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剖宫产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剖宫产术范文1

【关键词】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术;组织粘连

一个循证医学系统回顾研究中[1]发现有趣的是:剖宫产术是全球育龄期妇女可能面临的一种普通手术,然而有很少可获得的文献资料显示有一种剖宫产术式是最理想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基层医院剖宫产术式的临床运用。我院2000年1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2003年至今逐步开展观察组剖宫产术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已广泛应用。我们通过对比性研究,观察组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及再次手术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最合理的术式,更好地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有益于基层医院推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选择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两组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观察组765例,同期新式剖宫产术390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岁,两组手术原因均以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臀位、子痫前期、横位、前置胎盘等为主要原因。两组孕产妇年龄、手术原因及手术前产时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选择我院 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第二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既往有剖宫产再次手术者267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观察组165例,新式剖宫产史者102例为对照组,2组病例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均如期愈合。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2]。

1.2.2 观察组剖宫产术式

在耻骨上2 cm~3 cm之间(即Pfannenstiel切口与Joel-Cohen切口之间)腹部正中横行直线切开皮肤12~15 cm,将脂肪层、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及腹膜一起撕拉开,不分离子宫浆膜层,不下推膀胱,于膀胱与子宫下段附着部位上2 cm至子宫下段与子宫体交界部位下3 cm之间,用1/0可吸收线自切口外1 cm处缝合打结,连续全层缝合子宫切口,在另一侧切口外1 cm处打结,回转水平大针距褥式缝合周围子宫浅肌层及子宫浆膜层,使其腹膜化,用1/0可吸收线纵行大针距缝合腹膜,缝线不拉紧(使分开腹膜刚好贴近而不影响腹膜血运为准),皮内缝合皮肤。

剖宫产术范文2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剖宫产率 指征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院住院分娩登记2004年10月~2005年9月间的分娩登记册。

结果

住院分娩产妇总数:1068例,其中剖宫产843例,顺产225例,剖宫产率为78.93%,其中初产妇占84.22%,经产妇占15.78%,30岁以上占18.50%,30岁以下占81.50%。

剖宫产指征归类:胎儿窘迫335例(39.74%),脐带缠绕233例(27.64%),社会因素107例(12.69%),头盆不称46例(5.46%),产程延长28例(3.32%),瘢痕子宫20例(2.37%),胎盘因素19例(2.25%),胎位不正18例(2.14%),羊水过少14例(1.66%),双胎7例(0.83%),妊娠期胆汁瘀积症6例(0.71%),持续性枕横(后)位6例(0.71%)。

其他:妊高征、癫痫、珍贵儿、双子宫双阴道各1例,共4例。

讨论

胎儿窘迫占第1位,共335例(占39.74%),脐带缠绕233例(占27.63%)。由于仪器设备不断完善,监

测水平不断提高,B超、彩超提示脐带缠绕、羊水过少、胎儿监护仪出现不少假阳性结果,临床上缺少可靠的排除假阳性的方法,从而导致“过度诊断”,试产过程中,母儿尤其是胎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产程延长,滞产、难产、胎儿窘迫引发的后果较为严重,预后不理想,因顾虑胎儿预后而积极行剖宫产。

社会因素107例(占12.69%)。因孕妇孕期及临产后思想准备不够,社会发展,经济宽余,独生子女,医患关系高度紧张,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巨额索赔,媒体压力,负面影响等使产科医生谨小慎微,稍有异常必须向家属交代,产妇及家属心理压力大,不愿冒丝毫风险,面对阵痛亦无法忍受,对阴道分娩信心不足,加之优生优育的愿望,最终使产科医生放宽剖宫产指征,把剖宫产当成解决分娩相对安全的主要方式,使得许多可以治疗和观察的孕妇失去试产的机会,即便试产,试产时间亦不足。

头盆不称46例,占5.46%。严格估计头盆关系,充分试产。

剖宫产术范文3

关键词:剖宫产 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98-0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技能不断提高,剖宫产术式不断更新,为了满足新式剖宫产的需要,使产妇早日康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产妇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1]。现将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剖宫产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生命体征的观察

血压每30分钟到60分钟测量一次,脉搏、呼吸和血氧随时监测,体温每四小时测量一次,做好记录。护士接产妇回病房后立即让产妇平卧、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血氧后,并观察产妇。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清洁和阴道流血量以及病情动态变化[2]。

