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职能

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文1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供应链;物联网

[DOI]10.13939/ki.zgsc.2015.07.0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商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但商业竞争的方式已经从原本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商业成功也受到供应链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此对企业信息采集方式进行改进,有利于构建出智能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现代物联网的发展为物流智能空间的构建提供了全新途径,并能为企业的准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物联网主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对每个物品进行跟踪和监控的全新理念,能够成为继条码技术以来,再一次对商品零售、物流配送和物品跟踪管理模式的新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对物品产生、配送、仓储和销售等环节的监控水平,并极大地改变物流供应链的流程和管理手段。物联网作为互联网拓展的产物,其技术核心与基础是互联网,主要流程是将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进行链接,从而实现物与物之间的智能联网,进行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思维,并让许多技术先进的国家和企业研究新技术和应用,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构建也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而物联网的发展也在供应链管理和运行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物流网概述

物联网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相应的协议,并对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信息交换与通信,从而达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和管理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感应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过对物联网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功能发生了全新变化,这些全新变化使得新兴企业能为使用者进一步提升效率、安全和便利。这些新兴企业与制造业和服务业有着较大差别,主要是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结合,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得到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体现。并且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载体,能够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将原有的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重组,并构建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新型物流供应链,以信息化和服务化作为基础,减少现实消耗,并更具智能化和科学化。

2 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供应链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为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带来许多提升空间,使得物流产业更容易将同类资源进行集约化,从而实现横向整合。并且还能够让物流产业按照专业化类别进行不同物流进程的信息采集,在深加工后使物流进程得以优化提升,实现纵向整合。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将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和运输商所产生的相关产品和资金信息进行结合,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企业供应链的最优决策,物联网的出现及发展给企业供应链管理从方式、内容和过程上都带来了巨大改变。

2.1 管理模式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能够让物流企业通过对EPC技术的应用,将每一个物品进行标记,并实现产品的实时动态数据,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信息进行实时追踪,并对产品的成分、制作过程和使用说明进行了解,这也带来了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改变,物联网技术下信息和价值进行的管理转换,能够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加强了物流信息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而智能物流供应链还能减少人为失误,在管理模式方面,保障了物流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并且优化了企业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2.2 个性需求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了网络无缝化的进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也将有更多的个性化要求,为了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满足,企业必须加强反应速度,从而保障生产和加工的效率。原有的生产方式很容易造成管理成本的上升,但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够通过强化对资金与信息的控制力,保证企业物资采购路线和仓储成本的确定,并实现了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再造,保障了顾客的个性化要求。

2.3 管理优化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优化,从原本物―人―物模式转变为物―物模式,通过智能物流供应链之间的管理,能够减少管理系统对员工的依赖性,并且降低人工出错率,在整个供应链运营效率提高的同时,实现产品的实时跟踪和管理。

2.4 信息同步

物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同步化,也正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共享目标,物联网技术的信息采集工作,要求对供应链中的流动物品进行跟踪,并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实时数据传送,强化了信息的实用性,并且快速的信息传输速度,也能够让企业更为及时和准确的预测市场需求变化,从而降低库存水平与供应链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 构建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

随着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各企业都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如何从丰富的信息流中提取有效信息,也是现代企业准确决策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通过构建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突破原有的传统物流信息系统障碍,构建出多视角、立体化的数据信息,并加强了决策的准确性,有利于物流企业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

3.1 工作流程

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主要以信息流动为主线,并通过对现代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实现物流全过程的资源优化,并且将物流信息、产品制造、资金流动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并形成运行效率较高的物流服务体系。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是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PNS服务器、PML服务器、EPC、RFID和Savant系统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运用,物联网实现了产品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方位管理流动,其工作流程主要是是通过RFID阅读器对唯一电子物品代码进行获取并将代码通过Savant系统继续传送,ONS服务器获得PML服务器的IP 地址,再有PML服务器获得查询物品电子代码所在的PML服务器,对物品全部信息进行查询,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也能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对物品进行自动化处理。

3.2 系统功能

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生产、仓储、输送和销售环节,产品管理过程能够实现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实时查询,并将这些信息作为防伪管理中的信息依据,而库存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从而降低库存,强化了仓储产品的自由放置和利用效率,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基础上,减少物品损耗。运输管理也能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全程车辆运输状态的跟踪,在车辆遇到故障时,进行及时的补救措施。销售管理也能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升顾客满意度。

4 结 论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会逐渐改变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模式,并且使得供应链系统进入可视化管理,随着物联网技术成熟及运用,智能化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也会面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并从整体推进物流产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利,袁蓉,刘永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5):238-239.

