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

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1

和孩子搞好关系吧,为了他们日后的幸福!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与父母关系的好坏将影响到他们10年后的恋爱经历。这一研究结果凸显了亲子关系对日后生活中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在研究中,美国蒙特克莱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92―1994年的一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那次调查涉及近7000对已婚夫妇和他们10~17岁的孩子。在调查中,父母与孩子要对家庭成员间“温暖度”和“亲密度”作出评价,比如与孩子(或父母)在一起时是否相处愉快、是否会紧张不安等。

10年后,当这些青少年成长为20~27岁的成年人时,调查人员再次询问他们,让他们回答与恋人间存在多少矛盾、对恋爱关系是否满意等问题。

结果显示,与母亲越亲密的孩子成年后恋爱越顺利。而父子关系对此的影响比母子关系要小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母亲通常会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与照顾子女的任务,孩子与母亲接触较多。研究人员希望父亲可以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时间,这样就能更清楚地看到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美国《生活科学》

周末,让孩子们多睡会儿吧!

香港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节假日让孩子多睡些时间有助于避免超重和肥胖的发生。这项结果证实了之前有关儿童睡眠不足和肥胖之间相关的研究。有一个线索表明,超重和肥胖儿童在周末会花更多时间做作业和看电视。另外,还有证据表明睡眠不足的儿童运动量也较少,这或许是因为睡眠不足会让他们常常感觉到很累,不愿意动。

该研究指出,睡眠减少已是现代社会的通病。与几十年前相比,人们的睡眠时间已经缩短了1~2个小时。

HealthDay News

漫话

“在孕期服用叶酸能显著降低胎儿出现严重的大脑和脊柱发育异常的风险。哮喘是可以治疗的,但脊柱裂之类的疾病却非常严重且会伴随一生。”

――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主席Terence Stephenson教授

这是Terence Stephenson教授针对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一项研究作出的回应。该研究发现,准妈妈在30~34孕周服用叶酸,其所生宝宝在3岁时出现哮喘的风险会增加26%。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叶酸可能会使宝宝的免疫系统对一些过敏原更加敏感造成的。该研究是在英国食品标准署作出所有在英国出售的面包都应添加叶酸的规定1个月后进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指出,叶酸这种维生素已被反复证明对防止如脊柱裂之类的神经管出生缺陷有重要作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在1991年公布的研究显示,服用叶酸将脊柱裂之类的出生缺陷风险降低了72%。自从在谷类食品里添加叶酸12年来,美国患有大脑和脊柱出生缺陷的婴儿数量已减少了1/4以上。因此,专家建议准妈妈,至少在怀孕之前的3个月和怀孕以后的前3个月都需要服用一定剂量的叶酸。

Mother & baby

数字

2800毫升

每天64盎司(约合1800毫升)水是最佳饮水量吗?不是的!对女人来说,每天要保证91盎司(约合2600毫升);而对准妈妈来说,还要喝更多一点,每天要达到101盎司(约合2800毫升)。这么多的水,该怎么喝进去呢?American baby杂志的营养顾问Tara Gidus给出以下建议:

直接饮水量应至少达到总摄入水量的一半。此外,准妈妈还可以通过喝奶、果汁以及汤等来补充水分。

水果对保持摄入水量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一个苹果大约含5盎司(约合140毫升)的水分,一根香蕉的含水量大约是3盎司(约合85毫升)。

此外,一天中,准妈妈从其他食物里所获得的水量大约是18~20盎司(约合510~570毫升)。

American baby

读家

专家认为,母乳仍然是最好的!

最近有研究声称,配方奶与母乳在营养方面无甚差别,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激烈争论。专家们纷纷捍卫母乳的优胜之处。

今年1月,来自挪威科技大学的Sven Carlsen教授发表了一份关于激素、母乳喂养和婴儿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报告。他认为,宝宝的健康并不取决于是否是母乳喂养,而是由其发育过程中母亲子宫的激素条件决定的。

