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预案场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预案场景范文1
第十七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陌踩的不同层次重新审视和解读了信息安全。本次大会对信息安全领域优秀的企业、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等设置了奖项,由《中国计算机报》颁发。其中,安恒信息获得“2016中国网络安全领域重大活动网络安保与应急支撑突出贡献企业”“2016中国云安全领域领军企业”“2016中国数据安全审计领域最具推广价值产品”,以及“2016中国数据库防火墙领域最佳产品奖”四项殊荣。
安恒信息能获得四项奖项充分显示了其在“互联网+”战略下对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带来了变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助力各行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安全落地与实施,帮助更多企业拥抱互联网。在具体的成果上,安恒信息在云安全、网络安保方面,均以行业领军的品牌实力服务于各行各业,交出了一份丰富、领先的成绩单。
安恒信息CBO李刚表示,安恒信息能够荣幸得到组委会专家和用户的票选认可,在本届大会中囊括四项重量级大奖,这既是对安恒信息过去持续创新和企业跨越式发展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安恒信息未来继续深耕国内网络安全前沿技术和对国家、用户提供更加坚强的网安护航的鞭策和要求。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瞬息万变,保持最新技术与行业信息安全环境同步发展至关重要。云计算催生IT安全革命,而专业知识还是没有跟上技术创新的速度,目前缺乏专业的安全专家,保障企业在云中的数据安全。在云计算、云存储之后,云安全越来越被大家关注,在云计算的架构下,云计算开放网络和业务共享场景更加复杂多变,安全性方面的挑战更加严峻。
凭借在行业十年的发展与积累,安恒信息形成了通过云监测、云防护、云审计、云应用四大产品线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安恒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托管服务,帮助用户更快速、更安全、更放心地拥抱云计算和大数据。目前“安恒云”防护模式已在各大云平台成功实践并拥有上千家云客户案例。是政府军工、公检法司、运营商、金融能源、财税审计、教育医疗等行业值得信赖的网络安全首选品牌。安恒信息凭借“玄武盾”、“飞天镜”和“先知”等云安全领域的变革创造优势产品,成为行业用户应对云安全问题最信赖和认可实力品牌。
安恒信息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安恒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托管服务,帮助用户更快速、更安全、更放心的拥抱云计算和大数据,目前“安恒云”防护模式已在各大云平台成功实践并拥有上千家云客户案例。
目前,云安全技术正在全面从杂乱无章地应对各项威胁,向更加全面彻底的云安全解决方案过渡,但在这个技术趋势方向之外,归根结底的一个基础就是:数据中心,只有建立了强大的计算中心,才能将云安全的体系和技术的价值发挥到最佳,为客户提供更短的防病毒响应时间。毫无疑问,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了云安全的决胜法宝。
安恒信息自主研发建立的“风暴中心”,基于云技术的网站安全自动化监测及分析预警平台,对公司所有客户的网站实行每天24小时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予以回应。365天对目标进行主动监控系统和攻击预警系统。一方面针对全国数十万个网站做漏洞扫描、可用性监控、篡改监控、木马监控、敏感关键字的主动监控;另一方面安恒信息已在国内大多数省份部署了“攻击监控”设备,当其所监控的网站遭遇黑客攻击,监控设备会及时生成“攻击日志”,并反馈到“风暴中心”,中心收到日志后,立马进行自动化分析处理,了解黑客攻击的持续时间、黑客的IP地址及所使用的攻击手段,并对此次攻击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与此同时,根据危害程度,实施相应的反击预案。
网络安全预案场景范文2
安装灯光原则及相关重要措施
演播室的灯光可以做到强调光源(通过色彩温度来实现)使得色彩丰富多彩,气氛浓烈等艺术性效果。如果合适的利用灯光还能起到逼真还原细节的效果,使得节目能够光彩夺目。可以说,演播厅的节目能够成功演出,七成都是要靠灯光来实现的,没有灯光也就没有演播厅的一切。因此要对灯光的安装进行严格的定位,保证能够发挥灯光的最好效果。灯具的选择一般的荧光灯是不具有连续光谱特性的,因此显色特性就比较差。因此可以选择三基色冷光灯作为演播厅的灯光照明灯具。三基色冷光是泛光灯型灯具的一种,按照一定比例组合的三种稀土荧光粉进行配置而成的,三种稀土荧光粉分别是红(R)粉(峰值波长611),绿(G)粉(峰值波长545)和蓝(B)粉(峰值波长453)。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之后,就能够产生具有不同广谱的荧光灯了。这种灯光可以做到与摄像管一致的RGB光学特性。主要优点是:光效高、光效率可达100LM/W、显色效果也相当好,显色指数高达95,并且热量辐射很小。布光方法的选择对于热光灯适宜采用三点式的布光方式。冷光灯则适宜采用环形的不光方式来突发表现冷光灯散、柔的特点。为了保证主持人在演播区的任何位置都有合适的光线,均能使得画面清晰,就需要在以演播区为中心的基础上,均匀等距地呈现弧形地排列主光、副光、侧光,如果条件允许,每个播音员还可以设置两个逆光灯具来增强效果。如果在新闻演播室中使用三基色冷光灯,一般都是围绕播音台进行布光,采用环形布光法。这追踪布光法的好处是能够完成主要人物的照明,还能够增加场景的空间密度,不会破坏电视的画面,也不会给播音员造成眩目的感觉。置于背景光的补光,光具也可能使用三基色冷光灯,由于它具有功率小的特点,同时也是密封式的,因此使用安全。在我国的新闻演播室用的背景一半都是采用一条幕布或者玻璃板等静止的画面,因此在布局上就要力求突出立体感和透明度才行。
虚拟演播室的设计
首先虚拟演播室能够做到所有你能够想象到的场景,因此对于帮助导演及美术师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提供了充分的创作空间,成为视频制作的一种变革。虚拟演播室系统改变了当下电视节目制作的观念和意识,为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低成本、好效果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使得虚拟演播室能够充当发挥作用。对于县级的广播电视网络而言,资金和技术的不足是影响到虚拟演播室设计的主要因素。但是计算机为设计出虚拟演播室创造了条件,因此对于县级的广播台而言,不是要完全建设出虚拟演播室,只是要通过创意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配合将电脑中虚拟三位场景表现的更加真实就好。
总结
网络安全预案场景范文3
关键词:电力通信 传输网 链路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1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027-01
对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进行分析,结合影响链路优化配置的各类因素指标,提出基于链路断面及节点分析的原理和优化原则,确定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优化目标以及方法,提高传输网络的承载能力及可扩展性。
1 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断面分析
1.1 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断面分析基本原理
传输链路断面分析重点是针对业务需求的颗粒度来说的,比如业务需求如果是VC4业务,而网络中没有一个完整的VC4时隙了,每个VC4时隙都被几个VC12业务占用,那么我们说这个网络的时隙使用是零散的,存在时隙碎片,需要进行整理;如果业务需求只有VC12,那么网络中是不存在时隙碎片的。断面链路时隙示意图1所示:
传输链路断面分析可以给出每条链路的时隙使用情况,通过“现状”与“最好状态”和“最差状态”进行对比,得到一个值来判断链路的时隙占用情况是否零散。
1.2 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断面分析合理化原则
(1)链路低阶断面是基于VC12和VC3I务颗粒进行,评估的结论是基于业务颗粒的时隙分配现状而分析的。目的就是优化每个VC4通道的时隙分配,使业务分配更合理,带宽利用率提升。(2)定期检视时隙分配,监控业务规划和配置是否合理,达到带宽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链路低阶断面数据结论可以指导业务开展规划和扩容,保证投资最优化。(3)如再现网开展智能ASON保护时,可利用VC4时隙提供业务保护通道,减低投资成本。
