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质能源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质能源技术

生物质能源技术范文1

关键词 麻疯树;生物质能源;扦插;育苗

中图分类号 S792.99;ST2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141-02

High Efficient Cutting Seedlings Technology of Jatropha curcas(A Biomass Energy Tree)

YU De-cai 1 WU Jun 2 *

(1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of Ningnan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Ningnan Sichuan 615400; 2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Sichuan University)

Abstract Jatropha curcas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biomass energy tree species.Establish efficienting cutting seedlings technology will be able to prepare lots of seedlings keeping good plant traits during the production.The cutting seedlings made by this technology have these characters with great roots,high survival rate and fast growth after transplanted.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tting seedling technolody of Jatropha curcas for references.

Key words Jatropha curcas;biomass energy;cutting;seedlings

麻疯树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环境友好,种子含油量高、品质好,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1-2]。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际上一些政府、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生物燃料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种子油[3-4],因此规模化种植麻疯树是相关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提供大量、优质种苗是规模化种植的基础。

扦插育苗是从植物母体上切取茎、根和叶的一部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使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的育苗方法,是一种无性繁殖育苗,相比播种育苗繁殖,扦插育苗具有保持母株优良遗传特性、苗木生长更迅速、结实性较早等特点,是经济林木、果树和用材林木良种繁育的主要育苗方法[5]。不同基质、外源激素及扦插时间会对扦插育苗产生一定影响[6]。相对其他麻疯树育苗技术[7-8],本研究利用麻疯树枝条无性繁殖特点,同时针对麻疯树的生理特点,通过预处理中麻疯树枝条切口先形成愈伤组织,再扦插于特殊配制的营养土中促进根的形成,这种方法有利于枝条基部大量根的快速形成,扦插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9%。因此,利用该技术可以规模化培育出品质优良的保持母株遗传特性的麻疯树苗木,为相关农户、公司及科研组织提供所需麻疯树苗木。

1 扦插枝条的选择

根据母株遗传特性或种植需求,采集进行扦插育苗的麻疯树枝条。采集母株树龄2年以上、树叶已自然脱落的麻疯树枝条,枝条直径为2~4 cm,无病虫害及物理损伤。

2 枝条预处理

麻疯树枝条依次进行修剪、浸泡、愈伤化。对枝条的修剪方法为:剪切枝条,使其长度保持在20~30 cm;扦插枝条两端修剪成约45°斜面(图1),这样有利于枝条入土端形成较大的发根面,而另一端有利于利水,避免在其平面积水,引起腐烂。对枝条的浸泡方法为:将枝条两端修剪好后,放置在空气中约30 min,使流出的液体自行干燥,不需要采用高锰酸钾等溶液进行消毒;枝条浸泡部位为将插入营养土的一端,浸泡所用溶液为吲哚丁酸溶液,所用吲哚丁酸溶液浓度为5~10 mg/kg,浸泡时间为3~5 h;对浸泡后枝条的愈伤化方法为:按50株一捆,28~30 ℃处理3~5 h后,每捆枝条用塑料薄膜包好欲扦插端,26~28 ℃下避光放置3~5 d,中途每12 h打开薄膜5 min,该处理可以促进愈伤组织形成。

3 营养土的配制及装填

营养土配制使用的原料是椰糠、砂粒和腐熟牲畜粪便,砂粒粒径为0.1~1.0 mm,原料的使用比例是椰糠∶砂粒∶腐熟牲畜粪便=1∶1∶1。配制好营养土之后,将营养土填入底部带小孔的营养钵,营养钵大小为直径10 cm、高15 cm。本发明中配制的营养土装填的营养钵保持了透气、疏松、持水性能好,肥效温和、营养适合麻疯树苗生长的特点。

4 枝条扦插

以枝条切口处愈伤形成与否作为判断依据,适时将麻疯树枝条扦插到营养钵里。待有愈伤组织在切开处形成即可以用于扦插(图2),此时扦插的成活率可达99%,相对没有愈伤形成时扦插大大提高了成活率。扦插时枝条插入营养土深度7~10 cm,并保持枝条上有3~6个腋芽暴露在空气中(图3)。

