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概论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昆明;降水;气温;极端天气;变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P4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6)06004505

Longterm tren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 and extreme weather in Kunming

YANG Rong1,WANG Long1,SHEN Guanzheng1,WANG Ying1,WANG Lin2

(1.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2.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Kunmi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19512013,the author used methods of linear trend,Sen slope estimation,MannKendal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 and extreme weather in Kunm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from 1951 to 2013,the average temperature mutation took place in 1994;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our seasons showed a tendency of warming.Besides,it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annual precipitation,summer rainfall and autumn rainfall,while spring rainfall and winter rainfall showed an upward trend,but the trend was not significant;In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dex,Consecutive wet day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consecutive dry days and maximum 1day precipitation amount had a upward trend,but the trend was not significant.In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Warm spell duration indicator,Warm nights and Warm day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cold spell duration indicator,cool nights and cool days reduc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Kunming;precipitation;temperature;extreme weather;variation trend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以变暖为主要特征在发生显著变化 [13],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也明显增多[45],极端天气事件对自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68],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周雅清等[9]利用446个气象站1956年-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王琼,张明军等[10]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刘丽等[11],应用EOF、线性倾向率和周期分析方法,对云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诊断。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受青藏高原和东亚、南亚两支季风影响显著,影响该区域气候变化气候出现了与全球一致的变暖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持续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增暖趋势更为明显[12]。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地处云南滇池盆地北端,海拔约1 900 m,北有高山天然屏障,受西南季风环流的影响及滇池水面调节作用,形成四季如春、日照长、常年盛行西南风的自然环境。本文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和Sen斜率估计分析了昆明气温及降水的趋势变化,同时,采用MannKendall 法[1314](简称MK检验)对昆明的极端降水、极端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

选用1951年-2013年昆明站逐日降水、气温数据,[JP+1]采用RclimDEx[15]计算得到各类极端温度、极端降水指数。逐日数据由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气温精度为01 ℃,降水量精度为01 mm,数据全部经过可靠和合理性检验。极端气候降水指数及其定义见表1,极端温度指数及其定义见表2。

1.2研究方法

[BT4]1.2.1Sen斜率估计

[JP+1]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Sen斜率估计法分析昆明市气温及降水趋势变化。Sen斜率估计以样本在不同长度的变化率构造秩序列,基于一定显著性水平进行统计量检验,得出变化率数值区间(斜率取值范围),并以中值大小判断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及程度。Sen斜率能降低或避免数据缺失及异常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具体计算方法见文献[1618]。

[BT4]1.2.2MK检验

[JP+1]MannKendall(简称MK)法[1920]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广泛应用于气温、降水、径流等水文现象。它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样本服从某种分布,能很好地揭示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及突变特征。本次研究采用MK[HJ2.1mm]法分析极端气候指数特征及趋势变化,并对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进行突变分析。

2结果分析

2.1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JP+1]对昆明市近63年年均气温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图1为昆明市1951年-2013年均气温Sen斜率估计结果。昆明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509 ℃,由图1可知,气温呈总体上升(U= 542)。年均气温的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一次跃变,经MK检验发现在1994年前后存在突变点(表3),对前后两个时间段分析发现,1994年以前平均气温为147 ℃,而1994年后,平均气温达到161 ℃。

2.2气温月和季节变化特征

提取各年各月气温,组成月气温和季气温序列,检测其变化特征。月气温检测结果见表4,近63年来,各月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除5月外,其余各月均通过了α=001及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同时,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全部通过α=001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基于Sen斜率的大小,可以看出月份变化幅度差异,2月的增加幅度最大,5月增加幅最小,同样,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冬季,而夏季增加幅度为最小。

2.3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对近63年年降水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年平均降水量为9808 mm,由图2可知,1999年降水量为1 4499 mm,是历年最大值,2009年降水量为历年最小,为5658 mm;进一步进行MK检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不显著下降趋势(U=-106),线性倾向率为-356 mm/(10a),20世纪80年代以前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86 mm,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平均降水量为9571mm;由表3可知,年降水量在2008年出现突变,之后有增有减。