2 电力通信传输网节点失效分析
2.1 电力通信传输网节点失效分析原理
电力通信传输网节点失效分析是对网络中每一个节点做模拟故障分析。假设网络中某一个节点失效,统计由于该节点失效,而导致的中断业务占整个网络业务的比例。若网络的保护配置到位,网络结构健壮,业务路由分布合理,若某一个节点失效,业务中断的概率也会相对降低很多。节点故障失效分析的数据,可以供我们进行对网络的健壮性做简单判断评估。节点失效分析的意义在于快速识别网络节点中“短板”,方便在快速地识别出整个网络瓶颈节点,识别出对网络影响最大的节点。
2.2 电力通信传输网节点失效分析优化原则
(1)节点故障率跟业务条数成正比,与链路方向数成反比。业务条数越多,一旦节点故障,业务中断率越高;同样,链路方向数越多,构成保护路径也就越多,业务中断率反而降低。(2)在解决节点故障引起业务生存率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光方向,采用智能保护方式提升业务的存活率,同时在核心节点有较多业务交叉、穿通时,可以采用链路负载分担或者设备热备方案提升业务存活率。
3 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优化
3.1 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优化目标
(1)链路断面合理性优化评估,是对网络中每一条链路做模拟故障分析。假设网络中某一条链路失效,统计由于该链路失效,而导致的中断业务占整个网络业务的比例。若网络的保护充分,网络结构健壮,业务路由分布合理,即使某一条链路失效,业务也不会发生中断或中断的概率也会很小。(2)通过给出网络所有节点故障、链路故障对网络业务影响的风险分析,发现网络故障的薄弱环节。通过对网络重要电路抗故障能力的量化评估,指导网络安全的优化实施。通过模拟网络发生故障的具体场景,如业务割接、扩容、网络应急预案等,提前进行风险规避。
3.2 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优化方法
(1)增大带宽:线路带宽增加可降低单条链路使用率,采用负载分担方式降低链路中断引起的业务失效;(2)增强网络自愈能力:目前电力通信传输网的组网方式常见的有环状和线状,业务使用SNCP方式保护。借助SNCP保护能力,环形拓扑可提供1次抗光纤保护能力,一旦光纤链路从两个方向都中断,业务完全中断,线状组网同样也是如此,通过增强网络自愈能力可以优化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
4 结语
电力通信传输网链路优化可以降低运行风险,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通信业务支撑。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预案场景范文4
众多城市已经着力开展视频监控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即对一个城市作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从而使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运行得更加高效、可靠。发挥更大范围的作用,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实现科技强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提供联动及预案措施,以应对各种活动、事故、案件、自然灾害等进行快速处理。
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才能够使政府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及应急预案,提供科学的分析手段,实现防患于未然。对城市突发时间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事后查询及分析的数据、资料,为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及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城市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基础。
“平安城市”数字视频集中管理系统化科技手段为直接战斗力,整合各种资源以适应城市应急保障制度,是打造“平安城市”的必行之路。
第二章“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求分析
2.1“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求
a)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构建省厅市局区分(县)局派出所多级视频监控图像传输联网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信息综合管理的数字平台
b).对商业区道路路口监控:通过设置在各主要路口的监控点,对整个道路的交通情况、人员流动情况以及治安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各监控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效的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并对各个监控点进行全程的录像,从而为日后的事件取证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
c)对城市道路卡口的监控:通过设置在城市道路卡口的监控点,实时的监控车辆出入情况,为特殊情况下的围堵创造一个条件,从而为平安城市的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d)对娱乐场所监控:通过设置在个娱乐场所的监控设备,实时的了解个娱乐场所内的实际治安情况,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且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的了解事发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为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提供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并为突发事件的事后复核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
e)对其它重要治安点的监控: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部门、各级行业的主管部门等重要防范区域,通过设置在其主要重要部位的前端监控点的实时监控,为其的日常工作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从而为“平安城市”的构建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f)对各社会单位的安防管理:社会治安监控系统需要涵盖社会众多场景和领域,包括:1)金融、文博、涉抢防爆和剧毒化学等重点单位;2)关系国计民生的水、电、气、核电站等重点部位;3)公共复杂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大型广场、民用街区、居民住宅小区;4)大型活动的现场;5)各类学校、幼儿园等,从而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安城市”。
g)对原有监控系统的接入: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监控现场原有的监控系统,并通过相关的方式方法实现统一管理平台下的联网运行,从而为平安城市的具体操作提供一个殷实的经济基础,在有限的资金预算范围内发挥联网安防系统的最大性能,从而为平安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更有力的“技防”支持。
2.2“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求分析
结合上述的“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需求的描述,整个“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如下的特征。
第一:“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必须具备如下系统组成特性,包括:1)必须具有强大的接入能力,以实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监控点覆盖;2)必须支持灵活的接入方式,以适应各个监控点网络传输条件的差异性;3)必须能够整合已有的、分散的各个监控网络,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4)必须具有集中管控功能,以保证整个系统可控制、易管理。
