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1
一、初步验收范围和重点
主要对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35千伏及以下项目进行初步验收。重点对工程质量、技术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
二、初步验收主要内容
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改造35KV古松变、丹阳变、龙岗变电站工程;110KV变电站扩建35KV出线间隔一回。
通过对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进行初步验收,形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情况及工程质量总体报告、现场检查报告、财务分析报告和审计报告。
三、初步验收方式
项目初步验收工作均采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和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
四、组织机构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初步验收由县政府负责,具体由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实施,并接受市发改委的指导和监督。为确保初验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初步验收委员会(简称“初验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初步验收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初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县发改委,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县供电公司经理、县发改委副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初步验收的组织、协调、材料上报等工作。同时,从县发改委、物价局、财政局、审计局、供电公司、农行等相关部门(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程质量技术初步验收专业组和资金管理初步验收专业组,具体负责初步验收工作。
初验委员会下设两个专业组,组成人员及主要职责如下:
1.工程质量技术初步验收专业组
主要职责:负责对工程质量、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并负责撰写《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情况及工程质量总体报告》和《农网改造工程现场检查报告》。
2.资金管理初步验收专业组
主要职责:负责对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并负责撰写《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财务分析报告》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审计报告》。
五、实施步骤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分单项工程验收、初步验收、总体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1.单项工程验收阶段(年2月6日前)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单项工程完成后,由县供电公司整体报省电力公司申请单项工程验收,省电力公司委托市供电公司对单项工程进行验收。
2.初步验收阶段(年2月6日—2月12日)
发改委收到县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单项工程验收报告和验收申请后,牵头组织人员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工作,初验全部完成后,根据验收结果编制《全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情况及工程质量总体报告》、《全县农网改造工程现场检查报告》、《全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财务分析报告》和《全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审计报告》等四项报告。
初验合格后形成初验报告,并由县发改委报请市发改委进行总体竣工验收。
3.总体竣工验收阶段(年2月13日—2月28日)
市发改委收到县发改委上报的初验报告和市供电公司上报的110千伏输变电单项工程验收报告和验收申请,将组织对该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进行总体竣工验收。
六、工作要求
1.请县供电公司按照文件要求于年2月6日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2
关键词:机电工程 监控改造 收费改造 难点重点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发以来,迅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20年来,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迅猛增长,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时间的积累,通车较早的公路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技术落后、设备落后、管理落后,对于交通量猛增的今天,这些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经济发展,因此,在满足道路服务的前提下,对原有公路进行改造,不仅可以造福一方民众,还可节约大量资金,实现资源在利用。
1.早期通车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营状况及现状。
