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1
关键词 气象服务;新农村;山东阳信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49-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在经济建设中的意义也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农村建设这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气象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即气象服务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气象信息,利于农民做好防灾准备,在促进新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阳信县农村和新农村建设概况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区,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县境南北长26.5 km,东西宽48.5 km,总面积792.49 km2,耕地4.3万hm2,辖6个镇2个乡2个办事处,857个行政村,总人口44.79万人。阳信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600 mm左右。阳信县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境内沟盘河、白杨河、幸福河等河流纵横交错。阳信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开发前景广阔。阳信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鸭梨面积已达1.3万hm2,年产量达18万t,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阳信还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不锈钢制品六大生产基地之一;地毯、抽纱、餐具、电子等一系列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2002年,阳信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 220万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2 390元。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稳步前进。当前阳信县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一些成果,基本完成自然村电视广播村村通工程。农村道路、通讯、绿化、供水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农村电脑拥有量较少,上过互联网的人更少。
2 在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天气预报准确率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现代农业的逐渐发展,传统的农业气象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天气预报准确率低是传统天气预报中最突出的问题。
2.2 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
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农民的损失。从当前的状况来看,阳新县农业防灾减灾知识缺乏,体系不健全,基础薄弱[1]。
2.3 气象信息入村到户最后一公里尚不通畅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主要通过收看天气预报来获得相关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但是受播出时间、受众等因素的影响,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针对性较弱、内容不具体,导致农民无法获得大量气象信息,如防灾减灾、农业气象信息、病虫害防治等。阳信县农村虽然开通了“12121”农业气象信息咨询电话,但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增加农民的负担。
2.4 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
近年来,国家开放种子市场,一方面,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引进了众多优良品种。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盲目引种的现象,引种未经过气候论证的种子,一旦出现问题,将给农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气象部门更好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议
3.1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为民意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蓬勃兴起,设施生产、规模生产方兴未艾,都对天气预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强化气象工作的为民意识。强化气象工作的为民意识,就是气象工作者要有服务于“三农”的意识。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以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及时准确了解当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任务、面临的重点问题以及对气象业务服务的新需求,从而以高质量的服务要求、完美的服务态度服务于“三农”[2]。
3.2 上下联动,通力合作
一是要加强单位内部配合。要整合单位内部各股室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股室的职能优势,强化内部各股室之间的配合联动。从防雷减灾、预报服务、农业气象、人工增雨等基础业务到领导决策至信息宣传等行政服务,形成一条强有力的为新农村服务的技术链条和一条完整的服务途径。二是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要经常向政府部门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动向;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尤其是与要林、农、水等有关部门联系,推动部门上下与相关部门的联动与合作,形成强大的服务新农村工作合力。三是要加强气象部门与农村、农户之间互动。建立气象部门与农村、农户之间的互动机制,建立气象服务的信息反馈平台。为农民举办气象科普、气象科技、防灾减灾等知识培训班。积极发展气象协管员,加强与农民联系,了解农民需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3]。
3.3 深入调研,增强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针对性
气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三农”。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精神实质,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结合气象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职能,找准气象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帮助农民、农村解决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农民办实事。
3.4 发挥气象职能,为“三农”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积极参与村庄规划,根据当地气象、气候、地貌特点,为村庄和“小城镇”合理规划建设提供气象科学依据。把山洪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和雷电灾害纳入考虑范围,尽量避免农村因地质、山洪和雷击等灾害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加大对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规范化建设,对农村企业和个人新建(构)筑物严格实施防雷装置图纸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严格执行防雷行政许可规定,从源头上强化防雷安全措施,让农民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二是为科学生产提供及时的气象服务。开展针对现代农民的气象科技知识宣传和培训,真正让农民有知识、懂技术,善于运用各种气象科技信息。气象科技服务要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建设实际需要,增强针对性,开展配套的气象科技服务。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直接传送到全县各乡镇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各村书记、主任、气象信息员,以及广大农户等手中。传送短信要及时、细化,从而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三是开展林业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消长的气象条件预报,提高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损失。加强气象为畜牧业、养殖业、林果种植业服务的研究,发展针对农村畜牧业、养殖业、林果种植业的专项气项服务[4]。
4 参考文献
[1] 程向红.促进气象为农服务效益最大化的涉农部门合作机制探讨[J].农技服务,2009(8):171-172.
