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居住区景观设计流程范文1
关键词:住区景观;设计管控;景观视觉效果;功能
1住区景观发展概况
1.1模仿公园式绿地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住宅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居住需求,对绿化关注对不高,居住舒适度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开始注意生活品质。一些单位开始为普通职工配建职工家属院式住宅,优化服务需求,增加活动设施及绿化配置。加之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人们对社区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此外,居住区绿地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绿地的形式类似于城市开放公园,道路将居住区和绿地分而划之,形成公共绿地,这也是小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1.2景观多元化发展阶段。有了前期的积累和国外住房模式的引进,房地产公司加大了对住宅景观的投入力度,各种设计风格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高品质的居住小区。这一阶段,景观设计追求平面的图案感,着重关注平面构图关系,高容积率的土地鲜有出现,大型多集群社区减少,景观营造手法发生改变,住区景观设计日益关注小区内业主的体验。在此期间,一些房地产公司制定了住宅景观管理和控制体系,以创建具有特色的景观风格,同时,注重提高住宅景观质量,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1.3景观设计标准化发展阶段。此阶段开始时,住宅景观风格不再受景观专业人士规划景观的约束,多种样式的整合及元素的穿插使用备受推崇,对大型景观设计的热度降低了,也不再追求平面图案化视觉效果,更加关注景观的空间关系和功能体验,也就是植物造景。景观设计师的研究重点从硬场景的表现转向软硬场景的研究及整合,甚至许多设计机构都配备了专职的绿植配置人员和设计部门[1]。1.4强调住区景观功能阶段。2016年,绿地集团提出了名为“理想家”的产品概念,从社区景观环境于客户日常生活出发,深度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从景观功能设计着手,进一步提升产品力。在设计住宅景观空间时,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生活方式,配置专门性的活动设施,不断满足人们对户外活动的需求。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发景观功能,增加更多人性化服务内容,引入现代科技,营造智能家居新典范。至此,房地产行业各大房企开始加强景观功能探索,不断研究和改进住宅景观设计和控制,并在景观类别中阐明社区的功能要求。
2现阶段住区景观存在的问题
2.1成本与景观品质的平衡问题。住区景观直接反映了产品的溢价,与此同时,产品的价值不能很好地在景观设计中反应,房地产公司想利用景观设计反映产品质量,但投资少,担心影响整体收益。然而对景观设计的低投入,又会降低景观总体质量。根据产品、客户、经济等方面的需求,景观专业人士正努力在成本和美化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在景观造价限定的条件下,慎重思考景观品质如何满足产品定位。2.2消防场地对景观空间的影响。当前,消防规范日益严格,对设计及验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室外消防系统的增设加剧了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这会对景观产生负面影响,压缩景观空间,并影响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影响绿地组成和布局,一些房地产公司通常在首次验收后采用改造的方法[2]。也就是在消防部门完成一系列消防验收工作后,再改造原始的消防场所,在此期间引入景观设计,满足符合人们审美需要的绿化设计效果。为后期的改造埋下了较高的安全风险与隐患,增加了后续消防工作难度,因而近年来,消防场地景观化设计已成为景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3景观空间活动功能的不合理性。现阶段,居住区居民对景观空间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地产企业未对居住者活动功能空间真实需求进行研究和考虑,其产品并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在某些居住区中,车道一侧设置儿童活动空间,存在安全隐患,而鲜有人使用。住宅区内活动广场的缺失或是面积少,导致人员活动占用球场等其他运动场地,原设计活动场所失去了价值,出现混乱使用的现象。
3住区景观设计管控要点
首先,住区景观设计的过程控制。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房地产公司应与各类与工作相匹配的公司、团队建立相互协同共进的合作模式。设计管控流程分为设计预控阶段、设计中控阶段、设计后控阶段,分别与设计成果出图、施工过程效果把控、项目后评估一一匹配。通过评估,对项目设计管理流程、要点、管理动作进行沉淀,从而更好地为未来项目服务。其次,住宅景观设计的质量控制。是指在住宅景观设计的管理和控制中,使用标准化设计技术和标准化模块,以达到理想化的把控住宅景观设计质量的目标。最后,住宅景观设计的成本管理。在住宅景观设计管理中,意味着要建立标准化的成本模块,以更合理地管理和控制景观成本[3]。
4璞樾门第项目景观设计管控
4.1总体设计管控。该项目获得批准后,设计部立即启动项目的景观设计招标,根据项目的新中式设计风格、新城TOP级的产品定位,从主流市场中选择4家合适的单位进行邀标。通过公司成本部及设计部对商务标和技术标(设计服务建议书)的评标,最终确定奥雅成为该项目景观设计单位,并明确主创设计团队成员。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部景观负责人运用景观设计任务书,为设计师明确项目定位、限额指标、设计内容、设计深度、设计界面、设计成果提交时间的要求,减少了设计过程中非技术性、非必要的重复修改。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设计部积极互动,保障景观设计成果与建筑、室内等分专业的匹配性,设计造价是否满足限额指标,设计调性是否与项目整体定位与调性匹配。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设计部景观负责人与设计院针对新中式风格景观材料进行反复筛选,确定了最终应用的景观材料。在项目施工招采过程中,对投标单位宣讲设计意图、设计材料、主要节点,保障投标单位在充分理解图纸的情况下,合理报价、合理中标。在施工过程中,协同景观设计师对景观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实时跟进项目现场施工进度,及时纠偏施工中存在的错误,对现场施工难点进行技术指导及优化。