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学科核心价值

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文1

期间,聆听了梅德明教授的专题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新时代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语课程展望》。梅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让人聆听之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中梅教授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度的剖析。结合梅教授的讲座和课件的辅助,整理并分享,让自己、也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们一起学习、一起提升、一起受益。

梅德明教授谈到:

一、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英语课程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同体现,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绝不是象征性标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具体内涵指标。

六、何为语言能力?

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七、何为文化意识?

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鉴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八、何为思维品质

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表征。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跨文化和多元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文2

【摘要】文章着眼于分析英语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紧紧围绕四个维度,并结合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在中国语境下如何才能真正扎实有效地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落实好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文件中针对现在学校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中心概念。虽然国内许多研究者根据国外的理论与概念体系,做了大量不同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理论都集中体现出了培养健全个体的重要思想。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关注到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新时代下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线教师,要牢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回归“培养人”的本质。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直以来,社会上对于英语教学有很大的误解,尤其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是为了高考和出国的需要,将来的生活、工作中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使用英语。高考改革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很多学生、家长甚至媒体认为英语的地位和权重被弱化。他们没有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也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自己的育人价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由英语学科的本质所决定的。英语学科教学需要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内容(词汇、语法……),以及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但这并不说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英语学科教学的意义仅限于此。英语学科教学同样担负着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使命。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同样阐述了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其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技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显而易见,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与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息息相关[1]。

那么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三、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充分利用情景,培养语言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在他的博客中曾引用德国一位学者的精辟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溶入情境之中的知识,才会绽放光彩,拥有活力。

例如,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七Module 5 “Ethnic Culture”。本模块的英语语法专项是过去分词作状语。传统的语法课堂单向传输,课后题海巩固的方法诟病甚多。与其让学生在一堂枯燥的语法课中睡过去,不如把发现总结规律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Reading And Vocabulary(1)语篇理解学习之后,在第二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过去分词作状语的句子,例如:Spoken by fewer and fewer people these days, the Naxi language may disappear in the future.(because)/Seen from above, the old town is a maze of canals, little bridges and tiny streets(when)/Passed from father to son, the music has not changed for eight centuries(because)...通^分析这些句意和句子结构,学生可以很轻松自己总结出过去分词在句子中作状语的规律以及可以采取的做题方法。借助于课文文化内容的依托,既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体的情景中学到语法知识,发现这种语法表达对于文章表达的意义所在,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景中归纳总结表达自己的思考学习成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巧活动设计,发展思维品质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一些具有开放性的课堂内学习任务的设计,引领学生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能较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认知能力。

例如,我在课前会有一个“Micro-writing for topics”的活动。课前我会向学生展示一段小视频,或者一组图片,或者一则新闻,引出今天写作的主题。学生根据课堂主题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并做好相应的笔记,然后班级内观点搜集,为完成50字的写作积累素材。通过这样的话题讨论,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与伙伴分享,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了思维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来讲就是有效运用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其他素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出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深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网络等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高中英语教学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英语网络教育平台”“平板授课”“微课自学”等彻底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定”教学模式,也赋予了学生学习的时代性与多样性的特点。翻转课堂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很多学校的平板教学其实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英语正反观点作文写作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平板推送素材,学生课下观看推送内容自学,并填好自学表格,做好笔记。关于个人的观点表达,例如:I firmly hold the belief that.../ Personally, I fully approve of the latter/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在课前学生自己是可以做到独立解决的,不需要再占用课堂的时间。再配合课内小组成员互动,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和解决疑难,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水到渠成。

(四)扩展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素养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离开文化渗透的高中英语课程,就好比植物缺少了阳光雨露的滋润,毫无生气。例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五的模块四“Carnival”中,课文详细介绍了狂欢节的历史、发展、庆祝方式、饮食、服饰和习俗。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查阅网络资料,查看平板推送资料,自己制作有关狂欢节的课件,并可以适当添加精美的图片说明和小视频,向班级展示巴西、德国、古巴、阿根廷等国家的丰富多彩的狂欢节文化,为课文的学习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借助于狂欢节再引入中国的特定节日,深挖其中的背景知识,介绍中国节日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人们的活动、饮食等。通过体会不同民族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态度,解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最终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敏感度和文化鉴别能力。