5 扦插苗管理

将扦插好的营养钵放置在利水、阳光充足的地方,环境温度为25~35 ℃,开始用遮阳网遮挡10 d,之后去除遮阳网;不同生长期,浇水方式不同,在扦插完成后,前5 d采用早上浇水1次,之后在移栽前早晚各浇水1次。

6 适时移栽

根据扦插枝条根的生长情况判断移栽时期,当根生长到一定量时可将营养土包住,可轻松将扦插苗提出营养钵,根在营养土外表面可见时,即可进行移栽(图4)。在适宜种植的环境下,此时移栽存活率可高达99%,而且生长快,通常在移栽后12个月内能开花结果2~4次。移栽时,连同营养钵一起运输,去掉营养钵进行带土种植。

7 参考文献

[1] 吴军,王胜华,唐琳,等.麻疯树油脂含量遗传性与CSC高油63品种的选育[J].种子,2008,27:100-102.

[2] 陈丽,吴军,曾妮,等.用GC-MS 分析不同采收和贮存时期的麻疯树种子油的脂肪酸[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15(5):443- 446.

[3] WU Jun,GUO Yi-ran,LIU Yuan,et al.Rapid Determination of Oil Content in Seed of Jatropha Curcas by NMR[J].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2010(4):436-439.

[4] KING A J,HE W,CUEVAS J A,et al.Potential of Jatropha curcas as a source of renewable oil and animal feed[J].J Exp Bot,2009(60):2897-2905.

[5] 刘兆祥.扦插育苗的抚育管理[J].中国林业,2007(20):56.

[6] 仲兆清,潘春香.不同基质、外源激素与扦插时间对油茶扦插育苗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4):623-627.

生物质能源技术范文2

关键词:校企合作 提升 专业教师 技术服务能力

1 我国在提升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激励机制缺位 以职称评审为例,目前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工作忽略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经历,使得高职院教师为评职称而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从而远离了高职教师应有的职业发展轨道。

1.2 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师技术服务方面的制度不完善,组织管理不健全 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往往停留于应付评估检查,缺乏统一领导和研究,专业教师技术服务的整体能力不强。

1.3 部分专业教师与企业联系紧密度不高 导致培养方案与企业实际岗位脱离,难以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

1.4 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教师缺乏服务意识,有的专业教师只注重教学、科研工作,尽管目前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间接服务于社会。但科研与现实脱节,资源浪费。

1.5 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优质高等教育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分布较少,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方面在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地区差异较大。

2 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针对我国在校企合作视角下提升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行业协会、职业院校、企业、专业教师本人共同努力,群策群力,探寻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1 行业协会方面 ①为政府职业教育立法提供建议 在职业教育方面,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能力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要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行业协会既代表学校向政府提供建议;又帮助学校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文件以及具体的课程开发一般应由行业协会参与制定,由政府颁布。②协助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若推进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使教师的专业职业能力有所提升,就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比如:以物业服务企业为例,在帮助专业教师提升专业职业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认定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或“省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称号的企业,将其纳入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企业诚信信息系统,作为值得信任、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向社会,接受社会监督。在各级评优、评等定级等评选活动中优先考虑,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物业服务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不断改进和深化合作内容,把提升专业教师在相关企业中的专业职业能力落到实处。③搭建平台,促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提升。a协调企业的支持。行业协会协调有实力和有用人需求的企业提供奖教金,建立实验室,赠送仪器、设备,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提供报酬的兼职岗位到支付专业教师的工程咨询费,专业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b协会定期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承担的行业培训进行评估。协会组织人员对培训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畅通职业培训的质量信息反馈渠道,不断地帮助院校专业教师提高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c协会引领专业教师进行行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职业与技术教育需要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在协会成员和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共同努力下,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探讨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规律,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和培训水平,提升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好地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2 职业院校方面 ①政策引领。首先,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教师技术服务促进和成果考核奖励机制。其次,建立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平台的投入机制,保证将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项目推广和培训服务中去。再次,应视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经历和学历进修同等重要。通过政策导向,提高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成效。②搭建平台。学院搭建平台给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交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承担短期或中长期的培训任务;给教师创造平台发挥其所长,允许专业教师直接或间接成立专业工作室,直接参与企业运营;鼓励教师或创造条件让教师去参与或从事与行业有关的会议、培训、竞赛、课题等,提升专业教师视野;加强院校与企业间、院校间和专业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共同进步。③措施得当。鼓励专业教师从事与行业相关的社会兼职,鼓励专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其次,邀请本行业专家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共同制订培养方案,研发教材、共同授课,共同指导实训。再次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在职业院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借助大师的影响力争取到有经费支持的项目并由大师带领专业教师做项目,保持专业教师在行业中技术的领先性,借用行业内的资源是提升教师技术服务能力的有效方法。