在项目景观全周期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优势,推动施工单位共同完成项目的完美呈现。4.2功能标准模块的应用设计管控。在璞樾门第项目中,景观设计应用新城体系内部分标准化设计模块,重点强调对居住区入通组织功能的设置。值得一提的是,在入口采用标准化模块时,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和控制,合理设定人车分流的基本功能,活动场地采用标准化模块,划分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以满足这2个年龄段的场地使用需求。4.3成本设计管控。在住区景观成本管理和控制上,很好地利用了不同植物配置方式,打造不同的景观节点。结合项目主次节点、名贵树种与景观材料做好等级分配,并合理地隐藏低成本的投资区域。减少远距离景观和背景景观成本,提高景观体验的整体效果。节省成本和保持效率是指使用合理的模块化景观设计,减少美化成本。4.4景观设计专项管控。住区景观成本是房地产公司在景观建设中考虑的第一个因素,成本管理贯穿从景观设计到景观建设完成的整个景观建设过程,景观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决定了整个景观建设的成本控制结果。本项目被定位为集团的重点项目,要求展现新城的产品力,项目完成后获得多个奖项,新城在上海地区的品牌形象、产品力都得到了良好的展现。4.5景观设计落地还原度管控。使用标准化的设计管理和控制,结合项目资料,严格把控还原度的管理,有效解决住宅景观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设计阶段的审图要点、风控点,招采过程中的材料选型定样评审表,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巡检还原度评审表,现场景观实体样板段评审表,层层把关,从而保障设计方案到现场极高的还原度,满足了景观的实际展示效果需求。
5结语
璞樾门第项目在整个景观建设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标准化设计管理和严谨的管控方案,在景观示范区首开阶段就实现了预期的景观效果。实景景观的展示促进了销售,并助力营销,交付区巩固了企业在青浦城区的行业标杆形象。与此同时,在新城璞樾门第项目的实际应用中,对景观设计采取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优化措施,将会在后续的实际应用中得到引入和提升,从而形成用于构建后续优质项目景观的新模块。
参考文献
[1]罗丽君.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管控要点———以上海城开•珑庭为例[J].现代园艺,2018(10):171-172.
[2]代玲丽.居住区园林景观示范区浅析———以唐山中建府示范区设计实践[J].中国房地产业,2020(11):266-267.
[3]严璟.景观施工设计与住区成本管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1135.
居住区景观设计流程范文2
Abstract: The water landscape is the key element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spac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water landscape situation in urban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design methods of ecological wetland rainwater harvesting, wetland plant utilization, revetment process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sculptures in residential areas, constructs the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to integrate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landscape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proposes the design ideas for waterscape landscape for improving the living area.
关键词: 节能;生态湿地;景观设计;雨水利用
Key words: energy-saving;ecological wetland;landscape design;utilization of rainwater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139-02
1 概述
1.1 生态湿地的理解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湿地公约》定义的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1]。狭义的定义通常把湿地视为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 [2]。
1.2 居住区湿地的分类 居住区湿地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依靠天然的水体,完全保留自然景观的形式;第二种是把天然水体引入居住区,将人为的创造湿地景观的形式;第三种是人工开挖水体,建造的人工湿地景观。无论是那种水体来源方式形成的湿地,都应与所处地域的生态、文化等环境相融合,在充分尊重原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加以开发利用。对于依靠自然水体的湿地景观应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以保护原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合理安排水循环及排污系统。
1.3 湿地的景观功能 居住区湿地景观具有良好的水体景观效果,又具有生态节能的功能。可以在模拟天然湿地生态基础上,通过艺术手法合理配置造景要素再现或模拟天然的湿地景观。居住区湿地景观是融合诸多造景要素的居住区绿色生态空间,具有生态、观赏、游憩等多种功能。
2 目前居住区水景存在的问题
2.1 居住区水景的优势 居住区湿地景观多数能够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水系,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水生植物,以植物软化生硬驳岸线,丰富了水体植物景观层次,并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湿地形式净化水质,在水体重放养各种水生动物,如鱼类和贝壳类,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和生物多样性。
