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文1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8-0070-01

云计算技术融合了负载均衡、网络存储、效用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扩展性、通用性、大规模、虚拟化等特点及可提供可靠、廉价的服务。云计算的服务包括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及SaaS(软件即服务)3种模式。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云服务的市场规模或达520亿,同比增长31.9%,且在未来几年中,云服务市场仍会以超过30%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社会非常关注云安全的问题,具体涉及云端、应用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的安全层次。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建立了BIM云计算中心、360、绿盟、启明星辰、瑞星等公司制定了网络安全解决办法,并出现了阿里云、BIM云和百度云等,从而为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1 网络安全存储的关键技术

1.1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存储系统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其主要采用下列几种技术方式:一是口令核对验证,即在身份认证时,用户仅需输入事先建立的合法用户名与口令,便可校验用户是非法的或是合法的;二是智能IC卡,即事先在智能IC卡中录入用户的合法信息,而在身份认证时,仅需输入合法的用户名与口令,便会由智能卡向认证服务器发送随机数,以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三是Kerberos身份认证,即先利用授权服务器、资源访问机制使用户口令生成密钥K,再经授权服务器提供的票证认证身份,并在获得合法凭证后获得相关服务;四是PKⅠ身份认证,即通过利用彼此匹配的密钥,实现加、解密,并采用密钥备份、更新与恢复机制,以提供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

1.2 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先运用加密密钥、加密算法使明文变为密文,再在解密时采用同样的办法使密文为明文。目前,数据加密技术的常用方法包括对称、非对称加密算法。其中,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的密钥加、解密数据相同,详见图1。

结合图1,对称加密算法要求发送方、接收方知晓全部数据的加密密钥或具有访问权限,因此密钥在传递与管理上的难度很高。不对称加密算法的运用可有效弥补对称加密算法的不足,即其会使用一对公、私钥组合,且唯有私钥能解密经公钥加密的或公钥能解密经私钥加密的密文,其中公钥对外公布,而私钥由自己保存。

1.3 纠删码

在计算机网络存储系统中,可运用纠删码技术来应对误码信息位置的未知性、不确定性,且其要素包括分组码、码集、码字、监督与信息码元等。目前,常用的纠删码技术包括级联低密度纠删码、无速率编码和RS纠删码,从而实现了加速编、解码及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的。

2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条件是规模化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即其适合用在声音、图像、视频和文档等文件中,且可保证这些文件存储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同时要求用户按需付费。在这一应用过程中,一般通过副本、编码冗余存储和备份数据,以保证云计算技术的安全应用。

2.1 可取回性证明算法

可取回性证明算法是一种基于“挑战-响应-验证”机制的算法,其运用冗余纠错编码,以帮助需求用户验证云计算中数据的状态,即:在查询数据时,先由用户向云端发起挑战,再由云端据此作出响应,而用户通过验证云端响应信息,便可确定归档数据是否处在安全状态下。倘若验证未能通过,表面归档文件受损,要求尝试性恢复,而若破坏值处在阈值范围内,则可用编码冗余信息恢复原始数据,同时亦可利用副本冗余安全存储保障,以使恢复错误数据的几率更高。应用表明,可取回性证明算法可验证云中数据的完整性,可准确定位错误数据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处理。但若在原始数据的冗余编码中运用RS纠删码,会在一定阈值范围内出现数据丢失或错误现象。为此,通过可运用冗余数据进行修复,并分开放置,以使提取归档文件的速率更高,从而使得系统应用功能的便捷性更高。

2.2 MC-R应用策略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云计算技术在应用中采用的MC-R策略包括:一是用户端MC-R策略或用户端MC加密算法,即:针对数据伪装与隐藏能力较差的应用现状,运用用户端MC加密算法,可构建数据伪装、隐藏和标记模块,且这些模块的协同状态影响着云计算的安全应用;二是云端MC-R策略或云端RSA,即其仅加密核心隐私数据,以免云端RSA陷入大数据量消耗的状态中,其中对于加、解密模块,其应用流程如下:先由需求用户生成、保存一组RSA公、私密钥,再采用MC加密算法处理数据,并连同密钥传入云端,然后先云端加密数据,而在下载加密文件及用密钥解密数据时,要求需求用户的下载请求满足一定的条件。对于恢复、利用初始数据的问题,可先用云端数据标记模块寻找隐藏数据,再撤除伪装。

3 结论

在本案,笔者结合云计算技术的理论知识,探讨了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云计算技术具有性能高、可扩展性等优点,因此有助于保证网络数据的隐私性与完整性,同时通过运用M-POR、MC-R安全存储策略,可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完善、保护及实现部分数据的安全共享。总之,云计算作为一种新起的商业计算模型,其为下一代网络计算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存储、优质的网络服务。换而言之,为了适应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引入云计算技术及保证云计算的安全存储具有现实意义,值得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菁菁.新时期云计算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4):44.

