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礼仪艺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1
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同属于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来对 现当代文化建设与艺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二者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创意生活产业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 艺术管理含义
艺术管理是人类运用艺术学、管理学的理论对于艺术活动实施管理的行为。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等,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艺术管理的发展是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的艺术管理活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社会艺术活动产生,自先秦开始,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及其他艺术活动的出现,艺术管理活动就已形成,但从实质上讲,那时对艺术的管理还处于政治的手段进行管理,艺术自身的管理也多从属于政治。
例如,季札观乐,孔子删诗,师旷审音,也都是按照政治标准来管理艺术的。到了唐宋时期,盛世到来,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中国历史的一个顶峰,这一时期的艺术管理,不再为政治服务,更多的是走向民间,走向市场化。到了近现代社会,在近代管理科学的影响与促动下,人们对于艺术活动实施有序的和有为的管理,并且逐步成了科学的艺术管理理论与管理体系。包括艺术展演、影视播映等艺术活动,这类文化活动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全社会的人员的人文素质、丰富其精神生活,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向上和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支持。
2、 艺术创意的含义及发展
艺术创意是指人们在艺术或其他活动中创造新颖的艺术意象与意蕴的行为。狭义的艺术创意,即指在一般艺术活动中的创意行为,广义的艺术创意则是在其他社会活动中融入艺术创意的因素,并以艺术创意的精神予以运作的行为。艺术创意从属于一般文化创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创意。通常的创意,即指文化创意,一般既包括艺术创意,也包括经济创意、科技创意等,但经济创意、科技创意又通常是与艺术创意共同交织而发挥作用的,其中艺术创意往往起到核心的作用。
3、 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的联系
作为新兴的学科体系,艺术管理学与艺术创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理论层面,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均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积累,成为具有新兴学科的理论框架与体系; 在社会实践层面,二者都具有应用与实践的特色,直接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 在其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层面上,无论是发展历史悠久的艺术管理,还是处于建设阶段的艺术创意,均显现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广阔前景。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都是人们在艺术活动或其他活动中智慧与才能的充分发挥,它不仅对于艺术活动及其产品不断创新与提升,而且对于艺术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创意生活产业就是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产物,在当代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凸现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意生活产业,源自艺术管理、艺术创意和文化积累,以创新的经营方式提供食、衣、住、行、育、乐各领域有用的商品或服务,提供具有深度体验及高质美感的产业。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火极一时的“黄太吉煎饼果子”,改写了传统美食的新传奇,用新思维,新模式,打造出了中国新式快餐,也是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的作用下诞生的一个创意生活产业的典型。不仅在口味上尽可能地满足食客的需求,除煎饼果子外,还有现磨豆浆,卤汁豆腐脑、秘制猪蹄、麻辣烫、四川凉面等,其多元化的也最大限度的满足食客的味蕾,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另外,其“别具匠心”的营销模式,应该是成功的关键,不论是装修布局( 采 用港式茶餐厅和西式咖啡厅的风格) ,还是店里的标语“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所有的汉堡、比萨都是纸老虎”“小生意、大志向”这些别有用心的创意都迎合了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同时利用现代化媒体微信、微博、陌陌等跨界宣传让传统美食焕生新容。
在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深入研究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对于推进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活动的深入,以及艺术管理学与艺术创意学的不断成熟,乃至促进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及其繁荣,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单一的艺术活动形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多元化、多样性的艺术文化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创新理念,从而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例如芭蕾舞与魔术的结合,一个唯美浪漫,一个神秘传奇,传统钢琴演奏和喜剧表演,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他们的结合使舞台效果耳目一新,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体验。
4、 当代社会如何发展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
