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彩票营销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彩票营销论文范文1
摘要: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体育事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而作为体育本体产业的体育彩票业也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衡水市体育彩票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探究,就衡水市体育彩票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衡水市体育产业的优化打下基础。
关键词:衡水市;体育彩票业;现状;对策
1.衡水市体育彩票业的发展现状
1.1衡水市体育彩票销售点的地理分布
衡水市城区的体彩销售网点主要集中在桃城区内,其他县城,乡镇,村庄的体彩销售网点则相对较少。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在各级体彩销售点附近,大部分都分布有福彩销售点,这样就对衡水体育彩票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竞争。
1.2衡水市体育彩票的种类
衡水市体育彩票的种类有超级大乐透、七星彩、31选7、22选5、刮刮乐等主要形式,而最主要的种类分别是超级大乐透(24%)、七星彩(21%)、31选7(16%)、22选5(15%)、刮刮乐(13%)、其他(11.4%)等。从中可以发现,衡水市体育彩票的种类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超级大乐透,七星彩和31选7等,而相对于这几种主要的体彩类型,22选5和刮刮乐等所占的比重明显较少。
1.3衡水体育彩票年销售量与河北省其他城市体育彩票年销售量的比较
与全国其他城市体育彩票业发展的情况相似,衡水体育彩票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但相对河北省的其他城市而言,衡水的体育彩票年销售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河北省11城市当中,衡水体育彩票年销售量在全河北省体育彩票年销售量排名中最为靠后,仅为1.23亿元,明显落后于石家庄、唐山等大城市。虽然衡水市经济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也不高,但是衡水体育彩票事业发展对衡水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集中用于促进衡水体育事业发展,推动体育经济的提升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衡水市体育彩票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目前为止,全国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培训体彩销售的从业人员,由于体彩销售的准入门槛较低,只要想要从事于体育彩票事业,只要有足的资金成本,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体彩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学历不等,能力不等,业务水平不等,毫无疑问,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会使市民购买体彩的信心大打折扣。
2.2 不注重宣传,使彩民对体育彩票的认识存在偏差
体育彩票发行的目的就是为发展体育事业筹措资金,彩民购买彩票所花费的金钱大部分都以中奖的方式返还给彩票购买者,其余部分用于日常的体育事业的建设。但是由于衡水市体育彩票事业不注重宣传自己,很多彩民都认为购买体育彩票就是为了一夜暴富,而不是为了发展体育事业。也正是因为存在着一夜暴富的幻想,很多社会底层的人纷纷拿出仅有的钱来购买彩票,而那些生活水平较高的富人则不会购买彩票,这就失去了体育彩票发行的初衷了。
2.3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彩票管理法规,这就和彩票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如果不进行改革,将会影响整个体育彩票业的持续发展。衡水市政府也同样没有通过法律、法规对衡水市体育彩票业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等都制约着衡水市体育彩票事业发展。
3.衡水市体育彩票业的发展对策
3.1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念
首先要让市民知晓,体育彩票不是一种运气的赌博,不是以金钱为诱饵来诱使市民购买,从而将市民的钱财收入囊中。实际上,衡水市体育彩票的发行是一项有益于国家的事业。通过发行体彩,从购买体彩的消费者手中赚得一定的钱,而这部分钱会拿出一半返还给购买者,剩下的一半有五分之二作为发行销售的费用,剩下的五分之三则用于衡水的体育事业发展。正因发行体育彩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所以应提高衡水市民对体育彩票的正确认识观念。
3.2形成规模产业
体育彩票事业是一项规模产业,然而由于经济原因,衡水市体育彩票也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导致在发行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因素,因此,要想使体育彩票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使他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还是应形成一定的规模,使之成为规模产业。
3.3以体育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彩票
体育彩票以体育为主打,这是体育彩票区别于其他彩票的显著特点,近年来,迎着2008年奥运会的强劲东风,全国刮起了一股体育风暴,伴随着这场风暴,衡水的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衡水市的体育彩票事业,衡水体育彩票应借助衡水体育事业的发展,以衡水体育为体彩的载体,发挥衡水市体育的特长,提高衡水体育彩票的销量,反过来,用发行体彩所得的盈利再来发展衡水的体育事业,循环往复,取得衡水体育彩票事业和衡水体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3.4加强法制管理和法制意识
目前,我国关于体育彩票相关法律规定还有欠缺,衡水市更是空白,要想使衡水市的体育彩票事业得到发展,就必须使体育彩票事业以专门的法律法规为后盾,为此,可以呼吁衡水市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一些关于体育彩票发行销售的规定,为衡水市体育彩票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3.5从衡水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
要想使衡水体育彩票事业取得更好的发展,不能目标过高,速度过快。步子走的太快是容易摔跤的。衡水体育彩票的发展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要求它现在就赶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体彩事业,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想发展衡水市的体育彩票事业,就必须从衡水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做好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切不可拔苗助长,太过贪心。
3.6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体彩购买意识
要想使衡水的体育彩票事业得到发展,首先要让更多的衡水市民来购买体育彩票,因此衡水体育彩票的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体彩的购买意识变得尤为关键。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告、传单等形式让广大市民了解到,购买体育彩票并不应该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国家发行体育彩票是为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只是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想法,将发行体育彩票所获的收益大部分还之于民。通过这样的宣传,使广大市民认识到国家发行体育彩票的真正目的。
3.7吸收借鉴其他城市体育彩票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想使衡水体育彩票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就需要吸收其他大城市体育彩票的发展。拿北京举例,近年来北京市很注重北京体育彩票事业的发展,不但创办了专门的体育彩票网站,以更快更好的发展体育彩票事业,同时还通过加大中奖范围来提高返奖比例等方式,调动民众积极性,拓展体育彩票的市场规模。随着近年来体育彩票的飞速发展,一批关于体育彩票的公司也应运而生,并为北京体育彩票事业的发展加足马力。(作者单位:衡水学院体育系)
本论文是结项论文,衡水学院2011年度校级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1037,课题名称,衡水市体育产业构成与结构优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郑白,王建芳.我国体育彩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0(08)
[2]衡水市体育局.衡水市体育彩票销售统计报告[Z],河北省体育局体育彩票中心官方数据.2012.