[2]袁玉珠.云计算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储存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7):227.

[3]左琳.云计算技术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系统设计与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8):216.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文2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完善,为了促进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多样化,云计算技术在大数据处理系统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研究了在多元因素的影响下的数据模型对大数据处理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思想,采用了混合架构以及分散处理的云计算环境下的大数据处理系统的整体部署策略。

【关键词】云计算 大数据处理 融合处理

1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当前的数据增长速度已经呈现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专家对大数据处理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云环境下的分布式部署以及网络架构的融合和动态实时数据处理这三个方面。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当前的云计算环境下的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理论和实践基础。

2 基于融合思想的大数据处理方案分析

云计算技术模式下,人机交互和数据处理以及网络逻辑处理技术等都相对交融,处于深度融合状态。因此基于融合思想的大数据处理方案就是以融合思想为核心,将云计算技术模式下的各种分散的网络资源进行协同组织,然后再进行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分散状态下的资源优势,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比较优势,因此这种融合式的大数据处理方案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云计算技术模式下,大数据处理研究更多的着力点放在了大数据处理系统的构建、分散资源的协同以及相关的辅助技术等。从宏观角度来看,可以氛围内混合处理和混合管理两个方面。其中混合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各种无线以及有线的处理机制和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机制的管理,同时还包括了分散数据管理机制和协同机制管理等。而混合处理的研究核心则是着力于系统运行模型和相关辅助技术上。

3 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和处理系统分析

3.1 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

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基于融合式架构的应用。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架构模式,其中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相关应用的逻辑处理和数据调度等。而客户端则是专门进行人机交互,当用户想要执行数据处理分析人物时,通过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有服务器完成并返回给客户端。这个融合式架构相对简单,且容易维护,但是服务器功能有着极高的依赖,这也往往成为数据处理系统应用的瓶颈。

(2)分散式架构。这种架构的特点就是协同控制的节点都是平等地位,并且和处理系统有关的控制和管理模块都是分散在各个客户端上。客户端拥有一定的自治属性,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数据采用分布存储和分布操作,这样在维护方面就变得较为困难,而且节点之间的实时同步和用户动态注册的应用也难以实现。

(3)混合式结构。这种结构拥有前两两种结构有点,通过服务器实现数据信息的统一维护,而客户端一方面实现信息传输功能,同时也能够和用户在某些应用方面进行充分的交互,因此能够有效减轻服务器端的压力,这样也能够消除服务器端的瓶颈。提升系统的鲁棒性和灵活性。

3.2 云计算技术下的大数据处理系统具体分析

3.2.1 系统架构

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大数据处理平台的节点主要体现下面几个特点:其一是节点分散性;其二是数据处理动态性;其三是数据来源混构性。

这个处理平台架构采用了融合式的调度执行层和任务融合调度管理,并根据处理规则和不同的参数来调整处理引擎的数据和算法组合以及计算资源。对大数据资源的数据交互和任务分工工作进行了有效融合。同时在管理层,也对业务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提升了容错处理能力。

3.2.2 系统处理流程

系统处理流程主要是对分散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其关键就是对分散的数据进行提取,因此首先给其他应用提供数据接口。然后数据管理部分要融合数据资源,并在一定容忍度的基础下,对不同的数据处理机制进行比较,进而优势融合。最后数据处理中心则是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然后统一分配数据资源,从而在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处理的融合。

3.2.3 处理系统的部署

某信息产业园的大数据处理系统的部署是根据信息企业集群的需求,然后对现有分散数据资源进行挖掘,比如企业内部的ERP和SCM系统中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该企业提供战略发展资源。图1就显示了这个部署图。

从部署图可以看出,在这家企业中,ERP和SCM和CRM是其数据源,然后经过服务器处理之后,分布到n个数据库,然后进行合并进入到大数据管理模块,最终能够实现数据查询和数据决策服务。

4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采用融合式思想,在云计算技术条件下,对大数据处理系统进行部署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当前的信息产业,由于其自身的解决方案并不能够实现大数据条件的比较优势,所以本文提出的融合式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有效的提升了数据利用深度,拓展了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于戈,谷峪,鲍玉斌,王志刚.云计算环境下的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J].计算机学报,2011(10).