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推进艺术建设与发展、提高了艺术活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升了人民大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如何有效的发展这一新兴的学科,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首先,注重人才培养,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的研究和开展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通晓各个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掌握某种艺术技能,了解不同门类艺术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艺术感受力、理解力、洞察力、欣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唯此才能促进艺术管理理论的纵横发展。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使其了解不同门类艺术的基础知识、文史哲知识,开阔视野,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艺术作品。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尤其是在从事艺术活动、产品制造、品牌推广、营销和零售方面的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艺术创意,将各类艺术的形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更多具有新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使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不仅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而且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其次,注重发展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为炎黄子孙,发展中国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密切,许多外来文化、艺术形式视乎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再次,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专业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它直观地体现在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上。创新意识既是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的途径又是艺术管理的目的。
因此,要想发展我们的文化艺术,应该从小抓起,将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渗透到中小学等各阶段的教学中,从小树立艺术创意的意识,将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2
一、抓住重点、突出重点
重点确立后,要通过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象众星捧月般地把它加以突出,即常说的“突出重点”。也就是抓住主要问题讲课。如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一节,依次出现了三个内容:①确定三角函数的符号;②三角函数的特殊值;③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而确定三角函数的符号是这节教材的重点,这要分别做出四个象限的角,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式出发,先分析正弦、余弦、正切在各象限中的符号,再用余割、正割、余切分别是上述三个三角函数的倒数而分别对号成组(共三组),而特殊值与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两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分散难点、突破难点
难点就是难于理解或难于掌握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难点与重点,有时兼备,有时不同。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若教法不当,则学无成效,教与学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确定难点,要着眼于多方面,不能单凭主观臆断。突破难点,更为艰辛,要师生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方可破之。突破难点要注重两点,一要把难点讲清,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展现,把知识的内在规律,清晰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化难为易,步步相扣;二是把难点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分散难点,各个突破。
三、寻找弱点、除掉弱点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3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
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的就是反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4
[摘要]起源于航空领域的收益管理,是解决在资源约束前提下提高企业收益的理论与方法,现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从不同的视角诠释收益管理内涵,提出协同收益管理的理念;在传统收益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服务经济时代企业的特点,提出协同收益管理的概念,是对收益管理基本内涵、行业应用特性、发展演化和必要条件等基础问题的梳理分析。由此可见,协同收益管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收益管理;协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使航空、酒店、银行等服务性企业的经营由垄断转向竞争,市场由以企业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产品或服务由同质化转向差异化,顾客需求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的供求理论在解决有限资源约束下提高企业收益问题时,面临资源闲置或因潜在收益流失造成企业收益下降等困境。自1970年代末以来,深受市场激烈竞争和价格血战带来收益严重下滑困扰的航空业,通过对自身经营战略的反思,率先进行有效提高企业收益的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源于航空业的收益管理理论正是在传统的供求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运筹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和协同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以市场细分和预测为基础,以资源存量控制和价格控制为优化机制,以协同环境为运营保障的收益管理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收益管理理论在航空业的成功应用,不仅推动了该理论发展,而且其应用领域逐步向酒店、银行、汽车租赁、交通运输、电信、电力等服务性行业拓展。正如国际运筹联合会主席Bell先生预测管理科学未来50年发展时所指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收益管理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整个应用领域和管理科学的面貌。笔者通过国内外收益管理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系统地对收益管理理论的内涵、行业应用特征、发展演化及必要条件等基础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力图为收益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关于什么是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专家和学者众说纷纭,并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主要观点体现如下:
Talluri和VanRyzin(2004)从经济学视角将收益管理定义为需求决策管理(DDM),认为收益管理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细分和预测,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向谁提品或服务,通过扩大顾客有效需求来提高企业收益。该定义是对供应链管理(SCM)的必要补充,同时充分认识到市场细分和预测对提高收益的重要性。
Weatherford和Bodily(1992)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视角提出收益管理就是易失性资产管理(Perishable-AssetRevenueManagement)。该观点充分认识到服务性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制造业产品的重要特性就是易失性,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收益同时间有密切关系,且价值随着时间而呈递减趋势。因此,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收益管理就是对不同时段的资源(如航空的飞机座位等)和价格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有效利用企业有限资源,并根据不同时段资源价值制定价格的途径来提高企业收益。该定义意识到资源所具有的价值将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特征。
Jauncey等(1995)学者从企业经营目的视角提出收益管理就是在考虑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在需求淡季通过折扣等促销手段提高客房入住率,在需求旺季提高客房价格的方式来实现客房收益最大化。美国酒店和汽车旅馆协会(AHMA)在Jauncey等的定义的基础上,考虑了顾客取消预订、顾客爽约和是否接受顾客预订情况等因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收益管理的内涵。Jauncey和AHMA对收益管理的定义强调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认识到市场预测在收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Donaghy(1995)、Liemberman(1993)等学者从技术视角对收益管理进行解释,他们认为收益管理是一种企业生产能力的管理工具,通过对信息系统、管理技术、概率统计和组织理论、经营实践和知识等理论和技术的优化组合,以增强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对顾客的服务能力。该定义强调了收益管理是提高企业收益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
Jones(1999)等学者从系统的视角出发,认为收益管理是为酒店业主实现酒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细分市场对盈利能力的识别,确定销售价值、价格设定、折扣生成、订房过滤准则以及对价格、客房资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酒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目标。该定义强调了收益管理在酒店盈利能力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市场、价格、存量等要素对收益的影响,强调了整体收益最大化的观点。
Kimes(1989)在综合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营销学理论,提出4R理论,即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Righttimeandplace),以正确的价格(Rightprice)向正确的顾客(Rightcustomer)提供正确的产品或服务(Rightproductorser-vice),实现资源约束下企业收益最大化目标。4R理论反映了收益管理的市场、运作机制和企业目标等内涵,是目前对收益管理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诠释。
笔者以为,企业收益应由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个部分组成。传统收益管理对收益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受价格和有效存量要素影响的利润的这一显性收益上。但随着经营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程度的加剧,顾客、员工、企业内外环境等要素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力加大,企业品牌和社会价值等带来的隐性收益在企业收益的比重逐渐增大,因此,单一采用利润一个维度来诠释企业的收益已显不足,企业的收益应该诠释为由企业利润、顾客满意度和社会贡献度三个维度共同构建的价值。故笔者将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界定为:企业在有效协同影响收益的内外要素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等技术的支持,通过有效地对市场细分和预测,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价格向正确的客户提供正确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由利润、顾客满意度和社会贡献度构成的价值的最大化目标。收益管理系统是一个受多个要素影响,由市场分析、优化机制(即资源存量控制和价格控制)、协同环境构成的复杂服务管理系统。
二、收益管理理论的行业应用特征
收益管理理论是一门由运筹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合而成的边缘交叉学科。随着收益管理理论在航空领域的成功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现已在其他服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各个行业的特点不尽相同,但适用于收益管理理论的行业一般具有共同的应用特征。VanWes-tering(1994)和Kimes(1998)等学者对航空、酒店餐饮等行业应用收益管理理论进行长期研究,将其共同的应用特征总结如下:
1.企业具备相对固定产能。以航空、酒店等行业为例。由于行业特征,都存在前期投资规模大(如购买新的飞机、修建新的酒店、开设新的营业网点等),最大生产或服务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短期内不可能通过改变其生产或服务能力来满足需求变化。企业只有在有限的产能条件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收益。
