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1
【关键词】景观设计 ,居住区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诸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居住区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舒适度还可以起到调节居住区周边的气候环境的作用,而且随着提升居住区整体环境的特色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带动周边环境的优化。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国内整体环境恶化严重,城市机动车和工厂造成的各类气体污染、噪声污染逐渐加剧,使得城市居民在选择居住区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考虑到园区周边环境的美化和绿化程度。居住区环境质量水平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意义逐渐得到放大和关注。这也就是我们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所在。
二、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和效应
城市园林景观除了其本身存在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以外,它带来的巨大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也是开发者和设计者不断追求的动力。在城市居住区兴建的园林景观力求要与城市其他功能分区的园林景观达到相互和谐,共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园林景观所具有的巨大功能和效应,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
1.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发挥的生态和环境效应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发展和气候环境的急剧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彰显无疑,面对突然的大范围降雨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城市内涝,主要的原因在于城市路面的硬化程度高加之土壤硬化城市排水系统部完善,导致积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内涝严重地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而一个设计优良的城市园林景观将有助于能够有效的缓解一个城市的排水问题,在设计园林景观时,注重整体的排水和含水能力,多采用布置立体式、复合式的园林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同时对城市地下水的质量和含量也能起到大幅地改善作用。
2.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发挥的休闲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节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在经济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想到的是是休闲和养生。而居住区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所的同时也能是一个休闲养生场所。通过建设自然地景致,色彩和休闲设施,搭配良好的环境,同时注重树木花草的搭配营造视觉和感觉上舒适来舒缓居民的生活压力,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2
关键词:人居环境;传统中式园林景观;新中式园林景观
1基本概念
1.1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1.2传统中式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中式园林景观即为古典园林景观,我国古典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人工仿造自然山水,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自然景色。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四大要素:山、水、植物、建筑,造园家尊重自然,他们在原有气候、地形等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自然中的美景凝缩到有限的空间内,移缩天地,使之成为天地的集萃缩影。园内楼台错落、曲径通幽,花草繁茂隐奇峰秀石,别是一番情趣。传统园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在布局上多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第二是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第三是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中式园林是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理想与情怀。中国园林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历史分布最久,范围最大的风景园林体系。按照其选址与造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
1.3新中式园林景观
“新中式”最早出现在新中式风格一词当中,即现代中国风,其设计理念是运用中式风格来塑造清雅隽永、自然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后,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新中式”景观风格不是单纯的元素堆砌组合,新中式景观不是纯粹照搬中国古典园林而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邂逅、碰撞的结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透彻领悟,将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取向来营造富有传统文化意境的景观空间,让传统艺术在现代景观中得以体现和延续。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居住方式和心理需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传统文化的回归。这种设计手法既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了新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得以诞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国的的新中式景观设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在当今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需求的刺激下,逐渐成为一股主流的景观设计趋势。新中式景观设计是把我国古典园造园手法的精髓部分利用现代语言,讲述给现代人听,使其了解并逐步接受这种讲述方式,最终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生活习惯,实现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2新中式风格的特征
按照建筑风格划分,中式住宅分为现代中式风格和新中式风格。现代中式指将现代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从现代人的经济、生活需求出发,运用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或对传统元素作适当的提炼与创新。新中式风格,已经超越了对传统建筑外貌的模仿阶段,通过现代的材料和手法重新来诠释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但在空间结构上则遵循传统住宅的布局格式,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空间意韵和精髓[1]。“新中式”景观设计把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既体现出传统文化又体现出现代时尚,这种风格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的集合体,打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循规蹈矩、缺乏活力等常见的不足之处,重在提炼传统色彩搭配、图案符号、植物材料运用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营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灵活多变、功能性强的现代景观空间[2-5]。
