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放经济新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放经济新体制范文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发展,我国在很多领域均取得了较多的辉煌与成就,其中我国的房地产业就是在经济的推动下而迅速崛起的一个行业。然而,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引人关注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会计内控方面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是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就是针对当前时期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途径,略陈管见,以供方家借鉴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企业 会计内控 实施途径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较为快速地发展与进步,从而推动了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创新,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大,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由于经济地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得以迅速崛起。其中,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而且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地位也是越来越高,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引人注意的问题,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实施会计内部控制是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的任务。本文就是针对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途径。
一、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民对高质量生活地不断追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有了快速地发展,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之中存在着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内控的认识不足
大家都知道,会计内部控制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间接的经济价值也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才能够实现,且需要设置较多的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出非常多的企业规章制度,要增加办事的流程与环节,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多地关注房地产商品的开发以及销售上面。还有某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片面地认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运行成本的控制或是会计控制或内部牵制制度等。这就说明了当前时期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严重不足,而且对其理解也存在着偏差,未能够真正地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涵义,有的管理者认为如果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那么就不能自由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有的认为搞内控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容易造成内部的矛盾等。企业应该认识到内控系统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与舞弊的一条有效措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应该把内部控制制度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环境较为弱化
当前时期下,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说是在一个会计内控环境较为弱化的环境下而发展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陋习的长期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而且还受到了长期行政、大锅饭思想以及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由于上述的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也阻碍了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的提升,然后政府看到了这些因素存在的弊端,进行了适合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理论上的政企分开在实际过程中却并不明显,在客观上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理财权,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遵循国际的指令计划,这就赋予了企业经济管理的行政色彩;从另一方面而言,对于企业经营不科学的企业的进行盲目地保护,从而又助长了这种“吃大锅饭‘的意欲。这对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并不能很好地实施会计内部控制,加速了企业的不健康发展进程。(2)房地产开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子虚乌有、形同虚设,对于构建相互制约的法制环境极为缺乏。新形势下,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新上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多数为“形备而实不至”,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内部权利制衡的良好效果。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过于强调“放权让利”,走向了经营权取得所有权的极端,这就造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较为普遍。这非常不利于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会计内部控制,严重阻碍了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并不完备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不科学、不规范、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尚未构建,有的建立了但是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内控制度没有任何依据可以参照;(2)企业会计内控制度部分虽然建立了,但是却不健全。例如建立了设计、施工、材料设备采购和销售的内部控制程序,但缺乏相应的监督审计程序建立了成本控制和优化的机制,但缺乏总体协调和制衡机制;(3)有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程序不科学,目标不明确与不够精细。比如说,有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并没有月度工程预算,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仅仅核算当月成本,而没有办法对整个房地产项目成本进行控制;某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没有制定了各种制度,但是不够精细化,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之中常常地违规,只注重形式化。
二、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途径
开放经济新体制范文2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绩效;评估;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8-0001-04
一、引 言
将开放经济作为一个专门范畴来研究最初始于西方经济学家。开放经济在西方经济学中只有一个英文单词:“open economy”,西方经济学认为开放经济即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形态,开放经济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因此,对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西方学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衡量贸易开放度和资本开放度指标的设计上,并且以此来判断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如何,是否是开放型经济等。
中国学者们也从多个角度对开放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受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开放型经济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概念,并且对开放型经济的内涵研究和实证评价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学者对于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方面的研究也主要致力于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对开放经济的认识基础上研究来研究贸易开放度和资本开放度。9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对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评价研究逐渐丰富起来,致力于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来反映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北京市统计局(1992)[1]构建了共计14个具体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来反映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周长城、谢颖(2008)[2]梳理了国际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新的发展观下,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应该从更高的视野角度去设置,这样才具有能进行广泛比较和分析的意义。刘晓玲(2013)[3]构建了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是基于开放型经济狭义内涵上的评价指标的设计。王晓亮、王英(2013)[4]构建了共计24个具体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7个省市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长期基于西方经济学对开放经济的认识影响下,对一国或区域开放经济的发展评价方面,国内外研究一直难以摆脱对开放程度评价的研究层面上,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开放体制给一国或区域所带来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上。