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文2

【关键词】 护患联合护理管理; 膀胱功能训练; 宫颈癌根治术; 尿潴留

Effect of Nurse-patient Combined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and Bladder Function Training on Urinary Reten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fter Radical Operation/WANG Qun-hu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9):078-08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e-patient combined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and bladder function training on urinary ret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cal operation.Method:One hundred and on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for 42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5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e-patient combined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and bladder func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retention,the residual urine volume and the spontaneous urination after extub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cervical cancer radical operation.Result: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cervical cancer radical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4.5%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6.9915,P=0.0082).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residual urine≤50 m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6.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4.5%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residual urine >100 m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0.6%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pontaneous urin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55±2.34)h,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10.46±2.65)h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pontaneous urin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3.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0.6%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needed to reset the cathe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mounted to 7.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8.6%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e-patient combined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Bladder function training; Cervical cancer radical operation; Urinary ret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Zhuhai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Zhuhai 51901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9.022

宫颈癌作为现代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疾病,其发病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第二,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占世界宫颈癌发病率的80%[1-3],并且近些年来宫颈癌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人们观念的转变,过早的性生活是导致宫颈癌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HPV感染、微生物感染也是导致宫颈癌的原因[4-5]。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进步,常规妇科体检已将HPV感染作为筛查与检测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还是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宫颈癌根治术主要适用于宫颈癌分期Ⅰb~Ⅱa的患者[6-7],并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却居高不下,约为3.8%~21.4%[8]。尿潴留是指患者膀胱内的尿液停留在体内无法排出的情况,一般认为膀胱内尿液≥600 mL即为尿潴留,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排尿导致膀胱内残余尿量≥100 mL者[9-10]。本研究主要选取5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行护患联合管理模式与膀胱功能训练,观察其对患者排尿与尿潴留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标准[11],尿潴留标准为术后15 d以上仍不能自行排尿或虽能自行排尿,但残余尿量≥100 mL。纳入标准:(1)宫颈癌根治术后未进行放疗、化疗;(2)宫颈癌根治术后行导尿管置入;(3)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4)无泌尿系统或盆腔严重感染。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疾病而导致尿潴留的发生如尿路结石、膀胱肿瘤等;(2)患者依从性较差,未能配合护患联合管理或膀胱功能训练。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中,年龄24~43岁,平均(35.21±10.34)岁;宫颈癌分期:Ⅰb期28例,Ⅱa期21例。观察组52例中,年龄23~45岁,平均(34.29±9.76)岁;宫颈癌分期:Ⅰb期31例,Ⅱa期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宫颈癌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一般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备皮、导尿管置入、每日会清洁常规护理,均采用1%聚维酮碘液会擦拭。留置尿管常规护理,包括定期观察患者尿袋内尿液的性状和数量,嘱咐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勿将导尿袋置于高过膀胱的位置等。术后第11天开始夹闭尿管训练。术后第15天拔除尿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患联合管理与膀胱功能训练,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及时告知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如尿潴留,并告知常规应对措施。(2)心理干预: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存在的实际困难,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为顺利拔出尿管建立信心。(3)患者应当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自己的不适情况和疑问,达到在护理过程中护患联合护理管理。(4)开展膀胱功能训练:①盆腔底部肌肉群训练:术后第2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训练,具体为患者不间断地收缩下肢,下肢收缩转移至臀部、耻尾骨附近肌肉,嘱咐患者快速收缩与放松肛周肌肉,一个周期为20~30 s,反复进行20个循环大约5 min,一天进行2~3次缩肛训练。②术后导尿:术后持续开放导尿10 d,自第11天开始改为间断,每小时开放1次,陆续进行,第2天夹闭2 h开放1次,第3天夹闭3 h开放一次,第4天夹闭4 h开放1次,每天晚上22∶00后持续开放,保证患者睡眠不受影响。在术后第15天拔出尿管。此方法不仅有助于早期创面愈合,也有利于后期膀胱功能恢复,并且没有重大的并发症。③中医联合治疗:在术后第3天开始与中医针灸师配合进行穴位中药贴敷和针灸穴位治疗,连续8 d。④足底按摩法:夹闭尿管期间采用中医穴位治疗的理念,去足底肾俞-膀胱反复按压,有助于自主排尿。⑤膀胱体操法:对于拔出尿管后残余尿量>100 mL的患者予以重新留置尿管,进行膀胱体操法,2次/d,即采用呋喃西林进行膀胱灌注,每次膀胱充盈300~500 mL,以患者自感胀尿为宜,予以夹闭30 min后,开管,每次反复2~3次,2次/d,同时其他时间再次循环1~4 h夹闭尿管训练,98%的患者在重置尿管一周后可顺利拔出尿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尿残余量及自主排尿情况。尿残余量采用超声诊断测出,于患者拔出导尿管成功排尿后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尿潴留3例,尿潴留发生率为5.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9915,P=0.0082)。