然而,这位教授的研究结果受到医疗专家的抨击。英国皇家儿科学院教授Charlotte Wright说:“Carlsen教授的理论还不成熟,大部分并未经检验,而且似乎没有任何有力证据来支持他的说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南,英国政府仍然建议在宝宝的头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WHO指出,母乳含有抗体,能够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而且母乳喂养有助于保护母亲免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侵害。养育专家Miriam Stoppard博士说:“母乳中的酶能帮助宝宝的消化系统作好准备接受固体食物。母乳有助于婴儿免疫系统的形成,免其罹患肠胃炎等疾病。”很多研究反复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成年后患糖尿病、癌症或心脏疾病的风险较低。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发言人说:“母乳对健康没有益处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母乳是宝宝最有营养的食物。”

Mother & Baby

宝宝也能是素食主义者

希望你全家都吃素吗?目前美国饮食营养学会宣称,素食餐对婴儿、小孩和哺乳妈妈都适合。但需要说明的是,某些关键营养物在非肉类食物中确实很难找到。因此,你需要注意满足宝宝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

铁对造血和大脑发育十分重要。铁可从谷类、豆类及其补充物中获取。植物性食物中的铁相对较难吸收,所以比起肉食者来说,素食者需要使用更多上述食物。哺乳妈妈每天需16毫克铁,7~12个月婴儿需20毫克,1~3岁孩子需12毫克。

DHA对视觉和睡眠十分重要。深海鱼是富含DHA的重要食物,所以哺乳妈妈需从DHA补充物中每日获取200~300毫克。婴儿需要从母乳、DHA强化食品或者藻类DHA补充剂中每天获取60~150毫克DHA。

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灾难对公众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地震使得全社会对严重灾害的关切程度与救助力度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灾难引发的各种精神卫生问题,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与焦虑障碍、自杀、酗酒等行为问题会在灾难后的不同时期相继出现,其中以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值得关注[1,2]。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灾难或威胁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恐惧、不安、无助、痛苦等严重应激障碍,至少会持续1~3个月,其特征为创伤或灾难性事件后长期存在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反复出现的闯入性回忆或再体验以及伴随的回避反应等,常常引起明显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害,对个体的社会活动、家庭生活和职业功能造成长期的破坏性影响[3]。

1 灾后的精神卫生问题

重大灾难发生后常常会出现多方面的精神卫生问题。Norris 等[4]回顾了近20年来的160项关于严重灾难受害者的研究报告,把灾后的精神卫生问题分为6类:①特异性心理障碍,如PTSD、抑郁和焦虑障碍等;②非特异性心理痛苦;③健康问题;④长期居住及生活问题;⑤资源耗竭;⑥青少年特有问题。其异性心理障碍最为突出,目前其在PTSD的研究中占68%,其次为抑郁(36%)和焦虑(20%),这些研究中躯体功能障碍、睡眠紊乱和物质滥用等问题占23%。

面对严重灾难,恐惧、惊慌、无助是人们最初的反应,随后会出现相应心理行为问题,包括罪恶感、羞耻感、绝望感,敌意和家庭暴力,社会性退缩、信仰缺失等等。躯体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胃肠道、心血管、神经肌肉、呼吸系统、皮肤和泌尿系统的功能障碍。尽管灾后心理和躯体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幸存者都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调整应对策略,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最终理解和接受了所经历的灾难,逐渐恢复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例如,纽约9.11恐怖袭击的幸存者中,57% PTSD症状在袭击后一年内自行缓解[5]。

2 灾后PTSD的临床问题

2.1 精神症状 灾后PTSD患者常有对自我、他人和前景表现为负性思维,如“这世界极端危险”、“其他人不可信”、“我太脆弱太不坚强”等等。既往的创伤经历、精神病史及社会支持不足均可影响负性思维,同时对创伤场景的回避亦会强化这种思维。PTSD患者常常难以阻止对创伤经历的回忆。在一项功能性PET研究中[6],PTSD患者对中性词语刺激信息转换后的作业记忆更新并不象正常人那样出现大脑前额叶背外侧区和顶后叶的活动增强,而是表现为左半球活动降低,并伴有双侧顶上叶活动增强,推测可能是PTSD患者创伤后无法表达痛苦感受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2.2 生理症状 灾难幸存者的躯体症状常常比心理症状更易受到关注,如躯体疼痛、下消化道及皮肤症状。睡眠中出现的自伤或暴力行为、睡眠麻痹及睡行症等睡眠紊乱也常见。有一项研究发现灾后PTSD患者中睡眠紊乱可高达70%。此外,即使灾后没有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也易演变成PTSD[7]。