第二,“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要完成各类应用的整合与调用,包括:1)监控图像的录制、存储与点播;2)已有报警系统的视频联动改造;3)与110、119等报警系统的联动;4)GIS系统的融合;5)GPS系统的结合;6)图像识别、移动侦测等。这要求系统必须具备灵活的扩展能力和强大的整合能力。
第三,“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要结合分级、分层、分权的管理机制进行图像资源的合理化调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用户对图像资源的使用权限、优先次序是不同的。这要求系统必须支持分层组网架构,且具有灵活的用户管理能力。
第四,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要保证资源的保密性、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系统必须具备可靠、强大的安全特性
综上所述,通过“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建立,能够。。。。。。
第三章“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系统组建分析
3.1系统构建分析
3.1.1系统构建面临的问题
3.1.1.1地形地貌:“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最终是一个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一个综合性治安防控网络,其各基层单位、各现场监控点所处的地理位置是离散分布的,而且区域跨度较大,因而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产品来构建既定功能的安防系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1.2建设规划:“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规模化决定了其不可能所有需要监控的现场系统一次性全部安装到位,在建设规划中,通常会将整个基础建设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规划,逐个的对各个阶段的基础设施进行安防项目的建设,因而如何将后续阶段的安防系统无缝的合并到已有的系统中,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1.3建设预算:建设一个完善的安防系统,不能建立在无限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如何在有限的建设预算内,实现我们既定要求功能的系统,并且建设完成后的系统能够与“平安城市”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1.4管理要求:一个完善的安防系统包含了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如何将多个独立控制的子系统统一在一个平台上,为日常的管理过程提供一个可操作性更强的方式,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2解决方案
从前面的需求分析、系统构建面临的问题分析来看,“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将涉及非常广泛的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包括早期的模拟监控到后来的数字监控、网络监控以及现在的智能监控。而作为整个系统的传输、控制以及管理中心的监控平台,必须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者融合的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
首先,它必须是一个数字化的监控平台。
模拟监控技术起源于90年代初及以前,图像的传输、显示以及存储均依赖于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它具有传输距离有限、信号易受干扰、应用不灵活、无法集中管理等特点,因此仅适合接入端的信号采集或局部联网应用。尽管视频光端机的出现解决了模拟监控信号的传输距离等问题,但又带来线路成本高、浪费资源等缺点,而且仍然没有解决应用不灵活、无法集中管理的问题。
而数字监控技术通过不断发展的高效视频编解码压缩技术(如H.264),可以在已有的各类数字传输网络上以非常低的带宽占用实现远距离传输,而且可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灵活、丰富、广泛的多媒体应用,对图像的观看可以利用计算机、监视器等各种手段。另外,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类数字编解码设备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廉、功能会越来越丰富。
其次,它必须是一个网络化的监控平台。
早期的数字监控系统具有本地化特征,由视频编码器或DVR(硬盘录像机)构成的整个系统类似于一个个信息孤岛,用户需要在PC机上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或通过IE浏览器分别登录这些孤岛,才能完成图像的观看与控制。一方面,操作不方便、应用很不灵活;另一方面,无法集中管理与控制这些孤岛。而网络监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现状,它以网络化的信号传输与控制为依托,以数字化的视频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通过设立中心监控平台实现对系统内所有视频编解码器及DVR等设备的集中管理与控制,用户仅需通过IE浏览器登录中心监控平台,即可实现全网中各个监控点的控制和图像的调用与浏览。中心监控平台与视频编解码器及DVR等设备间的通信完全依赖于网络化的协议机制。中心监控平台的实现既可以采用简单的PC或服务器。
最后,它必须是一个智能化的监控平台。
单纯的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技术仅仅解决了传输与控制的问题,而要实现真正的综合治安防控还必须依赖智能化的监控平台技术。智能化的监控平台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以各类功能与应用的整合与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向报警联动、GIS、GPS、流媒体、图像识别以及移动侦测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3.2系统应用技术分析
在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组建过程中,其整个系统的建设载体是网络,在最早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所采用的压缩技术、网络及网络安全性等多方面原因,曾造成数字化安防系统会严重影响网络运行的不良影响。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上述的疑屡早已得了解决,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3.2.1数字压缩技术的分析:H.264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的继MPEG4之后的新一代数字视频压缩格式,它即保留了以往压缩技术的优点和精华又具有其他压缩技术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代表了当前业界最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它具有如下特点。
1.低码流(LowBitRate):和MPEG2和MPEG4ASP等压缩技术相比,在同等图像质量下,采用H.264技术压缩后的数据量只有MPEG2的1/8,MPEG4的1/3。显然,H.264压缩技术的采用解决了视频流在网络传输中占用带宽高的问题,H.264压缩技术的理论传输带宽占用值仅为125Kbps。
2.高质量的图象:H.264能提供连续、流畅的高质量图象。
3.容错能力强:H.264提供了解决在不稳定网络环境下容易发生的丢包等错误的必要工具。
4.网络适应性强:H.264提供了网络适应层(NetworkAdaptationLayer),使得H.264的文件能容易地在不同网络上传输(例如互联网,CDMA,GPRS,WCDMA,CDMA2000等)。
3.2.2传输载体的分析:VPN(VirtualPrivate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是一种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它通过在网络层使用专门的加密和认证算法,在公共的网络(Internet)上构建起用户自己的安全通道。VPN在实现如同专线一样传输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高的安全性、更大的网络带宽和更低的网络构建与运行费用。目前VPN技术已经在全社会各行业广泛使用,