2.2 两组患者拔尿管后尿残余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尿残余量≤50 mL所占比例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5%,尿残余量>100 mL所占比例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主成功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自主排尿率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6%,重新置管排尿比例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排尿恢复情况关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宫颈癌根治术后易发生尿潴留主要是由于外科手术在进行宫颈癌根治术过程中需要完全切除子宫病灶,所以会牵涉到盆腔、输尿管、直肠及膀胱等重要脏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盆腔侧窝内的副交感神经断裂,从而影响到神经支配膀胱的功能,导致骶排尿反射弧不完整,造成尿潴留[12-13]。所以也同时要求手术医师在宫颈癌根治术过程中避开膀胱及输尿管周围的组织与神经,充分游离后再行手术操作。有资料表明,宫颈癌根治术切除的病灶范围与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呈正相关,除了与手术操作毁损副交感神经有关以外,还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如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腹压高低、尿路感染情况等[14-15]。所以笔者采用了护患联合护理模式,充分降低患者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并且行会清洁护理,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率。

本院还采用了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辅助恢复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我国目前膀胱功能训练的研究较少,起步较晚[16]。膀胱功能训练的主要原理就是加强盆底肌群、腹肌的力量,从而加强膀胱的压力、腹压、增强逼尿肌的紧张度,达到排尿的目的。本研究中膀胱功能训练主要包括缩肛训练、腹肌训练、中医穴位针灸、按压法、护患联合护理观察治疗,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有效减少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且拔尿管后尿残余量也较少,说明膀胱功能恢复较好,同时缩短了患者术后自主排尿的时间,充分说明了护患联合护理管理与膀胱功能训练对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护患联合护理管理与膀胱功能训练在临床上简单易实施,适合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聂婉翎.盆腔肌肉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41-943.

[2]毛鹏鸿.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1):820.

[3]曾朝阳,周国平,谭琛.电针联合膀胱功能锻炼治疗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6(8):143-146.

[4]彭存旭,王云飞.宫颈癌根治术中输尿管及膀胱保护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6):519-521.

[5]杨敏,杨智蓉,田昌英.康复训练联合针灸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旬刊,2015,21(2):68-70.

[6]黄耀球,王凯,陈秋芳.盆底肌肉群训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2):19-20.

[7]王富芳,尹香花,王艳,等.不同训练方式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89-90.

[8]赵雪,廖兵飞,高玉霞.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同排尿方式对膀胱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9):4203-4204.

[9]胡志霞,王幻,秦发伟.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同导尿管管理方法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9-10.

[10] Horst M,Heutschi J,van den Brand R,et al.Multisystem neuroprosthetic training improves bladder function after severe spinal cord injury[J].Journal of Urology,2013,189(2):747-753.

[11]王炜.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对子宫颈癌和外阴癌临床分期标准的修订[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6):379.

[12] Taskinen S,Heikkil? J,Rintala R.Effects of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 on long-term bladder and sexual function[J].Nature Reviews Urology,2012,9(12):699-706.

[13]靖丽华.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04-105.

[14]陈青青,张颐,孟祥凯,等.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2):156-159.

[15]杨靖文.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2):82-83,85.