2.4降水月和季节变化特征

对月降水量进行Sen斜率估计,由表5可知,1月、4月、5月、11 月的月平均降水呈现增加趋势,而其余月份呈现下降趋势,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月降水变化特征并不明显。同样,通过Sen斜率估计,得四季降水量趋势变化,由表5可知,春、冬两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呈下降趋势,四季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进一步分析可得,降水以6月和8月减幅最大,2月减幅最小,相反,在升温趋势中,5月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1月;同样,四季变化幅度也有差异,春季增加幅度为最大,夏季减幅为最大。

2.5极端气候指数变化

由表6可以看出,在极端降水指数中,持续湿期呈下降趋势,持续干期和一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均未通过置信度在90%以上的显著性检验;而在极端温度指数中,热日持续指数、暖夜指数及暖昼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它们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升高相吻合,说明这些极端指数可从不同角度反应出昆明气候变化特征;冷日持续指数、冷夜指数及冷日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均通过了90%以上的置信度检验。由表3可知,热日持续指数在1997年发生突变。以上分析表明,昆明市无雨日数,高温天数增加,降水日数、低温天数减少,这些均表明昆明干旱化倾向明显,增大了昆明的抗旱压力。

3结论

通过对昆明市气象站近63年来的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得如下结论。

(1) 1951年-2013年间,昆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09 ℃,气温呈整体升温趋势。从各月气温看,昆明各月均呈上升趋势,除5月外,其余各月均通过了α=001及以上的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四季气温看,昆明四季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2) 昆明市近63年平均降水量为9808 mm,年降水量在2008年出现突变,之后有增有减。1、4、5、11 月的月平均降水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其余月份呈不显著下降趋势;从四季降水看,春、冬两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呈下降趋势,四季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3)在极端降水指数中,持续湿期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持续干期和一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而在极端温度指数中,热日持续指数、暖夜指数及暖昼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次,冷日持续指数、冷夜指数及冷日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热日持续指数在1997年发生突变。昆明市无雨日数,高温天数增加,降水日数、低温天数减少,这些均表明昆明干旱化倾向明显,增大了昆明的抗旱压力。[HJ1.8mm]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地理学报,2009,[JP2]64(11):13631374.(CAI Yunlong,LI Shuangcheng,FANG Xiuqi.The research forefront of physical geograph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11):13631374.(in Chinese))

[2]王绍武,叶瑾琳.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J].大气科学,1995,19( 5) :545553.(WANG Shaowu,YE Jinlin.Analysis of global warming in the past century [J].Atmospheric science,1995,19 (5):545553.(in Chinese))

[3]尹云鹤,吴绍洪,陈刚.19612006 年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的[JP2]区域差异[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1472157.(YIN Yunhe,WU Shaohong,CHEN Gang.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hina′s climate change trends and mutations in 19612006[J].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2009,24 (12):21472157.(in Chinese))

[4]翟盘茂,王志伟,邹旭恺.全国及主要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M].气候变化与中国水资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ZHAI Panmao,WANG Zhiwei,ZOU Xukai.The change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major river basin[M].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resources,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7.(in Chinese))

[5]丁一汇,任国玉.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DING Yihui,REN Guoyu.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M].Beijing:Meteorology Press,2008.(in Chinese))

[6]任玉玉,任国玉.19602008年江西省极端降水变化趋势[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4):462469.(REN Yuyu,REN Guoyu.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extreme precipi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19602008[J].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5(4):462469.(in Chinese))

[7]Marques S C,Azeteiro U M,Martinho F,et al.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lanktonic communities:The effect of an extreme event(severe drought) in a southern European eatuary[J].Estuarine,Coastal and Science,2007,(73):725734.

[8][JP3]Min S K,Zhang X B,Zwiers F W,et al.Human contribution to moreintense precipitation extremes [J].Nature,2011,470:378381.