2.2 居住区水景现存问题 根据调查,目前多数居住区水景追求形式而忽视生态净化功能,硬质河床基底,用混凝土等硬质手法处理底层和驳岸,阻断了水体的自然循环,造成水体水质恶化,有些甚至变成死水污物聚集,再者,有的居住区忽视对雨水的运用,人工湿地运用比较少,没有做到节能减排。最后,设计中对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合理的选择具有净化水体功能的植物,另外,水景植物种类不丰富,配置仍显单调,植被驳岸过渡僵硬,缺乏自然感,尤其是在立面设计和季相变化方面尤为突出。
2.3 解决方法 营造湿地景观时应按照自然的水理, 采用生态的方式收集利用雨水,使水系循环起来,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再者,加大运用人工湿地形式,构建水体循环系统,防止水景中出现大面积停滞水域,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滋生大量的细菌和藻类,使水质变差、发臭等。
3 居住区生态湿地景观设计
3.1 结构设计 一般说来在居住区内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结构包括防渗层、基质层、植物层、水体层等。防渗层的设计,常见的人工衬里有沥青、合成丁基橡胶和塑料膜。基质填料设计,一般有土壤、砾石、砂、沸石、碎瓦片、灰渣和含铁质或含钙的填料等。进出水系统设计,要注意避免水位高差产生的水压力影响。另外,河床中水面浸没植物根系的深度应尽量均匀,湿地的长宽比L/W通常采用1s1,河床深度一般根据所栽种水生湿地植物的种类及根系的生长深度来确定。
3.2 雨水利用设计
3.2.1 雨水收集 利用道路旁不透水的卵石溢流道收集雨水,并通过植物净化,之后顺着地势高低集中汇集到湿地水体处或者通过地表径流流入生态溪沟。
居住区景观设计流程范文3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化 设计 质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行业不断改变与深入,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逐步提高。各房地产开发商都加大了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纷纷提出创建园林城市,园林小区,有效地改善了住宅小区面貌和住宅小区环境,进一步提高了住宅小区品质和环境。住宅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住宅小区绿化工程的设计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是决定住宅小区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完善住宅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园林绿化设计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多年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管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设计目标及原则
我们认为,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丢弃原有落后的环境,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园区居住区相对独立,外环境的特点,景观设计以营造生态功能良好的环境空间,功能完善的景观空间,成为具备现代文化信息流的居住园区,适应现代社会创业发展的理想人居家园。集休闲娱乐、健身康体、悠闲宁静等功能于一体,达到园区景观与城区景域环境协调统一,园区景观生态环境与建筑特色统一。以此构建现代新型的居住社区与城市和谐相融的宜居园林院落。
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民为本要确立“以民为本”的正确导向, 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与休闲的要求,结合小品、园路、小型绿地广场、健身场地等各种方式来促进居民和自然的亲和性,而不单单为绿化而绿化,要为居民创造一个自然的空间与融入他们的生活情趣。
坚持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在树种选择上,应以本地骨干树为主, 并适当选用经过长期考验适应本地风土条件的外来树种; 同时选用能够挥发有益人体健康物质的树种, 以及适当的花灌木、彩叶、地被等,,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坚持多功能综合性的原则,在树木构成的框架之下, 设置不同规模的草坪和疏林草地, 以及多种类型的活动空间, 来满足居民各类户外活动的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沈阳的气候状况、季向变化、植物组群类型、小区周边的环境特征及小区内的立地条件,,结合景观构想、健康功能和当地居民的游赏习惯确定绿化树种。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因此,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居住区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根据生态园林原理,在满足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我们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渊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因此,如何在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也是设计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乐的要求。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二、设计团队的选择
要想保证园林绿化质量,选择优秀设计团队是一种必然的。对于园林绿化设计企业来说,把园林绿化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是当务之急。因此,选择设计团队选择至关重要。
选择有专业的园林绿化设计资质的企业,在工程施工地有成功优秀案例。
进行园林设计单位招标,优先选择方案好,报价合理的单位。
3.选择由设计师自创的设计公司,直接与甲方专业技术人员接洽,效果更融洽。
4.在已完成的多个项目中和甲方配合和谐的团队,让甲方的管理团队省心放心的团队。
三、保证质量品质节约成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园林景观绿化的需求日趋强烈,要为居民提供和谐舒适、生态自然的人居环境,同时又要兼顾成本节约,是设计师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成本节约不是简单的降低造价,而是在有效的成本控制下,创造最好的景观效果,满足销售的需要及居民的使用需要。