2.需求可预测性。航空、酒店、银行等服务性企业的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如飞机座位、酒店客房、银行服务窗口)和无形资源(如酒店入住时间、银行窗口排队时间等),其顾客可分为预约顾客和随机顾客,其销售可分为旺季和淡季。企业只有通过对计算机或人工预订系统收集的顾客、市场信息进行分析预测,管理者才能够了解不同顾客需求变化的规律和实现需求转移,并以此制定出合理的资源存量配置和定价机制,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3.产品或服务具有易失性。与传统制造业的产品不同,航空、酒店、银行等服务性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易失性,即时效性。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时间递减,不能通过存储来满足顾客未来的需要,如果在一定时间内销售不出去,企业将永久性地损失这些资源潜在的收益。企业只有通过折扣等管理手段降低资源的闲置率,以实现企业收益增长的目标。
4.市场可细分性。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面临以顾客为中心、竞争激烈和需求多元化的市场。不同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和敏感度各不相同,采用单一价格策略将会造成顾客流失或潜在收入流失。比如,航空市场上存在两类顾客,一类是对价格不敏感,但对时间和服务敏感的商务顾客,另一类是对价格敏感,而对时间和服务不敏感的休闲顾客。如果采用高价策略,休闲顾客可能选择低成本的航空公司或其他交通工具,造成航空公司座位资源闲置。反之,如果采用低价策略,商务顾客选择低价或因对服务质量不满而流失,造成航空公司潜在收益下降。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为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制定不同价格和分配不同资源,是解决企业资源闲置或潜在收益流失的重要途径。
5.具有随机波动性需求。如果顾客的需求确定且无波动,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和服务能力来满足顾客需求。然而,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面临顾客需求不确定,呈季节性或时段性波动。企业采用收益管理,在需求旺季时提高价格,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在需求淡季时通过折扣等策略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闲置。
6.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特点。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的经营属于前期投资较大的行业,短期内改变生产或服务能力比较困难,但增售一个单位资源的成本非常低。以波音737-300机型的航班为例。根据某航空公司1999年的机型成本数据,平均每个航班的成本如下:总成本大约6万元左右,其中固定成本大约5.5万元,而边际成本仅为0.033万元。固定成本是边际成本的1833倍,因而多载旅客能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获取更大的利润,提高企业的总收益。
7.产品或服务具有可预售性。企业面对需求多元化的顾客采取收益管理,一方面通过提前预订,以一定折扣价格将资源预售给对价格敏感的顾客,降低资源闲置概率;另一方面设置限制条件防止对时间或服务敏感的顾客以低价购买资源,造成高价顾客的潜在收益流失。同时,对预订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购买资源的概率分布情况,在确保资源不闲置的基础上,尽量将资源留给愿出高价的商务顾客。
尽管以上特征体现了企业有限产能、产品和需求特性、市场和经营等特点,却忽略了企业的技术特征。笔者认为,由于收益管理的实施需要进行复杂的模型计算和大量数据处理,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有效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应该还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基础。
三、收益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必要条件
从收益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市场环境、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是促进收益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竞争性市场环境是收益管理应用发展的前提条件。面对封闭垄断的市场,垄断企业可以凭借对资源和价格的控制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企业缺乏对资源或价格管理的源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放松行业管制,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提高效率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竞争促使市场由以企业为中心向顾客为中心转变、由产品功能向顾客需求转变,产品或服务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再难以通过垄断控制资源或价格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收益,而是要根据市场和顾客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通过有效管理企业资源和价格,获取潜在收益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总收益。也就是说,追求收益管理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开放性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收益管理应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多学科理论交叉是保证收益管理应用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成熟的多学科理论的支持,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也具有同样道理。收益管理理论是解决航空等服务性企业资源和价格均衡,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它在传统的供求管理理论基础上,吸收和应用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心理学、协同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筹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解决资源存量机制、差异化价格机制等收益管理的优化理论基础;市场营销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解决市场细分、预测以及顾客行为等市场分析理论基础;博弈论推动了收益管理联盟资源共享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源、组织学、和谐理论以及协同学是形成收益管理协同运营环境的理论保障。因此,收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学科理论支持的结果。新型学科的吸收和引进,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体系。