[2]程苗基于云计算的Web数据挖掘[J].计算机科学,2011(S1).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文3

关键词:云计算;分布存储技术;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3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和科学也已不可估量的速度飞速行进着,与此同时,在各行各业中不断推进和广泛应用的信息化向信息技术发出了更新一轮的巨大挑战,对信息技术向前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云计算随着存储、通信技术以及计算等的发展而出现并得以广泛应用,使得用户能够更便捷、适时地访问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信息资源,整体来说,云计算同时具备着高可靠性、虚拟化、超大规模、价格低廉等特性,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海量数据存储要求。在这一环境下的分布存储技术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虽然功能强大,然而从当前形势看来,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地做出分析和研究。

1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当数量的数据信息的计算以及存储等相关服务,同时跟随当下形势呈现出非常流行趋势的通信技术而产生的新型的、能够为各行各业进行分享基本数据资源的一种计算模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基本上是不参与相关流程的,云计算机能够保证用户实现随时、便捷且放百度呢存储服务、访问网络服务、计算服务等一系列资源。源头上看来,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是将庞大的数据节点以及相关网络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有机结合,继而就可以形成一个或者是一些具与一定规模的数据中心,进而由这一数据中心向有所需的用户提供到他们需要的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关于云计算这一方面做出的相关研究表明,云计算具有最为显著的属性包括高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规模超大灯,因此就可以在相应的环境下很好地实现庞大数据信息的存储操作,存储的位置多为不同数据中心的不同节点之上,即存储在这些节点之上的数据信息都是透明的、共享的,因此一旦用户有哪一方面的需求,只需通过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出的数据访问接口就可以满足自己需求,获取到其中心内部存储的数据信息。然而当前看来,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分布存储技术显然也是遇到了一些巨大的挑战,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数据量、数据信息的规模是非常可观的,无疑会为数据中心的相关有效成本费用、容错性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带来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做出分析研究。

2 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技术

2.1 可扩展性研究

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在各行各业都会应用到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对相关数据做出一定的有效处理,当下看来,海量信息显然单靠计算机无法满足其处理操作,类似存储、计算等,这一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分布存储技术研究应运而生,首先研究其可扩展性。研究之前先分析传统的数据存储计算,其通过冗余的磁盘实现相关要求,那种采取与流行时进行提高数据存储可扩展性的方式虽然确实实用了一定时间,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满足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只是基于云计算之中的庞大的海量的数据节点,其存储的数据规模以及相关数据中心的规模仍然处在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上,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储容量显然不能由磁盘预留方式来实现了。因此,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技术又到达了一个致高点。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不可能采取冗余磁盘预留的方式来扩展存储空间,并且它也不可能在建立之初将所有的操作都完完全全规划好,譬如说谷歌当前看来,已经在全球的数据中心就有36个,并且每一个数据中西所包含的计算机节点达到了数百万个;再譬如微软的数据中心,对外宣称其将会在全球建设多余二十个数据中心,同时在九月份已经在芝加哥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其中包含了二百二十多个集装箱,同时每一个集装箱中机器数都在两千作用,其服务器还会以十四个月为周期进行成倍增长,赶超摩尔定律增长速度,因此,基于数据中心的网络可扩展性进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以期能够适应当下不断增长、扩展的应用需求。

2.2 容错性研究

云计算提供商仅仅依靠传统的提高容错性的方法进行操作显然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这是因为传统的容错性提高办法是经由高性能的服务器、RAID技术或者是专用的存储设备来进行相关操作,完成这一内容的成本十分高昂,根本无法满足现今云计算提供商的要求,除上述之外云计算之中庞大的节点以及数据规模注定了极高的失效概率。在云计算这一大环境下,操作失效非常常见。譬如在谷歌公司中,就曾在零六年做出过一份报告,即在云计算环境的分布存储技术的数据中心内部,平均每一个Map Reduce作业的运行过程之中就包含了五个失效的节点;每一个拥有着四千个节点金星运行的Map Reduce作业的相关数据中心中,几乎平均六个小时中就有一个小时的磁盘失效时间,这无疑会给云服务的提供商和资源应用者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和损失。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情形下会造成失效的结果。总而言之,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的频频失效必将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损失,其程度不可估量,因此当下而言,容错成为云计算环境之下分布存储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同时其亟待解决。关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想要更为彻底有效科学的提高其容错性,单研究节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以提高在屋里拓扑结构上的容错性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必须同时研究在节点上存储着的数据的相关组织和管理操作,以提高数据容错性,达到最终目的。