本研究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映开放的动态性和持续性,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全面开放的,未来也不会存在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完全开放,除非这一超级大国在各行各业都具备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因此,本论文认为开放型经济应该满足以下4个基本特征:①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两者之间有质的差别;②在开放型经济中,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要素可以较自由跨界流动,其流动性呈现不断增强,最终趋于和直至达到完全无限制;③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化资源,生产效率不断提高;④政府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和规则进行管理活动,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不断协调。据此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是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且开放程度逐步上升,未来进一步开放的趋势非常显著,因此,我国的宏观经济即为开放型经济。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实证研究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30余年的发展绩效轨迹,为“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开放型经济的广义内涵出发,遵循全面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一般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效益、社会发展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3个层面。其中,经济发展效益反映经济开放的国家体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成效;社会发展效益反映经济开放的国家体制所带来的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效益反映经济开放的国家体制伴随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承载和环境压力。该指标体系下设共37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指标设置重在考察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绩和效率,在发展规模基础上更加重视发展质量的提升,本论文不考虑无法定量化的政策制度因素相关的指标。指标的选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力求使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切实发挥科学评价、经济规划、决策导向的重要作用。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将多个变量化为保留绝大多数原始信息的几个独立主成分,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具有消除相关影响、客观定权和合理评价的优势。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①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②对标准化阵求相关系数矩阵;③求解相关矩阵的特征方程,取得特征根与特征向量;④确定主成分;⑤运用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二)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根据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选取研究区间为1985~2012年,采集以上37项指标共28年的相关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中国外资统计》、《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人均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指标体系中9个逆向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通过取负值进行了正向化处理,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按1978年可比价计算。各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用了Spss 软件自带的Z-score标准化方法。
(三)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总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1985~2012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总绩效得分如表2所示,绘制中国开放型经济总绩效得分图并拟合趋势线如图1所示,拟合三次曲线的拟合优度最高(R2=0.8758)。
可以看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总绩效基本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5~1996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低速震荡前行的特征,位于倒U型曲线上升阶段的中低部。在这一阶段,中国从完全的封闭型经济打开了对外单边开放的窗口,从沿海开放向内陆延伸,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由于开放经济发展的基础弱、单边性、探索性的发展特点,因此,这一阶段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出了低速、震荡、前行的发展特征。第二阶段(1997~2006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高速、稳定、增长的特征,这一阶段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得分值由1997年的-0.49增长到2006年的1.22,绩效得分翻了2倍有余,绩效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6%。这一阶段,随着1997年和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放型经济在国际经济稳定大环境下飞速增长,2006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得分达到历史最大值,这一阶段处于倒U型趋势线快速上升到顶部的阶段。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不稳定的下降趋势特征,除2010年绩效得分上升外其他年份均出现了绩效下降,下降速度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均高达28%以上,2012年下降速度有所减缓,为3.7%。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加剧并于2008年底全面爆发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国际经济发展低迷,加之我国国内近年来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因素影响,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呈现出了不稳定的下降趋势特征,形成了明显的倒U型曲线下降趋势发展特征,表明目前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四、近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的实证评估,得出自2007年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深入剖析发展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浮现于2007年,全面爆发于2008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后期效应是造成我国开放型经济自2007年以来发展绩效出现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一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也持续蔓延,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全球需求持续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对我国长期以来以出口和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外贸增长速度2007年为26%,2009年一度出现较大的负增长,2012年也仅为7.9%;外资增长速度自2007年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2009和2012年均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2.6%和-3.7%;我国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度和外资对经济的贡献度自2007年后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分别从2007年的18%和31%下降至2012年的-2.1%和25%,分别下降了20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二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进一步抑制了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是2008年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持续升温,发达国家力推制定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则,制定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技术标准,为贸易保护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对我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全新的环境约束,以高碳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还未实现彻底转型已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压力。