[2] 刘锋,刘国秀,郭鹏.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新农业,2013(16):16-17.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组成部分的重点,它有着长远的历史、文化和乡情民俗的沉淀与积累,同时它也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生命的元素与节点。在我国当下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到来之际,中国广袤大地的众多乡村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1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现状堪忧
如何具体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景观规划和建设,有赖于基层执行者和广大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们。然而据笔者研究所知,为数众多的乡村生态及文化和乡村景观正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逐步遭遇着毁灭性的破坏,或随时面临着被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所替代的命运。
在当前我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背景下,中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原本脆弱的乡村生态景观系统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大地上的众多乡村,经过历年来的环境适应与历史发展演化,已嵌入并成为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山水田园、青草绿地、河流池塘等自然或人为的乡村景观元素,都使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维持在均衡发展与相处的状态。然而中国农民们长期以来超饱和状态的粗放式农业耕种和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却使得历史沉淀下来的这种自然生态的平衡状态变得日渐羸弱。
1.2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严重破坏
所谓乡村景观中的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尚未得到我国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但对于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乡土风貌及民众的精神需求却具备重要意义的各类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如中国农村常见的祖坟、 “风水林”、“风水塘”等。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适应于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及文化认同,伴随着中国传统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的破坏而面临逐渐丧失的尴尬境遇。近年来中国广大乡村盛行起的追求欧式别墅、小洋楼之风,发展势头迅猛,较城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发展延续下去,恐会开启中国乡村文化景观的毁灭历程。
2以马井镇为例说明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中的“危机”
什邡市马井镇,即是当下中国濒临消失的乡村村落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马井镇位于我国西南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四川省什邡市。马井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彭州、广汉、什邡交界处,是川西明珠—什邡的西南窗口,全镇面积41.57平方公里,辖21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9万人。全镇交通方便:邻靠宝成铁路支线,省道成青公路(成都至青川)横贯全境,水资源丰富: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汇聚湔江流入沱江,农业基本为自然灌溉,极为便利;气候适宜:地处平坝,地势平坦,海拔520米左右,马井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自流灌溉90%以上。马井镇的乡村景观在历史上以莴笋、西芹种植而闻名,但这种乡土景观现在却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人口的迁移、村庄的消失而逐渐面临着毁灭性危机。
乡村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是中国乡土聚落“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社会基础。如果能避免上述3方面所遭遇到的破坏,则可预见中国广大乡村的生命将能得以延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机遇,否则,这样的运动则很可能成为危机,所谓“危机”正包含了这样2层含义。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途径,通过建立保障生态、文化和社会及信仰过程,来维护村镇生命的持续和健康。
3景观安全格局设计下对乡村景观未来发展的思考
乡村的生命延续与发展,在于其生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文化的意义,社会交流功能和社会文化意义,信仰活动及精神意义,社区联系,文化认同及特色等几个方面。保护乡村景观建设的生命力,关键在于需要维护和健全上述5种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上述的乡村景观建设中的战略性的景观格局加以整合,保留并穿插于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催化剂,使传统乡村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最终形成富有特色及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满足时代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阡,邓军.农村景观发展研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2(05).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35-02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经济》报告中,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指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指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2]。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地区日益深刻的影响,明显加剧了中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总体恶化,成为中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瓶颈问题[3]。
1.农村生活垃圾问题。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大。中国农村每年产生约1.8亿吨的生活垃圾,绝大部分露天堆放,不可降解的无机物长期堆积,易腐有机部分在腐败菌作用下降解,产生渗滤液,是蚊蝇、细菌、病毒的滋生繁衍场所,也是水体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污染源 [4]。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很多地区的田头、路旁、水边以及干涸的河道均成了天然垃圾箱[5]。
2.农村污水问题。随着农村改厕工作的推广,中国农村的生活污水问题也日趋严峻。抽水马桶等用水器具日渐普及,各种洗涤剂的使用也日渐增加,农村居民的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和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均大大增加。由于农村地区缺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目前,中国对农村雨/污水的收集和排放也缺乏系统规划,农村大多没有排水系统。
3.种植养殖废物问题。中国农业日渐集约化的发展,打破了种养、农牧之间的紧密联系,大量种植养殖废物得不到有效利用,在广大农村随意丢弃、堆放或无控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会导致火灾和交通事故的频发,对生态环境和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