[3]陈永良.衡水市体育工作报告[Z],衡水市2011年第六次体育工作会议,2011.
彩票营销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品牌;品牌营销;体育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在奥运经济的催生下,各类体育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育和发展起来。本文旨在通过对体育市场这一特定市场环境下企业品牌营销运作的分析,为各类企业应对奥运经济,关注体育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实践操作方法。
1品牌营销及其作用
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竞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市场竞争的焦点从最初的单个因素竞争(如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等),提高到更高层次、综合性、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集中表现在品牌的竞争,即争创名牌的竞争。
1.1品牌的概念
所谓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竞争者。品牌是整体产品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代表着经营者交付给购买使用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同时,品牌又是多层次、内容丰富而深刻的象征,品牌的含义可分为六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在品牌各层次含义中,最深刻、最持久的应是体现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的深度层次特征,它们构成了品牌的实质。
1.2品牌营销的概念
品牌营销——即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从整体产品的概念出发,以品牌的表面层次特征代表,积极营造品牌深度层次的价值、文化和个性特征,使消费者透过品牌认知产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实现预期目标的整个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包括生产、管理、宣传等各项商务活动。
在现阶段的体育市场上,各种品牌的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对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吸引力量。其中,有不为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有广大消费者都知晓的品牌,有为消费者接受度较高的品牌,也有为消费者偏爱并具有很高忠诚度的品牌等等。如何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体育产品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自己品牌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有全面的了解和爱戴,应是体育市场经营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1.3体育市场经营中品牌营销的作用
在我国,体育市场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类市场,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体育产品交换场所,反映着体育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交换关系。随着体育市场的发展和营销渠道的演进,更多的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各类体育产品在体育市场上不断涌现。如何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使自己的体育产品脱颖而出,为广大消费者认知和喜爱,就成为市场供应者和经营者最大的挑战。为此,设计出一套既能反映其产品特征又具有时代感的商标,已远比强化商品的异质性更为重要。在现代体育市场经营过程中进行品牌营销,实行品牌化经营战略,无论对于满足体育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对于体育市场经营企业开拓市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体育消费是一种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身体、精神、文化享受的消费形式,体育消费的群体一般都有一定的范围。与其它日用品相比,体育产品的品牌化特点更显突出。因此,体育品牌资产含有较高的超越生产、商品、和有形资产以外的附加价值。良好的体育品牌形象、品牌中所体现出的体育价值、体育文化特征等能够成为体育产品生产和经营者保持和提升体育市场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2)在体育市场中进行品牌营销可为消费者提供全面认识、了解体育产品的机会,使消费者获得利益。体育市场上的品牌化,有助于体育消费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加工整理、存贮有关产品及品牌的大量信息,增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自信心,增加品牌联想,提高使用的满意度,稳定与保持正常的体育消费心理状态。
(3)在体育市场经营过程中进行品牌营销可为体育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企业通过品牌营销能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
(a)获得较高的知名度。一个品牌只有在消费者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才能得到推广的机会。
(b)获得较高的美誉度。高知名度加上美誉度,才能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终产生。
(c)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保持和扩大顾客群体,使得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d)获得较大的信誉价值。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和经营企业及其品牌的体育产品可拥有更好的商誉和形象,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营效益。
(4)品牌营销能够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达到体育市场的不断提升。在体育市场竞争中展开品牌营销,能够促进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推出更多的名牌体育产品,这推动了体育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最终使体育市场不断繁荣。
2品牌营销的基本策略
在体育市场经营中进行品牌营销可运用不同策略,最基本的有以下六种形式:
(1)个别品牌名称策略:即企业对自己经营的体育产品组合中的每一个产品项目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或标记。(2)整体品牌名称策略:即对产品组合中全部的产品项目采用同一个品牌名或标记。(3)系列品牌名称策略:即对按大类产品项目进行品牌或标记的设定。(4)企业品牌和个别品牌名称连用策略:即企业名称与产品品牌联合运用,使企业和品牌相结合。(5)品牌扩张策略:即在已成功经营品牌的基础上,附加不同的产品系列。(6)多品牌策略:即企业对一个相同的产品项目使用两个以上品牌。
应当指出,上述不同的品牌营销策略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体育市场实际经营运作过程中,应根据体育市场发展状况、企业自身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等选择最适宜的体育品牌营销策略方案。在以往的体育市场品牌营销运作取得成功的案例中,当属可口可乐、健力宝以及李宁最为突出。以上品牌在品牌营销的基本策略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口可乐采取的是整体品牌策略;采用的是企业品牌和个别品牌名称连用策略。可口可乐公司虽有醒目、美年达、可口可乐等系列品牌产品,但广大消费者在体育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却只有“可口可乐”这单一品牌。与其在品牌营销运作方式上相似的品牌还有百事可乐。百事可乐近几年在体育市场的投人比较大,它是中国足球最大的体育赞助商,绿荫场上随处可见其POP广告展牌,球员身上穿的球衣也印有其标志,同时百事可乐也借助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锲机,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信赖,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好感,美誉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销售量猛增,居高不下,大有取代可口可乐的势头。健力宝、李宁二者同属健力宝集团,是在中国关注体育事业发展最早的品牌,其崛起也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分不开:1984年,健力宝通过赞助中国奥运会代表团远征洛杉矶奥运会,使其赢得“中国魔水”的美誉而名扬海内外;而李宁这一品牌则是健力宝集团在体育产业方面寻求更大发展的产物,其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也是从体育市场品牌营销开始的。
近几年,随着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企业在体育市场品牌营销方式的运用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企业进入体育市场,可以利用的锲机有:
(1)各类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举办权和经营权,内含冠名权、冠杯权、广告权、广播电视转播权,竞赛表演活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的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
(2)各类体育组织、体育团队的名称、标志的专有权、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如“奥运会”的文字及其商用商标。
(3)体育组织、团队和名人的声誉。
