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文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在这些惠农政策的诱导下,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动向。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可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许多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向

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以往那些荒废的土地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国家对农业重视度的提高,使得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现,而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农民农业生产问题,使得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减少,所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以往,农民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纷纷拓展特色产业,利用本区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了属于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如,甘肃地区,甘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甘肃利用本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向一品”的思想,发展了许多具有优势的特色好产品,加快了r业生产结构的转变。

农产品走向国际化。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粮食作物、水果蔬菜除了满足内需的同时,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进入到国际市场,远销海外。农产品的国际化走向也将成为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加快农产品的国际化发展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好的收入。

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就是农村金融,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动向和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金融服务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种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低,相关设施不完善,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矛盾越来越突出,而要想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只有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一系列政策的更好落实,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民资金积累与融通能力低。对于农民而言,他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对金融需求不高,尽管农民对金融有需求,但是农民能够用于抵押的物品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比较狭窄,农民融资能力不高。

农村金融服务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对于农民而言。融资难一直是农民开展各项农业活动的关键问题,由于农业发展资金得不到解决,就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造成农业融资难度的根源就在于农业金融服务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比较低,农民缺少融资的途径。

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强化服务“三农”。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必须深思的问题。而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在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就必须用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来定位金融服务,要始终把“三农”作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心,要创新“三农服务”理念,加大“三农”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决绝农民融资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而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首先,相关部门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个金融服务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网点覆盖率;其次,要完善金融业务模式,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探讨发展“信贷+保险”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再者,要强化金融线上、线下服务,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完善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农村金融服务实际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系统,采取全动态的管理,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从而为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文2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一)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1.要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每年以1500亿元~2000亿元的幅度递增,据初步预测,这一增长势头在“十一五”期间仍会保持下去建议国家财政每年新增财力分配要切出10%~15%的份额用于农业,这是强化农业投入的一条重要渠道

2.财政投入要依法进行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

3.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如投资大的项目,采取比例投入分级负担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收益高收效快的项目,采取利用社会资金按股投资按股分红的办法;对资金回收期长见效慢且不易管理的项目,采取谁投资谁受益以及拍卖的办法等

(二)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1.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可先考虑制定农业基本建设补贴条例农业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补贴规定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补贴条例等,然后逐步形成规范的《农业补贴法》,算是对《农业法》的补充与细化

2.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在补贴方式上,首先改暗补为明补,减少对间接的中间环节的补贴,直接补贴农产品保护价及与之相关联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等方面,补贴国家需要支持与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其次要改补“硬件”为补“软硬件”并重即由过去补农药化肥农膜等物资为主转向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补贴

3.突出补贴重点

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同时,还应注意增加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补贴,鼓励粮食出口,以减少粮食积压和过剩

(三)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主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T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

(四)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WTO规则下,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都是受到限制的政策,因此利用税收杠杆发展农业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

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由安徽起步迅速推进到全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称得上是农村地区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不过到目前为止,这次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来农业税制的内在缺陷,也没触及城乡分治的问题今后,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制度再创新,通过引入新的农业税制,将改革推向新阶段从长期来看新的农业税制应体现轻税发展和城乡统一的原则其基本方案是:在近期彻底取消农业“两税”,给予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中期基本实行城乡统一税制,直接对农业生产者征收土地资源税和农产品增值税;从长期看,要逐步有选择地对农业征收收益所得税

2.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一是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实行上下齐动“上动”是指中央和省要尽快规范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下动”是要求县级财政切实进行相关的财政收支管理改革,通过财政改革来促进机构改革二是进一步放开搞活农业土地流转结合农业土地资源税的开征试点,建议在县乡两级成立由政府进行规范管理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各种土地流转模式,一方面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为无地少地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五)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1.突出资金投入的四个重点

第一,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第二,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第三,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第四,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

2.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系就扶贫开发而言,解决当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关系当前,扶贫开发要根据贫困的成因特点,以开发式扶贫为主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考虑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或者通过直接补助资金给予救助第三,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财政扶贫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从长远看,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是要发展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同时,要把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第四,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的关系关键是协调好政府扶贫的计划性和社会扶贫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健全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法律保证