中国各类种植业废物产生量约为每年7.8亿吨,种类达20多种。作物秸秆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6]。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考虑,秸秆资源中可利用量为2.8亿~3.5亿吨,如产气率按0.48标准立方米/公斤估算,每年可产生850亿标准立方米甲烷。中国人均资源量低,对种植业废物加以充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和效益,既可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又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目前中国农村生活用能源仍有57%依靠薪材和秸秆,由于以直接燃烧为主,热效率低,大量烟尘和余灰排放使人们居住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采伐和烧火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导致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质量下降,也造成了能源浪费。另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创新技术少,导致农业废弃物转化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差、利用率低、商品价值低,难以产业化,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近二十年来,中国禽畜养殖业年均增长9.9%,带来大量的养殖废物。养殖粪便是养殖业主要污染物,养殖粪便及其分解产物主要包括固形有机物和恶臭气体物质两部分,严重污染了中国农村水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破坏农村环境卫生。目前中国养殖废水的COD已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COD的总和。全国规模化养殖场中80%废水直接排入水体,而分散养殖场大部分废水和粪便未经任何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
4.水体和土壤环境恶化问题中国农村水土面临来自城市和农村自身污染的双重压力,污染日益严重,水系淤塞、耕地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各种污染问题和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1)水环境恶化问题。目前,中国农村水环境面临三个方面的污染威胁。首先,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农业废物和污水无序排放,残留化肥、农药及养殖粪便、剩余饵料和水产品排泄物等进入水体,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加剧了水体污染[7]。其次,农村水体也是城市和工业污水的重要受纳体。由于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的日益严格,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小城镇和乡村,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最后,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的乡镇企业任意排放非达标废水,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水环境。(2) 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及土壤污染问题。中国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仅0.1008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中国的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数量下降的同时,质量也在下降。中国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及欧洲同类土壤的一半。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矿化,秸秆还田率很低,植物吸收的土壤养分不能还田,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战略安全。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污水灌溉,重金属污染,非降解性农膜的大面积使用等严重污染着中国的土壤,农户将使用后的农膜就地丢弃或将其作为生活垃圾扔进垃圾堆。
三、农村推行低碳经济的对策
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行低碳模式,确保新农村建设快速进行,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放后集约的旧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在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形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低碳经济绝对不是政府官员、学者的事情,而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农民来讲,低碳生活就在身边,注意在生产与生活中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煤、节粮,并不是困难的事情[8]。
2.建设低碳农村社区。在造房子建新村时,应注重建设低碳绿色的住房,在充分考虑居民健康、人与人和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低碳绿色建筑应该尽可能采用适用技术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构造。低碳绿色建筑,应该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应保持良好的建筑风格和节能方式。农村社区的建立要科学规划,例如沼气池的规模、位置要科学、合理的确定,也应该注重商品房的结构,预留各层太阳能的搁置空间[9]。
3.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践证明,粗放型、掠夺性的农业生产与增长方式,已成为消耗资源与能源、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重要源头,而高效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能源利用的关心,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好循环 [8~11]。
4.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能源与环境的压力下,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制约中国能源问题的瓶颈,加速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大力推进节能工作都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经过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沼气利用技术逐步成熟,目前在农村地区最适宜推广。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
5.适时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指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链转化为地球生物物质形态,经过加工为社会生活提供原料的能源。它有许多优点,最重要的是在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小,属于清洁能源,对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及降低“温室效应”有利;另外,蕴涵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有阳光存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会停止,生物质能源就不会枯竭。
6.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减少碳足迹。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要通过多种途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实现农业系统总体上的高产、稳产、优质、节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综合效益。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巩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成果,加强对林地、草地荒地的依法保护。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12]。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可以使人们少走一些弯路,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2]饶艳.低碳经济国内研究进展述评[J].企业家天地,2010,(10).