[9]周雅清,任国玉.中国大陆19562008 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 ( 4) :405417.(ZHOU Yaqing,REN Guoyu.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n 19562008[J].Climate and environment,2010,15 (4):405417.(in Chinese))[ZK)]

[10][ZK(#]王琼,张明军,王圣杰,等.19622011 年长江流域极端气温事[JP2]件分析[J].地理学报,2013,68(5) :611625.(WANG Qiong,ZHANG Mingjun,WANG Shengjie,et al.Analysi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Yangtze River in 19622011[J].Geographic Journal,2013,68 (5):611625.(in Chinese))

[11]刘丽,陶云.云南省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J].干旱气象,2012,30( 1) :1520.(LIU Li,TAO Yun.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flood season in Yunnan province [J].Arid Meteorology,2012,30 (1):1520.(in Chinese))

[12][JP2]王宇.云南气候变化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4133.(WANG Yu.Introduc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Yunnan [M].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1996,4133.(in Chinese))

[13]凌红波,徐海量,张青青,等.19562007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11,33(1):6471.(LING Hongbo,XU Hailiang,ZHANG Qingqing,et al.Climate change in Manas River basin,Xinjiang during 19562007[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11,33(1):6471.(in Chinese))

[14]李常斌,李文艳,王雄师,等.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近50年来气[JP2]温降水径流变化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4):712.(LI Changbin,LI Wenyan,WANG Xiongshi,et al.Characteristic 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mountain runoff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aches of Heihe River basin[J].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1,47(4):712.(in Chinese))

[15]Xuebin Zhang,Feng Yang.RClimDex(1.0)User Manual[K].2004.

[16]李常斌,王帅兵,杨林山,等.19512010年洮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JP2]变化的时空特征[J].冰川冻土,2013,35(5):12591266.(LI Changbin,WANG Shuaibing,YANG Linshan,et al.Spatial and variation of main hydrologic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Taohe River basin from 1951 to 2010[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13,35(5):12591266.(in Chinese))

[17]Tabari H,Talaee P H.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over Iran:19662005[J].Hydrol,2011,396(3):313320.

[18]Kahya E,Kalayci S.Trend analysis of stream flow in Turkey[J].Hydrol,2004,289(1):128144.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2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科学技术生态科技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72-03

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全球气候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引发了许多极端气候。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人类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减缓人类发展给自然带来的灾害。只有全球各国在一定的框架协议内,坚持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以生态科技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才能维持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分析气候变化事实,探究气候变化机理,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总体上升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很可能是1950年以来大部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1]

除了全球温度的升高,冰川的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巨大的自然灾害。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联合会世界灾害报告说,因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吞噬了22.5万人的生命,200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丧生的人数达到25万,是2003年的3倍多,2002年的11倍,也是1994—2003年平均数的3倍。2004年共发生自然灾害719起,是近10年来第三个自然灾害最多的年份,经济损失大约在1000亿美元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05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高达95573人,自然灾害数约为360起,造成经济损失1590亿元。

2006年,据联合国网站统计显示,在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包括226次洪水,66次风暴和30次极端气温灾害,丧生人数是21342人,经济损失达190亿美元。

2007年,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全球共发生405次自然灾害,比2006年的423次有所下降,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0年以来最低。2007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40%,达到2.01亿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35亿美元。

2008年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秘书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球死于自然灾害的总人数为235816人,从近10年来看仅次于发生印度洋地震海啸的2004年。5月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造成138366人遇难,同在该月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87476人丧生。这两次灾害的死亡人数占到了总数的约95%。此外,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10亿美元,从近20年来看仅次于美国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2005年和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995年。

2009年,国际减灾战略署(UNInternationalStrategyforDisasterReduction)称,今年共发生245起自然灾害,较2005年的10年内最高纪录434起有明显降低。初步数据显示,在今年发生的所有灾害中,224起与气候有关,灾害共造成总损失为190亿美元。

联合国减灾署报告称2010年全球发生重大自然灾害373起,导致超过2亿人受灾,29.68万人丧生,造成近1090亿美元经济损失。

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1年7月下旬至今,受台风和强降雨的影响,泰国连降暴雨引发洪水,中部地区受灾尤其严重,洪水造成全国数百万人受灾、400多人死亡,1/3省份被淹,多个工厂停产。2011年8月,“艾琳”登录美国,造成21人死亡,百万人失去电力供应,部分地区遭遇洪水灾害,估计损失高达70亿美元。

