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老研究分析报告

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文1

为全面掌握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状况,加强对企业年金业务的统计监督管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制定了《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统计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用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养老保险公司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开展的信托型企业年金业务统计,养老保险公司的团体及个人养老保险、短期意外险和健康险等其他保险业务及公司财务、机构人员、自有资金运用等信息的统计仍按现行的保险公司统计制度执行,通过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正常报送。

二、报送方式

本制度试行期间采用纸质报表和电子报表相结合的报送方式,待时机成熟后再采取“全科目、大集中”的方式通过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报送科目化数据。纸质报表应使用A4型纸并装订成册。报表封面上应注明:公司名称、报表所属时段、报送日期、联系电话等,并由公司法人代表签名,加盖公章。电子报表应以EXCEL格式制作,并使用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其他文件上传”功能报送。

三、报送频度

本制度的报表报送频度为季报。各公司应于下一季度前12日内报送报表,遇“十一”长假,可以顺延3日。

四、报送时间

各公司应从2007年第一季度开始报送报表。

五、报送要求

(一)各公司要高度重视企业年金业务统计报表填报工作,协调处理好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严格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指标、口径及要求报送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各公司要加强对企业年金业务经营状况的分析研究,按季度撰写经营情况分析报告,连同电子报表一并报送中国保监会。

(三)各公司所报的电子报表和纸质报表的内容必须保持一致。

各公司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联系。

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文2

2004年工资管理劳动保护工作总结 文章作者:程继承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25日15:39 2004年工资管理劳动保护工作总结 一、完成了2003年度劳动工资年报的编制、汇总和上报工作;并且认真分析、总结,完成了劳动工资统计分析报告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总结。 二、完成了2004年度工资计划的制定工作,制订了2004年度各分、子公司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或包干办法,并积极组织实施。 三、完成了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金铺底工作和补充养老保险的调研等一系列前期工作。 四、按时完成了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工资台帐的编制工作,按时编制、汇总和报送劳动工资月报

、季报;建立劳动工资统计台帐,严格规定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及时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决策提供了准确的统计资料。 五、指导分、子公司制定工资改革方案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且及时予以批复,促进人力资源改革的顺利进行。 六、制定了《关于深化分、子公司工资制度改革的意见》和《职工内部退养补充规定》,指导分、子公司进行工资改革。修订了职工内部退养办法,完善了有关制度。 七、完成了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的审批工作; 八、完成了调入、调出人员工资关系的转移工作; 九、及时审核支付了各子公司水电企业职工工资补贴; 十、按时完成了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资、奖金、防汛津贴、肉蛋补贴和防暑降温费的审核发放工作。 十一、按时完成了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工效挂钩的工资结算工作; 十二、按时完成了明珠宾馆等单位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结算工作; 十三、健全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按时向各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了伤亡事故报表,组织参加市劳动局工伤残疾鉴定。 十四、按照《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规定》,要求审核办理了离退休人员的工伤医疗费报销。 十五、按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对集团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执法检查,规范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管理。 十六、及时为集团公司机关职工配发了劳动防护用品。 十七、按要求向市残联报送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报》报表。 十八、配合水库运用方式调整研究工作,计算了不同运用方式下的工资情况。 十九、协助综合管理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险科完善了多份即将退休职工的档案材料,为这些职工的正常退休提供保障。 二十、完成了2004年度职工工资晋升和工资标准的调整工作。 二十一、完成了2003年度职工子女就学奖励工作。制定了《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困难职工职工子女就学救助办法(试行)》,该文件已上报有关领导。 二十二、按时保量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工作。 文章出处: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黄河明珠集团公司)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私人银行;服务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75-2

一、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范围与内容

银行对私人客户的服务范围。各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各显神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帮助客户管理庞大的资产,投资于股票、债券、对冲基金和外汇等金融产品,提供并购案的建议及标的,帮助客户购车、买房,打理他们的税务,为他们的事业继承以及子孙后代的财产问题出谋划策;甚至还帮助客户策划慈善捐助、收藏鉴定,代表客户到拍卖场所竞标古董。一些富豪拥有多达10位私人银行家为其理财。这类服务的回报自然很高。近年来,美国私人银行的理财业务每年平均利润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12-15%,远远优于一般的零售银行业务。