3.2.3网络安全性的分析:网络安全保密可以通过密码技术来实现。密码技术是目前实现网络安全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实际上,数据加密作为一项基本技术已经成为网络通信安全的基础。一个网络系统经过加密后进行通信,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搭线窃听和入网,而且也是对付黑客软件的有效方法。
根据密码算法所使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否相同、能否由加密过程推导出解密过程(或相反),可将密码体制分成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
1、对称密码体制是加解密双方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解密,最著名的对称密码算法就是DES及其变形3DES。对称密码算法的优点是有很强的保密强度和较快的运算速度,缺点是加解密密钥相同,要求密钥必须通过安全的途径交互,因此产生了密钥管理的问题;
2、非对称密码体制是加解密双方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解密,并且两个密钥之间几乎不可能相互推导。最著名的非对称算法就是RSA算法。它的优点是密钥管理简单,适应了网络的开放性要求,缺点是算法复杂,运算速度较慢。
这两种密码体制的优缺点都是很明显的,在很多场合下都是需要将两种密码算法结合起来使用。譬如先通过使用非对称密码算法认证对方的身份并协商出一个只有双方掌握的密钥,然后由这个密钥来加密保护真正的数据通信。
VPN系统的技术实现是基于IPSec标准的第三层隧道协议。相对于以PPTP,L2TP等为代表的二层隧道协议,第三层协议更加安全,更加容易扩展,效率也更高。
IPSec是一组开放协议的总称,它给出了应用于IP层上网络数据安全的一整套体系结构,包括网络安全协议:AuthenticationHeader(AH)协议、EncapsulatingSecurityPayload(ESP)协议,密钥交换协议:InternetKeyExchange(IKE)协议,用于验证及加密的一些算法等,用以提供访问控制(AccessControl)、数据起源的验证(dataoriginauthentication)、数据内容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抗重播保护(Anti-replay)、无连接的完整性验证(connectionlessintegrity)、以及有限的数据流完整性验证(aformofpartialsequenceintegrity)等服务。
3.2.4综述:从技术的先进性、运行的可靠性、网络的安全性、操作的适用性、系统的扩展性和建设的可行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建设以内/外报警监控网络为依托的远程报警监控信息平台,是构建以科技为支撑的城市现代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在技术实现上的择优选择。
第四章技术方案
4.1设计依据:
本方案的设计根据甲方常规要求,并符合以下设计规范要求: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SOl98—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B32/T367—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
相关产品厂商技术手册;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社会公共安全设计标准”
4.2设计规划
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集安全防范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传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庞大系统。它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体系,系统采取独立建网,资源共用、联网运行、信息共享的建设方式和自下而上、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用两年时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网络包括两方面的建设内容。第一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主要涉及有公安机关市、县、所三级报警监控中心建设;三口(城际间出入口、重点路口、治安卡口)三区(案件高发区、商业中心区、金融集中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公共场所、隧道桥梁、交通要道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第二是社会报警监控技防网,主要包括风险单位、要害部门、娱乐场所、居民小区等,并接入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同时,扶持有经济技术实力的专业报警监控服务运营企业,通过两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完成对整个城市的视频监控覆盖。
4.3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结构图
根据实际的管理及使用情况,整个“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分为三级结构、逐级管理、独立运行。一级中心市级管理中心平台、二级中心县级服务平台、三级中心派出所级服务平台。
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中,以不同的功能、地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中,设置一个控制中心(弱电机房、区域值班室、或多媒体箱),各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点通过同轴电缆或光传输方式将视频信号进行汇总,然后进入到各派出所中的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机中,在市局总控中心和县局二级中心内,设置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网络集群管理平台,通过TCP/IP网络,将各派出所内的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和总控中心及二级中心内的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和网络集群管理平接在一起,依托于IP数字矩阵的视频还原功能、IP数字矩阵的控制管理功能,从而实现各县局二级中心和市局总控中心对于各监控现场中各前端监控点的全方位监视功能。对于防盗报警系统,采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解决思路,各报警探测点采用多线制或总线制的方式传送到各分控区域内的控制中心中接入到区域报警管理主机中,区域管理主机通过IP转换设备将各类信息数字化后传送到总控中心内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中,依托于直观的多媒体显示方式,将各类报警信息实时的显示出来,同时依托于网络,在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上,对各分控区域内的报警设备的状态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借助与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依据约定的相关协议,实现防盗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之间的智能联动。
其中社区警务室需要与其所在的派出所通过光纤实现百兆光纤联网(新建),派出所至县局二级中心利用现有的TCP/IP专网联网,县局二级中心和市局总控中心利用现有的TCP/IP专网联网。所有监控点通过光纤、光端机或者同轴电缆以模拟图像的方式分别接入监控分中心的监控主机,所有监控图像不直接接入分局监控中心,而是通过现有的派出所——分局的百兆光纤网已数字化图像接入分局监控中心,分局监控中心通过网络可以调看各派出所所有监控图像中的任一路图像。非公安的监控中心,采用光端机进行光纤复用,将多路图像信号以模拟图像的方式传输到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再由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将图像进行数字化。
4.4系统结构说明:
4.3.1各派出所监控子系统
派出所中心负责浏览本级平台设备的图像,如其辖区重点单位、要害部门、主要出城卡点,主要社区等等。
在发生报警时,派出所中心接收由二级平台转发过来的报警信息,值班警员根据现场报警信息和事件发生地图像复核报警的真伪,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出警。同时值班警员通过现场摄像机可观察社会面的情况。