[3]申昌元,赵华伟.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J].江西能源,2006,(4).
[4]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法学与实践,2006,(6).
[5]于一凡,李继军,岳宜宝.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规划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8,(6).
[6]姜文,汪小勇,骆东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
[7]刘兴,王启云.新时期中国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9,(8).
[8]季昆森.“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作为[J].东方城乡报,2009,(25):195-298.
[9]姚洋.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J].绿叶,2009,(11).
[10]杨新荣.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学解析[J].生态经济,2009,(2):252-254.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039-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和长期的工程。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金融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大有作为。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地处太岳山麓,山大沟深,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差。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民银行沁源县支行引导和协调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把支持新农村建设当做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地方政府肯定。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很好关注。本文以沁源县金融部门的做法为蓝本,就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查,并就今后的支持方向提些看法。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沁源做法
(一)机制上给予保障
一是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领导机制。由人民银行负责牵头成立沁源县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人民银行货币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协调。通过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分析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课题。二是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沁源县支行关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金融机构把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上工作议程,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措施上加以推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一改过去一说支持首先是送资金的做法,变为“输血”与“输智”并举,组队分组,开展以送政策、送知识、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送”活动。帮助农民朋友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国家政策,掌握金融知识,提高种养水平,尽快走上富裕小康之路。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提高农村居民信用意识,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出发,制定出台《沁源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了信用乡(镇)村、户的评定工作。全县共评选出级信用乡镇5个,信用村62个,信用户5714个。通过信用村、信用户的带头示范作用,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三是加强“窗口指导”。积极建立“窗口指导”工作会议制度,取得地方政府理解和支持。宣传货币政策,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合理增加信贷有效投量。“窗口指导”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参加单位为县政府主管领导,各相关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
四是充分发挥好支农再贷款作用。“好钢用在刀刃上”。 人民银行沁源县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为突破口,通过农村信用社向全县发放支农再贷款年累计1.5亿元,有力地支持和帮助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共计扶持了1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其中:种植合作社58个,养殖合作社112个,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3个,其他合作社2个。
(三)重点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开好银企洽谈会,促成举龙头、舞龙身、摆龙尾之势,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民发家致富。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农民就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念,自2006年起,每年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研究商讨支农大计,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先后扶持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肉牛繁育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实际投放资金1.3亿元,带动农户1.3万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7500万元。
二是开好信用现场会,形成样板示范、典型引路、整体推进之局,提升农民信用意识,助推生产发展。通过积极宣传讲究诚信、致富有方的农户,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户树立信用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增加致富渠道。现场会上,对发展生产过程中有资金需求的信用户、信用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放款,起到示范作用。信用等级越高,获得资金支持额度越大。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金融支农体系的不完备与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金融支农体系的不完备,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支农机构设置的不完备,沁源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自然气候等条件影响较大,尚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由于没有相应设立农业保险机构,不能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驾护航作用。金融支农体系的不完备,另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支农定位、机制的不完备,弱化了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战略,对县域分支机构进行了整合、撤并,并集中上收了信贷资金的审批权限,造成县域分支机构仅有小额质押贷款权限和额度较小的个人消费贷款权限,其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而作为金融支农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尽管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扶持下,在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农村信用社资金支持渠道不顺畅影响,其支农实力大大折扣。