众所周之,近年高速公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技术设备也紧随潮流,迅猛发展,几年前通车的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系统各自相互独立、设施分散,单独收费,没有形成联网收费模式,而如今联网收费模式已经普及,当初的设计已不能满足现有“以中心为管理核心,以站级管理为辅助,建立统一的综合管理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且机电设备日益老化,系统零散且项目扩展能力差,明显落后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主流技术,在管理和技术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严重妨碍了管理运营的进一步发展。
2.早期通车的高速公路监控、收费系统存在的问题。
①信息无法共享
高速公路各子系统相对独立,信息难以共享,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不能充分利用,车流量数据、收费业务数据查询统计困难,收费稽核业务工作难度大,难以利用三大系统进一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②设备面临老化
机电系统从安装、使用到现在已有多年时间,多数设备、线缆已经老化,如:监控系统的录像机、矩阵、地图墙、监视器等监控设备已严重老化,特别是矩阵,早期生产矩阵的厂商因市场竞争如今已有许多退出了市场,尤其是外国一些品牌,目前市场上很难买到这些品牌的备品、配件,维修困难,再加上部分线缆老化,监控系统特别是收费监控系统已处于半瘫痪状态。
③监控手段不足
无论监控外场还是收费车道,早期建设的设备多按理想模式进行布设,限于供电及传输等原因,对于重点路段的监控较少,无论是选点位置还是监控目的越来越难满足现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收费稽查的监视手段欠缺也直接影响到公司运营的效益。
④诱导手段不足
随着周边接续路段的建设和开通,路网的交通流量势必会有大幅增加。道路沿线的情报标志不能为车辆提供更多的诱导信息,对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所阻碍。
⑤数据大量增加
因收费系统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老化,故障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随着联网收费系统新项目的增加,现在系统在通信业务、收费业务、监控稽核业务,以及数据、图像的传输、存储、查询统计报表等诸多功能上已不能满足联网收费系统的管理工作需求。
3.监控系统改造的目标
①完全开通监控系统数据、视频图像业务,支持收费流量数据单项汇集至监控中心,实现监控和收费系统的整合,积累路段管理的数据和视频资料。
②加强对路段内主线及出入道口的监视,包括在巡逻车上设置监控设备,建立和完善交通诱导系统,最大限度的提高本路段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③提高监控中心管理水平,保障监控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提高监控中心发现、处置意外事故的能力,加快事故和意外情况的处理速度,及时疏导交通流,减少交通延误及损失。
④整合统一的系统操作平台,实现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结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和联网收费系统的管理要求,使系统的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为系统的进一步扩展打下基础。
⑤硬件设备及配件的性能、规格、技术指标应完全满足道路本身及联网监控的要求;应为国内外高速公路机电三大系统中已实际应用的成熟产品;软件上应与联网监控、收费(含通行、计重)软件相匹配,并能通过联网监控、收费(含通行、计重)软件的调试等。
4.改造中所遇到难点、重点与解决方案。
①系统设备老化的问题
解决办法:
因系统设备老化,部分设备已不能正常工作,且维修难度较大,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换,其更换设备的技术标准应为现今已经在国内外高速公路机电三大系统中实际应用的成熟产品,且应满足项目自身监控的需要以及联网监控的需要,同时,需要与部分不更新的设备相互兼容。
②监控手段及诱导手段不足等问题
解决办法:
监控系统:根据交通量的增长确定监控等级来布设监控设备,尤其对事故多发地段、危险路段(如连续长下坡路段)、特殊路段(如特大桥、隧道、避险车道等)等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事故少发生及在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及时实施救援。
收费系统:在替换所有收费车道、亭、广场摄像机的前提下,并在所有收费亭增加拾音器,将语音对话与视频图像叠加的方式进行录像,同时在入口收费车道安装车牌照识别系统,为收费稽查提供有效的稽查手段。
③无法满足各种业务的数据量传输需求
随着联网收费系统新项目的增加,现在监控稽核业务,以及数据、图像的传输、存储、查询统计报表等诸多功能上已不能满足联网收费系统的管理工作需求。
解决办法:
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早期通信系统配置较低,不能完成大量数据及视频图像的传输,且技术与当前主流的IP技术相比比较落后,因此,在通信系统改造升级后,由通信系统提供当前流行的以太网传输通道,各机构通过10/100M以太网口构成广域网,此传输方式更加稳定可靠,可实现车流量数据和收费业务数据信息的共享,也便于将来系统的升级与扩容。
④信息无法共享
各子系统相对独立,信息难以共享,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不能充分利用,监控数据、车流量数据、收费业务数据难以查询统计,给收费稽查的工作难度较大,运营管理效率难以提高。
解决办法:将视频和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控制,结合联网收费的管理要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将车流量、收费业务等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收费站和收费中(分中)心,通过软件手段将监控系统需要的信息数据共享,保证收费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能够被监控系统充分的利用,使收费稽查手段丰富全面,达到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的需求,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营管理效率。
⑤施工期间对正常业务的影响
道路改造施工期间,收费与监控业务需要正常运行,施工带来了影响。