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文3

【关键词】King达标理论;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可极大限度地重建患者关节功能,增加其日常生活功能,改善预后[1]。King达标理论阐述了个人与个人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在临床应用中,对护患关系相互作用提出了8个意见,通过护士与患者间的感知、互动、沟通、交流等的影响与作用,达到制定目标[2]。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King达标理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择为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7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行康复训练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66例;患者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1.1±7.4)岁;全部患者中,单膝置换89例,双膝置换48例。

1.2 排除病例标准

精神疾病或听力、交流障碍患者。

1.3 方法

本组病例患者均在康复训练时,给予实施King达标理论,将之贯穿始终,详情如下。

评估。入院初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个人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人系统进行评估。计划。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执行计划。按计划执行相关康复训练,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锻炼体会,所有功能锻炼以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予患者鼓励。功能锻炼主要内容为,术后第2d,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练习膝关节伸曲及下肢肌肉主动被动运动,从无痛范围开始,第3d开始进行下垂助力活动膝关节,以后每天增加活动范围,每日1~2h,2次/d。1周后鼓励患者下地活动,可采用扶助步行器进行行走锻炼,2周左右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在90°时,可鼓励患者扶双拐行走。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可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消除患者的紧张感,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患者家属能够给予患者以支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锻炼,促进病情的康复。评价。根据锻炼情况给予评价,及时发现影响锻炼的因素,并对计划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1.4 效果判定标准[3]

关节活动度改善判定标准。术后14d,评价患者的关节改善情况。优:关节活动90°及以上;良:关节活动60°~90°间;一般:关节活动60°以下。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患者在给予评估后,患者中,优79例,良50例,一般8例,关节活动度改善优良率94.2%。

3 讨论

3.1King达标理论的应用价值

King达标理论由个人系统、人际间系统、社会系统三个互动开放组成,患者与护士各自形成个人患者间形成人际患者间的交流、互动,树立治疗的信心;护士与患者形成良好的人际系统,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对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护理质量。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与手术的成功有关,还与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关[4]。

3.2 King达标理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首先,加强护理评估,有效的护理评估是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的基础。给予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护士亲自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治疗需求,制定康复计划。严格执行康复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加强康复活动。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采用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护理评价始终贯穿于治康复锻炼的全过程,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给予适当调整[5]。

本组研究中,通过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采用King达标理论对患者进行指导,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改善优良率达94.6%,整体效果良好。

本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效果较好,满意度高。由此可见,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过程中,采用King达标理论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靳立巾,张杰,贺媛. 功能锻炼督查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4(1): 43-45.

[2]黄哲.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King达标理论的应用探析[J]. 医学信息. 2014(17): 355.

[3]孟晖.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与功能锻炼[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4): 526-528.

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文4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使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达到整个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运作,从而为相关企业节省成本,带来丰厚利润。供应链管理要为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所有客户提供增值的产品、信息和服务的重要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关心物流成本费用和客户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平衡。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是不同于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它不仅仅关注一个企业的运作,而是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的生态环境,运用系统化、信息化、集成化等先进理念来协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决策。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有:第一,加快了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供应链管理系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使链上各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其他环节的信息,对于信息的及时处理不仅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并且加快了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第二,实现了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无缝对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不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的,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供应链上的各节点协同运作,将用户需求信息完整、真实的传递到下一环节,各环节无缝对接,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第三,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企业对于市场的反映必须快人一步。对于市场的反映则是以现有的和潜在的顾客需求为导向,顾客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利用产业链的优势,实现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以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功能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功能主要有:1.库存管理。通过实行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可以缩短产品的周转时间,避免缺货,同时也能减少库存资金占用,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作。2.订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供应商、订单、订购合同的高效管理,减少了供应链中订购环节的失误。3.配销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针对实物库存、运输车队、配销需求等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保证其准确性和高效性。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是一项传统的物流管理活动,包括接收货物环节的货物编码、验收、储存等活动和货物分拣、配送、发货等活动。

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目前,物流行业仍然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通过高素质的、熟悉供应链管理和运作的人才,积极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其次,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的革新,必须彻底打破各企业之间存在的隔阂,从整体的目标出发,对各个子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将组织的物流职能部门和供应链中合作伙伴使用的对等职能的物流部分进行合并或无缝连接,以便将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和外部供应商和顾客,或者第三方物流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2.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调整。传统物流运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运输管理混乱、运输成本高昂、客户满意度不高、市场灵活性差等问题,这样的模式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的收益微少。因此,物流企业必须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取消多余的层次,实现整个架构的简洁明晰,从而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3.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环境下,对于企业的数据采集、分析、传输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这样一个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上,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都能及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消费者也能及时查询业务的相关信息,方便企业与客户沟通,利用客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供应链的运作流程,使客户满意最终的产品或服务。

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文5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绩效;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2

