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范文1
[关键词] 新农村规划建设、经济落后地区、建设重点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旨在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全国9亿农民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从而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新农村规划建设也普遍开展起来。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在新农村建设开展过程中,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新农村规划工作,而广西作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还比较落后,如何在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大潮中找对适合本地区的模式,是作为规划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任务、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一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二是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六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二是农民的生活有一个更多的改善。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五是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向前推进。
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上看,它既有生产上的、也有生活上的;既包含了物质的,也包含了文化上的 ;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因此新农村建设它包含的是农村各个方面的内容。而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也分别对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规划和要求。
二、新农村规划的主要内容
1、根据村庄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发展、区位交通等综合条件确定村庄的发展策略,
2、预测村庄人口规模,对村庄用地、房屋、道路等做出科学合理的布局。
3、规划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等。
4、规划村庄的基础设施,包括给水、排水管网,电力、电讯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
5、提出村庄产业发展策略,确定村庄三产用地位置、规模。
6、提出防灾减灾措施。
从新农村规划的内容上看,基本上涵盖了一般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各个方面,而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村庄规划会有所不同,但是在规划基本内容上是一致的,总的方向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
三、目前新农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农村规划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因此所有的规划必须立足于建设这个主线,还要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自身这个大前提,脱离了这个主线和前提的规划不能成为科学规划。但是在目前很多的新农村规划存在脱离建设的情况。总结一下主要有一下几点:
1、规划方法偏离,照搬城市规划的模式,用城市人的生活模式来套用到农村规划中。乡村规划开展时间短,很多规划设计人员没有相应的经验,另外很多设计人员都生活在城市,缺乏对农村生产、生活、建设的足够了解,因此在规划中继续沿用城市中的规划模式,规划中很多与农村内容,而村民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却没有着重解决。
2、规划脱离实际,没有充分考虑村庄的实际情况,存在村村都做三产,村村都做旅游、农家乐情况。村庄规划中提到要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部分村庄依托村庄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三产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内容,但是规划中存在照搬套用的情况,没有考虑到大部分部分村庄并没有足够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适合做类似的产业,因此规划中存在照搬硬套的情况。
3、规划标准过高,要求过于死板,不能适应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导致建设成本过高,远远超过村庄、村民经济能承受的范围。
农村中的建设多数都没有经过规划,因此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所以村庄建设比较杂乱,很多地方村庄的房屋周边间距较小,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防火、日照要求。如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很多房屋将要更新重建,对村民来说这种建设成本是很高的,在没有项目支撑或者政府补助的情况下显然是不现实的。
另外,不同村庄所处的地形、区位、土地情况不同,规划中采用同样的标准显然不合适。比如山区村庄和平原村庄中道路建设问题就有所不同,平原地区道路建设相对容易,村屯主要道路可以采用4.5米至6米宽度;但是山区村庄由于地形、用地条件限制,道路建设难度大,再者,山区村庄人、车都较少,因此在道路建设标准上应该适当降低,能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就可以。
4、新农村规划研究重点偏离,目前关注多的是重点村、试点村、旅游村、特色村等等,而真正急需外界关注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条件不好的村庄却没有被关注。此类村庄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村庄经济落后,村民生活状况基本还只是处于温饱状态,而村庄建设也是很落后,更是需要完善,如道路疏通硬化、危旧房改造、公共设施配备等等。
5、规划对建设主体是农民自身认识不足,规划方案中存在大拆大建的情况。在普通农村中如果没有项目支撑或者政府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大拆大建是根本不现实的,因此这种大拆大建的规划方案也只能是墙上挂挂,在实际建设中没有任何指导作用,甚至会导致农民产生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抵触情绪。
四、广西落后山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特点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个多山的地区,耕地资源相对较少,很多村庄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
本人在实际规划工作中接触到大量此类村庄,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地处山区,对外道路建设滞后,对外交通不便。
村屯内好的地都为水田、农保地,村屯建设用地多选在山脚缓坡处,村屯建设用地比较紧张,村屯内房屋建设比较集中,相互间距很小,通风采光比较差,不满足消防要求。
由于建设用地紧张,村屯内房屋建设比较集中,相互间距很小,房前屋后很难建设车辆通行道路。
由于地形坡度较大,加上房屋间距小,村屯内部道路建设困难,多为步行道,很难通行汽车,部分道路只能通行摩托车。
由于外运建材困难,所以村屯内建房多就地取材,多为木构房屋或者土木房屋,特别是土坯房,居住环境不太理想。
除中心村有村委活动室外,其他村屯多数都缺乏公共活动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部分村屯有篮球场(多数兼晒谷场功能)。
村屯经济主要是种植业和林木业,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普遍比较低。
多数村屯缺乏特色资源,无法开展三产、农家旅游等项目,农民收入方式单一,增收困难。
村屯人口增长缓慢、部分甚至减少,村屯面临逐渐衰败的趋势。
综合上述特点可以看出,这类村庄有一个大的共同点,就是经济落后,而经济落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村屯的自然资源条件恶略,交通不便等原因。因此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广西整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各个地区村庄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策略。
五、规划实例分析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浮石镇东江村西村坡屯
东江村西村坡屯地处山区,对外交通为一条3米左右的土石路,村庄内房屋90%都为土房,而且主房多为2层土房,只有几栋近几年建设的砖混房屋,房屋建设比较集中,前后左右间距很小,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很小。村内道路建设严重滞后,除一条对外道路能通车外,村内部道路多为1至2米宽的田间小路或者人行巷道,村庄用地比较紧张,地形条件好的土地都留做基本农田,村屯周边可利用的建设用地不多。经济方面,从村委了解到,村屯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农业种植和林木业,另外还有外出打工等,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而且近几年人口外迁比较多,本村屯人口增长非常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况,很多人常年在外,有经济能力的大多都搬迁往镇区、县城或城市中。
根据东江村西村坡屯这种情况,规划中我们分析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村屯经济落后,规划中的建设标准可适当降低,避免大拆大建。
村屯建设用地紧张,规划应紧凑布局,节约用地。
现状房屋之间间距太小,不足以满足车行道路改造要求,如强制在村庄内部建设车行道路将会有大量的拆迁房屋,在农村拆迁大量房屋不现实,因此在村屯建设车行道路,内部以人行交通为主。
