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案总结与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策划案总结与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策划案总结与反思

策划案总结与反思范文1

现以七年级下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为例,分三个阶段解析析在本人在课程设计上对《实话实说》节目的借鉴:

1编写“策划案

写好“策划案”是节目成功的前提,具体可以分以下三步:

1.1选取“话题”:电视节目的话题选择面很广泛,对于一堂教学目标基本确定的课程来说,难在确定探究性学习开展的切入点。如七年级下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我选的切入点是“每个学生都是人类的一分子,我们的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怎样的影响?”

1.2分析“现场观众”和“剧组人员”的情况:一方面,我的“现场观众”多来自南疆,住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经验相对丰富,能见到许多生物学现象,但因条件、能力所限,把现象与生物知识相联系的水平不高。本节内容需要有一定量的资料收集,而校图书馆藏书有限,学生完成资料收集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就我自身而言,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手段,而且能较方便地从互联网上搜集课程相关资料。

1.3定案:根据分析结果写出课程设计稿和教案。由于前两步做的比较到位,这一步稍显轻松,我把重点放在对设计的可行性进行推敲,并尽量在设计上体现师生两方面的优势互补:由教师负责收集人类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直观资料,交由学生根据自己在现在生活的地方及家乡的所见所闻在课堂上选择使用。

2彩排

正常教学中一般不会把一堂课给同样的学生上两遍,这个环节是针对探究性学习中有部分实验、学生准备需要课前完成而设计的,这堂课我安排了一个小短剧,需要个别学生配合练习。有些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省略此步。

3现场直播

这是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的关键,学生“现场观众”的角色没有变,教师的角色此时得由策划者分成几个角色:

3.1主持人

职责1:对“节目”的整体能做到心中有数,时刻把握“节目”的性质:不是主持人的独角戏,而是互动性的节目,充分调动“现场砚众”(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控制局面,做到收发自如。

职责2:注意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主线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知识,并通过教学过程将之逻辑条理化。

职责3:及时设疑,引发深思。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展示相互矛盾的事物引发学生认知的不平衡,进而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监测学生发现后的反思。在这节课上,我设置了题为“用纸袋替代塑料袋是不是环保的行为?”的小辩论,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有些塑料袋污染环境,纸袋虽污染较小,但在造纸的过程中却会产生很大的污染(由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经过辩论,正反两方(由学生随机组成的两个辩论小组)最后共同提出建设性的措施:推广使用易于分解的塑料袋相对较环保。

3.2场记:正常教学中无法对整堂课进行“彩排”,即使教师对学生有一定了解,在备课过程中也有“备学生”环节,但仍然无法完全预知学生对设疑、学生活动的反应及预期效果的达成度。所以,要及时记录这些情况。在过程中很难做到边讲边记,故此时的记多限于记忆层面,课后要及时以“教学反思”的形式将其书面化。

3.3导播: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很可能因为突况或活动设计的不周全而出现“冷场”的现象,这时教师得随机应变,补充或削减内容,以加强课程中各环节的衔接,推动探究性活动顺利进行。

在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中,教师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方法、步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独立学习逐步转变成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也得了发展。在我主办的互动性“实话实说”节目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在互动过程中,一些新的知识得以产生,在这些新知的熏陶下,教师和学生认知水平都得以提高。

4交流、总结反思

节目结束后,观众来信的多少往往成为评价节目重要标准,探究性教学能否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探究活动最后环节“表达和交流”中也可以很好的体现。成功的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与他人交流。此时的交流,可以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加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固化。最后,教师要以一定的评价体系检验探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分析调整改进,逐步完善教学过程。

策划案总结与反思范文2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社会工作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14-03

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学是一个互动与陪伴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不仅包括了理论,更强调实践,如何能让社工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平等、自由、包容、开放的环境?给学生以“发声”的机会与权利?

