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 激发兴趣 教学质量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因而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课堂重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椭圆》的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五、考前复习与考后总结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356-01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现阶段,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数学教学效果,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是数学教师的教学主阵地,教师一方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力。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因而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课堂时间属于教师,教学模式被简化为“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特别是对于表现欲较强的学生而言,这种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会压抑他们的个性;而对于本身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而言,刻板的教学模式不能起到增强学生自信和勇气的作用。为此,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开展互动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时间,让学生有自我表达的机会。譬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述中都设置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通过回答问题,增强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从而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变得自信和开朗。此外,为了减少理论性知识讲述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设置趣味性问题,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吸收更多的知识。通过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和谐、平等,学生会把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发挥媒体优势,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数学是各学科中教学、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学实验证明,丰富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多媒体,以它丰富、大量的内容性、高效便捷的实效性、简易能动的操作性,对教学效能的提升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选用适宜的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点和难点的教学。一方面结合数学新课程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另一方面,有些数学问题,教师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就需要学生自己体会,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借助多媒体可快捷、清晰、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进而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四、落实实际,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数学作为理科类典型的科目,知识点比较抽象,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依旧是应试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然后记忆,最后不断做题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但在新时期下,这样旧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切实际,它无法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达到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因而,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来开展教学,落实生活实际,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如研究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这一课题时,教师就需要将知识点落到实际,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先弄清银行的有关知识,了解三种付款方式(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公积金付款)的具体计算方式,然后让学生整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最终使讨论的结论与实际结果相符合。通过这样的实际考察与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想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范文3
一、创设有效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很容易地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是学生获得高效率的关键,让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认识到数学是重要的。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做数学实验,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评价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一种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丢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人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转贴于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时教师还应注意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步深化学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四、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范文4
关键词 兴趣数学习惯能力建议
一、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一)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二)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三)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四)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五)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三、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其它注意事项
(一)注意化归转化思想学习。
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决未知知识。数学学习过程都是用旧知识引出和解决新问题,当新的知识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决更新知识。初中知识是基础,如果能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解答,你就有了化归转化思想了。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更新旧知识。
(二)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行数学技能地训练,使高中学生学习所得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如初中学习的相反数概念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以下理解:①从定义角度求3、-5的相反数,相反数是 的数是_____;②从数轴角度理解:什么样的两点表示数是互为相反数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③从绝对值角度理解:绝对值_______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④相加为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这些不同角度的教学会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望同学们把握好课堂这个学习的主战场。
五、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一)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二)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三)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四)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五)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六)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范文5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数学素质,众说纷纭。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是在先天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作为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既能让学生“吃得了”,又能让学生“吃得饱”,所以要求教师应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比如学习函数时与商品销售相联系,培养学生用函数的思想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只是完美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四、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忽视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难学。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共性)的规律,作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励学生猜想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门学科。
五、强化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数学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教材中综合了许多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而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日常语言,图形语言则是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抽象、精确、概括。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并交流的。
六、重视数学应用,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问题进入课堂,以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代数学教学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一个直接结果是,学生缺乏应用数学能力。可喜的是近几年全国高考和各地中考命题中都注意并加大了应用数学题的力度,把“问题解决”这个当前国内数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引入高考的新尝试,这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适应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
七、注重心理指导,创设良好环境,严格养成教育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所谓“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下面就如何创设问题情景谈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主持的栏目“非常6+1”有个环节叫“价格竞猜”,同学们知道如何快速的猜出价格吗?同学们这时议论纷纷,情绪高涨。这时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手表和同学们玩竞猜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我这块手表的价格在100至300之间,而且是整数。请你们来猜它的价格,我只对你们的回答做偏高、偏低或正确的提示,谁能准确又快速的猜出呢?”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评注: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的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利用数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概率的定义
课前请同学们同位2人一组准备1枚硬币,上课后组织同学们做抛硬币的实验,分为连续抛10次,50次,100次等等,一位同学抛,同位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同学们做的兴高采烈。做完以后老师适时提问“若是随机抛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有多大?请同学们用你的实验记录来解释”。由于学生们全部参与了实验,所以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收获。
评注: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利用数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所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利用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上课时先给学生提出实际问题:“老师给你一杯糖水,你却觉得不甜,怎么办?”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加糖啊”,接着问,“为什么加糖就变甜了,有何道理?请用数学关系说明。” 此问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深思,抽象出不等式,a、b、n都属于实数,并且a<b,那么就会有a+n/b+n>a/b。
评注: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让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利用大家熟知的生活俗语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上课时先提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真的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这时老师给出一个题目,请大家验证:有一道数学题,假设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8,臭皮匠老大解出的概率是0.5,老二为0.45,老三为0.4,而且每个人都能独立解出问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概率相比,谁大?这时同学们迅速进入了思考和计算。
评注: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利用大家熟知的俗语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五、利用趣味故事来创设情境
案例: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趣味故事与数学相关,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给同学们讲一下国际象棋起源的小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无比的财富,但他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厌倦,他渴望新鲜和刺激。一天,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发明――国际象棋来见国王。国王见了这个新玩意儿很喜欢,就和老人对弈起来,一连下了四天,国王感到非常满意,就对老人说:“你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我要奖赏你,你可以从我这儿得到你所要的任何东西。”老人慢条斯理地说:“你虽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恐怕也满足不了我的要求。”国王不高兴了,他严厉地说:“说吧,哪怕你要的是半个王国。”于是老人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请在棋盘的第一格上放一粒小麦,在棋盘的第二格上放两粒小麦,在棋盘的第三格上放四粒小麦,在棋盘的第四格上放八粒小麦,就这样每次递增一倍,一直放到六十四格为止。”国王听了大笑起来,他立即命人取来一袋小麦来,按老人说的如数给他。但是一袋小麦很快就完了。国王觉得奇怪,就命人再去取一袋来,接着是第三袋、第四袋……小麦堆积如山,然而离六十四格还远的很呢。国王的脸色由惊奇逐渐转为阴沉,最后竟勃然大怒。原来,他国库里的小麦已经搬光了,还到不了棋盘上的第五十格。国王认为老人在欺骗他,就下令把老人给杀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继续总结:“老人的话没有错,他的要求的确是难以满足的。根据计算,棋盘上六十四个格子小麦的总数是约为2587亿吨以上,而现在全世界小麦的年产量也达不到这个数字。”在学生的惊叹中,教师再适时导入新课,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