村庄内房屋大部分都为两层土房,但基本满足村民使用要求,规划全部更新难度大,村民经济也难以负担,因此规划中大部分予以保留,村民根据自家经济情况原址更新。
村屯人口增长非常缓慢,因此预留少量新增住宅,
6)在合适位置预留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活动室和篮球场,其中篮球场可以兼具晒谷场的功能。
六、总结
新农村规划建设是一个让农民受益的好事情、大事情,因此在落实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设,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应该考虑区域特点,尊重现状、尊重村民意愿、适度改造,要充分考虑村庄经济能力有限的前提,重点改善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对村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方面。
个人思考——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引导、扶持、以及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按目标进行,而这些村庄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农村,没有太多可用来开发的资源,这些村庄要解决的就是普通的生产、生活上的问题,笔者认为最普通的问题正是根本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把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现在进行的新农村规划才是落实到了实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能少一点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的内容,多一点因地制宜,多一点合理适度,那么我们所做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才是科学的,才是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作者:姜长云 张化萍(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范文2
关键词:农田水利 建设现状 发展建议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与命脉,没有安全可靠的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现代农业就没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利也不能得到稳定的地提升。综上所述,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将有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关于农田水利的概述
所谓农田水利,是指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建设,即通过建设与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改善、调节农田水利分布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升抵御天灾的能力。从而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农作物的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田水利的基本内容包括:灌溉、排水、塘坝水库及圩垸建设、中小型河道整治、农田水土保持、低产田水利土壤改良、农牧供水、土地整治。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有助于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
当前,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水资源的匮乏,有些地区还出现了饮水困难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干旱缺水地区的抗灾能力,减少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发展的进程与水平,提升了农业抵御灾害的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老化现象严重
我国现存的水利设施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水利设施的质量标准较低。其中,水利设施的排灌标准相对于当前的标准来说是较低的,而且水利设施的功能逐渐地衰减,抗旱排涝的水平逐渐降低。
(二)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
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多以农民自身的投入为主,国家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同时,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调整,农民自身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对农田水利的投资不足,使得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速度缓慢,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政府相关部门对农田水利的管理不到位
因为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使得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跟不上进度。有些农田水利设施在建好之后,由于缺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疏于管理。还有些农田水利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督,建设质量较低,在投入运营之后又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导致很多水利设施丧失了抗旱排涝的功能,使得农业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关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建议的探讨
(一)建立健全水利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的力度
国家颁布实施《环境保护法》、《水法》,为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符合本地区水资源保护与农田水利建设规范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对原有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责,产权归属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与奖惩制度,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以法律的强制性与执法的权威性约束各地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时的违规行为。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督促全民兴办农田水利
国家与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兴办农田水利对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使得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提高全民兴办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保障全民投资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公平、公开。
(三)全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节水工程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有力结合
在构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全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使用方便、节水、投资少的优势,在农田与果园中大力推广,提升灌溉的质量与效果,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充分搞好河道与渠道的浆砌防治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技术的研究工作
一支技术高、素质高的农田水利建设队伍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技术研究的关键措施。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提高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让水利工作人员掌握丰富的水利建设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另外,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科学技术的研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系统,使得农田水利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合作,为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结语:
农业作为“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当前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水资源不足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特征是约束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它有助于完善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足,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提升农业粮食的产量与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有助于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的水平,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仕三.浅谈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4)