―― 一个社工老师的声音

社工游戏、角色扮演等传统的社工实践方式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对教学方式做些改变。文章基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以体验式学习为切入点,探索体验式等多元教育手法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 体验式学习概念

Kolb(1981,转载于库伯著,王灿明等译,2007)认为体验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整合先前经验和新的体验,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习情境的相关知识”。从过程角度而言,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反思,并将体验转变为概念,再反过来成为向导的过程(Saddington,1987)。集美大学林海燕等老师指出,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身体感官进行认知、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知识、理解、态度的过程(林海燕,1999;岳锋利,2003)。首都师范大学的周婷(2009)认为体验式学习“提倡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通过调整知识结构适应个体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知识富有个人经验性的重建和内化,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发展观。”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官体验和反思的过程,它强调知识和信息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实践的过程有利于促进个人经验的重建与内化。

二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运用的可能性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发展来看,体验式学习强调体验、行动、学习和反思,杜威曾明确指出“体验加反思等于学习”(周婷,2009),体验与反思有助于学生梳理感受、构建认识、内化感悟。

2014年世界社工联合大会指出: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强调“实践和反思”,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实践和感受,进行反思,检验理论,并从实践中发现理论。

团体康乐辅导是社会工作实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强调“在做中学”,即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总结反思,从而将自身经验、理论知识、价值伦理等内容进行整合。

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体验式学习的理念是非常类似的,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体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的重构和内化,从而真正实现“生命影响生命”。

三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

1.创造情境,发挥想象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个“场域”中,是一个互动与影响的过程。然而,一贯的教育方式是由老师完全主宰课堂,而没有给予学生“发声”的权利和机会,如何真正做到平等和开放?即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方向与内容,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根据团体康乐辅导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规定若干个主题,例如未婚怀孕妈妈、亲子关系等①;其次,由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8~9人,选定某一主题,在了解和学习该主题的前提下,策划一次小组活动②;再次,活动开始前一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策划案,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课堂实施环节③,教师扮演观察者角色,由该组同学自主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活动。此外,在所有活动结束后,教师与该组同学进行分享与反思,深化体验过程。

将课堂的主动权“出让”给学生,为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机会和空间,更给予学生“发声”的权利。

2.共同分享,促进反思

社会工作专业强调“反思”,尤其是在体验学习之后,及时反思能够促进学生将感受性知识转化为理论性知识,从而达到个体经验的重构与内化。在团体康乐辅导课程实践中,强调集体反思、小组反思、个人反思。集体反思,即课堂活动结束后,分别由该组组员和教师带领大家共同分享和反思;小组反思,即主题学习、制定策划、活动完成,教师和学生相互陪伴,共同分享和反思;个人反思,即通过个人反思报告等形式,督促学生完成个人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通常运用“4F”提问法,即事实(Fact)、感受(Feeling)、发现(Finding)、未来(Future),帮助学生梳理身体感官感受到的情境和事实,描述对所处情境的真实体会和感受,从而反思在情感和事实基础上所获得的认识,以及未来实践中的改进措施等。

3.重构认识,付诸实践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手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解构,打破了传统教师和学生的不平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手法的改变就是一种认识的解构与重构。

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重新认识过往的知识体系、社会观念、处世模式等,对其自身而言,已逐渐开始思考和反思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在体验和反思过程中,不断重构认识并且内化,并在生活中开始付诸行动,尝试改变。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运用于社会工作教学中的理念及方式如下图(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将个人经验重构和内化,从而影响行动,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即为学习的过程。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

四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反思

1.教育理念的改变

一道三尺讲台,不仅拉远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建构了师生权力关系的不平等。体验式学习理念和方式则通过由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自由、包容和赋权”的教育理念,探索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批判”的思维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平等自由的教育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对于社会工作学生探索自身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有重要的意义。

2.课堂效果的反馈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想象力,更赋予学生自主的权利,将理论学习和创造力有机地结合。与此同时,自主行动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多角度分析能力。

非常棒的一门课,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且也学到不少东西。

此外,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并尝试用专业价值观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3.团队协作的改变

课堂分享中,学生多次提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彼此之间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开放自由的教学手法,也给予培养团队意识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矛盾和分歧,但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技巧。

对教师而言,教授知识固然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与合作,也应该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体验式学习通过灵活、自由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4.学生成长的体验

策划案总结与反思范文3

关键词 互动研讨式 教学策略 文学概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44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is a basic course of common colleges and majoring in Chinese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verview of literatur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ractive discussion type teaching mode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Explore new train of thought and strategy in the teaching o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Keywords the interactive discussion; teaching strategy;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意义在于能提供给学生理论思维的方法,拓宽其学g视野,并培养其发现和阐释文学问题的能力。如何更好地教授文学理论的课程达到上述目标是每个文学概论授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

1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困境与“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提出