2.1新中式景观基本特征
风格是指其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新中式景观风格最主要的特点是传统文化的凝练及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传统文化凝练包括色彩的运用、图案符号的运用以及植物的运用等。这些要素在传统造景手法灵活组合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景观空间。
2.2色彩特征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色彩是主要的造景元素,良好的色彩的组合构成能够很好地突出甚至于优化当前景观的特色。“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色彩,可以称之为“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这些颜色是对历史的提纯,如中国红的印象来自与紫禁城的城墙,琉璃黄则来自于琉璃瓦,长城灰的颜色来自于长城的城砖等等。“新中式”色彩选择还需要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水墨黑,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上海世博园中国馆采用了中国红的色彩,打造出喜庆祥和的,且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作品,使参观者无法忘记,色彩深入参观者的心灵。相同处理手法的还有俞孔坚的设计作品———秦皇岛汤河公园“红飘带”,让人感受到熬中国元素、中国色彩的魅力与震撼。例如,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铺装和谐共处,对铺装纹理进行了条理的划分与拼接,形成有机的装饰纹样,用黑色做花池白色饰墙面散置地面,形成宁静纯洁的空间[6]。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上,色彩的选用是关键的一步,合理选取色彩,做到轻重得失、有主有次[7]。新中式景观的常用色彩明度、纯度较高,若搭配不当容易产生恶俗感。例如白色、灰色兼具现代主义色彩和典型的民族特色,是新中式景观中的主基调色。但是大面积使用会给人以强烈的压抑感。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运用对比度墙的亮色进行调节,在中国传统韵味背景下,强化艺术特征。新中式景观不拘泥于传统色彩选择,更加重视博采众长,注重合理的色彩搭配,使得新中式景观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时尚感与传统艺术的内敛。北京新四合院“易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整体从建筑外观材质、围墙到铺装都采用灰色系,给人以稳重与压抑之感,缺乏活力。如果色彩选择上可以采用如中国红等色彩进行搭配,可能会增加亮点,调节压抑感受,更容易让人在心里上接受。
作者:陈玮 单位:牡丹江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代元麟.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居住建筑设计研究———以新“中国风”住宅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李康淳等.“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以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1.
[3]朱林.现代新建中式园林景观的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4]徐千里.“传统”与“现代”之间[J].城市建筑,2004.
[5]蒋鸿兴.什么才是“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之路[J].建筑师,2005.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3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居住区所担任的特殊的场所角色,我们必须运用恰当、合理的设计手法来营造好人们居住环境中的景观,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们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居住景观发展的重点应该不断地因地制宜、努力去创造有亲和性的景观,使人们能够自然而然的置身其中。
一、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在的问题
1、 盲目模仿跟风,缺乏和谐意识
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中的炒作风气较重,很多设计师一味模仿,仅仿其形式,而不能取其精神,缺少创新与和谐。当欧陆风情盛行时,不管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情况,在景观中大搞罗马柱、欧式线角与欧式雕塑小品;当热带风情渐盛时,不管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实际,一窝风地在居住区大搞热带风格的设计,往往造成复制者被复制者复制,“千城一面”。
2、 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设计,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除噪等问题;许多景观设计缺乏系统性,造成许多景观作品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缺乏亲切感。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其一,忽视地域环境特色和个性特色,模仿克隆者居多,抄袭雷同的现象较为普遍,其风格与形式很容易过时,缺乏可持续性。
其二,在绿地系统设计中,树种单一,不注重树种的多样性,最终影响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其三,在植物材料的选用上过度追求植物珍奇与奇特,忽视了本土植物的利用,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植物。
4、 表现在没有突出地方特色,适应地方气候
一是,对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研究不够。受我国国情与设计体制的影响,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人的研究,致使设计成果不被使用者接受。
二是,在整个住宅区规划中,环境设计一直处于配角的次要地位。不少住宅区绿地的设计,在规划布局单体方案完全定稿后,甚至开工或快要竣工时,景观设计人员才介入,绿地设计只是对住宅布置完成之后留下的“剩余空间”的处理,或者是对建造意义及功能不明确的“建筑空地”的处理。由于两个阶段由不同人员去设计,往往致使在主题构思、空间效果及整体风格的把握等方面脱节,造成不协调,形成不了整体感;再者,缺乏投资来源也使精心设计的环境设施得不到完全的实施,也或者由于缺乏对居民对美的欣赏的引导,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维持手段,使设施不久就面目全非。
二、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对策
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 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
2、保留原有植被
在小绿地的建设中,常常会忽略一个问题,就是保留场地的原有植物,当然并不是全部保留,而是对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进行考察,该留则留。一般在城市发展中很难将原生的植物群落保留下来,次生群落和人工植被倒是较为常见,因为它们与环境,有相对稳定的关系,通常就会保留下来。
3、 协调植物关系
众所周知,“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在长期共同生存的环境下产生的互相依存,互相惠利的关系,比如,真菌共生,地衣就是藻菌结合体; 一种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种植物有利,就像黑接骨木和云杉根; 反之,有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等,这些都应当是受到重视的。