银行对私人客户的服务内容。比较常见的私人银行服务包括离岸基金、环球财富保障计划、家族信托基金等。离岸基金(offshore fund)也称海外基金,是指基金资本来源于国外,并投资于国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基金。它的主要作用是规避国内单一市场的风险,帮助客户进行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根据基金发行公司注册地以及计价币种的不同,可以分为:由国外的基金公司发行、募集,通过在国内成立的投资顾问公司引进、由国内投资者申购的基金,这类基金注册地在海外,特别是一些“避税乐园”(tax haven),还有由国内基金公司发行、募集资金,赴海外投资的基金。如果投资者有移民或子女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想把部分财产转移到国外,离岸基金将是一种合适的财务工具,因为贸然把资金汇到境外,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遗症。“环球财富保障计划”。在海外免税国家与地区成立离岸私人公司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方案,有助于税务和遗产规划。其主要功能是持有外币存款、证券投资、黄金、物业和土地等资产,如果配合境外成立的家族信托基金保障效果会更好。

二、私人银行客户的服务质量测评

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质量的评价维度。私人银行客户的评价维度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首先是私人银行业务的品种。银行对于私人银行提供的业务品种是不同的,各银行业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业务种类,但业务品种和产品线越齐全的银行服务带给客人更大程度上的便利,因此会更加得到客户的青睐。其次是私人银行服务人员的素质。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于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私人银行业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学业和职业背景,往往具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博士(JD)等学位,注册财务分析师(CFA)、注册公共会计师(CPA)、律师等专业资格,及资产管理、证券投资、法律、税务、客户关系管理、慈善事业等方面的从业经历,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都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良好的品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私人银行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再次私人银行服务提供的技术手段。当今是信息化电子化的社会,对于客户的服务手段也从原来的单纯柜台服务提升到了电子化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对于私人客户而言就更加需要得到24小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解决方案的提供与呈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以及专属的24小时接听的电话银行中心就成为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是私人银行提供服务的效率。私人银行客户的每一个投资目标都与市场的走向息息相关,只有可以高效快捷的为私人银行提供服务才能提高客户对于银行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私人银行客户的评价指标之一是净推荐值那么什么是净推荐值呢?净推荐值是银行以及其他行业用于衡量客户满意度的方法,是评估客户拥护程度的最终标准。作为能够预测市场增长方面的业务成果的单一数字。

如何计算净推荐值我们只需要问客户以下问题:如果朋友或亲属问起来您推荐他们与我行开展业务的可能性有多大?请客户按照10分制打分,其中10分说明客户极有可能推荐本银行而1分则说明客户根本不可能推荐我们。给出8,9,10的客户百分比和给出1-5最低的5个分数的客户的百分比的差值既为净推荐值因此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净推荐值可能会在-100%到+100%之间变动。目前银行业的客户净推荐值通常在15%左右,但其他公司如Apple等可能获得更高的净推荐值(+70%左右)。

三、私人银行客户服务的流程与质量控制

私人银行客户服务的核心流程。对于客户来说由于客户购买一次产品即可能拥有永久的服务,如果银行在服务客户时服务水平很差或者不可信赖客户将转而投入其他比我们做得更好的竞争对手这样做会导致旧客户的流失而且在争取新客户和纠正缺陷和错误两方面都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因此优质的服务尤为关键如果银行希望客户长期购买并持有银行的产品那么银行需要确保的一点是,持有的产品越多不会造成对于服务的不满意也越多,因此整体质量和更高的可靠性很重要。为了实现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需遵循以下核心流程:

参与模式:适应高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并获取高市场份额。积极回应客户的一切问题与需求,合规经营,诚信可靠,在业务领域锐意创新,在投资领域则引领客户放眼全球市场;以客户为中心:包含友善快捷精准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满足金融需求的解决方案,认同并激励客户与银行全面长期的金融关系,积极的回馈客户。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流程。私人银行业务专为对财富管理有严格要求的尊贵客户而设。凭借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准和悉心服务,为客户提供完备的理财策划和全面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各分支行的理财中心为平台,凭借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准和悉心服务,为客户提供完备的理财策划和全面的财富管理,致力于实现客户的财富增长与安全,同时重视客户的家庭需求和事业发展。

私人银行服务为客户提供财富引擎。一位专门的客户经理将会帮助客户管理财富,关注到客户的家庭和事业的各个方面的需求。银行通过以下三种手段来管理和保护您的资产:

规划:确认客户的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分析客户当前与未来的财务状况,作出符合未来需要的最佳规划。构建:根据客户个人的独特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采用最适合客户的财务产品为客户度身定制解决方案。保障:确保客户多年构建的规划始终与客户的长期需求和目标相契合。