1.1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材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目前各高校中文专业普遍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该教材在同等教材中有一定优势:内容最新(多次修订)、板块清楚、体系完整、信息量丰富、最据权权威性的教材。该教材以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作为理论支点来建构文学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及接受论,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把握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但该教材弊端明显。由于参编人员过多,每位学者有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话语体系,就会造成编写内容上的重复和话语表述上的不统一。该教材是以西方话语体系为主,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极大的障碍。

(2)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备。高校文学概论课程的开设一般在大一、二,学生还没建立去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中国文学只涉及古代和现代,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一般在大二下和大三上开设。文学理论教材中密集的西方文论话语多数与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相关,这些状况必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障碍。

(3)教师教学观念和模式的陈旧。传统教学观念把重点放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上,着重对文学的活动论、本质论、创作论和接受论活动本身的理论讲解,而对文本鉴赏和具体操作讲解较粗糙。这些造成陈旧的文学观念与学生阅读经验相分离。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师“讲”学“听”,这固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知识的系统传授,以及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但学生“学”的主体性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开发就受到限定。不能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以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更不利于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2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定位

在面对文学概论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困境,根据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中文专业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要实用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总指导思想,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讨、互动”实现“生―生” 研讨与“师―生” 协作。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过分强调“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显示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全面更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研习、讨论、演讲、反思都是在自觉状态下进行的,又是在同学间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构成中得以完善。

2 “互动研讨式”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

“互动研讨式”教学实践通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研究文学理论课程的“师―生”协作式的新教学模式。

2.1 教学理念设定

“互动研讨式”的教学理念是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和实验。

首先,遵循从文学理论―其它艺术理论―思维训练―情趣培养―认知人性―体悟生活的渐进式教学理念。

其次,建构诗意的生态文学理论课堂。借助生态思想中的平等、和谐核心理念,展开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改善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相融,形成和谐诗意的生态课堂。

再次,注重对学生情趣的培养。文学理论的背后应以大量文学现象作为支撑,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趣才能产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反思,也才能感受到学习文学理论的重要性。情趣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心灵成长都是极具意义的。

最后,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必须将文学的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融入到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分析中去讲解,这样才能建立文学理论的可信度和存在意义。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现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方式上逐步尝试开放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互动研讨式”教学手段具体操作的第一步:学生自由地组成学习小组,老师分配学习任务。第二步: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自行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收集整理资料,讨论展示的内容,制作策划案和PPT,选派代表宣讲所讨论的成果。第三步:每组小组代表30~40分钟展示,其他小组对所展示的PPT设计、内容、方式、宣讲人的教态进行5~8分钟讨论,评价发言。第四步: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意见对主讲小组进行评价,并认真学生们的困惑进行答疑。其中各小组每次发言人员轮流进行,以确保每位同W在这种“互动研讨”活动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2.3 教学评价机制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价机制上采用了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成绩的计入由三部分构成小组讨论中各自分工和完成情况成绩,再主讲小组整体成绩,本学期的课堂表现成绩,各成员三次评定成绩的平均值就是他们各自的平时成绩。

3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与缺陷

3.1 教学实践中取得成效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践通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其意义表现为:

3.1.1 新型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应是教与学的互动,而传统教学是讲授式是“教”动,“学”不动,师动生不动。“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让“学”者活跃在前台,“教”者退居幕后,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学生去掌控,教师引导。

教与学的观念都能突破旧的模式,通过“互动研讨式”文学理论课教学,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具体讨论点和观察点展开讨论、争论、辩论,最后由老师做出总结性的指导,真正实现了“自主、合作、探讨、互动”的理念。

3.1.2 宽松的学习氛围

“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学习空间。在老师指定的内容和要求下,各小组的学生在第二课堂――“课余”对内容的认识理解、分析论证、总结都是独立完成,不受老师观点的制约。在第一课堂――“上课”中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研讨成果,方式和手段不限,每位学生都有发言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老师也可尽可能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接受情况。

“互动研讨式”教学遵循课前预习讨论―课堂演示互动―课后拓展反思这一循环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激发他们参与精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1.3 显著的教学效果

就“读”而言,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知识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表现为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叫正确的解读和论证。

就“说”而言,调动了每位学生“说”的积极性,大量的阅读使学生有演说的欲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诉求,说辩能力提高,教态更自然。