四、结语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英语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要坚持紧紧围绕新课标,以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指导,真正扎实有效地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落实好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文中观点尚有不成熟之处,但是我坚信,只要全体英语教育者共同努力,一定会让英语课堂发挥实效,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文3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教学效果与质量不容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热议的话题。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仅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一种工具性的目标,而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实现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与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日常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结合学科特点,培养良好品德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英语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学《I can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时,我先介绍 Sarah 的话语:“Hello, boys and girls. I am Sarah. I’m helpful.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pick up rubbish. Are you helpful?”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表达自己通过做志愿活动而获得的劳动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等优良品德。

二、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处理与小组成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可利用四级制理念,也就是让学生在“老师(T)—助手(TA)—组长(GL)—组员(GM)”的小组模式下,进行小组式探究、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彰显人格魅力,启迪习惯养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包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任务型活动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独特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使其分清是非对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活化教学方法,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歌唱等形式,创设情境,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形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品质。

五、整合学科知识,引导正确发展

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文4

    论文摘要:推进学风建设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必须一手抓学科建设、一手抓学风建设,两手都要硬。如何以学科建设促进学风建设是摆在众多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问题。以英语学科建设促进校园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英语学科的定位、英语教学考评体系的改革、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英语教师的作用等方面。 

学风,顾名思义就是治学读书、学习做人的风气,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个方面,反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体现了学校的校风和理念,体现了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扎实的学科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龙头,而良好的学风则是基础。“惟源清,方流清;惟风正,才学正。”没有一流的学风,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科。英语学科是每所高校都必须开设的,因此它的学科定位就不能是简单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英语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英语学科的重新定位 

 在目前英语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过于强调它的工具性,也就是作为语言的交际作用,而忽视它的人文性,也就是通过英语传播先进文化、拓展思维方式、重塑人格结构。这种教学目标使英语教师无法完成英语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能——育人。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应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因此,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更应突出其育人的中心职能。而在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夸大了经济价值观而淡化了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把教育的主体——“人”放在了次要或被忽视的位置,而把目光主要放在培养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上。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别无选择才上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英语水平普遍较差。鉴于高职教育的定位、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放在第二位。这既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相一致,又符合学生因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通过高职阶段英语学习难以达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水平的现状。而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了解异域文化、理解异域思维、提高人文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 

 把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可以使学生在对英语语言了解和英语国家文化了解的同时,通过英语学习与中国文化对比,更好地汲取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说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学说是医治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良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用“东学西渐”的理念来论述中国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作为青年人,大学生既是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对象,又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承担者,理应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母语文化的积淀。把英语仅仅当做交际工具是无法实现这些目标的,只有通过对英语学科的重新定位,才能使它重新回到教育人、培养人的正常轨道上,才能更好地搞好学科建设,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二、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主体。由于自身英语底子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纪律松懈等原因,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产生了消极、懈怠乃至厌学情绪,形成了不良学风。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态度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英语基础差,听说读写都很困难,有明显的厌学情绪;二是有一定的基础,但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不够理想,这部分学生大多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以提高成绩;三是基础较好,但是受到学校学风及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较慢,很多学生迫切需要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英语教师应尽力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爱。 

 针对这些问题,班委会、团支部、学生党员就要发挥良好的正面模范带头作用。辅导员和各院系必须重视基层班级的建设,规范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主动、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学习风气。教师要以提高四级英语考试通过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英语竞赛活动并力争获奖为突破口,使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得到引导和发展,进而转化为奋发努力和求实刻苦的学习动力,形成人人有更高奋斗目标,学习上崇尚学习、热爱学习、好学上进,不断进取,团队上互帮互助、鞭策后进、共同成才的优良学风。 

 三、科学的考评体系在学风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现行的英语学科考试模式也是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原因。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考核都采取书面形式,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抱有侥幸心理,在期末考试前要求教师划范围、给答案等。这无疑会对学校学风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教师划考试范围是应该的,教师让抄也是应该的,甚至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思想:教师给不及格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因此改革考试制度成为迫切的需要。要改变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采用口试、测试、课程实践报告、课程设计等方法。在课堂上连续记录学生表现,增加期中考试,使学生在动态过程中连贯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摒弃仅仅依靠考前“突击”就能取得不错成绩的错误思想。在常规教学活动中要把教学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完成中等长度的论文、报告等,把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讨、共同提高。要完善学习小组机制,纳入考核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并且使程度较好的同学起到“帮、扶、带”的作用。 