(二)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和资金大量外流并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资金需求不相适应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受信贷资金审批权限的制约,县域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演化成为上级行的“吸储器”,加之邮政储蓄机构的只存不贷,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除了人民银行少量的支农再贷款外还没有其他渠道,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血液被大量抽走,流向了大中城市。2009年8月末,县域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为20亿元,邮政储蓄机构汇划资金余额为3亿元,这些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只有0.27亿元。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和资金大量外流并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巨大资金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三)传统的金融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金融产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相适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注重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更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对金融机构支农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金融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课题,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在金融支农的理念、经营方式方面,还是金融支农产品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农业银行虽然扩展了业务范围,但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做为金融支农主体的农村信用社,仍然习惯于“春放秋收”传统的经营理念和以存贷款为主的经营方式,金融产品创新滞后,且受自身资金实力、农村金融的不充分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期限以1年为主、贷款额度以几千元为主、贷款利率以“一浮到顶”为主,影响了支农效果的发挥,特别是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做法与国家的惠农政策是相悖的。
(四)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设施、手段落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提供的金融服务不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效、快捷、便利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做支持。但金融机构服务功能逐步衰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收缩,信贷业务向中心城市集中,原有的业务品种急剧减少,新品种又发展不起来,县域网点逐渐演变成了“存款服务所”。目前,大小额支付系统在县域已推广运行,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主要通过系统往来进行业务处理。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联行清算体系,特别是大部分处于农村基层的信用社还维持在手工操作的原始水平,这显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提供的金融服务不相适应。农村信用社则主要通过信汇方式进行处理。农村信用联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系统内电子化网络建设进展缓慢,会计基础核算基本以手工核算为主,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电子化、票据化程度较低,支付结算体系建设落后。调查显示,县域各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方式仍比较单一,所使用的支付工具也比较少,县级金融机构主要办理支票、汇兑和信用卡业务,由于这些金融机构不仅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且已有的功能也逐步丧失,其最终退出县域这块阵地也就成为必然。最为重要的是,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结算手段落后,资金流通不畅,连接城乡的信用社还未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资金存取的通存通兑,很难真正成为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主力军。
三、金融更加有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变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尴尬局面,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现行的农村金融组织中,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公司化改革方向明确,目标是利润而不是“效益”,而农业贷款具有风险高、期限长、额度大、成本高、收益少等特点,使一般的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村这个弱势行业上无利可图,必然退出农村,向城市发展。况且,农村有很多现实的、有还款能力且能盈利的资金需求多数得不到满足,加上政府引导不够,致使融资渠道不畅,筹资成本过高,必然是产业化项目落实少,导致“三农”发展的有效信贷需求严重不足。而分布在县域农村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中,农业银行基本在“吸血”,而不输血;邮政储蓄机构只组织存款,不使用资金,充当“抽水机”的角色,将农村资金反“抽”到城市。这种种的制度安排,造成了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服务功能弱化。客观上使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这个“农民自己的银行”尽管改革步履蹒跚,也要其承担“一农支三农”的重任,当然是“独木难支”!且由于自身筹资能力和经营性质的制约,难以补“三农”领域的投资缺口。这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客观上需要借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
(二)改革政策性银行,完善政策性银行服务功能,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属于财政投融资范畴,是财政手段的延伸,是财政和金融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弥补财政支农职能的不足。这也应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方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商业银行不能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情况下,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农业发展银行可以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载体,同时在合作性、商业性金融服务薄弱的领域以及在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方面发挥方向性、基础性主导作用,引导企业、个人、社会等多元化资金投向农村。凡此种种,呼吁农业政策性金融这些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改革农业银行运行机制,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产品,增强服务功能