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其对于公司绩效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不同的供应链管理中执行相关的管理策略以达到较高的企业效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从而增强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因此企业不能片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功能的优化,而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同一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在分工愈细,专业要求愈高的供应链中,不同节点基本上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在供应链各成员单位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等就构成了供应链上的货物流。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因此,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摸式。由于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顾客需求等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技术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供应链管理能够随着发展和变化不断修正和强化计划的内容,直至计划执行的最后一刻。因此供应链管理能提供进一步的有效决策支持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评估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事件和客户需求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以最少成本,使得客户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取得正确的产品,让存货降至最低,但仍旧能够提供给客户优异的服务,并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应用供应链管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实际效益,很多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策略后,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产业的竞争加速、产品的周期变短、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供应链管理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果不采用快速流程方法,很有可能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所以需要有效的管理方式来解决时间上和弹性变动上的问题。美国是最早提出供应链管理的国家,企业注意到除了降低制造成本之外,还需要提升开发能力才能促使企业成长。无论在运输、仓储流通上,都必须结合各厂商、客户,形成快速的生产业务流程,形成应付信息时代的管理方式。因此,供应链管理可为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等创造价值,它会使消费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收到货物;对制造商而言可以最小化由于产品库存短缺造成的销售损失,最小化库存和相关成本,并使制造商为顾客和分销商提供最好的服务水平;它更能提高供应商的满意度,使之更好地与制造商的物流周期协调一致,以避免库存过多或短缺,减少原料报废,并向制造商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获得较高回报。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大步伐,对供应链管理的支出逐年增长。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通信和优化工具;另一方面很多大型企业、知名公司在企业实践中证实了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因而出现了其他公司竞相追随的发展形势。尤其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氛围中,游戏规则的改变,更日益强化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三、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优化

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手段。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需体系产生最大的价值。供应链的价值与赢利能力紧密相关,赢利越高,表明供应链管理也就越成功。事实上,供应链中所有的信息、商品和资金的流动都会产生成本,因此,对这些流动元素的有效管理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来获得最大价值。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主要业务密切相关,优化企业业务并创造价值。据有关调查表明,对于从未实施过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如果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带来大约20%的成本节约。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一方面这些利益包括传统供应链的职能如库存控制、采购和订单履行;另一方面能在整个公司的范围内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供应链管理的正确实施更是要贯穿于整个公司的战略活动,范围从产品的销售和设计部门到财务部门。而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基础在于必须在公司之间实施供应链管理,因为优化整个供应链需要各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优化供应链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达到主要的营运目标,应积极采取措施,以保证供应链管理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包括企业管理要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注重整体流程最优的系统思想,建立扁平化组织,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面向客户和供应商整合企业业务流程,利用IT技术协调业务分散与管理集中的矛盾。实施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正确数量的合格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这是一种“共赢”的局面——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等可使信息快速、准确地流动,从而使各方都获得最大效益。企业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后,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经营决策水平,从而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会。

(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管理中,不但有双赢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把理念形态落实到操作实务上。关键在于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的供应商和用户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而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即所谓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此阶段企业要特别注重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加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等。企业应通过为用户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增值的信息而获利。

(三)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由消费者来决定,而不是由商品制造商和供应商来定,但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成本是可控制的,利润的产生来源于价格和成本的差价,因此企业想提高利润,只能是降低成本,而不可能依靠提高价格。企业想降低成本可通过生产环节、原材料环节、运输环节等加以控制。

(四)适当并适时减少资金投入

企业运营应尽量减少投入资本,集中存货,减少库存。企业如果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生产,合理销售,具有很低的存货,对于企业来讲能够使销售策略稳定,保持较好的品牌形象,使企业获得长久的收益。如果企业通过大量库存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企业运营资金,还会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市场销售风险,也许大量的库存会带来商品的滞销。

(五)合理增加收入

企业增加收入,可以通过改善计划的制定减少库存短缺,缩短发货时间改善服务水平等途径获得。尤其是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改善服务和降低库存水平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极大程度地缩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间,进而提升有效的提升与改进服务水平,通过时间管理的变化,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获得多方收益。据有研究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企业内部总供应链管理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降低超过10%,中型企业的准时交货率提高15%,相应的这种类型的企业生产率提高超过10%,对一般企业而言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25-35%,如果对于绩效良好的大型企业其资产运营业绩提高15-20%,中型企业的库存降低3%,绩效良好的大型企业的库存降低15%,在现金流周转周期上比一般企业保持40-65天的优势。