银行推崇的个人理财理念。银行认为客户的所有个人理财需求大致可归入以下领域。在对以下五大领域进行管理时,银行会为客户提供有帮助和针对性地建议。

应急资金:确保客户拥有足够的资金以应对意料之外的可能会使客户的生活陷入严重混乱的短期紧急情况。个人和家庭保险:银行将这一点置于第二的原因在于,一旦确保家庭财务安全的主要成员出现意外状况,比如重病、残疾或甚至死亡,那么家庭财务有可能面临崩溃。购房计划:住房既是基本需求也是很好的投资途径。因此,正确的财务计划能够帮助客户进行有效投资,实现理想的收益。现金,债务及税收管理:照顾好客户的长期需要之后,可以确定进行现金和债务管理。对于客户的现金流,负债以及税务方面的问题银行也会提供及时的咨询。储蓄与投资:最后,银行帮助客户考虑如何为将来规划投资,以获取更高的回报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财富管理工具。

全方位多币种存款及兑换服务(包括人民币通知存款和定期存款)。

〔外汇委托交易〕投资顾问借助环球市场平台不分昼夜关注全球汇市,一旦触及指定价位,委托立即自动成交。

〔动态回报投资-收益+〕通过介入更具交投空间的股票、外汇市场,追求高于传统存款利息的回报。客户可以根据风险偏好,自由选择投资收益与期限。

〔动态回报投资-保本+〕通过挂钩不同金融市场标的(如外汇、利率、股票或商品等)表现,客户有机会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更高回报。

〔代客境外理财〕将资金直接投资于环球资本市场,投资结构新颖多变,实现全球资产配置,捕捉海外投资热点。

〔保险计划〕为客户以及客户的家人确保未来.无论退休养老,小孩教育,或医疗费用,银行为客户量身规划的保险计划。

银行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指定的服务团队。指定客户经理,贴身照顾客户日常财务所需,并在一组金融专家的支持下,为客户时刻提供专业而全面的理财服务。投资顾问由一组外汇专家构成,依赖环球市场平台,特为悉心照料客户的投资理财需要而设立,提供最新最深入的金融信息与市场分析。

银行为客户制定尊享的服务。私人银行客户通常地位显赫,日理万机。银行提供一系列灵活而富效率的银行服务,汇款和其他项银行服务收费折扣高达100%;住房按揭贷款特别礼遇;系列产品和服务的优惠价格;系列产品和服务的优惠价格;助您随时获得最新市场资讯和财经信息;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通讯操作帐户;全球56个国家分行的国际性网络;客户服务中心及专用柜台;客户24小时专有服务专线。

银行通过组织商界精英的聚会与交流,帮助客户寻找各种商业机会和事业伙伴。同时,银行推出多样化的休闲聚会和国际化项目,使客户及家人能够充分享受生活、拓展视野。另外,通过与各行业领先企业联手,银行还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优先礼遇,涉及旅游、购物、休闲等诸多领域。

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神秘人暗访机制:各银行为保证前线部门的工作质量并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对前线业务单位引入神秘人暗访检查形式。在被检查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由被检查单位以外之专业人员以普通客户身份进行业务咨询、开立账户、完成产品操作等,规范记录并分析报告。

暗访目标及标准:了解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以及日常处理工作的一些做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监测服务水准的一致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银行服务体验;将研究结果作为评价服务人员表现的关键性指标;建立起一个能够持续的、不断提升的服务体系。

暗访人、暗访范围及频率:为确保暗访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银行通常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例如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神秘客户项目服务。

每个自然年度,神秘人暗访检测将覆盖银行所有分行和网点。针对不同分支行,尼尔森研究公司选取不同的理财产品品种进行神秘人暗访测试。每个自然年度中的前3个季度,每季度安排对全国所有城市网点进行暗访;最后一个季度抽取暗访前个3季度中每季度表现不达标的网点进行复查。

暗访重点:迎接顾客;产品知识;销售合规;后续服务。

暗访报告及后续反馈机制:在完成每季度神秘人暗访后,尼尔森负责整理暗访记录、发现重点问题、完成暗访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并将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发送至银行相关负责人。银行负责人在核实分析报告后召集会议,邀请尼尔森公司项目专员和上述各部门负责人与会。尼尔森公司项目专员在会上就分析报告进行解说。会后,暗访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将发送至当季度所有被调查分支行负责人,并责成其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进行内部分析总结以及制定相应改进方案。

分行销售及服务部门需提供改进方案实施的相关存档文件,销售管控团队以此监控和检查分支行改进方案的具体实施与完成。以确保此改进措施起到预防和规范作用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分行销售及服务部门,进一步讨论解决方案,销售管控团队继续跟踪监控直至符合银行要求。

【参考文献】

[1]韦福祥.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胡旺盛等.顾客价值与营销创新[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风险投资 障碍 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也称为风险资本、创业资本,是指向科技型的迅速成长的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诞生。国内外实践证明,风险投资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高技术产品产业化的理想孵化器,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985年1月11日,我国第一家专营新技术风险投资的金融性企业――中国新技术创新投资中心在北京成立,拉开了风险投资在我国发展的帷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风险投资机制不断完善,为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阻碍风险投资不断发展的问题。