(二)内部因素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在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引领经济快速增长的潮流中,我国落后的服务贸易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一大瓶颈;生产要素结构中,我国近年来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同时也削弱了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势,并且中国技术的自主创新仍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且受制于引进技术的瓶颈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使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短期内难以提高;投资和消费结构中,我国向来重投资、轻消费,违背了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投资和消费结构的不协调造成了我国目前难以发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城乡结构中,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持续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因地区差异而更显错综复杂。另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中统计,中国每年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铁、铜等大宗矿产资源,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已处于高位,2011年主要矿产对外依存度为:石油56.7%,铁矿石56.4%,铜71.4%,铝61.5%,钾肥51.5%。从能源供求状况来看,中国从1992年开始其能源消费量超过能源生产量,且缺口呈现不断拉大的态势,2012年,中国能源供需缺口高达29 884万吨标准煤。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30余年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环境透支严重。2013年以来,我国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甚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和污染天,据统计,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012年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7.9倍和5.3倍,环境问题已对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五、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的几点建议
目前,为了转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倒U型下降趋势线轨迹,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了切实提高中国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促进中国开放型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从对外策略和对内策略两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对外策略上,一是为了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以及TPP协议,我国应大力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加快推进其他区域、次区域合作,努力通过深入发展对外合作来寻求资源与拓展市场,这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二是借助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拓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通过向金砖国家企业进行放贷,推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同时通过金砖国家的经济需求来消化我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进而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三是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20国集团取代8国集团已成为大国经济政策交流对话与协调的新平台,中国在全球治理变革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努力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全球规则制定的局面。
对内策略上,一是大力发展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抵消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永葆活力;二是深入进行分配体制改革,通过分配体制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培育消费能力,发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三是创新资源与环境发展战略,重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市场机制和治理体制,引导居民调整生活消费方式等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平衡资源供求和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统计局外向型经济外经统计课题研究组.关于建立外向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J].统计研究,1992(4):26-31.
[2] 周长城,谢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1):89-94.
[3] 刘晓玲.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对外经贸,2013(9):30-32.
[4] 王晓亮,王英.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8-30.
[5] 刘耀彬.开放经济下贸易、环境与城市化协调评价与情景模拟 [J].华东经济管理,2013(5):28-33.
[6] 李伟伟.中国外资利用效率测评及其时空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6):733-741.
[7] 韩玉军,陈华超.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6(10):32.
[8]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开放经济新体制范文3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经济发展; 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针对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在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很多创新思路,概括地讲主要是“一个转变”、“三个格局”、“六个体系”。
一、“一个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好投资、出口与消费的关系。近年来,投资、出口增速较快,而消费增速相对缓慢。要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是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要坚持走内需主导型发展道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二要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尤其是要走好新农村建设这一着“活棋”。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我国仍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呈规模发展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巩固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从加工业优先发展逐步转向服务业率先发展。一要围绕现有产业来延伸,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二要围绕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三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培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
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通过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实现的。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约占世界50%的水泥、30%的钢材、15%的能源。大量消耗的能源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我们又缺少价格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目前的不足30%向发达国家的70%以上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管理创新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条件。
二、形成“三个格局”
形成“三个新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三个格局涵盖了城乡、区域、社会经济结构,是更新、更深层次的改革。
(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应当明确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农村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
一是要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以节约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要城乡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构筑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交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三是要产业发展一体化。要根据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条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四是要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要交通一体化。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体系,建设城乡之间人员往来、资源流动的通道,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交流。六是要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二)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报告》提出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这是从我国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就是要在调整国土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的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均衡、和谐、效率和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当前,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点,一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同时,还要促使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政策优势逐步均等化。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思路,“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基本原则就是“尊重自然、有限开发”。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三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首先,要从国情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次,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报告》明确指出,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的前提下,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对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阐释,对于完善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实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一是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通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竞争主体机会平等,创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新局面。