解决办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改造施工期间,收费站需对车道采用轮流改造的方案,即关闭部分车道进行施工,并开放部分车道保证收费业务的正常运行,在最大程度上减小施工对收费业务的影响,同时利用静态、动态或可移动式标志对通行车辆进行正确引导,避免造成混乱。
小结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在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会相当的繁琐复杂,所涵盖的范围贯穿整个机电系统,如何协调好各系统之间的衔接与过度,将是改造是否顺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要把握好项目所在区域的特点与当前的技术动态,做到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3
关键词:机电设备;增效扩容;技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改造必要性
散滩二级水电站于1979年投产发电。电站为引水式电站,毛水头79m,设计水头76m,装机容量1260kW,机组台数两台,单机容量630kW,电气主接线采用二机一变扩大单元接线方式。电站近3年来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09.61万kWh。电站运行了三十余年,超过设计年限,机组严重磨损,漏水较大,效率下降明显,两台机同时发电时最大出力只有1050kW,单机出力最大只有570kW,同时机组振动较大,发电机老化,绝缘降低,线圈温度超过允许值,事故率高,配电设备陈旧,经常发生电气事故和故障,直接影响了电站的经济效益。根据该电站近3年来(2009~2011)发电量统计,三年合计为928.83kWh,平均年发电量为309.61万kWh。初步估算,该电站运行综合效率系数为63.56%,系数偏低,因此,很有必要对该电站进行改造。
散滩二级电站主厂房,厂房为简陋的砖混粗体建筑, 现已破旧,混凝土面板已出现裂缝,有漏水形成的污迹,需时常修理,直接影响了电站运行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机电设备:电站运行了三十余年,超过设计年限,机组严重磨损,漏水较大,效率下降明显,两台机同时发电时最大出力只有1050kW,单机出力最大只有570kW,同时机组振动较大,发电机老化,绝缘降低,线圈温度超过允许值,事故率高,配电设备陈旧,经常发生电气事故和故障,直接影响了电站的经济效益,应对机组及相应设备进行更换。变压器为S9系列,损耗较大。
电气设备:原机组为高压机组,相应的电气设备多,检修工作量大,平时的运行维护麻烦,每年的运行、检修费用增多,且控制屏、配电屏等屏由于运行时间超过设计年限,都已老化。电缆老化,外层绝缘层已开裂,存在安全隐患。
鉴于此,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十分必要。
二、工程规模
散滩二级电站原主要任务是引用白溪水库坝后电站尾水发电。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现有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更换陈旧的机电设备,保证电站安全运行,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同时减少弃水,以充分发挥电站的经济效益。
根据水能计算成果,散滩二级电站原有装机容量2×630kW,毛水头79m,设计水头76m,设计流量为2.08m3/s,基本上能与上游白溪水库坝后电站设计流量相匹配(白溪水库坝后电站设计流量为2.08m3/s),不用增加装机容量。
因此,散滩二级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装机容量为2×630kW,改造后电站年发电量增至设计发电量为430.41万kWh,多年平均利用小时为3416.0小时,年增加发电量120.8万kWh。
三、改造方案
(一)土建工程。
散滩二级电站拦河坝完好,而引水隧洞、引水渠道、压力前池和压力管道已经改造过,经复核其过水能力均满足要求,不必改造。本次增效扩容改造对主厂房进行拆除后重建,改造后厂房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尺寸长×宽=20.24×9.24m,高6.5m,厂房内布置二台630kW的混流卧轴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控制保护屏、主变保护屏、励磁屏和厂用动力屏,共6面,厂房内安装一台单轨吊车,最大起吊重量5t。原来电站高压开关室改为工具室。
(二)水力机械。
a、原电站主要机电设备:电站主要机电设备为:水轮机型号为HL110-WJ-60,2台,配套发电机型号为TSWN-99/46-6,2台,主变型号为S9-1600kVA-38.5/6.3kV,1台;多油断路器DW-35-1000,1台;高压开关柜GG1AF,4面,厂用变压器1台,型号为S11-50kVA-38.5/0.4kV。
b、改造后机型和布置形式选择:原电站水轮机型号为混流式卧轴,现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后利用水头没有改变,故仍选用混流卧式机组,但采用目前先进的转轮,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改造后电站主厂房长20.24m,宽9.24m,高6.5m,两台机组中心距为7.5m,散滩二级电站改造后机组布置形式和改造前基本一致,利用原电站尾水流道,但需要适当拓宽。
c、水轮机选择:散滩二级电站两台机组经过三十余年的运行,现在设备问题较多,检修维护费用很大,且出力不足,影响电站的经济效益,故全部更换。根据电站设计水头,可选用的水轮机有HL110和HL110A两个机型,现对两种机型进行比较,比较过程见表1:
(三)发电机及其它电气设备
a、发电机:散滩二级电站原发电机为高压机,改造有二个方案。方案一:新设发电机,型号为SFW630-6/1180,额定电压6.3kV,配套控制保护设备更换;方案二:新设发电机,型号为SFW630-6/1180,额定电压0.4kV,配套控制保护设备更换,二个方案比较见表3。
b、控制保护设备:原电站发电机电压等级为6.3kV,改造后电压等级为0.4kV,原有的高压开关柜废弃,原控制保护设备比较落后,改造后全部更换。控制保护屏采用微机一体化综合控制屏,同期、保护、控制全部布置在一面屏上,同期方式采用自动准同器、手动准同期备用。励磁屏选用微机励磁屏。主电缆由于电压等级改变,应全部更换,型号为VV-3×185。母线全部更换,型号为TMY-10×120。
c、变电站设备:该电站原设一台主变压器,型号为S9-1600kVA-38.5/6.3kV,损耗较大,应予更换。改造后电站电气主接线采用两机一变的扩大单元接线方式,主变压器设一台,型号为S11-1600kVA-38.5/0.4kV。断路器采用六氟化硫断路器,型号为LW3-35/630,台数一台。原厂用变压器1台,型号为S11-50kVA-38.5/0.4kV,不必更换。