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配置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缺乏新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寻找新的能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强有力杠杆刺激经济的发展。从成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高科技创新体系的助推器――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但从近几年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尤其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情况看,还存在着诸多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1.投资主体各有不足,融资渠道过于狭窄

理想的投资主体应满足两点:一是有大量敢于冒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二是有值得投资者信赖的风险投资机构。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已超过360家,但大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缺乏示范性。2008 年调查数据显示,注册资本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风险投资机构所占比例最大,为39.44%;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机构仅占13.38%。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通常有保险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银行信贷、企业出资和政府投入等。2008年风险投资融资比例调查显示,480.81亿内地风险投资金中,政府占总投资额的25.24%,金融机构仅占10.65%,企业占39.7%,个人占19.28%。由此可见,金融机构没有起到支撑带头作用,民间个人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虽然企业所占比例最大,但实际的融资额并不理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历史环境和文化准则的影响,国内大多数人都比较“安分守己”“脚踏实地”,使得风险投资没能从超过8万亿的居民存款中获得所需资金;二是商业银行尚未真正商业化,自身的坏账也阻碍其向风险投资领域发展;三是国有企业亏损较多,没有多余资金进行风险投资,而一些“寿命短,融资难”的民营企业,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2.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学研组合不连贯

1991年国务院鼓励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创办风险投资公司,北京、上海、深圳首先响应号召。2008年对全国402家风险机构抽样调查中,得出地区比例数据如下表:

从投资金额来看,占全国风险投资总金额一半以上的资金集中投向了北京、上海和深圳地区。可见我国风险投资地域之间差距太大,发展极不平衡。风险投资主要投资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是投资的基础。而我国学校与研究之间存在断层现象,往往只学不研。科研与成果生产尤其与成果商品化生产又严重脱节,通常只有成果没有商品。产、学、研之间不配合不连贯,给风险投资带来很大压力。据统计,在我国每年2万项左右的科技成果里,最后商品化的不到2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缺少投资源头和可供进行投资的科研成果严重阻碍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3.投资结构不合理,退出机制不完善

发达国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投资比例为1:10:100,而我国为1:0.7:100。事实表明,我国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微不足道。这样“重资金,轻技术”的生产理念直接造成研究成果产品化夭折。没有研发投入却渴望结果产出的想法导致恶性循环,妨碍风险投资的顺利进行。按道理,风险投资应选择正处于创业期的风险企业,可我国风险投资大多选择处于发展中后期的企业,对于发展初期的企业通常持观望态度。由于资金匮乏,致使创业初期的风险投资企业举步维艰甚至过早退出风险投资的舞台。众所周知,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力图通过股权转让一次性退出,从中获得高额市场回报。能否最终成功获取高收益一般依赖于其退出的方式。现有的退出方式主要包括:公开上市(IPO)、企业并购(M&A)、私人收购和破产清算。其中,破产清算的收益几乎为零,兼并收购的收益率为16%左右,公开上市的收益率最高,大约在50%左右,理所当然成为风险投资企业最想实现的退出方式。但股票市场门槛过高,限制条件过多;债券市场不健全,债券品种过少;二版市场不完善,创业板块尚未真正建立;以及国内的并购大多缺乏资源配置功能,不能实现“股权置换为主、现金投入为辅”,习惯性采用现金进行交易,给并购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压力。种种不利因素都直接制约着成功退出的实现。

4.缺少专业机构人才,缺乏配套环境设施

风险投资是一项既跨科技又跨金融的活动,其中涉及评估,投资,审计,管理和高科技专业知识,对投资机构和人才素质要求很高。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有时无法应对多变的金融市场。在对全国1793位专业投资经理的抽样调查中,得出如下数据:

此外,从业人数较少、从业年限较短(多介于6―10年之间)、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复杂等问题也成为风险投资机构发展的瓶颈。外部环境长期存在缺陷却得不到很好解决,也极大影响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首先从法律环境考虑,我国目前尚无一部权威性的风险投资法律规范。现行《公司法》、《知识产权法》、《证券法》等法规都未对风险投资相关机构的行为和操作做出规定,甚至有些条文成为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如《保险法》和《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向非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投资,《养老基金管理办法》也禁止养老基金参与风险投资;其次从政策环境上看,财税政策的规制,政府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都给风险投资带来不小压力。例如,高技术产品的销项税额高,允许抵扣的进项税少,因此高技术企业承担的增值税比一般企业要高;最后从担保体系出发,缺乏相应监管担保机构和完善合理的担保机制。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风险性,极易造成信息不对称,没有相关机构的担保,监管和规范,也就没有保护,制约和引导,从而增加了风险投资的难度。