通过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使国有企业像其他企业一样,税后利润中的相当部分要回报给出资人,而不是任由企业支配。在各项改革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使国有资本得到有效监管和经营。同时,通过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二是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竞争能力。与国有企业相比,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处在竞争弱势地位,要消除体制障碍,从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破除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上,要通过股权合作、战略投资等现代产权形式,进一步增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三、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 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所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
(一)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当前,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
1.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以突出公共化为重点,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调控、收支、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方面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拓宽公共财政覆盖领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社会。另一方面,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外延,使公共财政手段更加灵活,作用更加积极有效。
2.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涉及金融机构体系,重点是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金融监管体系,主要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国家规划体系是一个创新概念,主要包括发展规划,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区域性、行业性的发展规划;发展计划,主要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计划;产业政策,这是国家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其实施是落实国家规划的重要过程。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把计划列入规划体系中,更有助于规划的完整性、可行性。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此,必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把国家目标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一是优化研究结构,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完善创新体制与机制。一是加强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二是完善企业创新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通常分为决策机制、运行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落到实处。
5.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6.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一是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大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要继续发挥创新的表率作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二是造就创新人才。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完善产业体系结构。第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意味着我们将从“加工型经济”向“制造型经济”转变。为此,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成长力的产业,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加快发展服务业既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际。第三,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解决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根本出路是要加快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化,要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第四,协调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知识资源“成为先进经济的核心资源”,推动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正在“取代实体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必须要兼顾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开发,协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坚持在提升实体经济水平的同时,注重发展虚拟经济,以使我们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2.强化体系功能,提高体系化程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要放在努力提高产业体系化程度上,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加强优势产业。对于比较优势产业,重点是加强体系建设。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核心,加强产业联系,促进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二是调整弱势产业。对比较弱势产业,要加大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向区外转移,包括部分具有加工优势的产业以投资合作方式向境外转移。三是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四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建设一批规模实力强、核心竞争力明显、产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产业体系的龙头。五是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型工业区,作为资源集聚、产业集群、经济集约的重要平台。六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产业体系的活力。
(四)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新要求,这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因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已近极限,并且正在扩大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能源资源紧缺问题,增加供给是重要的,但关键还在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假如全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节能措施,那么203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长将由1.6%降至1.2%,年均增速将低于过去30年的2%。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重化工业阶段,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仍然要持续增长,能源短缺将是长期现象。因此,加强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节约发展,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还很低。我国每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化、体系化。
(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过,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加以强调,可见其对于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有:
1.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适应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围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使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同时,要加强市场现代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经销、采购和配送网络;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变小市场为大市场,变小物流为大物流,发展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大型市场组织;发展连锁经营,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购销分离等现代流通方式。
2.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如发展土地、技术、产权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资源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培育新的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的活力。
3.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要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同时要把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作为价格形成的重要参数,适当增加其在价格形成中的权重。这有利于引导经济向节能环保和效益方向发展。