2.3 成本控制方面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存储技术之所以需要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出一定的研究,是因为传统的分布存储所需要管理组织的节点和数据的规模都非常显,能耗相对也自然比较小,同时于企业而言,低消耗下他们是愿意通过成本输入来交换可靠性能以及效率的。然而,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其能耗是非常大的,同时为了使设备处在正常运转的状态之下,能耗还要增加很大一部分。在24*7的运行模式下,在数据中心的存储开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能耗。曾有研究人员作出相关研究发现,基本上每一台服务器四年的能耗与其相关硬件的成本不相上下,而且一旦能耗有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提高磁盘等一些硬件设备的运行寿命,这些都会大幅缩减整个数据中心的成本,因此就可以说,当下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就是如何降低能耗进而降低成本,相继会产生的优良效果就是能源得到节约,环境得到保护。总而言之,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需要研究的重大内容即尽可能多角度的对设备的制冷消耗进行研究,从而期望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云计算的成本费用。

3 数据中心网络构件技术

3.1 以服务器为中心

之所以会研究到数据中心网络构件技术,是因为数据中心是使得云计算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所在,通常来说,它主要的包括着两个部分,分别是软件和硬件,软件即数据中心提供出服务时所应用到的软件;硬件即数据中心的相关计算机设备以及支撑系统的一些基础设施。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主要即是在每一个数据中心的相关服务中都会安装网卡,且数量较大,然后运用网线把网卡和服务器进行连接,继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整体,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增大数据中心的存储功能。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在结构的组成以及线路的连接两个方面都比较简单,从而达到确保网络底层与服务器之间的有效数据交互,当前看来还有功能更甚强大的路由算法,然而这一结构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由于数据信息会占据相当大的服务器计算资源,就会导致存在一些链路无法实现功能,继而使得服务器的数据压力更大,服务器的计算速率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成本的费用以及功能的损失两方面来说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2 以交换机为中心

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网络构件结构其实最主要就是对于交换机的应用,交换机将每一个服务器的数据中心有效地连接,再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包转发,当然,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相关的服务器负责的功能有所不同,其只是对于数据信息的存储以及处理负责。通常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网络构件被交换机分成了三层,最为主要的分别是核心层、边缘层以及聚合层。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中心中,经由交换机作为中心的网络构件结构具有的优点有操作简便,稳定高效,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换机的应用实现一些扩展功能,然而,这一结构也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比如由于交换机的使用,导致整个数据中心的操作具有不够良好的灵活性、较低的服务器利用效率以及交换机资源的浪费等,通常而言,这一结构在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构件中应用较多。

3.3 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上述两种数据中心网络结构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形成一种功能上更加强大,实现互补的新型结构。在混合模式的结构中,主要是将交换机作为将服务器进行连接的节点,同时配合安装在服务器中的多个网卡,除此之外,混合模式的网络结构中实现了特定场景下的网络结构,它综合上述两种结构的优势,因此比其更加的灵活自由,同等性能的条件下,对于数据中心的成本而言有一定的降低功能。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云计算中庞大的数据节点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进行有效的有机结合,进而就形成了一个或者是一些较为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点,从而达到向用户提供一些基本性质的服务,使得客户的使用需求得到满足。总而言之,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技术使得庞大的数据信息得以存储,存储位置即为数据中心内部中的众多节点中的不同节点之上,更为甚者会存储到在不同数据中心的不同节点上。整体来说,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分布存储技术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上述内容,如何实现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在数据中心中进行存储的大量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陈全,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09):56-57.

[2]张莉.浅谈云计算技术国内发展现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78-79.

[3]崇阳.基于云计算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32-33.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文4

关键词:云计算 分布存储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06-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计算机的大量应用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一、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现今大量数据源计算和存储需求的通信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可以分享基本资源的计算机模型,是发展中具备划时代意义的模型。云计算的核心是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个人计算机的方式,构建多个计算机相连接形成大量设备网络数据中心,以此来存储大量数据信息,数据存储中心的基本作用实际上就是依据上层服务和应用为以后提供便捷、安全、可靠、透明的服务和数据存储功能。数据中心是云计算的基础,能够连接系统中不同业务以此来操作各种业务,服务提供上能够依据各种数据来获得合理的服务。内容提供商主要就是从数据中来获得相应内容。依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独立计算机中存储大量数据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出现了云计算模式下的分布存储技术。这种计算机技术能够节约大量费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中心存在不同节点,各种节点上存储大量数据,也可以存储在不同中心上,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数据和组织方式[1]。