(4)体育场馆、设备的租赁权、土地使用权。
(5)体育彩票的发行权、专营权和销售权。
3结论
3.1转变思路。明确认识
品牌营销效果明显,作用突出。体育产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品牌营销的认识,深刻理解其内涵,改变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来适应现代体育市场的发展。
3.2制定规划。突出重点
品牌营销在实施过程中应在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施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突出重点体育产品生产企业应早做规划,长远谋虑,利用科学合理的战略,充分发挥品牌价值,重点突出品牌文化,争取消费者的认同,谋求经济效益。
彩票营销论文范文3
一、手机短信流行现象
1992年,当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尔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当初这项由电信运营商为解决手机话费过高而推出的低廉文本信息的服务,这个看似非常小孩玩意的一个通讯交流的东西,竟会在多年后对人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甚至对政治都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中国移动、联通先后大范围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05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3,046.5亿条,比上年增长39.9%。2006年全年短信发送量达到4,296.7亿条,比前一年增长了41.0%,而仅在2007年3月,就发送了1,826亿条,比2006年12月增长了38.1%,这还不是在年节月份。2007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5,921.0亿条,同比增长37.8%。短信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但中国却是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彩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7年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拥有手机的5.47亿人口中使用短信业务的占到69.37%,中国的手机短信用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全部人口。在2007年的春节除夕到初六7天的时间里,中国人就发出了152亿条节日短信。北京市的短信统计数为7亿条,以常住人口1300万人计算,相当于每人发送50多条。从1998年至今,十年的时间里,不管你愿意与否,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有可能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流行文化。
互联网在40年前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今天日益普及的短信文化则似乎在悄然昭示着一场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2006年底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63.1%的被访者曾经使用手机向他人发送过短信,其中年轻人发送短信的比例高达89.0%。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已经成为手机短信这样一种新的文化方式的普遍接受者。这注定了手机短信这场“全民文化运动”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年轻人的文化运动。
二、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
著名文化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论文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从消息树到尺素书简,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从电话传真到BP机,从电脑网络到移动手机,人类需求的多样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次次推动了信息传播工具的革命,从而推动了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从这样的背景来看,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正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灵巧而热情地在70个字的空间里享受到信息传播的乐趣。
(一)技术方面
手机短信更加便捷,无需任何其他的附加设备,也不受相应地理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在电信信号的覆盖区域内就可以随心所欲接发短信了。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是短信迅速流行膨胀的根本因素
短信突破了目前中国的消费价格壁垒,无论是手机自身的价格还是发送信息的费用,在一般意义上说都是最普通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短信用户使用手机短信是因为短信更为便宜。短信一般为0.1元/条,而手机话费市内一般为0.2元/分钟。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手机不接电话。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高于其他沟通方式了。
(三)手机短信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1、手机短信是无声传播,比电话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对第三者的干扰,因此短信具有更强的私密性,使意外的信息扩散被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手机“飞信”业务(点对众)更加凸显了短信文化对人际交往圈的影响,加入了“飞信”业务,使用者就可以利用PC端对加入的所有手机用户进行实时短信群发,短信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3、短信沟通实现了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手机,对方可能会关机,可能会不接电话,也可能手机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效率也要高于手机联系,这也是短信文化更为流行的原因。
4、手机短信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传播方式。受儒学影响的东方文化模式,尤其是作为儒学发源地的中国,比起西方族群更多地也更乐于采纳间接传播的人际传播模式。“儒学关于考虑别人、毕业论文考虑合适的人际关系的传统使那些能给彼此留面子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发展。间接传播有助于避免遭对方拒绝或彼此有分歧的尴尬场面,而使相互关系和双方的面子都保全下来。”
(四)从手机用户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
追捧青睐短信的消费者更多的是青少年一族——“拇指一族”。从手机短信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上来看,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这种时尚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三、手机短信的内容与功能
限于技术条件,目前多数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限制为160个英文字符,或者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70个汉字),为了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信息量,追求传播效率的最大化,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成为短信文本最显著的特征,这也刚好与现代社会快速、便捷的需要相适应。尽管短信文本篇幅短小,但其涉及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的调查显示,手机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是问候语、闲聊、正经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话,比例分别占到被访者的66.5%、60.1%、59.6%和51.2%。另外,工作沟通、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等内容发送比例较少。根据短信内容的目的与用途,笔者将短信内容分为幽默风趣类、结朋会友类、节日祝福类、谈情说爱类、工作沟通类以及新闻、财经、气象等信息服务短信等几大类别。
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但又怕说了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可我控制不住,还是想说:借点钱!”“老师:请同学们用‘况且’造句。某同学立刻举手站起来说:过年了,村里的戏班响起了‘况且、况且’的声音。”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经历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则由被人恋爱的惊喜到篇尾的陡然被嘲弄,一驰一张完成幽默美感的渗透。第二则运用孩子的童真和摹拟的谐音给人增添笑料,创作完全撷取身边素材,没有多少雕刻的痕迹。手机短信的共享性与其传递的便捷化,使幽默迅速在人们之间传播。短信正成为中国人娱乐色彩最浓的方式之一。
通过手机发送爱情短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情爱方式。中国人是很讲究面子的,因此,很多事在公开场合,在口头上很难表达出来,譬如说一些情话,譬如说一些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短信这种传输方式,改变了人类语言一定要通过嘴巴的传统方式,硕士论文利用手机点对点的直接交流,使许多不易出口的话通过手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沟通的目的。问问现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哪个没在手机短信里给情人发送过绵绵情话呢?