 四、英语教师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教师队伍的师德、学术道德建设是核心,有了一支献身教育、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在育人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在以英语学科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念,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他们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的习惯,让他们明白通过自己亲自去感知、分析、推理、归纳、综合之后所学会的东西要比老师讲解后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更加持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与各系(部)、学生处、团委、图书馆加强联系,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素质教育讲座和各种英语竞赛。要引导学生良性使用网络资源,把网络上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使学生在课余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以英语学科建设为契机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树立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师应在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使良好的学习风气、严肃的考试纪律、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校园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陈希.高等学校要坚持学科建设与学风建设并重[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7). 

[2]王佩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听力课;反思

当代社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较强思维能力、良好的品格和情感态度等综合素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素养。2014年3月,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这之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我们英语学科而言,主要的核心素养有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其中听是理解的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听力课型又是英语技能教学基本课型之一。《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技能教学中应当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技能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活动、优化教学资源、发挥恰当的教学指导作用。因此如何上好一堂初中英语听力课很重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基于核心素养对一堂初中英语听力课进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本人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对自己的一堂初中英语听力课的反思。

一、理解英语核心素养,调整教学目标

通过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学习和理解,笔者发现原来设定的本课目标仅涉及到技巧,知识,语言交流方面和情感态度的内容,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原有的目标后面可增加两个目标:1.通过设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学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课后能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2.通过了解西方国家学生的出行交通方式,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能够吸收跨文化中精华的部分。这样能够把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在常态英语教学中,教师更侧重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常忽视或弱化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提升,必然伴随思维的发展。在反思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远远不够,就这节听力课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整改。

1.巧用导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7上Unit3的主题是Welcome to our school。在听力课的开头,引入自己的学校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哪所学校,能够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过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学习,笔者认为此时必须趁热打铁,要为学生进一步提供创新的舞台,使他们真正热起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反思后我认为在原有的活动中,应该多增加一项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有哪些设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讨论、大胆思考、想象创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平台。为后面的听力做好圆满的铺垫,从而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也调动起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兴趣,使导入变得更加具有创新性,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2.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节课以任务型教学为中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已有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展这些思维品质的最为便捷的方式,乃是通过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而实现,这不仅包括教师自己提出问},也包括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在这堂课上除了提出与所听内容相关的问题外,也应该提出一些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听完Speak up关于图书馆的内容后,提问中可以设计以下两个问题,先提出1.What can you do in the library?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多样化的答案,如:1.可以在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籍;2.可以向图书管借阅自己喜欢看的书籍;3.可以在图书馆安静的做作业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学生:Can we chat with each other in the library?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这个问题,从而主动提出第二个问题What shouldn’t you do in the library?通过这样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不仅问题本身有助于学生从表层学习进入了深层学习,使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而且最后一问可以发展学生自己的提问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自主发展。

三、善用课堂教学机智,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了解西方文化礼仪,对提升文化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经过本人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觉得这节听力课中,在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之余,要渗透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谈论交通方式,在谈论到坐公交车上学时,应该向学生介绍在英语国家,乘坐公交车的礼仪。乘客上车可以说:“Good morning, sir/madama”,下车的时候,要对公共汽车司机说:“Thank you”,并且告诉学生这是西方文化礼仪中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跨文化交往中有很多的品格值得我们向其他国家学习,也许不久的将来,学生上公交车时都会这么做,这样公交司机也会每天拥有好心情,进而形成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我们的学生慢慢学会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品格。

四、合理利用现代网络,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它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现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使用好网络,那将会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产生巨大的效果,因此,在本节课末尾的作业布置上,笔者认为应当增加一项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在网上搜索更多关于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孩子改变现状,改善上学交通方式的方法,尝试用英语把措施罗列在自备本上,便于下节课交流,交流后也能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制作poster,展现自己的思维内涵,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英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英语教育专家龚亚夫也认为: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反思,我更坚定了我们英语老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英语学科核心价值范文6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高校英语教学;问题与展望

