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

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文1

随着学院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本溪校区的落成,学院的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由此将带来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也给辅导员的管理驾驭能力带来了新挑战。因此,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服务作用,有利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层层落实,有利于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

(一)立足本职,制定本期队学生干部培养战略规划。

我充分认识学生干部培养在期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年是学生干部培养的一个完整的周期,要培养一批政治理论强,工作能力强,道德素质优,学习成绩优的学生干部队伍必须从大一入手,确定培养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对所带学生进行分析评估,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实现有针对性培养,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认识,积极拓展学生干部培养的空间和载体。

辅导员是学生干部培养的主要力量,但是学生干部生活在学校的大环境中,他们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学院团委学生会是干部培养的重要阵地,班主任对学生干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两课中德育教师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必要的补充,这些都是学生干部培养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

(三)完善制度,建立学生干部培养考核机制。

重使用、轻培养是有悖于学生干部培养的战略目标的。因此,制定完善的学生干部培养考核机制,是做好学生干部培养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学生干部任用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等,实施动态化管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干部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工作。

(四)注重实践,把学生干部培养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干部培养隐性基地。通过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团队精神,锤炼学生干部的品格,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实践途径

(一)学生干部选拔是学生干部培养的前提条件。

学生干部作为高校中各项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广大同学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是高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学院选干的规定和程序,充分发挥民主选举的主体作用,发挥辅导员人尽其才的主导作用,选拔出有较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的干部队伍。

(二)辅导员的激励是学生干部培养的不竭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干部的灵魂,不是每一个选拔上来的学生干部对其工作都能得心应手,辅导员要善于把握每个学生干部的不同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激励学生干部。根据学生干部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好新生学生干部培训,大二学生干部工作指导,大三就业过程中学生干部能力的提升培养,使学生干部培养真正做到连续性,为学生干部成长提供不竭动力。

(三)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干部培养的内在要求。

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精神是搞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动力和源泉。要培养学生干部善于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工作的能力,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消除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学生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有些时候用传统的方法可能不奏效,这就需要学生干部积极主动思考,进行创新,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三、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学生干部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能够造就出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在学生中起到模范作用,不仅要把他们培养成各种工作和活动的组织者或执行者,更应把他们树立成学生的榜样。通过他们的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进取,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学生干部的培养有利于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协调有序。

建设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我院本溪校区的逐步建成,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学生素质会变得参差不齐,加之师生比例相对较低,辅导员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建立一种以高素质的学生干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的有效工作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力助手,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研究学生干部培养有利于学生干部自身成长。

能够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对学生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学生干部通过处理各种事情,协调各种关系可以迅速成长,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在组织各种学生活动中能培养其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这为学生干部今后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尽早地与社会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文2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农村初中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作业,利用作业来发展学生能力的却不多。

目前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的作业现状很不尽如人意:一是缺少个性化,作业整齐划一,使得一些优秀学生吃不饱,缺少兴趣,而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难以按时完成,整日为作业而作业,疲于奔命,有时就干脆应付一下,照抄别人的作业了事;二是过分注重知识的结果,而忽视知识得来的过程,学生往往按部就班模仿,但说不清为什么这么做,有点不求甚解之感,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三是作业的形式少,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四是有的作业量大,使得一些中下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学习望而生畏;五是有的作业量很少仅是直接配套的作业本,应付了事,学生的三基根本得不到保证。这些都直接影响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本文就造成农村初中学生的作业现状的原因作些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初步的对策,为逐渐缩短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成绩的差距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

1.教师的原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农村初中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甚至只布置与课本配套的作业本应付了事。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当,如作业布置过多,搞题海战术,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有时教师批改的不及时和不认真也会给学生作业造成消极影响;教师所出的习题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或过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不当,引不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起不到激励与改进作业质量的作用。

2.学生学习态度原因

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动机等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它对作业的实效性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对数学作业所反映出来的不良学习态度主要有三点:一是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认为老师要我做作业,为老师而做作业,没有认识到作业对学习的重要性;二是怕苦、怕累,作业的显著特征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意志力,所以导致部分学生对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感兴趣,对于一些稍微难一些的题目就懒得做;三是对学习缺少信心。由于小学学习基础问题,到了初中,部分学生已经对学习丧失信心,导致了对作业缺少应有的学习激情。