2 伤口的护理

术后应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如有异常给予相应的处理。剖宫产术后的作用逐渐消失,伤口开始疼痛,为了使产妇很好休息,使身体尽快恢复,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对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一般来讲,伤口的疼痛在三天后便会自行消失[3]。

3 母乳喂养

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产妇回病房后立即将新生儿抱至母亲身边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协助指导母乳喂养,及早吸吮可以促使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加速子宫复旧,增加乳汁的分泌,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4]。

4 术后鼓励产妇活动

术后六小时卧床休息,家属每30-60分钟给予按摩受压部位及双下肢一次。术后6小时后,每2-3小时翻身一次,24小时撤掉尿管后,下床活动[5]。每次下床活动不能太累,以产妇满意舒适为宜,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增加肠蠕动的功能、促进子宫收缩,而且还可避免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6]。

5 留置导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管应固定在床边,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输掉管,尿袋要低于膀胱区水平,以免逆行感染。一般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12-24小时,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为产妇的膀胱有尿意时。先拔出尿管,再协助其床上或床下自行排尿。为了使产妇拔管后顺利排尿,嘱产妇饮温开水2000ml左右,达到自行冲洗膀胱,避免尿路感染[7]。

6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可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饭等。早进食促进肠蠕动恢复,及时补充营养,促进体力恢复和乳汁分泌,满足婴儿的需要,有利于母婴健康。

7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满足产妇的生活需要,评估和完善健康教育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其尽早进入母亲的角色,有利于身体的恢复[8]。

运用现代护理技术,有计划的给予干预和心理指导,以满足产妇的需要为护理工作中心。正确评估及时解决护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增强产妇的信心,帮助产妇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尽快进入母亲角色,照顾和抚育新生儿。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和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切实落实并做好护理工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敬华.剖宫产术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5:278

[2] 牛媛东.浅谈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2,24:3179-3180

[3] 张艳梅,肖雅兰.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的改进[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7:3

[4] 王晓伟.剖宫产术后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9:213-214

[5] 陈晓.对剖宫产术后护理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7:285

[6]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剖宫产术范文4

【关键词】剖宫产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37-02

剖宫产是经腹部取胎的手术。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为了提高患者的预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术后健康宣教及精心的护理是整个术后恢复的关键,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术的462例患者病例资料,年龄21-38岁,初产妇386例,经产妇76例,无妊娠合并症。

2 术后护理

2.1 交接班及常规护理 要详细与手术室麻醉师护士交接班,了解实施手术的范围,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有无皮肤压红及特殊护理要求等。患者回房后要严密测量生命体征,保持尿管及输液管的通畅,行健康宣教。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回房后采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后采取自由卧位,并嘱患者床上翻身。定时消毒通风,保持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

2.2 腹部刀口护理 交接患者要观察刀口的情况,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干燥,随时检查,定期更换。保持床单位及病服的清洁干燥,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适当活动能促进肠蠕动和子宫复旧,还可能预防术后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2.3 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要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观察恶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及持续的时间。按压宫底,查看出血量,倾听患者的主诉,勤与患者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4 留置尿管的护理 术后要预防尿路感染,给予日二次会阴护理,病情允许时要多喝水,24小时后拔除尿管,告知患者尽早排尿,预防尿储留。出现排尿困难,可下地排尿,或采用诱导排尿,热敷下腹部等直至排尿。

2.5 术后饮食及疼痛的护理 术后6小时可进免糖免奶流食,通气后改为半流质饮食直至普食,告知正确的膳食。嘱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的多汤饮食,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食物。术后麻醉作用消退后,产妇伤口开始出现疼痛,术后可选用镇痛泵或者使用止疼针,也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

2.6 指导母乳喂养 母乳是天然食品,而且几乎无菌。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尤其重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喂养方法,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及树立信心是关键。健康的,是泌乳的基本条件。适当增加乳母营养,是乳汁充盈的重要保证。

2.7 预防感染 术后应用抗生素能预防感染。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促进恶露的排出,及时更换卫生纸,护垫,避免交叉感染。日二次行会阴护理,防止逆行感染。

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适当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及会阴的清洁。落实避孕措施,术后6个月可上环避孕。鼓励产妇坚持喂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诊,产后42天门诊复查,新生儿要按时预防接种。