4、 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搭配以美观为主,而设计师也需要考虑植物个体之间的关系。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层,这就要求人工栽植需符合自然群落构成的规律。小型的绿地一般两个配植层次就可以了,也就是乔木与小灌木、乔木和地被层,其优点是,充实顶层,中空留虚,视线通透,避免出现郁闭感,也满足了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5、模拟自然群落结构,保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理论体现了群落和环境物种的丰富程度、变化程度、均匀程度和其稳定性、群落相互之间的关系。专家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其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都是互相补充,并非直接竞争,因此,系统越复杂、群落也就越稳定。同样的,在园林景观中也要保持物种多样性,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在满足自身的同时尊重并尽可能满足其他物种。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必须要通过生态建设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率增强其生态的服务功能。在我国的城市生态设计中,需将审美、精神、生态功能三者有机结合,为城市建立一个良好的景观格局,同时运用现有的相关知识,以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再生、减少排放,让城市走环境良好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6、重视水景,动静结合
自古以来,水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样绿化环境也少不了它。居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有水容易,成景难。想要水景设计成功,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还要保持水不断的流动,做到真正的“活水”,避免成为一潭死水,让住户天避而远之,叫苦连天。因而,想要做到真正活水,就要对水进行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些列的设计。大多数是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推动水流动,造成水位落差让水自然流动,做出溢水、涓流等动态的水景。因为坡度的不同、水面的宽窄也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水深,不同流速,这样也可以促进水的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到交通、娱乐生产等等的因素,并开挖水渠将土方堆成高低起伏的地形,不仅自然,且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用自然水灌溉,形成对雨水的回收利用,促进水循环。还可以在周边布置一些石块、亭台等将空间错开构成景观,以各种形式加大景观深度。
总之,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分析居民的心理需求,居住区内的居民活动的方式和行为方式,景观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娱乐、休闲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万婧.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J]. 现代园艺. 2013(04)
[2] 苏凯勇.小议居住区景观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1)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4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基本原则;趋势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including the integrity, ecology, comfort, humanistic principle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Existing problems; Basic principles;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创造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设计人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但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几十年。因此,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景观类型混淆,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办公区、商业区或公园)搬进居住区,出现大喷泉、大广场、大门区的景观,让人无法放松。
硬质铺装过多,以大量高级建材、灯光装饰环境,楼号是住区唯一的区别,且绿地率达不到标准要求。
追求新、奇、特,忽略绿色生态与人的舒适性,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
设计追求图案化而不是空间序列,华而不实,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设计手法雷同,缺少特色与文化内涵。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景观设计的完成,从其构建来看,包含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设计,既要有设计技巧上线条图案的美学特征,也要有工程设计上材料的科学选择,同时也要有考虑文化的内涵和地域的特色。
(1)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原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
(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
(2)复合材料的使用,
(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
(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
(5)重视色彩的表现,
(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
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4)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1)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2)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如杭州的“白荡海人家”、“江南山水”,苏州“锦华苑”、“佳安别院”等居住区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3)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四、结语
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居住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居民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居住景观之美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这是创造优美居住景观的更高追求。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需要设计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设计出优美、舒适的高质量居住小区,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平,塑造出良好的城市形象,真正将居住区建成一个具有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的“家园”。
4参考文献
[1] 石松.浅谈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J].山西建筑,2004,30(2):5,81.