这里以沈阳府城铭邸的园林设计为例,谈谈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成本控制。府城铭邸林设计通过运用各种景观设计手法,巧妙地将水景、绿化、道路、广场、小品雕塑、石景、活动设施等景观元素与简约的建筑有机结合,丰富各园林景观空间,在满足居民交通、游赏、活动要求的同时,兼顾各单元的个性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通过种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花草树木,形成可居、可游、可观的景观家园,使景观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造微地形有利于空间的划分,通过空间变化及植物的搭配,可丰富小区的景观效果。疏密有致、开阔与密闭结合,是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通常设计师会运用景墙、密植中层灌木地被、构筑物等元素达到分隔空间的效果,但如果人造微地形设计得合理,同样可达到设计师想要的效果,而且建设成本比景墙、地被、构造物低得多。
四、设计流程的评审控制
设计前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将之量化,弄清楚基地、气候、环境、时间、市场、造价、政策等因素对绿化影响,全面进行分析,并提供给甲方设计方面的依据,做好设计前方案的评审。设计前对每个设计师都有详细的工作描述,每个人在设计之前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该对谁负责,分工明确。一定要把方案深入到扩初及施工图,有力的控制设计流程和质量,项目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是不同的,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时间比例大致为1:1:2。一般来讲,施工图绘制的时间最长,因为这是将设计变为现实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图完整性是施工人员能按图施工的依据,尽量减少含糊不清,减少施工纠纷最有效的办法。施工图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每一个节点、细部都要有交代,施工图cad版面也要求美观,这是设计的一部分。在进行正式绘制前,要做好图纸的评审工作;在施工图绘制阶段,为甲方做施工招标的准备,提供一份技术说明,内容从多个方面对设计中牵涉到的材料、色彩等做技术补充。
施工交底配合阶段工作 ,施工图阶段结束之后,要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此时由设计项目负责人协助甲方进行施工招标。施工招标文件是由施工图、技术说明和招标书组成。保证图纸和文件内容齐全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保证招标清单的精确度。
一个精品工程,要通过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场地、后期养护方面完美结合才能实现。作为设计人员方图纸完成后,要根据设计、材料、现场、实际状况从多方角度对图纸进行完善,实现图纸、材料、工艺、现场完美的融合,图纸依现场地形实际变化和植物材料施工工艺景观再造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软硬景衔接,植物配置要和谐,栽植深度、树穴整理、支撑、朝向、观赏面等工序都要符合标准,使景观效果在现,体现园林绿化设计质量与品质。
参考文献:
于静,李瑞芹.浅议居住小区绿化设计[J]. 北方园艺,2006 .2
贾俊丽.城市居住小区绿化种植设计[J].太原科技,2007 .5
汤艳. 浅谈居住区绿化种植设计[J].北京农业, 2007.5
居住区景观设计流程范文4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水景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水景技术已成为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内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多数造景都离不开水的点缀,借水景可以构成各种格局的园林景观,凸显自然的气息。与此同时,水景也在调节居住区小气候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景建造发展至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涉及到的方面较多,除水体自身的建造、维护技术以外,还与周围环境(山石、动植物、铺装、景观建筑物等)的影响,与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土壤PH值等)的影响均有关联。因此在水景施工时应综合考虑诸多自然和人工因素,最大限度的发挥技术优势,以优美的水景形式丰富、优化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
居住区园林水景的种类
就目前而言,按照建造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其一,自然型水景。利用居住区原有地形或土建结构,描摹自然界水景建成,在自然式或中式风格的住区园林景观中较为常见。形式包括水池、小型瀑布、跌水等。其二,人工型水景。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建造有明显人为痕迹的水景景观,在现代或欧式风格的住区园林景观中较为常见。这类水景近年来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应用的较为广泛,形式包括喷泉(雾)、叠水、水墙、水帘等。
居住区水景建造的基本要求
3.1水景在设计上的要求
水景在设计上主要发挥如下三种功能。第一,美观性。水景设计首先要发挥艺术性,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它的美感。水景按照其形态,基本可分静水和动水。静水水面平和、波澜不惊,如水池、池塘等。静水可以映射周围的植物、山石、景观建筑等景物,搭配一些亲水的或水生植物,动物等形成动静相宜,妙然成趣的景致,让人浮想联翩。动水顾名思义就是在流动中的水,包括流水、落水和喷泉等。动水本身充满生机与活力,除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之外,在声、光影、与人的互动性方面都有所涉及。一般是居住区内人群聚集的场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第二,水景作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作为景观序列的主景或配景出现。水景作为主景时,是整个住区园林景观的焦点和重心所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静宜的水池,配以相应的景观建筑(亭、榭、桥等),形成开阔疏朗的空间。也可以是各种水旱喷泉,瀑布、跌水等,面积相对较小,但视觉冲击力很高,常用在中心广场、入口景观区等重要位置,是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