2.3 企业方面 企业要有危机意识又要有社会责任意识,既要为自己的持续发展储备人力保障,又要热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保持与职业院校的密切合作,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乏有实力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奖教金,建立实验室,赠送仪器、设备,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提供兼职岗位,支付专业教师的咨询费、培训费和研究费用,有企业的实质支持,专业教师才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

2.4 专业教师方面 ①明确目标 高职院校教师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要有“自我更新”的职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长期保持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朝着成为技术和工艺大师目标努力,使专业技术服务真正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支撑点之一。在反思如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与时俱进。②积极行动 专业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掌握企业运营模式、用人机制、人才的需求以及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要求。此外,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打造自己的人脉、信誉、执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融入到行业协会,承担培训任务、项目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③重视行业职业(岗位)标准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要掌握本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实施细则以及考试考核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并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制定相应的职业培训质量标准,调整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①职业院校在促进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过程中要依托行业、企业,主动出击,为专业教师与企业“双向互动”搭好平台。建立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平台的投入和运营管理机制,保证资金到位。②高职院校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专业教师技术服务促进和成果考核奖励机制。教师在参加企业项目攻关兼职过程中,取得的技术发明、改造、运用等成果可以作为评聘高一层次教师职称的重要依据。③鼓励专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允许专业教师直接或间接成立专业工作室,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在职业院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

3.2 建议 ①通过政策导向,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效。②继续教育方面,做好宣传工作,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切入点,在本地区范围内,高职院校应围绕企业基层人员学历层次低,却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等现状开展人才培养服务,进行对口、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利用实习实训校区开拓对外考证培训合作。通过提供的培训方式,提升专业教师技术服务的能力。③打破职业院校、企业的界限,强强联合,建立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团队,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积极开发服务项目,通过项目推广,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拓宽服务层面,不断拓展校企互通渠道,完善与企业的对接,提升专业教师对企业技术服务的能力。④推进专业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建立大师工作室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既是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能有效地促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双向互动”,“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术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乔应平,罗玲.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状况分析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11).

生物质能源技术范文3

民主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林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林业管理水平和资源保护力度,保障生态安全;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创新发展机制,促进现代林业全面发展。

借助外脑

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民主镇将举全镇之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之乡,力争实现由‘生态民主’到‘美丽民主’。”民主镇党委书记张蔚说道。

为此,民主镇党委政府整合资源,聘请国家生物质能源技术责任人、贵州格润生物技术公司总工程师张敬源为科技顾问,盘县川渝商会会长李廷波为经济顾问。

张敬源拥有外热式热自供、生物质能热解炉、生物质能源(YQT)油气炭一体机装置的专利技术。该项技术是国家发改委、国家农委联合行文推广项目,也是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借助这一专利技术,民主镇将全力以赴打造“中国生物质能源转换装置示范基地”。

“民主镇‘乌蒙茶海,生态民主’的定位很准确。如果有生物质能技术、生物农药肥技术、循环经济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和低碳经济技术的支撑,民主镇就可以建设成高效绿色的农业示范基地。这必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步入生态文明。”张敬源对民主镇打造生态之乡大为赞赏。