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商业银行,巩固和稳定县域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当前的关键是给予分支机构更大的经营自。加快完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开发适应农村现状的符合商业银行特点的金融产品,巩固和发展农村市场。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山地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各地新农村建设迅速开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国家重大经济和政治任务是在推进大跨度城镇建设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以促进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峻落后,农村建设一直处于低水平状况。新农村建设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避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因此,探讨不同村庄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方案,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据统计,中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我国有占全国人口总数半数以上的农村人口,山地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不在少数。因此,山地新农村建设更应结合实际情况,具备针对性、合理性。
山地农村的特性解析
建设用地分散,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可集中建设用地少
山地农村村域面积广,地形复杂,多数农宅依山而建,按方便耕作、放牧而建,山间小户、独户较多。村庄整体建设用地分散,村域面积虽然广阔,但可集中建设用地相对匮乏,致使每个村民小组都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
乌鲁木齐县甘沟乡村位于甘沟乡西部,距离乡政府13公里,村域面积约为99033平方公里。村下辖6个生产队,全村现有283户,总人口1183人。现状村民除队居住相对集中外,其它生产队均呈散点状分布在村域内。村民住宅依据牧草地的划分,零星分布在牧草场中,宅基地大小不一,建设用地极度分散,浪费严重。
山地农村地形高差较大,坡坎较多。如何适当整合集中建设用地,实现土地集约化,是村庄建设尤为重要的任务。
基础设施与公用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辐射范围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采用的标准偏低。而山地村庄受自然地形的客观条件影响,造成道路交通、给排水、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成本加大,致使农村社会建设与各项发展相对滞后,个别村民组甚至仍然无法正常用水用电。
散布的村民住宅降低了各项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不仅不便于生产队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不便于政府和村委员会的管理。
村6个生产队中,队各项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比较完善,而小渠子沟队、沙洲脖子队、沙洲扬水站队仅接通了部分基础设施,解放沟队与杰特科尔长队基础设施严重匮乏,甚至至今未通公路。村域内基础设施整体占线较长,公共服务设施辐射范围不足,投资成本较大。
产业发展具有特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困难
山地农村产业相对平原农村更具特色,除种植、养殖以及畜牧业外,还可以借助自然景观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
山地农村具有发展多元化产业的优势,也存在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劣势。产业发展是村庄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山地农村对产业发展统一规划认识的不足,使村庄整体布局分布零散,造成建设用地极大的浪费,增加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困难度。
街巷空间丰富,公共活动空间不足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山地村庄街巷空间较为丰富,每条街巷都展示出不同的空间形象,最大限度地体现山地乡村特色,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传统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围绕门前、巷口、溪边、树下布置 ,但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乡村活动逐渐丰富多样化,其规模有所扩大,村民对活动设施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因此,传统公共活动空间的局限性开始凸显,已无法满足村民沟通交流、集体活动的需求。
自然灾害期易受灾害,防灾任务严峻
山地村庄多位于两山交接的地势相对平坦的谷地中或台地上,加之环境破坏及对防灾设施建设的忽视,使得山区抗灾能力比较弱。因此,灾害发生期山区容易受到灾害破坏,引发村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由于防灾工程在抵御自然灾害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而山地村庄防火、防洪等防灾设施不健全,因此防灾规划与建设任务非常严峻。与平原村庄相比,自然灾害发生时,山地村庄的救灾工作难度较大,对综合防灾规划须提出更高的要求。
山地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践
1. “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居民点布局模式
与平原农村相比,山地农村可耕作土地少,作为牧草场的牧草地分散,劳作距离远。因此,如同平原地区农村一样的完全集中建设,将无法适应山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能提高村民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水平。
面对村“点多线长”的居民点特征,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分析村庄发展优势与劣势,首先确定村庄整体发展方向与布局,再明确哪些村民点适合集中扩展建设,哪些应采取迁村并点牧民安置,最终形成的居住点分布形式是:“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即将原有分散在山区的村民最终集中迁并至三个生产队内,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完善道路系统,方便各生产队之间的联系。这种布局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也利于各项设施的共享。
2. 设施建设应满足村庄长期使用的要求
山地农村地形复杂,基础设施与公用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高、难度大、周期长。考虑到山地农村的特殊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从长远出发,科学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实施计划,以适应村庄长期发展的需要。各项设施应依据服务范围与村民需求设置,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在充分尊重村村庄功能布局基础上,规划对村庄功能予以加强、分类,分期逐步完善道路系统与给排水管道,以及电力电讯网络,以更好的适应新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规划在中心生产队(队)建设完善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村民生活需求在距离较远的生产队(沙洲扬水站队)增加设置便民公共服务设施。