就“思”而言,既能抓住知识的要点,也能反思自身观点及言行。

就“写”而言,不再是拼盘式的习作,而是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有见地的论文。

3.2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

3.2.1 不能实现师生的双重解放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要去查阅资料,去讨论,确定最后要展示的成果,及小组间的评比,这些都需要学生比传统学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一门课程都是这样将大量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的课业负担会更重,长此以往将不堪重负。

老师需要随时了解学生的进展程度,关注学生展示成果接受成效,对于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正。老师课外同样要备课、对学生提供技术支持;课内要引导和掌控学生的状态并答疑,授课压力并没有真正减轻,也没有达到在课堂上解放老师的目的,反而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3.2.2 教学进程难于把握

在教学具体操作中每一个进程的把握和控制需要学生很好的设计,当然存在部分学生应付了事,就会导致整堂课的讲者和听者无法真正互动起来,最后仍需教师重讲本次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而且每学期教学的时数有规定,若当中某个教学环节完成得不理想,必然导致后面教学环节完成得不顺利。

总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通过三届学生的在文学概论课程上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去优化这种模式,仍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策划案总结与反思范文4

【关键词】中职 信息化课堂

这个时代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大多数人的闲暇时间都是盯着手机度过的,而学生这个群体更是无所谓闲暇时间还是上课时间,自制力薄弱的学生可以一天18个小时盯着手机,不看手机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迷蒙的,不知身在何处的状态。而在所有学生群体中,中职学生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环境(留守或离异占大多数)、成绩不理想、成长经历(过多的挫折和失败)、自身管理能力差、自卑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这些学生更是将手机当成了自己逃避现实生活的最佳途径,游戏是放纵自我的天堂,小说是理想中的乌托邦,哪怕仅仅是刷刷朋友圈和空间也不能沉下心来学习。中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拒绝手机进课堂”的管理方式:1.提出倡议。以发通知公告、开主题班会、开展集体签名活动、签承诺书等方式试图达到宣传效果,让学生意识到手机会影响前途,拒绝手机进课堂是对老师、对教育的起码尊重等;2.在教室设置手机袋。通过设置手机袋让学生自觉在课前将手机收好,下课带走,渐渐养成上课不带手机的习惯等;3.没收手机。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批评,第三次可以直接没收,学生写检讨才可以领回,甚至有极端情况要求学生当场砸烂手机的情况。这些制度的初衷是好的,有些学校执行严厉,层层落实,效果良好,实现无手机校园,但多数学校无法达到预计目标,甚至爆发冲突。手机依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障碍,效果并不理想。然堵不如疏,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学校和老师都应正确认识手机的作用,引导学生将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如果做好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课堂,将手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和学生都更易于接受。

下面,笔者总结自身在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谈一谈,如何用手机做好中职课堂的信息化建设。以营销策划中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为例,首先,通过学生可能会熟悉的预调鸡尾酒RIO品牌建设过程设计调查问卷:

①你了解RIO吗?a了解 b不了解(请先百度了解RIO,再完成下面问卷);

②你认为什么年龄段的人会购买RIO?a婴幼儿 b青少年 c青年 d中年 e老年人;③你认为什么性别的人会更喜欢喝RIO?a男性 b女性;④你认为什么学历层次的人会更倾向于喝预调鸡尾酒?a义务教育阶段 b高中毕业 c大学毕业 d硕士及以上;⑤你认为什么工作性质的人更可能消费预调鸡尾酒?a农业工作者 b学生 c年轻白领 d教师 e商务人士 f其他――请注明;⑥你认为年收入在哪个范围的会选择RIO?a3万以下 b3万-5万 c5万-10万 d10万-20万 e20万-100万 f100万以上;⑦你认为对预调鸡尾酒的偏好会受地域影响吗?a会 b不会;⑧你认为RIO 应该在什么渠道销售?a商超 b便利店 c餐饮店 d夜场 e电商 f其他――请注明;⑨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RIO的,或者你认为RIO应该选择的广告媒介有哪些?(可多选)a《何以笙箫默》等热播偶像剧 b《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 c电视广告 d平面广告 e院线广告或视频网站广告 f电商平台 g其他;⑩你是否参加过或听说过RIO组织的活动?a发光瓶表白 b点亮偶像发光瓶 c制作冰蓝玫瑰 d10万RIO免费抢 e其他 f没参加过也没听说过。