2012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00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约为650亿美元,仅飓风“桑迪”就造成了大约250亿美元的损失。但总体而言,2012年的经济损失远远低于上年。

2013年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其中投保资产310亿美元,分别低于近10年的平均值1840亿美元及560亿美元。虽然去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高于近10年的平均值790起,并造成全球两万多人死亡,但是死亡人数与近10年受自然灾害致死的平均值106000人相比,已大幅下降。

2014年全年共发生自然巨灾事件980件,致7700人丧生,巨灾造成损失1100亿美元,总体而言,2014年全球未发生极端恶劣的自然巨灾,损失总额远低于过去10年总额的平均值。①

科学家们对过去几十年气候变化的分析表明:这些变化发生得比历史水平要更高,且在不断加速。地球已进入一个气候快速变化的阶段,它很可能比过去几千年自然发生的变化还要快。[2]

2科学技术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的因素之外,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在过去的万年期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自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浓度明显上升,超过了自然界在过去约100万年以来的最大值,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明显和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能源的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达到理想境界的阶梯,是创造财富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强大手段。回顾人类的历史,正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带来了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劳动组织的结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工具的科技水平和质量,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工具的产出水平,同时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和范围,开拓经济增长新领域,使废物、贫矿和信息成为新对象。[3]

科学技术提高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车代步”“冬暖夏凉”、信息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更大。

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由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西方工业革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等问题,因此,在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于社会的同时,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负面影响,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巨大危险,应该正确的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矛盾。

3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只有继续向前发展,人类才可能日益进步。如果因为科学的一些负面作用,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必然会得不偿失。

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确实影响生态失衡,但它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相反,科技落后才是导致生态问题的内在机制。科技落后,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使资源过度地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科技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排放的废弃物多,它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4]只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使用,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或企业,才能在兼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3)“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娱乐产生网络游戏,“+”零售产生电子商务。互联网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更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认为,包括批发业、广告业和新闻业在内的17种行业,将被互联网颠覆。[5]

(4)调整能源结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5)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和推进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的发展。

(6)生态科技。政府应该在迫在眉睫的生态科技难题上迅速推进,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技术系统,如报账人体健康的防污染防止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如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如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6]

(7)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技术发展,实现退耕还林。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争取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加大林业的建设,实现科技造林、护林,实现林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之,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科学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改进现有的技术,推进新的技术,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摒弃传统的用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作为发展模式,革新科技发展新思路。

4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为不争的事实,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依然依赖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包括设备、骑车所需要的能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能源,而这些传统能源在燃烧或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了温室效应,增加了地球的负荷,引来了地球对人类社会的报复。

不需要抱怨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目前的现状,不应该放弃目前的发展,而是应该进一步的审视目前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关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合作,合理的调节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升到维持可持续发展上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关心新兴产业和农业、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 罗勇.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R].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2013-05-17. 

[2] 全球气候变化加速 干旱洪涝灾害并存[J].世界环境,2015(4):10-11. 

[3] 孙毅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0-31. 

[4] 王华英.科学的生态价值探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1):79-84. 

[5] “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15-05-19.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3

>> 基于法经济学与系统法学理论的林业法治效益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 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动向 基于管理科学下的消错学理论研究 基于适度教学角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研究 顶棚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研究 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 当代法学理论的发展 气候变化应对与《森林法》修改 会计理论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学生学习型组织研究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述评 中学化学教学理论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校企合作办学理论研究综述 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小学数学创新式教学理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 李宝明.中国系统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OL].(2003-10-27)[2013-5-29]..

[8] 张国庆.生态论概述[EB/OL].(2012-04-13)[2013-05-27]..

[9]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10]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J/OL].(2013-03-27)[2013-05-29]..

[12] 张国庆.系统企业学[EB/OL].(2013-5-21)[2013-5-29]..

[14] 张国庆.林业标准学[M/OL].(2011-02-20)[2013-05-29]..