2.3 生活质量 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99年美国的国家共病调查(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NCS)报告[8],灾后PTSD患者的自杀企图比正常人高6倍,其中19%有自杀行为,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功能严重受损。PTSD患者更多出现工作不适应、健康损害和躯体功能紊乱及频繁的暴力行为。亦有长期随访资料显示,患者酒精或物质滥用及精神科住院次数明显增多。

3 灾后PTSD的病期

灾后有相当多的幸存者会出现与应激事件相关的心理生理症状,称为急性应激反应,多数人会4周内逐渐恢复,不会演变成PTSD。PTSD一般不会在灾后立即出现,它常常在灾难后数日或数周开始发生,可以是早期的急性应激反应未能成功康复演变而来[9]。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把PTSD诊断的时间界定为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病期为1个月以上,并以此划分为若干亚型:并以起病缓急程度划分为若干亚型,PTSD症状在精神创伤后1个月内出现为急性,1~3个月出现为慢性,半年后发生的PTSD为迟发型。《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确定病期为3个月以上。《国际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中没有明确的病期界限,但注明不宜诊断过宽。对于慢性PTSD来说,次生应激源如失去亲人、生计问题等在发病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9]。

Scrignar (1984) 把PTSD分为三期:第一期是对创伤的反应;症状持续4~6周以上进入第二期,出现无望和失控感、自主神经唤醒症状及躯体症状,患者生活在创伤阴影中,生活方式、个性及社会功能发生变化,时而发生恐惧性回避、惊跳反应及暴怒;第三期发展成慢性,患者颓废,沮丧,躯体症状、慢性焦虑和抑郁交织在一起,同时伴有物质滥用、家庭关系紊乱和抑郁,有些患者纠缠于诉讼和要求赔偿的行为中。Perkonigg[10]在一项针对灾后青少年的大型前瞻性随访研究中报告,3到4年后仍有一半的PTSD患者不能缓解。

4 PTSD的共病现象

PTSD是灾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但只是复杂临床相的一部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共病是关键问题所在[11],在NCS的资料中,灾后PTSD患者中79%~88.3%至少共患一种其它精神障碍[12]。

4.1 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corder, MDD)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感低落和缺乏兴趣。PTSD患者中48%男性和49%女性共患MDD[13],既往抑郁病史是灾后出现PTSD的一个风险因素;共病者症状及功能损害比单纯PTSD患者更严重,且预后较差[14]。对青少年而言,在创伤早期即出现抑郁及PTSD预示以后更严重的功能损害[15]。

4.2 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corder, GAD) 16.8%男性和15%女性共患GAD[12]。与共病抑郁不同,PTSD多发生在焦虑之后,提示唤醒和回避症状可能是创伤后患者的应对机制[11]。

4.3 惊恐障碍 7.3%男性和12.6%女性共患惊恐障碍[12] 。惊恐障碍的恐惧和回避与预期性焦虑的躯体症状有关,而PTSD与创伤性记忆和情境有关。

4.4 物质滥用 尼古丁、酒精和镇静催眠药滥用在PTSD患者中常见,创伤后物质滥用对个体的健康有长久的危害。

4.5 躯体化障碍 PTSD患者有许多躯体化症状,它对患者的正常功能和病程有显著影响,PTSD的躯体化症状为非PTSD的3倍(27%vs8.2%)[16],外伤和感染等可导致躯体症状,但当原发病被控制后某些躯体症状仍持续存在,这可能是创伤性记忆的部分。

5 PTSD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5.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 aryadvenal axis, HPA) 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机体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应激状态引发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此为稳态应变过程。从短期看,这类反应有益于个体,但持久应激,会导致PTSD及其他生理功能紊乱。在应激的急性反应中,HPA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PTSD患者长期HPA功能失调,其中包括脑脊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增高[17],尿皮质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的反应延迟,这些发现预示患者的HPA轴处于高激活状态[18]。

5.2 交感神经系统 患者对应激的反应失调,自主神经活动过度,在临床上表现为过度唤醒和闯入性回忆、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和尿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及男性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增多[19,20],另外在灾后一个月内睡眠期心率变异性明显的人更易出现PSTD[13]。