水景作为配景时,可以成为重要景点的背景,也可作为景观轴线,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背景的水景主要是指静水,如较大面积的人工水池、自然的池塘就,它们和草坪一样,可以较为和谐的衬托、突出周边的景物。流水是最常见的景观轴线,它作为联系各个景点的纽带,加强了园林景观的秩序,形成了完整的景观序列。
第三,调节生态,协调环境。水景不仅在视觉上发挥作用,也对居住区内的小气候环境起到调节作用。面积较大的静水域可以适当的调节周边环境温度。动水如瀑布、跌水、喷泉等,不仅可以调节温湿度,在水喷发和滴落的过程中,可以带走空气中的灰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水边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升空气质量。而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为水中的鱼类等提供食物和养料,形成小生态圈。同时水边植物和水生植物的搭配也极具观赏效果。
水景作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建设好自身的同时也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的考虑到所处的地形地势,原有水系状况,土质状况,地下管线情况,周边建筑,景观设施,植物,铺装等的布设,从而使整个居住区景观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3.2在施工技术上的要求
相对于其他景观形式,水景在施工技术上较为复杂。所涉及到的专业较广,涵盖的内容较多,施工的工艺和采用的材料种类也很多。对于居住区来说,要做好一个水景,基本上要考虑到池底、池壁、驳岸、水闸、喷水系统、照明系统等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在保证艺术效果的同时,仔细研究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使用材料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充分协调各个专业,保证施工质量,共同为水景的质量与效果服务。
3.3在经济性方面的要求
对于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来说,在经济性上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考虑到视觉效果、环境效应,也要考虑到建造的成本、运行的成本以及日常维护的成本等诸多经济要素。所以在水景的建造上,也要着重考虑其经济性。在设计上,充分利用原有水系和地形地势,优化水景造型,动静搭配等都可降低建造和运行的费用。在施工技术上,选用合理的建造和施工材料,保证施工的质量,降低日后的维护费用。使水景建造在经济性上达到最优化。
居住区园林景观中水景的施工技术
4.1水池
水池作为人工型水景里主要的类型,在居住区园林景观中较为常见。水池的种类较多,形态各异。在设计上参考规范要求,水体的进、排水口,溢水口和闸门的位置要满足泄洪清淤的要求。非观赏性的设施要隐蔽,不宜暴露于人们的视线之中。在水深要求上不宜过深,近岸2m内的水深不超过0.7m,若超过宜设护栏,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使用安全。其施工工程基本上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地基与基础工程、池底和池壁的施工、防水工程、给排水工程等。池底常用的材料是混凝土,除此之外还有灰土层池底、聚乙烯薄膜防水层池底、油毛毡防水层池底等。采用混凝土池底时可以在池底贴蓝色或拼贴图案的瓷砖,起到美化水池形态的作用。若水池造型不太规整,较为丰富时,应注意设置伸缩缝。池壁宜采用垂直型,避免泥土的淤积。常使用的材料有混凝土、砖石或水泥,并辅以各种饰面砖加以装饰,可以形成美观、风格各异的艺术效果。
4.2驳岸和护坡
驳岸和护坡都是水景常采用的岸线形式。它们均以承接水体和陆地为目的,保护坡岸的稳定,减少水体和雨水等的冲刷。在居住区水景中,由于水体面积不大,自然地势不明显等原因,常采用驳岸作为岸线形式。
驳岸分为自然式和规整式两种,自然式驳岸常用山石砌筑,用于水体面积较小,水位较为稳定的中国古典园林或自然式的园林景观中。规整式驳岸用砖石、混凝土等砌筑成整形的岸壁,用于面积较大的水域。驳岸的结构包括垫层、基础、基础桩、墙身、压顶、沉降缝、伸缩缝等。
4.3喷水池
居住区水景中使用的喷水池类型多种多样,如喷泉、瀑布、跌水、涌泉等,在美化居住空间的同时,也调节小气候环境,深受人们的喜爱。常用的喷水工艺流程为,水源由进水管(若水压不够,则需流经泵房)进入喷水槽,通过分水器至喷嘴喷出,池内水位升高后于顶部的溢水口流出至阴井或回流至泵房循环利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中的喷泉常结合高科技手段如:声、光、感应系统等,制造出富于变化的,具备很强吸引力的水景景观。
5.结语:总而言之,水景景观在当今居住区园林景观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注重居住区水景的特点与特色,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结合施工环境来分析施工技术细节。对于水景施工的材质和水源,要尽量选用经济实用的,既满足美观、可靠性,又要保证安全、环保,使得水景景观符合当代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参考文献:
居住区景观设计流程范文5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规划;绿化植栽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及城市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也随着老城区开发的加快逐渐由松散的居民户向住宅小区转变,小区便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许多景观或环境艺术设计师眼里,植物种植设计居于次要地位,常常是在总体方案确定时,再扩初图或施工图阶段再进行绿化设计。这样的设计流程常常会造成初始设计方案没有充分考虑整体景观空间的形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植物景观在整体中的作用,后期的种植设计与前期方案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造成软景植物与硬质小品在空间尺度、体量、形态上不协调。
1、住宅小区的特点
1.1、住宅小区居民的特点
小区居民是小区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既是环境的一部分,也是环境的利用者,小区居民对小区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在分析小区居民特点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
