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效能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效能管理范文1
企业管理问题一直是企业界以及经济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其管理效能如何提升一直是政府、企业高度重视的课题,改革开放来,进行多轮的改革创新,但是企业管理效能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国有企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很好地从文化视角其激发企业各个要素的活力。因此,从组织文化视角来探讨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相关性分析
组织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是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件,是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措施与手段;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是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落实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统一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中,统一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之中。
(一)企业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内涵、构成和价值
企业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的反映,是一个企业行为、形象、发展的理念与价值的体现。从构成来看,组织文化包括企业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导与反映一个企业的物质发展;制度文化主导与反映一个企业制度、规则、运行方式层面的发展;精神文化主导与反映一个企业精神、理念、价值取向等层面的发展。从价值来看,企业组织文化对企业建设发展、效益提高与员工素质、企业形象都具有诸多的促进与助推作用。企业管理是指向企业方面的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从内容来讲,企业管理由管理的理念、内容与项目、方式与平台、主体、环境、保障与考核督导等要素构成。从价值与功能来看,企业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助手。
(二)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逻辑关联
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强大动力与价值取向。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很强的工程,需要做很多的工作,需要采取诸多的措施,比如加大管理人员培训、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经营好企业的文化资本、向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学习、管理平台的改善与拓展等等。其中企业组织文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效能的文化动力、精神支撑,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者会获得持久的凝聚力、号召力、亲和力。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是建设组织文化、贯彻组合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措施。企业组织文化也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需要企业管理、生产、销售、技术等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去建设好,其中企业该如何管理、如何经营就是建设企业组织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措施,通过企业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的改革创新能够很好推动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
二、从组织文化视角来审视目前企业管理运行的现状
环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实场域,虽然改革开放多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其管理效能的提升。从组织文化视角来审视企业管理运行现状,方能挖掘到与分析到企业管理效能不高的深层次原因。1.企业管理理念与价值取向层面的问题,彰显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不足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需要强大的理念支撑,需要一种精神文化的东西来引领,也是就是要注重企业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但是环视企业管理现场,企业精神文化建构非常不够,主要体现在没有很好形成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企业管理理念。其一,融合互动的管理理念坚持不足,这方面表现在很多企业没有很好地将融合互动的企业文化贯穿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日常运作中去,影响了一个企业的内部协同共进。其二,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坚持不足,这方面表现在很多企业没有很好地将企业的科学精神、现代精神、整体精神贯穿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日常运作中去,影响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运行、现代化发展、整体性推进。其三,团结协作、法治、民主的管理理念坚持不足,这方面表现在很多企业没有很好地将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法治的企业文化、民主的企业文化等贯穿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日常运作中去,影响了企业管理的团结运行、法治化运行、民主化运行。2.企业管理规则制度层面的问题,彰显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层面的问题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不仅需要强大的理念支撑和精神文化来引领,更需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规则来约束,也就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需要加强。但是环视企业管理现场,企业制度文化建构非常不够,主要体现在没有很好形成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企业管理制度与规则体系。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习惯多,现代企业管理方式采用不够,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很多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家族式企业管理做法,制度、规则的企业管理方式采用不足;人治管理方式采用,切实依规依章管理显得还不是很到位,凸显现代企业的契约、法治、制度、规则等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足,尤其是在私人企业与家族企业之中更是如此。3.企业管理各个场域的文化包装问题,彰显了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足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理念支撑、制度规范,还需要物质文化的推进。环视企业管理现场,企业物质文化建构不够,主要体现在没有打造好企业各个场域的物质文化,比如企业管理的办公室文化、车间文化、员工的服饰文化、产品的包装文化等没有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等展现在企业不同的空间场域、物质载体上。这些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物质保障不足。
三、组织文化建设视域下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路径创新