[2] 徐伟国.浅谈小区规划中的住宅设计[J].山西建筑,2004,30(14):2-3.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5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理念;元素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刘盈盈(1962―),女,湖南湘潭人,工程师,主要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31-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各大城市不断扩张试图解决“人多”和“地少”的矛盾。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对软性的需求被轻视甚至忽略,比如对美的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不仅需要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居住面积,还迫切需要居所周围有美好的景色,这给居住区的建筑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为应对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前人在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
前人对该领域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也是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衍生品。而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少整体的把握和概括,缺少综述性研究。
2设计理念研究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6
关键词:居住区 园林 环境景观 设计
中图分类号: X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3-110-01
1引言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与自然的和谐,谋求环境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居住区环境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环境的质量的提高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基础。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居住区环境都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建筑楼群已建成,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设计者们往往利用各种布景手法,通过绿化空间、铺地广场、园林小品、园林道路等设计手段,使生活和娱乐空间相互交融、渗透、连贯。精心规划设计出适合人居、休闲、活动的小环境,他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不完全分割,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功能性要求。
2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
(1)水体景观。居住区中的水景不单是物质景观,更是住区中的文化景观。它能有效调节温湿度,从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此外还有净化空气、吸尘降噪等功效,能有效调节居住区的小气候,根据水体的大小不同,影响的气候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较大面积的水体或水系统,可以改善整个住区的小气候,影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但是对于较小的水体,只能改善局部地区的微气候。
(2)铺地景观。广场铺地在居住区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通过的人群较多,且人们经常在此进行散步等室外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的广场设计,优秀的规划设计往往别具匠心,在铺地铺装设计中,通过改变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极富装饰美感。
(3)服务设施景观。服务设施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很好的体现小区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的优秀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当今的居住区环境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更加具有个性化,往往通过小的细节设计,来提升整个小区园林设计的层次。
(4)植物景观。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绿化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平面与立体结合,水平和垂直相结合,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同时讲究各种树种的选择和搭配,还要注意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二者相互映衬。在后期要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3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居住区环境与建筑、规划的互动,要打破以往单向的建筑决定论,从而形成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学互动的态势。居住社区规划设计中已经不再仅仅由规划和建筑专业所决定,景观设计要提早介入,要对居住区环境进行从总体到细节的深入研究,并贯彻整个建设过程始终。二者的地位是对等的,要根据各自的要求对整个规划进行设计,相互协调,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2)居住区园林应成为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功能。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经济问题,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自我维护的居住区园林绿地生态系统,不需要大量的后期投入,可以有效降低园林维护的成本;同时它还具有自我发展的功能,对居住区生态环境改善起到更大的作用,更有利于居住区环境的建设。
(3)广场的形式。社区的广场主要满足社区居民休闲的需要,为居民活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主要在于满足社区的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活动娱乐等要求。社区广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在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隐的方式,有利于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之间的相互穿插,而且可以做到与周围的社区环境有机地结合,更富于生气,显得自然。
(4)居住区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合理融合。居住区园林环境必须与附近地区的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具有一定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完整的整体,形成绿色植物系统的体系,而不是独立于周围的环境,封闭地建设居住区内部的园林。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既要把居住区环境对整个地区的意义体现出来,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居住区以外的环境资源为本居住区居民服务,以形成内外贯通的居住区园林环境发展模式。
(5)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在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安全的问题,台阶采用的材质禁止表面光滑,例如华丽光滑的大理石、瓷砖、磨光花岗岩等铺装材料,美观又大方,但在设计时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安全隐患,特别在恶劣的天气时,将造成人们出行的不便。另外在儿童经常活动的区域,各种游戏器械的边角面应避免尖锐,较深的水体要设置防护装置,以防止在儿童活动时造成伤害。
4结语
随着居民小区设计的多样化,打破以往社区规划的模式进行建设,就要求园林环境规划设计也随之改进,园林环境也将随之出现多样的特点。可以说多样化是居住区环境的发展方向,这是由居住区环境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余安清.对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思考[J].国外建材科技,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