(1)住宅小区居民活动时间较为集中且较为频繁,具有人口密度大的特点,所以小区居民对小区景观设计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关注度也比较高,一般都是希望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设施和优美的环境。
(2)住宅小区居民职业各不同,且年龄结构层次多样,各有各的生活习惯,所以要求小区环境的多样化,“宜居”则是小区居民对小区环境的共性要求。
(3)考虑到现代城市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紧张而单调的工作内容往往容易造成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一般又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们的身心往往感到比较疲惫。
1.2、住宅小区空间分析
目前,在居住区环境塑造方面还存在一定误区,诸多弊端出现在居住区环境设计方面。尽管功能比较齐全的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但是提高小区容积率是唯利是图的开发商的普遍做法,楼间距较小,楼房布局紧凑则是一般小区的空间特点。再加上相关的幼儿园、饮食、小百货、卫生等服务设施,这样留给景观环境的空间就更狭小了。
1.3、住宅小区环境的生态系统分析
(1)人为因素在住宅小区生态系统的体现
为了影响和控制生态环境的某些环节和过程,通过小区物业或者是景观设计师,在自身景观需要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特定的植物使小区的景观明显存在人工痕迹,使系统中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明显出现改变,相关的断链现象在物质、能量循环中十分明显,生态效率低下。
(2)生物多样性在住宅小区的生态系统中明显较少
住宅小区内的植物品种与自然界相比非常少,这主要是人类活动和人为选择的原因造成的,野生动物几乎不可能在小区中出现,这样造成小区内的生态系统呈现出敏感和脆弱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
2、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的重要性
居住区绿化景观是人们对小区环境的第一认识,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绿化是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可提供居民户外休闲、观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提高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和自然基础,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优美、良好、舒适、丰富多彩居住区环境绿化,是对住宅建筑自然环境的恢复,对城市人工环境中自然氛围的完善和对城市绿化的补充,是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绿化环境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3、住宅小区景观规划中的绿化植栽设计
3.1、参与空间的组织―骨架构成
在景观规划中,构成空间的基本元素,如平面上有各种硬质铺地、道路、广场.水面等,立面上有景墙、台阶、亭、廊架、树池、跌水以及各类乔灌木。通常设计师会利用各种硬质铺地和建筑小品来创造空间,但在居住小区内,空间充斥着大量住宅建筑群体,从立面上看人工建筑的质感显得十分生硬。随着环保、生态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落成的高档居住小区环境景观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艺术形态外,还注重其舒适性和生态性,从而引申出一种概念“绿量”,即绿化植被占空间的体量比。一个良好的小区景观,要有一个良好的景观布局、绿化层次丰富、色彩多样、“绿量”适宜的生活空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根据植被在空间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两点:
(1)作为空间的主要构筑体
比如树阵广场,用几何式或规律式的排列来表现植物群体几何空间的美感。这种种植方式常常用于空间尺度较大,周围硬地较多,建筑群体较为生硬的地方。此类植物造景手法一方面利用植被“软”的质感来调和空间,另一方面其几何状的形态与硬质铺地及周边建筑协调起来。这种设计手法对树种形态要求较高,树形应挺拔、规整、高大,各树木规格体量应一致,常用的有棕搁科的银海枣、霸王棕、花棕,阔叶乔木,如榉树、银杏、桂花(见图1)。
(2)作为硬质景观小品的次要构筑体
在小区中庭设计中,往往会出现景墙,跌水或在泳池边出现水中树池。此类景观空间中,植物居于次要地位,对空间起补充和软化作用,参与空间排列和完善。如在景墙跌水池,景墙背面种植一排华棕作为景墙背景,在跌水池两侧种植鸡蛋花,可形成立面高低变化(见图2)。
3.2、作为空间主要组成部分―肌体组成
居住小区由于功能和布局的要求,景观平面可相应分为主次入口区、中庭主景区、组团休闲区及户前绿地等。这些区域中人流活动较多的地方,如入口处或公共中庭区,设计师常根据地形和功能的要求在视线焦点处设计一些景观点(即兴奋点),这类节点景观往往是硬质景观或硬质小品结合部分植被来表现人工造景的主题文化和艺术的美感。
在较为开阔的地点,如大面积草坪,可采用孤植,孤植2~3株,种植在草坪上的树旁配上景石可形成独立的景观点。可以选择一些体量大、树形丰满、形态优美的树种,如榕树、樟树、大桂花树、垂阳木、棕榈科的加拿列海枣。此种手法应注意:(1)空间开阔,位置合适,种植点视线的焦点;(2)疏植树与周围大体量建筑群应有适当距离,避免大体量弱化其效果;(3)种植点背景应干净,色调可单纯些,如有其它植被,应尽量简洁,以强调其独特的形态美。
在视线次要焦点的绿地内,可采用群落式种植手法来创造景观点(即丛植)。群落植被可由单一群落构成或2~3组大小群落组合而成。设计上要注意树种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林冠天际线的变化,尽量形成平面纵深层次丰富的景观。竖向高低变化自然,色彩匹配合理(见图3)。群落式种植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选择一种主题树种,并以此为基,其余乔灌木应与之协调或衬托式对比,突出主题数种的形态效果;(2)植被群落品种不应太多,乔灌木共3~4种为宜,避免立面过于杂乱,(3)如植被群落只有一种乔木,则其规格大小可以适当变化,可形成错落林冠线。如群落中乔木达到3种以上,且数量较多,则每种乔木应尽量统一,不同品种间在竖向立面上应错落开来,在平面上相互组合、穿插,在整体上显得大气而自然,(4)常绿与落叶树或观叶、观花树可相互搭配,可产生季相变化。
结束语
在具体项目中,植栽设计应结合不同空间,不同建筑排布形,选择合适的树种和布局手法,利用植物形态、色彩来营造亲切、舒适的空间景观。
参考文献
[1]陈劲东.住宅小区景观规划中的绿化植栽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09,07:105-106.