针对企业管理现实场域存在的问题,结合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相关性,我国企业界应该好好从企业组织文化视角来思考其管理效能的提升问题,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重构企业自身的管理世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的境界,以此推动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的可持续运行。1.积极做好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努力为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一是做好企业所有空间场域的文化包装,将企业管理文化、组织文化用物质载体形式展现出来,时时激励所用员工。企业各大场所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在组织文化视角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就应该好好注重所有空间场域的文化包装,将办公室场域、车间场域进行现代企业文化的修饰,用空间场域的文化来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动力。二是做好企业员工工作服文化的建设,将企业文化以员工服饰载体示众。企业员工工作服文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在组织文化视角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就应该好好注重企业员工工作服文化的建设,以此时时提振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三是注重企业产品的企业文化包装,将企业文化以企业产品载体示众。企业产品的企业文化包装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在组织文化视角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就应该好好注重产品的企业文化包装,在广大消费群体中彰显企业的服务与经营理念、精神与文化。2.积极做好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为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充足的、先进的制度保障一是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以人、财管理制度示众。人力资源、财务制度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在组织文化视角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就应注重人力资源、财务制度的建设,以此提升企业对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的效能。二是做好企业的产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车间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产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车间管理制度示众。企业的产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车间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在组织文化视角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就应注重企业的产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车间管理制度的建设,以此提升企业对产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车间管理的效能。3.积极做好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努力为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做好企业发展价值取向与理念的构建与宣传,将企业文化以经营理念示众。一个单位的发展理念是重要的组织文化,决定其发展方向。因此,从组织文化建设视角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务必要好好分析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理念层面构建的要求,以此用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来引领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二是做好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引领,将企业文化以员工精神面貌示众。一个单位员工的价值观与信仰是重要的组织文化,影响着其发展的态势。因此,从组织文化建设视角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务必要好好分析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对企业员工信仰构建的要求,以此提升每一个企业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总之,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企业主管、企业员工、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从不同视角与不同背景去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网络信息化时代、文化强国等为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提出了很多的期待,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与契机。其中文化强国更是为企业管理效能提出一种不一样的改革创新思路,那就是从组织文化的建设中构思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企业应积极从组织文化建设视角思考如何创新其管理,将软管理与硬管理相结合,推动企业管理文化发展,以此为企业管理效能提供源动力。
参考文献:
[1]隋志强.浅谈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中国市场,2010(36).
[2]王文崟.浅析先进的组织文化与企业员工管理[J].河北企业,2016(03).
[3]任儒鹏,彭双印.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从组织文化内在维度的视角出发[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4).
[4]袁艺丹.组织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J].电子制作,2013(09).
企业效能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效率化 企业综合效益
一、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优化应用方案
(一)在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为了提升其应用效益,我们需要针对现阶段的工作难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途径的优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与当下企业发展步伐的协调,这需要进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更新,进行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应用。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深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涉及到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应用,比如做好招募、甄选、绩效考核等的工作,满足企业日常经营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行政环境的多样化及其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种行政管理计划也在得到更新,各种行政管理步骤不断推进。为了符合这个时代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进行分析,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高效原则,从而满足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
为了提升企业的长远效益,落实好人力资源系统的整体应用步骤是必要的,从而保证管理质量效益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分析,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水平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优化,促进其内部各个步骤的协调。
(二)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公司都在追求可持续发展,但是并非每一个公司都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效益,企业必须进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更新,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更新,提升其管理效益。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这包括企业的业务外包体系、管理体系、经营体系等的应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提升,可以保证企业工作的专业化,这离不开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监督步骤的协调。做好上述几点,就可以进行企业整体成本的控制,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应用效益,这离不开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应用,离不开整体战略化体系的应用。
二、人力姿源管理系统的内部各个应用步骤的协调
(一)为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我们有必要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力资源领导者的重视,针对公司的实际运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进行自身角色及其目标的设定,保证企业的相关人员的角色及其目标的设定,保证该系统的良好开展,这就需要进行企业机构及其岗位的设置,进行流程的管理,进行薪资体系的健全,保证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保证企业的整体运行管理体系的健全,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运作效益,也就是需要我们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地位的重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重点的分析,实现其行政事务管理效益的提升,这些工作步骤的开展,需要做好相关的细节工作,从而保证其整体应用效益的提升。