6 神经影像学研究

神经影像学研究揭示PTSD患者的边缘系统活动增强和皮质抑制减弱,尤其是大脑的记忆、情绪、空间视觉功能区出现信息加工处理障碍[21]。PET影像学研究显示:在与创伤相关的声音刺激下大脑右侧边缘系统和视觉皮质功能区被激活,这与前额叶皮质中部、海马、视觉皮质联合区的血流速度减慢有关[21]。Shin等[22]人曾对退伍军人中PTSD患者进行观察,当被呈现战争场境的表像时,患者的大脑杏仁核和扣带前回的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而Broca区血流速度减慢,这可能与PTSD患者对创伤场景的重新体验有关。

Kitayama等[23]对9项有关PTSD患者脑内海马体积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133名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海马体积普遍缩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严重烧伤患者,不管是否伴有PTSD,大脑海马体积均缩小[24],提示海马体积缩小与严重创伤有关。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显示PTSD患者海马有增大[25]。

PTSD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研究很少,但是令人惊奇的发现是动物试验显示抗抑郁剂能够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成年PTSD患者在用SSRI治疗1年后,海马体积增大5%,同时35%的患者病理性“闪回”症状得到改善[26,27]。

7 灾后PTSD的影响因素

灾后PTSD在特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女性终生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10.4%vs5.0%),已婚男性多于未婚男性(6.1%vs1.9%)[12]。特定的个性倾向是PTSD易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外伤程度与PTSD没有明确关系[28]。Norris等[1]的综述显示灾后PTSD的风险因素包括:灾难暴露程度、混乱的社区生活、女性、少数民族、中年人、贫穷、精神病史和缺乏支持系统。Brewin等[29]对灾后PTSD的14种风险因素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各种风险因素作用的强度各异,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创伤程度、缺少社会支持和创伤后应激程度;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减缓PTSD 的发生及减轻病情程度[30]。此外,该研究还表明,与急性PTSD相比,慢性PTSD患者症状较多,麻木程度深,对刺激的惊跳反应高,伴随躯体疾病者较多。性别、既往病史与慢性化没有明显联系[29]。对应激源的回避行为在PTSD慢性化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回避症状随时间而加重,而闯入性症状却逐渐减少,回避使患者缺少纠正负性思维的机会,难以形成有效的应对方式。

8 灾后的心理干预

灾后急性期予以心理抚慰可以有效缓解灾难带来的精神痛苦。但近年来,早期心理抚慰的疗效却受到质疑,需要进一步验证它的疗效,但试验遇到的难题是方法学的限制和研究结果的相互矛盾。少数研究显示早期心理抚慰是有效的,而大多数研究提示疗效并不肯定[32~40]。Mayou等[41]曾精心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同时对灾难幸存者中低应激水平和高应激水平者早期进行心理抚慰并设置对照,前者6个月后恢复,后者需历经3年症状才缓解,结果也未能肯定心理抚慰有效。Rose等[42]系统回顾了灾后单用心理抚慰的疗效研究。在11项随机对照试验中,3项显示有效,6项显示干预组和不干预组没有差异,2项长期随访研究也未显示有效。

Chang 等[43]研究了心理应对措施对地震救援者创伤后精神障碍的疗效。对台湾集集(Chi-Chi)地震中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共193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交互分析方法,对各种心理应对措施、职业工作时间、精神障碍出现的形式等进行探讨,结果提示:年龄较大、职业工作时间较长(>3年) 与一般精神障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都有关。例如勇敢面对、寻求帮助、承担责任、疏离、回避、有计划地解决问题及积极评价等心理应对措施,能显著改善因接触死亡引发的一般性精神病理症状的影响。此外,勇敢面对、疏离和有计划地解决问题能也显著改善直接参与救援所引发的一般性精神病理症状。结果还提示:心理应对措施并不能缓解救援行动或接触死亡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多次采用心理应对措施可能会减少救援行动对救援人员一般性精神病理症状的影响。但心理应对措施似乎并不能减少救援行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提示心理应对措施可用于预防一般性精神障碍,但不能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