4.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各类中间机构是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越发展,各类中间机构越重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间机构发展同时存在着总量短缺与结构过剩、定位不准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随着发展空间的扩大、发展机会的增多,各类机构会越来越多。所以,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加强规范发展。
5.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加快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报告》强调提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全面提升我国开放经济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含三层含义:
1.内外联动。就是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首先要在对内对外开放上体现公平互利的原则,并在开放中相互促进。其次要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开放经济新体制范文4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经济法规范 平衡协调
从城市群特点看经济法适用情形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不是空间上相邻的若干个城市简单的聚集,而是通过物理网络(公路、铁路等)和信息网络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从内在联系看,城市群具备发达核心组织能力、较完整的城镇结构体系、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较发达的区域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结构演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从发展到成熟,其空间结构演变就表现为由点到轴、由面到网的城市化过程,此即城市群或都市圈形成的过程。因此,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和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其立法也必然寻找高级法形式即经济法。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规范其活动和行为的现代法杰出代表——经济法与之正好相互匹配。从其组成观察,城市群集合了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各个城市之间有交通走廊相连,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密切,纵横交错,但其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城市群外的城乡,其法律规范也应当因其更加公私法兼容而呈现经济法的特点。
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扩散必须以一定程度的聚集为基础,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扩散,而扩散又扩大了对新的经济活动的吸聚力,从而创造了新的聚集条件,新的聚集又为新的扩散创造条件,由此推动经济法律关系的动态发展。聚集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扩散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城市群就是在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链式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升级。经济法的特殊魅力恰恰在于产业经济法等相关部门法能很好地为其导航、护航,并不断巩固其发展成果。
中原城市群聚少散多的特点与经济法的作用发挥
中原城市群通常是指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构成的城市群体。其中,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15个,县城34个,建制镇374个。
首先,中原城市群城镇布局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这就使经济法的社会法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原城市群相对集中于京广、陇海、焦枝线上,其中京广线上有4个(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除郑州市以外,陇海线上有2个(洛阳、开封);焦枝线上有1个(焦作)。中原城市群的8大城市中有7座都位于中央铁路线上,比例达87. 5 %。其余15 座小城市中位居上述三条中央铁路线上的有8座,占小城市比例的53. 3 %。由此可见中原城市群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状态。这一情况虽有利于物资的快速调配,但也容易滋长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因此,要多用市场规制法进行调整,该让市场去做的绝不要有政府包办代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只在“市场越位”时进行弱干预,比如反垄断和加强市场监管等。
其次,中原城市群在空间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应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政府强干预作用。中原城市群的特大城市间的空间直线距离平均为D = 125.4 km ,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也高于周边的关中和武汉地区。可见,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将需要更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具体以适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为宜。
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
中原城市群的型构集中反映了河南这一中部省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然而,这种聚集——分散型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讲是弊大于利的。一般来说,分散的型构是区域开发到高级阶段、城市体系成长到成熟阶段后常见的空间布局。中原地区目前正处于区域开发的初、中级阶段,城市体系还不够成熟,需要城市布局有较强的聚集性。可是,中原城市群区内城市空间联系松散,这就必将导致城市功能难以更好地发挥,从而不利于使中原城市群做到强基固本。
中原城市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首要的原因是中原城市群缺乏规模较大的首位城市。首先,郑州虽说是首位城市,但由于城市规模不大,首位度只有1.43 ,不能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中原城市群除了郑州核心区外,还有豫北新乡、焦作核心区,豫西洛阳核心区,豫中南平顶山——许昌——漯河三角核心区,豫东开封——商丘核心区。这些核心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削弱了郑州作为首位城市对这些地区的辅射作用。这一格局造成了该城市群的特殊样态。其次,郑州距离周边特大城市太近,东临徐州、济南,南临武汉、广州,西临西安,北临北京,东南与南京、上海相临。这些城市的中心强度远远超过郑州。郑州位居这些特大城市的中间低谷地带,从而很难形成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说,中原地区已被周边更高一级的中心所分割。
正确的做法是,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所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应加强以郑州为中心的周围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一个强大的大中城市核心区,以“群”的力量开展对外交流,以“群”的力量带动全省发展。具体来说,可采取 “一个中心、一个次中心、一条工业走廊、三条轴线”的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是指郑州中心,次中心指洛阳,一条工业走廊指郑洛工业走廊,三条轴线指京广、陇海、焦枝三条轴线。当然,这种格局并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物理网络的现实意义,而是要突出各种发展要素在网络之间的高效合理流动,强调经济法平衡协调理念的切实贯彻和责权利效原则的真正坚持。
依法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区域产业发展
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建立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之上的。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还不大,中原城市群的GDP 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1/ 6 和珠江三角洲的1/ 3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产业基础不够深厚。虽然中原城市群的煤炭、石化、机械、食品、有色冶金、电气等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规模,但并没有形成在全国有突出效应的产业集群,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差。可以说,产业构成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很小,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绝大多数比例。另外,中原城市群的不少城市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也突出存在着重复投资、产业雷同的问题。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有些城市之间只是存在经济规模的差异,在产业结构上并非能够形成互补。由于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从而制约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抑制了城市群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 导致各城市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战,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和效率损失。
要使中原城市群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必须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生态链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在产业布局上做到整体布局、区域分工、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城市在突出和壮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都应在产业链聚集和延伸上下功夫,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各个城市应突出产业链招商而不是单个项目的引进,并在产业链配套上多做文章,发挥竞争法(经济法的核心法)和产业经济法(经济法的一个重要部门法)对产业布局和产业促进的重要作用。
中原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纺织工业要大幅度增加出口配额;机械工业虽具有一定的出口能力,但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建材工业中,玻璃产品居全国第一,水泥年产量居全国第六,发展势头较好;化学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应大力发展中成药;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冶金、能源工业中有色金属工业十分关键,要提高技术水平,其中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被冲击不大,煤炭工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考虑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治理对策,经济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应当是:巩固基础产业,努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第三产业。重点应放在发展高新技术、高效益产业上,工业布局要向更深层次开发与加工转化。