再次,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收益管理应用和发展的保障条件。收益管理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航空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飞机制造成本和企业入市门槛;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如座位编目计算机控制系统(SABRE)、计算机预订系统(CRSs)、全球分销系统(GDSs)、动态存量资源分配和优化系统(DINAMO)等,能自动、快速、准确地解决收益管理中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及复杂的资源、价格优化计算、市场预测和顾客分类等问题。网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拓宽了收益管理的市场分销渠道。因此,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收益管理及其应用领域的发展。
四、收益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化
收益管理起源于航空业,有效地解决了航空业面临的有限资源闲置或价格战所造成总体收益下滑的现实问题。随着收益管理在航空领域应用的巨大成功,收益管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迅速地在酒店、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收益管理的文献的研究分析,笔者将收益管理理论的发展归结为萌芽、优化和协同三个发展阶段。
19世纪20~30年代,航空业处于发展初期,飞机成本较高,市场供给远远小于市场需求,航空业主要经营运输邮件等货物运输和富有阶层的高端市场,市场主要由大型航空企业垄断。大型航空企业通过高额垄断价格策略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二战后到60年代,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航空运输业可以采用大型喷气式飞机,增强了航空公司的运输能力,同时其高速性和舒适性刺激了公众的旅行需求,另外大型飞机也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极大地推动了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随着航空业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多元化,单一的高额票价政策造成了飞机座位闲置,由机座位资源的不可存储特点,使得航空公司的收益下滑。为了解决收益下滑问题,航空公司利于计算机技术加强顾客订票的管理,将一些收益管理的概念逐渐应用于航空领域,如计算机订票系统的使用;利用超订管理手段预防顾客违约(如取消订座、爽约等顾客行为)给企业带来收益损失;利用折扣价管理手段来提高飞机运载率。这些技术和管理手段逐渐形成了收益管理理论的雏形。英国学者Littlewood提出机票预订折扣费用准则理论和二阶分类模型以及Belobaba提出的预期边际座位值(EMSR)等理论,逐步揭开了收益管理理论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序幕,使得收益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得到了有效保障。20世纪7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政府放松了对航空业管制,许多低成本运营的中、小型航空企业纷纷涌入航空市场(如People-Express公司)。美国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引发美国航空史上著名的“92航空价格血战”,造成了美国航空业近20亿美元的损失。而此期间,美国航空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罗伯特·克兰德尔引入了收益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收益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经营实践中。通过利用收益管理系统以有效地管理座位资源和价格,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创造了6%的收益增长。收益管理理论在美国航空公司应用的成功,引起业界和学术界对收益管理的重视和研究。国际航空协会(IATA)、运筹协会国际联合会(IFORS)等国际机构、科学机构和高校、航空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构成了收益管理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组织与机构;运筹学、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收益管理的理论基础;收益管理研究从静态发展到动态、由单航程发展到OD网络研究、由单资源发展到多资源、由二阶分类发展到多阶分类;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收益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收益管理应用领域由航空领域逐步拓展到酒店、交通运输、电力、电信、银行等服务领域。此阶段,随着收益管理理论逐步完善和实践拓展,收益管理逐步形成自身体系,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利润为中心的收益优化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主流。
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企业收益的要素更加复杂多变。企业信誉、社会价值等隐性收益在企业收益中的比重日趋增强。研究者发现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过分强调显性收益——利润最大化,忽视信誉、社会价值等企业隐性收益,将制约企业收益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对企业收益的认识应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价值(利润、顾客满意、社会贡献)最大化,收益管理也由对资源、价格要素优化管理转变为对资源、价格、内部环境(员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以及外部要素(国家政策、顾客、竞争对手或伙伴)协同管理。随着和谐理论、协同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以及顾客行为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收益管理,为协同收益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促使收益管理由优化阶段步入了协同发展阶段。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5
一、传统武术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人自身关系的认识源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维方式,生态思维方式所孕育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生态思维,以“道”为序。生态思维方式就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以自然之道为宗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大致有这样几层含义:
一是人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二是人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是一体的、平等的;三是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一个整体。这种思想有种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易经》中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太极的功能生发而来的,虽然万事万物形态千差万别,纷繁复杂,其实他们都有同一个来源,都统于“太极”,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系辞上》)。又如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源之于“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因此,在中国文化看来,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也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共生共处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并不只是个纯哲学概念,并不是种假设的、人为的、想象的存在状态,而是宇宙万物的真实状况和本质。[1]