除了幽默短信和爱情短信之外,节日祝福短信是广泛流传的另一种短信文本。我们常见的一则短信:“祝你在新年中,一帆风顺,人财两旺,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简单的数字成语把东方人节庆的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汉字比单词表达的意思更多,无需冠词和介词,没有单词的间隔,中文显得更为紧凑,这是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的特点的。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短信时代的风韵。
工作短信是比较少的。正式的工作往来大多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方式来联系的,譬如公函、书信、电话。短信这种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会削弱工作联系的正式性,亦显得过于随意,而不够严肃与郑重。友情短信以幽默短信为主,也有一般的笑话与节日祝福问候。其他内容的短信,如新闻服务、天气预报等商业性信息和公益性信息都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短信通讯方式的渐趋成熟,短信息快速去粗取精,以前所未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散发独特韵味,中国当代民间一种新兴休闲文化应运而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民说,短信文化是继网络文化之后,又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作为一种民间的语言,短信文本充分体现了民间的智慧,这都是在正式的新闻媒介上所看不到的。短信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它将民间的、私下的、口头流传的文化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来,将文本传播的形式引领到一个与声像传播同等的平台参与了竞争,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手机短息具有如下功能:
(一)手机短信具有交流信息的功能
短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传统的交流往往是要面对面的,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短信却可以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这也为那些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让他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手机短信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
一些相关数据为此提供了佐证:从零点调查公司的用户接受的短信服务内容来看,短信聊天游戏以57.1%的使用者比例位居首位,其次是笑话、幽默等娱乐信息(44.6%),再次是新闻、财经等信息(25.3%)和手机图片铃声下载(19.8%),还有15.5%的人使用过答题游戏、情景游戏等其它短信服务产品无独有偶,通讯产业巨头西门子2006年3月对5300名来自8个国家的手机用户进行调查,询问他们什么样的应用将会促使他们升级现有的手机,结果发现,娱乐和电子邮件高居榜首。可见,娱乐精神在当代短信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具有超乎国界的普遍性。
(三)手机短信具有维系情感的功能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短信沟通也是一种礼仪,是增进人们相互间的情感,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礼节。比如,久未谋面的朋友,一条情真意切的短信能让彼此感受到一份牵挂,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如“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常联系,但总放在心上!”短信文化的情感功能具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它或许不及电话交谈来得亲切,但它排除了音调、语气有可能给沟通造成的负面效应,论文以一派纯净、简洁、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情感功能是声音所不可替代的,因为声音表达了某种情感,音调、语气都会影响沟通的双方,而短信则没有声音,呈现的是一种干净、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无论是爱情短信、友情短信,还是祝福短信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具有加强情感的功能。
(四)手机短信具有教育的功能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短信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2006年4月北大哲学系推出“手机国学”国学爱好者可以通过“国学短信”的方式学习。国学短信不仅包括经史子集中的精髓语句,还有国学大师的剖析解释。这条信息的标志着教育界已经开始自觉地利用手机短信这个谁都不能忽视的新兴信息传播载体,短信文化的教育功能正在被一些有识之士开发运用。
另外,短信还有一些其他应用功能。如铃声下载、图片传情,手机QQ,通过手机短信,仍可以时刻在线与QQ上的好友聊天。
彩票营销论文范文4
【关键词】渠道建设;渠道经营;渠道力量下移;渠道关系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00-2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商业盈利性机构,其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业务的经营与管理是和其它一般工商企业一样借助各种渠道实现的。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第12版)》中提到,成功的价值创造,需要成功的价值传递。因此银行的营销渠道是银行的价值传递过程。商业银行是一个提供金融服务价值的机构,商业银行的价值需要通过银行的渠道来进行价值传递,因此渠道是银行经营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科特勒认为,营销渠道不仅仅要服务于市场,更要创造市场。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激烈和营销手段的加强,银行间对渠道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性企业“渠道为王”的竞争性,在银行业的竞争中也能感受到。国内商业银行亟需思考如何在不同的经营渠道、客户群体和业务产品之间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推进银行网点转型、电子金融渠道及客户经理渠道建设,真正发挥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的优势将直接关系到在激烈竞争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有效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课题。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渠道大致包括实体网点、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客户经理渠道等,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些渠道自身的优势,怎样有效的将这些渠道整合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银行创造更大的效益变得尤为重要。
一、渠道力量下移趋势下的实体网点建设
唐·E·舒尔茨(2001)的提出了渠道对角线(channel diagonal line)转移理论:在渠道从建立到成熟的过程中,渠道权利从生产者向中间商,再向消费者转移。这在银行渠道发展中有些明显的体现,银行业的竞争激烈,客户的话语权逐渐加大,迫于竞争压力,银行必须加强渠道的建设,以更好的服务顾客。
实体网点是银行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直接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渠道,也是银行业的传统、迄今最重要的一条渠道,包括银行的分支机构和网点。随着渠道力量的下移和渠道的扁平化,渠道的格局发生变化,渠道逐渐提上银行的议事日程。沧州建设银行作为当地金融机构之一,其网点占绝对优势,遍及整个市区和县域,具有较强的覆盖度,但同时也存在着网点布局上的不合理、部分网点服务功能及盈利能力差的问题。实施多元化、立体化的渠道管理,逐步加大对网点的撤并、整合和业务功能转型,提高不同类型网点的功能整合,提高网点资源与自动化服务手段的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沧州建设银行为例,银行实体网点的调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撤并效益低下及布局重叠的网点,逐步整合并压缩网点规模,尤其是市区部分网点,虽然网点在整个销售渠道中的交易量占比不断减少,但网点的资源成本价值趋向最大化。同时要加强渠道的扁平化,减少网点的管理层级,提高网点的服务效率,通过网点的合并、增效,将网点建设成为客户拓展的堡垒。通过对网点的精品化建设,提高网点的服务能力。