目前应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养老社会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等等二是抓好地方性的法规建设政府除了建立一套立法体系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2.加强政府投入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政府适当的财政支持,尤其是一些基本性保障项目,如社会救助养老医疗等项目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一方面体现政府对农村居民保障的责任;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的公平同时,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农村社会保障,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整合

以上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孤立的,彼此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这些政策之间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层次之分构建新的支农政策框架要求我们整合这些政策,协调其关系,对其作连续动态安排,发挥其整体功能

(一)协调政策间的关系

第一,就财政贴息政策而言,其内容可以归入到补贴政策中因为,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代企业支付全部或部分银行贷款利息,是财政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补偿因此,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间接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从财政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财政农业补贴是通过直接的财政投资,吸引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而财政贴息更侧重发挥金融信贷资金的优势因此,无论从本质上还是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两者都是一种包含的关系

第二,农业投入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是并列的关系,两者可统一内涵于农业投资政策中,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的内容也是相通的但是,两者的作用目标和原理又有些区别农业投入政策侧重于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而农业补贴政策更侧重于直接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在当前我国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投入和补贴都应尽快向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支持”转移,并有效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第三,农业投资政策与农村税收政策两者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农民都是一种“取”与“予”的关系,两者必须协调好,否则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投入和农民收入问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税费负担也居高不下,结果国家财政支出不少,农民的收益却不见提高,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剧了矛盾因此,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取”和“予”的关系国外的经验表明,要保护农业,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或不取的政策,我国亦应如此

第四,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农民增收和稳定农村经济而言的这两个政策的实施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扶贫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配套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包括建立低保制度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和开办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又可以切断农民致贫和返贫的根源,有助于发展和巩固扶贫成果从某一角度而言,建立扶贫开发新机制也是完善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因此,这两个政策间应相互搭配,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农业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要适当偏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包括增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增加信贷资金的规模和通过优惠财税政策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到贫困地区开发等措施

(二)安排政策实施的次序

以上财政支农政策间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处理好国家与农民取与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财政投资政策的作用,并使财政投资的重点向农村扶贫救济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倾斜具体而言,财政支农的优先次序应是:农村扶贫救济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在需要体现社会公平的事务上,财政无偿投入;在体现经济效率方面(如产业建设),财政侧重是通过间接支持培育和创造环境,减少直接的投入财政投入要在解决眼前困难的同时,尽可能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内在造血功能和形成自主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朝才,傅志华.三农问题: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苏明.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杨周,张冬平.WTO框架下农业财政支出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侯石安.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孙茂万,李自俊,徐艳芳.对现行农业税制改革的设想[J].财政与税务,2003(1).

[6]郭琳.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J].四川财政,2002(6).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文3

引导大城市的产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小城市流动,强化大城市对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小城市的产城一体化发展,对强化小城市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意味着口粮和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展,意味着用于农业的劳动人口和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意味着对农业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强,意味着传统农业方式转型和现代化迫在眉睫。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体现农民的主动性?怎么避免对农民的变相剥夺?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带着相关话题,本刊记者专访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康研究员。

新西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怎么才能避免赶农民进城的现象?如何体现农民的主动性?

王建康:城市化既是大趋势,更是亿万农民的迫切要求,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因势利导推动和帮助农民进城安居,但这并不是说农民必须进城。进不进城,对农民是一个选择题,答案不是惟一的,不是非进城不可。有些人愿意进,有些人不一定愿意进;有些人适合进,有些人不一定适合进。即使是那些愿意进城的人,也还有一个时机选择,不一定现在就进。进哪个城,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市,又是一个选择。人们选择在城市还是乡村生活,或者是选择在什么样的城市生活,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应该看到,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条件、生活模式,也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成本。

所以,我们的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不要代替农民做决策,不要强制农民进城,而是要创造条件,扫除障碍,帮助农民解决好户籍、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农民进城。要避免赶农民进城现象,核心就是要加强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根本上杜绝强拆强征强迁。

新西部:小城镇对农民是开放的,但大城市的大门依然城门紧闭。从就业机会来说,小城镇显然不如大城市,这样就会出现农民有意愿不能进、能进却无意愿的矛盾。怎么解决这种矛盾?