通过对451例剖宫产术的精心护理,确保了患者安全,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剖宫产术范文5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分娩观念的转变,近年来剖宫产率的逐渐上升,但相应出现的术中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中剖宫产术中出血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严承的伤害,本文通过对我院自2003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剖宫分娩过程中出现术中出血的136例患者的出血原因、止血及预防措施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3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分娩总数5732例,剖宫产3400例(59.32%)剖宫产术中出血 136例发生率(4.00%)。136例患者年龄22.5~41.6岁,平均32.4岁,孕周28+6~44+4周。初产妇174例,经产妇62例。初次剖宫产109例,第2次剖宫产27例。

1.2 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m≥500ml者为产后出血。产时及今后24h内出血量≥1000ml者为严重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和目测法相结合测定产后出血量。

1.3 术中出血原因:136例中胎盘因素49例(36.03%),子宫收缩乏力43例(31.62%),切口裂伤延长17例(12.50%),子宫畸形14例(10.29%),凝血障碍13例(9.56%)。

1.4 治疗方法。本研究中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缝合、宫腔填塞和子宫切除术四种方法治疗产中出血,具体治疗方法、出血量、治疗效果、输血率进行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剖宫产手术中多数通过单纯药物及缝合止血方法治疗止血成功,使剖宫产手术后输血率、输血量明显下降。

2 结果

2.1 出血量:本研究中出血量500~1000ml者113例(831%),1100~2000ml者19例(14.0%),2100~3000ml者3例(2.2%),3100~4000ml者1例(0.7%)。

2.2 临床效果:本研究136例忠者药物治疗有效79例,药物+缝合止血(粘肌层缝合)有效34例,用纱条官腔填塞20例,有效20例,子宫切除3例,2例存活,1例羊水栓塞DIC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近年来胎盘因素所致的术中火出血有增加的趋势,这与人工流产刮宫次数增多有关。本组资料表明剖宫产中出血的首要原因足胎盘因素,本组有49例占研究的36.03%,包括胎盘剥离面出血和因胎盘剥离不全而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剥离面出血需反复缝合及压迫止血,止血时问较长,出血量较多;胎盘早剥伴子宫卒中,子宫肌纤维淤血而收缩不良出血;胎盘附着于子宫瘢痕处易发生粘连和出血。

胎盘因素丰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胎盘早剥:由于剥离的胎盘、绒毛碎片中富含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进人母体血循环后,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诱发DIC。②胎盘植入:蜕膜形成缺乏,和前置胎盘、剖宫产史、经产妇等有关。其中出血多少,根据植入的部位、深度、种植的小叶多少有关。出血发生在将胎盘从肌层强行拉出时或从已经剥离的、未剥离的胎盘问撕裂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是占本研究中是产中出血第二因素,临床上多胎妊娠,剖宫产史,子宫畸形,应用硫酸镁、有感染、合并糖尿病孕妇使子宫下段肌纤维过度伸展,导致下段变薄,收缩力差,产程长及产妇的精神因素亦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第三方面因素是剖宫产切口撕裂延长。由于下段受压过久导致组织缺血水水肿或娩出胎头时,胎头嵌入过深,取头困难手法粗可造成切口裂伤延长,本研究中因切口裂伤延长发生出血17例(12.50%),因此提高厌生手术技术很重要。

3.2 治疗措施的选择。①药物治疗:我们应及时适时应用宫缩剂,积极处理产程,勿盲目观察及过长试产。本院常用催产素10IU、麦角0.2mg守体注射,静脉20IU+5%葡萄糖500ml静滴,边按摩子官,出血稍有好转时,应立即缝合切口恢复子宫肌层的完整性,有助于子宫收缩力恢复,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及宫体给与催产素20u促使子宫收缩及胎盘剥离口切开宫壁吸取羊水时,术者和助手同时牵紧切口两侧,减少出血,胎儿娩出后迅速钳灾予宫壁,防止切口出血。同时快速补足血容量。针对宫缩仍不理想时,可选择应用前列腺素PGF2a0.5~1.0mg宫肌注射30~60s即可起效。在应用各种宫缩剂应用时我们要注意剂量不宜过大,因子宫肌中宫缩剂的受体量有饱和点,超过饱和点出现快速耐药性,药效减弱。②官腔纱条填塞:官腔纱条填塞术是产科领域中较古老的方法,不但可争取产后出血抢救时间,而且对保留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生育机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对顽固性产后大出血效果好,顽固性产后大出血系指产后出血经用子宫收缩药,按摩子宫,置冰袋等措施均未能奏效的出血。此类出血原因多为子宫整体及局部收缩不良。本研究中显示对此类出血用宫腔纱条填塞,方法简单,见效快。通常方法是用长6cm,宽8cm,厚8层的无菌纱条,从宫底两角部开始,顺序折叠填塞宫腔直至下段子宫颈处,不留有空隙,宫纱末端送至阴道内,24h取出。该法简单,但填塞时的手法必须正确,不能留有死腔,术后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该方法如应用不当,反而易引起感染、出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宫腔纱条填塞术具有方法简单、止血迅速且效果明显从而避免了子宫切除等优点。本组20例宫纱填塞,均在使用各种止血措施无效后采用。避免了子宫切除的发生。但是如果宫腔纱布填塞后仍然有活动性出血,出血量≥2000ml,且仍然继续出血或经治疗后DIC不能纠正,应考虑切除子宫。一般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但对于前置胎盘或羊水栓塞者应行全子宫切除。