目前认为,对灾后急性期幸存者进行基于《心理急救》进行的心理危机干预可能有效[44],重点是防止进一步的次生创伤,要利用家庭资源,提供灾后物资、应对策略和通信工具。对于幸存者早期进行心理抚慰的疗效是不确定的,对荷兰警察的一项研究显示,干预一周后出现更多精神症状,尽管一些研究评估心理干预是有效的[45],但对严重应激障碍的幸存者应谨慎选择心理抚慰治疗。

9 结语

灾后普遍出现急性应激反应,但人体自身拥有强大的修复功能,多数人能自行康复,过早干预实际上会阻碍个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对少数不能完全恢复的个体而言,会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卫生问题,其中PTSD最常见,而PTSD常共患其它精神障碍及躯体症状,共患状态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目前灾后心理援助的方式与疗效尚存在一些争议,需设计良好的大样本对照研究来解决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 Jonathan RT. Davidson MD, Alexander C,et al. The extent and impact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fter disaster[J]. J Clin Psychiatry, 2006,67(suppl 2):9-14.

2 Shalev AY. Acute stress reactions in adults[J]. Biol Psy- chiatry, 2002,51(7):532-543.

3 Kessler RC, Sonanega A, Bromet E,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tudy[J]. Arch Gen Psychiat, 1995, 52(12):1048-1060.

4 Norris FH, Friedman MJ, Watson PJ, et al. 60,000 disaster victims speak, pt1:an empir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1981-2001[J]. Psychiatry, 2002, 65(3):207-239.

5 Nandi A, Galea S, Tracy M, et al. Job loss, unemployment, work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ne year after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J]. J Occup Environ Med, 2004,46(10):1057-1064.

6 Clark CR, McFarlane AC, Morris P, et al. Cerebral function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during verbal working me- mory updating: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J]. Biol Psychiatry, 2003,53(6):474-481.

7 Spoormaker VI, Montgomery P. Disturbed sleep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condary symptom or core feature [J]? Sleep Med Rev, 2008,12(3):169-184.

8 Kessler RC, Borges G, Walters EE.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lifetime suicide attempts in the National Como- rbidity Survey[J]. Arch Gen Psychiatry, 1999,56(7):617- 626.

9 McFarlane A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model of the longitudinal course and the role of risk factors[J]. J Clin Psy- chiatry, 2000,61(suppl 5):15-20.

10 Perkonigg A, Pfister H, Stein MB, et al. Longitudinal cours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 Am J Psychiatry, 2005,162(7):1320-1327.

11 Brady KT, Killeen TK, Brewerton T, et al. Comorbidit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J Clin Psychiatry, 2000,61 (suppl 7):22-32.

12 Kessler RC, Sonnega A, Bromet E,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 Arch Gen Psychiatry, 1995,52(12):1048-1060.

13 Mellman TA, Knorr BR, Pigeon WR,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uring sleep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Biol Psychiatry, 2004,55 (9):953-956.

14 Blanchard EB, Buckley TC, Hickling E,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comorbid major depression: is the correlation an illusion[J]? J Anxiety Disord, 1998,2(1):21- 37.

15 Zatzick DF, Jurkovich GJ, Fan M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adolescents followed up longitu- dinally after injury hospitalization[J].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8,162(7):642-648.

16 Andreski P, Chilcoat H, Breslau 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omatization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J]. Psychiatry Res, 1998,79(2):131-138.

17 Bremner JD, Licinio J, Darnell A, et al. Elevated CSF cor- 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concentration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1997, 154(5):624-629.

18 Ehuda R, Boisoneau D, Lowy MT, et al. Dose-response changes in plasma cortisol and lymphocyt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s following dexamethasone administration in combatveterans with and with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Arch Gen Psychiatry, 1995, 52(7):583-593.

19 Spivak B, Vered Y, Graff E, et al. Low platelet-poor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serotonin in patients with combat-relat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Biol Psychiatry, 1999, 45 (7):840-845.

20 Geracioti TD Jr, Baker DG, Ekhator NN, et al. CSF nore- pinephrine concentration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2001, 158(8):1227-1230.

21 Bremner JD, Staib LH, Kaloupek D, et al. Neural corre- lates of exposure to traumatic pictures and sound in Viet- nam combat veterans with and with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J]. Biol Psy-chiatry, 1999, 45(7):806-816.

22 Shin LM, McNally RJ, Kosslyn SM, et al.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ic study of symptom provocation in PTSD[J]. Ann N Y Acad Sci, 1997, 821(11):521-523.