[2]薛夕亮.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范文3
一、科学把握增值税转型节奏
推行增值税转型,允许企业设备投资抵扣增值税,能够降低企业投资设备的成本,增加企业投资扩大再生产的预期,大大推进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提高社会有机构成。中国应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已成为共识,当前问题主要在增值税转型的路径选择上。增值税转型路径,目前已经执行渐进方式,即在实行改革的地区和行业上体现渐进过程。然而,关于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试点转型的办法,由于与建立统一市场要求不够一致,对时间安排的要求显得更为急迫。同时,考虑到增值税转型必须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作为配套,以及改革次贷危机后,国际需求减弱成为这一轮经济回调的最大冲击,目前美、欧、日都面临经济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加大。因此,科学统筹地把握增值税转型节奏,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意见,当前应进一步研究把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更紧密结合起来,并将全面实现增值税转型的期限,依据经济发展周期,初步设想应安排在2012年前后。
二、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一)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中国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起点较低。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应继续完善企业节能环保标准,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体系,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行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消除政策管理漏洞,更有效地促进资源节约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实施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加大高能耗消费的税收调节力度
在消费领域,当前中国经济的两个热点同时又是两个高能耗行业,即汽车和房地产。加强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中国多次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降低汽柴油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本文意见,应继续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上调至3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上调至60%;继续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建议取消其1%的消费税税率,暂不征收消费税。
中国城市住房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高达37%,和发达国家相比平均高出3.5倍。应尽快健全完善节能房屋建设标准,制定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执行标准,对于相关节能建筑材料、商品和建筑施工,在货物与劳务税、所得税等方面,对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以及对生产、使用列入推广目录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考虑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落实企业新购入的节能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其销项税金中抵扣的具体政策。对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执行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
要进一步强化消费税的调节职能,继续扩大对生产和消费的调节范围,增加调节的力度,对部分高档消费和政府不鼓励生产的商品、不可再生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以及资源和能耗高的行业,纳入消费税调节范畴。例如对高档纸张征收消费税,提高石油产品消费税水平,取消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钢材等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限制这些产品出口。
(三)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制定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
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对垃圾填埋气体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给予优惠,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项目实行优惠的增值税税率,并在一定期限内减免所得税。研究环境保护税方案。
三、完善扩大就业再就业的长效帮扶机制
(一)规范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税收政策
目前,涉及下岗失业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军队随军家属及其他持有相关就业证明人员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既存在类似地方,又有不同之处。考虑到对就业再就业人员应给予一致的税收待遇,本文意见,关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军队随军家属及其他持有相关就业证明人员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应予以规范,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作用,把促进就业与发展非正规就业和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结合起来,鼓励自主创业,制定统一的就业再就业税收政策。鉴于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而且就业再就业是政府长期重要任务,因此,应做出统一规定,建立长效机制,在与就业形势对应时期内,实行就业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发展养老服务业
要下力气发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完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下岗、失业等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开展老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要通过税收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向居住在社区(村镇)家庭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业务。
(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税收政策
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占全部企业的75%以上,是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融资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主要是缺乏担保。应确定合理的方式,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允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按照有关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开展贷款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要按照不超过当年年末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其注册资本金30%以上的,超出部分可转增资本金。
(四)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作用,提高个人和个体经营者收入水平,及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适时提高个人经营者适用的增值税起征点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扣除额,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学技术普及
(一)推动科技研发和转化
制定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执行办法,根据执行情况不断完善政策,加强和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给予税收扶持政策,努力发挥科技创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联动作用。
(二)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促进高新技术发展
继续宣传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税收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实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支持科普事业