二、针对现有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努力争取政府及中央的扶持基金,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加强自身与外界沟通谈判的能力,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广泛吸收包括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企业投入、个人投资等在内的民间资本。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鼓励国外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企业可实行“共同出资,专家经营”的方式联合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为顺利进行风险投资和提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提供保障。政府应协助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投资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鼓励大家勇于投资”的社会氛围,带动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采取合理的组织形式,如有限合伙制(包含至少一个有限合伙人和一个普通合伙人),由于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而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或个人都能作为有限合伙人参加进来,从而增加了融资对象,拓宽了资金来源,全面调动了投资者参与的热情积极性。

2.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建立长远发展目标。

我国风险投资主要投资方向是IT业、通讯/电信、半导体IC、生物技术、能源环保和医药保健等,其中IT业所占比例最大。拥有核心技术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关键因素,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推动科技链和产业链的联动,提高科研成果的商品化都有利于推动风险投资的进行。使学习成为研究的前期准备,拓宽开发项目的研究领域,保证更多的科研设想付诸实践。加强与高校或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共同设立权威的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风险投资的专业性。现实中,我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不足30%,造成这一局面的一大因素是我国风险投资投机性强,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经常半途而废。因此在投资以前,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某项科学技术是否具有持续开发的能力,该技术产品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全面做好可行性分析报告,明确风险投资打的不是游击战而是持久仗。在决定进行风险投资后,对项目研究、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和销售制定配套完整的战略计划,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应对困难,提高成功率。

3.构架多层次退出通道,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结合目前的四种退出模式,借鉴美国NASDAQ和欧洲EASDAQD的成功经验,真正降低股票市场的上市门槛,完善债券市场,增加债券种类,减少进入二板市场的限制条件,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健全破产清算法律体系,尽早推出创业板块。在现有的《公司法》、《知识产权法》、《证券法》、《税法》基础上,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查缺补漏,调整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和灵活性,尽早颁布实施《风险投资法》。在美国,养老基金作为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的前提是遵循“谨慎人原则”,即托管人谨慎地为养老金设计一个投资组合,力求尽可能分散投资风险。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取消国内对于风险投资的有关限制条款,允许养老基金在一定政策原则的保护下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政府在风险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应正确引导风险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加大关注和投入,支持和帮助。中央或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一些财政优惠政策,增加财政补贴,降低风险投资企业的税率,放宽申请免税的条件,建立相应的科技银行,政策银行,金融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投资运作监管部门,从实质上解决风险投资的燃眉之急。

4.建立发达的信息网络,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信息在当今社会中举足轻重,建立一个情报集中、全面、深入、系统、快速、流畅的信息网络,及时获取最新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动态,有助于风险投资的顺利进行。对发展我国风险投资而言,首要的是设立情报收集部门,安排专门的情报收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整理出有效信息,及时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其次是要利用网络媒体,增强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扩大宣传,提高自身知名度;其三是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可从现有人员中选派一些人才到国外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或邀请国外的一些人才来做交流和技术指导;还可建议一些专家、成功机构代表举办讲座或开办培训班,力求培养一批扎实掌握科学技术、审计、管理、投资等相关知识,有事业心、责任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其四是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出发,应深化高校教育体制和科研机制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发展产学研结合奠定基础。通过这些措施,使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形成合理的内构架层级关系,明确分工,科学搭配,对拥有科学技术背景、企业管理背景、金融资本运作背景及其他背景的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组建一批高效且有活力的作业团队。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企业、金融、科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呈现出表现形式多样化、形成原因复合化、作用时效持久化的特点,采用单一手段应对很难奏效。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切实加强战略层面的研究与探索,寻求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下,积极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铭:金融危机时期的风险投资[J].辽宁经济,2009,(02):42

[2]万秀仙: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理论界,2009,(02)59

[3]彭 剑: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8,(12):101―102

[4]李海健:风险投资的国际趋势及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对策[J].价值工程,2009,(09):132―133

[5]冀燕:浅谈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策略[J].山西科技,2009,(02):14―15

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文5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98

【摘要】目的:为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框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数据,建立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结果:需要因素中的自评健康状况与是否患有慢性病,能力因素中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与自评生活水平,以及倾向因素中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城乡身份显著影响我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结论:建议按照“堵疏结合,区别对待”的原则,构建我国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关键词 老龄化;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保障体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5.07.011

作者简介:马爱霞,女(1961年—),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经济学与医药产业政策。E-mail:ma86128@sina.com

①根据卫生经济学需求理论,当人们面临疾病风险时就自然产生了对医疗服务的需要,但只有当患者有能力购买医疗服务时,需要才能够转化为需求从而被满足,因此医疗卫生支出水平常可以用来直观反映医疗卫生需要的满足程度。