这就需要做好相关的细节工作,比如进行企业人员内部结构的设置分析,进行合适激励的设计,进行薪酬制度的健全,保证员工积极性的提升,通过对人力资源体系的健全,可以保证员工的相关工作问题的解决。针对那些较高级的专业性工作,可以进行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保证战略性的更新,保证不断的改革及其优化。
(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管理环节的分析,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体系的健全,做好结构的调整环节,保证流程的优化,进行业务外包、文化重塑等工作的控制,保证人力资源系统的良好管理及其应用,实现HRMS系统的健全,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精细化、策略化,更加灵活化及其合理化。
HRMS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事务应用效益,外包是一种良好的途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可以进行互动式语言、内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积极服务,保证企业员工进行人力资源事务的参与,保证高效能系统的优化,这需要给那些非管理人员一定的参与机会,保证整体企业员工的积极工作,进行开放式、合作式的企业文化气氛的塑造。
(四)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HRMS核心理念的应用,保证管理理念及其方法的协调性,比如进行全能绩效考核模式,这是种综合性的评价模式,需要进行被考核人员的周边人及其自身的评价考核,这里面涉及到内部评价及其外部评价,进行这些评价的结合,再进行这些信息的反馈,这是种很好的管理策略,这就需要进行以HRMS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应用,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通过对HRMS系统的应用,有利于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控制,企业总部及其分部的人力资源是一体化的,即使在世界各地也可以进行异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登陆,企业的管理者们可以进行该系统的相关所需信息的获得,并且针对这些信息做好相关的行动方案。通过对上述工作条件满足,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可以进行自身考勤、培训、薪资等信息的有效获取,并且能够进行在线报销、在线工作信息查询等的工作。
企业效能管理范文3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 效能 提升
企业资产构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的手段和方式等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从而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广度的不断拓展和深度的不断增加,我国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新的变化中赢得更有利的发展地位,需要不断地进行资产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的革新,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诸如管理人员资产管理业务素养不高等等,需要调整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我国企业的资产管理效能。
一、我国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当说,企业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基于解决主要矛盾的思路,笔者认为我国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资产管理在实践中主要依靠的就是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依靠他们的专业管理思路和管理技能来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但实际情况是,与其他部门相比,资产管理人员人数较少,管理的力度相对薄弱,更为关键的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大打折扣,他们所依据的管理主要是靠经验而没有注重时刻革新自我的管理技能,没能做到管理知识的与时俱进。
其次,企业资产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现代市场经济强调效率,效率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所在,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式的账务管理方式和手工编制方式,显然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项目或者是事项的要求。
最后,资产管理制度的构建不够完善,同时管理资产配置上也不够合理。现代企业以效率为生命,企业为了提高运行的速度,通过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等来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但是使用后管理问题却是漏洞百出,管理部门无法得到有效的一致认可,使得很多贵重的设备在使用后都处于闲置状态,有的甚至干脆被弃之不用,造成了资产的极大浪费。
二、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效能的路径分析
与我国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适应,笔者认为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效能,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注重培养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与企业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对企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其中既包括思想上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又要较好地从企业规模、所处的行业环境等实际情况来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领导部门也要改变传统的看待资产管理人员的眼光,只有部门管理层提升对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让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实实在在在感受到本部门实际地位的重要性,也才会给予资产管理工作以应有的重视。
其次,强化对企业资产的细致化管理,使得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企业首先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资产管理理念。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能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资产的浪费。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如通过构建企业资产管理数据库,通过实时地对资产进行全面的动态化的监管,来提高对企业资产整体情况的了解程度,为资产的有效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态监控平台。要强化企业资产的改良管理。做到企业资产的新增和报废的严格区分,避免管理上的无序,导致的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客观上要求严格区分资产引进规划部门和基建开发部分的职责分工,使得两部门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共同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
最后要完善企业资产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上的责任的划分和分担。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实施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所以企业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为资产的合理使用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和标准。当然,良好的管理制度还需要依靠企业资产的构建审批制度、验收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保管使用制度等等其他相关的制度配套实施来提高总体的资产使用效能。所以,各职能部门要在资产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下,各司其职,共同配合实施管理计划。在管理职责的分配方面,就是要明确奖惩制度,落实责任分担,这在客观上要求管理部门明确管理人员,将管理事项具体地安排到个人。
总而言之,企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细小的角度来强化其管理水平,还需要从管理制度的构建和相关制度规章的配套实施来强化其管理的总体水平。落实责任制度作为最终的处理环节对资产管理水平起着方向的触动作用,也是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合理性的。所以企业应该从以上多个角度来促进企业资产管理效能的总体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任会来,路秀平.企业资产管理基础性工作实践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12).
[2] 许燕.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载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5).