依法调整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关系
目前,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制度因素所造成的行政区分割,行政区分割导致不同行政区域政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别较大, 每个地区都不愿放弃高收益产业,因而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分工难以形成。毫无疑问,城市间利益的协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经济法综合调整的方法加以解决。联手共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弱化区域利益调节中的行政干预手段。构建中原城市群产权交易共同市场,通过资产纽带联系, 实现企业之间和城市之间的资产重组和利益整合。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在制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综合因素,加强政策的整体性, 注意政策的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成立政府层面的协调机构,如郑东新区管委会等。现阶段政府在中原城市群发展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个优势,从而促成了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手段有效地调控城市群各城市的发展。政府应重点发展各中心城市,以强化产业整合、提升产业功能为手段推进城城一体化,并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建立权威、高效的城市群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注重民间高科技企业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技术协作、经济协商,制定生产标准,交流信息,畅通市场渠道,避免出现技术垄断和技术的恶性竞争。
城市群是密切社会沟通与联系的多维的开放经济空间系统。城市群经济中的产业不仅在内部而且在外部都存在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将更好地利用城市群经济资源,达成协作与分工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必须在开放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开放的程度越大、速度越快,城市群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客观地讲,目前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的程度是很低的,虽然中原城市群的领导和建设者对外开放的愿望是真诚而又迫切的,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明显。郑州在全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环境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排名仍处于末位,因此,应该深刻检讨以往的政策和实践,明确政府的定位,转换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改进工作,尽快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依法实现城乡协调互动、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应有之意。城乡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区域要素流动的便捷通道,在客观上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据统计,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36%,高出全省城市化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但就城乡一体化而言,城乡差别一直在扩大,都市区与郊县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的增大。从产业发展上看,郊县的发展跟不上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过大的城乡悬殊使得郊县不具备产业的接收条件,这就直接制约了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因此,要使中原城市群得到大的发展,必须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城乡发展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打破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实施城乡一体化新体制;二是产业发展要统筹考虑,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远离大城市,城市郊区不再以种植粮食为主,而以发展果蔬业、园林业等高效农业为主并兼顾其他;三是基础设施和公益类事业建设要统筹安排,发展电力、交通、教育、环保、卫生、文化等事业,充分考虑到周边县镇和农村的需要;四是要提高公共财政投向“三农”的比例,以“反哺农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五是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要统筹协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总之,通过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带动广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又必将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开放经济新体制范文5
(一)以引进为起点构建创新的经济学意义。
1.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融合过程。通常创新经济学家都将技术创新过程视为,始于对技术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工程。例如,经过对创新理论的深入研究,索罗(S.C.Solow)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就把技术创新分为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两步过程。而作为第一步过程的新思想来源,既可以来自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意,也可以来自外部的学习与引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乃至新的生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即各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及其一国经济在不同发展层面和运行时点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不同门类的众多工艺技术,是不可能由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完全占优的。尤其是经济后起国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恰当的技术引进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与欧美国家技术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生存竞争的严峻环境,使日本历史性地选择了把引进作为创新的起点,以降低追赶成本和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尽管经济发展的后进性及其与他国的技术经济差距,使日本在工业化起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时期的经济活动处于低水平,但是日本却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点,孜孜以求地学习一切能够学习的先进科技知识,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引进机会,在广泛汲取民族发展营养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例如工业化早期,它尽可能聘用各种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在日外籍人员,利用一切能够得到的科技书籍从事发明与创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赶超期间,为规避风险,节省费用和节约时间,又积极推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将发展之初的劣势成功地转化为后发优势。可见,利用科技发展的国际传递特点,尽可能以全人类创造的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实行开放式发展,乃是一个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关键。
2.合理整合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上的帕累托最优。由于技术引进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转移过程,广义上说,它是包括了对有用技术的筛选,对使用这些技术从事创新能力的准备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整合过程。对于具体的各制造业部门来说,既包括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也包括使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因此,即使是技术禀赋再充裕的部门,也有从外部获取技术投入提高自身技术使用能力的必要。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创新所要求的经济技术条件实施技术引进,是许多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在权衡成本——收益后所做的一种必然选择。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始终是与自身技术能力运用并行而动的。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了多样化的技术引进运行模式。在自身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根据各制造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多通道实行引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它对工业技术的引进,既包括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建立起来的钢铁、造船、电机等产业技术,也包括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发展的汽车、家电行业的技术;有当时欧美应用成功的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材料、原子能工业的最新技术;更有虽已完成实验但尚未在生产中应用,或还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以至引进正在实验中的技术。正是技术引进上的这种广揽博收、博采众长,才使日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奠定完整的新技术基础成为可能。在1950~1975年25年里,它通过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支付的外汇总额不到60亿美元。据日本自己测算,这种做法使其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果使它在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缩短到lO-15年,70年代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到80年代其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
