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文1

就高中阶段而言,语文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可谓地位突出,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而备课,尤其是编写教案是搞教学工作中不可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案往往是按照教材体系一册一册、一课一课地编写的,这似乎无可非议,但笔者却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案,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块编写,这样,可以做到三年知识和技能训练要求线索清晰、点子明确、教学集中而有系统性。那么,如何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编写教案呢?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正确划分知识和能力版块。根据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我们可以将高中语文知识和技能要求划分为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古诗词曲鉴赏、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以及文学常识记诵五大版块。

其二,教师要明确各版块教案应包含的内容。各版块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讲解、典型题例(或例文)、近几年高考题选及分析、课堂延伸训练、教学信息反馈、教学得失、课后检测等内容。知识讲解部分要和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结合起来编写。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题例割裂开来;另外,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主要从教材上选取材料(即教材课文)。

其三,教师要明确高中语文各版块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该部分包括正确识记现代汉语语音、正确书写汉字,正确运用词语(尤其是成语),常见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和分析运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要求,选用、仿用句式,改写句式,扩展语句(段),压缩语段,应用文知识等内容。该部分尤其要注意关照现实生活,例如如何发手机短信、如何写人物颁奖词、如何写导游词等。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该部分主要依据一至六册教材内容编写,而且应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和主线来体现。教师首先要对三年教材课文有一个统观,并进行分类,每一类文章集中编写,要将阅读和写作密切联系起来,每一类文章不仅要研究阅读,还要研究如何写此类文章。另外,教师要从课本之外筛选一些紧扣时代命脉、思想性强、语言优美的文章作为延伸训练,所选的这些文章应紧扣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风俗文化、人们观念,要突出议论文和散文的重要地位:要紧扣考纲设计相应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1、古诗词曲鉴赏部分。该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古典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选文要突出唐诗、宋词、元曲的主体地位。题目设计要突出概括诗旨、分析表现技巧、分析意象和意境、分析炼句等方面。所选诗篇以教材上的篇目为主线,要紧扣各个时期的时代特点。要典型而有新意。在该部分,还应有中国历代诗歌常识、历史背景、历代诗人等进行介绍的内容。可以分朝代编写,也可以按题材编写或者按体载编写,还可以按流派编写等。

2、文言文阅读部分。该部分应紧扣教材文章,要突出常见意义讲练、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讲练、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现象、特殊句式等知识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教给学生翻译的技巧。另外,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想认识。课外延伸主要从“二十四史”中去精选人物传记素材。

3、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记诵部分。该部分首先应包括大纲所要求记诵的名篇名句以及文学常识,其次要从大纲要求之外的篇目中去提取一些作补充,再次,还要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史优选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编写进教案,适时适量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系统的观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认识能力服务。对名句不仅要要求学生能记诵,而且要引导学生用于写作,用于指导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其四,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各版块的知识讲授和能力训练要齐头并进,不能一个一个割裂开来;当然,在不同的阶段,各个版块的地位有所不同,花的时间和实施的力度应有所区别。如诗词鉴赏部分的教学应主要放在高中二年级来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的教学应融入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之中,贯穿三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应成为串连各大版块主线,而且作为主要内容来实施。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必须注意到这些。

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文2

【关键词】 新时期 高中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高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当然,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这些能力,还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其它学科。因为语文和其它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好了语文,自己的语言解读和理解能力会有所上升,这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自然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新时期下,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或者人道主义。它起源于十四世纪,之后在欧洲非常流行。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命运、价值和尊严的关切、追求与维护,它关注的是精神表现与人类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万物之灵的原因在于人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地区、一个名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有力因素和核心内容。同时它也是衡量国家与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国民素质和人文修养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水平。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将人文精神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积累知识,而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则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与精神,这为他们继续学习和步入社会是有很大帮助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世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极度渴望被认同,想要在集体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这一系列特点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整体身心的发展,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

(二)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灌注人文精神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唤起学生的高尚情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品,其中一定包含了人文精神。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善于发现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将其展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情感,这样能够滋养学生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 营造具有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真诚的,这种真诚表现在对学生的爱与尊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无论何时,教师都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中营造一种人文气氛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引导作用。教师不应该将学生当成专门容纳知识的器具,否则将很容易扼杀掉学生的求知欲和各抒己见的积极性。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收获一种成就感。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成了各高校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中语文在教学模式上也实现了完善与改革。在改革进程中,被应用最多的是创新教学。高中语文在创新教学上的表现就是要求各项教育内容都体现创意和个性表达。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高校在语文教学上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写作的教学上,很多教师侧重于写作的文体,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固定按照某种文体来写,这种要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学生通过练习能够适应高中语文的考试。虽然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提出了创新教学的意识,但是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丝毫创新的体现,还是在为了迎合考试而教学。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的一部分,有些教师就给学生规定好了题目,还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教学方式即便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其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

(二)高中语文教学在写作上的创新要求

1. 写作内容应该新颖,重视自由表达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由表达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写作时不会照搬照抄教师的写作要求。写作的真正目的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很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文章能够体现出真体验和真性情。