居住区景观设计流程范文6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设计要点
1.引言
高技术产业园区不但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城市空间环境景观营建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它们大多依托大中城市设立,地处城市边缘,既依赖于城市完善的服务设施,又有较好的区域绿色环境,这里高技术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1]在规划建设上,高技术产业园区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良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符合高技术发展的空间创造等。[2]基于此,它的景观设计必然有别于城市一般区域的景观设计。
2.高技术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2.1 所依托城市的本底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城市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城市格局与肌理、建筑形式和风格,加上当地居民的素质、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以及城市的社会经济水平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本底特色,决定了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点,这是景观特色形成的重要手段和方法。[3]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必须兼顾城市本身,与所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空间结构、城市定位、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2.2 园区总体定位与功能布局
不同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具有不同的定位和经济实力,在创新能力、文化氛围、建筑风格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这些基调对园区景观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园区的景观设计必须以其总体定位为出发点,对文化基质和经济基础加以分析,从而处理物质环境和进行空间与景观设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般由生产、研发、教育、居住以及公共服务等五大功能构成 ,各功能要素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呈现功能混合布局的特点,使功能组合达到有机、自然、高效的最优组合状态。园区景观设计要考虑功能分区来进行具体布置,使其既要各具特色,又多样统一,布置丰富多彩。[4]
2.3 居住工作者的特点
高技术产业是研发投入高,研发人员比重大的产业,年轻、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构成了从业人员的主体。这些从业人员面临着不断创新、保持竞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这样的工作特点对具体的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景观环境要有助于缓解从业人员疲劳和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的质量。[5]要吸引和留住高技术人才并使之愉快的生活、工作,除了具备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便捷的信息交流、奋发创新的工作氛围、适于居住的生活氛围外,营造良好的园区景观,创造自然、生态、宜人的整体环境也是重要条件。
2.4 园区不同功能空间的特点
生产空间以厂房为主,造型相似、形式单调,室外空间组织简单,久而久之会使工作者容易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应增加活跃元素,丰富建筑形式、变化建筑色彩、美化室外环境,产生刺激,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研发工作枯燥而艰苦,需要有优美、宜人的环境来缓解压力,松弛神经,激发创造力。办公空间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场所,对于自主和交流的要求都很高,在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交流与协作。居住空间则应多样化,注重多层次、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归属感、识别性,提供高档次、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空间,以满足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人对居住环境舒适、宜人且能够展现个性的要求。[2]
3.高技术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要点
3.1因地制宜、保护生态
作为高技术活动承载体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应亲和山水,在景观设计中应遵循自然式、乡土化、保护性的原则,借助当地自然环境,突出地方特色。要将园林景观建设与当地景观基底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持原生植物群落、维持原生地形,充分利用既有自然地形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形象。要多了解园区文化,挖掘出园区文化特色,将景观建设与弘扬园区文化、彰显园区现代文明相结合,把高技术产业园区真正建设成体现差异,体现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区。
3.2 合理的园区布局结构
园区总体布局应力求做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相统一,有效地保护好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在产业功能布局中,突出体现人本精神,方便高效为先。[1]由于高技术产业一般无污染,并且其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又有多层次的需要,使得生产生活混合布局成为可能,呈现出功能混合的特性,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空间连续性,形成动态平衡的城市空间体系,进而塑造出协调有序、多样丰富的城市景观。