2.要根据沧州整体经济情况、业务战略等因素进行新的选址和布局,适当增加经济发展较快县域(如黄骅、渤海新区、青县等)的网点建设,在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区加设网点功能,抢占优质资源。在金融资源丰富农村市场,整合优化物理网点,向新兴商业区、县域产业聚集地、财富集中区域转移,加快网点选址和建设。
3.网点转型和功能重塑:打破网点资源配置同质化,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网点现状重新设计网点功能,推行社区理财站等多样化功能网点,增强网点的营销力量和差异化服务力度,提升服务品位。巩固网点二代转型的成果,提升高端客户的服务能力;要开展星级网点评选活动,促进营业网点服务内涵和外延的共同提升,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品牌美誉度。
二、技术驱动下的电子渠道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电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客户服务方式迅速成为国际银行界关注的焦点。网络的兴起也对渠道重新定义。渠道不但是物品流动的渠道,而且是消费者完成交易的中间方式(intermediary)。各种渠道力量加强了对电子商务时代网络渠道的争夺。如阿里巴巴通过建立阿里银行和提供“余额宝”业务,已经对传统银行业的金融领域进行蚕食。
电子银行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已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有力支持和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银行,作为一种战略性渠道,已经得到许多银行的重视。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不但可以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起到渠道分流,缓解柜台人员压力的作用,还可以提升银行盈利能力。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电子银行分流和业务延伸的作用,全力打造一个强大的、虚拟的“建设银行”,以电子银行为依托,充分发挥电子银行对网点业务、服务的延伸功能,通过电子银行与物理网点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渠道优势,缓解柜台压力。具体措施:
1.要充分发挥广告功能,利用媒体、电视、网络、报纸等有效途径大力宣传我行电子银行业务,让更多的人熟知我行的产品,选择我们建设银行。以县域为重点,复制先进经验,扩大县域的电子银行规模;在全员推广“每个柜员一人一天营销一套电子银行业务”。
2.突出拳头产品,如大力发展转账电话业务,加快布放,深入区县产业集群、商贸市场、专业村镇、各类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强化宣传推介,依托转账电话进一步提升县域网点的服务辐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网点柜员和大堂经理要强化学习,做到充分了解和把握我行电子银行的业务功能及优势,积极向客户推广应用,通过加强对客户的解释和宣传,将存取款、汇款等低附加值简单业务引导到自助渠道、电子渠道,有效提升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的使用率。设立和完善电子银行服务区,强化售后服务,增强客户体验,促进客户办理业务向电子渠道和自助渠道转移,提高电子渠道账务易占比。
4.应加强对电子支付的风险防范,提高电子支付的服务质量,并实行优惠手续费率,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我行签约并使用电子银行业务,提高业务离柜率,缓解网点柜面压力。
5.增强电子银行渠道的交易和营销功能,丰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缴费项目;在网上办理消费信贷、购买彩票、办理保险缴费、代交水电费等业务,强力推进电子银行分销渠道建设,使电子银行成为客户的首选项。
6.提高网上银行等产品的买单价格,并加大对基层行领导的KPI考核,充分调动基层行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大力营销我行电子银行业务,进一步充分发挥自助渠道在客户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客户渠道迁移,减少柜台压力,促进我行电子渠道建设。着力提高自助设备运行效率,在金融资源丰富区域增设自助银行,将低效无效自助设备调整到业务量大、需求急迫的机构。
三、渠道关系视角下的客户经理渠道建设
银行是一种服务性的行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是通过银行员工实现的,这其中客户经理是代表性的渠道。客户经理渠道是建立银行与客户间渠道关系的重要方式。吴礼助,秦辉,邱宏亮(2009)认为通过关系增加渠道成员非强制性权力的使用,减少强制性权利的使用,减少渠道冲突,增强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最终提高渠道绩效。
为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环境,加强客户经理渠道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谁能抓住机遇并尽快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素质水准,谁就占据了业务发展的制高点和主渠道。客户经理渠道将成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银行盈利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客户经理渠道建设,这是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抢占市场和取胜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断选拔高素质、有业绩、专业化人才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强化人员素质的提升,切实打造一支优秀的客户经理队伍。完善机制、细化管理,按照专职专业的标准,将客户经理的配备纳入规范化管理,落实技术职务。要定期组织客户经理业务培训,提升客户经理业务能力及营销技巧,加强对客户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力保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要求,提高效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着眼战略发展要求,努力强化客户经理岗位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客户经理队伍优化淘汰机制。通过岗位优化和人员淘汰,给每位客户经理一种危机感,促使客户经理加强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激励客户经理不断取得进步,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提升客户对我行的满意度。
3.加大对客户经理的考核力度,针对客户经理负责的业务类型制定更为合理的考核办法,规范客户经理的行为。客户经理渠道是关系营销的一种,银行要加强对客户经理渠道的管理,避免“灰色营销”的发生。庄贵军(2004)将灰色营销界定为通过向买方人出让利益而销售商品的营销方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对卖方有利,但在长期内会损害整个行业的经营环境。银行需要加强对客户经理渠道的规范,通过提高客户经理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来增强渠道的管理。
4.进一步改善网点发展客户手段、丰富经营内容,提高网点客户经理信贷业务拓展对分行价值创造的贡献度。要以信贷业务作为抓客户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展和有效维护客户。进一步强化客户经理的压力管理,提高责任心,明晰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系统性的研究针对客户经理的管理措施,要求基层机构负责人和客户经理增强信息的敏感度和把控度,积极行动,抢占业务发展先机。
四、加强渠道的综合管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交易渠道仍以物理网点为主,客户经理为辅。电子银行是快速发展的渠道类型,也是未来发展的战略渠道方向,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有形的传统的网点渠道在客户营销、拓展业务等方面承担着主要的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居于基础性的地位。而电子渠道以其便捷性、低成本的优点,是对网点业务的有效替代,打造电子渠道是顺应电子化潮流,降低经营成本,增加银行渠道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各银行业以增强电子渠道的账务易量比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而物理的网点和客户经理渠道是紧密联系的,客户经理职能的发挥,依托物理网点而存在,客户经理也克服了网点不能移动的缺点,拓展了网点服务的半径。电子渠道的拓展,依托与物理网点的营销推介与客户经理“走出去”的营销。电子银行作为优势产品,一方面分流了网点的业务,增强了效率,同时,优势的电子银行产品也是客户经理渠道进行客户和业务拓展的利器。银行业要加强对于渠道的管理能力。加强物理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三种渠道的综合筹划,进行统一安排,使其相互补充,推动银行业渠道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第1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铁明.分销渠道变革中的渠道冲突及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3]Hagiu,A.& Yoffie,D.B.What's your Google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J].2009(4).