23 Kitayama N, Vaccarino V, Kutner M,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easurement of hippocampal volume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metaanalysis[J]. J Affect Disord, 2005, 88(1):79-86.

24 Winter H, Irle E. Hippocampal volume in adult bur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 2004, 161(12):2194-200.

25 Tupler LA, DeBellis MD. Segmented hippocampal volume in childr- en and adolescen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Biol Psychiatry, 2006, 59(6):523-529.

26 Bremner JD, Vermetten E. Neuroanatomical changes asso- ciated with pharmacotherapy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 Ann N Y Acad Sci, 2004, 1032(4):154-157.

27 Vermetten E, Vythilingam M, Southwick SM, et al. Long- term treatment with paroxetine increases verbal declarative memory and hippocampal volume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Biol Psychiatry, 2003, 54(7):693-702.

28 Harris IA, Young JM, Rae H, et al. Predictors of pos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major trauma[J]. ANZJ Surg, 2008, 78(7):583-587.

29 Brewin CR, Andrews B, Valentine JD. Met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rauma-exposed adults[J].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0, 68 (5):748-766.

30 Kaniasty K, Norris FH. Longitudinal linkages between 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Sequential roles of social causation and social selection[J]. J Trauma Stress, 2008, 21(3):274-281.

31 Jenkins GC. Mental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J]. Br J Gen Pract, 1996, 46(412):685-686.

32 Bisson JI, Jenkins PL, Alexander J, et a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for victims of acute burn trauma[J]. Br J Psychiatry, 1997, 171(1):78-81.

33 Everly GS Jr, Boyle SH.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 a meta-analysis[J]. Int J Emerg Ment Health, 1999, 1(3):165-168.

34 Hobbs M, Mayou R, Harrison B, et 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psycholog- ical debriefing for victims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J]. BMJ,1996,313(7070):1438-1439.

35 Jacobs AD, Ammerman AS, Ennett ST, et al. Effects of a tailored follow-up intervention on health beha- viors, beliefs, and attitudes[J]. J Womens Health, 2004, 13(5): 557-568.

36 Kenardy JA, Webster RA, Lewin TJ, et al. Stress deb- riefing and patterns of recovery following a natural disaster [J]. J Trauma Stress. 1996, 9(1):37-49.

37 Matthews KA, Berga SL, Owens JF, et al. Effects of short- term suppression of ova- rian hormones on cardiovascular and neuroendocrine reactivity to stress in women[J]. Psy- choneuroendocrinology, 1998, 23(4):307-322.

38 Priest SR, Henderson J, Evans SF, et al. Stress debriefing after childbirth: a random- ised controlled trial[J]. Med J Aust, 2003, 178(11):542-545.

39 Van Emmerik AA, Kamphuis JH, Hulsbosch AM, et al. Single session debr- iefing after psychological trauma: a meta-analysis[J]. Lancet, 2002, 360 (9335):766-771.

40 Watson PJ, Shalev AY.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adult acute responses to traumatic stress following mass traumatic events[J]. CNS Specr, 2005, 10(2):123-131.

41 Mayou R, Bryant B, Ehlers A. Prediction of psychological outcomes 1 year after a motor vehicle accident[J]. Am J Psychiatry, 2001, 158(8):1231-1238.

42 Rose S, Bisson JI, Wessely 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ingle-ses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debriefing) fol- lowing trauma[J]. Psychother Psychosom, 2003, 72 (4):176- 184.

43 Chang CM, Lee LC, Connor KM, et al. Modification effects of coping on post-traumatic morbidity among earthquake rescuers[J]. Psychiatry Res, 2008, 158 (2):164-171.