3.学生学习习惯原因

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作业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小学机械作业较多,学生有懈怠情绪,造成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的坏习惯,农村小学老师一般都是包班制,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不善于审题,造成为完成作业而盲目抄袭作业,甚至不按时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这些坏习惯已经不仅影响到作业的质量,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4.同伴原因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都会有比较要好的朋友,而这几个要好的朋友之间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中的个体。同样地,他们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太认真的话,那么这种不认真会像流感一样漫延开来;反之,如同伴中有些同学能够坚持正确的作业要求与习惯,这种坚持也会影响其他人。现在农村初中大多是走读生,学生们在路上的同伴交流话题会直接影响到每个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

5.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的家长一般对子女的学习辅导不了,对学习情况较少过问(有的问也不知道如何问),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缺乏应有的关心和必要的督促,或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对子女的学习根本不当一回事,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值比较低,所以听之任之,致使自觉性和自控性较差的孩子对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的作业习惯。

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的今天,我们必须优化作业,提高作业的实效,使之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开放式、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挖掘更新、更多的好方法来精心设计,尽量让作业“题目新颖有趣”、“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游出题海,在兴趣盎然中愉快地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相信农村初中的教学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文3

的变化,感恩父母,我最敬佩的人,小学生上网利与弊(小关于小学生近视眼与视力下降的研究报告子像

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关于小学生近视眼与视力下降的研究报告子像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戏而下,咿咿呀呀,欢蹦乱跳地扑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化(六),读《光辉的旗帜》读

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文4

二、实验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目标:

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拥有良好的自信心,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与重点(或子课题设计)个性品质方面的训练主要通过以下子课题研究:(1)自信心训练;(2)意志力训练;(3)注意力训练。

三、实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先深入了解学生,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方法。过程与方法:主要采取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首先采用访谈、问卷、填表等方法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并将资料归类、统计,发现不足及时补充改进,把行动研究取得的经验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最终使这个课题成为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课题。

四、实验对象2006年11月在二、三、四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二(3)、三(4)、四(4)班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选取二(2)班、三(5)班、四(3)班为对照班。到2009年实验班升级为五(3)班、六(4)班、毕业班,对照班为五(2)班、六(5)班还有一个毕业班。

五、实验进度第一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3月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开展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采用访谈、问卷、填表等方法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第二阶段:2007年3月~2009年10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第三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1月分析各种实验数据,撰写结题报告,整理、编印、展示实验研究成果。

六、实验过程及主要措施(一)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科研水平为了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理论水平,安排教师学习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并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二)加强环境建设,追求教育无痕

1.让校园环境熏陶学生形成自信乐观的品格清新、整洁的校园环境,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其育人功能是任何说教式教育无法代替的。走进临河区第三小学,绿草茵茵,花香四溢,教学楼正面醒目地写着“人本、和谐、创新、发展”的八字校训和“自主 和谐 活泼 进取”的八字校风; 花坛草坪上有成长警句;水池旁、楼道旁有温馨的提示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等宣传阵地,对自信心的培养、意志力的形成、注意力的养成等知识进行宣传。另外,以年级组举行 “我能行”的手抄报展;利用课间组织踢毽子,跳绳、拔河比赛等活动;利用听故事讲故事,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温馨的校园里时时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孩子们的身心愉悦,积极乐观。2.让班级环境影响学生形成顽强的性格、良好的注意力实验班的孩子们走进学校这个大家庭,每天一进门,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充满教室,大家个个你追我赶,积极踊跃,课上注意力集中,课下团结互助,互相激励,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训练自信的品格、坚持的精神。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45-02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愈来愈强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过于强调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强调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主要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实际分析及处理法律实务案件和实际解决纠纷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

社会调查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τ泄厣缁嵯窒蠼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

一、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问题研究现状

目前而言,法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的理论研究都比较多,且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和系列论断。学者黄本莲、刘慧频在《试论社会调查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指出:“社会学法学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法学思维范式及研究方法,也为法学教育方式的更新提供指导意义。社会调查在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可在法学教育中广泛应用。”学者胡辉、周世中在《社会调查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二》指出:“社会调查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一项实践活动。它对提升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程皓、杨熠在《社会调查与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指出:“将社会调查方法纳入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法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在法学教学中实施社会调查,应当积极发挥院校组织作用,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和配套课程建设,完善调查过程监控,及时总结调查成果。”学者郭庆珠、黄国富在《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指出:“社会调查与现代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好的契合性,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思辨能力,有助于现代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社会调查的反思性可以促使法律价值的规范性表达更为科学化,并且能够打破法学理论自我封闭的趋势,扩大法律体系的开放性,为实定法的完善提供动力。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与教学活动实现良好的互动。”学者付胥宇在《论法学专业学生在社会调查中的“五个结合”》指出:“社会调查是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提升社会调查能力要考虑法学专业的特点,强调“提出问题”与“大胆假设”的结合,调查方法和调查目的的结合,客观事实和主观无涉的结合,调查信度与调查效度的结合,注重积累和善用工具的结合,这样才可能形成科学的调查结论。”以上研究对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简述