3.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更具意义的是,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及早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使日本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本身的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对那些具有较大产业化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客观地进行筛选甄别,它要求产业部门与企业要对所选成果及其发展潜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成果实现商品化的生产前景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乃至需要对技术选择的机会成本认真加以核算。所以它在客观上也是技术引进要进行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筛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产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比较研究过程。例如,日本在引进中不仅了解到相关产业部门的世界最新技术动向,而且也通过比较了解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同类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该技术研制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对日本准确地选择自身所需的新技术,确定本国技术创新的切人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因此成为后起国家日本,不仅能在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获得强大的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引进,使得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对现实中的先进技术乃至潜在技术产业化前景的准确判断。从而能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而直接向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发起冲锋。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激烈的高端国际竞争中摘取桂冠。
(二)自主创新与制造业自立发展的内在联系。
1.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由于创新是较引进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手段,日本诸多的成功企业均视创新为企业乃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普遍认为,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工业技术多是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如果仅停留在模仿上,即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那么倒闭的只能是日本企业。于是各企业与引进的技术结合,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强盛和自主发展。“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挑战者索尼,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出现的创新型企业。正是将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使这个建立之初仅有500美元资本、20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接连不断的创新活动,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这种独立性还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获取方式上,即合资合作以股权换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独自进行现有的技术改造和独立从事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即使是那些选择与外国公司合作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现成的外国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当时以51%的股份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东京电气公司,就拒绝了通用方坚持研究应由美方进行,日方仅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主张,日本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必须独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选择购买专利的企业,更是随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依靠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最新发展中捕捉信息,从而开发出自己的生产技术。这种情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化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它表明日本的企业从开始就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发展主动权。进入引进之后的更高层次创造,在创造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特色和自己的产业优势,引领日本制造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制造业的生产方面,与引进相比日本更擅长于创新。靠创新日本以自己的技术进步方式踏上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行程,靠创新日本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创造出一个当代的制造业大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高速增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中,它靠国产新车型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创新,使日本的小汽车开始跻身于国际市场。在随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日本加快创新的脚步,打造车身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最终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国际市场上胜出。晶体管技术是美国实验室首先发明,但日本企业凭借它对该项技术应用前景的准确判断,在晶体管发明仅有四年,在发明者本国还只限于用来生产助听器一类产品之时,就将其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晶体管收音机推向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消费领域的电子革命。随着日本企业对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和电视机产品的开发,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使电子产品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价格低廉化,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技术拥有国。同样,机器人技术是在1968年通过日本公司与美国企业合作的途径传人日本的,1970年日本就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经过此后一系列创新与开发努力,今天最高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已成为日本的专利,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与这种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是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组织的创新,闻名于世乃至为欧美企业效仿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典型的例子。正是借助于不懈的努力和生产过程的经常性创新,凭借嵌人人们头脑中的主动发展意识,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进而确立起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历史地位。
3.发展模式的灵活选择权。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地域的引进与创新活动,都是基于国家的资源条件和人力资源特点进行的。鉴于日本国情的明显特点,即国土狭窄、资源匮乏;但以人口数量、预期寿命、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万人平均在校大学生数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源丰富,日本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从来都是围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心展开的。如与欧美国家不同,它的前工业化时期的许多创新,实际上需要更多的劳动。这种经济史学家眼中的“勤勉革命”,就是日本大多原材料短缺而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反映。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日本利用现场人员对问题韵果断处理能力和传承的生产技术诀窍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也是为上述问题所做的最好注脚。通常情况下,日本的各类企业都能够灵活地选择创新方向,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科研手段,并且都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形势适时地调整经营组织。一些著名的大企业甚至拥有按专业分工的多家研究所,用以保证企业所用技术的独创性特色,以及不断将新技术及时地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在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中,日本建立了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的特点是以民间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式;吸收与开发结合、生产与革新并举的行动模式;渐进式创新与突破性进展统一于一体的经常性活动,以及确保创新的有序和高质量所实施的研究所与开发本部双重创新体制。
(三)引进与创新关系上的经济史观点。