人们运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去把握研究对象的时候,首先就要求人们准确的把握自然、社会和人体的整体性结构、功能和运演规律,用整体性的视角和系统性的思维去看待自然与人、人与社会和肉体与精神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在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和体现,它不仅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且把人的肉体和精神也看成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太极拳”的命名就直接应用《易经》中“太极”之意,这种以自然之道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武术人的生态伦理智慧。
人亦自然,以“气”为贯通。“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道家经典《道藏》也认为“人是盗天气万物精华而成”(三才相盗)。传统文化关于人的生存和死亡在于气之集散的理论被传统武术文化所吸纳。传统武术认为人体生态与自然生态是互通共融的,其中介环节就是“气”,练武就是练气,其具体实践形式表现为采气、导气和练气,通过肺的呼吸、毛孔的开合与自然相交融,把自然之气运化入人体系统,再通过导气把自然精气导入经络,最终归于丹田,逐渐达到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至高境界,最终形成了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独特体系。传统武术认为“拳”的高级境界就是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掌握万物运化的规律,从而达到“神明”的境地。
在传统武术的视域中,人体作为一个耗散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个宇宙系统的子系统,时时刻刻与外在自然不断的进行物质能量交流,只要符合天地之象、四时之法就能做到气血充盈、精气十足,只有气血充盈才能身体健康,只有精气充足才能神意十足,正所谓“炼形以合外,炼气以实内,坚硬发如铁,自成金丹不坏之体,则超凡入圣,上乘可登。”(《苌氏武技书》)这种把人作为一个“小宇宙”来把握的,要求以意识引导动作,又以气引导意识,在整个运动中精神内守,最终达到形、意、神、气四者的高度统一,通过练拳的外形来达到身与意的统一,是既养身亦养心。以此推理,养身即是养心,养心也是养身。传统武术在注重身体运动对精神活动引导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养心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而心在传统文化中其本体又是“德”,因而养德即为养心,所谓“大德者必寿”、“大仁者必寿”,基于此,传统武术对养德非常重视,要求习练者在练拳和处事中心存正气、排出杂念、不偏不倚、处乱不惊。
可以说传统武术是把人的性灵和肉体统一于整个运动当中,让从事武术活动的人们身和心共同达到和谐、安宁、柔缓和自然之境地。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身心合一观和西方体育把人的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观点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体育文化认为,身体是自己的,灵魂是上帝的,所以在体育实践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西方国家中,体育明星辈出,各各身强体壮,技艺高超,但这些体育明星中有许多人或吸毒或或打架斗殴,可以说这些人,道德颓废、品质低下,可是,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仍然是他们民族的“英雄”形象。而在中国传统体育———武术中,而能成为武术盟主(英雄)的人并不一定是武技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些武技和品德俱佳又集于一身的人,这就是西中身心观区别之所在。传统武术文化“身心合一”的生态伦理观,正是“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顺应自然,以自然为师。中原传统武术文化中“顺应自然”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外形和招式“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武术套路中仿生的招式比比皆是,例如模仿动物动作的“白鹤亮翅”、“黑熊翻背”、“老虎靠山”、“豹子出洞”、“白猿献果”、“鹞子钻天”、“金鸡独立”等,也有模仿自然运化的,例如“风扫梅花”、“翻雷滚天”、“采风复雨”、“风卷霹雳”、“海底翻花”、“拨云迎日”等等,这些招法在演练时即有仿生之形,又有自然之韵,仿若一幅幅动态的写意画,且在优美之余也丝毫不乏巧妙的攻防技击内涵,充分透发出中国传统武术家观察自然、仿效自然的精神。在少林和太极拳中,有许多套路就是在观察了动物之间的争斗并吸取其形、神、意的精华后创立而成的。充分体现了古人以自然为师,通过自然万物之启迪而进行不断创造和实践的智慧。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传统武术通过观察自然和生命的节律,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节律来安排武术习练。“武弛”与“武禁”就是基于对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准确把握而提出来的,因此留下了许多诸如“闻鸡起舞”、“早不朝东,晚不朝西”、“拳后一身汗,避风如避箭”、“一张一弛”等“武彦”。“顺应自然”充分表明了传统武术文化崇敬自然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养护自身的生态伦理情怀。
亲近自然,以自然为友。中原传统武术文化把人看成自然之子,既然是大自然的儿子,就应当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自然之滋润。在中原武术的众多流派中,无论是主流还是非主流,无不发源于美丽的俊山秀水中或迷人的香土湍河间,最具武术影响力的少林拳发源于密林广布、幽僻葱翠的河南嵩山,习练人口最多的陈氏太极拳发端于南临黄河北依太行的河南的温县陈家沟,武当太极拳源自纵横绵延、云气萦绕的湖北武当山,峨眉武术则是形成于嵯峨高耸、气候万千、风景秀丽的四川峨嵋山,另外像受中原武术文化影响的形意拳、八极拳等等流派的也大多创发于自然风景独特的地方。在这种如诗如画的自然中习练武术,人们可以尽情的享受纯正的自然空气,观赏各种奇花异草,领略山水俊美,吸收天地之精华,乐哉,美哉!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古代武术家们对自然的深切眷恋和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哲学之思所决定的。这样一种亲近自然的美好画卷令多少饱受破坏自然而遭到自然之惩罚的现代人们的向往,现代人加入到太极拳和少林拳的习练行列中,除其它因素外,不能说没有人们对这种“天伦之乐”的向往。
二、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命伦理底蕴