王建康:一方面要着力增强小城市集聚承载功能。主要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大城市的产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小城市流动,强化大城市对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小城市的产城一体化发展,这对强化小城市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要着力提升小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让小城市的居民能够享有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享有完善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特别是要重视强化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快捷的交通联结,小城市宜居了,自然吸引力就强了。另一方面要逐步有序放开大中城市人口准入。人口流动性很强,大城市可以通过组团式布局,降低人口密度,增强承载力。总之,要以系统化思维,系统化地统筹考虑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形成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新西部:以前的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财政实际上是对农民利益的一种剥夺。新型城镇化似乎产生了另一种趋势―赶农民上楼。那么,在撤村并镇过程中,怎么避免对农民的变相剥夺?

王建康:近些年来,虽然农村人口一直在减少,但各地村庄面积普遍仍在无序扩展,很多地方空心村、闭门户问题严重,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新农村建设难度。所以说,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适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包括部分地区的撤村并镇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引导农民楼房化居住也具有节约土地资源的优点。问题并不在于农民该不该上楼,而是不能强制农民上楼。陕西省也探索了很多引导农户上楼的办法,比如紫阳等地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为农民提供了高层、多层、低层等多种选择,选择高层居住的农户往往需要支付最少的代价。礼泉白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为多层住宅楼安装了电梯。这都是很好的尝试。

新西部:相对于东部,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受经济基础和地理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在您看来,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王建康: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推动城镇化是需要支付成本的,无论是农民还是政府,都需要花钱“买单”,而西部地区无论地方财政还是农户积累,都相对薄弱,解决钱的问题显得很迫切,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参与城镇化进程,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其次,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非农就业岗位少,在推动城镇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产业规划,也就是说要把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统筹规划。

新西部: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其实就是让农民“就地城市化”,建设“乡村都市”。另一方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课题。您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特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加强土地的管理工作,应该对于土地管理中的违法征地、混乱的产权分配、细化冗杂的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找到解决办法。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强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是生存的基础,除了能够提供众多的生产资料外还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目前大量耕地的被占用,使得不少地区的农民群众失去了土地,为了谋求当前发展利益,压低地方补偿安置标准不仅纵容了贪污,且对于农民群众来说也是一大伤害。这些人在无岗无业无社保身份的情况下生活现状越加窘迫。因此,加强土地管理,也是确保社会安定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措施。否则,将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国家长远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

2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2.1加强保护意识

土地资源的保护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好土地资源的保护政策,群众和政府之间应该更好地沟通交流,应该加强群众的保护土地的意识。目前大众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还不是特别强,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土地的知识,尤其是网络形式的传播,更具有效力。通过宣传,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

2.2市场化配置

市场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的背景下,农村土地对于农业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生产十分重要,应该将其纳入市场化的范围。所以政府应该改变传统的行政干预手段,逐步采用市场指导的方式,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优化,应该加强政府的职能,完善相应的机制,健全市场体系。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土地的生产力,政府应该加强自己的调节作用,发挥自己在市场主导中的地位,让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2.3完善规划体系

土地资源的规划要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根据城镇规划的体系、功能区划等,从全局出发,努力发挥规划的配置作用,完成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格局。此外还应该加强城镇土地控制的规划编制,完成建设规划的任务,使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体制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规划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城乡建设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4优化管理模式

最近几年,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在农村土地的整治过程之中,不断地优化土地的管理,发展了一套有效的模式,有利于广大农村用以参考惜鉴。一是选址踏勘。在野外踏勘基础上,形成了每一个项目的详细踏勘报告。二是项目入库。以论证会等形式,按照以下项目的入库原则以及条件来确定入库项目。A.项目选址要符合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B.突出重点,强化示范效应。C,统筹兼顾原则。D.适当规模原则。E项目入库和项目所在的国土部门、地市县政府及乡镇的领导都应该重视项目区的收益群众所期望的程度。三是规划设计。在确立入库项目之后,由政府的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进行组织设计相关单位的土地招投标工作。依照设计单位的详细设计经历、设计业绩和设计资质来选定设计单位。四是实施整理。政府的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进行监理单位相关招投标的工作,经由市县的土地整理中心进行施工单位的部分招投标工作。