2. 读写关系应该同自然融合

写作不是能够闭门造车的过程,它需要同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从自然中去寻找写作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与读的关系。写作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因此,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应该多多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三、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

阅读是一个有创造性、有目的性和主动性的心理过程。一般,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会保持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从该角度来看,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开阔视野,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可感的形象。在新课标的实施下,阅读教学的课堂开始渐渐走向多样、灵活和开放,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现在很多高中语文的课堂看似重视了教学理念的贯彻,课堂气氛热烈,师生间的互动很多,但是仔细研究,会看出其实很多教学内容都没有和教材紧密结合。这样的教学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由于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为了应付高考,老师往往都只是强调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其弊端开始显现出来。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被扼杀,造成万人同言、千人同声的局面。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下去,课堂将会变成一片死寂的海。

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文3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靠教师挥舞着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摒弃“师道尊严”,变强调高中生尊重教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之间互尊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变以往课堂中的专制型为合作型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氛围,实现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营造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和谐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以渊博的学识激发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感染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重塑自身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师生关系,才能打开高中生的情感阀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注重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推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高中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后盾,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1、以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教师的感悟真情流露,教学语言既风趣又富有文采,这些都是闪烁的宝石和耀眼的珍珠,光彩夺目,让学生喜爱,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课堂教学中我们讲故事、谈古今、赏美文,用丰富的言语内容吸引学生,用变化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他们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节课我们都精巧设计,词句华美,语言生动风趣,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那么,学生怎会不热情四射,激情飞扬呢?

2、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之前,只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作品的结构框架,其间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空白”,还有待我们发现和补充。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靠阅读活动填补的,被激活的思维架起了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情感的桥梁,使我们对作品的意义有更个性鲜明的理解,进而体验到成功的。使学生加深对文章背景的了解,对主旨的认识,以及对人物的把握,等等。更重要的是,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他们的想象思维空间。

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辅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生动的视听享受,对具有好奇心的高中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并不仅限于使用多媒体技术,还有很多成功之法。总之,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的兴趣大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4、精心设计教案,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会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氛围和谐。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的空间,给了他们合作的空间,给了他们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营造了轻松、愉悦、和谐课堂气氛,而且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用商讨的方式营造语文课堂交际氛围。

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8

从最早的诗歌《弹歌》到现在,我国古典诗歌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被代代传唱。古典诗歌鉴赏能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人生道理、陶冶文化情操。因此,古典诗歌鉴赏作为高考中语文考试的“常青树”,一直屹立不倒,而且出题模式越来越成熟、问题设置越来越灵活多变、难题也不断向深度挖掘。因此,无论是从自身审美培养还是应对高考,探析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带领学生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是如何含蓄表达自己感情的,但学生对此认知度却不高。因此,身为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想简单谈一下目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情况

我国儿童的启蒙教育多是从简单的古典诗歌开始,小学、初中到高中,无论那版语文教材都少不了古典诗歌的身影,可以说古典诗歌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是一棵永不倒地的常青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是,当古典诗歌化转化为考卷上的考题时,却难住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考查,高中生普遍得分不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儿童从牙牙学语到高中这个阶段,对古典诗歌,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通俗易懂的小说比古典诗歌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于是很多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非真正喜欢。

古典诗歌的学习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古典诗歌阅读量少,大部分学生仅限于对课本和部分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的阅读和背诵,自学能力也较弱。另外,古典诗歌鉴赏需要相对的历史背景、诗人人生经历做支柱,不少学生对我国古代史发展情况、诗人经历了解不多,生活背景不足以支撑其对诗歌的理解鉴赏。

二、教教学情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典诗歌感情表达含蓄,讲究阅读的感官欣赏,而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古典诗歌时,教学理念陈旧,统一化欣赏标准,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欣赏的空间,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一棒子打死,只认可书本注解的标准答案。这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不高、欣赏底蕴不足,只会根据参考教案理解诗歌,生搬参考书上已标注的欣赏,无法感悟诗歌美感,更无法主导课堂,不利于引导学生去追求古典美。使原本由教师主导,学生讨论的互动式古典诗歌课堂变成了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失去了阅读和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充满古典美的教学课堂变得沉闷无趣,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同时,受高考功利性影响,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抛弃了对古典诗歌欣赏式教学方法,选择了教授学生模式化理解、公式化判断、标准化回答的教学方法。

三、高考分析情况

古典诗歌随着高考改革大潮,在高考试卷中表现形式日渐缜密、成熟灵活、涉及知识面越来越广、考察学生自主欣赏能力越来越高。在形式上,从最早的选择题到现在的主观题,要求学生理解、判断和再组织语言的能力越来越高;在分数设置上,分值比重越来越高,依照现在“新课程”要求的趋势判断,以后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在命题体裁上,选择的多是短小精悍、语言精炼的绝句、律诗、词,语句短小,不易理解;在命题方向上,多选择的非大众化的诗歌,考查学生历史了解情况、诗人表达方式、人生经历对诗歌影响度,横向和纵向挖掘度加深。因此,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教学、束缚于课堂,应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知识背景,熏陶学生感悟力,提高其文学审美力。