1.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经济史认识。通过对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历史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加深了在经济史意义上对技术创新问题的深层次理解。(1)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应用,同时更是以往技术积淀的一次质的飞跃。按照熊彼特的创新定义,技术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产业应用,这种应用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而且还包括创新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这一完整的过程。但这还是仅就创新韵各种表现形式所下的定义。从一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观察,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若干企业,凭借以往的学习与技术积淀,实现的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例如,日本早期在佐贺成功建立的第一座反射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电子企业运用晶体管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的技术积累与历史基础。这是一个与不同时期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发达程度相呼应的内生过程。(2)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过程,它只有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经济学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解释包含了技术扩散的内容,即通过创新的传播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然而,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整个产业进步的影响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的。换句话说,从技术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看,它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一地区在某一时刻的孤立行为。因为在工业文明中,最终产品是经各部门、不同工序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由整个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相应地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部门间相互传递,不断改革,从而促进产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的过程。(3)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必然是可持续性的创新,而技术创新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那么这种创新一定是带有民族特色或以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特点的。从创新经济学赋予创新的内涵来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在实际中不断得以应用的过程。其表现为具备新功能和具有新用途的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新型的具有创意的生产工艺不断被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以及这些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在同行业间和地区间得到学习与推广。资源小国和经济发展的后起国日本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它从前近代开始,经明治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终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之路,尽管期间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显然,符合国情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
2.日本案例所揭示的引进与创新关系的思考。
(1)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不忽视渐进式创新,亦不盲目排斥引进。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技术创新分类时,曾将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作了区分。前者是指那些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技师所进行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活动;后者则指由研发机构所进行的、在观念上有根本性突破的创新活动。它往往伴有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并在一定时期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在制造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但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日本制造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及转型,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观察,就是一部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有机融合的历史。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致力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努力时,绝不应当忽视渐进式创新这种日常经常发生的创新形式。坚持实行符合历史传统和国情特点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一国制造业根本性创新的深厚基础。
就技术创新本身的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筛选有关的技术成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第一步。由于对新技术的筛选可以是来自经济体内部的新技术,如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也可以是来自外部不同部门的技术,如其他企业或大学等专门研究机构的技术,乃自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引进与创新两者在这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我们不应当因为强调自主创新而盲目排斥引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走技术创新的闭关锁国道路。上述的经济史研究表明,日本制造业对现代西方技术的成功引进,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技术体系为目的的。因此,只要将其有效地服务于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引进就可以成为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力工具,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立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手段。
(2)在制造业的发展中认识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日本制造业从引进到自主发展的产业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技术引进虽然对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引进决不能代替创新成为_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路径。因为,技术引进还只是在不同时段构成产业成长发育的某种基础和前提,它标志着本民族的产业部门对当时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要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国资源环境下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则必须经过一个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创新过程。像日本成功的企业那样,在创新过程中融人新的思想,追加创造性劳动,使原有的技术得到升华,使原来的工程得以再造。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使引进的技术符合本国的资源和市场条件,使融人了先进技术的产业发展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引进的目的,是引进的外来技术在本土发展的必然阶段。
显然,只有引进而没有引进之后和引进过程中的创新活动相伴随,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是影响引进的技术在本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即便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与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机结合,不能适合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么这种引进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是资源的浪费。其次,自身的制造业是很难实现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只能说什么时候得到了先进技术,什么时候才有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处于一种走走停停的局面,无法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其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新技术基础。先进技术永远是他人的囊中之物,只能在技术拥有者认为转让技术不削弱其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换句话说,就是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此情况下,既失掉了技术引进本身的产业经济学意义,同时还将丧失民族独立和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成为他人的技术附庸。事实证明,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不会赢得尊重的,这样的民族既不可能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引进与创新有机结合、协调运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的知识与技术资源,用最短的时间缩小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技术差距,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国富民强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借鉴日本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根据国情特点来认识和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是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业自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亦是技术创新问题上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