调整结构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民主镇要打造生态之乡,就必须要拓宽生态文化宣传渠道,丰富生态文明展示形式,以多样性的生态文化为载体,初步形成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引进生物质能源技术、生物农药肥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按照市场化经营理念,推进生态茶业发展,打造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把现代农业与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品牌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一、三产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张蔚说。

生物质能源技术范文4

   关键词:生物质能政策措施配额制度固定电价

生物质能指利用具有能源价值的植物和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作为原料生产出各种形式的能源。随着现代生物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将在未来的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世界不少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

一、国外发展生物质能的政策措施

为了促进生物质能的发展,各国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积极务实的鼓励政策,主要有配额制度、固定电价、减免税费、财政补贴、重视研发等。

1.配额制度

配额制度是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度,主要是对电力生产商或电力供应商规定在其电力生产中或电力供应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并通过建立“绿色电力证书”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来实现。绿色电力证书是政府为了促进发展清洁电力而颁发给生产清洁电力企业的证书,该证书还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电力生产商或电力供应商如果自己没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达不到政府规定的配额要求,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绿色电力证书”来实现,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卖出“绿色电力证书”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激发出企业发展清洁电力的动力,从而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目前,欧盟的许多国家都在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固定电价

固定电价就是根据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特点,制定合理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电网企业按确定的电价全额收购。按照不同的电价水平进行收购,从而保证了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都能获得比较合理的投资收益,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固定电价制度无疑有利于促进其发展。欧盟通过立法方式,规定电网企业必须高价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的是生物质能发电。 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也是各国促进生物质能发展的重要鼓励政策。从1982年至今,巴西对酒精汽车减征5%的工业产品税。2002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包括生物柴油在内的能源减税计划,生物柴油享受与乙醇燃料同样的减税政策。德国对可再生能源实行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如对乙醇、植物油燃料免税,对生物柴油每升仅征收9欧分的税费(而汽油则每升征收45欧分)。 财政补贴

由于生物质能产业市场尚未成熟,企业投入较大,所以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对此,各国纷纷出台补贴政策以推动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如瑞典从1975年开始,每年从政府预算中支出3600万欧元,用于生物质燃烧和转换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前期技术的示范项目补贴。丹麦从1981年起,制定了每年给予生物质能生产企业400万欧元的补贴计划,这一计划使目前丹麦生物质能发电的上网电价相当于每千瓦时8欧分。意大利从1991到1995年,对生物质利用项目提供了30%~40%投资补贴。 重视研发

生物能源技术研发的巨大投入促进了各国生物质能的发展。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在“生物能源作物研发项目”投资90万英镑,研究能源作物的基因改良和农村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研发的巨大投入促进了英国生物质发电和生物燃料生产的快速发展。巴西经过30多年对酒精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高科技人才,掌握了成熟的酒精生产和提炼技术,以及酒精汽车制造技术,建立了强劲的酒精动力机械体系和完善的酒精运输、分销网络。

二、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政策措施及完善建议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政府运用了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但由于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健全,与国外生物质能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存在不够完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在原有政策措施框架的基础上,完善不足之处并推行新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

1.配额制度

在国外推行配额制度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决定引进并实施这一新的政策模式。在我国探索和实践这一政策模式的过程中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电力配额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加快建立我国的“绿色电力证书”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通过合理的配额制度,扩大生物质能发电的市场空间,提升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增强生物质能生产厂商的生产信心,从而最终达到加快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目的。应注意的是,我国推行配额制度不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分步骤有序进行,可以分准备、建立、完善三阶段来实施。 2.固定电价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形式,其中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每千瓦时0.25元补贴电价组成。可见,我国已认识到固定电价制度的优势并加以运用。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在推行固定电价制度时,应该明确在产业发展初期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减少电力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市场风险,但绝不能完全脱离市场,应随着产业的逐渐成熟而适当调节价格额度直至最终融入市场,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如对生物质能技术的产品进口采用低税率;对人工沼气的增值税按13%计征等。这些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借鉴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的经验,在一些环节上加以改进并做出新的尝试。如可以对生物质能生产企业实行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鼓励政策及其他减免税支持和鼓励性税收补偿。对于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制开发出来的新的技术成果及产品的转让销售所得收入,在一定时期可以给予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照顾。