4.3.1.1前端监控点:摄像部分是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根据整个治安电子防控工程建设的要求,对于一般监控点,为满足24小时监控需要采用红外摄像机,个别交通治安枢纽要道以及监控范围较广的场所则采用一体化智能快球。
全方位监控点:采用彩色/黑白一体化智能室外球型摄像机(注意:建议选用水平转动速度在1800/S以上的变速高速智能快球),分辨率480线以上,270倍变焦,水平转动速度在0-150/S变速,128个预置位;可以在白天或光线好的情况下输出彩色图像,在光照不好或晚上星光的情况下自动转换为黑白图像,从而在不同情况下,在控制中心均能够看的清楚现场情况;根据一体化智能球型摄像机监控的具体场景,能够依托智能球机的预置位功能,设置若干个预置点,从而在有情况发生时,能快速的将摄像机切换到事发现场,从而及时了解现场发生的情况。
4.3.1.2传输系统:基于各摄像点的分散以及复杂的地形,我们采用汇接局集中传输的模式来对前端绝大部分摄像点进行视频与控制信号的传输,即在各个社区监控中心范围内,以小片区域(半径不大于400米的圆形区域)划分各个摄像点,把就近的几个摄像机的视频点通过同轴电缆集中传输到某个汇接局,然后在汇接局,通过一路或者多路数字单模光端机,把附近区域的摄像点通过光纤集中统一传输到相应的社区监控中心或派出所监控中心。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整体系统的建设成本,而且集中传输模式便于管理与维护,考虑光纤传输的特点,视频图像质量及稳定性均达到视频点对点的传输要求和优势。
4.3.1.3派出所监控分中心:在派出所分控中心内,根据具体的各前端监控点的数量及派出所分控中心内的查看及管理要求,设置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各前端监控点的信号(视频信号、报警信号)进入控制室后接入到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中,同时输出显示到相关的显示设备上,从而完成现场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的系统组建。
4.3.1.4防雷系统:作为“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其负责了整个城市治安防范的功能,因而其自身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问题。现代的安防监控产品均系微电子化产品,这些监控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这就使得监控系统设备极易遭受雷击/过电压破坏,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并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方面的风险。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提供安防监控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我们首先应准确了解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而,准确分析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雷击过电压的入侵途径。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合理布放,明确屏蔽及接地方式,方可给出准确的、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抗雷击过电压干扰能力,优化系统的整体防雷水平。
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
直击雷
A、雷电直接击中露天的摄像机上,直接损毁设备;
B、雷电直接击在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损坏。
雷电侵入波
安防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或进入监控室的其它金属线缆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导体侵入设备,导致高电位差使设备损坏。
电磁感应
当附近区域有雷击闪络时,在雷击落实通道周围会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以致损坏、损毁设备。静电感应: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会感应出与雷云相反的束缚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静电电位,信号线路上可40-60kV静电电位,一旦雷云放电后,束缚电荷迅速扩散,即引起感应雷击。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引发的雷击现象均称为感应雷,又称二次雷。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的猛烈,但它要比直击雷发生的机率大得多,有统计显示,感应雷击约占现代雷击事故的80%以上。
地电位反击
直击雷防护装置(避雷针)在引导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产生非常高的瞬时电压,对周围与它们*得近却又没与它们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引起的电击就是地电位反击。这种反击不仅足以损坏电器和设备,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火灾爆炸事故。
结合上述的分析,对于各现场所辖的室外监控点,考虑到其均在室外工作,从系统的稳定及安全角度考虑,在本设计方案中,对于每一个室外监控点,均考虑防雷处理,并且在前端及控制中心内,实行双向防雷处理。对于一体化球型监控点,从防雷的严密性角度考虑,对其实行三重防雷处理,一是对其供电线路进行防雷处理、二是对其视频传输部分进行防雷处理、三是对球型摄像机的485控制线路进行防雷处理;对于固定监控点,对其实行两重防雷处理,一是供电线路的防雷处理、二是视频传输线路的防雷处理,从而为整个系统的稳定工作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防雷手段
A、同轴电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传输电缆的两端线路接口防护及传输电缆自身的保护;
B、双绞线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双绞线接口防护;
C、光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光缆自身屏蔽铠层及加强筋的防护;
4.3.1.5供电系统:摄像机的常用电源伏值为12V或24V的低压交直流电源,线路的压降损耗比较明显,因此应尽量避免线路远距离传输,而导致压降过大,造成摄象机的工作性能不稳定或图像质量受到影响。由于快球一体化摄像机消耗的电流较大,应采用直接220VAC供电到前端摄像机处,然后再使用变压设备降低到工作电压24VAC供电。
因此综合考虑合理利用现有通信配电线路管道、道路用电的配电资源、工程施工、取电的便利等因素,本方案考虑采用分布式就近分片集中供电模式:分布式就近分片集中供电模式。片区大小可以是一个监控点,也可以是靠近的几个监控点组成,片区汇聚点具置及覆盖区域(即多少监控点)依据现场查勘来定。原道路配电、公共照明有冗余的点,并能负荷片区设备用电的,可以和片区共用一个电源源点,并加装独立的空气开关,进行用电的分配隔离,通过管道和电缆将电源分别引到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如果没有冗余的配电取电点,需要另行敷设专门的供电线路,加装配电箱、空气开关,再将电源线缆引到前端摄像机使用。
因治安监控系统管理面积大,较分散,所以前端设备供电可能会迁涉到相关部门,需要很好的协条与配合。另外,取电工作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由相关部分做相应论证工作,以保证前端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4.3.1.6接地系统
4.3.2县(市、区)局指挥中心
在县(市、区)控制中心内,依据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管理要求,设置HG2116-D00系列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目前单台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的最大输出路数是24路,如果中心需建立的屏幕墙显示的窗口超过24路,可采用IP数字矩阵主机多台叠堆的结构)、VideoManager网络集群控制管理平台,SIMS1000SE综合安防集成管理平台,各IP数字矩阵主机和各管理平台接入到以太网中,从而与各现场安防子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
其负责本级平台设备的管理和分配,如辖区重点单位、要害部门摄像机,辖区出城卡点,主要社区等等。
在发生报警时,向报警点辖区派出所发送报警信息,同时在本级平台对报警进行复核,确认报警真实后向市局平台发送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