我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据2015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推算,到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老龄化水平也将加速推进到30%。除基数大、增速快之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超前于现代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

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1998—2008年,我国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从29.0%上升至43.2%,是60岁以下人口的2.8倍;慢性病患病率从50.2%上升至59.5%,是60岁以下人口的3.2倍。[1]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有较高需求①。然而,根据已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仅为非老年人口的1.6倍,65岁以上老年人次均门诊费用仅为65岁以下人群的1.9倍[2],远低于患病率的比率;相反,2014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医疗支出是65岁以下人口的4.2倍[3],德、法等部分欧洲国家65岁以上人口医疗卫生支出是65岁以下人口的2.7~4.8倍[4]。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医疗卫生支出较低,其医疗卫生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反映出我国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未能跟上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从而可能导致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的恶化,不利于营造健康老龄化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可能加重未来我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负担,进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将健全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列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利于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同时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系统、全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合理满足我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1 研究框架

在研究个人医疗卫生支出时,疾病常被视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胡宏伟等人的研究发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会显著增加我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5]除疾病因素外,收入也被视为影响个人医疗卫生支出的重要变量。Newhouse对13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横截面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医疗支出的增长有90%的部分可以被收入的增长所解释,因而收入是影响医疗卫生支出的最重要因素。[6]此外,影响个人医疗卫生支出的还有医疗保险、城乡身份、性别、年龄等。刘国恩等基于“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发现医疗保险可显著增加老年人医疗总支出,有医保的城乡老年人口的医疗支出是无医保的1.53倍和1.44倍,同时,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状况存在明显差别,城镇老年人口的及时就医程度和医疗费用均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2]而分析性别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发现,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支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口发生医疗卫生支出的频率更高,但支出水平较低。[8]针对年龄对老年人医疗支出影响的研究指出,老年人的医疗支出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越接近其生命终点时增长越快。[3]

综上,影响个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因素较为复杂,涉及健康状况、社会心理、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诸多方面,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Andersen教授于1968年创立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The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s Use)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该模型将影响个人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因素划分为需要因素(Need)、能力因素(Enabling Resources)及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Characteristics)三大方面。其中,需要因素主要指个人感知或经临床诊断出的疾病状况,描述个人对医疗服务的需要水平,是导致医疗服务利用的前提和直接影响因素;能力因素主要为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资源,描述个人利用医疗服务的能力,它使医疗服务对于个人来说是可利用的;倾向因素主要为个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描述个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倾向性或偏好,尽管不是医疗服务利用的直接原因,但这类因素会导致一些人群更容易使用医疗服务。[9]该理论模型自创立至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历经四个阶段的调整与完善。国内已有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10]宋璐等在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支出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开展了相关研究。[8]刘国恩等运用该模型从需要、能力、倾向三大方面选取了健康自评、慢性病、医疗保障、收入、城乡身份、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因素,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障对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2]而在这一模型的最新发展过程中, 概念与变量间关系的理顺, 以及模型在我国应用的适用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本文将以该理论模型作为研究框架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提高变量选择的科学性与完备性。同时希望通过对该理论模型的适用性验证,促进该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并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的横截面数据。该数据集是一套代表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覆盖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约1万户家庭中的1.7万人。在剔除60岁以下及缺乏相关变量的样本后,本文最终使用样本8 483人。

2.2 变量选取与描述

老年人人均年医疗卫生支出是本研究的因变量,由CHARLS数据集中的月门诊支出和年住院支出两项换算加总而成,包含了医疗保险报销及个人自费部分。

自变量则根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选取了包含需要、能力、倾向三大因素在内的12个变量:(1)需要因素包括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残疾及是否患有慢性病。(2)能力因素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家庭收入和自评生活水平。(3)倾向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城乡身份,因变量为年医疗卫生支出(表1)。需要指出的是,在Andersen原模型中,城乡身份被纳入能力因素而非倾向因素进行分析。这主要由于城乡身份在国外更多是代表一种地理上的差异,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会对个人是否能够及时享受便捷、完善的医疗服务影响不大。而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的结构,城乡身份对个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很难随着个人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它更多地代表一种难以改变的先天因素,与性别、年龄等同属一类。国内开展的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也较多地将城乡身份与性别、年龄等同划分为人口学特征进行考量。因此本文将城乡身份纳入倾向因素而非能力因素进行分析。其次,个人收入虽是影响医疗卫生支出的重要变量,但考虑到其与家庭收入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模型采用是否拥有养老保险来替代个人收入,以降低多重共线性风险。