英语学习活动观不是“英语教学活动观”,而是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点。学生才是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者和持有者。学生应对英语学习活动观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同时有能力对英语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对于高校英语学习者而言,活动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内驱力之一。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除了要教授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外,教学形式也不应过于单一。教师应积极将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入英语课堂,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各类英语学习活动,进而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1英语学习活动观现状述评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研究分析了近几年国内与“英语学习活动观”相关的文献,发现当前我国的研究者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研究主要从如下方面展开:英语学习活动观对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英语学习活动观对写作教学的积极意义;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读写结合中的应用研究;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听力教学中的研究等。笔者发现大部分文献都针对中小学学段展开研究,涉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笔者认为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教学理念被正式提出之前,国内学者做了与英语学习活动观相关的一系列研究。通过研究,学者们证实了英语学习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即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与英语阅读有关的研究方面,王纯(2019)将英语学习活动观与“阅读圈”相结合,以“阅读圈”为抓手,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及合作学习,实现课内师生的交互学习。葛炳芳等(2020)对该理念在英语阅读课堂的实践加以研究,认为教师要激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语篇主旨,提倡让学生自主提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夏正敏等(2021)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运用到新闻语篇教学实践中,他们认为教师通过情景教学,层层递进,可以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苏雨等(2020)将该理念用于指导小学英语教材与英语绘本阅读,提出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在与英语写作有关的研究方面,陈思琪(2019)将这一理念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指出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设计种类不同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写作前得到丰富的信息,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积极性与创造性。孙晨曦等(2020)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初探,他们认为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酌情设计课堂,将教学知识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相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宋晓丽(2020)阐述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中国故事”阅读教学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续写故事的写作策略,指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符合中国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意义深远。在与英语听力有关的研究方面,林萍(2020)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指导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结合听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校英语教学现存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相关研究并不多,并且当前大多数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认识不清,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解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教学中的实践现状也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此外,许多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多以理解类为主,缺乏创新类、应用实践类活动。2.1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认知模糊现如今,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对于刚刚兴起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并不清晰,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施途径、本质特征以及预期目标并不了解。有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理解极度重视,而在活动的开展以及主题的创设方面存在缺失,导致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停留在低级水平,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情感价值观得不到发展。

2.2英语学习活动观难以落地实践

当前,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校英语课堂上难以推行。首先,教师对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创设并不熟练,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设计基于学习活动观的课堂活动,因此难以将其应用于真实的语言教学课堂中。其次,教师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是影响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的原因之一。有些教师畏惧实施该理念,由于教学安排和授课时间有限,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实存在难以调和的现实问题。最后,有的教师和学生更习惯于旧理念,惧怕新兴事物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校英语教学的未来展望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效果的改善与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英语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注入英语学习活动观,可以为多形式的英语教学提供现实指导,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铺下基石。

3.1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在高校英语阅读课上可以按照这几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教师带领学生对所学语篇进行深度解读和理解;第二步,教师将学习内容与英语学习活动观杂糅在一起,制定合理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步,教师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文化感知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价值观。

3.2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校英语写作课上,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选择写作题目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有趣的题目,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其次,教师要做好写前准备,让学生明确写作题目。教师可给予相应的写作指导,同时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最后,在写作完成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互评等。由此可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注入,使原本枯燥的写作课具有生机。教师应努力丰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以生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更加重视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教学中的应用。当前,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具体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英语教师应不断加强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研究,推动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4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并且对英语教学大有裨益的教学理念,不仅便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当前,各高校英语教师应主动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英语并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思琪.英语学习活动观下高中英语写前策略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17):232+231.

[2]葛炳芳,印佳欢.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课堂教学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6):102-108.

[3]冀小婷,代俊华.“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8(19):64-66.

[4]冀小婷.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词汇活动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2):6-10.

[5]林萍.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20,9(27):25-26.

[6]宋晓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阅读及续写教学实践[J].海外英语,2020(16):222-223.

[7]苏雨,张海燕.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小学英语教材与英语绘本阅读的系统融合[J].海外英语,2020(2):200-201.

[8]孙晨曦,陈雪.基于合作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J].科技资讯,2020,18(24):14-15+18.

[9]王纯.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圈”课例分析——以新理念《LifeintheAmazonJungle》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13):133-134.

[10]夏正敏,单皖苏,王群.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新闻语篇教学实践[J].海外英语,2021(1):5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