这样的一份问卷,通过RIO的例子,让学生对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等内容有一个初步印象,再通过对RIO 初期因为目标市场定位错误,做出的营销策略自然也是有问题的,最终导致公司业绩惨淡,负债2500万,被百润集团以100元卖给刘晓东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目标市场选择的重要性,引入市场细分的概念、标准、方法和原则。

接下来,通过《目标市场的选择》的微课让学生学习目标市场选择的影响因素、步骤和原则,然后通过PPT展示案例,讲解目标市场策略。最后安排学生分组,4-5个人一组,通过讨论为小米手机做一份简单的目标市场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手机市场的年龄、性别、学历、收入、职业、地域、性格、偏好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出小米手机的客户画像,选好目标市场,并针对小米手机目标市场的特点,设计一份简单的策划案,包括产品、包装、定价、渠道、广告和促销等主要因素。然后,老师将各组的作品展示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起点评做的好的和不足的地方,由在座学生通过手机匿名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给予点赞鼓励,作为期末成绩考核加分的依据。课堂结束前的调查问卷如下:

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a市场调查 b市场细分 c市场定位 d目标市场的选择;②市场细分的因素包括?a年龄、性别、学历、收入 b价格、产品、包装、渠道 c职业、地域、性格、偏好 d其他;③对于小米手机来说,选择目标市场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些?a学历、收入、职业、性格、偏好 b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偏好 c性e、学历、职业、地域、性格 d其他;④你认为本堂课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a授课方式 b课堂节奏 c课堂活动设计(请提建议) d学生参与度 e其他。

对于本次课在时间上的安排为:课前问卷填写10分钟,问卷分析3分钟,案例导入3分钟,微课教学5分钟,PPT展示及讲解17分钟,学生完成任务30分钟,展示及点评15分钟,课后问卷填写5分钟,总结2分钟。共90分钟。

总结以上教学过程,推广至其他学科,可以值得提倡的有:

(1)善用调查问卷。扫二维码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方式,也很方便快捷,让学生扫二维码填写问卷,更富生活气息,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可以用的工具有问卷星、调研宝等问卷平台,制作完成生成二维码,放到大屏幕上,操作简单,不需要安装应用程序,每门课都可以应用。调查问卷的设置应切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简单、有趣,方便学生填写。题目不宜太多,一般3-5题就可以,遇到非常简单且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况,可以有10题左右。偶尔还可以采取抽奖式调查,有些是某平_的购物券,也可以是老师自己提供的小金额红包,总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不影响课堂秩序即可。

(2)合理采用微课资源。微课的制作其实并不难,笔者推荐四种制作微课的简单方法:①纯PPT录制:使用PPT2013录制微课,制作PPT,录制旁白,点击另存为视频就可以;②个人拍摄:使用手机+支架可以录制小视频,然后用小影APP等应用程序剪辑视频就可以了;③录屏:用PPT2016版本就可以轻松实现;④CS电脑录屏: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操作,可以直接录屏电脑屏幕上的任何内容,各种视频不需要下载就可以直接录屏,也很简单强大。这四种方式都非常容易操作。当然,自己设计微课需要注意微课设计的要点,包括时间、画面、音质、操作技术等。多尝试几次,熟练后就可以游刃有余,做出精彩的微课视频。此外,还可以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百度等网站搜索合适的教学资源和微课视频,也可以跟合作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实现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但微课并不是用的越多越好,要谨慎合理的使用微课资源,以适合为原则,不适合的内容还是应该老师亲自讲授指导,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灵活选用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尤其是教学目标非常重要,不符合目标的教学让学生记住的可能只是教学素材本身,而忽略了课堂内容,而契合目标的媒体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达到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学信息的选择、获取、存储和传递以及做PPT等都有一定的方式方法,任课老师个人有时候难以掌握这些技巧,所以最好能做到集体备课,人多力量大,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手段也更丰富。还有教学媒体的六种基本形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中如何选择等都需要慎重考虑。比如,商务谈判关于磋商手段的讲解,最好采用动画或视频,文本、图片都不足以表达清楚。