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择校费;教育公平;竞争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030-03

人们对择校费的关注,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择校费最初被人屡屡提及是因为打工子弟在城市的入学问题,过去的规定是儿童应在户籍所在地入学,因此在城市没有户籍的外来人口子女,要在城市入学就面临交纳择校费的问题,严格来说这并非“选择学校”而付出的成本,而是一种对外来人口的身份歧视,是必须坚决反对的;而如今我们讨论更多的择校费则是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付出的高额费用。

一切资源都具有稀缺性,教育资源同样如此,因为我们即使能够实现人人读大学,也不可能实现人人读名牌大学。因此谁能享受这些教育资源,就有相应的选择机制,而无论是凭经济实力还是考试成绩,并不构成对教育公平的损害。

一、择校费的产生和影响

1.择校费的产生。在我们国家,大到高考,小到中考、小升初,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升学问题无所不在,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八十年代“婴儿潮”人口高峰的退潮,城乡中小学入学人数都正在迎来持续的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小学也纷纷对外来人口子弟敞开了大门。“就近入学”逐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这个时候择校费开始回归其字面意思,成为选择“就近”之外,那些更好的学校而付出的费用。

由于大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情况,择校问题最为突出。以小升初的择校为例,寒假据说是小升初最好的进补时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参加择校考前,会去课外辅导机构“进补”,家长们也不惜使出全身解数。忙,是准备小升初的孩子、家长的普遍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从六年级开始才为小升初做种种努力,那么说明他的家长不称职,因为这时间才开始起步,已经远远落后于他人。尽管国家规定小升初不需要考试,但要博得重点学校的青睐,文体特长、英语、奥数等,都需要几年的学习、培训。小升初考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广大家长的权力、财力、脑力、精力。托门路找关系、买“学区房”、打探消息、为孩子报读各种培训班、找家教辅导……

小升初的择校,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睡眠少、上太多课外班、做各种习题的情况仍然存在,给小学生减负任务仍较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

2.择校费的影响。

(1)全国中小学在校生人口减少。教育部前日《 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根据统计,截至 2009 年底,全国小学和初中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比上年都有所减少。其中小学在校生减少 260.04 万人。广东情况与全国类似, 2009 年小学在校生较上年减少 68 万人。

教育部统计公报指出,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是小学在校生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共有小学 28.02 万所,比上年减少 2.07 万所;招生比上年减少 57.92 万人;在校生比上年减少约 260 万人;小学毕业生比上年减少约 60 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 99.4% 。

广东情况与全国相似: 2009 年与 2004 年相比,广东小学在校生减少 161.97 万人。

北京市教科院在 2009 年提供的“首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学龄儿童将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全市小学入学人数在 2008 年至 2010 年预计每年稳定在 7.5 万人左右,比人口高峰期减少了一半多。与此同时, 2005 年之后北京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将发生巨大变化,初中毕业生数量大幅减少,具体如下表显示:

学生在校人数减少,一方面与人口高峰期的退潮有关,另一方面与过去的入学规定有关,在城市没有户籍的外来人口子女,要在城市入学就面临缴纳择校费的问题,严格来说这并非“选择学校”而付出的成本,而是一种对外来人口的身份歧视,是必须坚决反对的。

(2)学区房的产生。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初中教育的普及,就近入学逐渐成为普及初中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甚至成为硬性规定:每一所中小学都覆盖一定的“学区”范围,只有居住在学区内的居民子女才有资格进入该学校读书。在学区之外的学生,则因不符合“就近”而被挡在门外。于是“学区房”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人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学区房都比普通房子贵20%左右,在北京某些“优质中小学”覆盖内的学区房,甚至可以比马路对面的建筑条件差不多的非学区房贵五六千元。

然而,既然就近入学,显然租房者也应该有权入读离住所最近的学校,而不是只有买“学区房”的人才能入学。对此的辩解也不无道理,“如果不用学区房限制,那么人们都会往最好的学校挤,好学校装不下”。原因在于,优质教育的资源始终是稀缺的,没有择校费,就有学区房,两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

对优质教育的竞争是无法消除的。显然,禁止择校费在事实上不能消灭人们对好学校的竞争,甚至也不能减少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同样还有为了择校而付出的成本,只是不交给学校,交给政府和开发商而已。

问题是,这些学区房身上的附加值,不是由于社区治理以及房子本身的质量产生的,而是其社区附近的优质教育产生的。严格执行学区房而禁止自主择校的话,学校就不因为其办学质量良好而获得激励,政府和开发商却因此把房子卖出更高的价格,这是一种资源的错配。

二、教育公平的概念和实质

1.什么是教育公平。什么是公平?根据世界银行的观点,公平的定义需遵循两项基本原则。第一是“机会公平”:一个人一生中的成就应主要取决于其本人的才能和努力,而不受种族、性别、社会及家庭背景或出生地等因素限制。第二是“避免剥夺享受成果的权利”,尤其是享受健康、教育、消费水平的权利。