4.财政补贴

我国对生物质能项目提供财政补贴。2006年6月和8月,国家财政部和环保总局分别下发了《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和《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将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作为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纳入补贴范畴。除出台政策文件外,我国还开展了单位试点工作,较有影响的是对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等四家试点单位生产的燃料乙醇给予财政补助。这些明文规定和试点实践让我们看到政府的努力,但基于财力有限这一现实,我国在推行财政补贴政策时应做出选择:将技术先进、意义重大的项目作为扶持主体,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 重视研发

我国政府一直支持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自“六五”开始,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有力地促进了生物质能的发展。虽然有政策上的重视和支持,但在我国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是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其中缺乏以专业机构为依托的研究平台,成为我国生物质能研发的制约因素。我们不妨参照国外,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生物质能研究中心、专业实验室等,并以这些专业机构为载体构筑出较为完备的研究平台,为专业人员参与研发活动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参考文献:

沈顾孟迪:欧洲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7(9):70~73

汪瑞清杨国正等:中巴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07(1):19~22

朱增勇李思经:美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7(6):52~54

钱能志尹国平陈卓梅:欧洲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验[j].中外能源,2007(3):10~14

倪慎军:加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于德国瑞典和丹麦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的考察报告[j].河南农业,2006(11):12~14

张永宁陈磊:英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及启示[j].化学工业,2007(6):12~15

生物质能源技术范文5

一、国外发展生物质能的政策措施

为了促进生物质能的发展,各国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积极务实的鼓励政策,主要有配额制度、固定电价、减免税费、财政补贴、重视研发等。

1.配额制度

配额制度是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度,主要是对电力生产商或电力供应商规定在其电力生产中或电力供应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并通过建立“绿色电力证书”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来实现。绿色电力证书是政府为了促进发展清洁电力而颁发给生产清洁电力企业的证书,该证书还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电力生产商或电力供应商如果自己没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达不到政府规定的配额要求,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绿色电力证书”来实现,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卖出“绿色电力证书”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激发出企业发展清洁电力的动力,从而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目前,欧盟的许多国家都在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2.固定电价

固定电价就是根据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特点,制定合理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电网企业按确定的电价全额收购。按照不同的电价水平进行收购,从而保证了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都能获得比较合理的投资收益,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固定电价制度无疑有利于促进其发展。欧盟通过立法方式,规定电网企业必须高价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的是生物质能发电。

3.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也是各国促进生物质能发展的重要鼓励政策。从1982年至今,巴西对酒精汽车减征5%的工业产品税。2002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包括生物柴油在内的能源减税计划,生物柴油享受与乙醇燃料同样的减税政策。德国对可再生能源实行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如对乙醇、植物油燃料免税,对生物柴油每升仅征收9欧分的税费(而汽油则每升征收45欧分)。

4.财政补贴

由于生物质能产业市场尚未成熟,企业投入较大,所以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对此,各国纷纷出台补贴政策以推动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如瑞典从1975年开始,每年从政府预算中支出3600万欧元,用于生物质燃烧和转换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前期技术的示范项目补贴。丹麦从1981年起,制定了每年给予生物质能生产企业400万欧元的补贴计划,这一计划使目前丹麦生物质能发电的上网电价相当于每千瓦时8欧分。意大利从1991到1995年,对生物质利用项目提供了30%~40%投资补贴。