(4)学生课堂任务的设置应该难度适中,有趣味性。管理中强调任务的安排不能太难,太难了员工完不成会气馁;也不能太容易,太容易了没有挑战性,员工没兴趣。同理,对课堂上学生任务的设置也是一样。应选择有一定难度,让学生有挑战的欲望,同时不太难,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和思考后有能力完成的任务。而且任务还必须和教学内容相关,如果我讲的是营销中的产品策略,却安排学生设计促销方案本身就是偏离主题,不可能达到巩固效果的。另外,任务必须有趣味性,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否则就会出现消极应对、敷衍了事的现象,达不到效果。另一方面,因为通常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将学生分组,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任务,但这时候就会出现搭便车的学生,老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就要考虑好如何避免搭便车现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或者可以轮换学生在小组当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整门课程中,还可以安排几次由每个人都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因为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锻炼。此外,任务安排应合理运用手机、电脑等工具,要学生习惯用手机来学习、工作,减少对手机就是玩具的习惯性意识。

策划案总结与反思范文5

1、标题

计划的标题,有四种成分:计划单位的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摘要;计划名称。一般有以下三种写法:

(1)四种成分完整的标题,如《××村二oo二年规划要点》。其中“××村”是计划单位;“二oo年”是计划时限;“规划”是计划内容摘要;“要点”是计划名称。

(2)省略计划时限的标题,如《广东省商业储运公司实行经营责任制计划》。

(3)公文式标题,如《山东省关于二oo二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计划单位名称,要用规范的称呼;计划时限要具体写明,一般时限不明显的,可以省略;计划内容要标明计划所针对的问题;计划名称要根据计划的实际,确切地使用名称。如所订计划还需要讨论定稿或经上级批准,就应该在标题的后面或下方用括号加注“草案”、“初稿”或“讨论稿”字样。如果是个人计划,则不必在标题中写上名字,而须在正文右下方的日期之上具名。

2、正文

除写清指导思想外,大体上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事项:

(1)目标。这是计划的灵魂。计划就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制订的。目标是计划产生的导因,也是计划奋斗方向。因此,计划应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要求。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有的还要定出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

(2)措施。要明确何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措施和方法主要指达到既定目标需要采取什么手段,动员哪些力量,创造什么条件,排除哪些困难等。总之,要根据客观条件,统筹安排,将“怎么做”写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3)步骤。这是指执行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每项任务,在完成过程中都有阶段性,而每个阶段又有许多环节,它们之间常常是互相交错的。因此,订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而在实施当中,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哪是重点,哪是一般,也应该明确。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总的时限,又要有每个阶段的时间要求,以及人力、物力的安排。这样,使有关单位和人员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以便争取主动,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执行希望,需在正文的最后写出,为计划的结尾部分。但是,这部分的内容,要看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

3、落款

在正文结束的后下方,制订计划的日期(如标题没有写作者名称,这里应一并注明)。此外,如果计划有表格或其他附件的,或需要抄报抄送某些单位的,应分别写明。

新一届的学生会已经组建完毕,外联部纳干纳新工作业已完成。此次新组建的干部队伍全部是大一大二学生。(名单和通讯方式另附)外联部的主要工作在于拉取赞助,解决学生会工作经费问题。对于一个团体来说,资金是各部活动的基础,在这个层面上说,外联部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对整个学生的工作会产生重大影响。外联部与其他各部一样,是隶属于学生会的相互协调的部门,这就决定了外联部的工作离不开各个部门以及主席团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外联部只有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以及主席团的工作,才能使整个学生会的工作正常运转起来。在外联部新组之际,先拟订一下新一期的工作计划:

1、外联部的工作应该是长期性,持续性的。在平时就密切注意一些与同学们相关的厂商,发掘潜在的赞助商,发挥外联部内部杭州本地工作人员的地域优势。洞察潜在赞助商的合作意向,及时收集信息。开展在同学中的调查,了解同学们的利益所在和共同需要,并以两者的结合点为出发点与同学及赞助商进行双向沟通。

2、与盘石、四海通等电脑商联合定期举办电脑知识讲座,讲解电脑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以及电脑常识性的维护与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举办“以多取胜”——现场电脑消费调查与中介。联合商家,宣传团体购买的优势,寻找有意的电脑购买个人,联合统一咨询、配置和交易。记录潜在的电脑产品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意愿和个人购买倾向,发展潜在客户。并与浙大计算机爱好者协会合作,定期举行电脑show,通过这种形式为电脑商作宣传,开拓其销售领域以此来赢得电脑商的赞助与支持,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并与其保持长期密切的联系。

3、与创意工作室、网络部合作,发挥协同的积极作用,达到1+1=3的效应。结合法学院自身特点,为有意向合作的厂商企业做出策划案,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资源,通过学生会自身网页,推出创意工作室的策划方案,将所有需要的合作信息以网络虚拟方式取得并加以组合,以独特优秀的创意吸引赞助商。