3.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山地农村产业相对与平原农村更具特色,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应继续发展特色产业,突显地区特色。
综合考虑村各生产队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周边竞争等各方面综合因素,同时结合乡域整体产业发展趋势,规划村庄产业发展应以强化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导思想。
规划仍以农、牧业为基础,加速村庄经济发展,加强技术、市场、配套设施等的建设;同时,依托当地基础条件,通过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培育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发展便利的交通,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4. 保留特色街巷及公共空间
山地是人类聚居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地村庄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和景观的多样性而赋予街巷空间景观更多的魅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具有特色的街巷空间应予以保留,同时也要适当增加公共空间,利用村庄自然条件,选择合理地点,增设活动设施,体现村庄特色。
在村的村庄规划中,原有的河道、建筑的布局、街巷空间都很具有地方特色,规划保留了原有空间特色,建筑与道路的设计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设置标志性景观,使村庄处处体现处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融合。
5. 重视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
山区地形地势绵延起伏,综合防灾工作困难重重。为有效地制定综合防灾机制,各村应与相邻村庄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应急救援与生活救助相结合、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紧急响应与长期准备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地新农村防灾规划重点是加强防洪的工作,规划应明确抗震、防洪标准,制定详细的综合防灾措施。沿村庄建设用地山体的山脚设置截洪沟,避免大量雨水汇集到村庄内,造成村庄内部的洪涝灾害。
同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管与约束,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对村庄综合防灾工作的落实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生态化;循环经济
我国是农业大国,新农村建设始终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大连市农村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0%,农村人口290万,约占大连市人口的1/2。因此,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就谈不上大连的现代化。目前,大连市新农村建设成果斐然,全市已确定了16个乡镇和104个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乡村。但是,大连市农村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农村现状差别较大,基于此,我们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就加快大连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彻底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农村城市化决不是将农村建成城市,它应当保留着传统农村的自然面貌。农村城市化就是要让农村的经济城市化、农民的生活水准城市化。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推动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村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农业科技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和农贸信息化。
1.农业科技化
几十年来,每家每户的农民总是在自己的田地里重复着上辈人的种植品种。近年来,大连市虽然基本完成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还有许多地方停滞不前。科技化程度低下成为当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只有优良品种的更新才能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大连市政府决定推广普及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10项农业增产实用技术,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注入科技动力源。市政府推广普及的10项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脱毒薯类覆膜两茬生产、新型大豆种衣剂、黄瓜定型定量保护盒和海参健康养殖技术等。为鼓励农民使用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连市财政除了每年安排 2000 万元补助金外,各区市县也将根据当地推广10项技术的实际安排配套资金,此举切实让广大农民受益。必须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发展精品和高附加值农业,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
2.农村工业化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粮食就是解决吃饭问题,生产环节单一。要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就得跳出农业,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解决农业问题、谋划农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围绕市场转[1]。吉林省将玉米作为工业生产链条的一部分,形成了“玉米头、化工身、轻工尾”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的工业化思维值得借鉴。实践证明工业化不仅没有伤及农业,还实现了兴工强农,以工促农的双赢。因此,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创办一大批带动型龙头企业和农民资源联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是增强乡镇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3.农民知识化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是农民知识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传播覆盖面,分别从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农贸信息化
准确快捷的信息是农产品销售畅通的保证,信息化也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大连市农村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信息网络延伸,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特别是建立专家咨询、分析预测等信息应用系统,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指导。积极引导农民应用电脑网络,以信息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加速农村生态化建设