[15] 张国庆.新森林法必须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J/OL].(2009-05-10)[2013-05-29]..

[18]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

2012(11):245-246.

[19]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M/OL].(2012-05-25)[2013-05-29]..

[20]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3-05-29]..

[21] 张国庆.和谐林业的法律保障[EB/OL].(2007-08-23)[2013-05-29]..

[23] 张国庆.对森林法第四十一条的修改建议[EB/OL].(2010-08-03)[2013-05-29]..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4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设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建设寒地高校校园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原则。以往传统的校园交通体系的规划只关注交通功能,缺乏对人行为的尊重与分析,比如在教学区内部出现车行交通,比如横平竖直的路网体系缺乏的人文关怀,注意的是动态路网的组织,缺少了静态节点的设计。在我们新时代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在校师生等人群的行为,或多或少的、主动被动的被“低碳”所引导所约束。

2寒地校园行为与绿色交通的关系特征

动态交通在高校校园中人群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以及职工,其行为模式对绿色交通体系作用的特征:首先是人流产生的间歇性,在课间及放学下班的时间人流往往会集中出现,易造成各种交通模式交叉混乱。其次是步行交通系统的扩大性,校园交通不同与城市交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校园道路的形式形态主要是为了师生的步行所使用的,当出现大量人流时,这种步行的方式也是交通疏导的最好方式。第三是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在一些大中型的校园中,师生们往往需要步行,自行车,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第四是我们静态交通的文化性,这里设定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一些交通的节点,及一些漫步、休憩的广场等。第五是寒地校园师生冬季的活动多以室内为主,由于气候环境比较特殊,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往往聚集与室内。

3建立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

在寒地校园中建设绿色交通目的就是要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直接方法是减少校园内私家车的使用,加强步行系统的建设,增设自行车自动换乘点等。

(1) 步行系统的建设

步行系统一般根据空中、地面、地下位置不同需要区别设置。其中以地面步行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广场,步行带,人行道等等。在高校校园中步行系统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交流的空间。在设置这些步行系统的时候要关注使用者的感受,方便瞬时产生的学生流的集散。在一些交叉口需要空间尺度上适当的扩大,学生们便于在这些场所集中聚会,同时不妨碍其他师生的行进。另外在步行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变人行道单调乏味的状态两侧的乔木、灌木等植物要穿插设置,形成多变的曲线。在寒地气候这种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冬季气候恶劣,为了师生通行设置一些过渡性连廊可以缓解气候的影响和一些教职工使用机动车躲避恶劣气候的潜在想法,如沈阳建筑大学的长廊设计(图1)。

(2)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低碳绿色交通中自行车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它即可以比步行交通更高的效率,同时也是减少校园内机动车使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着不直接消耗能源、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特性。可以设置几个主要道路的自行车使用点提供免费的使用存放功能,基本要设置在机动车停放附近,方便教职工远距离交通使用。自行车交通也有很大弊病就是容易受到气候影响,在我国寒地校园冬季使用,需要地下交通的配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 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我们要如何建设这种新型寒地高校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首先我们需要将这种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理念与整个校区的规划发展之中,可以将碳排放作为约束性量化考核指标分配给校园中大量能源消耗者。

对于机动车辆交通的组织应设置好校车,通勤车的停靠点,方便同学师生的使用。通勤车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设置,一种为快速通勤直达各个分校区,或是各个乘降点;另一种为慢行通勤车可以模仿公车在路上多设置停靠点,方便教职工上下班使用。减少了教职工机动车使用的频率减少了碳污染。可以采用如上海大学新校区的内外环分开规划设计,将一些对外机构、后勤区、实验区、运动场地等用地布置在外环车行线以外,使内环形成怡人的步行空间(图2)。