3.3 子宫切除。子宫切除是阻断大出血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子宫次全切除费时不长,手术简单,特别是上述方法无效,做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髂内动脉结扎最后仍无效时。本研究中我科行3例子宫次全切除,挽救了产妇生命,有1例孕妇死亡。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决定切除时应把握好切除时机,在产妇已发生严重休克、循环衰竭时方考虑子宫切除则为时已晚,尤其产妇有凝血机能障碍时更应及时做出决断。

3.4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和产前保健:产后出血量与产前因素有关,因此必须加强计划生育和产前保健工作,做好避孕指导,减少人工流产次数以减少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加强孕期保健,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提倡住院分娩。②注意切口的选择:选择子宫切口要避开胎盘,避免切断胎盘。在切口处有横跨之较大血管先予缝扎两端。术前根据B超图像确定胎盘附着位置以及羊膜囊的位置、胎方位选择合适切口,能及时娩出胎儿。如胎盘位于下段右前壁,应先从左侧切入:如位于左前壁,应从右壁切入;如下段前壁全被胎盘占据,不能避开时,只能从子宫下段切入,此时应迅速切开胎盘进入羊膜腔取出胎儿。③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剖宫产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术最常见而且重要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力会威胁产妇生命,故应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快速、有

效的止血方法。

综上所述,在抢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要采用各种措施,综合治疗,抢救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出血量、生命征,如保守治疗确实无效,也应不失时机行子宫切除,以挽救生命。

参考文献

[1] 刘丽霞.242例剖宫产手术中出血临床治疗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3):16~17

[2] 郑曙红.剖宫产大出血15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8,28(2):75~76

剖宫产术范文6

【摘要】目的:分析在二次剖宫产中所受到的首次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影响。方法:收集近3年间(2009年―2011年)进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87例,其选择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并不相同,分析组的病例选择的为新式剖宫产(47例),参照组的病例选择的为子宫下段剖宫产(40例),比较在二次剖宫产中两组的术中指标(失血量、愈合、用时、粘连)和术后指标(排气)情况。结果:两组的愈合情况比较无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均有差异性(P

【关键词】二次剖宫产 剖宫产术式 新式剖宫产

在妇产科手术中,剖宫产的占比逐渐增高,是临床上用于终止高危妊娠、助产的有效方法之一[1]。目前可选择的剖宫产术式有很多,相应的麻醉方法也不同,加大了手术的安全性,在众多术式中新式剖宫产因其优越性被广泛使用。近年选择实施二次剖宫产的病例在不断增多,手术中发现新式剖宫产对其存在严重影响。本文中收集近3年间(2009年―2011年)进行二次剖宫产且选择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并不相同孕妇87例,比较个指标情况以分析其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近3年间(2009年―2011年)进行二次剖宫产且选择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并不相同孕妇87例,年龄不超过40岁(24岁最小)。分析组的病例选择的为新式剖宫产(47例),均龄为32.1岁,孕龄为39周(均值);参照组的病例选择的为子宫下段剖宫产(40例),均龄为32.6岁,孕龄为39周(均值)。分组后的资料统计比较不存在差异性。

1.2 方法

87例病例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后,按照正常的手术操作采取下腹部横切口将首次的剖宫疤痕切除。比较在二次剖宫产中两组的术中指标(失血量、愈合、用时、粘连)和术后指标(排气)情况。

1.3 数据统计

将部分数据处理为(s±x),并使用t检验的方法,其他数据使用卡方检验法。

2 结 果

两组的愈合情况比较无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均有差异性(P

3 讨 论

3.1 产生粘连的原因

上一篇伦理原则

下一篇职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