企业之间的严峻竞争,加速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能以最快捷的速度、最低廉的成本将定制化的产品送交顾客手上,谁就能赢得市场。尤其对于一个囊括了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暂存,产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最终交付用户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多重业务和关系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从提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及股东提供价值,并且能够出色的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关键业务过程的全部业务流程。随着企业之间竞争逐步转化为供应链管理之间的竞争,完善与反映迅速的企业供应链体系将是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主导因素。

著名企业如联想、海尔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有力地证明了供应链管理是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式下,适应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将越来越显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除了会给企业带来效率与效能上的变化之外,还会因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对客户服务的反应速度,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识别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以及应对市场的敏感度等。因此,积极优化供应链管理,使企业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保新.用供应链打造价值优势[J].电子商务世界,2004(12).

[2]曾繁荣.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J].商业研究,2004(11).

供应链管理的职能范文6

一、供应链管理及现代物流理论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具有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能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直接的导向作用。供应链的概念是年代初提出的,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里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及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指在人们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及产品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涉及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并且企业之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这一管理要以客户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从而缩短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缩短供给市场到需求市场的距离,降低物流成本及物流费用水平,使物、货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库存下降,并且通过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人力、市场、仓储、生产设备等)运作效率的提升,赋予经营者更大的能力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做出及时反应,从而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它的战略方面。它的实际应用是以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核心组织在一起的。

最初,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一种关于加快物品和信息在供应通道中流动的运作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可以优化业务环节,并能使企业和供应链中的伙伴的活动保持同步,以在供应链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然而这只是供应链管理概念所涵盖的一部分,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作用可以使得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达成共识,构筑发展和互利的供应链联盟,管理复杂的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市场中处于领导地位,并开拓业务,探索新的机遇。总之,供应链管理是企业为寻求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对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中的各种竞争能力和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物流的概念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最初的物流是指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一定组织条件下凭借载体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商品实体的定向移动,这是在流通的两个阶段上发生的商品实体的实际流动,表现为一种中介和企业管理的辅助活动。现代物流的概念则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军方的“后勤管理”理论,并在欧美、日本等国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出现了商物分流、黑大陆学说、物流冰山说、第三利润源、效益背反说、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战略说等观点,目前形成了“物流是指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和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的认识。可以看出,物流概念及理论经历了从物质实体的流动中介到通过物质、信息的流动来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顾客服务的转变。现代物流专家把物流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顾客服务完成商品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概括为“$%”:将合适的质量、合适的数量的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成本、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状态、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合适的地点交付给合适的顾客的整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核心是顾客需求响应和顾客需求满足,目标是企业价值与顾客价值的平衡和最大化。

二、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全球竞争的加剧、客户要求以及能否获得原材料等因素的不可预测性,使企业意识到只有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最佳手段。其中加强和深化物流管理是提高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

传统物流的四个主要缺陷传统物流是围绕满足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安全库存需要而进行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四个缺陷:

(1)企业内部物流职能被分割。官僚化层级制管理导致企业的物流管理职能的分散,表面上看,这种层级式的管理似乎很严谨,权责相互关联,其实这种管理方式的核心是“控”而不是“流”,在企业内部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2)库存太大。传统供应流程上的库存缓冲,使得供应商、制造商与零售商都有库存,而这正是造成供应链中其他环节变异的原因。在供应链中,如果各个企业都有库存,必然会导致仓储和存货,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存货,加之库存管理的失误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相互影响,当货物到达供应链的终端时,库存水平与实际的货物需求几乎毫无关系。因此这种缺乏整体性的物流规划,常常导致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当需求出现时又无法及时满足,这样,企业就会因为物流系统管理不善而丧失市场机会。

(3)反应过缓。由于传统销售渠道的松散性,信息的封闭性,利益的分割性和区域的割据性,加上供应链上再定货过程的脱节,以及企业内部的分权、专权,导致上级供应商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而市场信息反馈速度的缓慢,又可能导致不能满足产品的即时需求。

(4)风险大。由于企业部门内的人为割据导致物流管理的四分五裂及业务链过长,经手物流的部门和人员过多,导致损公肥私现象严重。同时由于库存大,反应缓慢,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许多学者将供应链管理认为是物流一体化管理的代名词,其原因是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供应链管理从物流管理发展而来的,但是供应链管理已经超出了物流管理的范围。