(4)静态交通的建设

所谓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校园停车场地的设置。以往的大学停车考虑的是停车场服务半径,停车场的位置分布以半径内覆盖校园为目标,如美国康乃尔大学停车场布置(图3)。绿色低碳校园交通体系要减少机动车在校园的使用,我们就需要在各个主要校园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同时需要同时设置自行车停车位,和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方便师生使用。从长远来说地下停车可以节约土地的使用,同时可以同地下步行系统相结合设置,有利于寒地校园的冬季的节能降碳。解决自行车停车问题不仅要建设地下、半地下停车场以保证供应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对地面停车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引导改变停车观念。对校园现有空间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消极空间作为集中停车场,是迅速改善校园景观、优化和提高停车效率的良好办法。

4结语

新时代的寒地高校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学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整个低碳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由师生不同的低碳行为模式出发,我们确立了扩大了学校步行系统的建设;以非机动车系统为纽带严格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合理调整构建静态交通等方法措施。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建设策略,对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为那些正在从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建筑师提供一定的启发,为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孙靓.城市空间步行化研究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03):78

[2] 龚岳.大学校园道路系统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2,17-18

[3] 宋泽方,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26

[4] 李增道.环境行为学概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5] 王玉栋.大学校园交通系统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1,30

作者简介:

1、何晓斌 男 助理工程师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5

内容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为切入点,阐明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和消除生态危机与工业文明道路的路径冲突,提出应构建与生态危机相呼应的生态文明,并尝试绘制了相应的生态文明蓝图以探究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生态危机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应对与消除的必然选择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出席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协议书,这个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原有、已有、固有和现有的思维和发展模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协调发展。

(一) 人类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生态危机

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逐渐掌握了强大的科技和物质力量,改造着旧世界,创造着新世界。跨入21世纪以来的头十年,综观全球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为此做出了过多的牺牲,而使其千疮百孔。其中人口激增、生态失衡、自然资源短缺等引发的“生态危机”,已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人口激增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压力增加。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三百多万年,在开始的岁月里人口发展非常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迄今已超过60亿。人口增加必须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地和渔场,开发更多的水资源、能源和地下矿藏,从而加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人口问题反映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自然资源枯竭性消耗导致生态系统不可逆的“空洞”。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按其物质属性可分为再生性和非再生性资源二类,而 “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非再生资源的污染、短缺、枯竭以及可再生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人类对植被的消耗加速了土壤沙漠化速度,土壤退化和土壤资源流失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30%的陆地发生沙漠化现象,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因沙漠化和土壤退化而丧失生产力的土地每年就有2000万公顷(黄顺基等,2004)。当前,全球森林面积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加速了生物物种的灭绝。据资料记载,石器时代物种灭绝速度为每1000年1种;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物种灭绝达到每年1种;20世纪中叶发展到每天一个物种灭绝;现在每6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1850年以来,人类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绝种,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目前全世界有2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濒于灭绝的危险。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即所谓基因库,对人类的长远利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每消失一个物种都将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损失(黄顺基,2004)。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已使矿产储备近于枯竭。现代工业国家消耗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燃料矿物和金属矿物。矿物资源是属于非再生性资源。这些矿物是经过千百万年的地质运动在地壳中形成的,其数量有限,在人类生产发展的短暂历史时期,它们不能恢复。

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急剧恶化。目前,全球最具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加速金属、石料、涂层等风化,降低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还造成湖泊、河流酸化,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臭氧的减少使更多的紫外线射入地面,导致人类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增加,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称,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度,全球所有区域将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如果气温升高4度,全球生态系统则将遭受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性的经济重大损失。

(二)应对与消除生态危机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负面效应、完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协调、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与和谐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刘延春,2003)。只有生态文明才能够彻底应对与消除生态危机。

第一,生态文明不同于工业文明,它能更有效地应对与消除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的“衍生物”,工业文明只能使生态危机加剧,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生态的制约。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追求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它追求的是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满足,它所实现的是人、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代表着新的文明形态,它意味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结构的重要转变,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显然更能有效地应对和消除生态危机。