在现实的社会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不同。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扩大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是:在发展之初,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因此,应当从制度层面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对弱势群体不仅要制定平等一致的“游戏规则”,而且要实行对弱势群体的“优先扶持”。对每个具有相似动机和禀赋的人来说,都应当有大致平等的教育和成就前景,不应当受到他们社会出身的影响。

2.教育公平的实质。教育公正或公平所要规范调节的是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或配置方式,包括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利益和教育条件等一切由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并影响青少年学生发展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教育不公正问题就其实质而言是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有意无意背离了“应得”原则,损害了“相称”关系,使得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在资源供给或配置方面,除了政府投入的公共教育资源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社会主体如企业、家庭、个人等也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教育资源。与政府对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原则不同,企业、家庭和个人的“额外”教育投入具有更大程度的选择性,反映了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此背景下,即使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坚持了平等的原则,也不能保证各个社会阶层实际上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事实上,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不同地区、学校、阶层乃至性别间的教育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这种差距不是政府政策故意的社会排斥和社会歧视直接造成的,而是由政府以外的其他方面原因综合形成的,就很难被判定为不公平或不公正。再者,根据公平的原则进行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也并不表明结果的完全平等或人人有份,关键看其是否满足了某种“应得”的原则并实现了“相称”关系。

三、 入学选择机制无损教育公平

禁止择校费,或者禁止中小学设立入学考试,则是出于对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的狭隘理解,似乎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无差别的接受教育,但只要超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差别就是可以容忍的。

在公认教育公平程度最高的英美,不仅有“名牌中学”和中学入学考试,甚至还有跟大学排名一样的全国中学排名。学校的竞争并不影响教育公平,它是教育水平提高的促进力量。

政府保障教育公平,也要让市场保障教育竞争。 解决教育公平,应以消除教育歧视为主。在政府层面平等对待一切学校的同时,也要允许学校自主竞争,而择校费和入学考试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较为理想的状况是,国家更多的扶助“弱者”,让那些交不起择校费,通不过名牌中学的入学考试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

四、对择校费和教育公平的解决办法的建议

1.提供数量充足的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供求均衡的角度来看,只有供给与需求数量严格相等的时候,义务教育供给的数量才是充足的。供给数量不足,意味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享受到义务教育机会;供给数量超过适龄儿童总数,意味着教育供给过剩,存在教育资源浪费现象。虽然当前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 99% 以上,但仍有部分弱势群体的入学权利难以满足, “流动儿童”入学难便是一个突出的现象,非户籍学生的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流入地政府的重视。教育部门向全体儿童提供足够数量的义务教育入学机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之一,也是个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

2.提供质量均衡的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的概念和内在规定性来看,国家应对每一个儿童提供质量均衡的教育机会,避免教育质量失衡。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予以保障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较大,这种差距反映到教育领域,即义务教育发展的地域不均衡。

另外,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教育品质、教育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已经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因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应成为义务教育发展新的推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对教育质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为“低劣的教育质量将损害以教育为杠杆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努力”,并在《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确保在 2015 年以前所有的儿童,尤其是女童、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和高质量的义务初等教育。”

3.提供节约高效的义务教育。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教育资源,因此就存在着资源的节约和浪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的“充足”只是相对的,财政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提高教育供给的效率对于义务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教育效率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目标和难题,在中国教育投入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何促进中小学校的内部效率,以便在保持或提高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减少生均费用?如何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设施与设备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对目前的教育结构、教育行政、教育服务、教育技术以及学习时间表的安排应作哪些基本改革?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尚没有统一答案。要使未来的教育能有效地完成社会赋予的任务,教育部门应当认识到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推动变革。

参考文献:

[1]邓银城,李渺.教育公平的多重涵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

[2]郭喜永.教育公平内涵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3]汤平.关于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公平问题的新思考[J].教育研究,2007,(1).

[4]吴华.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思路、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7,(2).

[5]田惠生等.以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保障教育公平[J].人民教育,2007,(1).

[6]李莉.转型国家教育公平研究_问题_根源和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7]余秀兰.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