其演化分为四个阶段:仓储与运输、总成本管理、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物流一体化管理将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和战略同供应链上贸易伙伴的物流活动和战略进行集成,以增进整个渠道的顾客服务和降低总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供应链上贸易伙伴的密切合作来获得潜在竞争优势。物流是为满足顾客需求,对来源点到使用点的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活动和储存,是进行计划、执行与控制的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可见物流管理的战略导向是顾客需求,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物流一体化将物流视为获取最大的内部战略优势的资源,而供应链管理则以物流运作的一体化为基础,来创建“虚拟组织”,它超过渠道界限,将所有的核心竞争力联结在一起,以便所有的供应渠道来探求竞争优势的未知领域。

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一体化的区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运作管理的扩展。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从仅关注物流活动优化,转到关注优化所有的企业职能,包括需求管理、市场营销和销售,以及制造、财务和物流,将这些活动紧密地集成起来,以实现在产品设计、制造、分销、顾客服务、成本管理以及增值服务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一体化的延伸。供应链管理将企业外部存在的竞争优势机会包含在内,关注外部集成和跨企业的业务职能,通过重塑他们与商、顾客和第三方联盟之间的关系,来寻找生产率的提高和竞争空间的扩大。通过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将整个供应链联结在一起,企业将视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伙伴为一个扩展企业,从而形成一种创造市场价值的全新方法。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新战略。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面关注传统的物流运作任务,如加速供应链库存的流动,与贸易伙伴一起优化内部职能,并且提供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上持续降低成本以提高生产率的机制。但供应链管理更重要的在于战略方面。供应链管理扩展企业的外部定位和网络能力将使企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竞争视野,构造一个变革性渠道联盟,以寻找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重大突破,并且管理复杂的渠道关系,使企业能主导市场方向,产生有关的新业务,探索关键性的新机会。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是以业务流程简捷合理为基础的,因此物流管理权限在物流管理中心的统一分配与调节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连接保证管理的统一。在信息技术的沟通下,实物并不必在每个环节流动,只是在流程的最后一环才完成交接,整个运行过程公开,增加了物流管理的安全性和响应的敏捷性,表现出管理统一、响应敏捷的特点;其二,信息共享。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物流模型相比,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传递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的,企业通过可以很快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达到信息共享和协调一致。共享信息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使供应链上任何节点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上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同时,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过程和时间,使供应链的物流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为实现供应链的敏捷性、精细化运作提供了基础性保障。由于供应链网络规划的科学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物流流程的敏捷化,使企业对物流的跟踪能力提高,使供应链物流过程更加透明,也为实时控制物流过程创造了条件,这样就实现了物流供应链的全程化管理。其三,过程同步,配送合理。就像戴尔一样,收到顾客订单,下达组装任务,安排配送,启动服务程序运行,使物流通过信息流一步到位,使顾客得到“一站式”服务。其四,服务满意。管理的统一性、响应的敏捷性、交付的准时性的结果是减少了环节,缩短了流程,提高了效率,顾客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所需的质量与数量的货物和服务。

三、未来物流管理的三个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和先进管理方法的采用,现代物流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第一,以供应链技术来提高物流的敏捷性。以供应链技术来提高物流的敏捷性已是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共同选择。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在积极实施供应链管理,目的无不是希望以供应链技术来提高物流的敏捷性,从而保证以最高的效率来满足顾客的要求。如果说部门间的产、销、物结合追求的是企业内部经营最优的话,那么,供应链管理则通过所有市场的参与者的联合,追求生产、流通全过程效率的提高,这种供应链管理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产需的结合在时空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并带来了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即从原来的投机经营(生产建立在市场预测基础上的经营活动)转向实需型经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生产)。其次,以战略联盟的合作行为降低风险和提高物流效率是物流发展的另一个趋势。现代企业已摈弃自产、自运、自销的经营模式,代之以在战略联盟基础上的非核心业务外包。从实际情况看,合作行为可以排除浪费和重复努力,降低风险和大大提高物流过程的效率,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使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第三,为顾客提供增值化服务。物流已经不仅仅是将原料、货物,按照要求送达那么简单了,为顾客提供增值化服务以成为物流功能多元化的核心。传统的物流功能仅仅是在企业生产、营销之外的仓储和运输。现代物流在市场环境的压力和顾客需求变化的影响下,功能大大扩展了。物流不仅是仓储和运输,而且也是提高生产率,增强营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的目标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及时可得性、服务一致性和质量可靠性,三者统一于顾客服务的完美性。

参考文献:

[1]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