二、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技术的结构

数据中心是保障正常运行云计算的基础,一般包括两部分:软件和硬件。云计算模式下,硬件实际上是说数据中心基础设备,包括支撑系统以及计算机设备。软件主要就是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的安装程度和服务。数据中心节点结构和云计算高效、安全存储的关键和基础。所以,对数据中心不同类型路由转发功能节点进行分类处理,基本上包括三种类型,如下所示:

1.服务器结构

服务器结构实际上就是依据网线来相互连接,其结构中服务器一般就是用来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并且同时也包括转发数据包的功能。在结构组成和线路交换方面来说服务器核心结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不需要交换机等硬件设施,能够更好的进行底层网络和服务器的交互工作,为以后高效的路由算法开发提供保障,但是这种结构实际应用的时候会出现一定问题和不足,例如服务器占用大量的计算、链路存在冗余、提高服务器负载压力,以至于导致严重降低服务器计算的整体效率,以此会降低服务器性能和提高设计成本[2]。

2.交换机结构

数据存储的传统结构一般都是使用交换机,在没有正式应用云计算技术以前,大部分用户使用过程中数据存储中心就是交换机,也就是说一起联系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交换机是上述两部分的枢纽,存储技术就是交换机结构的核心和基础,实际操作中基本上都是树形结构,包括三个部分:聚合层、核心层和边缘层。实行结构具备扩展性强、容易连接、操作简单等特点,但是交换机结构实际应用中也会出现问题和不足,例如,存储技术落后、有限的存储量等。存储数据的时候能够优化处理存储的高效性和操作的灵活性,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应用空间。

3.结合交换机和服务器的结构

上文所述的单一交换机结构和单一服务器结构都会存在缺陷和不足,所以,实际应用中有机结合两种方式进行混合应用,取长补短。这种混合模式可以在可扩展性、路由费用、建设成本、网络结构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成本建设汇总主要就是因为混合结构能够凸显服务器和交换机的优势,在具备相同性能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建设成本;扩展性角度来说混合结构受到网卡安装数据限制服务器的功能,并且也存在有效的数据中心节点规模;网络结构角度来说,混合结构一般能够结合应用服务器和缓解路由转发的基本功能,保障更加灵活、方便、自由的应用网络结构[3]。

三、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关键技术

1.数据容错技术

数据容错技术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联系现代网络数据服务业务,此外,数据容错技术是云计算环境中最重要的分布存储技术。数据容错技术实际上就是说在运行网络数据信息服务系统的时候,形成错误激活问题的基础上数据信息仍然能够为用户提供保证性技术以及无间断数据服务。这种运用模式以及形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整体系统更加可靠、安全的运行数据服务信息机制,以便于全面提高服务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能够提高访问数据信息的效率。数据容错技术应用的时候,在出现数据错误的时候可以保障稳定、安全、有序的运行整体化技术系统,并且也能够在确保安全运行系统的基础上,及时修正系统错误信息,同时也可以及时删除或者对比确定冗余信息,全面实现突破数据处理技术的局限性。目前包括两种数据容错技术,复制容错技术和纠删码容错技术。

纠删码容错技术实际上属于信道传输编码技术,可以容忍丢失多个数据块,并且也能够在分布式存储中融入信息,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存储空间,编码容错技术能够编码多个数据目标,形成众多数据目标,以至于能够降低复制数据的效率,但是具备成本高、开销大的缺陷。复制容错技术实际上是数据对象应用中构建多个相同模块,在不同存储节点中进行合理分布,也就是说数据对象失效以后,还是能够依据此来获得相同有效的数据。复制容错技术主要包括数据组织结构、数据复制策略两个面[4]。

2.节能技术

2.1软件节能技术

软件节能主要就是在不降低网络数据服务系统的基础上,达到控制信息存储数据最低耗能的目标,软件节能技术的关键就是数据管理和节点控制管理操作,依据上述管理行为来达到有效控制设备节能的作用[5]。软件节能技术包括数据管理技术和节点管理技术两方面。节点管理技术实际上就是为选择分布存储节点提供依据,并且其他节点处于封闭或者低耗能的情况,从而起到降低消耗的作用。目前分布式存储中包括三种数据管理技术,动态数据存放管理技术、静态数据存放管理技术、缓存预取管理技术。