如果说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自然情结的话,那么生命伦理关怀就是其核心内容。生态伦理观解决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们提供行为的指导思想,而目的直指生命,因为在整个自然界中,生命最为贵。武术的创立及习武的目的就是强健体魄,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众生平等的生命观。在传统武术文化看来,生命是平等的,都有保护和受到保护的权利。因为,生命的自然价值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对于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这是考量生命价值的最基本的尺度。生命的自然价值是生命价值的其他形态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失去了自然生命,谈论生命的其他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中生命不单单指人的生命,还包括其它生命存在形式。这种生命平等思想在少林武术中的体现最为明显,《楞严经》云:“清净比丘,不踏生草。”由此可见,佛家思想对于生命的平等珍视达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连小草都不忍践踏,何况其他生命呢。所以少林武术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戒杀护生,珍爱自然。由于少林武术源出佛门,深受佛学慈悲戒杀之影响,强调练武的宗旨在锻炼体魄、自卫防暴。少林武功素来极慎外传,若传予俗家弟子,必是心地善良、德行品格俱优者。
据传觉远和尚曾立少林戒约十条,少林武僧历代多能守此戒约,即使挥戈上阵,也多师出正义。这不能不归诸佛家正旨及戒律的约饬,正是由于少林武僧有了“禅”之修养,所以能从好勇斗狠的“杀机”升华到超然于胜负、生死之上的“禅机”中去。此外,少林武术在练习的注意事项上也多受禅戒影响,尊师道、戒酒色,这些戒约虽对武僧而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少林俗家弟子的作为。
敬畏生命的道德观。敬畏生命在传统武术中可分两层意思来解读,第一层面为尊重自己的生命。追求肉体与心灵的平衡,传统武术中“内外兼修”的思想是修炼功夫的重要法则,所谓“内”指的是身体内的气血、脏腑、经络等等,还包含了内心、内意等精神要素,因此对“自然我”养护的实践形式体现在修炼过程中,包括练武的时辰、环境、方位、衣着等要素都很讲究,不仅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武谚,还有四戒、五损、十忌、十八伤、廿六宜的细节规定,以保持肌体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在重视“自然我”和谐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我”与“自然我”的统一,即“养心”、“修德”与“健身”、“御敌”的辩证统一,并认为只有“修身为德”才能“阴阳气和”,只有做到“胸中廓然无一物”、“空故纳万境”才可炼就上乘功夫,正如《少林宗法》所云:“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怖畏之域为拳术之极致所归,即性命精神所皈依的不动心功夫。”其最高境界就是达到类似“禅武合一”的神明状态。习武者终极追求的不是诉诸心灵对肉体极限的不断超越,而是融心、性、身于一体,通过武术套路、功法、心诀、吐纳、按摩、中医药等内外兼修之方,达到身心高度统一的和谐境状。
第二层面是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具体体现在除上文所提及的平等的对待其它生命形式外,更突出体现在和他人较技时不以伤害对手为目的,譬如太极推手,它本身就是一种由拳架向散手技击过度的运动形式,两人也可多人互相搭手做弧线运动,互相感知对方来力的方向和强弱并予以化解,若不能化解而失去重心的一方就是落败方,较技到此就结束。该运动本身蕴藏着竞智、竞技的竞争理念,但是此类竞争不像拳击、泰拳、自由搏击术等运动那样造成恶性伤害,即使在万不得已非要造成伤害的情况下,伤害也应是非要害(要命)部位,以制服对手使其不能反抗即可,传统武术强调是对对手的力的感知,点到为止。另外太极拳的拳架从起势到收势,没有一个主动进攻的招式,所有的动作都是以防为攻,有歌诀言:“掤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任凭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可以看出,传统武术并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其理念是制服敌人而不予以致命伤害,要求以德服人、以智服人,其间充满了和谐、巧妙和智慧,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敬畏的伦理情怀。
三、传统武术文化的道德教育内涵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的影响,中原武术文化形成了一套既有别于传统文化道德又极大融通传统文化道德的“武德”体系。上文所及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生命观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武术道德观的直接反映,武术离开了对道德的承载那它就什么也不是,所以道德是中原传统武术的灵魂。因此,传统武术特别强调和重视武德的修养和习练,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陈式太极拳和少林武术的门规戒律的具体内容中窥见一斑。陈式太极拳的门规戒律有门尊十二严、戒章十二禁等具体要求,门尊十二严的具体内容为:端(举止端正庄重);敬(恭敬尊重);公(公正);正(正直、正派);仁(仁慈、善良);义(正义);浩(浩然之气、胸怀宽广);勇(见义勇为);忠(忠诚老实);信(信仰、崇拜);诚(诚心诚意);德(品德、道德)。戒章十二禁的具体内容:邪(歪风邪气);反(坏);恶(为非作歹);刁(无赖);猾(狡猾);奢(过分奢侈、挥霍);诈(欺诈、诓骗);疯(言行狂妄);卑(下贱、品质低劣);奸(奸诈、虚伪、背叛、下流);狂(妄自尊大);恶(恶毒、凶狠)。[2]
同陈式太极拳一样,少林武术也有森严的戒律,早期少林的戒律为“十禁约”,其具体规定如下: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窃;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戒酒。[3]无论是陈式太极拳的门规戒律还是少林武术的禁约,仰或是其他武术流派清规戒律,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基本没有“术”的影子,而都是扬善抑恶的道德律令,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远远大于技艺的传授,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体育形式。
而“德”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是具有多重含义的,我们可以简单作以解读。与西方搏击术相较,中国武术在精妙绝伦招式下的御敌术背后更多渗透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制服敌人而不是致残敌人”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理念是对传统文化中“仁”的扩充,其道德实践的主要内容为“仁、义、端、敬、诚、忠、信、勇”,即便是对待敌人也要存有“以德服人”、“以宽待人”、“以行感人”的大丈夫情怀,这是“德”的第一要义———待人处事的高尚情操;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怀在传统武术中有特殊的表现———“侠”。