四、工程效益
工程改造后年增加发电量120.8万kWh,年增收益44.03万元,工程总投资254.04万元,静态约6年可收回投资,工程经济上还是比较理想的。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4
关键词:办公楼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配线
中图分类号: TN40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根据EIA/TIA 568标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
* 工作区子系统(用户端子):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
* 水平子系统(平面楼层系统):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配线架)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双绞线,为语音及数据的输出点。
* 主干子系统(垂直竖井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 管理间子系统(布线配线系统):实现配线管理,通过使用颜色编码,使得追踪和跳线变得很容易。此外,它的体积小,比传统的配线箱节省50%的空间。
* 设备间子系统(机房子系统):提供主干与网络连接的硬件环境与接口,如PBX、大型机、计算机网络通讯中枢等设备。在该子系统中有大量硬件设备,集中了大量的通讯干线。
* 建筑群子系统(户外系统):实现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包括支持楼群之间通信的传输介质及各种支持设备。
二、性能要求
计算机网络涉及到许多内容和协议,每个协议都拥有在遵循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各自的特点,对布线要求有着一些差别,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带宽和频宽需求的增加, 对布线的要求是在不用作较大的改变的同时,适应新的技术和用户站点的增加或传输速率的增加,具有更好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结构化布线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如语音通信、计算机网络、保安监控、楼宇自控、以及电脑辅助设计工作站和集中控制系统。
作为整个网络系统乃至整个集成系统的基础,布线系统必须具有这样一些特性:
(1)可靠、实用性
布线系统要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发展,实现话音、高速数据通信、高显像度图片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和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商务处理活动、多媒体系统在内的广泛应用。布线系统还要能够支持其它一些非数据的通讯应用,如电话系统等。
(2)先进性
布线系统作为整个大楼的基础设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未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布线系统能够支持未来的网络技术和应用。
(3)灵活性
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的要求,每个信息点可以联接不同的设备,如数据终端、模拟或数字式电话机、程控电话或分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多媒体计算机、和主机等。布线系统要可以连接成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等各种不同的逻辑结构。
(4)模块化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设备都应当是可任意更换插拔的标准组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扩充性
布线系统应当是可扩充的,以便在系统需要发展时,可以有充分的余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6)标准化
布线系统要采用和支持各种相关技术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工业标准,这样可以使得作为基础设施的布线系统不仅能支持现在的各种应用,还能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三、综合布线系统图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布局逻辑结构示意图如下:
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大学办公楼弱电系统项目数据机房及语音机房均放在主楼改造部分一层网络机房,整个工程共分为三部分:主楼改造部分(共八层)、裙楼改造部分(共五层)和主楼扩建部分(共八层)。
4.1工作区子系统
本工程工作区子系统数据模块采用康普六类信息模块,语音模块采用康普超五类信息模块,各部分信息点点表如下:
4.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部分:数据点水平布线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语音点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主楼改造部分共设置2个配线间,分别设置在二层和五层;裙楼改造部分在每层设置两个配线间,共10个配线间;主楼扩建部分共设置1个配线间,设置在一层弱电间。
水平布线路由
一般地,水平电缆自插座(距地面通常为30CM)走墙内预埋管,至吊顶出房间汇至走廊水平线槽,最后至楼层配线间。
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
水平布线设计
下图是水平部分电缆沿公共的水平线槽分支到工作区各个插座的针对本工程的直观示意图: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
4.3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数据垂直主干分别选用康普室内单模6芯光缆、单模16芯光缆,语音垂直主干分别选用康普25对、50对、100对大对数。