5.重视研发

生物能源技术研发的巨大投入促进了各国生物质能的发展。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在“生物能源作物研发项目”投资90万英镑,研究能源作物的基因改良和农村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研发的巨大投入促进了英国生物质发电和生物燃料生产的快速发展。巴西经过30多年对酒精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高科技人才,掌握了成熟的酒精生产和提炼技术,以及酒精汽车制造技术,建立了强劲的酒精动力机械体系和完善的酒精运输、分销网络。

二、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政策措施及完善建议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政府运用了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但由于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健全,与国外生物质能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存在不够完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在原有政策措施框架的基础上,完善不足之处并推行新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

1.配额制度

在国外推行配额制度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决定引进并实施这一新的政策模式。在我国探索和实践这一政策模式的过程中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电力配额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加快建立我国的“绿色电力证书”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通过合理的配额制度,扩大生物质能发电的市场空间,提升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增强生物质能生产厂商的生产信心,从而最终达到加快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目的。应注意的是,我国推行配额制度不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分步骤有序进行,可以分准备、建立、完善三阶段来实施。

2.固定电价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形式,其中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每千瓦时0.25元补贴电价组成。可见,我国已认识到固定电价制度的优势并加以运用。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在推行固定电价制度时,应该明确在产业发展初期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减少电力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市场风险,但绝不能完全脱离市场,应随着产业的逐渐成熟而适当调节价格额度直至最终融入市场,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3.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如对生物质能技术的产品进口采用低税率;对人工沼气的增值税按13%计征等。这些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借鉴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的经验,在一些环节上加以改进并做出新的尝试。如可以对生物质能生产企业实行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鼓励政策及其他减免税支持和鼓励性税收补偿。对于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制开发出来的新的技术成果及产品的转让销售所得收入,在一定时期可以给予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照顾。

4.财政补贴

我国对生物质能项目提供财政补贴。2006年6月和8月,国家财政部和环保总局分别下发了《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和《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将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作为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纳入补贴范畴。除出台政策文件外,我国还开展了单位试点工作,较有影响的是对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等四家试点单位生产的燃料乙醇给予财政补助。这些明文规定和试点实践让我们看到政府的努力,但基于财力有限这一现实,我国在推行财政补贴政策时应做出选择:将技术先进、意义重大的项目作为扶持主体,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

生物质能源技术范文6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011-02

引言

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了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已引起了全球人类的关注,“低碳”与“低碳经济”越来越多地被提倡。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的比重约为75%,甲烷(CH4)、臭氧(O3)、氯氟碳化合物(CFCS)以及水汽(H2O)等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25%。其中,温室气体中石油化工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7%,占全体温室气体放排量的75%。因此,石油化工行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生产温室气体的大户。那么,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带来的温室效应下,我国的石油行业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如何利用在低碳背景下利用“低碳”与“低碳经济”来探究中国石油行业发展路径呢?

一、低碳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温室气体浓度越来越高,全球性的气候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逐渐被搬上国际舞台。“低碳”两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低碳生活”“低碳校园”“低碳超市”“低碳交通”“低碳社区”等等。各行各业都冠以“低碳”二字蜂拥而上,使得“低碳”二字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经济是指基于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等多种创新性手段及方式减少石油、煤炭等高污染性能源消耗,降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经济双赢的目的,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

“低碳”视角下的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三方面:技术性、经济性及目标性。技术性内涵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是通过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技术性手段实现的;经济性内涵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及动力,致力于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等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性目标;目标性内涵主要体现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经济双赢的目的,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

二、低碳背景下我国石油行业发展问题

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指出,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以致大气中温室气体舛仍嚼丛礁撸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冰川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由此,1979年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第一次将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提上国际议事日程。此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东京签订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将近200个地区及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通过初步的《哥本哈根协议》,但是在气候问题的长期目标、资金来源以及技术支持方面并未有实质性成效;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在坚持“巴厘岛线图”的基础上,在气候问题的资金来源、减排承诺等问题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低碳背景下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第一,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众多低碳经济因素制约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加工制造业、汽车行业等产业带动了石油等能源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进出口贸易额增幅均在20%以上。可以说,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中国石油进口创历史新高,成为首次超过美国的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尽管如此,我国石油产业仍面临着技术性较低,仍处于世界石油产业链的低端领域。在“低碳经济”的倡导与流行之下,我国石油产业低端产业链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业链产品产能仍需进口。