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拿出不小的篇幅撰写游侠列传,而金庸小说中最让人痴迷的角色往往也是那些形形的侠客,可见“侠”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侠”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习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等行为,“狭义”是每一个习武人义不容辞的道义,这种“德”化了的责任感贯穿于习武者的全过程,这是“德”的第二要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古之习武者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奋斗理想,不断自我砥砺,不仅要求自己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求自己有治国平天下、为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民族责任感。明代少林寺僧人以“保邦靖世即传灯”为理想,协助明军抗击倭寇,在淞江一役全部牺牲,可谓可歌可泣;时期大量武林志士参军抗战,很多人都战死沙场,留下一幕幕血与火的历史长卷,书写了中国武术人一腔报国热血和伟大的爱国情怀,这便是“德”的第三要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由于武德之于武术的特殊地位,使得它作为武术的精神本体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它不仅要求习武者具有“智”的理性品质,还要有“仁”的道德情怀,更要有“勇”的气质品格,它不仅要求战胜对手,更加要求战胜自己。“武德”对于塑造“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可谓意义非凡。
四、中原传统武术文化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中原传统武术文化中伦理思想,由于受到时代性的局限,期间不乏一些非科学性的东西,但期间一些合乎人性的伦理文化因素还是值得肯定的,仍然具有现代价值。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第一,传统武术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契合了现代和谐体育构建的思维方式。传统武术生态伦理思想以直观性、思辨性和系统性的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贯穿始终,而生态奥运、生态体育的发展则反映了当代西方体育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向整体有机思维方式的转变,借鉴中原传统武术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形而上学思维的偏颇;第二,传统武术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契合了体育伦理领域的拓展。传统武术文化中“天人合一”、“神形合一”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师法自然、崇敬自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当代生态体育、和谐体育试图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这也是当代体育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第三,传统武术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契合了现代体育的理论内涵。传统武术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中无处不体现出一个“合”字,“合自然之道”、“合四时之序”、“合人之伦”、“合自身之节律”,“合”者“和”也,其讲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与当代生态体育、和谐体育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取向、社会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实践取向是完全一致的。由上可见,传统武术生态伦理为当代体育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源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
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生命伦理的现代价值。当今时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价值观念多元化性,新型的社会主义生命价值体系正处在构建阶段,人们容易受各种不当利益、错误思潮影响,因此,有一些人出现了混乱的生命价值认识、失落的生命价值心理和冷漠的生命价值行为。缺乏责任意识、抵抗挫折能力低下,缺乏人生科学合理的规划,认识不到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就采取自杀、残害同类生命的方式来否定生命。
礼仪艺术论文范文6
王维的“渭城朝雨yì@①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写出雨后景物的清新宜人,“景”自然是欢乐美好的。然而接下去并不是写一对好友共赏美景的闲情逸致,而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留恋不舍。诗人在这里用美好的景物反衬离别的忧伤,客观景物的色彩与主观情绪的调子恰好相反。又如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友人分别时的景物是凄苦荒寒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在此“景”中很可能触发悲凉的“情”,然而诗人笔锋陡转,一反常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为友人展示出乐观光明的前途,宽慰友人轻松上路。在悲凉的景色中,诗人如此乐观开朗,对友人该是热情有力的鼓舞。这里的景是悲的,而情却是乐的,也恰好相反。这两首诗情与景的关系均为相反相成。可见相反相成能增强表达效果,这是艺术规律。
诗如此,文也如此。随手翻天语文课本,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最后一课》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强敌入侵,国土沦亡之时,孩子们将不能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当然是极其悲痛的。为此,在小说的景物描写中如果用“天色阴沉”“落叶飘零”这样的词语,也能表达主题。但作者却把景色写得十分明快:“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这样写更有震撼力,如此美好的家园却遭到敌寇的践踏,更能激起人们的愤慨与抗争。那位韩麦尔先生与平时打扮不同,“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黑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一般来说,人的心情悲伤低沉时,外表衣着往往色彩暗淡;而心情高兴舒朗时,服饰往往色彩绚丽。谁见过婚嫁时穿一身黑衣?又谁见过送灵时着一身花衣,但文学作品有时却用相反相成的手法,故意让人物的服饰与情绪的色调相对立,从而取得更佳效果。《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刘兰芝被凶悍无理的婆婆逼迫,不得不与丈夫分手时,内心是极痛楚的,但在告别婆家时并未流泪,十分刚强镇静。其衣着非但不零乱暗淡,反而格外明艳动人:“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dāng@②。”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说,刘兰芝是好样的。
我们想起了清代王夫之的诗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实,这种相反相成的艺术规律,不只是适用于景与情,而是有普遍意义的。
字库未存字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