2.3 计量方法

在考察被解释变量时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88.75%的老年人过去一年实际发生的医疗卫生支出为0。此时,要求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的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建立的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就不再适用。如果简单地将这些样本剔除,将影响到本次研究的代表性及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文将建立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在正值上大致连续分布但包含一部分以正概率取值为零的结果变量,能够很好地解决本次研究中大量零支出所造成的数据偏态问题。[11]

Tobit 模型可以定义为一个潜变量模型: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老年人人均年医疗卫生支出为999元。需要因素方面,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为1.895,接近于一般水平;有21%的老年人有残疾问题;有73%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能力因素方面,94%的老年人有医疗保险;仅39%的老年人拥有养老保险;老年人人均家庭年收入为17 910元;自评家庭生活水平均值为1.485,处于中等和偏下之间。倾向因素方面,纳入研究的老年人性别分布较为平均;平均年龄为69岁,60~69岁的老年人占总体的64%;82%的老年人与配偶居住;未接受正式教育的老年人占35%;有66%的老年人为农村户口(表2)。

3.2 Tobit模型实证结果

由于疾病的发生或健康状况的下降是个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前提和直接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将需要因素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首先纳入分析。由模型一分析结果可知,自评健康状况显著影响我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自评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其医疗卫生支出较高;此外,是否患有慢性病也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具有显著影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人均年医疗卫生支出为1 295元,而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人均年医疗卫生支出仅为195元;是否患有残疾对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不显著。

模型二将能力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分析,考察老年人获取医疗服务的能力与资源对其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是否拥有医疗保险、是否拥有养老保险以及自评生活水平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是没有医疗保险的2.7倍,有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是没有养老保险的2.6倍,同时自评生活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也较高。家庭收入并不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而需要因素中的自评健康状况和是否患有慢性病依然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表3)。

模型三将倾向因素也纳入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城乡身份对老年人的

医疗卫生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并不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女性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是男性老年人的1.13倍;80岁及以上和70~79岁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分别是60~69岁老年人的1.35倍和1.21倍;有配偶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是无配偶老年人的1.55倍;城市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是农村老年人的2.22倍。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因素中的自评健康状况和是否患有慢性病以及能力因素中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自评生活水平在模型三中对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依然具有显著影响。

4 讨论与建议

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本文的论证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框架,而本文也为该模型的科学性及在我国的适用性提供了基于实证数据的验证。首先,在基于该模型所选取的12个自变量中,有9个对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存在显著影响,考虑到该模型并非特别针对老年人医疗行为的研究而创立,其变量选择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是值得肯定的;其次,Andersen认为倾向因素并不直接影响个人医疗服务的利用行为,而是通过影响能力因素和需要因素间接发挥作用,因此其影响力较弱。而从前述模型三中可以看到,在显著影响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中,倾向因素的P值总体要大于需要因素和能力因素,说明倾向因素对医疗卫生支出影响的显著性要弱于需要因素和能力因素,这从侧面印证了Andersen对三者影响力的判断。

除了对Anderson理论模型的探索外,具体从Tobit模型分析结果来看,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受到需要因素、能力因素和倾向因素三者的共同影响。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自评生活水平、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城乡身份显著影响我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需要因素中的是否患有残疾对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残疾如躯体残疾、失明、聋哑等主要给老年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但不需要持续服用药物或住院治疗,因而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有限。关于家庭收入并不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通过分析CHARLS中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自费部分的主要负担者发现,自己是主要负担者的老年人占总体的74.35%,而子女是主要负担者的仅占23.29%,因此家庭收入中的子女收入未能较好地为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做出贡献可能是导致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解释是受教育程度较高一方面使得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能力增加[12],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个人健康意识增强,从而降低个人患病风险[13]。

4.1 预防老年人健康水平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自评健康状况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显著影响我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10年间我国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上升至43.2%,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至59.5%。患病率的增长再加上老年人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将导致老年人医疗卫生需求的急速膨胀,若不对其加以控制,将会加重老年人的医疗负担。

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我国老年人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水平建设,充分利用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贴近群众、就诊方便等优势,发挥其在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包括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等,尤其对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随访和监测,逐渐将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心从疾病的治疗转向的预防。

4.2 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具有显著影响,从前文数据分析得知,目前虽然我国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4%,但6%的缺口意味着仍有超过1 000万的老年人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老年人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仅为39%。因此,建议一方面继续推进和完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全覆盖;同时应贯彻落实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以满足每位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基本诉求。

此外,目前我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按常住人口的人头数来筹集和分配资金,这导致健康水平更低、患病风险更高的老年人,没有享受到理应更高的医疗保障待遇。建议应积极探索和借鉴美国Medicare及日本老年人医疗保险费用特例减轻制度,制定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险优惠政策,提高对老年人的政策倾斜力度。

4.3 对不同的老年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城乡身份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根据2011年CHARLS对老年人是否患有经医生诊断的慢性病的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2.03%,城市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6.61%,略高于前者。但城市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却是农村老年人的2.22倍。由此可以推断,虽然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医疗卫生需求高于农村老年人,但农村老年人医疗卫生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更加严重。这提示一方面针对城乡老年人拥有较高的慢性病患病率,应加强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工作,预防其健康水平的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对于农村老年人,应着力提高其医疗保障水平,满足其医疗卫生需求。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2008 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

[2] 刘国恩, 蔡春光, 李林.中国老人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11(3): 95-107.