[3] 黄鹏鹏,张婧. 企业资产管理(EAM)及发展趋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03)
企业效能管理范文4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001-02
0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在“人—岗”结合、“人—事”结合、“人—人”结合的基础上,整合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调动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有效支撑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那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效?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差异体现在哪里?如何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评价思路和评价方法做一梳理和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可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人力资源管理单个模块的效能;另一个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整体效能。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后者。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可以分为若干个模块,但其效用通过各个模块的相互匹配整体显现出来,局部合理和局部有效并不能说明整体有效。
Huselid,Jackson和Schuler(1997)将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定义为:“高质量技术性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交付”[1],强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高质量的管理技术,衡量标准在于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持性或与战略的结合度。Richard和Johnson (2001)则定义为“人力资源实践创造独特人力资本的程度”[2],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核心在于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独特人力资本的“量和质”的程度。Richard和Johnson(2004)从感知的角度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对不同人力资源活动的满意度”[3],强调主观感知反馈在评价中的重要性。另外克雷曼指出:“公司能够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获取对其竞争者的竞争优势”[4]。竞争优势,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有效产出之一,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重要内容。
综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可概括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度)作为一个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作为相对独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通过给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满意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形成该企业独特的人力资本,提升该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绩效产出。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绩效,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进行评价,以便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实践,提高其有效性,使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其战略性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方法分类评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从早期的试错性甄别方法,到最新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不仅评价方法在不断变化,评价的思路也在不断发展。根据各自基本原理与特点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审计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指标评价法、成本收益评价法和系统评价法。
2.1 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审计评价法评述早期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方法带有审计的特点,主要采取将人力资源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来获得评价结果。标准和比较,是该评价方法的基本手段,故此类方法也可以称为直接比较评价法。其中,既定目标,可以是预定完成工作的目标,也可以是行业内的标准。审计评价法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审计、人力资源目标管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案例研究。
人力资源审计,是传统审计的延伸。首先确定组织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效与这些目标进行比较,通过收集、汇总和分析较长时期内的深度数据来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人力资源审计可以改善人力资源工作效率,保证有效计划的所有部分各就其位、各负其责。人力资源目标管理,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1954)所创立的目标管理发展而来,根据组织目标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单位或个人,确立一系列的目标并根据执行情况来评价人力资源工作。该方法较早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目标相联系。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测算人力资源花费的成本并将其与标准成本比较。它通过对每项成本的跟踪测算,描述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长期变化轨迹,并进行监控,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也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提供信息基础。该方法设定标准成本,提出了早期的量化方法。人力资源案例研究,通过对人力资源工作绩效的调查分析,与人力资源部门的顾客、计划制定者进行访谈,研究一些人力资源项目、政策的成功之处并将其报告给特定的对象。评价结果主要提供某项活动成功的证明,给出行动参考,实用性较强。
企业效能管理范文5
关键词: 供电企业管理 效能监察
引言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为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二是如何按照本单位实际情况,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的一项重要而又务实的工作。当务之急是纪委要保持纪检监察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在承担全面纪检监察工作的同时,应以效能监察、履行控制职能为抓手,站在开发和保护企业战略资源的高度,勇于和善于承担供电企业管理中的控制管理职能,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的完善和优化,切实加强供电企业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为供电企业改革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企业效能监察的概念
企业效能监察,指在企业内部为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而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针对企业效能的主要问题,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情况而进行的监督检查。是一项旨在促进管理,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增强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勤政廉政意识和责任,适应企业自主发展需要的再管理、再监督的工作。其不同于廉政监察,廉政监察主要是监督检查监察对象如何处理“权”和“利”的关系问题,即有无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等行为,而效能监察则主要监督监察对象如何对待“责”的问题即有无、失职渎职等问题。可以说,廉政监察主要治“贪”,效能监察则主要治“懒”。
效能监察与供电企业内部管理的关系
多年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造成企业管理效能低下,及责、权不清的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工作互相推委、工作脱节、以至无人负责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地位的形成,迫使企业追求经济效益,重视内部管理。正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年来电力企业率先进行了内部机制改革,实行减员增效,定岗定员,推行“绩效考核”。此举将岗位工作量化,一定程度上落实了责任制,较好地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较之以往工作方式,“绩效考核”似乎较侧重于对工作量上的监督,而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更应注重从“质”的方面改进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从“质”的方面来树立企业形象,在深化改革进程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效增盈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这就须在内部管理体制中加强对工作质量的考核,即须开展效能监察。绩效考核与效能监察均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但二者的职能有区别,前者对监督对象的工作是否完成,完成了多少,是否有失误等进行评判,后者则对监督对象的工作为什么没有完成,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等进行追究,可以查清责任人,做到有责可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遇事能推就推,工作中装聋卖傻、不闻不问,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绩效考核的监督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效能监察的监督重点对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效能监察可以起到以“点”促“面”的效应;监察部门根据其效能监察结果提出的监察建议可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因此,在严格“绩效考核”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
开展效能监察是企业完善规章制度的有效途径
企业效能不高同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关系很大。有的企业管理上无章可依;有的企业规章制度不配套,甚至互相抵触,管理人员无所适从;有的管理人员目无法纪,有章不循。凡此种种现象,导致企业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供电企业通过效能监察活动可以发现、查明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和薄弱环节,并根据收集、掌握到的信息提出针对性的监察建议,供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促使有关领导或相关部门加强建章建制的工作,督促落实,堵塞漏洞,从而进一步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能。同时保障企业决策及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合法合规,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效能监察是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设立的管理部门及专业监督部门如纪检、审计、安全技术等部门,都具有制约、监督的职能,但它们的监督对象、方式、范围各不同,都只从某一方面发挥其监督作用。而企业效能监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对其它专项监督部门起统筹作用的监察,在企业管理中引入效能监察,形成监督管理机制,构成企业管理评估和信息反馈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监督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说,效能监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企业管理起到加强和完善的作用,是一种监督的再监督,管理的再管理。