4.3.3市公安局总控中心
在市公安局总控中心内,依据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管理要求,设置HG2116-D00系列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目前单台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的最大输出路数是24路,如果中心需建立的屏幕墙显示的窗口超过24路,可采用IP数字矩阵主机多台叠堆的结构)、VideoManager网络集群控制管理平台,SIMS1000SE综合安防集成管理平台,各IP数字矩阵主机和各管理平台接入到以太网中,从而与各现场安防子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
其负责直接连接到本级平台设备的管理和分配,如市交警道路监控、市重点单位、要害部门、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收费口、治安卡点、主要社区监控点的图像等。在发生报警时,接收来自分局级平台的报警和图像信息。
4.3.4网络客户端系统
在相关领导的办公电脑上,安装相关的专用电子地图版客户端软件,即可组成网络客户端系统。依据不同的使用习惯,INANTER提供了另外两种的客户端控制模式:IE浏览器和专用4画面客户端,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4.3.5系统工作流程
报警触发:报警触发源位于各前端报警和监控系统(点)。报警触发后,报警信息和现场图像信息首先传输到派出所、所属分局中心平台。在分局中心进行报警复核,如果确实发生报警,分局根据现场报警的级别按照事先预定的工作流程处理报警,同时根据事件的性质决定是否向市局中心转发图像。
预案形成:市局、分局将根据需要制定预案,并提供预案触发条件。这些预案将以软件的方式存储在市局、分局平台中。
报警点地理信息定位(GIS):在城市远程视频监控报警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一、二级管理平台均安装有城市电子地图GIS系统。在发生报警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报警点的地理位置。
用户管理:系统对登录系统的用户施行分级管理。每一级管理平台负责对其下属的用户进行管理,分配浏览、回放以及报警响应权限,中央管理中心具有最高权限。
登陆用户验证:各级管理平台平台将根据其身份确认是否允许登陆,在确认无误后将为这个用户颁发数字签名,并在平台内所有管理中心。
管理员验证:一、二级平台管理员首先通过活体指纹验证,通过后再进行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在中央管理平台上建立管理员认证中心。
超级管理员认证:在中央管理平台设置三个超级管理员。一个超级管理员的所有的操作必须同时由另外2个超级管理员同时签署方能生效。
4.5系统整体功能描述
1、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视频技术,可以实现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所有监控报警单位的视频报警联网,并为入网客户提供远程可视化管理服务。
2、系统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方法。点是重点路口、单位、区域;线是重点行业、街道、线路;面是派出所辖区域,实现全市联网。
3、视频图像经数字化压缩通过ADSL传输与采取光纤模拟信号接入方式相比较,资金投入将大大降低,信息共享水平却大大提升。
4、多种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将视频报警、远程管理、图像传输以及语音对讲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自动电子巡检,随时发现设备故障,能及时提供远程技术支持。
5、视频复核,通过对用户报警进行远程视频复核,保卫部门、派出所、分局、市局四级直通联动报警,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报警误报率。
6、安全可靠,系统实施内网、外网严格物理隔离,视频信号在省厅落地上传,在确保公安信息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内外网视频资源共享。
7、资源共享,被授权的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可以共享平台内已有的资源,不必再建立自己独立的视频监视网络。
8、提供可视化基础,为城市应急系统提供可视化基础,是未来城市应急平台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9、网络运行实行专业化管理,系统可实现无限制扩展,管理软件依据实际需求可升级换代,能确保系统在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状态。
10、所有信息均以数字化数据形式通过以太网络传输,有效利用了TCP/IP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系统布线的工作量及系统维护量,系统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又可充分节约投资成本;
11、分布式多级控制结构,整个系统具有组网灵活、扩充便利的显著特点,不仅符合现代控制理论,且具有强大的发展和升级潜力;
12、系统既涵盖了传统安防系统的所有功能,又具备传统安防系统无法比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多媒体可视窗口显示效果以及直观简便的操控能力;
13、引入全新的数字矩阵监控概念,将所有通过以太网相连的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各个控制子系统虚拟成一个结构灵活、组合方便、功能完整的大型矩阵控制系统,可以任意在网络内的任一场所建立多个总控管理中心、分控管理中心,并可完全与模拟监控系统一样在每个管理中心建立切换显示的屏幕墙;
14、安防系统的各种信息均采用网络传输、数字化形式存储,各种信息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共享,因此非常便于用户进行综合管理系统的进一步集成;
15、采用纯数字结构,符合信息化数字安防建设的发展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社会需求;
16、系统浓缩了多项现代科技精华,这种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系统体系结构;
4.5系统分项功能描述
4.5.1派出所控制中心
4.5.1.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
硬盘录像功能
■视频和音频的实时显示、记录和网络传输一个系统主机可同时处理最多36路音视频源,可同时实时显示/记录/回放,并可同时通过各种网络进行传输。
■灵活方便的录像资料回放工具系统支持按摄像机通道、驱动器、录像文件类型、按时间等多种条件进行录像文件的模糊查询。系统内嵌一个独特的播放列表式录像文件播放器,用户可以将一批需要回放的录像文件一次性添加至当前播放列表中,进行顺序播放或任意点击播放。
■抓拍、打印功能系统实时监控图像和录像资料回放时可在线抓帧存储,并可直接浏览或输出打印成照片,便于提供证据。
■报警提前预录在报警发生时(图像动态侦测或外部报警),系统不仅能对报警发生后一段时间的现场情况进行录像,还能将报警发生前一段时间的报警现场图像记录下来,预录时间10秒到3分钟可调,确保报警现场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多种报警系统接入与多媒体管理功能
■多媒体报警管理功能外部报警支持手动和按时段自动撤布防等形式,支持中文详细报警信息显示与报警电子地图及多媒体音响语音提示等,报警生成历史记录并可随时查询。
■多种报警联动输出控制形式报警联动录像、报警切换单画面、报警自动调用外部连接快球预置位、报警弹出电子地图、报警联动控制外部连接矩阵自动切换、报警信息与对应联动摄像机图像向指定IP客户端上传或转发、报警联动输出打开外部灯光等一系列复杂联动动作。
■报警联动输出的自动/手动控制功能对于外接的ACP16-16报警控制器,系统支持输出继电器的报警联动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的功能。
■视频会议功能任意客户端、DVR、数字矩阵、VideoManager管理软件之间均可作为一个主/分会场发起或加入视频会议中。
数字矩阵切换功能
灵活的矩阵模式控制功能能够以摄像机名称列表和电子地图中摄像机图标的方式灵活的实现模拟矩阵系统所特有的功能:
在单个监视器任意调看任意摄像机图像
将系统中任意个摄像机编成任意个序列,可以很方便地在任意一个指定的监视器上顺序切换
全方位摄像机的全功能控制,支持串口接入PELCO-P协议的快球控制键盘进行变速控制。
实现多种画面分割形式的模拟视频输出显示功能系统不仅允许多画面序列调看,实现多路图像多画面分割形式同时显示在一个监视器上,还可以进行多画面群组切换,实现多个序列以多画面分割的形式在一个监视器上自动群组地切换。
基于对图像的数字处理可以在实现视频切换的同时,对图像进行很多处理,比如叠加字符、叠加图像,区域遮盖等。
多媒体可视窗口与智能化综合控制功能