[4]吴礼助,等.基于私人关系的渠道权力战略使用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9).
彩票营销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革命。手机短信以“第五媒介”手机为载体,迅速介入人们的生活,影响到了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手机短信的流行现象入手,探析其流行原因、其在文化介质层面上的特点,对手机短信的文化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说明手机短信的流行不单单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它昭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
纵观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进程,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每一种新媒介都会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介即是讯息”,马歇尔·麦克卢汉这一著名论断便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在20世纪末出现的手机,目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介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文化影响到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一、手机短信流行现象
1992年,当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尔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当初这项由电信运营商为解决手机话费过高而推出的低廉文本信息的服务,这个看似非常小孩玩意的一个通讯交流的东西,竟会在多年后对人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甚至对政治都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中国移动、联通先后大范围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05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3,046.5亿条,比上年增长39.9%。2006年全年短信发送量达到4,296.7亿条,比前一年增长了41.0%,而仅在2007年3月,就发送了1,826亿条,比2006年12月增长了38.1%,这还不是在年节月份。2007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5,921.0亿条,同比增长37.8%。短信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但中国却是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彩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7年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拥有手机的5.47亿人口中使用短信业务的占到69.37%,中国的手机短信用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全部人口。在2007年的春节除夕到初六7天的时间里,中国人就发出了152亿条节日短信。北京市的短信统计数为7亿条,以常住人口1300万人计算,相当于每人发送50多条。从1998年至今,十年的时间里,不管你愿意与否,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有可能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流行文化。
互联网在40年前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今天日益普及的短信文化则似乎在悄然昭示着一场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2006年底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63.1%的被访者曾经使用手机向他人发送过短信,其中年轻人发送短信的比例高达89.0%。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已经成为手机短信这样一种新的文化方式的普遍接受者。这注定了手机短信这场“全民文化运动”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年轻人的文化运动。
二、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
著名文化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从消息树到尺素书简,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从电话传真到BP机,从电脑网络到移动手机,人类需求的多样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次次推动了信息传播工具的革命,从而推动了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从这样的背景来看,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正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灵巧而热情地在70个字的空间里享受到信息传播的乐趣。
(一)技术方面
手机短信更加便捷,无需任何其他的附加设备,也不受相应地理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在电信信号的覆盖区域内就可以随心所欲接发短信了。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是短信迅速流行膨胀的根本因素
短信突破了目前中国的消费价格壁垒,无论是手机自身的价格还是发送信息的费用,在一般意义上说都是最普通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短信用户使用手机短信是因为短信更为便宜。短信一般为0.1元/条,而手机话费市内一般为0.2元/分钟。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手机不接电话。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高于其他沟通方式了。
(三)手机短信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1、手机短信是无声传播,比电话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对第三者的干扰,因此短信具有更强的私密性,使意外的信息扩散被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手机“飞信”业务(点对众)更加凸显了短信文化对人际交往圈的影响,加入了“飞信”业务,使用者就可以利用PC端对加入的所有手机用户进行实时短信群发,短信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3、短信沟通实现了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手机,对方可能会关机,可能会不接电话,也可能手机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效率也要高于手机联系,这也是短信文化更为流行的原因。
4、手机短信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传播方式。受儒学影响的东方文化模式,尤其是作为儒学发源地的中国,比起西方族群更多地也更乐于采纳间接传播的人际传播模式。“儒学关于考虑别人、考虑合适的人际关系的传统使那些能给彼此留面子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发展。间接传播有助于避免遭对方拒绝或彼此有分歧的尴尬场面,而使相互关系和双方的面子都保全下来。”
(四)从手机用户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
追捧青睐短信的消费者更多的是青少年一族——“拇指一族”。从手机短信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上来看,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这种时尚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三、手机短信的内容与功能