4、外联部可以牵头搞一些活动,如组织联系参观一些知名厂家、联系社会知名人士、律师、政府部门负责人做一些符合法学院特色的互动型讲座、请厂商倾谈成功经验,举办学生会阶段性成果展等,并拉动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协作,并争取厂商的支持与赞助。

5、与文艺部合作,和一些品牌服装联系,在紫金港校区举办大型广场秀,间插联欢、游戏等形式进行互动性的宣传。

6、由外联部联系开办一些培训班如英语口语、调酒师培训班等,承接一些语言培训班如燕园博雅等在紫金港校区开课,并收取场地费。

7、大学生服务日以及法文化月。联系一些书籍、体育用品,文曲星等电子商品诸如此类的符合学生消费的商品经营商,通过租场地,挂横幅,打宣传等形式收取场地费,宣传费。等等。

以上为外联部的一些工作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许会有一些变更与调整。相信这界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门一定会给予外联部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把外联工作做好。一切让事实说话。

工作计划书(一)

一、公司介绍

1、公司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成立的时间、注册资本金、公司宗旨与战略、主要产品等,这方面的介绍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使人们了解你公司的历史和团队。

2、公司现状

在此将您公司的资本结构、净资产、总资产、年报或者其他有助于投资者认识你的公司的有关参考资料附上。如果是私营公司还应将前几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以附件形式提供。如果经过审计请注明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如果未经审计也请注明。

3、股东实力

股东的背景也会对投资者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股东中有大的企业,或者公司本身就属于大型集团,那么对融资会产生很多好处。如果大股东能提供某种担保则更好。

4、历史业绩

对于开发企业而言,以前做过什么项目,经营业绩如何,都是要特别说明的地方,如果一个企业的开发经验丰富,那么对于其执行能力就会得到承认。

5、资信程度

把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工商、税务等部门评定的各种奖励,或者其他取得的荣誉,都可以写进去,而且要把相关资料作为附件列入。最好有证明的人员。

6、董事会决议

对于需要融资的项目,必须经过公司决策层的同意。这样才更加强了融资的可信程度,而不是戏言。

二、项目分析

1、项目的基本情况

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物业类型、工程进度等,都是房地产开发的基本情况,需要在报告中指出。

2、项目来历

项目来历是指项目的来龙去脉,项目的上家是谁,怎么得到的项目,是否有遗留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等情况。

3、证件状况文件

项目是否有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规划许可证、开工证和销售许可证等五证的情况。需要复印件。

4、资金投入

自有资金的数额、投入的比例、其他资金来源及所占比例、建筑商垫资情况、预计收到预售款等情况等,方便了解项目的资金状况。

5、市场定位

指项目的市场定位,包括项目的物业类型、档次、项目的目标客户群等

6、建造的过程和保证

项目的建筑安装过程,如何得到保障可以如期完工。而不会耽误工期,不会导致项目无法按期交付使用。

三、市场分析

1、地方宏观经济分析

房地产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受到地方经济的影响比较大。而表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指标等数据和经济发展的定性说明等需在本部分体现。

2、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比较复杂,而且说明起来可繁可简。简单说需要定性分析本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平均价格,各种类型房地产的目标客户群等。复杂些说明则需要在时间数轴上表征价格的走势波动,但是,因为很多地区没有进行常规的价格跟踪,所以,严格数据的分析很难完成,但是可以通过典型项目的分析来代替。

3、竞争对手和可比较案例

分析现有的几个类似项目的规划、价格、销售进度、目标客户群等,同时,也需要罗列一些未来可能进入市场竞争的对手项目情况,以及未来的市场供应量等情况。

4、未来市场预测及影响因素

未来的市场预测很难预料,但是可以通过市场的周期的方法和重点因素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做出预测。

四、管理团队

1、人员构成

公司主要团队的组成人员的名单,工作的经历和特点。如果一个团队有足够多经验丰富的人员,则会对投资的安全有很大的保障。

2、组织结构

企业内部的部门设置、内部的人员关系、公司文化等都可以进行说明。

3、管理规范性

管理制度,管理结构等的评价。可以由专门的管理顾问公司来评价和说明。

4、重大事项

对于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的需要说明的事项。

五、 财务计划

一个好的财务计划,对于评估项目所需资金非常关键,如果财务计划准备的不好,会给投资者以企业管理者缺乏经验的印象,降低对企业的评价。本部分一般包括对投资计划的财务假设,以及对未来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预测。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等内容。