综合的多媒体控制管理功能,操作简便、直观、灵活依托于多媒体操作窗口,仅需用鼠标简单的点击界面中的按钮、快捷工具、中文名称或电子地图上的图标,即可以直观的进行摄像机的调看、控制、模拟矩阵系统的切换和控制等。
多层电子地图系统支持多层电子地图控制管理的功能,可设置若干级主图和子图,支持各级地图中的关联点跳转操作。
高度集成的智能化功能MatrixDecode(即MD)数字矩阵切换控制系统,依托硬盘录像系统本身完善的智能联动功能,能够实现报警后电子地图的自动弹出功能、报警后关联图像的屏幕墙全屏显示功能、报警关联通道的自动联动录像功能等。
4.5.1.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系统)
硬盘录像功能
■视频和音频的实时显示、记录和网络传输一个系统主机可同时处理最多16路音视频源,可同时实时显示/记录/回放,并可同时通过各种网络进行传输。
■灵活方便的录像资料回放工具系统支持按摄像机通道、驱动器、录像文件类型、按时间等多种条件进行录像文件的模糊查询。
■报警提前预录在报警发生时(图像动态侦测或外部报警),系统不仅能对报警发生后一段时间的现场情况进行录像,还能将报警发生前一段时间的报警现场图像记录下来,预录时间10秒到3分钟可调,确保报警现场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多种报警联动输出控制形式报警联动录像、报警切换单画面、报警自动调用外部连接快球预置位、报警信息与对应联动摄像机图像向指定IP客户端上传或转发、报警联动输出打开外部灯光等一系列复杂联动动作。
■视频会议功能任意客户端、DVR、数字矩阵、VideoManager管理软件之间均可作为一个主/分会场发起或加入视频会议中。
实现多种画面分割形式的模拟视频输出显示功能系统可以实现多路图像多画面分割形式同时显示在一个监视器上,还可以进行多画面序列切换。
基于对图像的数字处理可以在实现视频切换的同时,对图像进行很多处理,比如叠加字符等。
4.5.2分局控制中心管理系统
4.5.2.1系统功能描述(IP数字矩阵功能描述)
显示、录像与回放功能
采用纯硬件解压缩结构,一台矩阵完成最多24路网络视频和音频的实时显示
支持手动和自动录像模式
支持本机与远程DVR主机录像文件回放
支持远程回放,可按通道、现场监控主机名等多种形式检索
报警接收与多媒体管理功能
报警多媒体管理功能
支持中文详细报警信息显示与报警电子地图
多媒体音响声音提示
报警生成历史记录并可按时间、报警主机、报警防区分类或交叉查询
报警联动功能
收到报警后声音或语音提示
收到报警后弹出电子地图
收到报警后在指定监视器上自动弹出前端报警现场图像
报警自动调用外部连接快球预置位
收到报警后将报警信息向指定IP的DVR转发
数字矩阵切换功能
能够以摄像机名称列表和电子地图中摄像机图标的方式灵活的实现模拟矩阵系统所特有的功能
在单个监视器任意调看任意摄像机图像
将网络中前端数字主机连接的任意个摄像机编成任意个序列,可以很方便地在任意一个指定的监视器上顺序切换单个序列
多画面序列调看,实现多路图像同时多个监视器上一次性调看显示。
多画面群组切换,实现多个序列在多个监视器上自动群组地切换显示。
全方位摄像机的全功能控制,支持串口接入快球控制键盘控制
多媒体可视窗口与智能综合控制功能
综合的多媒体控制管理功能,操作简便、直观、灵活
系统支持多层电子地图控制管理的功能,可设置若干级主图和子图,支持各级地图中的关联点跳转操作。
在软件界面上打开单个窗口进行图像调看,并可方便地控制全方位摄像机的各种动作。
在矩阵连接的VGA显示器上以多画面分割窗口全屏显示所有矩阵监视器输出的图像
网络安全预案场景范文5
1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由于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效果是隐性的,一般不会引起高度关注.重视实验室建设忽视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投入,造成安全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难以落实,进而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4].加之师生对安全的认识不足,缺乏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只有当学校或社会发生安全事件,安全教育才能得到关注,才去抓一抓,管一管,缺乏长效机制[5].
1.2内容不系统,方法单一
目前,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多数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消防安全知识讲授,缺少系统的安全教育观,缺乏结合本实验室情况的系统安全教育体系[6].而且安全教育的方法单一、形式简单、设施陈旧,容易使师生产生排斥和麻痹心理,教育效果不好[7].
1.3队伍不专业,梯队不健全
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没有像其他课程一样建立起教育团队,缺乏既懂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经验专业化队伍,缺少有效的安全教育人才引进、培养机制[8].由于自身对安全的认识不足、安全专业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面对复杂的实验室安全环境,开展安全教育就显得束手无策[9].1.4缺乏评价机制,效果不显著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不系统、不普及,对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没有完善的考核方法和安全教育的效果评价体系,缺乏责任落实监督和有效评价的机制,势必导致纸上谈兵,影响安全教育的效果[10G11]
2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2.1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设计
科学的安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应既有利于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应急方法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和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由于各实验室学科、功能、环境及人员的差别,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建设中,既要突出安全教育的普遍性,又要突出每个实验室的特殊性,使安全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我们构建了“6个模块、3个结合、1个贯穿”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体系.“6个模块”包括安全基本知识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实验过程安全模块、实验装备安全模块、安全防护措施模块、应急处理模块等.“3个结合”包括集中讲授与随堂强化相结合、分班指导与实物演练相结合、信息化手段与讨论式相结合.“1个贯穿”指安全教育贯穿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全过程.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逐步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促进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
2.2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关系到安全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达到安全教育效果的关键[12].为此,我们按“6个模块”选择安全教育内容,即安全基本知识模块主要选择水电气、化学危险品、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与细胞、实验动物、烧伤和烫伤、三废处理、消防、报警、逃生、自救和应急处理及安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安全知识内容;案例分析模块主要通过发生在实验室的鲜活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产生事故原因、惨痛的教训、生命的代价,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实验过程安全模块主要选择每个实验过程涉及到的操作、环境、条件等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实验装备安全模块主要选择仪器设备、实验器材、实验设施等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预案;安全防护措施模块主要选择安全设施、防护设施等的配备及使用技术,如紧急喷淋、冲眼器、防火毯、灭火器、急救药品箱、防盗系统、通排风系统、报警系统等使用训练;应急处理预案模块主要选择事故发生时的疏散、自救、抢救等常识和技术.
