验,帮助农民更新旧的观念和意识,走上致富道路。

为了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拉近与农民朋友的距离,农民频道推出了一些记者主持人。这些记者主持人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感受乡村的变化,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和支持。农民频道的主打栏目《三农最前线》打造了两名记者主持人:赵小乐和苏老三。赵小乐在节目中是无所不知的政策解读者形象,苏老三则属于行走间看农村农民农业中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的形象。这两个形象推出后,迅速在河北农民中间树立起了威信。特别是苏老三,以近似农民的外在形象、浓郁的地方口音,为农民办实事的热情,拉近了农民同节目之间的距离。还有《致富情报站》的记者主持人大宽,“致富路上有烦恼,找我大宽来支招”。在生产中乡亲们遇到什么麻烦事就可以找大宽帮忙,他会联系专家作出解答。

三农问题理论范文6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核心是形成先进的农业产业链。将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农民收入低和农村的生产方式、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今天的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堪忧的是,农村有资源却贫穷。解决“三农”问题亟待在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化、深加工;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结构绿色生态链,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物流。

中国是农业大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人才何在?如何培养?如何发展、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并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目前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正向着现代化迈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农业物流人才教育领域更是缺乏规范化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因此从教育体系的构建入手,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决心为契机,结合现代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围绕农业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四大方面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探求培养高素质农业物流专业人才的途径已势在必行。

农业职业教育要真正培养出能够带动农业、农村、农民摆脱贫穷的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应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首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在职业教育中淡化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专业的口径,增强专业的弹性,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性和互联性。今天中国农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既懂农业又懂市场运作、产业经营、销售、管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第二,加强实践环节,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农业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针对农村经济落后、复杂的现状,构建农业物流教育体系一定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适应、分析、判断、经营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的基础;第三,广大的生源应该立志于农、取之于农,立足于农、服务于农。因为解决“三农问题”无论以人为本还是抓经济源头,聚焦点是要有农业规模、循环、生态、绿色经济的建设者。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者欲从教育教学领域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富有时代使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处。具体应该体现在三个比较优势上:农业产品产业链规模经营比独立经营和单品经营农产品所具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独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理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传统产业(农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相结合,具有古典精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优势。

总之,按照我们现有的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新型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