3.3网络化的园区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与整体绿化空间的衔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一方面结合园区范围内较大的河湖水系、山体坡地集中布置成片的“面”状绿地,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园区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小游园、边角地、庭院,以及道路、市政设施走廊绿化,形成“点、线”状绿地,丰富城市环境景观。绿化环境设计中,尽可能地维持原生地形,力求做到富有文化内涵、人工与自然相结合,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相结合,不同季相、不同花期的植物相结合,追求立体式园林,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3.4优美的道路交通环境
园区道路联接建筑群及景观节点,成为整个园区形态环境的骨架,是构成园区整体形象的主要因素。[6]园区道路设计除了满足行人行车安全畅通、地下管线布局、消防、避灾等要求外,还应着力创造特征明显,环境优美的道路交通景观。在路网规划上,推行“细而密”的路网体系,缩小道路宽度、提高路网密度,建立分级系统,形成安全、快捷、舒适的交通环境。在道路线型方面,直线与曲线结合使用,既容易与标志建筑形成对景,又利于道路沿线形成变化的景观。园区内还应形成完善的步行系统,与绿地系统相互融合,与商业设施和主要建筑的公共空间相贯通,建立起各个建筑间及建筑与绿地、广场之间的联系。在步行道设计上,可结合不同地段的主题功能与标志建筑,确定不同的母题,沿街建筑、开敞空间、绿化、硬地、小品等被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母题内,形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步道景观。
3.5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
公共空间作为园区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旨在创造一个供园区人员交流、休憩的场所,一个展示园区形象的舞台,其品质的提高对整体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形象的改善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公共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中,一是要体现时代感和地域性:在景观创作元素、素材、表现风格、造型、技法、材料等方面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品位,并对特定地域及其文化给予足够关注,体现地方特征,展示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二是要强调亲和力与和谐性:从立意、尺度、要素、材料、色彩等方面强调公共空间的亲和力,注重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强调景观要素与环境的和谐性,创造一种和谐完美的人文环境;三是要体现公共空间景观形式的多样性,运用建筑、雕塑、绘画、地景、影像、LED、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造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环境。
3.6 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
建筑空间形态是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技术产业园区的“硬件”环境。[2]建筑空间形态的塑造,要从建筑体量、建筑形式、群体组合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建筑体量方面,要考虑建筑高度和面宽对开敞空间尺度感的影响,并合理组织建筑群体的高度关系,提供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创造良好视觉效果。在建筑形式和风格方面,应体现现代、简洁、高技术的时代特征,并承载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在群体组合方面,通过灵活的组合形式构成有层次、有节奏的空间序列,形成各具特色的场所环境。具体来说,富有特色的大型公共建筑其本身就是一处现代景观,应从园区整体形象考虑,通过优美的建筑造型、高技派的建筑风格、高品质的建筑环境,打造地标建筑,提升园区吸引力;工业厂房应从厂房群体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考虑,并精心设计绿化、创作有特色的造型、配置不同的色彩,提升员工舒适度;居住建筑应注重社区环境的塑造、空间的识别性的树立,同时精心设计居住区内的绿化环境、人们的交往场所等。
3.7富有个性的色彩系统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它比空间实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营造景观特色。高技术产业园区色彩体系的建立首先应与城市文化、地方文化相融合,进而塑造富有个性的色彩环境。应避免出现工业区色调过冷或者商业区过于热烈等偏差过大的现象,避免杂乱无章的园区色彩造成视觉负担,甚至成为色彩污染。具体而言,在商业区使用倾向于醒目鲜艳、富于刺激的色彩,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娱乐空间倾向于活泼、鲜明、富于朝气并能调动乐观情绪的色彩;商务办公区倾向于含蓄的色彩;居住区倾向于温暖、明亮、柔和的色彩;工业区倾向于平和色彩,但应考虑适当采用亮色以活跃气氛等。[2]
3.8精致的环境小品设施
城市环境小品设施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城市环境、陶冶情操、增加空间的艺术水平,“点缀”城市环境景观。[7]在高技术产业园区中,环境小品设施的设计更能体现环境品质,彰显园区特色。[2]在城市环境小品设施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它们的比例尺度、色彩、主次关系以及形象的连续性,形成系统,在变化中求得统一。可以将小品设施的多种实用功能复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多种可能方式。还可将园区、企业的一些有特色内容,如历史元素、特色产品、卓越人物、精神象征等抽象为小品,既反映了历史文化特色,又展示了园区和企业形象,既增强开发区凝聚力,又提升了员工自豪感和归属感。
4.结论
高技术产业园受所托城市本底特色、园区定位、居住工作者、不同功能空间的影响,景观设计有别于城市一般区域的景观设计,在设计中应注意因地制宜,通过合理的园区布局结构、网络化的绿地系统、优美的道路交通环境、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个性的色彩系统、精致的环境小品设施等要点来提高园区环境景观水平,提升园区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叶岱夫,杨志英.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武汉科技学报,2005(2):18-20.
[2] 娄延辉.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设计初探一以西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段汉明.城市美学与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