2.3安全教育路线的设计
科学设计安全教育技术路线,是落实教育内容、实现安全教育效果的保证.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内容再充分,安全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安全教育技术路线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和教育内容,设计了安全教育技术路线.(1)课前预习.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新进实验室的学生都要求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课件、视频、安全规章制度等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并考核预习效果.(2)安全知识讲授.通过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典型案例分析、安全自救、逃生、防护及救护知识讲授,并考核合格后发放合格证.(3)安全技能强化.依托各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与防范设施使用技术、设备与实验标准操作规范、紧急事故处理与救护技术等强化训练.(4)交流研讨.通过利用网络安全教育讨论区、定期组织相关交流研讨会等,交流安全问题、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等经验.
3安全教育过程的实施
3.1课前准备
3.1.1课前器材准备安全教育课要使学生提高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相关器材的准备是有效途径之一.实物准备:灭火器、防火毯、火灾报警器、消防安全箱、急救药品箱、防护设施、废物处理桶等.影音资料准备:将道具的使用制作成视频、动画等,可形象、逼真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1.2相关材料准备安全教育课前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形成符合安全教育需要的内容体系.首先,收集整理新闻报道、视频、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听到有关安全事故的原因、后果,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学习的渴望.其次,整理各级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相关知识,丰富安全教育讲授的内容.再次,根据安全教育体系、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选择,结合中心安全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环境、实验过程等安全内容,按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等组织编写教材,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
3.2组建安全教育团队
(1)组建专兼职主讲教师队伍.聘任具有多年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实验室教师做主讲教师,并配备年轻教师做助教,重点结合实验室现状讲授安全设施配备与使用、实验过程与仪器设备及水电气的安全知识;聘任市消防支队、校保卫处的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重点讲授身边发生的案例、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常识.(2)组建安全技术指导队伍.由各实验室的实验技术教师负责实验室安全设施配备与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实验操作过程、危险物品管理与使用、废弃物处理和紧急事故应急处理等安全技术及实验习惯要求等的指导.(3)组建安全责任监督队伍.由中心主任牵头、实践教学督学组成安全教育落实监督队伍,负责安全责任落实的检查、监督与指导,安全教育效果的考核等工作,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3.3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法
安全教育做到3个结合:(1)集中讲授与随堂强化相结合.学生进实验室第一堂课是安全教育课.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救命3分钟的概念”,即进楼要环视1分钟:看看防火通道、楼梯口、消火栓、灭火器等位置,一旦紧急情况发生知道如何处理、如何逃生;进室内环视1分钟:看门里开外开、水电气开关位置、消防设施位置,以便紧急情况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实验前想1分钟:想一想实验过程有哪些危险和注意事项.随后对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展开讲授.学生进入实验室教师再针对具体实验室、实验内容、实验环境要求等相关安全知识进行强化培训,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2)分班指导与实物相结合.以实验班为单位,每学期前3周单独培训相关安全设施使用技术,实验操作前强调实验中注意事项、防范方法等,并演示各种开关、防火毯、消防应急箱等的使用方法,强化安全防范、事故处理等技术训练.(3)信息化手段与讨论式相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和动画等,演示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和身边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引起师生对安全的广泛关注.同时,结合实验室实际,从案例事故起因、造成后果、事故责任、警示等方面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的认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严谨科学态度.
3.4实战演练
3.4.1消防安全演练安全实战演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说教方式,更有利于增强师生参与的热情和成就感,提高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具体的实战演练可以模拟火灾事故或化学品泄漏场景的人员疏散演练、模拟中毒、触电等急救措施现场演练和模拟火灾现场开展消防器械使用技术的演练等.每年中心与保卫处一起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对提高安全教育效果起到较好的作用.3.4.2安全技术操作演练安全技术操作包括消防安全设施使用技术和防护设施使用技术.消防安全设施使用技术主要针对消防报警系统、防火毯、各种灭火器、消防栓等使用技术,采取现场演练方式进行.防护设施使用技术主要针对实验防护备品(护目镜、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急救药品等)、高温高压设施、通排风系统、防腐防爆柜、紧急喷淋、冲眼器等的使用技术进行演练.
4安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保证安全责任落实和安全教育效果,建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评价体系是保证.通过对安全教育效果、过程检查、综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安全教育落到实处.(1)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网上反馈、师生座谈、专家评定等方法,评价安全教育效果.(2)教育过程与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督学深入课堂随机检查提问学生安全技术、制度落实情况,作为教师安全教育落实情况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安全设施配备与环境定期检查,不合格通报批评.(3)安全教育综合评估.通过师生安全知识与技术考核、安全措施落实、师生安全素质、安全文件资料归档等综合评估安全教育效果.
5安全教育课的思考
5.1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常态化
安全教育要一改以往事故发生后才重视的观念,应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作为实验室运行的日常工作来抓,形成常态化.当前,安全教育还很少正式搬上课堂,势必影响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要做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需要考虑将安全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从而提高社会各界、教师及学生的重视程度.
5.2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文化,可以激发师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验室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提高安全素养.因此,通过实验室有效的安全管理、不良环境的改善、安全设施的配备、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让师生一进实验室就有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安全技能竞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评比等安全教育活动,形成自觉的、持久的约束性.从而营造一个绿色环保、以人为本、健康向上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5.3安全教育重在抓落实
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让师生真正提高安全素质,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教育要全程化、全员化、制度化和专业化,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师生联防体系,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监督、评价体系,确保安全预防、应急措施到位.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