2.5落实差别化土地政策

落实差别化土地政策,保障科学发展的合理用地,从源头上和制度上减少违法用地。(1)区域差异。首先,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东中西部的不同特点,在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分配、地类结构、供地目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细化和区别对待。其次,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应实行差别化政策。(2)地类差异。即对建设占用耕地、未利用地、坝区平地和低丘缓坡地等,实行差别化政策。占用未利用地应当在计划指标上予以倾斜、用地审批上简化,免收有偿使用费。

2.6土地的投资要体现公益性与有偿性

土地的投资问题上主要是体现多元化的问题,更要体现公益性与有偿性。土地的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项投资不仅要靠政府更要扩宽这一渠道进行发展。从各个方面进行凑集资金是很必要的更要建立高效机制的筹集机制。从投资多元化方面来看效益问题就是这一核心问题。然而在各个经济、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等方方面面,这些原因究跟到底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很好的效益与回报,因此在这一方面土地的发展与整理方面必须要体现出自愿与有偿的原则。然而面对社会主义经济,土地整体体现出了政府的行为与选择,要根据其行为与选择找到结合点。政府与企业的目的明确,从增地增效等方面进行了考虑,虽然角度不同但是出发点总是相同的都是以土地这一对象,这正是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目的所在。要建立好的机制必须根据这一情况,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

2.7加强土地管理专业的队伍的建立

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尽快建立一支土地管理专业的队伍。因为土地的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含技术量较高的科学,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和素质。然而在当前的队伍中往往都是些新手,素质并不高,然而在这一队伍中必须要保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员才行,这是保障这一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加强土地的开发建设规划这一队伍通过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的规划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建立些土地开发的必要单位进行协调配合发展,对其从业人员更要要个的选拔认定。还有就是建立一个监督部门、工程施工与管理队伍来保障其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文5

1、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客观需要。目前,对于形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学术界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实质就是对农民实行歧视政策,结果就造成了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不平等。例如,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支出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7%。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它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自然产生的。农民作为社会主要劳动者,应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我国宪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五条分别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但是,目前我国事实存在的城乡社会

保障“二元制”的结构,使农民的生活处在风险较高的状态中,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是对农民权利的一种剥夺,同时也与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相违背。

2、有效扩大内需,推动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经济从1992年之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产品短缺”时代,进入所谓的“生产过剩”时代。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表述为“卖方与买方市场的结构性转换”,也就是内需不足。

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难在农村落实并不是因为农民文化水平低,觉悟低,而是因为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养儿防老”是他们的一种现实选择。现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农民养老问题将会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农村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一亿多。因此,要顺利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国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除了靠自己的积蓄解决一部分外,更多的是靠子女保障,也就是家庭保障。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喜欢超生的原因。因为子女越多,日后的保障系数就越高。如果赋予农民切实的养老医疗保障,农民是不愿意多生养子女的。

4、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缓解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在社会保障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土地实际上担负着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它是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后的一道生活安全保障。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目前政府所普遍采用的货币安置和招工安置两种方式都未能很好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引起了很多矛盾。近些年来,因土地补偿安置所引起的冲突,成了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显性矛盾,并占所有上访案件的六成左右。因土地大量征用而使相当部分的人员无法就业,对当地乡镇产生了很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稳定。现在城市的刑事犯罪有70%以上都是流动人口犯罪,在这些外来犯罪中有90%以上是农民犯罪。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生活是减少犯罪率,消除社会隐患的根本之策。

5、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公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看一个国家能否保持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贫富差距的大小;一个是就业率的高低。当前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面临比较深刻的危机。当前巨大的城乡差距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根源。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3∶1,如果更实际地考虑到只有城市居民享有而农民没有的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福利和保障,那么这种差距高达6∶1。中国的农民建国60年来为国家工业化的积累作出了巨大的奉献,现在理应分享工业化的成果。

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需矛盾的现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生存和生活的“安全网”,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提供的一种普遍的、预设的制度安排框架,使他们在面对外界各种风险威胁时,能够通过这种制度帮助消除、缓解和应付这些威胁及其对贫困农民基本生计安全的影响。理论上讲,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以政府为主体进行提供。然而受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一直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造成农村社会保障的严重缺位。