第二,我国石油产业发展迅速,能源消耗大、产能消耗大且生产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气候公约效果微乎其微。自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至2016年期间,全球各个国家已召开数次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会议,签订了数个“气候变化公约”及“气候变化协议”。但是,全球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无法产生共同的“低碳”目标,效果微乎其微。2013年的华沙气候大会经过了激烈的争论,终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会议暨落下帷幕;2014年的利马气候大会在历时32小时之后,终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大会。

第三,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冲击着石油、煤炭及天然气产业。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各产业对石油等能源消耗的需求,石油、煤炭及天然气将在未来一百年之内被人类耗尽。相反,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与生物质能,一方面作为再生资源,具有可持续使用与发展的性质;另一方面,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与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具有环保型,起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未来低碳能源技术必然主导能源行业,对传统能源具有较大的冲击力。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两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低碳技术也随之应用至石油能源行业。我国为鼓励“低碳”能源技术及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开发,先后对“低碳”技术出台了众多保护性政策与措施,并严格限制传统石油能源使用。某些发达国家针对石油行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将石油产业的低碳技术设备化,以此形成相应的清洁专利,对传统石油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由此,随着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低碳技术必然主导能源行业,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行业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及影响。

三、低碳背景下中国石油行业发展路径

随着“低碳”与“低碳经济”的倡导与实施,众多低碳经济因素制约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冲击着石油、煤炭及天然气产业。未来,低碳能源技术必然主导能源行业,对传统能源具有较大的冲击力。那么低碳背景下我国石油行业发展路径有:

一是促进石油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石油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石油能耗投入及消耗,推进石油产业的规模经济与集约经济。作为引导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政府部门应当通过相关政策引导石油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基地,创新能源技术,提高石油能源利用率,生产高效清洁的石油能源。石油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形成石油产业基地,通过专业化、技术化及规模化生产,创新生产线技术、设备技术及工艺技术,降低相关产品的单位成本,促进石油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产业结构整合,从而降低石油能源能耗投入及消耗,促进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

二是促进节能减排,研发及创新低碳技术,强化节能减排技术。对于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石油产业企业可联合科研机构、高校及科研基地等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如,利用天然汽水化合物、新一代生物质能材料等来研发低碳能源技术。加强石油能源的低碳技术研发,逐渐淘汰并停止污染严重、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差及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研发及创新能降低单位能耗、单位成本的设备及联产设施。对石油产业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要及时进行污染物分解、处理与污染治理,减少石油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

三是积极研发低碳清洁技术,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促进石油产业产品清洁化生产。传统的石油化工产业具有资源利用率低、污染高、能耗高、产能低的特点,而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不仅具有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特点,还具有资源利用率高、污染低、能耗低及产能高的特点。国内环境已不足以支持任何高污染、高能耗、低产能的能源企业发展,所以改变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石油产业升级,积极研发低碳清洁技术,加强系能能源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促进石油产业产品清洁化产生已刻不容缓。

结语

“低碳”两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低碳生活”“低碳校园”“低碳超市”“低碳交通”“低碳社区”等等。各行各业都冠以“低碳”二字蜂拥而上,使得“低碳”二字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制约着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断冲击着石油、煤炭及天然气产业,未来低碳能源技术对传统能源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因此,加强石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创新低碳技术,降低石油能耗投入及消耗,推进石油产业清洁化生产的规模经济与集约经济生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杜伟.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2010,(1).

[2] 低碳使命、石油石化的抉择――第二弥泄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精彩演讲内容选登[J].中国石油石化,2010,(13).

[3] 朱晓亮.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标准及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10).

[4] 龚洋冉,仇沪毅,刘丽.我国低碳发汗公众参与的现状研究(一)――低碳概念族的演变和创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