[3] Marik P E. The Cost of Inappropriate Care at the End of life: Implications for an Aging Population[J]. Am J Hosp Palliat Care, 2014(5): 1-6.

[4] 余央央.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D]. 上海: 复旦大学, 2010.

[5] 胡宏伟, 张小燕, 郭牧琦.老年人医疗保健支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慢性病高发背景下的老年人医疗保健制度改革[J].人口与经济, 2012(1): 97-104.

[6] Newhouse, Joseph P.Toward a Theory of Nonprofit Institutions: An Economic Model of a Hospital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 60(1): 64-74.

[7] 何平平.我国医疗支出增长因素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07.

[8] 宋璐, 左冬梅.农村老年人医疗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巢湖地区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5): 74-85.

[9] Andersen R, Newman J.Societal and individual determinants of medical care utilization[J].Milbank Mem Fund Q Health Soc, 1973, 51(1): 51-95.

[10] 王小万, 刘丽杭.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行为模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20(8): 500-502.

[11] 王彤, 薛小平, 郭婷婷. TOBIT模型在医疗费用研究中的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8): 1047-1051.

[12] 耿德伟.中国老龄人口的收入、消费及储蓄研究[D].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13] Liu G G, Wu X, Peng C, et al.Urbanization and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03, 21(1): 11-24.

养老研究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培养模式

天津市作为直辖市,农村卫生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现有乡村医生的知识医疗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求医需要,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短期内又不可能下到农村,对现有乡村医生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市现在已经开始重视乡村医生的培训教育工作,2008年天津市卫生局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开始举办乡村医生大专班成人教育,实行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现在该项工作已顺利结束,对天津市乡村医生培训是个很好的探索和积累经验的实际性操作。通过课题的研究,建立乡村医生成人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利用大学的丰富教学资源,开展正规学历教育,为中医药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开拓新的局面。

1 天津市乡村医生的现状

本课题小组对天津市乡村医生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主要从人员数量、医疗水平、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给出分析报告。根据问卷调查显示:45岁以下的乡村医生占到84%,年龄结构能适应大专学历教育的学习;64%以上的乡村医生只能看感冒发烧等小病,且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低;95%以上的乡村医生学历为区县等办的卫校中专及以下水平,只学了粗浅的卫生医疗知识;超过97%的乡村医生没有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具备进一步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 乡村医生培养模式的建立

根据天津市乡村医生目前的状况,在已开办的乡村医生大专班探索实践和乡村医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乡村医生培养模式。

2.1 学历教育的载体

学历教育主要依靠大学来实施,大学具备学历教育的办学条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严格,办学设施齐全。

2.2 学习形式

主要是系统学习,以掌握医学系统理论为主,并掌握学习和初步科研技巧,为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具体培养目标是:(1)重视乡村医生医学系统理论的建立,使乡村医生从人们以前认为的简单技术工向真正的医疗工作者转变,从内心提升作为乡村医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学会初步的科研技巧,以便在实际行医中能发现问题并时刻分析解决问题,累积经验,提高自身进步的能力;(3)取得报考助理执业医师资格。

3 推进策略

在项目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可行性乡村医生培训推进策略,研究推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便积累经验,建立乡村医生培训的长效机制。

3.1 培训目标

建立一支医疗水平较高的乡村医生队伍,满足农村基本医疗保障。

3.2 培养要求

主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具备临床诊疗一般性疾病的能力和应对流行性疾病的常识和能力。

3.3 分期规划

用6-9年时间,争取所有乡村医生学历达到大专水平;3-6年时间可以获取报考执业医师证的资格;每年举行一项专业技术培训。

3.4 学习形式

分为集中学习、下到乡镇授课、网络教学。

3.5 具体政策

给参加学习并且取得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的乡村医生报考执业医师继续行医的资格;争取减免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乡村医生学费,或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对学业突出的乡村医生给予适当的资金或者物质奖励。

4 对乡村医生培养的建议

4.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重视,原先意义上的乡村医生早晚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在现状下,还要努力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

4.2 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就医。

4.3 为农村定向培养医生,像国家实行的为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