限于技术条件,目前多数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限制为160个英文字符,或者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70个汉字),为了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信息量,追求传播效率的最大化,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成为短信文本最显著的特征,这也刚好与现代社会快速、便捷的需要相适应。尽管短信文本篇幅短小,但其涉及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的调查显示,手机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是问候语、闲聊、正经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话,比例分别占到被访者的66.5%、60.1%、59.6%和51.2%。另外,工作沟通、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等内容发送比例较少。根据短信内容的目的与用途,笔者将短信内容分为幽默风趣类、结朋会友类、节日祝福类、谈情说爱类、工作沟通类以及新闻、财经、气象等信息服务短信等几大类别。
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但又怕说了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可我控制不住,还是想说:借点钱!”“老师:请同学们用‘况且’造句。某同学立刻举手站起来说:过年了,村里的戏班响起了‘况且、况且’的声音。”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经历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则由被人恋爱的惊喜到篇尾的陡然被嘲弄,一驰一张完成幽默美感的渗透。第二则运用孩子的童真和摹拟的谐音给人增添笑料,创作完全撷取身边素材,没有多少雕刻的痕迹。手机短信的共享性与其传递的便捷化,使幽默迅速在人们之间传播。短信正成为中国人娱乐色彩最浓的方式之一。
通过手机发送爱情短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情爱方式。中国人是很讲究面子的,因此,很多事在公开场合,在口头上很难表达出来,譬如说一些情话,譬如说一些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短信这种传输方式,改变了人类语言一定要通过嘴巴的传统方式,利用手机点对点的直接交流,使许多不易出口的话通过手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沟通的目的。问问现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哪个没在手机短信里给情人发送过绵绵情话呢?
除了幽默短信和爱情短信之外,节日祝福短信是广泛流传的另一种短信文本。我们常见的一则短信:“祝你在新年中,一帆风顺,人财两旺,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简单的数字成语把东方人节庆的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汉字比单词表达的意思更多,无需冠词和介词,没有单词的间隔,中文显得更为紧凑,这是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的特点的。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短信时代的风韵。
工作短信是比较少的。正式的工作往来大多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方式来联系的,譬如公函、书信、电话。短信这种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会削弱工作联系的正式性,亦显得过于随意,而不够严肃与郑重。友情短信以幽默短信为主,也有一般的笑话与节日祝福问候。其他内容的短信,如新闻服务、天气预报等商业性信息和公益性信息都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短信通讯方式的渐趋成熟,短信息快速去粗取精,以前所未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散发独特韵味,中国当代民间一种新兴休闲文化应运而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民说,短信文化是继网络文化之后,又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作为一种民间的语言,短信文本充分体现了民间的智慧,这都是在正式的新闻媒介上所看不到的。短信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它将民间的、私下的、口头流传的文化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来,将文本传播的形式引领到一个与声像传播同等的平台参与了竞争,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手机短息具有如下功能:
(一)手机短信具有交流信息的功能
短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传统的交流往往是要面对面的,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短信却可以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这也为那些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让他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手机短信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
一些相关数据为此提供了佐证:从零点调查公司的用户接受的短信服务内容来看,短信聊天游戏以57.1%的使用者比例位居首位,其次是笑话、幽默等娱乐信息(44.6%),再次是新闻、财经等信息(25.3%)和手机图片铃声下载(19.8%),还有15.5%的人使用过答题游戏、情景游戏等其它短信服务产品无独有偶,通讯产业巨头西门子2006年3月对5300名来自8个国家的手机用户进行调查,询问他们什么样的应用将会促使他们升级现有的手机,结果发现,娱乐和电子邮件高居榜首。可见,娱乐精神在当代短信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具有超乎国界的普遍性。
(三)手机短信具有维系情感的功能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短信沟通也是一种礼仪,是增进人们相互间的情感,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礼节。比如,久未谋面的朋友,一条情真意切的短信能让彼此感受到一份牵挂,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如“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常联系,但总放在心上!”短信文化的情感功能具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它或许不及电话交谈来得亲切,但它排除了音调、语气有可能给沟通造成的负面效应,以一派纯净、简洁、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情感功能是声音所不可替代的,因为声音表达了某种情感,音调、语气都会影响沟通的双方,而短信则没有声音,呈现的是一种干净、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无论是爱情短信、友情短信,还是祝福短信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具有加强情感的功能。
(四)手机短信具有教育的功能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短信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2006年4月北大哲学系推出“手机国学”国学爱好者可以通过“国学短信”的方式学习。国学短信不仅包括经史子集中的精髓语句,还有国学大师的剖析解释。这条信息的标志着教育界已经开始自觉地利用手机短信这个谁都不能忽视的新兴信息传播载体,短信文化的教育功能正在被一些有识之士开发运用。
另外,短信还有一些其他应用功能。如铃声下载、图片传情,手机QQ,通过手机短信,仍可以时刻在线与QQ上的好友聊天。
结语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介质,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功能,短信文化逐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短信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文化媒介,它的出现宣告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短信为人们开拓了一个秘密的人际交流空间,溶入到亿万人的生活方式中,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丁妍,沈汝发.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2][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
化交流文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刘海玲.手机短信中的修辞学及其文化分析[J].应用写作.2008,
(10).