企业效能管理范文6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固定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至关重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与重要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各种设备正常运转,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能,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保护固定资产安全与完整,保障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比较复杂,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陈旧
传统固定资产管理中,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来管理,主要运用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模块进行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建立台账,记录使用情况,并于每月末上报财务部门进行数据处理。资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这种传统的模式,会加大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盘点准确性难以保证,且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固定资产归属不明的情况。
1.2固定资产购置和报废制度滞后
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制度不健全,购置固定资产没有详细的计划,导致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不会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盲目购置资产,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企业各个部门难以共享固定资产,购置往往是由于某个部门的需要,导致企业重复购置资源。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制度不健全,处理报废固定资产中,没有完全的报废材料,没能真实地反应报废处理方向,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不良影响。
1.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仅是将固定资产视为投资管理的一部分,没将固定资产管理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固定资格管理存在着脱节管理,没有明确管理职责。企业各部门相互协调和制约性相对较差,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管理人员更换时,资产管理交接不同步,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另外,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格管理不重视,没有组织定期清点固定资产。
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能的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管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要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能,充分发挥资产管理的作用。企业应具体从以下几个面着手。
2.1企业及管理者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企业及管理者要树立加强固定资格管理的意识,深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所发挥作用。企业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得企业每个员工都具有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企业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重点工作之中,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实行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及管理者分级负责管理,相互配合做好管理工作。
2.2企业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
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应采取信息化管理的先进模式。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企业可引入条码技术,建立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企业运用条形码来记录固定资产由购置到报废整个使用过程,其中包括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用的条码系统要与财务部门系统对接,财务部门可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并方便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提高盘点准确率,减少资产管理的人力物力损耗,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2.3企业要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制度
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购置规定来购置固定资产,由设备部门进行统一购买,并应由使用部门填写购买申请单,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之后进行购买。同时,要做好购置固定资产的计划,认真分析重复使用是否可行、产生与投入比例等。企业还可以对一些设备进行租用,减少固定资产闲置,降低成本。同时,固定资产的报废也应按照规章制度,详细记录报废资料,建立残值收入档案。
2.4企业要定期清点和盘查固定资产
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点和盘查,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固定资产清点过程中,企业相关部门要核对账实,要使得账实相符。还要明确固定资产盘盈亏的真实原因,明确相关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管理还应与固定资产记录分开,不能把录入、检查和核对交由一个部门负责,而是将资产进行分类,交由特定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企业还要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使得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保证固定资产的清点数据真实可靠。同时,企业除了定期对资产进行清点和盘查,还需要不定期的突击检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警惕性,强化管理固定资产。
2.5加快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持续壮大,固定资产的数量与规模也随之扩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变得繁琐与复杂,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和统计已远不能适应工作要求,而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既能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使用情况,又能将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录、计算、记账和手工编制各种报表中解脱出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企业应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来管理固定资产,可以采用条码技术,把原先的纸质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制成固定资产的电子卡片,建立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通过先进的编码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购置、领用、转移、盘点、清理到报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管理与监管,数据的统计汇总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中自动生成。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利用网络系统,可加快信息传递,实现信息共享和各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随时反映和掌握固定资产购入、使用、转移、报废全过程的数量和价值变动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的出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全程跟踪,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
2.6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应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责。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进行固定资产的实物账和卡片记录的核算与登记;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财会部门负责资产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核算,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固定资产数量与价值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表现为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租赁、转让、重组、盘点、报废等大量频繁的日常业务活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当加强固定资产账卡、领用、处置、清查盘点等环节的日常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层层分管,责任到人,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验收入库的固定资产须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填写《固定资产入库单》,领用固定资产须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填写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卡;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收发、维护与保管,确保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此外,固定资产管理还应实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盘点的次数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固定资产盘点需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及时核对账、卡、物,盘点后编制“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确保账账、账卡、账物相符,如固定资产盘点的实有数与固定资产账面数不相符,须编报“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列出原因和处理办法。
结语
总之,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企业规范化管理固定资产,才能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站稳。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率降低成本,有利于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