四、社会影响情况

白话文经过二百多年的推广,作为现代交际沟通的工具,影响已深入骨髓,高中生对古典语言接触少,对古人含蓄化表达感情的方式不理解。因此,很多高中生对欣赏古典诗歌存在一定语言和感情理解上的障碍。另外,现代社会受浅俗文化影响,电视、电影、动漫、游戏对高中生的影响程度较大,以古典诗歌为代表的雅文化,被日渐冷落。同时,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多喜欢阅读浅显易懂的修仙、武侠、玄幻类的“快餐式文化”,极少有学生静下心,欣赏古典诗歌。家庭引导方面,不少家长只关注自己孩子的成绩高低,忽视对其文学素养培养,在学习投资方面,多投入在应对考试的参考书和补习班等方面,不愿也不想投入在见效慢的古典书籍上。

五、学校引导情况

受社会功利性思想影响,学校在课外实践活动组织方面,多重视对易出成绩的理化生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硬件投入方面,对机器人模型、歌舞、社会型模式实验类投入较多;学校图书馆购买书籍也多选择学生喜欢阅读的小说、散文或接近考试的英文书籍,对古典诗歌书籍投入较少;在软件投入方面,一般学校对机器人、歌舞等设有专有课外实践场地,很少设有古典诗歌活动场地。古典诗歌鉴赏讲究铿锵有力的诵读、体会诗歌声韵美等,对软硬件要求并不比其他实践活动低。朗读需要安静的环境、音乐的搭配需要多媒体支持,诗歌鉴赏还需要系统的背景支持,需要学校组织人文类学科教师给古典诗歌爱好者进行系统知识培训。但现实是,活动场地不够、资料短缺、举办活动少、学校组织不完善、教师引导不足,导致古典诗歌校园文化不浓厚。

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文5

【摘 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状况,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设计,分解知识点具体运用教材,进而优化课堂结构。有意识地探索语文课堂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和方法,这在当前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推进,原有的“勤劳加汗水”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好“减法”,怎样做足“加法”,是当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在高中语文课堂实现“减负增效”,是由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决定的

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状况。即便进行多次课程改革,这种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有的语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忽略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使课堂进入放任无序的状态。教师没有发挥好课堂上引导者的作用,没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一堂课结束了教师没有给学生什么,学生也没有从本课中收获什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尤其一些青年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不足,时常会在课堂教学中被学生的问题牵制,忽略了课前预设的实施,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师生都是费力不讨好。

二、在高中语文课堂实现“减负增效”,是由高中语文学科的教材特点决定的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录的课文材料有较强的主观性,学生的主观能力作用的发挥程度影响着对教材的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继承和发挥了传统教材的长处,注重了各个专题和每篇课文间的有机联系,能把学生的语言、思维训练和思想道德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教材传授知识、方法和技能,学生怎样通过教材获得知识、学习方法和技能,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

三、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马克思曾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就是教师独立地创造性的“教”,学生独立地创造性的“学”。我个人认为“减负”,更深层次的是教育观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达到“增效”的效果。尽管教与学没有定法,但是只要我们肯专研,就会找到高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做足“加法”

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对这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的预设。教师要达成的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也要准备。学生的准备就是课前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充分的指导。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教师可检测掌握一手材料,预习的形式可以有口头、预习学案等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再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结果,再次调整教学设计。通过优化了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分解知识点,做好“减法”

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为例,第一单元是欣赏小说,教学应该注重从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关注全文,深入学习文本内容。这时候就需要做好“减法”,分知识点进行教学。《老人与海》中的“大海”等环境富有象征意义,对老人来说是生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物个性形成和展示的一个大背景、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把小说的知识点分解到每一典型的课文中,把每个知识点讲透,把与知识点相关的高考题型讲全,何愁不“增效”。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效率

新课前的精彩导入,教师要精心地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扎实的课堂教学,应该由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教学过程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在合作探究环节,应注重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研讨,来生成新的问题,促使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促进各小组学习目标的完成。另外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时也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锻炼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意义

高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从功利的角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从长远的角度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新理论的课程改革即将在神州大地破土而出,在高中语文课堂实现“减负增效”,也是适应新课标教学理念、教材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的需要,更是把学生从耗时长、效果低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能力去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丰富多彩的“减负增效”的策略和方法有待于我去发现。“减负增效”绝对不是一种口号和形式,在做了“减负”的尝试,“增效”就成了教育教学中的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晓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2]任志鸿.《高中语文优秀教案》[M].南方出版社,2009.12

【作者简介】

高中语文阅读教案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味”; “人情味”; “文学味”; “生活味”; “新闻味”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和味道。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而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导入“新闻味”,让语文教学“导航”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以上为本人的几点拙见,望广大同行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打造充满情趣,别具味道的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