彩票营销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商业性赛事;经营管理;现状
一、前言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产业中商业价值较大的部分,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商业性赛事已成为竞赛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商业性赛事的兴起,给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在活跃国内竞赛市场、加强竞赛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解决竞赛资金不足、满足人们欣赏高水平比赛的需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商业性赛事还处在一个兴起发展阶段,实践上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还不高,理论上的研究则更为不足,理论的滞后势必影响实践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我国商业性赛事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对商业性赛事经营管理的研究也在丰富体育经营管理学科理论、丰富课堂教学、指导社会体育管理专业方向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并为进一步进行体育经营管理理论研究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网络、体育行政机关等信息渠道,查阅有关商业性赛事的论文、期刊、政策法规文件以及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市场经济理论、相关体育法律、法规及管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为论证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2、实地考察法。根据研究进度按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提供的2003-2005年度商业性赛事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赛事活动,进行了调研。
3、专家访谈法。对有关政府部门行政决策人员、比赛的经营管理者及专家学者进行了走访、座谈听取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1、商业性赛事概念界定
商业性赛事即赛事举办者以赢利为目的,同时满足社会体育竞技观赏需求而举办的比赛。如各种职业联赛、各种商业比赛、大奖赛、巡回赛等。20世纪70年代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体育比赛首开先河,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市场及市场化的管理运作方式。
2、商业性赛事产品的价值及分类
(1)商业性赛事产品的价值。商业性赛事也是竞赛表演,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以比赛为形式,以提高竞技成绩、培养选拔人才或者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社会体育文化需求,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商业性赛事与其他产品一样,也有价值,从生产的角度看,商业性赛事就是组织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运动员及教练员在台前幕后洒下无数汗水,多方劳动的结晶。使用价值是产品的核心,赛事产品的使用价值首先体现在他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上,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使观众得到娱乐、刺激和文化享受。其次,商业性赛事还能对社会组织和企业起到宣传作用,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其他活动所无法具备的特殊价值。正是赛事产品独有的使用价值,不但为商业性赛事的市场运作营造了生存发展空间,还使体育组织通过对体育资源的有偿转让,实现了组织比赛和培养运动员的价值补偿。
(2)商业性赛事产品的分类。要分析商业性赛事产品的经济特性,必须明确商业性赛事向社会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在现阶段,商业性赛事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指无形资产形态的产品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分为核心产品和衍生产品。①核心产品。就是运动竞赛和竞技表演的服务过程,是通过运动员的赛场表现、运动员、运动会的名气、运动比赛的结果、运动竞赛的赛场氛围等表现出来的。
②衍生产品。是指在商业性赛事生产过程中,依托核心产品再生的新产品,也就是利用核心产品的特点、价值和意义等满足市场需求,将这些特性商业化,从而派生的一种无形产品。如商业性赛事的冠名权、冠杯权;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特许使用权;电视转播权;场地广告牌使用许可权等。核心产品可以独立存在,而衍生产品必须依附于核心产品,离开了核心产品,衍生产品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也没有被提供的可能。 转贴于
3、商业性赛事活动市场化的本质及基本特征
(1)商业性赛事活动市场化的本质。从市场经济角度讲,商业性赛事的市场化是一个商品交换的过程。运动会组织者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组织运动员进行高水平竞技体育表演为公众提供一种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服务产品。同时,商业性赛事的筹备和举办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必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因此,商业性赛事拥有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极高的商业媒介价值。实现商业性赛事的商业媒介价值的主要渠道包括:门票;出售比赛电视转播权;征收赛场内外各种形式的广告费;征收赛场界定区域从事经营活动的场所租让费和由于赛事而增加利润的专利费;出售比赛冠名权;比赛指定器材、用品的特许费;各种保险的利润分成;发行体育彩票;发行具有捐资面值的纪念邮票和纪念币;征收印有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标志商品的专利费;接受财团、企业、个人的捐赠与赞助等等。
因此,所谓商业性赛事的市场化,其本质就是赛事组织者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对赛事的各种服务产品和无形资产进行营销活动,使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商业媒介价值等通过市场实现其商品价值的过程。
(2)商业性赛事市场化的基本特征。①以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为基础,以赛事的市场价值为判断标准。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与市场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是基础,它决定了商业性赛事的市场价值能否实现和实现程度的高低。同时商业性赛事的市场化也会促使商业性赛事的组织者尽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换言之,商业性赛事的观赏价值如何是由市场决定的,是不以商业性赛事的组织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商业性赛事具有过程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得每一场商业性赛事都是一个独特的“产品”,使人“常看常新”,即每一次比赛都是一个全新的“生产”过程,“生产者”必须尽可能全面开发利用其商业价值,以期收回成本并赢利。
③商业性赛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商业性赛事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即时性特点,商业性赛事的无形资产如赛事冠名权、广告权、电视转播权、各类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一般也都有特定的时限。这就要求商业性赛事的经营开发者必须及早对商业性赛事的开发进行策划和准备,最大限度地挖掘商业性赛事的商业价值。
④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商业性赛事的主要产品是服务产品和无形资产,其价格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赛事组织者必须对商业性赛事自身的商业价值有清晰的认识,这是实现商业性赛事商业价值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杜利军.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J].国外体育动态,1992.
[2] 蔡军,钟天朗,邵淑月,等.体育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