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建模宿舍分配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建模宿舍分配问题范文1
关键词:ACM-ICPC;程序设计;OnlineJudge;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97-01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nternational 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ACM-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ACM)主办,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如何抓住机遇,结合ACM竞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等问题成为广大教师的探索热点和各高校相关教师之间热议的话题。笔者积极探索将它引入到C++程序设计实验课当中,提高教学效果。
一、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学科的特点、生源的客观情况及硬件条件的限制等使得实验课教学仍有一些不足之处,进而学生对这么课程失去兴趣。1)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实验环节常常被看作是理论环节的附属部分,最终成绩仍以卷面为主,实验成绩只占一小部分,另外实验考核还容易出现缺乏清晰的依据的情况,有限实践时间里学习动力不足。2)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以往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的安排完全服从理论章节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结构或某个算法实现上,容易忽视对概念整体性理解把握,对于规模较大、较复杂的问题往往素手无策。综合设计能力得不到很好地训练。3)实验考核方法单一。传统的考核一般由两种方式组成:一是教师检查程序的运行结果。工作量很大,而且也不一定能在课时内完成,既费时又费力。二是检查实验报告中的程序编写情况。批改中容易忽略学生的独特思路。由此一来,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积极探索与实践,将ACM-ICPC竞赛引入实验课教学,能够很好解决以上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ACM-ICPC竞赛简介
(一)ACM-ICPC简要规则如下
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学校参赛,每队由3名队员组成。每位队员必须是在校学生,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并且最多可以参加2次全球总决赛和5次区域选拔赛。比赛期间,每队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Pascal或Java中的一种编写程序解决7到11个问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裁判运行,运行的结果会判定为正确或错误两种并及时通知参赛队。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每道试题用时将从竞赛开始到试题解答被判定为正确为止,其间每一次提交运行结果被判错误的话将被加罚20分钟时间,未正确解答的试题不记时。
(二)ACM竞赛给教学带来的好处有
1.ACM竞赛题目的涉及面广,融入多门学科的知识,参赛队员必须掌握大量的学科基础理论,包括程序设计、算法分析、数据结构、数学建模等等,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2.为以后做实际项目做了很好的衔接。
3.分组实验教学,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团队为主体的模式,学生学会了如何分工协作,与人沟通。
4.ACM网络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入这个大平台,从简单的小题开始做起。学生们在这里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结识了更多优秀的人。
5.利用OnlineJudge(简称OJ)平台改变学生评价方法。平时的作业和实验课都充分利用开放的OJ系统进行评判。
三、实验课中OnlineJudge平台的应用
OnlineJudge系统(简称OJ)是一个在线的判题系统。用户可以在线提交程序多种程序(如C、C++、Pascal)源代码,系统对源代码进行编译和执行,并通过预先设计的测试数据来检验程序源代码的正确性。用于ACM-ICPC竞赛和OI(OlympiadinInformatics)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自动判题和排名。现广泛应用于各地高校学生程序设计训练、参赛队员选拔、各种竞赛以及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学习中。
(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
从竞赛的题目来看,试题涉及到多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据建模知识,算法分析能力,软件工程的思想,综合性很强,与C++程序设计课程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
(二)案例、任务驱动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同学们分析、学习别人设计好的程序代码。还可以将日常教学的课程内容融合在ACM竞赛题目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任务,简单任务由单个人完成,复杂任务让同学们自行分组。在完成实验中,每个人必须完成其中一部分,开展组内或组间学习和讨论。学生们经过这些锻炼之后,程序设计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弥补实验课时不足,课堂教学的延伸
利用OnlineJudge系统的网络环境,可以随时在线进行学习和练习。如今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普及,学生团队对自己分配的任务可以在实验室做,也可以在自习室、甚至宿舍都可以完成。无形中增加了实践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
(四)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实验课上课之前将实验任务的题目、测试数据等输入OJ内。上课时,在规定的时间让学生登录OJ,提交自己的程序,等待结果.OJ系统后台编译,根据对比结果判断程序正确与否。还能指出错误的大致原因。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结束语
C++程序设计实验课的教学中引入ACM竞赛的理念和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合作以及沟通能力、教学质量效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OJ系统,让它更有效地服务于课程教学,诸如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其他课程的应用以及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等。
参考文献:
[1]琚生根,廖勇,周刚.CM竞赛与实验教学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25-131.
数学建模宿舍分配问题范文2
1明确专业自身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专业发展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专业定位,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专业自身条件,才能在履行教育职能中找准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才能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扩大,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中追求自身生态地位的主观定位,这三个因素使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发展[3]。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培养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师外,还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物理人才。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教育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氛围浓厚,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身师资和科研条件,我院将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从事物理教育和研究所必需的物理知识、物理技能和科研能力,能够胜任物理教学和科研的中学物理师资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其他物理人才”。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物理教学能力和初步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能力。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国家需要是前提,学校定位是关键;社会需求是导向,培养模式是核心;通识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知识应用是基础,创新能力是目标[4]。不同学者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看法,人们粗略地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等七类模式[5],这些观点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借鉴意义。有人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等三个层次[6]。在理论方面,李宏探讨了高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7]。在实践方面,很多院校的物理教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很多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浙江师范大学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9],陕西师大的“2+2”人才培养模式[10]等。从2007年到2009年,在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和发展中,也涌现出了很多成功案例,例如,忻州师范学院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人才培养模式[11],山西师范大学的“3.5+0.5”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2]和洛阳师范学院的中学名师人才培养模式[13]就是很好的实例。我院物理教育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了一种基于本科生导师制“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第三、四年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就业需求进行分流培养,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体做法就是加强本科生教师教育理论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适应社会需求,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突出能力培养。根据我院物理教育专业的特点、科研条件和社会需求,依据培养目标,模块化地设置课程。
1)基础知识和能力模块。该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知识和能力模块。它包括教师教育和专业平台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分别掌握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3)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包括素质拓展和专业拓展平台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从教、教研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近年来,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它是学分制的有益补充[14]。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实行状况,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15–16]。
一些高校的相关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和实践,提出了具有特色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苏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专业导师+工作室课程导师”的混合导师制培养模式。我院物理教育专业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其专业定位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阶段和平台模式的导师制,见图1。其具体做法是将四年分为两个阶段,根据本科生的兴趣、心理和能力水平,导师以两个阶段培养侧重点为主,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在大学一、二年级(第一阶段),由学院分配的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等,帮助学生确定大学四年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在大学三、四年级(第二阶段),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去向,重新选择导师,利用科研和教师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科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