数据主干为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1根单模16芯光缆至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再此设置一个数据分中心,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向上引4根单模6芯至二至五层南侧弱电间,引5根单模6芯至一至五层北侧弱电间;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3根室内单模6芯光缆分别至主楼改造部分二层、五层配线间和主楼扩建部分一层配线间。
语音主干为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3根100对大对数至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在此设立语音分中心,双110配线架设置,在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向上引4根50对大对数至二至五层南侧弱电间,引5根单模25对大对数至一至五层北侧弱电间;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2根100对大对数分别至主楼改造部分二层、五层配线间和1根50对大对数至主楼扩建部分一层配线间。
在再整个建筑物的主干线缆在每层有桥架相连,经各个弱电竖井至各楼层配线间FD、再经竖井内垂直预设桥架、最后汇至主配线间BD,楼内主干在竖井桥架里走线并良好绑扎。竖井中应立有金属线槽,且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以安装和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配线室之间有金属线槽连通。
4.4配线间子系统
线缆路由
各配线间线缆一般可从主干线槽经过防静电地板进入相应机柜,在完成分组、上架、理线、绑扎后进行最后的线缆卡接,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灵活处理,但总体须保证线缆的安全和理线的整齐美观。
配线间器件
配线间就是一管理子系统,它把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连在一起或把垂直主干和设备子系统连在一起。通过它可以改变布线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管理网络通信线路。
在配线间,配线架器件安装在落地式的机柜中,机柜置于高架地板上。到配线架来的电缆应从吊顶上通过线槽从上方进入机柜。
数据配线选用24口配线架,语音配线选用100对110配线架,配线采用15%的冗余考虑,光缆配线使用光线配线架,其中网络中心采用48口光纤连接中心。
配线架打接表格
配线架打接表格直接提供了各个配线间之配线架的线缆打接顺序,是工程施工安装和竣工维护必备文档,非常重要!一方面能指导正常的施工,协调任务分配,另一方面是最终核对器件搭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和日后管理维护的参考。
所有标签必须采用电脑或打字机打印,色标必须符合TIA/EIA 606 布线管理规范。
配线架上有明显颜色区分水平数据信息点(蓝色)、水平语音信息点(橙色),网络设备引线(紫区)。另外所有电缆在距末端10~20公分处我方将进行永久性色码标记。
照明
按有关设计要求,配线间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强电总体设计时机房应有设计院特别考虑。
接地
配线间接地要求如下:
提供合适的接地端,机架/机柜应用直径4mm*4mm的铜线连接至接地端;
单独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4.5设备间子系统
各设备间及配线间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
设备间的环境条件如下: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温度保持在18-27摄氏度之间。
湿度保持在30%-50%之间。
通风良好,清洁。
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
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0W。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
设备间的室内装修、空调设备系统和电气照明等安装应在装机前进行。设备间内的装修应满足工艺要求,经济适用。若根据设备、环境要求需设活动地板时,活动地板应作防静电处理。
应尽量靠近服务电梯,以便装运笨重设备;
应尽量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炸物处。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5
关键词:倒置A/A/O工艺,一级A排放标准,BioWin工艺模型,生物智能优化控制系统,节能降耗
苏州市中心城区福星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8万m3/d,于2002年12月31日建成投运,采用交替式一体化工艺,执行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见表1)[1]。为了有效控制太湖流域水环境的藻类繁殖,改善区域内河和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状况,需削减排入太湖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负荷。福星污水厂需严格执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标准,出水排放要求达到一级A标准,尤其对TN和TP排放有了明确的限制。
福星污水厂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设计时并不具备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同时一期工程采用表曝模式运行,浮渣飞沫比较严重,因考虑地处苏州市中心需进行加盖除臭工程,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必须先改造成底部曝气模式,但4m有效水深采用底部曝气充氧效率较低,改造后的优势并不明显。另外,一期工程建成至今已经近10年,设备设施老化现象严重、故障率较高,直接加盖后维修保养困难,因而建议拆除现有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后按照国标一级A标准建设一体化反应池并同步考虑加盖除臭。
表1福星厂原有一期进出水水质(2004.4-2008.12)(单位:mg/L)