2.2硬件节能技术

硬件节能技术主要就是从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硬件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计算机整体技术和数据中心技术两种类型。数据中硬件技术一般来说就是高能耗、高性能的替换操作。计算机整体技术就是广泛运用新型技术体系的结构,以便于能够降低总体耗能的标准。云计算环境中运用分布存储技术能够实现节能技术属性,全面提高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广度,实现软件节能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为保护环境提供保障和基础[6]。

硬件设备降低耗能的主要特点就是拥有良好节能效果,不需复杂的组件,但是需要重新设计系统硬件和体系结构,硬件设备具备比较差的灵活性,不能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并且大批量替换已经应用的硬件设备会产生比较高的成本,所以这种方式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广。目前研究云计算分布存储技术的时候,软件节能技术是关键和热点,这种技术不需要改变硬件设备,依据数据管理技术和节点管理技术改变数据缓存方式、数据存放,构建更加节能的磁盘节点,从而达到降耗节能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当今时代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云计算是新型计算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在存储数据结构中,云计算能够有效连接网络设备和大量数据节点,从而构成大规模数据中心,为满足不同条件的服务需求奠定基础。实际应用分布存储技术的时候,虽然数据规模比较大,但是也会出现数据失效等现象,以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技术,为以后发展分布存储技术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宋国平,邱阳.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9):30-31,41.

[2]王意洁,孙伟东,周松等.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J].软件学报,2012,23(4):962-986.

[3]冯敬益.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分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5):59-60.

[4]王方,蒋弦.关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2):89-89.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文5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医院的规划与建设,拥有在全球范围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合作的成功经验,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八年参加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思科非常重视在中国医疗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致力于同各级政府、医疗单位和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医疗改革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创新发展,思科于2010年与CHIMA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思科一直致力于成为云计算和云服务方面的引领者与核心驱动者之一。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企业事业部总裁张思华先生表示:“思科的云战略就是使用户居于中心,将网络作为云的运作平台,通过为用户部署云服务,来确保其协同、创新和安全地开展业务,从而进一步加速云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同时,思科还将通过丰富的云生态系统,帮助客户部署经过全面测试、行业最佳的整体云解决方案,并最终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网络平台优势提供云服务的市场领导者。”

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思科着力研发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思科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其创新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互联医院解决方案,包括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智能互联-思科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和医院内外统一协作医疗解决方案,以及协作式医疗技术(包括远程医疗和院内互联)和区域协作医疗网络云技术在思科“思蜀援川”项目中的应用。

对医疗机构而言,大量的业务应用数据、临床检验数据、医学影像数据对网络的带宽、可靠性等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思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技术,先进的高速万兆级局域数据网络技术以及数据、语音、视频、楼宇观察等各类信息网络的全面融合技术,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面向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医院的运行。

与此同时,思科的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和访客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接入服务,集成化安全特性可以为保护敏感的患者数据提供先进的身份验证和加密技术。全面的思科网络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提供集中、经济有效的管理并确保可靠性。

思科提供的统一通信(基于IP网络的多功能语音及视频电话技术)、思科网真(高清数字视频会议技术)、数字媒体系统(基于IP网络的信息发送与显示平台)等主要协同技术优化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为医护人员提供无缝整合的数据,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业务信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范文6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803-03

Data Computation and Data Storage in Cloud Computing

DONG Yu , GUAN Qu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network bandwidth, the conditions are more mature that access non-local computing servic? es through the network, so there is a technology what we call "cloud computing".The cloud computing is a new application model for de? centralized computing which can provide reliable, customized and maximum number of users with minimum resource.With the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deepening of the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it asks for higher demand, therefore, many researchers also strive to improve the cloud computing performance.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basic concepts of cloud computing. and on this basis, it also introduced the technology of data computation and data storage, it ha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to the multi-user isolation mechanism, and finally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and its future.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data computation; data storage; isolation mechanism

云计算[1]是I 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它指的是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 T基础设施。近年来,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发展非常快,主要原因是云计算具有如下优点: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安全、方便。

[1]朱近之.智慧的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Dean J,Ghemawat S.MapReduce: 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8,51(1):107-113.

[3]李远方,贾时银,邓世昆,等.基于树结构的MapReduce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8 ):149-152.

[4]韩燕波,王桂玲,等.互联网计算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Sacha K.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with patterns and frameworks[Z].2007.

[6]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7]赵培,陆平,罗圣美.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