农民工对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休息权、获取报酬权、劳动保护权、子女受教育权、享受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权却缺乏应有的保障和关怀。如何在法律层面保障农民工权益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恰恰这个选题,十分适合法学本科学生,作为社会调查技能训练的样板。

学者曾书琴、陈绍华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工权益保障调查――以东莞8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例》中指出:“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从农民工社会权益的角度对东莞8个各具特色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各种社会权益的缺失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提出了‘积极践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教育平等权,创新保障住房模式,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等对策,以期在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劳资双方共赢。”学者严静在《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岳阳地区为例》中总结:“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薪酬保护、工伤赔偿及保险、社会保障制度、遭受不法侵害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该文以岳阳地区为例,从三个视角进行调查分析:一是基于需求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二是基于供给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三是基于现实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主要从立法层面分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从各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例如工资发放、生产安全、社会保险等,已经逐渐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成绩。这些成就也能给参与社会调查的法学本科学生提供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教育。

关于学生的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学习 指导要点 新课标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的综合性教学也被提上了日程。综合性的语文学习相比以往来说具有极大的优势特征。首先综合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开发性和延展性,它的主要内容是面向社会生活的知识体系,突破了以往教材的束缚,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语文的指导方式,所以具有极大的开发性,在这种开发性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的学习氛围也会比较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综合性学习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但是这种自主选择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随意地自我选择。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优势互补中获得共同的进步。在综合学习中还具有的特征就是实践性。要求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亲身体验,提高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将学习生活与社会体验相结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处理一些实际问题,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研究探讨能力,具有极大的科学性。

二、综合学习的主要指导办法

(一)选题方案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的主要教材内容中,新课标要求每个学期都有集中性的综合学习,可以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小阶段的学习任务,即每个具体学习活动可以划分成多个课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每个小课题的研究活动往往是学生自己组织划分小组来进行。每个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合适的课题、制定好学习计划、开展课题活动,在课题研究活动结束之后就要进行成果的交流和展示。这种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比较单一,很多学生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投入课程活动中,往往是事倍功半,降低了整体学习的质量。所以对于综合性的学习指导,必须要从选题阶段抓起,提高选题的质量和实用性,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选题的开始阶段,教师必须要提供给学生多种形式的选题题材,让每个小组都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课题,经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的讨论来确定最终课题。选择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是选择的课题必须是还未被人关注的,另外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课题的选择必须要遵守原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原则。

(二)活动内容的指导

教师和学生经过讨论后选择到了合适开展的课题后就要开始设计课题的方案。首先要对选择好的语文学习课题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有效分类,一些相类似的课题应该加以合并,凑成一个共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对于一些还没有决定选择哪个课题的学生或者课题选择不合适的学生,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安排到相应的课题小组中,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活动方案,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性流程来进行,首先明确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以及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在规范原则的基础上完成活动计划的设计,并明确计划方案的目的性和重要意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题研究计划的名称、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系统性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主要步骤。这样才能在语文综合性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指导

明确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学生还无法立刻投入到课题研究学习活动中,因为很多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才,无法实现自主性的学习实践。必须要确定如何让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设计实用性的问题、观察记录相应的信息,将这些过程都完成后才能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小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课题计划的确定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制定精确的实践计划,经过合理的分析讨论可以在课堂上公开展示并共同交流,经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删选和整理分类。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删选信息,让学生互相讨论各自收集到的信息是否有用,明确指出与活动主题相关的信息就是有用的,其它信息则是冗余的。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来完成。

(四)研究报告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最后阶段就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教师需要指导的要点是让学生明白具体应该怎样撰写一份正确的报告。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题目、内容、研究目的、方法、过程以及获得怎样的成果。等到学生掌握这类基本信息之后,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开始进行实践。如果一开始便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报告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大多是一些原始信息的积累,并没有通过科学化的加工处理,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将这些信息让运用到研究报告中。如果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写作,最后也肯定是把各类信息原样照搬到研究报告中,导致报告的质量欠缺。所以在写研究报告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让他们明确信息加工处理的意义以及如何让自己的研究报告更具质量水平,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格式、框架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从而将综合性学习完成地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王桂芳.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例谈[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08).