完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科普基地认定办法,对科普单位的门票收入,以及县及县以上党政部门和科协开展的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科普单位进口自用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免征其应为境外转让播映权单位代扣(缴)的营业税。
五、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当前解决好三农问题,对缓解因国际粮食价格危机所引发的高通胀、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统筹兼顾,积极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
(一)鼓励发展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方式,是农业规模生产的发展方向。应调查研究订单农业的具体方式和适用货物与劳务税政策,对实行订单生产方式的农、林、牧、养殖业中直接从事生产的生产者,不论是否采用委托生产形式,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原则,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二)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金融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没有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就很难发展现代农业,就很难建设新农村。2007年3月1日,中国第一家为“三农”量身定做的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镇挂牌开业,标志着一类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也标志着中国在着力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方面迈出可喜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离不开税收政策。
应统筹研究区域性农村金融机构税收扶持政策。对区域性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实行统一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首先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的办法;明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适用营业税政策;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和农村保险试点业务给予税收政策扶持,对农村居民人寿保险项目,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担保基金或农业担保机构开展农业信用担保、再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符合一定条件的,在规定期限内,可给予免征营业税的政策。
(三)促进林权制度改革
林权制度改革是落实党和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将农村从耕地延伸到林地的一件大事。2006年中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有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涉农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对其产生的税收政策问题应予研究,合理确定林权流转适用的货物与劳务税税种,明确林权转让对应的营业税税目;对于当前林权转让行为,包括承包、转包、互换、出租、拍卖、转让等形式,在特定改革发展阶段内,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可研究暂免征收营业税;为落实税收政策,要依据林业主管部门有关林木养护和生长周期等意见,完善林权证登记管理,对林权转让的具体认定标准,予以统一界定。
(四)建设农村广播电视网络
实行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税收政策,建议进一步强化税收扶持力度,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在2012年前,对经营有线电视网络的单位从农村居民用户取得的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和安装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经营有线电视网络的事业单位从农村居民用户取得的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和安装费收入,不计征企业所得税;对经营有线电视网络的企业从农村居民用户取得的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和安装费收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六、稳步发展金融服务业
(一)完善金融服务税收政策
继续建立健全资本市场配套税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更好更快地发育。完善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税收政策,推动农村信贷、保险业务更快发展。发达国家对银行服务普遍实行较低税负,或零税负。在开放环境中,我们要参考国际惯例,完善现行金融业货物与劳务税政策,逐步缩小中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税收负担的差距,为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二)健全资产证券化所得税政策
资产证券化是世界金融领域近30年来最重大的金融创新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工具之一。中国已于近年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德勤咨询公司认为,如果不走弯路,中国10年之内会超过英国和澳大利亚,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证券化市场。要研究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收入征免营业税政策,完善企业所得税关于信贷资产交易收入的规定,落实企业所得税关于金融机构转让信贷资产发生损失的扣除方法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有关转让、受让信贷资产的规定。
(三)明确金融期货税收政策
2007年国务院通过《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该条例将适用期货交易范围从原有规定的商品期货交易扩大为商品和金融的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为推出股票指数期货扫清了法律障碍,是中国完善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为此,应修订营业税税目注释相关内容,对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期货应予以进一步界定;对于期货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务及其收取的各项费用征税问题予以明确,研究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代收的股指期货市场监管费用和期货经纪公司为股指期货交易所代收手续费的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问题。要按照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要求,规范金融期货交易单位提供金融期货交易服务所收取的手续费、会员费、席位占用费和年费,提取的准备金、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代收的监管费等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
(四)解决金融信托产品税收问题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日渐丰富,应研究各种金融信托行为税收政策。近年来,随着中国股市变动,各种基金、资金信托等理财产品以及金融中间业务不断涌现,应适时落实税收调控职能,明确各类新型融资理财工具和新型中间业务适用营业税政策问题。
七、调节商品出口和鼓励服务外包
世界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和高通胀的影响,已经先于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中国出口增长速度由此放缓。为此,商品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应进一步体现出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和保护资源等目标,在继续严格控制粮食、化肥和煤炭、焦炭、钢材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同时,针对经营困难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轻工等部分产品予以支持,保持对外商品贸易平稳增长。要进一步细化出口商品的税则分项,根据不同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给予不同出口退税率,配合出口结构升级。
与制造业国际转移相对应,服务业外包被称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2006年,商务部将服务外包产业列为中国未来重点发展的一项产业。现阶段税收政策方面,对离岸服务外包,暂不区分是否属于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均原则考虑给予统一的税收政策。服务业,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服务,主要属现行营业税征收范围,并通过生产产品延伸到增值税。为体现税收政策作用,可做出原则设想:对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的,给予免征;对于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可以给予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