1、地区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

2、社会化程度弱,农民负担重。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很小范围内实行,没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农民参保水平较低。以吉林省某乡为例,该乡7个村,29个行政屯,2500户,共12500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全乡总人口的2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不足10%,还有20%的村民没有参加医疗保险。

3、资金缺乏,来源不合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而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足。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约有1.4亿的人群因收入低而不能维持其基本的食品消费,这样对社会保障根本无支付能力。当前发达国家城乡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坚持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的原则。据资料显示,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金额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只有10%左右。这样不仅造成农村社保资金的短缺,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推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

4、资金管理水平低下,难以增值。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监督。这主要是因为,在管理体制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在大多数地方是征缴、管理、使用集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都涉及农村社会保障,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之机构设置不健全,使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漏洞百出,水平低下,难以增值。



三、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路

1、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由于长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支持,影响了政策落实的效果和执法监督力度。近年来,关于社会保障的立法呼声很高,但大多数人出发点仍放在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上。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标准不一致,保障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缺少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体系根本算不上是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国外的经验看,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都是在“工业化”经过一段相当时间以后,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开始启动的。目前我国工业化已进行到中期阶段,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已具备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时机和条件。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历史与现状看,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要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商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和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险法等;二是要抓好地方性法规的建设,鼓励与提倡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保障办法。

2、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优抚五个方面。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是“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鉴于我国农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也不一样,因而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不可搞“一刀切”。当前的目标是,先在农村大力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对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争取到2010年,农村低保制度覆盖到全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覆盖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然后用10-20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操作上,在经济发达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应采取措施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及服务网络,并逐步完善与提高;在中等发达地区,应先重点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全面推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重点是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互助与优抚工作,搞好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试点,以后再循序渐进地全面展开。在保障资金的筹集上,积极探索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形式。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参保三方。在具体操作上,应根据各地发展水平来明确三方的合理投资分配比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国家财政投入可适当少些,主要由地方财政和农民个人承担,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和农民个人积累比较弱,国家则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鉴于我国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由地方财政和乡镇、村民委员会及集体经济共同负担,而由于乡镇财政的负担越来越重,保障资金实际上难以落实的情况,今后这部分资金应来源于财政,由中央和各级政府共同承担。此外,要多渠道扩大社保资金的其他辅助来源,如发行彩票、组织捐赠、义演等慈善活动,依靠民间力量建立互助基金、扶贫基金等。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在征地、卖地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应主要用来回馈农民,用于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福利。在保障对象上,全体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都应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近期应当抓紧优先解决4000-6000万失地农民、1.2亿外出农民工和8000万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3、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国家应积极发挥好应有的职责,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具有非盈利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这一制度要求政府牵头,统一政令,协调方方面面关系,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引导。综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都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对社会统筹的基本社会保险部分实行强制征缴;二是加大财政对社保投入比例,改变目前用于社保的财政支出份额偏低状况;三是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监督机制、实施机制,规范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四是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不断调整,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国家应抓紧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解决权益与责任不对称问题。要防止一些部门或某些人打着为农民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旗号谋求自身利益。第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社会保障金转移机制。第三,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不但要防止社会保障基金被挪用,而且还要使社会保障基金能够获得稳定的增值。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会给国家带来比较大的财政压力,但与漠视农民利益的后果相比,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不但必要而且迫切。为了社会的和谐和公平,也必须重视保障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石宏伟,金丽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困境与对策[j].软科学,2002,(4).

[2]经庭如,杜建芳,胡德仁.以财政支持为主导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j].经济研究参考,2004,(85).

[3]叶莉,魏远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p8-11.