第二,生态文明不仅能应对与消除生态危机,而且还能促使生态系统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旨在实现人、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统一、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可持续发展。首先,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生态系统的更好更快发展。其次,人类的和谐、可持续的生态观已日臻完善,并自觉实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依靠工业文明应对与消除生态危机是不可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生态危机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蓝图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存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保护好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要求我们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即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其组成部分(俞可平,2005)。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提供了根基。科学发展观强调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保证,为生态文明提供法律支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加强生态道德建设,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和生态意识不断得到提高,自觉走生态文明之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就构筑了生态文明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换言之,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基,只要我们在根基上施加有用的“肥料”,就一定能使生态文明“开花”、“结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绘就生态文明蓝图。纵观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绘就一幅多彩的生态文明蓝图。这幅蓝图追求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使人、经济、社会、环境真正达到平衡、统一、和谐,人类文明的内涵将更加丰富。人类把追求和平、和谐、发展、生活的质量、环境的质量作为人生的目的。人类自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基于自然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平等地进行有效的生产活动,更加重视资源的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构建全球共享已有资源的道德体系和观念体系。人类在与自然的和谐中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探究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而要实现生态文明,应当着重从以下途径入手:

构建高品位的生态社会。要着眼于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铸造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天人合一”的生态追求。不断推进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逐步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构建支撑整个生态发展的格局与模式,逐步提高生态系统整体水平,加强人类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生态产业,激发生态系统的整体活力,培育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提高生态及文化品位,形成人居环境优美、安定祥和的生态文化氛围;启动智能化生态管理系统,加强生态保障设施建设,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经济高效、生态文明、环境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健康安全、社会永续发展、适宜创业及生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品位生态社会(吴凤章,2006)。

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保证。只有用制度才能使生态文明的道德与法律地位得到充分的保障。其一,为生态文明立法。发挥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形成系统性、法规性的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其二,要出台相应的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其三,设立生态与环境保护基金,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其四,构建全民参与、监督、评价的舆论体系。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不仅涉及技术革命,还会影响和牵动经济社会变革,并且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对现有的低端制造产业和产品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以及新技术的采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产业,达到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取代传统低端制造业的目的。

构建有序有力的生态恢复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代际平等。我们要自觉进行生态恢复,以保持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自然和谐。积极构筑生态恢复系统,使生态及时得到恢复,以构建和谐、有机的生态氛围(叶进等,2008)。

构筑通力合作、共同承担生态责任的观念与措施体系。现有的生态环境已不再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所能改变的,为此需要与国际通力合作,构建生态综合治理的“生态链”,从而相互制约,互相合作,共同促使生态环境优化,从而实现高度的“天人合一”。我国率先提出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届时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培养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自然观。在全球生态危机下, 生态道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道德建设,必须破除“人类中心主义”。首先,要培养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采取有效措施将人们的爱美情操转移到生态自然方面,从而使人们逐渐形成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操。其次,在人们的道德良知中增添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内容。保护生物,不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杀无辜,不断培养“仁爱”情操,使生物的多样性得以保存。再者,要节约资源,勤俭节约,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与发挥(刘延春,2003)。

面对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依靠工业文明是不能彻底应对与消除生态危机的,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生态危机相呼应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顺基主编,陈其荣,曾国屏副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延春.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3)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6

关键词:温湿指标;文物质地;控制系统

文物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加强文物保护,对于一个民族的古今对照,借鉴并发展有着深远作用。

为了防止或减缓文物的老化,博物馆需要创建出一个文物储藏的良好环境,而影响环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空气污染物、微生物、光照、湿度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这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因为温度和湿度对文物可能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有重要影响,比如文物的霉变,其次,如果温度和湿度不能保持相对稳定,剧烈脉波冲动则会对文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文物的热胀冷缩就是温度变化大造成的。所以,温湿度指标不止要保证文物储存环境的适合,也要避免温湿度的过度波动。

一、现阶段温湿指标存在的问题

1.人的舒适要求和文物的保存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人的舒适要求和文物的保存要求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就是博物馆文物保存温湿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原先的控制技术虽然能达到人体对温湿度的要求,但是会造成冷凝现象,对文物的保存造成阻碍,后来Lafontaine等学者提出在冬天采用恒湿器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和提高,这种方法虽然避免了文物保存出现冷凝现象,但是又不能适应人体舒适要求,所以这种装置不能同时满足文物和人的温湿要求,只适用于那些不对外开放的小博物馆。