加速农村生态化建设,是农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落后于城市,不仅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上,还集中体现在人居环境上。虽然改革开放后农村落后面貌正在改变,但多种因素长期积累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较差。比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强度的加剧,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大量增加,超出农村生态环境自我平衡能力;村庄规划和管理缺位,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引导,村内道路、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垃圾集中清运设施、住房与畜禽圈舍混杂;大连市地处丘陵地带,干旱少雨,“饮水难”一直困扰着农民。2005 年大连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大大低于城市,约 60%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极易发生水污染事故,对农民的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需要,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的现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内容。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要求。
经过对大连市农村环境及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立足于已有基础,应优先整治供水、道路、排水、垃圾、废弃宅基地、公共活动场所、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项目。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改厕工程、垃圾收集与处理工程,这是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已被列为大连市“十一五”水务工作的首要任务。从今年开始,大连将工作重心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向解决饮水安全转变,市政府计划投资 1.3 亿元,开工建设 100 项供水工程,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如今在大连农村,老式旱厕也逐渐被清洁环保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取代。大连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现已达79.76%,累计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2.4 万余座,今年还将筹建 7200 个无害化卫生厕所,通过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既避免了过去旱厕对生活水源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又切断了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意义深远。为此建议加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力度,扎实有效地推广到每家每户。目前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农民自建房屋、村路、水坝、小桥等设施一般来源于募集捐助,村集体没有能力投入,社会资金、政府公共财政很少投入,使村庄设施欠账严重。当前重点是制定和实施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参照政府的指导性目录,充分考虑后续的村庄规划与管理需要,突出乡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确定整治项目的空间布局与技术要求,明确整治项目的主要指标。以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化建设。
三、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问题。现今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是建立和谐农村的一大障碍。农民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并不考虑环境代价,致使一些有机物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比如,我国每年农业秸秆资源大约有6亿吨,居世界首位。除少部分秸秆被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和造纸原料外,大部份秸秆资源被集中在大田焚烧掉。其实,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上,秸秆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利用的途径主要集中在能源、饲料和肥料三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开展了秸秆的开发利用,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水平落后,秸秆利用研究与推广脱节,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生物链之间的作用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一生产模式将损坏环境的废弃物加以利用,使其转化为经济产品。沼气的利用,可以使茅厕入屋,室内洗手间的下水直通沼气池,可以使农户在冬季采用暖气取暖,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把火炉搬进房间。农户可以直接把粪便回收入沼气池,既洁净了生活环境,又促进了沼气的生产,这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现代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利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可以有效解决。
循环经济目前最值得推广的是“四位一体”生产模式,这是辽宁省首创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2]。该工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流、物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近几年来,“四位一体”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能够节水、节能等特点,在大连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的基本规律是将自然界光合作用生产的植被(包括秸秆、谷物、草原、林果等),先在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转换,形成符合人类多种需要的农、牧、渔、副产品。再将在转换过程中或转换后剩余的废弃物,送进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转化为沼气、沼液和沼渣。用作能源、肥料和饲料,形成良性的自然生态经济循环。普兰店市花儿山村农民张彦成从2001年起,利用“四位一体”即蔬菜大棚、猪舍、厕所及沼气池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发展家庭养猪项目。沼气池上建大棚,大棚里种蔬菜、建猪舍、厕所。沼气用来做饭,沼渣用来给大棚蔬菜当肥料,能源综合利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链条。
据统计,“十五”期间,大连市已发展“四位一体”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农户18508户。按照《大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纲要》要求,到2010年,大连市农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农户可达到10%以上。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促进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张晓庆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徐鹏春 大连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