摘要: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给予所有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保证的一种社会安全措施。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产品,它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获取社会保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然而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相对落后,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各方面,农民很难享受到应有的保

障。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社会保障属于政府社会职能的范围,扶弱济贫、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思考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范文6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一)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1.要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每年以1 500亿元~2 000亿元的幅度递增,据初步预测,这一增长势头在“十一五”期间仍会保持下去建议国家财政每年新增财力分配要切出10%~15%的份额用于农业,这是强化农业投入的一条重要渠道。

2.财政投入要依法进行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

3.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如投资大的项目,采取比例投入分级负担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收益高收效快的项目,采取利用社会资金按股投资按股分红的办法;对资金回收期长见效慢且不易管理的项目,采取谁投资谁受益以及拍卖的办法等。

(二)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1.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可先考虑制定农业基本建设补贴条例农业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补贴规定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补贴条例等,然后逐步形成规范的《农业补贴法》,算是对《农业法》的补充与细化。

2.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在补贴方式上,首先改暗补为明补,减少对间接的中间环节的补贴,直接补贴农产品保护价及与之相关联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等方面,补贴国家需要支持与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其次要改补“硬件”为补“软硬件”并重即由过去补农药化肥农膜等物资为主转向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补贴。

3.突出补贴重点

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同时,还应注意增加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补贴,鼓励粮食出口,以减少粮食积压和过剩。

(三)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主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T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

(四)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WTO规则下,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都是受到限制的政策,因此利用税收杠杆发展农业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

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由安徽起步迅速推进到全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称得上是农村地区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不过到目前为止,这次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来农业税制的内在缺陷,也没触及城乡分治的问题今后,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制度再创新,通过引入新的农业税制,将改革推向新阶段从长期来看新的农业税制应体现轻税发展和城乡统一的原则其基本方案是:在近期彻底取消农业“两税”,给予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中期基本实行城乡统一税制,直接对农业生产者征收土地资源税和农产品增值税;从长期看,要逐步有选择地对农业征收收益所得税

2.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一是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实行上下齐动“上动”是指中央和省要尽快规范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下动”是要求县级财政切实进行相关的财政收支管理改革,通过财政改革来促进机构改革二是进一步放开搞活农业土地流转结合农业土地资源税的开征试点,建议在县乡两级成立由政府进行规范管理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各种土地流转模式,一方面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为无地少地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五)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1.突出资金投入的四个重点

第一,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第二,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第三,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第四,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

2.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系就扶贫开发而言,解决当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关系当前,扶贫开发要根据贫困的成因特点,以开发式扶贫为主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考虑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或者通过直接补助资金给予救助第三,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财政扶贫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从长远看,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是要发展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同时,要把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第四,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的关系关键是协调好政府扶贫的计划性和社会扶贫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健全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法律保证

目前应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养老社会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等等二是抓好地方性的法规建设政府除了建立一套立法体系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2.加强政府投入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政府适当的财政支持,尤其是一些基本性保障项目,如社会救助养老医疗等项目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一方面体现政府对农村居民保障的责任;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的公平同时,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农村社会保障,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整合

以上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孤立的,彼此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这些政策之间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层次之分构建新的支农政策框架要求我们整合这些政策,协调其关系,对其作连续动态安排,发挥其整体功能。

(一)协调政策间的关系

第一,就财政贴息政策而言,其内容可以归入到补贴政策中因为,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代企业支付全部或部分银行贷款利息,是财政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补偿因此,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间接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从财政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财政农业补贴是通过直接的财政投资,吸引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而财政贴息更侧重发挥金融信贷资金的优势因此,无论从本质上还是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两者都是一种包含的关系。

第二,农业投入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是并列的关系,两者可统一内涵于农业投资政策中,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的内容也是相通的但是,两者的作用目标和原理又有些区别农业投入政策侧重于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而农业补贴政策更侧重于直接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在当前我国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投入和补贴都应尽快向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支持”转移,并有效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第三,农业投资政策与农村税收政策两者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农民都是一种“取”与“予”的关系,两者必须协调好,否则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投入和农民收入问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税费负担也居高不下,结果国家财政支出不少,农民的收益却不见提高,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剧了矛盾因此,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取”和“予”的关系国外的经验表明,要保护农业,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或不取的政策,我国亦应如此。

第四,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农民增收和稳定农村经济而言的这两个政策的实施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扶贫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配套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包括建立低保制度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和开办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又可以切断农民致贫和返贫的根源,有助于发展和巩固扶贫成果从某一角度而言,建立扶贫开发新机制也是完善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因此,这两个政策间应相互搭配,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农业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要适当偏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包括增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增加信贷资金的规模和通过优惠财税政策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到贫困地区开发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