其中,对于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和流动性要求较高。

六、融资方案的设计

1、融资方式

(1)股权融资方式(注:股权和债权方式是两种最主要的方式,但是,还有很多不是某一种方式所能解决的,而是几种方式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组合。这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否能够取得资金,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通过融资方案解决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

方式:融资方式将以融资方(包括项目在内)的股权进行抵押借款

这种投资方式是指投资人将风险资本投资于拥有能产生较高收益项目的公司,协助融资人快速成长,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管理者回购等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

操作步骤:签订风险投资协议书

A、对融资方的债务债权进行核查确认

B、签订风险投资协议书:确定股权比例、确定退出时间、确定管理者回购方式、确定再融资资金数量及时间、确定管理上的监控方式、确定协助义务。

C、在有关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债权融资方式

方式:投融资双方签定借贷合同进行融资,确定相应固定利率和收回贷款的期限。

(3)债转股的融资方式

投融资双方开始以借贷关系进行融资,投资方在借贷期间内或借贷期结束时,按相应的比例折算成相应的股份。

(4)房地产信托融资

(5)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

在不同的时间阶段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在项目的初级阶段主要以股权融资方式为主,因为对融资方来说这个阶段的资产负债情况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在中后期阶段可以运用股权、债权方式,这个阶段融资方对整个项目有了明确的预期,在债务的偿还上有明确的预期。

2、融资期限和价格

融资的期限,可承受的融资成本等,都需要解释清楚。

3、风险分析(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所以应该说明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风险。)

对投资融资双方有可能的风险存在作出判断。

A、投资方的投资资金及收益风险在项目无法启动的情况下将一直独立承担投资资金成本,及追加资金成本。

B、投资方不能有效监控好管理者的经营从而产生新的债务而产生的连带风险。

C、破产风险

D、融资者对投资者的信用没有得到确定而产生无法回购的风险

E、融资者为掌控全局经营,在回购时利益出让增加风险。

F、融资者提前回购而付出的资金成本风险。

风险化解方案

A、资方对是否资金进入后可以完成计划要进行评估和测算。

B、投资方对融资方的项目进程进行监控,并按照进程需要分批进行投资款的专款专用。

C、投资方对融资方的相关项目所签订的合同进行核审后,评估其付款和还款能力。

D、资方审核融资方的还款计划可行性,一旦确定后将按还款计划回款。

4、退出机制(绝大多数的投资都不是为了自用,而是是为了获利,因此都涉及到退出机制问题,所以,需要在此说明投资者可能的退出时间和退出方式。)

A、股权方式融资的退出

项目进行中投资方退出;

项目完成投资方退出一种方式是融资方按时按预定的回报率加本金额度进行现金回购股份,第二种是融资方按投融资双方约定的价格及相应的物业面积的形式回购股份,第三种投资方享受整个项目的分红;

B、债权方式融资退出

项目进行中投资方退出,可以用违约今的形式控制;

项目完成投资方退出,按时还本付息;

5、抵押和保证

在涉及到投资安全的时候,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如何保障投资的安全。而最有效的安全措施就是抵押,或者信誉卓着的公司的保证。

6、对房地产行业不熟悉的客户,需要提供操作的细节,即如何保证投资项目是可行的。

七、摘要

长篇的融资报告是提供给有融资意向的客户来认真读的,而对于在接触客户的初期阶段,仅需要提供报告摘要就可以了。报告摘要是对融资报告的高度浓缩,因此,言简意赅就非常重要。

工作计划书(二)

一、小组理念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缺少知心朋友。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3)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难。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5)社交恐惧症。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6)抵制交往。前几类都有交往的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大学生在具体交往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他们留下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我们设计的这个小组,就是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同时,斯普兰格(E.Spranger,1924)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组设计

小组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

小组目的:

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服务对象: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同学

小组性质:学习、发展性小组

活动次数:六次

小组人数:6-8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沧波园校区社会工作系实验室

招募方法:

1、与之前参加过我系其他同学开展的小组活动的同学联系,邀请其中有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的同学参加我们此次的小组活动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到学生班级和宿舍进行介绍并发放宣传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