相反地,Biroll等在某图书馆中采用地板辐射和地板送风的HVAC系统,既能够使人感到舒适又能满足文物保存环境。但是要想用HVAC系统对整个展厅进行集中控制其实是不大现实的,它的控制范围毕竟有限,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将展厅与展柜分开控制,采用两个系统。

2.消耗能源高

现阶段博物馆的环境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冷却除湿的方式,这种方法耦合性很强,能量消耗很大,而德国汉堡某博物馆针对这一点有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案,他们采用温湿独立控制技术,在文物保存的展柜上使用双层玻璃,这样两层玻璃之间也会形成一定温湿度,而展柜内层里的相对温湿度就更容易控制了。这种方法不但减弱了温湿度的波动变化,同时也减少了能源消耗。

二、实现方式

1.展厅集中控制

展厅集中控制的方式是将文物和参观的人集中在一起,使用同一种系统或方式来控制展厅的温湿度,使文物和人处在同样的环境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厅采用这种集中控制方式,采用中央空调,展厅空调根据气温情况,人工控制其开启和关闭,手持式仪器检测结果显示,展厅内温度在19.3℃一21.7℃,相对湿度在54%一64%,基本符合温湿度要求。

同时,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游客活动影响,数据显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天内温度的最低点为早晨8 : 30左右,而最高温度则在11: 00左右,说明游客的活动和灯光的照射也会引起温度的上升,而闭馆后温度逐渐下降,这也是温湿度标准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2.展厅与展柜分开控制

展厅和展柜采用两套系统则可以很好地照顾到文物保存和人体要求的差异,展柜的系统用来给文物保存提供良好环境,而展厅的系统则能够满足参观的人的需求。但这种实现方式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说展柜内部的温湿度受HVAC系统运行状况的影响非常大,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展柜内部的温湿度就会因此而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时也涉及到上文所提到的耦合性太强,造成的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

后来也有学者对调温调湿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芝加哥Field Museum将调湿材料加入湿度控制模板上,这样就能对空气起到再一次调湿的作用,避免文物周围温湿度的过分变化。

三、文物保存温湿度标准制定及其实现方式注意点

1.考虑具体地区和文物质地的差别

Rogers认为博物馆温湿指标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联系,各个地区应有其相应的标准,例如加拿大的博物馆在冬天湿度应取35%,温度应取20℃,,而在夏天湿度则取47%-50%,温度取23℃,这其中的差异就是因为考虑到加拿大具体天气情况。

在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进行温湿度检测的时候也发现了此类问题,由检测期间正值重庆一年中湿度最大的季节,室外阴雨,湿度较高,因此对展厅内的湿度造成了较大影响,部分展柜最高达到了74.8%,波动幅度高达0.8%,明显超过了文物保存参考要求,所以我们在制定文物保存温湿指标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博物馆所在地区的指标。

2.多种监测手段

博物馆在处理这项任务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监测手段来监测展馆的温湿度,在监测点、监测时间、监测点等方面更要做到全面、科学,尽量避免误差。比如说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温湿度的监测就选择7个检测点放置了TESTO T175-H2型温湿度连续记录仪,记录温湿度变化情况的时间长达72小时,频率为每五分钟一次。 监测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获得大量的数据,在从数据中提取出有效信息,最终指向更加完善的博物馆文物保存温湿指标。

3.积极探索更多空气处理方式

一般在雨季,博物馆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一楼展厅的湿度会骤然增高可能不利于文物的保存,因此在这种梅雨天气应加大对展厅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试,可利用干燥剂和小型除湿机等手段,或者利用吸附除湿、温湿独立控制等来设计博物馆的环境控制系统的方法方式,根据文物材质等实际情况对展柜进行湿度的调节。同时也要注意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支持可持续性发展,多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此外,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监测结果显示:在雨季,库房由于环境相对密闭,湿度控制整体效果会较好,所以这也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四、结论

文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历史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物遭到了破坏,如果我们能通过控制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温湿度来给文物的储存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将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