Table 1 Influent and effluentquality of original PhaseⅠ project of Fuxing WWTP(2004.4-2008.12)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6
一、合理调配资源,完成省中心网络互联工作。
根据省联社综合业务系统建设方案,我市农村信用社上线工作计划在下半年完成,按照省联社计算机中心工作安排,我市信息中心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与省中心的互联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部门制定了专项的工作计划,合理分工,提前完成了省中心的工作部署。
首先,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以“节约资源、符合标准”为原则,制定了信息中心网络设备改造方案。
⑴、购置两台CISCO3550交换机,做到网络线路的双机热备。
⑵、购置CISCO3662路由模块,做到主线路(电信光纤)的联结。
⑶、不重新购置CISCO3550路由器,利用原CISCO2610路由器(信贷管理使用)资源,购置了相应的模块,做到备份线路(联通光纤)的联结。
其次,我们及时将以上的工程改造方案报省信息中心与科技处批准,经科技处批准后,我们部门在设备到位、线路到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与5月中旬完成了与省信息中心的联结,为下一步数据集中提供了网络保障。
二、实施中心机房改造工程,确保中心机房安全运转。
去年上半年,我市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数据集中,我们信息科技部的中心工作由对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转移到对中心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中心机房安全高效运转是我市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展的前提。今年以来,按照省科技处工作要求,我市信息中心机房必须在防雷与防火上符合科技处制定的标准。经过细致的调研,我们部门在几套工程方案中,选择了性价比较好的方案,于4月份完成了施工,并分别通过了市消防大队自动消防系统验收、市防雷测试中心防雷系统验收。
三、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信用社业务及管理领域的推广,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公安部门及省联社相关规定,我们部门及时制定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首先,联社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营业网点的计算机安全保护工作。
其次,明确了联社网络信息中心及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管理与操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在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将信息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各类操作行为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从硬件管理、密码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四、适时组织操作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按照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制度,根据业务需求,我们下发了《营业网点员工计算机操作技能调查表》,并根据此表制定今年的培训计划,编发了相关的培训资料,组织了两期操作员培训,努力提高操作员业务技能。
五、共同配合,顺利完成综合业务上线,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根据省联社上线工作计划和要求,从8月10日至8月27日18天内完成上线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与财务、信贷等部门共同配合,制定上线工作计划,层层落实,相互协调,明确分工。
一是及时编制上线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计划。四天内购置设备到位,建起培训机房。
二是编制综合业务上线培训资料,组织业务岗位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八天举办了五期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210人次。为上线业务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各项硬件设施只用了四天时间及时安装到位。
四是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进行移植账户数据核对,清理规范账户,确保顺利上线。
五是与省中心共同协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中间业务开发,顺利完成连调。
六是上线前的系统业务测试落实到位,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为一次性上线成功提供了保障。在联社上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奋战十八个日夜,终于顺利完成了上线工作,保证了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六、及时协调解决新业务系统上线后遇到的问题。
新的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后,对业务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业务系统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一是编制了新业务系统日常工作要求。
二是及时总结新业务系统上线后存在的问题,主动和科技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或与省中心联系,请求帮助解决,做到了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三是完成土桥分社与朴席社的机构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